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火舞私秘?奶头大屁股小说,永久免费看啪啪网址入口,国产在线精品无码av不卡顿,国产精品毛片在线完整版,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妇女迅雷,色综合久久久无码网中文,日韩新无码精品毛片,强睡邻居人妻中文字幕
      當前位置:1566范文網 > 企業(yè)管理 > 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范本

      傷亡事故管理制度(六篇)

      發(fā)布時間:2024-01-23 14:30:06 查看人數:52

      傷亡事故管理制度

      第1篇 傷亡事故管理制度

      傷亡事故管理制度

      1目的

      1.1及時、準確地掌握工業(yè)區(qū)員工傷亡事故的情況。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事故發(fā)生的原因,找出事故發(fā)生的規(guī)律,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和組織措施,防止重復事故發(fā)生,以保證生產安全,搞好勞動保護工作。

      2適用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本工業(yè)企業(yè)安全事故的管理。

      3權責

      3.1工業(yè)區(qū)安全管理機構負責本制度的實施、監(jiān)督和管理。

      3.2 工業(yè)區(qū)安全管理負責人負責本制度的檢查、考核。

      4 定義

      4.1傷亡事故:凡屬本工業(yè)區(qū)的員工(包括臨時工),在勞動過程中發(fā)生的人身傷害、急性中毒事故。

      4.2火災事故:在生產過程中,由于火災造成的人身傷亡或一定的物質財產損失的事故。

      4.3設備事故:由于設計、制造、安裝、施工、使用、檢維修、管理等原因造成機械設備、動力、電訊、儀表(器)、容器、管道等設備及建(構)筑物等損壞,造成損失或影響生產的事故。

      4.4生產事故:由于違章指揮,或者違反工藝紀律、操作紀律和勞動紀律,造成停(減)產,以及跑、冒、漏、串物料的事故。

      4.5爆炸事故:在生產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爆炸,并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的事故。

      4.6交通傷害事故:指企業(yè)所屬機動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造成車輛損壞、財產損失或人身傷亡的事故。

      4.7 環(huán)境污染事故,指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產品、半成品、原料等各種有害物質泄漏,或“三廢”(廢水、廢氣、廢渣)嚴重超標排放,污染大氣、水源、環(huán)境的事故。

      管理內容

      5.1事故分級

      5.1.1傷亡事故等級劃分: 小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5.1.2事故等級劃分: 輕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5.1.3火災爆炸事故等級劃分: 特大火災事故、重大火災事故、一般火災事故。

      5.1.4生產設備事故等級劃分 :小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5.2事故報告程序

      5.2.1 事故發(fā)生后,事故當事人或發(fā)現(xiàn)人除立即處理外,應立即以最快捷的方法直接或逐級上報公司主管部門、辦公室。各級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逐級如實報告,不得故意破壞事故現(xiàn)場。

      5.2.2 輕傷事故應在24小時內報告公司安全部門、公司負責人。

      5.2.3 發(fā)生重傷事故、死亡事故和各類重大事故,事故發(fā)生后,事故現(xiàn)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向工業(yè)區(qū)安全管理機構報告,另應當于1小時內向事故發(fā)生地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情況緊急時,事故現(xiàn)場有關人員可以直接向事故發(fā)生地府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報告的內容包括: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單位;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事故發(fā)生原因的初步判斷;事故發(fā)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事故報告單位、報告人。

      5.2.4對重傷、死亡事故、重大事故,企業(yè)應寫出事故調查報告書;在規(guī)定時間內(15天最長不超過30天)報送上級有關部門。

      5.2.5 急性中毒、中暑事故應同時報衛(wèi)生行政部門;爆炸、火災事故應同時報公安部門。

      5.2.6緊急狀態(tài)下可直接撥打110、120、119等救援電話,撥打110、120、119等救援電話后,公司安全組應及時派人到路口指引有關人員進行廠區(qū)。

      5.3事故調查

      5.3.1事故的調查和處理要按“四不放過”(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責任人未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有關人員未受到教育不放過)的原則辦理。

      5.3.2輕傷事故由廠長組織生產、技術、安全、車間等有關人員等參加的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5.3.3對重大事故、重傷事故和死亡事故,公司領導或辦公室負責人協(xié)助公司上級主管部門會同所在地區(qū)的安監(jiān)部門、公安部門組成的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5.3.4事故調查組成員應符合下列條件:

      1)具有事故調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專長。

      2)與所發(fā)生事故沒有直接利害關系。

      5.3.5事故調查組的職責:

      1)查明事故發(fā)生原因、過程、人員傷亡、經濟損失情況。

      2)確定事故責任者。

      3)提出事故處理意見和防范措施的建議。

      4)出事故調查報告。

      5.3.6事故調查組有權向發(fā)生事故部門和有關人員了解有關情況和索取有關數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

      5.4事故處理:

      5.4.1事故調查組提出的處理意見和防范措施建議,由本工業(yè)區(qū)及其下屬企業(yè)相關主管部門負責處理。

      5.4.2忽視安全生產、違章指揮、違章作業(yè)、玩忽職守或者發(fā)現(xiàn)事故隱患、危害情況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至造成傷亡事故的,對部門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給予行政和經濟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5.4.3對各類事故隱瞞不報、虛報或故意遲延不報、故意破壞現(xiàn)場,要追究責任,從嚴處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5.4.4對防止事故和搶救有功人員,工業(yè)區(qū)給以表彰、獎勵。

      5.5事故補償由辦公室人事主管部門按有關工傷保險政策執(zhí)行。

      5.6數據歸檔

      事故處理結案后,由下屬企業(yè)安全部將下列數據歸入檔案:(另備一份教育工業(yè)區(qū)安全管理機構。

      5.6.1職工傷亡事故登記表。

      5.6.2職工事故調查報告書及批復。

      5.6.3事故現(xiàn)場調查記錄、圖紙、照片、物證、人證材料。

      5.6.4技術鑒定和試驗報告。

      5.6.5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材料。

      5.6.6事故責任者的自述材料。

      5.6.7醫(yī)療部門對傷亡人員的診斷書(病歷、檢驗報告等)。

      5.6.8發(fā)生事故時的工藝條件、操作情況和設計數據。

      5.6.9處分決定和受處分人的檢查材料。

      5.6.10有關事故的通報、演示文稿和文件。

      5.6.11注明參加調查組的人員姓名、職務、單位。

      本規(guī)定解釋權歸工業(yè)企業(yè)安全管理機構。其他未盡事宜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第2篇 某熱電廠傷亡事故管理制度

      一、適用范圍:本制度適用于濟南熱電有限公司明湖熱電廠傷亡事故管理工作。

      二、內容:

      1、工傷保險:企業(yè)按國家規(guī)定為所有從業(yè)人員參加工傷保險,按期交納保險費。

      2、工傷事故控制指標:根據公司下達的工傷事故控制指標,將工傷事故事故控制在規(guī)定范圍內。

      3、事故報告

      (1)發(fā)生事故后,事故現(xiàn)場人員應當立即報告相關領導及安教處,按廠《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開展事故應急救援工作,要把事故損失、人員傷亡程度降到最低程度。同時應保護事故現(xiàn)場并及時對受傷人員進行救護處置。

      (2)安教處接到事故報告后,應報告廠主管領導和部門,相關部門接到報告后,應視事故情況上報總公司。

      (3)發(fā)生輕傷事故的部門應在調查、分析事故的基礎上,將《事故及異常情況報告表》一式三份,報安教處一份,部門自留1份,主管領導一份。

      (4)發(fā)生重傷及其以上事故時,應立即上報總公司。

      4、事故分類及調查、分析

      (1)事故按嚴重程度通常分為:

      a特別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yè)中毒,下同));

      b重大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

      c較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

      d一般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

      所稱的“以上”包括本數,所稱的“以下”不包括本數。

      (2)事故調查、分析和處理工作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尊重科學、認真負責、公正、公開和“四不放過”的原則。

      (3)輕傷事故由廠主要領導組織技術、生產、安全、工會等有關部門成立事故調查組開展事故調查、分析,并寫出事故調查報告。

      (4)一般及其以上事故,企業(yè)積極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及地方有關部門等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5、事故處理

      (1)輕傷事故主要責任者和有關責任部門、責任人的行政或經濟處罰按廠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2)一般及其以上事故的處罰,按國家或地方有關法律法規(guī)處罰。

      (3)對事故調查組提出的防范措施,廠主管領導組織審核后,由事故責任部門負責全面落實,預防同類事故的發(fā)生。

      6、事故傷亡人員處理

      (1)由廠相關部門對傷亡人員按國家工傷保險標準賠償并做好善后工作。

      (2)如受傷人員住院治療需人員陪護時,由傷者所屬部門安排。

      (3)公出外地發(fā)生工傷事故人員的差旅費、補助費由財務處按文件規(guī)定執(zhí)行。

      (4)工傷人員的傷殘評定,由本人提出申請,安教處按國家規(guī)定報請傷殘鑒定。

      7、事故資料歸檔、保存。

      安教處負責整理工傷認定、鑒定資料的歸檔保存,其他資料由企管處負責歸檔。

      三、考核:

      按廠綜合考核細則執(zhí)行。

      第3篇 機械工傷亡事故管理制度

      第一條

      為了做好職工因工傷亡事故的報告調查和處理工作,保障廣大職工在生產過程中安全與健康,根據國務院頒發(fā)的“工人職員傷亡事故報告規(guī)程”和上級有關規(guī)定,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條

      因公傷亡事故的劃分:

      1、因公傷亡事故指企業(yè)在冊職工(包括計劃內合同工、臨時工)在本崗位勞動過程中發(fā)生的人身傷害、急性中毒事故或雖不在本崗位勞動,但由于工廠的設備和措施不安全,勞動條件、作業(yè)環(huán)境不良所發(fā)生的事故。

      2、因工傷亡事故根據傷害程度不同分為以下四種:

      ——輕傷事故,指職工受傷后歇工滿一個工作日(含一個工作日)低于一百零五日失能傷害。

      ——多人事故:指同時傷及三人(含3人)以上的事故。

      ——重傷事故:指損失工作日等于和超過一百零五日的失能傷害。

      ——死亡事故:指職工當時死亡或負傷后一個月內死亡的事故。

      第三條

      事故的控制指標:

      加強安全生產管理,防止傷亡事故的發(fā)生。

      事故的登記和報告:

      1、廠里發(fā)生死亡、重傷或多人事故,所在部門領導必須立即報告廠領導、安技處,廠領導必須在四小時內將事故發(fā)生時間、地點。傷亡者姓名、性別、工種、職稱、傷害程度、事故簡要經過及直接原因等用電話或其他方法迅速報告市勞動局、總工會、公安局、檢察院等有關部門。

      2、廠里發(fā)生輕傷事故,所在部門領導必須在24小時內報告廠內安技處。

      3、事故現(xiàn)場必須保護。因搶救傷員或防止事故擴大需移動現(xiàn)場物件時,應指定專人(兩名以上)畫出草圖或拍照。如無特殊原因,輕傷事故現(xiàn)場需安技處同意,重傷事故,多人事故、死亡事故需經市勞動局同意方可拆除。

      4、發(fā)生死亡事故后廠主要領導必須在事故后的三天內向勞動局、總工會作詳細匯報。

      第四條

      事故調查:

      1、事故調查要弄清事故情況,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責任,提出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意見和填寫調查報告書,以及擬定改進措施。

      2、發(fā)生輕傷事故由廠負責人會同廠安全員、廠安技處調查事故原因,擬定改進措施。發(fā)生死亡、重傷事故由廠領導或市局組織調查組,調查事故原因,擬定改進措施,上報勞動局、總工會和有關單位。

      3、在事故調查中,要分清責任事故和非責任事故。

      ——責任事故:指因有關人員的過失而造成的事故。

      ——非責任事故:指由于自然界的因素而造成不可避免的事故或由于科學技術條件的限制而發(fā)生的無法預料的事故。

      第4篇 傷亡事故報告管理制度

      1.事故發(fā)生后駕駛人員應立即停車,采取可行的措施避免事故擴大,有人員傷亡時應立即采取搶救措施并保護現(xiàn)場,并迅速撥打122向公安交警部門報案,向120急救中心報急救。

      2.事故發(fā)生后,應在事故發(fā)生后立即向公司領導和車管部管理人員報告,向保險公司報案;企業(yè)應在事故發(fā)生2小時內向行業(yè)主管安全管理監(jiān)督部門報送事故快報。

      3.事故快報應按照將事故發(fā)生的詳細地點、駕駛員姓名、車牌號、從業(yè)資格證號、行駛的線路或類別、造成傷亡人數以及簡要的事故發(fā)生過程、大致事故責任劃分等情況盡快報行業(yè)主管部門,不得延報、瞞報、漏報。

      4.公司各部門接到事故緊急報案電話后需緊急救援時,應積極組織力量,趕赴事故現(xiàn)場,組織現(xiàn)場處理和救助工作。負責記錄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經過、損失情況等。

      5.發(fā)生一般事故,駕駛人員必須立即向車管部報告,車管部接到報告后,需要急救時應立即趕到事故現(xiàn)場,組織現(xiàn)場處理。

      6.發(fā)生重特大交通事故后,車管部門應立即向公司主管安全經理和公司負責人報告,當需要啟動應急預案時,總經理和主管安全經理先向緊急搶險組發(fā)出指令,奔赴事故現(xiàn)場組織搶險施救,安置傷員。安置組和后勤保障組迅速集合,聽候安排。

      7.事故的分析調查:凡發(fā)生事故應立即進行調查分析,調查分析應實事求是,尊重科學,嚴肅認真,要做到“四不放過”(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嚴肅處理不放過、廣大職工未受到教育不放過、防范措施沒有落實不放過)。

      針對本企業(yè)或外企業(yè)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及時召開分析會,分析原因,總結教訓,提出防范措施和工作要求。

      第5篇 傷亡事故調查報告管理制度

      為認真貫徹執(zhí)行國務院頒發(fā)的“工人職員傷亡事故規(guī)程”,做好傷亡事故的調查、統(tǒng)計、報告工作,結合公司具體情況,制定本制度。

      1、傷亡事故統(tǒng)計范圍凡本公司各單位正式吸收的職工,在生產區(qū)域所發(fā)生的與生產有關的傷亡事故,予以統(tǒng)計上報。

      2、職工在生產區(qū)域內發(fā)生的與生產有關的傷亡事故,(簡稱傷亡事故,以下同)凡喪失勞動能力滿一個工作目的事故,在事故后48小時內,車間、區(qū)隊負責人必須組織調查,并認真填好寫工傷亡事故登記表,填好后會同主治醫(yī)生簽具傷害程度意見后交安全處存檔并主報公司安委會。

      3、工傷事故調查分析及責任

      (1)一般輕傷事故,由車間、區(qū)隊負責人在事故后24小時內同安全員及其他有關人員進行調查分析,找出原因,分清責任,擬定出改進措施并報有關領導和公司安全處。

      (2)重傷事故,多人事故(指一次同時傷及三人或三人以上的事故)重大未遂事故,應由本單位負責人組織生產,安全科及有關部門進行分析。事故報告于7天內報告公司。

      (3)發(fā)生死亡事故后,必須立即電話報公司安委會,并告之事故概括、分析、處理措施等。

      (4)公司在接到發(fā)生死亡事故單位的報告后,必須有規(guī)定的時間內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并積極協(xié)助、配合主管部門調查事故原因,分析責任,并提出防范措施。

      (5)傷亡事故月報,各項目部于次月一日報到公司,各項目部在報送月表時,凡本單位發(fā)生喪失勞動能力在一個工作日以上的一切輕、重、傷、死亡事故,均應在“工傷事故按月登記表”中逐欄詳細填寫。

      (6)各項目負責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要對事故的登記統(tǒng)計的準確性負責,不得有隱瞞,不報或遲報、虛報,發(fā)生上述情況時,項目負責人要負安全責任,情節(jié)嚴重的要受行政處分。

      第6篇 熱電廠傷亡事故管理制度

      一、適用范圍:本制度適用于濟南熱電有限公司明湖熱電廠傷亡事故管理工作。

      二、內容:

      1、工傷保險:企業(yè)按國家規(guī)定為所有從業(yè)人員參加工傷保險,按期交納保險費。

      2、工傷事故控制指標:根據公司下達的工傷事故控制指標,將工傷事故事故控制在規(guī)定范圍內。

      3、事故報告

      (1)發(fā)生事故后,事故現(xiàn)場人員應當立即報告相關領導及安教處,按廠《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開展事故應急救援工作,要把事故損失、人員傷亡程度降到最低程度。同時應保護事故現(xiàn)場并及時對受傷人員進行救護處置。

      (2)安教處接到事故報告后,應報告廠主管領導和部門,相關部門接到報告后,應視事故情況上報總公司。

      (3)發(fā)生輕傷事故的部門應在調查、分析事故的基礎上,將《事故及異常情況報告表》一式三份,報安教處一份,部門自留1份,主管領導一份。

      (4)發(fā)生重傷及其以上事故時,應立即上報總公司。

      4、事故分類及調查、分析

      (1)事故按嚴重程度通常分為:

      a特別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yè)中毒,下同));

      b重大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

      c較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

      d一般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

      所稱的“以上”包括本數,所稱的“以下”不包括本數。

      (2)事故調查、分析和處理工作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尊重科學、認真負責、公正、公開和“四不放過”的原則。

      (3)輕傷事故由廠主要領導組織技術、生產、安全、工會等有關部門成立事故調查組開展事故調查、分析,并寫出事故調查報告。

      (4)一般及其以上事故,企業(yè)積極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及地方有關部門等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5、事故處理

      (1)輕傷事故主要責任者和有關責任部門、責任人的行政或經濟處罰按廠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2)一般及其以上事故的處罰,按國家或地方有關法律法規(guī)處罰。

      (3)對事故調查組提出的防范措施,廠主管領導組織審核后,由事故責任部門負責全面落實,預防同類事故的發(fā)生。

      6、事故傷亡人員處理

      (1)由廠相關部門對傷亡人員按國家工傷保險標準賠償并做好善后工作。

      (2)如受傷人員住院治療需人員陪護時,由傷者所屬部門安排。

      (3)公出外地發(fā)生工傷事故人員的差旅費、補助費由財務處按文件規(guī)定執(zhí)行。

      (4)工傷人員的傷殘評定,由本人提出申請,安教處按國家規(guī)定報請傷殘鑒定。

      7、事故資料歸檔、保存。

      安教處負責整理工傷認定、鑒定資料的歸檔保存,其他資料由企管處負責歸檔。

      三、考核:

      按廠綜合考核細則執(zhí)行。

      傷亡事故管理制度(六篇)

      傷亡事故管理制度1目的1.1及時、準確地掌握工業(yè)區(qū)員工傷亡事故的情況。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事故發(fā)生的原因,找出事故發(fā)生的規(guī)律,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和組織措施,防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推薦專題

      相關傷亡事故信息

      • 傷亡事故報告管理制度
      • 傷亡事故報告管理制度86人關注

        1.事故發(fā)生后駕駛人員應立即停車,采取可行的措施避免事故擴大,有人員傷亡時應立即采取搶救措施并保護現(xiàn)場,并迅速撥打122向公安交警部門報案,向120急救中心報急救。2. ...[更多]

      • 機械工崗位傷亡事故管理制度
      • 機械工崗位傷亡事故管理制度73人關注

        第一條為了做好職工因工傷亡事故的報告調查和處理工作,保障廣大職工在生產過程中安全與健康,根據國務院頒發(fā)的“工人職員傷亡事故報告規(guī)程”和上級有關規(guī)定,特制 ...[更多]

      • 某熱電廠傷亡事故管理制度(2篇范文)
      • 某熱電廠傷亡事故管理制度(2篇范文)72人關注

        一、適用范圍:本制度適用于濟南熱電有限公司明湖熱電廠傷亡事故管理工作。二、內容:1、工傷保險:企業(yè)按國家規(guī)定為所有從業(yè)人員參加工傷保險,按期交納保險費。2、 ...[更多]

      • 傷亡事故調查報告管理制度
      • 傷亡事故調查報告管理制度63人關注

        為認真貫徹執(zhí)行國務院頒發(fā)的“工人職員傷亡事故規(guī)程”,做好傷亡事故的調查、統(tǒng)計、報告工作,結合公司具體情況,制定本制度。1、傷亡事故統(tǒng)計范圍凡本公司各單位正 ...[更多]

      • 機械工傷亡事故管理制度
      • 機械工傷亡事故管理制度54人關注

        第一條為了做好職工因工傷亡事故的報告調查和處理工作,保障廣大職工在生產過程中安全與健康,根據國務院頒發(fā)的“工人職員傷亡事故報告規(guī)程”和上級有關規(guī)定,特制定本 ...[更多]

      • 傷亡事故管理制度(六篇)
      • 傷亡事故管理制度(六篇)52人關注

        傷亡事故管理制度1目的1.1及時、準確地掌握工業(yè)區(qū)員工傷亡事故的情況。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事故發(fā)生的原因,找出事故發(fā)生的規(guī)律,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