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火舞私秘?奶头大屁股小说,永久免费看啪啪网址入口,国产在线精品无码av不卡顿,国产精品毛片在线完整版,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妇女迅雷,色综合久久久无码网中文,日韩新无码精品毛片,强睡邻居人妻中文字幕
      當前位置:1566范文網 > 企業管理 > 制度大全 > 醫院制度

      c市人民醫院處方制度(十二篇)

      發布時間:2024-03-05 15:30:06 查看人數:43

      c市人民醫院處方制度

      第1篇 c市人民醫院處方制度

      市人民醫院處方制度

      一、經注冊的本院執業醫師具有開具處方的處方權。試用期的醫師,須經本院執業醫師審核,并簽名或加蓋專用簽章后方有效。

      二、進修的執業醫師和助理執業醫師,在進修3個月后由科主任根據能力情況提出申請,報醫務科批準,登記備案。并將本人之簽字式樣通知相關科室。

      三、開具麻醉藥品、精神藥品、醫學用毒化藥品、放射性藥品的處方須嚴格遵守《處方管理辦法》及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

      四、處方為開具當日有效。特殊情況下需延長有效期的,由開具處方的醫師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長不超過3天。

      五、處方一般不超過7日用量;急診處方一般不得超過3日用量;對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況,處方用量可適當延長,但醫師必須注明理由。

      六、處方書寫規則:

      (一)每張處方只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藥。

      (二)處方字跡應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應當在修改處簽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三)處方一律用規范的中文或英文名稱書寫。

      (四)年齡必須寫實足年齡,嬰幼兒寫日、月齡,必要時要注明體重。

      (五)開具處方后的空白處應劃一斜線,以示處方完畢。每張處方用藥不得超過5種。

      (六)西藥和中成藥可以分開具處方,也可以開具一張處方,中藥飲片應當單獨開具處方。

      七、藥品的劑量與數量一律用阿拉伯數字書寫。劑量應當使用公制單位;重量以克(g)、毫克(mg)、微克(ug)、納克(ng)為單位;容量以升(l)、毫升(ml)為單位;國際單位(iu)、單位(u)計算、片劑、丸劑、膠囊劑、沖劑分別以片、丸、粒、袋為單位;溶液劑以支、瓶為單位;軟膏及霜劑以支、盒為單位;注射劑以支、瓶為單位,應注明含量;飲片以劑為單位。

      八、藥學專業技術人員應按操作規程調劑處方藥品,認真審核處方,準確調配藥品,正確書寫藥袋或粘貼標簽、包裝;向患者交付處方藥品時,應當對患者進行用藥交待與指導。

      九、非藥學專業技術人員不得從事處方調劑、調配工作。

      十、處方保存:普通處方、急診處方、兒科處方保留1年,醫療用毒性藥品、精神藥品及戒毒藥品處方保留2年,麻醉藥品處方保留3年。違反《處方管理規定》者承擔法律責任。

      十一、每月進行處方督查,對違反規定亂開、濫用藥物等不合格處方,給予處罰,限期改正。

      第2篇 醫院處方評價制度3

      醫院處方評價制度(三)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處方管理辦法》,規范處方管理,提高處方質量,促進合理用藥,特建立《蕭山區中醫院處方評價制度》。并由醫療業務科、藥劑科組織處方評價檢查小組對中、西藥處方進行定期評價。

      一、處方評價的形式:對處方格式、書寫規范的評價和對處方用藥合理性的評價。不合格處方數為格式、書寫規范有誤的處方數和非合理用藥的處方數的總和。

      二、處方用藥合理性的評價依據: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藥品說明書及各種文獻資料為依據,如遇到文獻資料與藥品說明書不符,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藥品說明書為準。

      三、處方評價的標準:以《處方管理辦法》為依據。處方開具中凡存在下列問題之一者,為不合格處方。

      (一) 處方格式:

      1、前記:包括醫療機構名稱、費別、患者姓名、性別、年齡、門診或住院病歷號,科別或病室和床位號、臨床診斷(暫不能下診斷時為寫上初步印象)、開具日期等欄目有缺項。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除以上欄目外,缺少必須的患者身份證明編號和代辦人姓名、身份證明編號。

      2、 正文:無rp或r標示,或未分列藥品名稱、劑型、規格、數量、用法用量。

      3、 后記:醫師簽名或者加蓋專用簽章,藥品金額以及審核、調配,核對、發藥藥師簽名或者加蓋專用簽章等欄目有缺項。

      4、處方用紙顏色不符合要求:

      (1)普通處方為白色。

      (2)急診處方為淡黃色,右上角標注“急診”。

      (3)兒科處方為淡綠色,右上角標注“兒科”。

      (4)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為淡紅色,右上角標注“麻、精一”。

      (5)第二類精神藥品處方為白色,右上角標注“精二”。

      (二) 處方書寫規范:

      1、開具處方時,處方前記、正文、后記規定的各項目中有缺項,或與病歷記載不相一致;

      2、開具處方時使用了規定外的紅筆、鉛筆和易褪色的筆;

      3、每張處方未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藥;

      4、處方書寫字跡難以辨認,或修改處缺簽名或加蓋簽章及未注明修改日期;

      5、處方藥品名稱用不規范的中文或英文書寫或自行編制藥品縮寫名或用代號。

      6、藥品劑型、規格、用法、用量書寫欠準確、規范或不清楚,如使用“遵醫囑”、“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7、年齡未寫實足年齡,嬰幼兒未寫日、月齡;

      8、西藥、中成藥與中藥飲片未分開開具;

      9、開具西藥、中成藥處方,每一種藥品未另起一行;

      10、中藥飲片處方的書寫,未按君、臣、佐、使的順序排列;飲片調劑與煎煮的特殊要求未注明在處方所列藥品之右上方,及加括號,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對中藥飲片的產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未在藥名之前寫明;

      11、開具處方后的空白處未劃斜線,以示處方完畢;

      12、處方醫師的簽名式樣和專用簽章與在藥學部門留樣備查的式樣不相一致或任意改動而未重新登記留樣備案;

      (三)處方用藥合理性:

      1、對規定必須做皮試的藥品,處方醫師未注明過敏試驗及結果的判定;

      2、藥品的適應證與臨床主要診斷明顯不符合;

      3、單張處方超過五種藥品或針對性不強的“大包圍”用藥;

      4、藥品超劑量(不可拆零藥品除外)使用未注明原因及再次簽名。普通處方超過7日用量;急診處方超過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況適當延長處方用藥天數未加說明;為門(急)診患者開具的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注射劑每張處方超過一次常用量,控緩釋制劑,每張處方超過7日常用量,其他劑型,每張處方超過3日常用量。哌醋甲酯用于治療兒童多動癥時,每張處方超過15日常用量;第二類精神藥品一般每張處方超過7日常用量,對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況適當延長處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為門(急)診癌癥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開具的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注射劑,每張處方超過3日常用量,控緩釋制劑,每張處方超過15日常用量,其他劑型,每張處方超過7日常用量;為住院患者開具的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未逐日開具,每張處方超過1日常用量;鹽酸哌替啶和鹽酸二氫埃托啡處方超過一次常用量;

      5、藥品用法用量欠妥。包括劑型與給藥途徑不合理、藥品劑量與用法不準確(與常用劑量相比給藥劑量不足或劑量過大、給藥間隔時間不合理等);

      6、有重復給藥現象;

      7、有潛在臨床意義的藥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8、選藥不合理,存在用藥禁忌;

      9、抗感染藥物濫用;

      10、其它用藥不適宜情況。

      (四)其它

      1、非本醫療機構注冊醫師開具的處方;

      2、不具備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權的醫師開具麻醉藥品及第一類精神藥品;不具備使用限制使用或特殊使用品種抗菌藥物資格的醫師開具限制使用或特殊使用抗菌藥物品種處方(緊急情況除外)。

      四、 處方評價的方法:

      (一)1依據處方評價標準的各個項目,制成e*cel表格;

      (二)采用逐日全檢和月底隨機抽檢的方式,并由專職藥師負責登記;

      (三)由處方評價小組組織處方評價辦公室成員、專家組成員對處方進行點評,并對不合理用藥的處方提出建議。評價結果匯總留存,作為醫師定期考核依據,并由醫療業務科按規定獎罰。

      (四)定期匯總各類不合格處方的頻次,通過《醫務簡訊》等方式進行通報公示。

      第3篇 某醫院藥師處方審核制度

      人民醫院藥師處方審核制度

      根據《處方管理辦法》、《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范(試行)》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結合我院實際,制定本制度。

      1、藥師接到處方后,應逐項檢查處方前記、正文和后記書寫是否清晰、完整、并確認處方的合法性。

      2、藥師應當對處方用藥適宜性進行審核,審核內容包括:

      (1)規定必須做皮試的藥品,處方醫師是否注明過敏試驗及結果的判定;

      (2)處方用藥與臨床診斷的相符性;

      (3)劑量、用法的正確性;

      (4)選用劑型與給藥途徑的合理性;

      (5)是否有重復給藥現象;

      (6)是否有潛在臨床意義的藥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7)其它用藥不適宜情況。

      3、處方審核/點評結果分為:合理處方和不合理處方。不合理處方包括不規范處方、用藥不適宜處方及超常處方。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當判定為不規范處方:

      (1)處方的前記、正文、后記內容缺項,書寫不規范或者字跡難以辨認的;

      (2)醫師簽名、簽章不規范或者與簽名、簽章的留樣不一致的;

      (3)藥師未對處方進行適宜性審核的(處方后記的審核、調配、核對、發藥欄目無審核調配藥師及核對發藥藥師簽名,或者單人值班調劑未執行雙簽名規定);

      (4)新生兒、嬰幼兒處方未寫明日、月齡的;

      (5)西藥、中成藥與中藥飲片未分別開具處方的;

      (6)未使用藥品規范名稱開具處方的;

      (7)藥品的劑量、規格、數量、單位等書寫不規范或不清楚的;

      (8)用法、用量使用'遵醫囑'、'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

      (9)處方修改未簽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藥品超劑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簽名的;

      (10)開具處方未寫臨床診斷或臨床診斷書寫不全的;

      (11)單張門急診處方超過五種藥品的;

      (12)無特殊情況下,門診處方超過7日用量,急診處方超過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況下需要適當延長處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13)開具麻醉藥品、精神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放射性藥品等特殊管理藥品處方未執行國家有關規定的;

      (14)醫師未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規定開具抗菌藥物處方的;

      (15)中藥飲片處方藥物未按要求標注藥物調劑、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當判定為用藥不適宜處方:

      (1)適應證不適宜的;

      (2)遴選的藥品不適宜的;

      (3)藥品劑型或給藥途徑不適宜的;

      (4)無正當理由不首選國家基本藥物的;

      (5)用法、用量不適宜的;

      (6)聯合用藥不適宜的;

      (7)重復給藥的;

      (8)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9)其它用藥不適宜情況的。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當判定為超常處方:

      (1)無適應證用藥的;

      (2)無正當理由開具高價藥的;

      (3)無正當理由超說明書用藥的;

      (4)無正當理由為同一患者同時開具2種以上藥理作用相同藥物的。

      4、不合理處方干預措施

      (1)藥師經處方審核后,認為存在用藥不適宜時,應當告知處方醫師,請其確認或者重新開具處方。如確需治療需要,請醫生再次確認后簽上姓名和日期。

      (2)藥師發現嚴重不合理用藥或者用藥錯誤,應當拒絕調劑,及時告知處方醫師,并應當記錄,按照有關規定報告。

      (3)對審核發現的不規范處方,應及時告知相關醫生,修改處方并再次簽上姓名和日期。

      (4)藥師應及時記錄處方差錯,并登記處理結果。

      (5)每季度公布處方審核和處方點評結果,通報不合理處方并提出質量改進建議。

      第4篇 a醫院處方評價制度

      切實加強處方管理,建立和完善醫療機構處方評價制度,提高處方質量,規范

      醫療行為,促進合理用藥,確保醫療安全,根據衛生部《處方管理辦法(試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和《浙江省病歷書寫規范(試行)》、《浙江省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指導方案(試行)》等有關規定、規范的要求,制定本辦法。

      一、評價內容

      除上述規范性文件所規定的處方管理要求外,將下列內容列入處方評價范圍:一是處方藥品用量。處方一般不得超過7日用量;急診處方一般不得超過3日用量;對于某些慢性病、

      老年病或特殊情況,處方用量可適當延長,但醫師必須注明理由。二是抗菌素的規范使用。對照衛生部指導原則和有關管理規范的規定,對合理、規范使用抗菌素(抗感染藥物)

      作出評價。三是貴重藥品用法用量。對照患者的臨床診斷,對價格昂貴的藥品使用的合理性進行分析評價。四是處方藥品費用。重點對大處方進行合理性分析評價。

      二、評價方法

      結合醫院日常醫療質量檢查工作,由考核職能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地所有科室的處方質量尤其是處方用藥的合理性進行考核、評價,并通報結果。各科室內部開展經常性的處方評價

      活動。醫院每個月進行一次有針對性的處方評價活動,并在內部通報評價結果和落實整改措施。同時運用his查詢系統對處方進行經常性的監測,指定專人定期對處方情況進行數據

      分析,排查異常情況,及時上報處理。

      三、處方評價標準

      醫務人員所開具處方凡存在下列問題之一者,為不合格處方:

      (一)印制格式

      1、前記中“費別、患者姓名、性別、年齡、門診或住院病歷號,科別或病室和床位號、臨床診斷、開具日期”等欄目有缺項。麻醉藥品、精神藥品處方前記除以上必須欄目外

      ,必須的“患者身份證明編號,代辦人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明編號”等有缺項。

      2、正文無rp或r標示。麻醉藥品、精神藥品處方正文無病情及診斷;

      3、后記中“醫師簽名以及審核、調配、核對、發藥的藥學專業技術人員簽名”等欄目有缺項;

      4、處方用紙顏色不符合《處方管理辦法(試行)》和《麻醉藥品、精神藥品處方管理規定》的要求。

      (二)處方書寫

      1、醫師未簽全名,或只有專用簽章沒有簽名;

      2、處方后記審核、調配、核對、發藥欄目中無藥學專業技術人員的簽名,或調劑、復核非雙人簽名;

      3、兒科處方嬰幼兒年齡未寫日、月齡;

      4、西藥、中成藥、中藥飲片未分別開具;

      5、用不規范的中文或英文書寫或縮寫或代號;

      6、藥品劑量、單位書寫不正確或不清楚;

      7、需進行皮試的,處方上未注明;

      8、開具處方后的空白處未劃斜線;

      9、字跡難以辨認,或修改處缺簽名及注明修改日期,或缺其中之一者;

      10、其他項目書寫有缺項。

      (三)合理用藥

      1、藥品的適應證有與臨床主要診斷不符合的;

      2、藥品間有配伍禁忌;

      3、單張處方超過五種藥品;

      4、藥品超劑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及再次簽名;

      5、普通處方超過7日用量;急診處方超過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況適當延長用藥天數未加說明。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用量超過《麻醉藥品、精神藥品處方管理規定

      》要求。

      6、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及開具權限不符合《浙江省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指導方案(試行)》要求;

      7、貴重藥品使用無指征或用法、用量不合理。

      (四)其它

      1、非本醫療機構注冊醫師開具的處方;

      2、藥學部門無簽名式樣及專用簽章備案記錄醫師開具的處方,或醫師的簽名和專用簽章與藥學部門留樣備查的式樣不一致的處方。

      四、考核與獎懲

      (一)醫院把處方的合理性納入醫師及其科室目標考核和獎懲范疇,制定切實可行的評價方法和指標,把處方的合理性與獎金發放、評先評優結合起來,做到獎罰分明,使因病施

      治、合理用藥、合理治療制度化、規范化、經常化,成為廣大醫務人員的自覺行動。

      (二)對不合格處方書寫醫師,按其違規程度等根據《醫院質量管理標準》給予批評、限期整改、暫停處方權以及吊銷處方權等相應處理;同時給予一定的經濟處罰,對違反麻醉

      藥品、精神藥品使用規定的,依照《執業醫師法》第三十七條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第5篇 醫院醫療門診處方用藥管理制度

      醫院醫療門診處方及用藥管理制度

      一、門診處方制度

      (一)處方標準與處方領取、保管制度

      1.處方標準由衛生部統一規定,處方內容主要包括前記、正文和后記。

      (1)前記:包括醫療機構名稱、費別、患者姓名、性別、年齡、門診或住院病歷號,科別或病區和床位號、臨床診斷、開具日期等。可添列特殊要求的項目,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還應當包括患者身份證明編號,代辦人姓名、身份證明編號。

      (2)正文:以rp或r標示,分藥品名稱、劑型、規格、數量、用法、用量。

      (3)后記:醫師簽名或者加蓋專業簽章,藥品金額以及審核、調配、核對、發藥藥師簽名或者加蓋專用簽章。

      2.處方顏色

      (1)普通處方的打印紙為白色。打印后右上角標注:'普通'。

      (2)急診處方打印紙為淡黃色,打印后右上角標注'急診'。

      (3)兒科處方打印紙為淡綠色,打印后右上角標注'兒科'。

      (4)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印刷紙為淡紅色,右上角標注'麻、精一'。

      (5)第二類精神藥品處方印刷紙為白色,右上角標注'精二'。

      3.處方格式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統一制定。

      4.處方領取與保管、銷毀:

      (1)醫院使用電子處方與紙質處方相結合的方式。

      (2)麻醉及精神類處方由總務倉庫統一印刷,由各科向總務倉庫領取。

      (3)處方由藥劑科妥善保存。普通處方、急診處方、兒科處方保存期限為1年,醫療用毒性藥品、第二類精神藥品處方保存期限為2年,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保存期限為3年。

      (4)處方保存期滿后,經報醫院主管院長批準、登記備案,方可銷毀。

      (二)處方權與處方開具

      1.經注冊的執業醫師在執業地點,經醫院醫務科審批取得相應的處方權,并蓋章、簽名留樣備案后,方可開具處方。備案表一式兩份,分別由醫務科與藥劑科保存備查。

      2.本機構執業醫師和藥師經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使用知識和規范化管理的培訓,并經考核合格后方可取得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的處方權,藥師取得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調劑資格。

      3.醫師取得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權后,方可在本機構開具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但不得為自己開具該類藥品處方。

      4.試用期人員開具處方,應當經本機構有處方權的執業醫師審核,并簽名或加蓋專用簽章后方可有效。

      5.進修醫師由本機構對其勝任本專業工作的實際情況進行認定后授予相應的處方權。

      6.處方開具應當符合本機構制定的《處方評價標準》,字跡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應當在修改處簽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7.醫師應當將本機構基本用藥供應目錄內同類藥品相關信息告知患者。

      8.除麻醉藥品、精神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和兒科處方外,醫療機構不得限制門診就診人員持處方到藥品零售企業購藥。

      (三)處方調劑

      1.取得藥學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方可從事處方調劑工作。藥師簽名與蓋章式樣應當在本醫療機構留樣備查。

      2.具有藥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負責處方審核、評估、核對、發放以及安全用藥指導;藥士從事處方調配工作。

      3.藥師應當憑醫師處方調劑處方藥品,非經醫師處方不得調劑。

      4.藥師應當認真逐項檢查處方前記、正文和后記書寫是否清晰、完整、并確認處方的合法性。

      5.藥師應當按照操作規程調劑處方藥品:認真審核處方,準確調配藥品,正確書寫藥袋或粘貼標簽,注明患者姓名和藥物名稱、用法、用量、包裝;向患者交付藥品時,按照藥品說明書或者處方用法,進行用藥交待與指導,包括每種藥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項等。

      6.藥師調劑處方時必須做到'四查十對':查處方、對科別、姓名、年齡;查藥品,對藥名、劑型、規格、數量;查配伍禁忌,對藥品性狀、用法用量;查用藥合理性,對臨床診斷。

      7.藥師應當對處方用藥適宜性進行審核,審核內容包括:

      (1)規定必須做皮試的藥品,處方醫師在電腦上或手工處方上注明是否皮試由注射室護士在皮試結果出來后在電腦上或手工處方上標注皮試結果,或告知醫師更換其他藥物。

      (2)處方用藥與臨床診斷的相符性。

      (3)劑量、用法的正確性。

      (4)選用劑型與給藥途徑的合理性。

      (5)是否有重復給藥現象。

      (6)是否存在臨床意義的藥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7)其它用藥不適宜情況。

      8.藥師經處方審核后,認為存在用藥不適宜的,應當告知處方醫師,請其確認或者重新開具處方。藥師發現嚴重不合理用藥或者用藥錯誤,應當拒絕調劑,及時告知處方醫師,并應當記錄,按照有關規定報告。

      9.藥師在完成處方調劑后,應當在處方上簽名或者加蓋專門簽章。

      10.藥師應當對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按年月日逐日編制順序號。

      (四)處方點評及處罰

      為提高處方質量,促進合理用藥,根據《處方管理辦法》,醫務科、藥劑科及門診醫療質控組要定期對門診處方以及病區醫囑進行審核、點評、反饋,并列入醫院醫療質量考核標準,對不合格處方進行公示和處罰。

      1.醫院成立處方點評小組,成員由醫務科、藥劑科、門診辦公室、臨床科室等部門組成。

      2.處方評價方法:

      (1)門診藥房藥師在調劑過程中認真審核處方,發現問題及時與處方醫師聯系,每周隨機抽取一天的部分處方進行分析評價,每月定期抽查不少于5%的處方,詳細填寫衛生部公布的《處方評價表》,并予登記。對違規用藥、不合理用藥、濫用藥物等情況,應責令處方醫師改正。

      (2)每季度對全院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處方進行抽查。

      (3)檢查結果及時在醫院內進行公布。

      二、處方注意事項

      (一)藥學人員不得擅自修改處方,如遇缺藥或處方錯誤等特殊情況需修改處方的,要退回醫師修改簽字后才能調配。

      (二)麻醉藥品、精神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處方,遵照國家特殊藥品管理辦法等規定執行。

      (三)處方一般以三日量為宜,七日量為限,對某些慢性病或特殊情況可酌情適當延長。處方當日有效,超過期限需經醫師更改日期重新簽字方可調配。醫師不得為本人開處方。

      (四)處方內容應包括:醫院全稱、門診或住院號、處方編號、年月日、科

      別、病員姓名、性別、年齡、住址、藥品名稱、劑型、規格及數量、用法用量、醫師簽字、配方人及核對人簽字,藥價,不得缺項、漏項。

      (五)處方書寫要清楚,醫師如修改處方,必須在修改處簽字。

      (六)處方上藥品數量一律用阿拉伯數字書寫。藥品用量單位以克(g)、毫克(mg)、毫升(ml)、國際單位(iu)計算;片劑、丸劑、膠囊劑以片、丸為單位,注射劑以支、瓶為單位,并注明含量。

      (七)普通處方保存一年,精神藥品、毒性藥品處方保存二年,麻醉藥品處方保存三年備查。到期由藥劑科報醫院主管院長批準銷毀。

      第6篇 某醫院不合理處方通報公示制度

      醫院不合理處方通報公示制度

      為了進一步落實《處方管理辦法》,規范醫院各類處方,特建立《蕭山區中醫院不合理處方通報公示制度》,對不合理用藥行為起到警示作用的同時,提高處方醫師的執行能力。并由醫療業務科、藥劑科組織處方評檢查小組對中、西藥處方進行定期考核,并予以通報公示。

      一、制度

      (一)為提高處方質量,促進合理用藥,醫療業務科、藥劑科每月對醫院門診處方進行評價,并列為醫療質量考核內容之一;

      (二) 存在下列問題者為一般缺陷處方,每張扣20元:

      1.處方一般項目缺項或地址不詳者;

      2.藥品劑型、規格、用法、用量書寫欠準確、規范或不清楚,如使用“遵醫囑”、“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3.處方書寫字跡難以辨認,或修改處缺簽名或加蓋簽章;

      4.處方前記診斷欄只寫“待查”、“咨詢”“體檢”等不明確術語;

      5.單張處方超過五種藥品或針對性不強的“大包圍”用藥;

      6.藥品超劑量(不可拆零藥品除外)使用未注明原因及再次簽名。普通處方超過7日用量;急診處方超過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況適當延長處方用藥天數未加說明;為門(急)診患者開具的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注射劑每張處方超過一次常用量,控緩釋制劑,每張處方超過7日常用量,其他劑型,每張處方超過3日常用量。哌醋甲酯用于治療兒童多動癥時,每張處方超過15日常用量;第二類精神藥品一般每張處方超過7日常用量,對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況適當延長處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為門(急)診癌癥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開具的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注射劑,每張處方超過3日常用量,控緩釋制劑,每張處方超過15日常用量,其他劑型,每張處方超過7日常用量;為住院患者開具的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未逐日開具,每張處方超過1日常用量;鹽酸哌替啶和鹽酸二氫埃托啡處方超過一次常用量;

      7.藥品用法用量欠妥。包括劑型與給藥途徑不合理、藥品劑量與用法不準確(與常用劑量相比給藥劑量不足或劑量過大、給藥間隔時間不合理等);

      (三) 存在下列問題者為嚴重缺陷處方,每張扣50元:

      1.對規定必須做皮試的藥品,處方醫師未注明過敏試驗及結果的判定;

      2.藥品的適應證與臨床主要診斷明顯不符合;

      3.有重復給藥現象;

      4.存在有害的藥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5.選藥不合理,存在用藥禁忌;

      6.抗感染藥物濫用;

      7.麻醉藥品處方書寫存在錯誤。

      (四)違反《處方管理辦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情形的,將取消該醫師處方權。

      (五) 通報公示方式:由醫療業務科、藥劑科匯總每月的不合理處方包括藥劑科日常登記和集中評價的不合理處方,經核實無誤后,將結果公布于《醫務簡訊》上,由醫療業務科按規定進行處罰。

      二、《蕭山區中醫院不合理處方通報公示制度》自發文之日起實施。

      第7篇 市人民醫院處方評價制度

      某市人民醫院處方評價制度

      1、處方的一般項目的書寫必須齊全、規范,字跡清楚,不得涂改,若有修改,必須在修改處簽名及注明修改日期。

      2、處方內容的書寫必須符合“臺一醫處方質量管理規范”中的第二條第7~12款。

      3、無正當理由使用三聯抗菌物者,即視為不合格處方,若特殊情況必須使用,應在處方正文第一行寫明簡要理由。

      4、處方開具的其他要求必須符合“臺一醫處方質量管理規范”中所規定的要求。

      5、處方檢查的具體項目、要求詳見“臺一醫門診(病房)處方檢查評分表(試行)”,其中納入規定病種(指各類惡性腫瘤、系統性紅斑狼瘡、血友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精神分裂癥、情感性精神病及慢性腎功能衰竭的透析治療和列入診療項目的器官移植后的抗排異治療)和高血壓、冠心病、肺結核、糖尿病、慢性肝炎等需長期服藥的慢性病、老年病,處方不超過一個月量。但醫師必須注明理由。

      6、處方醫師應具備執業醫師資格,并到醫務管理處注冊簽名留樣。

      7、處方考核分數≥95分者為合格,94分以下者為不合格,不合格處方扣月獎10元/份,嚴重不合格處方扣月獎20~50元/份。

      8、質管科負責每月的處方量化考核,對不合格處方實行登記制,對于存在問題較嚴重處方在《醫療質量通訊》上予以通報。

      第8篇 五一醫院處方管理制度

      第五醫院處方管理制度

      根據衛生部《處方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特制定我院處方管理制度(試行)。

      一.處方是由執業醫師在診療活動中為患者開具的,由藥學專業人員審核、調配、核對并作為發藥憑證的醫療文件。

      二.經注冊的執業醫師,由科主任提出意見,經院醫務科審核、批準后取得處方權并留簽名字樣在藥劑科備案。試用期(實習)的醫師開具的處方須經有處方權的醫師簽名后處方才有效。

      三.醫師應根據醫療需要,診療規范及藥品說明書的藥理作用、適應癥、用法用量、禁忌癥、注意事項等開具處方,合理用藥。

      四.開具、配發麻醉、精神藥品,醫用毒藥,放射性藥品處方的醫師和藥師,要嚴格遵守麻醉、精神藥,毒藥、放射性藥的管理制度和規定。

      五. 處方當天有效。延期應由醫師簽名確認,麻醉處方為淡紅色,急診處方為淡黃色,兒科處方為淡綠色,普通處方為白色。

      六.處方格式含前記:科別、患者姓名、性別、年齡、病歷號、地址或電話、疾病名稱/癥狀、日期;正文:藥品名稱、規格、數量、用法用量;后記:藥品金額、醫師簽名、藥師調配、核對發藥簽名。

      七.處方患者的姓名應與病歷相一致。處方應字跡清楚,易于辨認。醫師若須修改處方,須在修改處簽名并注明日期。處方用規范的中文或英文名稱書寫。書寫藥品名稱、劑量規格、用法用量應準確規范,不得使用“遵醫囑”、“自用”等。

      八.每張處方用量一般不超過7天,急診處方不超過3天。特殊情況:慢性病、老年病,處方用量可延長(14天),但醫師須注明理由。每張處方的藥品一般不超過5種,處方藥品的用量以藥品說明書的常用量使用,特殊需要超劑量時,醫師應注明原因并簽名。

      九.藥學專業技術人員(藥師)應按操作規程調配處方。認真審核、準確調配處方藥品,正確書寫標簽、用法、發藥時對患者進行用藥交待或指導。

      十. 取得藥學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方可從事處方的調配工作。藥師在調配處方時應檢查前記、正文、后記是否清晰,完整和合法性。

      十一.藥師應對處方用藥的適宜性進行審核。包括:處方用藥與臨床診斷是否相符,過敏試驗,用法用量,給藥途徑,是否潛在藥物作用和配伍禁忌。若發現處方存在安全性問題時(超劑量、藥物濫用、用藥失誤),應告知醫師,待修正簽名后才能配發。

      十二. 藥師在調配處方時要做到“四查十對”,防止差錯。對不規范處方和不能確定其合法性的處方不得調配。

      十三.處方作為醫療文件,應保存備查。普通、急診、兒科、毒藥、精神藥處方保存2年;麻醉處方保存3年。期滿后辦理手續,備案銷毀。

      第9篇 附二醫院處方調配工作制度

      第三醫院處方調配工作制度

      1.藥劑人員應憑醫師處方,按照操作規程調劑處方藥品。

      2.認真逐項檢查處方前記、正文和后記書寫清晰、完整,并確認處方的合法性。

      3.調劑處方時必須做到'四查十對':查處方,對科別、姓名、年齡;查藥品,對藥名、劑型、規格、數量;查配伍禁忌,對藥品性狀、用法用量;查用藥合理性,對臨床診斷。

      4.審核處方用藥的適宜性。存在用藥不適宜時,應告知醫師進行更改。發現嚴重的不合理用藥、用藥錯誤和超劑量使用醫師未雙簽字時,有權拒絕調劑。

      5.配方時應遵守調配技術常規,稱量、計數要準確。禁止取藥時用手直接接觸藥品。

      6.瓶簽模糊或藥品標志不清楚的藥品暫不發放,查詢清楚后方可調配。

      7.處方調劑后,需經嚴格核對并由調配者及核對者雙簽字后方可發藥。

      8.發出的藥品,必須將服用方法詳細寫在瓶簽或藥袋上。凡乳劑、混懸劑必須注明'服前搖勻'或'用前搖勻',外用藥注明'不可內服'等字樣,并向病人講明用法及注意事項。

      第10篇 中心醫院處方制度

      某中心醫院處方制度

      1、各級開具處方的醫師必須辦理處方權,只有取得了醫師資格證書和執業證書的執業醫師先書面申請,科主任簽字,再經醫務科批準方可取得處方權。獲得處方權醫師的簽名或印模應留樣于醫務科、藥劑科及各中、西藥房。

      2、只有獲得處方權的醫師方可獨立書寫處方,其它無處方權的任何醫師所開處方必須由本院有處方權的執業醫師審查、簽名。嚴禁無處方權醫師代替簽名。獲得處方權的進修醫師,進修期滿后由醫務科通知藥劑科終止其處方權。

      3、按照《處方管理辦法》規定,處方分四類,即麻醉藥品處方、急診處方、兒科處方、普通處方,印刷用紙分別為淡紅色、淡黃色、淡綠色、白色,并在處方右上角以文字注明。凡急診處方應優先調劑配發。

      4、各級醫師應當在掌握藥品的藥理作用、適應證、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禁忌癥和注意事項后,遵循安全、有效、經濟的原則,嚴格按照《處方管理辦法》的要求和正規格式認真書寫,處方的顏色、藥名、劑量、劑型、規格、用法等書寫要求準確無誤,處方前記、后記中的所有項目要求填寫完全。

      5、處方一般不得超過7日用量;急診處方一般不得超過3日用量;危重病人處方以1日量為宜;對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況,處方用量可適當延長,但醫師必須注明理由。處方當日有效,超過期限(最長不得超過3天)需經醫師更改日期重新簽字方可調配。醫師不得為本人開處方。

      6、處方一般用藍、黑墨水鋼筆書寫,字跡要清楚,不得涂改,醫師如修改處方,必須在修改處簽字并注明修改日期。

      7、處方一律用規范的中文或英文名稱書寫,藥品及制劑的名稱、使用劑量,應以藥品國家標準、地方標準以及醫院制劑規范的標準為準。不準自行編制藥品縮寫名或代號,不準使用化學元素符號、化學分子式、中外文合稱、漢語拼音等。處方上藥品數量一律用阿拉伯數字書寫。藥品用量單位以克(g)、毫克(mg)、毫升(ml)、國際單位(i.u)計算;片劑、丸劑、膠囊劑以片、丸為單位,注射劑以支、瓶為單位,并注明規格或含量。如醫療需要,必須超過劑量時,醫師必須在劑量旁重新簽名方可調配。開具麻醉藥品處方時,應有病歷記錄。

      8、麻醉藥品、精神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放射性藥品的處方,遵照國家特殊藥品管理辦法及醫院管理規定執行。

      9、只有取得藥學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方可調劑、調配處方。藥學專業技術人員調劑處方時必須審核,做到“四查十對”,并確認處方的合法性。發出藥品時應按藥品說明書或處方醫囑,向患者或其家屬進行相應的用藥交代與指導,并在處方上簽名。對不規范處方或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處方,不得調劑。對認為存在用藥安全問題的處方,應告知處方醫師,請其確認或重新開具處方,并記錄在處方調劑問題專用記錄表上,予以簽名,同時注明時間。

      10、普通處方、急診處方、兒科處方保存一年,精神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處方保存二年,麻醉藥品處方保存三年備查。

      11、藥學專業技術人員有權監督、指導臨床醫師科學、合理用藥,但不得擅自開寫或修改處方。

      第11篇 某醫院處方管理處方點評制度

      人民醫院處方管理和處方點評制度

      一、處方管理制度

      1、為進一步加強對醫院處方的開具、調劑、使用、保存等的規范化管理,根據《處方管理辦法》的規定,特制定此制度。

      2、醫師的處方權需經院醫務科批準、登記備案,藥劑科簽字留樣備查,醫師調離本院須到醫務科及藥劑科注銷簽字。

      3、醫師應根據醫療需要,診療規范及藥品說明書的藥理作用、適應癥、用法用量、禁忌癥、注意事項等開具處方,合理用藥。

      4、處方應用鋼筆或圓珠筆書寫,藥品名稱統一使用藥品通用名;藥品劑量、數量用法定計量單位和阿拉伯數字書寫,單位用克(g)、毫克(mg)、毫升(m1),國際單位用(iu)表示;片、丸、膠囊劑以片、丸、粒為單位,標明劑量,口服液、注射劑以支、瓶為單位,標明容量和劑量,合劑要標明數量和單位,溶液必須寫明含量濃度,以瓶為單位,標明數量,沖劑以最小劑量袋為單位。

      5、處方書寫要求字跡清楚,各項內容完整,包括患者姓名、性別、年齡、科別、病情診斷等,對有項目欠缺或有錯誤的處方,藥劑人員有權拒絕調配。

      6、處方當日有效,延期應由醫師簽名確認,延期不超過三天。處方開藥量,急診處方一般不超過3天,門診一般以1周為限,對某些慢性疾病或者特殊情況,可酌情延長。

      7、麻醉處方為淡紅色,急診處方為淡黃色,兒科處方為淡綠色,普通處方為白色。

      8、開具'毒、麻、精神'藥品,應遵照'毒、麻、精神藥品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9、開具處方時,醫師要簽全名,字跡清楚;處方各項目不得涂改,如需修改,修改處須有醫師簽字,已涂改而無醫師簽字處方為作廢處方,藥劑人員不予調配;醫師要自己簽名,不得代簽,藥劑人員發現簽字字體與處方簽字留樣不一致時,有權向當事醫師提出質疑,當事醫師有義務解釋清楚;醫師不得事先在空白處方箋上簽字后,交給無處方權者或下級醫師。

      10、凡需要經過上級醫師同意的處方,必須雙簽字;

      11、無處方權的人員不得開處方,也無權修改處方。

      12、藥師在調配處方時要做到'四查十對',防止差錯,對不規范處方和不能確定其合法性的處方不得調配。

      13、處方作為醫療文件,應保存備查。普通、急診、兒科處方保存1年,醫療用毒性藥品、第二類精神藥品處方保存2年;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保存3年。期滿后經藥劑科主任審核,報醫務科、分管院長批準后方可銷毀。

      二、處方點評制度

      1、為加強醫院處方點評工作,提高處方質量,促進合理用藥,保障醫療安全,根據《藥品管理法》、《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處方管理辦法》、《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范(試行)》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結合我院實際,制定本制度。

      2、處方點評是根據相關法規、技術規范,對處方書寫的規范性及藥物臨床使用的適宜性(用藥適應證、藥物選擇、給藥途徑、用法用量、藥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進行評價,發現存在或潛在的問題,制定并實施干預和改進措施,促進臨床藥物合理應用的過程。

      3、醫院成立處方點評領導小組及工作小組,負責全院處方點評管理工作。

      4、抽樣方法和抽樣率:門急診處方的抽樣率不少于總處方量的5%,單張處方金額超過1000元為重點抽查對象;病區醫囑單的抽樣率(按出院病歷數計)不少于1%,且每月點評出院病歷絕對數不少于30份。

      5、專項處方點評:根據藥事管理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確定點評的范圍和內容,對特定的藥物或特定疾病的藥物(如國家基本藥物、中藥注射劑、抗菌藥物、輔助治療藥物及超說明書用藥等)使用情況進行的處方點評。

      6、處方點評工作應堅持科學、公正、務實的原則,有完整、準確的書面記錄,并通報臨床科室和當事人。

      7、處方點評結果分為合理處方和不合理處方,不合理處方包括不規范處方、用藥不適宜處方及超常處方。

      8、每季度公布處方點評結果,通報不合理處方并提出質量改進建議。

      9、監督管理

      (1)對評定為不合理的處方,依據醫院獎懲規則給予相應的處罰。

      (2)處方點評過程中,開具不合理處方醫師,下月為必查對象,直至抽查處方完全合格。

      (3)連續3個月處方點評均有不合格者,暫停該醫師處方權,時間半個月。

      (4)一年內,再次出現連續3個月處方點評均有不合格者,暫停該醫師處方權,時間一個月,須經過醫院組織的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重新授予處方權。

      (5)藥師未按規定審核處方、調劑藥品、進行用藥交待或未對不合理處方進行有效干預的,醫院將采取教育培訓、批評、經濟處罰等措施;對患者造成嚴重損害的,依據醫院相關規定給予處罰。

      第12篇 附三醫院處方點評制度

      第三醫院處方點評制度

      為加強醫院處方管理,提高處方質量,根據衛生部《處方管理辦法》要求,結合本院情況制定本制度。

      1.成立以分管院長為主任委員、醫教科、藥劑科、臨床科室為委員的處方點評小組。

      2.每季度對門急診處方隨機抽取30張進行評價分析,并填寫處方點評表。

      3.處方評價一般按處方完整性、用藥適宜性、服務性等項目分類分析。內容包括'處方日期'、'年齡'、'藥品品種'、'是否為抗生素'、'是否為注射劑'、'基本藥物品種數'、'藥品通用名數'、'處方金額'、'診斷'等。

      4.評價結果應及時上報分管院領導,并通報全院。

      5.對處方實施動態監測及超常預警,登記并通報不合理處方,對不合理用藥及時予以干預。

      6.把抗菌藥物合理應用和處方質量納入醫師定期考核和科室目標考核。

      c市人民醫院處方制度(十二篇)

      市人民醫院處方制度一、經注冊的本院執業醫師具有開具處方的處方權。試用期的醫師,須經本院執業醫師審核,并簽名或加蓋專用簽章后方有效。二、進修的執業醫師和助理執業醫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推薦專題

      相關處方信息

      • 五四人民醫院處方管理制度(十二篇)
      • 五四人民醫院處方管理制度(十二篇)96人關注

        第四人民醫院處方管理制度(試行)根據衛生部《處方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特制定我院處方管理制度(試行)。處方是由執業醫師在診療活動中為患者開具的,由藥學專業人 ...[更多]

      • 中心醫院處方制度(十二篇)
      • 中心醫院處方制度(十二篇)96人關注

        某中心醫院處方制度1、各級開具處方的醫師必須辦理處方權,只有取得了醫師資格證書和執業證書的執業醫師先書面申請,科主任簽字,再經醫務科批準方可取得處方權。 ...[更多]

      • 附三醫院處方管理制度(十二篇)
      • 附三醫院處方管理制度(十二篇)92人關注

        第三醫院處方管理制度1.處方的含義:處方是由執業醫師在診療活動中為患者開具的,由藥學專業人員審核、調配、核對并作為發藥憑證的醫療文件。它是調配、發藥的書 ...[更多]

      • 附五醫院處方制度4(十二篇)
      • 附五醫院處方制度4(十二篇)92人關注

        第五醫院處方制度(四)1、處方權限規定(1)取得職業醫師資格,注冊在本院執業的醫師處方權和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的進修醫師處方權,由科主任提出意見,經醫務科審查,報 ...[更多]

      • 第三醫院處方制度(十二篇)
      • 第三醫院處方制度(十二篇)82人關注

        第三人民醫院處方制度1. 醫院及醫師、藥師都應嚴格執行《處方管理辦法》,促進合理用藥,保障醫療安全。2. 執業醫師、助理醫師處方權,可由各科主任提出,經醫療管 ...[更多]

      • 五一醫院處方管理制度(十二篇)
      • 五一醫院處方管理制度(十二篇)68人關注

        第五醫院處方管理制度根據衛生部《處方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特制定我院處方管理制度(試行)。一.處方是由執業醫師在診療活動中為患者開具的,由藥學專業人員審核 ...[更多]

      • x大學醫院處方制度(十二篇)
      • x大學醫院處方制度(十二篇)67人關注

        某大學醫院處方制度1、凡在我院有處方權的醫師必須有簽字式樣留存藥劑科,否則不予發藥。新畢業或新調入的醫師處方權可由科主任提出,院長批準登記備案;2、藥劑科 ...[更多]

      • c市人民醫院處方制度(十二篇)
      • c市人民醫院處方制度(十二篇)43人關注

        市人民醫院處方制度一、經注冊的本院執業醫師具有開具處方的處方權。試用期的醫師,須經本院執業醫師審核,并簽名或加蓋專用簽章后方有效。二、進修的執業醫師和 ...[更多]

      • 市民醫院處方制度6(十二篇)
      • 市民醫院處方制度6(十二篇)35人關注

        人民醫院處方制度6(一)醫師、醫士處方權,取得執業資格證書和市衛生行政部注冊后,并可由各科主任提出,院長批準,經醫務科登記備案,并將本人之簽字或印模留樣于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