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礦煤礦隱患排查管理制度
隱患排查是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的主要手段之一,為了強化各 級領導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業務部門的業務保安責任制,強化現場安全管理,規范 隱患排查,杜絕重大事故的發生,同時也為了加強安全調度管理,特作如下規定,望 認真執行。
一、組織機構及責任劃分
(一)組織機構
礦成立隱患排查領導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區負責人。
(二)職責分工
1、礦長對全礦隱患排查工作全面負責。
2、各分管副礦長、總工程師對礦長負責,并對分管范圍內的隱患排查工 作負全面管理責任。
3、各業務科室的科長(主任)負責本業務范圍內的隱患排查工作,對本業務范 圍內的隱患排查工作負直接管理責任。
4、安監科負責全礦隱患排查的收集、確認、統計、上報工作和對隱患整改的檢查、落實與考核工作。
5、各工區的區長、班長,對本單位管轄范圍的隱患排查工作負直接管理責任。
二、隱患的定義、分級、分類
1、隱患的定義
隱患是指煤礦生產現場、技術管理、裝備設施等所存在的可能導致事故的各種不安全因素。
2、隱患的分級
按隱患嚴重程度,解決難易分為 a、b、c 三級。
a 級:難度大,礦解決不了,須由集團公司解決的隱患;
b 級:難度較大,區隊解決不了,須由礦解決的隱患;
c 級:難度較小,由區隊、業務部門必須解決的隱患。
3、隱患的分類
按事故隱患的種類,可分為:頂板、運輸、機電、通風、瓦斯、煤塵、放炮、火 災、水害和其它共十類。
三、隱患的查出與收集、確認與上報、處理
(一)隱患的查出與收集
1、集團公司和礦各種檢查中查出的隱患;2、各業務科室月度、季度各種檢查查出的隱患;
3、各級管理人員日常深入生產現場查出的隱患;
4、安全質量安監員匯報的隱患;
5、職工舉報的隱患。
安全科每天對業務科室上報的隱患,進行全面的收集、篩選、初步確認、分級登記,下發通知單定期整改、反饋、驗收。
(二)隱患的確認與上報
1、各單位均要建立隱患排查制度,從隱患的收集、篩選、確認、上報,到隱患 的跟蹤排查、直至隱患整改完成建立一整套的管理辦法,使隱患在閉路循環中運作。
2、井上下各生產單位必須及時將生產過程中發現的 a、b 級隱患按專業報對口業 務科室。各業務科室經過確認后在規定時間上報安全科信息站。
3、基層各區隊安全第一責任者要深入發動群眾,認真查找和排查本單位管轄范圍內的事故隱患,對現場發現的 a、b 級隱患要及時分別上報安全科和分管業務科室,對查出的 c 級隱患要全力組織排除,做到項目、措施、資金、負責人、整改時間五落實。對業務科室下發的有關隱患方面的措施、規定等要認真貫徹落實,并經常在班前會或安全活動時間向職工宣傳貫徹,讓每個職工都做到心中有數,提高自保互保意識。
4、各單位要把隱患排查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在原有的基礎上要層層建立和完善隱患排查管理網絡和獎罰制度,并責任到人,從上到下,形成全員、全方位、全過程控制和排查隱患的濃郁氛圍,把超前防范滲透于安全生產全過程。
5、各單位不僅要將隱患排查工作納入體系管理,而且要作為安全調度匯報的一項重要內容。
6、各業務科室負責將本月本系統范圍內 a、b 級隱患整改情況,c 級嚴重隱患的整改條數,以及本系統范圍內新增的 a、b 級隱患,按排查表的內容要求填好并附總結于每月 24 日報安全科,安監科將各業務部門上報的 a、 b 級隱患整改情況,嚴重 c 級隱患整改條數,以及各系統范圍內新增的 a、b 級隱患 在隱患排查會上進一步確認,匯總后附總結(匯報上月隱患排查情況,包括 a、b 級 處理條數,c 級查處條數及 c 級嚴重條數)和本月上報隱患情況(包括新增 a、b 級 隱患)每月報送上級有關部門,
7、礦每月 7 日由安全礦長組織業務科室負責人召開一次隱患排查會議,在安監科和各業務科室初步確認的基礎上,對 a、b 級隱患作進一 步的確認,做到項目、措施、資金、負責人、整改時間五落實。
8、每旬各相關科室將在隱患排查會上確認的 a、b 級隱患整改進展情況及新增 a、 b 級隱患以書面形式報安全科。各業務科 室往對口處室與安全科上報的隱患應一致,出現一處不一致扣單位 200 元。
9、各單位、各專業的c級隱患都要列入本單位的月度安全工作計劃,每旬由單位負責人親自組織本部門人員對每條隱患進行一次專門的研究治理,責任到人,督促整 改,對越期不能整改完成的,對牽頭科室負責人處以每條 100-200 元罰款,對隱患排查負責人處以每條 50-100 元罰款。
10、安監科要及時接受、篩選、處理、反饋各種隱患信息。對查處的 c級隱患要填寫事故隱患排查登記臺帳,并要以隱患通知書的形式 及時通知有關區隊,由小班安檢工監督整改落實情況。待隱患處理完后,由區隊負責人簽字,將通知書返回安全科。
11、加強對隱患排查工作的調度。隱患排查工作是一個與生產相適應的動態過程, 為此,要求要做好五件事:一是在礦調度會上安監值班人員要通報當天的隱患;二是 各隊組利用班前會將當前存在隱患的范圍、影響程度等向安檢工交代清楚,使每個安檢工都做到心中有數,便于落實隱患整改進展情況、捕捉安全信息;三是充分發揮安
檢工信息員的作用,小班安檢工、跟班區長班班要對所管轄范圍內的各級隱患的具體現狀(包括 影響范圍、危害程度、進展情況、措施落實情況等)向調度室詳細匯報;四是安全科要全面收集隱患信息;五是各單位值班干部每天要將隱患向安全科匯報。
12、隱患在整改完成前必須月月上報,同時要制定安全措施,而且措施必須切實可行,能夠真正消除不安全因素,措施要規范化,統一會審簽字后下發到有關人員和 區隊,安全科要嚴格監督檢查,無措施的,罰責任單位 100 元。
(三)隱患的處理
1、隱患排查工作列入礦長安全辦公會的議事日程,各業務科室成立由 3 至 4 人 組成的隱患排查信息組,并由一名副職負責;其它單位成立信息臺,指定專人負責。 各單位要制定隱患排查制度,建立隱患排查臺帳,明確任務落實責任,考核兌現,形成從上到下,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控制和排查網絡。
2、a 級隱患由集團公司業務處室和分管副總經理負責整改,督促有關部門排計 劃、列資金、購設備、想辦法、定措施,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安排礦上整改,同時公司、礦要共同制定防范措施,并嚴格監督執行。每月上、中旬由安監科牽頭,有關業 務科室參加,對 a 級隱患采取相應整改措施,進行跟蹤檢查,檢查后寫出三定表。
3、b 級隱患由業務科室和分管副礦長負責整改,督促有關部門排計劃,列資金、 購設備、定措施,安排隊組盡快整改,安監科督促檢查整改和措施實施情況并按規定 向安監局匯報。
4、c 級隱患由安監科給區隊下'三定表',由區隊整改。
5、各業務科室(生產、機電、通風、調度、信息監控中心)對系統范圍內的隱 患要制定措施,狠抓落實和整改。對查出的 a、b 級隱患、c 級嚴重隱患要認真填寫 隱患登記臺帳,待隱患處理完成后,將隱患通知書由科室負責人簽字后,返回安監科。
(四)隱患填寫標準
1、'國有重點煤礦事故隱患統計表'a、b 級隱患填寫標準。
(1)隱患地點分為:地面、大巷、采煤面、掘進頭、上下山、井筒、其它等七 類,本欄內容填寫時,必須是其中之一。
(2)隱患類別分為:頂板、通風、瓦斯、煤塵、機電、運輸、放炮、水害、火 災、其它等十類。本欄內容在填寫時,必須是上述類別之一。
(3)所需資金和完成資金二欄內容應以萬元為計量單位,整數部位不超過三位, 小數部位不超過一位。
(4)負責人一欄的內容要求為一個人名(礦級),如有多個負責人的情況,可填寫其中一名主要負責人。
(5)凡新增加的隱患,必須在負責人一欄內人名后打'﹡'符號。
(6)整改措施:要求文字簡練,措施得力。
2、c 級隱患卡的填寫標準:隱患的地點(巷道名稱、隱患所在位置、最好用數字說清),設備編號、內容、 時間、點班必須寫清,下卡時再另外寫明整改措施、限改時間、負責人。 所查出的隱患在現場填卡,并對現場負責人講清楚,由其簽字認可后方有效(現場無人或有組織的檢查查出的隱患可不簽字)。
四、隱患的復查與處罰
1、對 c 級隱患的復查,礦領導和安監科查的隱患由安監科復查,各業務科室查 的隱患由各業務科室復查,復查結果及時報安監科井上下檢查組,由安監科考核處理,各業務科室按系統把上月報的 a、b 級隱患,每旬進行一次跟蹤檢查,填寫三定表, 一式三份,交安監科一份。
2、本單位查出的隱患不罰款,由本單位負責登記、整改、復查,每天將 c 級隱患報安監科井上下檢查組,將 a、b 級隱患報對口科室,不按時整改的按標準處罰。
3、本單位安檢員在評估表上填寫的隱患問題,同時要報本單位登記處理,如本單位不能處理應在評估表中注明,或由本單位上報安監科,由安監科統計、協調、下通知單處理。
4、當天查出的同一條隱患只罰一次,不重復罰款,多系統聯合檢查的隱患,由安監科罰款,其它系統不再罰款,隱患標準中沒有的條款,由各系統按標準化或其它規定罰款。
5、一家管理多家使用的設備、設施查出的隱患,罰造成隱患的責任者或單位,不按時整改的,罰管理單位。
6、對 c 級隱患的處罰:非本單位職工查出的隱患,對責任單位每一條輕微隱患罰 10 元;每一條一般隱患罰 30 元;每一條嚴重隱患罰 100 元。未按期進行整改的每條輕微隱患罰 20 元,每一條一般隱患罰 60 元,每一條嚴重隱患罰 200 元,此后每重復一次再處罰一次,直至整改完畢為止,單位對隱患的罰款要落實到責任者頭上。
7、凡在集團公司及以上單位各類檢查中查出的隱患,按'月度動態檢查'和'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季度考核'等管理規定執行,對所查隱患的罰款,各分管礦領導承擔分管范圍罰款的 5%,對口業務科室承擔罰款的 15%,被檢單位承擔罰款的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