不知火舞私秘?奶头大屁股小说,永久免费看啪啪网址入口,国产在线精品无码av不卡顿,国产精品毛片在线完整版,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妇女迅雷,色综合久久久无码网中文,日韩新无码精品毛片,强睡邻居人妻中文字幕
      當前位置:1566范文網 > 企業管理 > 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范本

      風險評價風險控制管理制度(2篇范文)

      發布時間:2023-12-04 16:40:02 查看人數:73

      風險評價風險控制管理制度

      第1篇 風險評價風險控制管理制度

      1目的

      為充分識別危險有害因素、正確評價風險、合理地確定風險等級,并選擇有效的控制措施,以降低公司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的所有生產活動,包括規劃、設計、新改擴建、供應、生產、儲存、運輸、銷售、檢維修、檢驗、分析、后勤服務等過程中的危害識別和風險評價、風險控制的管理。

      職責

      3.1安全領導小組

      負責審議所識別出的不可容許風險及重大風險的控制措施。

      3.2工會

      參與危害識別(包括工會活動中存在的危險源)、風險評價、控制措施的策劃并監督實施。

      3.3總經理

      批準風險控制措施計劃。

      3.4安環部

      負責本制度的歸口管理,負責生產和管理活動中的危害識別、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并監視風險控制的有效性。

      3.5各部門

      負責工作范圍內的危害識別、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措施的策劃。

      4管理內容與要求

      4.1工作流程

      4.2風險評價的策劃、組織和準備

      4.2.1制定風險評價計劃

      4.2.1.1安環部組織協調、指導并監督各部門開展職業健康安全風險評價工作。負責制訂風險評價計劃,具體內容包括評價范圍、目標、準則、內容及時間安排等。

      4.2.1.2風險評價的范圍包括公司所屬所有部門與其活動的各階段及所有的裝置設備設施等。具體為:

      (1)規劃、設計和建設、投產、運行等階段;

      (2)常規和非常規活動;

      (3)事故及潛在的緊急情況;

      (4)所有進入作業場所的人員的活動;

      (5)原材料、產品的運輸和使用過程;

      (6)作業場所的設施設備、車輛、安全防護用品;

      (7)丟棄、廢棄、拆除與處置;

      (8)企業周圍環境;

      (9)氣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災害。

      4.2.2成立風險評價組織

      公司成立由管理者代表為組長的風險評價小組。小組成員應覆蓋所有的相關職能部門,具體由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安全專業技術人員、安全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安全員、生產工人代表)、工會組織代表等成員組成。

      4.2.3 收集資料

      按職能分工,收集以下資料:

      ——適用于本次活動的有關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

      ——以往安全評價及安全檢查的信息(如安全工器具試驗結果、員工體檢結果、壓力容器安全檢定結果、設備噪聲測量結果、消防設施的檢查結果);

      ——“三同時”批準書及許可文件;

      ——使用物料、化學品、危險品清單及其安全參數;

      ——能耗、物耗數據及成本信息;

      ——工藝過程及技術資料;

      ——設施布置及安全設施設置;

      ——組織的方針、戰略和規劃文件;

      ——組織的機構和職責劃分的文件;

      ——組織現行的管理制度文件;

      ——以往發生的事故、事件、違法行為及其調查處置結果的信息;

      ——健康安全記錄等。

      在以上資料不足時,立即組織現場調查和監測活動。

      4.3劃分作業活動

      4.3.1各部門、車間可按照以下方法劃分作業活動:

      (1)按生產流程階段;

      (2)按地理區域;

      (3)按裝置;

      (4)按作業任務;

      (5)按生產、服務階段;

      (6)按部門;

      (7)上述方法的結合;

      (8)管理活動、崗位職責;

      (9)生產車間:按照工藝單元(正常操作、異常情況處理、檢修狀態下的停車、交出條件確認、開車);

      (10)檢修單位:檢修任務或活動。

      4.3.2 劃分作業活動后,填寫并完成“作業活動清單”和“設備設施清單”中相關欄目。

      4.4危險有害因素識別和風險評價方法

      4.4.1分析評價方法選擇

      (1)直接作業的風險評價方法為工作危害分析(jha);

      (2)崗位、部位、裝置等風險評價方法首選工作危害分析(jha),其次為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lec);

      (3)重要設備、關鍵設備的風險評價為安全檢查表法(scl);

      (4)管理活動選用工作危害分析(jha)或安全檢查表法(scl);

      (5)新生產工藝線路的設計評價方法選用預先危險性分析法(pha)或危險與可操作性研究(hazop);

      (6)經公司領導批準的其它方法。

      4.4.2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4.4.2.1工作危害分析法主要用于日常作業活動的風險分析,辨識每個作業的危險有害因素。

      4.4.2.2分析步驟

      (1)選定作業活動;

      (2)分解工作步驟;

      (3)識別每一步驟的主要危險、有害因素和后果;

      (4)識別現有的安全控制措施;

      (5)進行風險評價;

      (6)提出安全措施建議;

      (7)定期評審。

      4.4.2.3分析結果填入“工作危險分析記錄表”。

      4.4.3 安全檢查表法(scl)

      4.4.3.1安全檢查表分析可用于對物質、設備、工藝、作業場所或操作堆積的分析,為防止遺漏,在制定安全檢查表時,通常要把檢查對象分割為若干子系統,按子系統的特征逐個編制安全檢查表。在系統安全設計或安全檢查時,按照安全檢查表確定的項目和要求,逐項落實安全措施,保證系統安全。

      4.4.3.2分析步驟

      (1)根據分析對象的功能組件,確定每一分析項目;

      (2)選擇分析對象;

      (3)針對分析項目,查閱有關標準、規范、規定、作業指南,確定相關標準要求;

      (4)研究分析項目的設計和操作可能與標準、規定不符而產生的偏差;

      (5)分析上述偏差可能導致的后果;

      (6)識別現有的針對分析項目的控制措施,找出現行管理存在的缺陷;

      (7)進行風險評價;

      (8)提出建議、改進措施。

      4.4.3.3分析結果填入“安全檢查分析記錄表”。

      4.5風險評價準則

      (1)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

      (2)設計規范、技術標準;

      (3)企業的安全管理標準、技術標準;

      (4)企業的安全生產方針和目標等。

      4.6風險評價

      4.6.1根據影響危險程度的兩個方面

      (1)發生事故或危險事件的可能性;

      (2)事故一旦發生可能產生的后果;

      用公式表示為:

      r=l×s

      式中 r——風險度;

      l——事故或危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發生的頻率與現有的預防、檢測、控制措施的綜合;

      s——發生事故或危險事件的可能結果的嚴重性。

      4.6.2評價分值和風險等級的確定見表1、2、3、4。

      表1 事故或危險事件發生可能性分值(l)

      分 數

      偏差發生頻率

      管理措施

      員工勝任程度

      (意識、技能、經驗)

      設備設施現狀

      監測、控制、報警、聯鎖、補救措施

      5

      在正常情況下經常發生

      從來沒有檢查;沒有操作規程

      不勝任(無任何培訓、無任何經驗、無上崗資格證)

      帶病運行,不符合國家、行業規范

      無任何防范或控制措施

      4

      常發生或在預期情況下發生

      偶爾檢查或大檢查;有操作規程,但只是偶爾執行(或操作規程內容不完善)

      不夠勝任(有上崗資格證,但沒有接受有效培訓)

      超期服役、經常出故障,不符合公司規定

      防范、控制措施不完善

      3

      過去曾經發生、或在異常情況下發生

      每月檢查;有操作規程,只是部分執行

      一般勝任(有上崗證,有培訓,但經驗不足,多次出差錯)

      過期未檢、偶爾出故障

      有,但沒有完全使用(如個人防護用品)

      2

      過去偶爾發生

      每周檢查;有操作規程、但偶爾不執行

      勝任,但偶然出差錯

      運行后期,可能出故障

      有,偶爾失去作用或出差錯

      1

      極不可能發生

      每日檢查;有操作規程,且嚴格執行

      高度勝任(培訓充分,經驗豐富,意識強)

      運行良好

      有效防范控制措施

      表2評估危害及影響后果的嚴重性(s)

      分數

      人員傷亡程度

      財產損失

      停工

      環境污染

      法規及規章制度

      符合狀況

      公司形象

      5

      死亡;終身殘廢;喪失勞動能力

      ≥10萬元

      部分裝置(≥2套)停工

      發生市級以上有影響的污染事件

      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標準

      影響超出鹽城市的范圍

      4

      部分喪失勞動能力;職業病;慢性病;住院治療

      ≥5萬元

      1套裝置停工

      污染波及相鄰公司,在園區有影響

      潛在不符合法律法規

      影響限于鹽城市范圍內

      3

      需要去醫院治療,但不需住院

      ≥1萬元

      部分工序停工

      污染限于廠區,緊急措施能處理

      不符合行業或工業區的規章制度

      影響限于

      阜寧縣內

      2

      皮外傷;短時間身體不適

      <1萬元

      受影響不大,幾乎不停工

      設備局部、作業過程局部受污染,正常治污手段能處理。

      不符合公司規章制度

      影響限于公司及周邊范圍內

      1

      沒有受傷

      沒有停工

      沒有污染

      完全符合

      無影響

      表3風險等級控制措施及實施期限

      風險度

      等級

      應采取的行動/控制措施

      實施期限

      20-25

      巨大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繼續作業,對改進措施進行評估

      立刻

      15-16

      重大

      采取緊急措施降低風險,建立運行控制程序,定期檢查,測量及評估

      立即或近期整改

      9-12

      中等

      可考慮建立目標、建立操作規程,加強培訓及溝通

      2年內治理

      4-8

      可容忍

      可考慮建立操作規程、作業指導書但需定期檢查

      有條件、有經費時治理

      <4

      輕微或可忽略

      無需采用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記錄

      表4 風險評估表

      嚴重性

      可能性

      1

      2

      3

      4

      5

      1

      1

      2

      3

      4

      5

      2

      2

      4

      6

      8

      10

      3

      3

      6

      9

      12

      15

      4

      4

      8

      12

      16

      20

      5

      5

      10

      15

      20

      25

      4.6.3凡r值達9及以上列入“中等、重大及不可接受風險控制措施清單”。

      4.6.4各部門(車間)將形成的“工作危害分析記錄表”和“安全檢查分析記錄表”和“中度、重大及不可接受風險控制措施清單”報安環部。

      4.6.5安環部組織相關人員對部門(車間)上報的“重大及不可接受風險控制措施清單”進行審核、匯總形成公司的“重大及不可接受風險控制措施清單”,報總經理批準后下發至各部門(車間)。

      4.6.6安環部負責組織開展危險有害因素辨識和風險評價。風險評價的頻次為每月一次,當下列情況發生時,將及時進行風險評價:

      a) 新的或變更的法律法規或其他要求;

      b) 操作變化或工藝改變;

      c) 新建、改建、擴建、技改項目;

      d) 有對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認識;

      e) 組織機構發生較大變動。

      4.7風險控制

      4.7.1相關部門(車間)根據識別的風險,制訂控制措施。選擇風險控制措施時,應考慮:

      a)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b)控制措施的先進性和安全性;

      c)控制措施的經濟合理性及公司的經營運行狀況;

      d)可靠的技術保障及服務。

      4.7.2控制措施應包括并按如下順序:

      a)工程技術措施,實現本質安全;

      b)管理措施,實現規范管理;

      c)教育措施,提高從業人員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識;

      d)個體防護措施,減少職業傷害。

      4.7.3納入“重大及不可接受風險控制措施清單”的風險的控制措施應形成管理方案報安環部審核,總經理批準下發執行。

      4.7.4責任部門(車間)根據管理方案落實具體的措施,加強管理,確保風險始終處于受控狀態。

      4.7.5安環部對所采取的風險控制措施進行跟蹤檢查和監測,如未達到預期效果,安環部組織相關部門(車間)進行原因分析,重新制定控制計劃并實施,直至達到預期效果。

      4.7.6安環部向總經理匯報危害識別、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結果,作為制定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和進行管理評審的依據。

      4.7.7根據風險評價的結果,落實所選的風險控制措施,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對存在的隱患建立隱患治理臺帳,落實隱患治理,執行《隱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對于確定的重大風險項目,需建立檔案,內容包括:

      a)風險評價報告及技術結論;

      b)評審意見;

      c)隱患治理方案,包括資金概算情況等;

      d)治理時間表和負責人;

      e)竣工驗收報告。

      4.8風險信息更新

      公司不間斷地組織風險評價工作,以識別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風險和隱患,每年評審或檢查評價結果和風險控制效果。當下列情況發生時,將及時進行風險評價:

      a) 新的或變更的法律法規或其他要求;

      b) 操作變化或工藝改變;

      c) 新建、改建、擴建、技改項目;

      d) 有對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認識;

      e) 組織機構發生較大變動。

      4.9 風險管理的宣傳和培訓

      定期對從業人員進行風險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危險因素識別、風險評價方法、控制措施和應急預案等。增強從業人員的風險意識,使其認識本崗位的風險,并掌握控制風險的技能。

      5相關文件

      《隱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6記錄

      6.1作業活動清單

      6.2設備設施清單

      6.3工作危險分析記錄表

      6.4安全檢查分析記錄表

      6.5中度、重大及不可接受風險控制措施清單

      第2篇 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風險控制管理制度

      1、目的

      為充分辨識危險源,合理評價風險,進行風險控制策劃,特制定本辦法。

      2、范圍

      本文件適用于本公司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的管理。

      3、術語

      3.1重大風險(或不可承受風險):指級別較高或危險程度較大、能夠造成或可能造成嚴重后果的風險。

      3.2管理方案:對重大風險,需投資或加強培訓實現職業健康安全目標,明確相關職能和層次的職責和權限,制定方法、資源和時間表,落實、檢查所采取的措施。

      4、主要職責

      4.1生產安環部負責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管理工作。

      4.2設備技術部負責建設項目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管理工作。

      4.3各單位負責本單位(包括相關方)的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工作。

      5、工作程序

      5.1危險源辨識:

      5.1.1劃分作業活動

      5.1.1.1危險源辨識是針對作業活動進行的,進行危險源辨識首先要劃分作業活動。

      5.1.1.2劃分作業活動方法

      a按生產(工作)流程的階段劃分;

      b按地理區域劃分;

      c按裝置劃分;

      d按作業任務劃分;

      e上述幾種方法的結合。

      5.1.2危險源辨識范圍

      5.1.2.1所有常規和非常規的活動;

      5.1.2.2所有進入作業場所人員的活動;

      5.1.2.3所有作業場所內的設施。

      5.1.3危險源辨識內容:危險源類別的分類見附錄一

      5.1.3.1物的不安全狀態;

      5.1.3.2人的不安全行為;

      5.1.3.3作業環境的缺陷;

      5.1.3.4安全健康管理的缺陷。

      5.1.4在危險源辨識過程中,要考慮三種狀態(正常、異常和緊急)和三種時態(過去、現在和將來)。

      5.1.5危險源辨識方法具體內容見附錄二

      5.1.5.1基本分析法

      5.1.5.2工作安全分析法

      5.1.6危險源辨識充分性的確認

      a覆蓋已發生事故的原因;

      b覆蓋法律法規的要求。

      5.2風險評價

      5.2.1風險評價采用直接評價法、mes法和ms法(mes法、ms法和風險程度的具體內容見附錄三)。

      5.2.1.1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直接評價法判定為重大風險(或不可承受風險):

      a所有違反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的情況或屬于組織性行為且涉及的范圍較大、后果較為嚴重的其它違規(輕微的違章行為除外);

      b近三年發生過重傷、死亡、重大財產損失(30萬元及以上)一次;或輕傷、非重大財產損失(30萬元以下)三次以上,至今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仍有可能發生事故。

      5.2.1.2除上述情況外,人身傷害事故采用mes法,單純財產損失事故采用ms法。

      5.2.1.3風險分級

      二級以上(含二級)風險(即一、二級風險)屬政府部門級危險源;三級屬公司危險源;四級、五級屬車間(部門)級危險源。

      5.2.1.4對5.1、5.2條款中記錄填寫《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表》,公司級危險源填寫《重大風險控制計劃表》,其中控制計劃為“制定目標管理方案”的填寫《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表,并填寫《重大危險源清單》。

      5.3匯總和調整工作

      為了確保全員參與、辨識充分,采取三級辨識二級評價的方法。《即班組、車間(部室)、公司三級辨識,車間(部室)、公司二級評價。》

      5.3.1各車間(部室)對所屬各班組;公司對所屬各車間(部室)上報的危險源辨識評價表分別進行匯總。匯總過程中對所列出的危險源可合并同類項,但要指出危險源所涉及的作業活動。

      5.3.2生產安環部組織相關人員對各車間(部室)上報的危險源進行辨識評價和確認,結果上報公司。

      5.4風險控制策劃

      5.4.1風險控制措施選擇的優先順序:

      首先考慮消除風險(如技術、工藝改造);其次考慮降低風險(如增設安全監控、報警、連鎖裝置或隔離措施);再次考慮采用個體防護裝置。

      5.4.2風險控制措施:

      5.4.2.1二級以上(含二級)風險,由公司主管部門和廠充分討論確認后,制定重大風險控制計劃,公司生產安環部根據控制計劃組織實施,公司主管部門進行跟蹤監督、檢查。二級以上(含二級)風險,應及時上報政府有關安全監督行政部門備案。

      5.4.2.2三級風險,生產安環部和相關車間(部室)討論確認后,制定風險控制計劃,由公司主管領導審批后,所屬單位實施控制計劃,生產安環部進行監督、檢查。四至五級風險,由各車間(部室)制定管理辦法,進行管理。

      5.4.3生產安環部每月組織一次對三級危險源監督檢查,重點檢查職能單位的三級危險源日常監督檢查工作開展情況、各類安全監測與監測設備設施維護情況、安全防護設施維護情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情況、崗位職工按章操作情況、職工應急預案與處置方案的掌握情況;各車間(部室)每月進行一次對本單位三級危險源的檢查,重點檢查各類安全監測與監測設備設施維護情況、安全防護設施維護情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情況、崗位職工鞍章操作情況、職工應急預案與處置方案的掌握情況;作業區(班組)每月對四級、五級危險源的檢查,,重點檢查各類安全監測與監測設備設施維護情況、崗位職工鞍章操作情況、職工應急預案與處置方案的掌握情況。

      5.5危險源的更新

      5.5.1各單位每年按本文件對危險源進行更新確認,并將確認結果于七月底前報公司生產安環部。

      5.5.2對屬于公司管理的建設項目,在施工前,設備技術部組織進行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工作,以便對工程承包商提出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風險控制的具體要求。并將結果報生產安環部備案。

      5.5.3當下述情況發生變化時,各單位應及時辨識危險源,更新(或補充)危險源辨識的相應表格。

      5.5.3.1適用的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等發生變化;

      5.5.3.2各各車間(部室)的工藝、技術、作業環境、設備、設施等發生變化或更新;

      5.5.3.3發生人身傷害事故后的責任單位,要對相應的作業活動進行危險源重新識別、評價,評價結果在事故處理結束5個工作日內,報生產安環部備案(書面和電子版)。

      風險評價風險控制管理制度(2篇范文)

      1目的為充分識別危險有害因素、正確評價風險、合理地確定風險等級,并選擇有效的控制措施,以降低公司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特制定本制度。2適用范圍適用于本公司的所有生產活…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推薦專題

      相關風險評價風險控制信息

      • 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風險控制管理制度
      • 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風險控制管理制度57人關注

        1、目的為充分辨識危險源,合理評價風險,進行風險控制策劃,特制定本辦法。2、范圍本文件適用于本公司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的管理。3、術語3.1重大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