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火舞私秘?奶头大屁股小说,永久免费看啪啪网址入口,国产在线精品无码av不卡顿,国产精品毛片在线完整版,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妇女迅雷,色综合久久久无码网中文,日韩新无码精品毛片,强睡邻居人妻中文字幕
      當前位置:1566范文網 > 企業管理 > 制度大全 > 醫院制度

      中心醫院輸血制度(十二篇)

      發布時間:2024-02-22 07:05:42 查看人數:91

      中心醫院輸血制度

      第1篇 中心醫院輸血制度

      某中心醫院輸血制度

      一、臨床輸血主要用于搶救病人和嚴重的慢性貧血病人,但輸血存在著輸血不良反應和經血液傳播疾病的風險,臨床醫生必須嚴格按《臨床輸血技術規范》和《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試行)》掌握各類輸血指征,科學、合理用血和成分輸血。

      二、臨床用血輸血前的要求

      1、申請輸血前由臨床醫生認真、詳細填寫“臨床輸血申請單”和“交叉配血申請單”,并實行“告之簽字制度”,病人和/或家屬簽署“輸血治療同意書”后,由各級醫師核準簽字后執行。無特殊情況輸血申請單應于輸血日之前送輸血科。

      2、臨床醫生必須堅持臨床用血的申請和審批制度。

      1)嚴格控制600毫升以下的輸血申請。輸血科(血庫)工作人員有責任提醒臨床醫生:失血量在600毫升以下的應原則上不輸血。確因病情需要者須經科主任批準。

      2)申請輸血大于600毫升,應由責任主治以上醫生簽字;大于2000毫升,須經全科醫生討論或相關科室會診,由科主任簽字后報醫務科批準。

      3)急診輸血大于600毫升,必須由責任主治以上醫生簽字;1000亳升以上須經科副主任或主任簽字。

      3、輸血前檢查和交叉配血

      1)“輸血申請單”的檢查:

      (1)輸血科(血庫)須檢查“輸血申請單”的內容是否填寫齊全、無誤;

      (2)檢查是否符合輸血適應癥,必要時與申請醫生聯系,并作出合理建議;

      (3)檢查輸血量是否按照“臨床用血的申請和審批制度”經逐級審批。

      2)血液標本的檢查:

      (1)檢查血液標本的標簽是否正確標記;

      (2)核對血液標本與“輸血申請單”署名的受血者是否確實無誤;

      (3)檢查受血者的abo血型(必須作正、反定型加以確認);

      (4)檢查受血者的rh血型;

      (5)檢查受血者是否存在有臨床意義的抗體。

      (6)檢查受血者hbv、hcv、hiv、rpr等四項檢查,遇緊急或“三無”病人需急輸血者,必須先留下受血者血液標本,供事后做輸血前“四項”檢查。

      3)供體血的檢查:

      (1)檢查、確認供體全血和含紅細胞的血液成分的abo血型;

      (2)檢查是否標有rh(d)血型,無誤后方可選用。

      4)交叉配血:

      (1)根據受血者的血型和抗體檢測情況,選擇abo、rh等血型適合的供體血液,按正確的操作規程與受血者的血液進行交叉配合試驗。

      (2)含紅細胞的血液成份(包括血小板和粒細胞)須同樣進行交叉配合試驗,新鮮冰凍血漿和冷沉淀等血漿成份制品,應與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容。

      (3)交叉配血時受血者血液標本必須另外抽取,不能取定血型的血液標本作為交叉配血的血液標本。

      (4)配血標本應為三天之內的血液標本,輸血一天后再次輸血,須重新抽取標本。

      5)以上各類項檢查均需有完備的登記和實驗結果記錄,登記與記錄本須保存十年。

      三、臨床輸血的監護:

      1、輸血開始的監護

      1)嚴格查對:由兩名醫護人員對“輸血申請單”、交叉配血報告單和血袋標簽上的內容逐一仔細核對;檢查血袋有無破損、滲漏,血液有無凝塊、變色等異常情況。

      2)確認受血者:輸血前,醫護人員應面對受血者,核查受血者姓名、病床號、住院號等資料,詢問并讓受血者或家屬回答相關問題,以確認受血者并記錄在案。

      3)使用合乎國家標準的一次性輸血器。

      4)嚴格執行輸血的無菌操作程序。

      2、輸血中的監護:

      (1)除生理鹽水外,輸血前和輸血過程中,不得向血液內加任何藥品。

      (2)嚴格控制一般輸血的速度:輸血的前15分鐘在緩輸(每分鐘為2毫升,約30滴);15分鐘后若受血者無不良反應,可酌情調整輸注速度。

      (3)輸血的全過程中應隨時觀察受血者情況,尤其是輸血開始的15分鐘內。護理人員應留在受血者床邊嚴密觀察,以便一旦出現異常癥狀能及時發現。對嬰幼兒、意識不清、全麻、用大量鎮靜劑等不能表述自我感受的受血者,尤其注意嚴密觀察有無輸血不良反應。并認真填寫“輸血記錄單”。

      (4)若發現可疑的輸血不良反應時,護理人員必須立即報告值班醫生(必要時再報告上級醫生或科主任)及輸血科(血庫)迅速采取措施,緩輸或停輸血液并及時做出相應處理。

      3)輸血后的監護:

      (1)輸血科(血庫)對受血者的血型、交叉配血等原始記錄必須保存十年以備查。

      (2)輸血中無論有無輸血不良反應發生,均應及時填寫“輸血不良反應回報單”并提交輸血科。若發生輸血不良反應,臨床醫護人員應認真記錄臨床輸血過程中不良反應的表現與經過,分析發生的原因,除向輸血科(血庫)提交“輸血不良反應回報單”外還應提交留有殘余血液的血袋,由輸血科(血庫)調查。如懷疑輸血不良反應與采供血機構有關,必須書面報告采供血機構,嚴重的輸血不良反應則應報告上級衛生行政部門。

      (3)臨床科室做好用血量及成分血應用比例的月統計和年統計,不斷總結經驗,提高臨床輸血水平。

      第2篇 醫院輸血科血庫感染管理制度

      醫院輸血科(血庫)感染管理制度

      1.科室布局合理,清潔區、半清潔區和污染區標識明顯。血液儲存室、發放處和輸血治療室設在清潔區,辦公室設在半清潔區,血液檢驗和處置室設在污染區。

      2.清潔區必須每天三氧或紫外線密閉消毒30~60min,專人負責,有消毒記錄。

      3.接受醫院“院感”委員會的監督指導,積極配合定期抽樣檢查。清潔區達到ⅱ類環境標準,空氣細菌菌落數<200cfu/m3,物表菌落數<5cfu/m2,醫務人員手指菌落數<5cfu/m2。隨時保持環境清潔,每日清潔桌面、地面,被血液污染的臺面用高效消毒劑及時處理。

      4.各個崗位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

      5.禁止自采自用血液,必須按規定從合法血站取血,確保用血安全。

      6.科學合理使用成分血,嚴格掌握輸血適應證。

      7.做好輸血前檢查工作。

      8.使用的醫療器械必須是正規廠家的合格產品,達到有關標準。

      9.工作人員上崗時,應隨時警惕血源性傳染病的傳播,作好自身防護,防止職業暴露。接觸血液必須戴手套,脫手套后洗手,一旦發生體表污染或銳器刺傷,應及時按規定處理。

      10.儲血冰箱內嚴禁存放其它物品,每周用消毒液清潔一次,每月對冰箱內空氣進行生物學監測,不得檢出致病性微生物和霉菌,隨時保持冰箱清潔衛生。

      11.廢棄的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廢血和血液污染物等生物垃圾,必須分類收集,貼生物危害標記,進行無害化處理。一次性空針每天消毒清洗后如數交回供應室并簽字,盛血試管每天送醫院焚化爐毀型焚燒處理,血液洗滌水消毒后倒入下水道,進污水處理站處理后達標排放。

      12.各種消毒處理資料檔案保存至少3年。

      第3篇 某醫院醫療臨床輸血申請會診制度

      醫院醫療臨床輸血申請及會診制度

      為規范醫院輸血管理,做到科學、合理、安全輸血,根據衛生部《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和《臨床輸血技術規范》規定,結合醫院實際情況,特制定臨床輸血申請及會診制度。

      一、輸血申請

      (一)申請輸血應由經治醫師逐項填寫《輸血申請單》,由主治醫師核準簽字后,連同受血者血樣于預定輸血日期前送交輸血科(血庫)備血;電話、口頭備血無效。

      經治醫師給患者輸血,應符合輸血指征。

      (二)決定輸血治療前,經治醫師應向患者或其家屬說明輸同種異體血的不良反應和經血液途經傳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屬的同意,并在《輸血治療同意書》上簽字;《輸血治療同意書》入病歷。

      無家屬簽字的無自主意識患者的緊急輸血,應報醫院醫務科或總值班同意、備案,并記入病歷。

      (三)為配合做好我市醫療臨床用血互助金管理的有關規定,經治醫師對需要輸血的患者應填寫用血通知單,囑患者或其家屬辦理用血手續。

      (四)部分血液制品執行預約制度。如新鮮血、全血、特殊用血(包括rh陰性血液、冷沉淀、血小板、白細胞、輻照血)必須提前與輸血科(血庫)預約,以便輸血科(血庫)能與血站及早預約、分離、洗滌、分裝。

      (五)輸血科(血庫)人員接到臨床用血申請單,根據臨床用血需求,及時做好血液的預約或儲血工作,確保按期發血,儲備中如不能滿足臨床應及時與申請醫師聯系,共同協商解決。

      (六)患者治療性血液成分去除、血漿置換等,由經治醫師申請,輸血科(血庫)或有關科室參加制定治療方案并負責實施,由輸血科(血庫)和經治醫師負責患者治療過程的監護。

      (七)輸血科(血庫)應嚴格核查相關手續,對合格者給予用血,不合格者退回;臨床領取用血時,務必認真查對,一經出庫原則上不能退回。

      (八)以上未盡事宜,以衛生部《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和《臨床輸血技術規范》規定為準。

      二、輸血會診與審核

      (一)輸血會診制度是保證醫療服務質量,滿足患者醫療需求,及時使患者得到優質的診療措施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保障臨床輸血安全的重要舉措。

      (二)臨床輸血一次用血、備血量超過2000ml時要履行報批手續,由經治醫師提出并填寫《輸血會診單》,經上級醫師審核簽字后交輸血科(血庫),由輸血科(血庫)醫師會診。

      (三)輸血科(血庫)醫師進行輸血會診時,內容應包括患者是否具有輸血適應證,并明確輸血成分、用血量及輸血時間和輸血注意事項等,并提出處理意見。對確需輸血的由會診醫師簽字同意,并由輸血科(血庫)主任審核后報醫務科批準(急診用血除外)方可用血,對不符合輸血規定的,應提出必要的建議,并指導臨床科學、合理、規范用血;

      急診用血按綠色通道執行,事后2個工作日內按規定補辦手續。

      (四)對經輸血會診審核同意的,輸血科(血庫)應盡最大限度保障血液供應。

      (五)《輸血會診單》隨病歷保存。

      ×醫院輸血治療同意書范本

      姓名:性別:年齡:科別:住院(門診)號:

      輸血目的:輸血史:有/無孕產

      輸血成分:□紅細胞懸液;□新鮮冰凍血漿;□普通冰凍血漿;□血小板;□冷沉淀;

      臨床診斷:。

      輸血前檢查:alt:u/l;hbsag:性;anti-hbs:性;hbeag:性;anti-hbe:性;anti-hbc:性;anti-hcv:性;anti-hiv1/2:性;梅毒:性。

      輸血治療包括輸全血、成分血,是臨床治療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搶救急危重患者生命行之有效的手段;但輸血存在一定風險,有發生輸血反應及感染經血傳播疾病的可能。

      雖然我院使用的血液,均已按衛生部有關規定進行檢測,但由于受當前科技水平的限制,輸血治療仍有某些不能預測或不能防止的輸血反應和輸血傳染病。輸血時可能發生的主要情況如下:

      1.過敏反應2.發熱反應

      3.感染肝炎(乙肝、丙肝等)4.感染艾滋病、梅毒

      5.感染瘧疾6.巨細胞病毒或eb病毒感染

      7.溶血反應8.輸血引起的其他疾病

      本《輸血治療同意書》在受血者本次就診(住院)期間有效,在此期間經治醫師可根據病情需要,給予患者輸注其他血液成分。

      若您及家屬或監護人在了解上述可能發生的輸血風險和并發癥后,仍同意輸血治療,請在下面寫明'我已經了解輸血的風險性及并發癥,同意接受輸血治療'并簽字。

      寫明:。

      受血者(家屬/監護人)簽字:,年月日時分

      醫師簽字:,年月日時分

      備注:

      第4篇 c市人民醫院臨床輸血審核制度

      市人民醫院臨床輸血審核制度

      一、輸血前由兩名醫護人員核對交叉配血報告單及血袋標簽各項內容,檢查血袋有無破損滲漏,血液顏色是否正常。準確無誤方可輸血。

      二、輸血時,由兩名醫護人員帶病歷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病案號、門急診/病室、床號、血型等,確認與配血報告相符,再次核對血液后,用符合標準的輸血器進行輸血。

      三、取回的血應盡快輸用,不得自行貯血。輸用前將血袋內的成分輕輕混勻,避免劇烈震蕩。血液內不得加入其他藥物,如需稀釋只能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

      四、輸血前后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沖洗輸血管道。連續輸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時,前一袋血輸盡后,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沖洗輸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繼續輸注。

      五、輸血過程中應先慢后快,再根據病情和年齡調整輸注速度,并嚴密觀察受血者有無輸血不良反應,如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

      (一)減慢或停止輸血,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維持靜脈通路;

      (二)立即通知值班醫師和輸血科值班人員。及時檢查、治療和搶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記錄。

      六、疑為溶血性或細菌污染性輸血反應,應立即停止輸血,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維護靜脈通路,及時報告上級醫師,在積極治療搶救的同時,做以下核對檢查:

      (一)核對用血申請單、血袋標簽、交叉配血試驗記入;

      (二)核對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與供血者血樣、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樣、血袋中血樣,重測abo血型、rh(d)血型、不規則抗體篩選及交叉配血試驗(包括鹽水相和非鹽水相試驗);

      (三)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劑,分離血漿,觀察血漿顏色,測定血漿游離血紅蛋白含量;

      (四)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檢測血清膽紅素含量、血漿游離血紅蛋白含量、血漿結合球蛋白測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并檢測相關抗體效價,如發現特殊抗體,應作進一步鑒定;

      (五)如懷疑細菌污染性輸血反應,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細菌學檢驗;

      (六)盡早檢測血常規、尿常規及尿血紅蛋白;

      (七)必要時,溶血反應發生后5-7小時測血清膽紅素含量。

      七、輸血完畢,醫護人員對有輸血反應的應逐項填寫患者輸血反應回報單,并返還輸血科保存。輸血科每月統計上報醫務科。

      八、輸血完畢后,醫護人員將輸血記錄單(交叉配血報告單)貼在病歷中,并將血袋送回輸血科至少保存一天。

      第5篇 州醫院輸血查對制度

      自治州醫院輸血查對制度

      一、根據醫囑,輸血及血液制品的申請單,需經二人核對患者姓名、住院號、血型(含rh因子)、肝功,并與患者核實后方可抽血配型。

      二、查采血日期、血液有無凝血塊或溶血,并查血袋有無破裂。

      三、查輸血單與血袋標簽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含rh因子)及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報告有無凝集。

      四、輸血前需經兩人核對患者床號、姓名、住院號及血型(含rh因子),無誤后方可輸入。

      五、輸血完畢血袋應保留24小時。

      六、輸血單入病歷。

      第6篇 醫院血庫輸血科質量管理制度

      醫院輸血科(血庫)質量管理制度

      1.輸血科(血庫)工作人員應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業務技術水平,愛崗敬業,工作認真仔細,責任心強,法制意識濃厚,嚴格執行相關政策、法規、制度及標準操作規程。

      2.建立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科室內設質量管理組織機構―“質量管理領導小組”,有專人負責科室內的質量管理、質量檢測和質量監督工作。質量監督員應負責實驗前、實驗中、實驗后的質量監督工作。

      3.進入輸血科(血庫)的血液及試劑必須有國家衛生行政部門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頒發的許可證,試劑必須有專人統一管理,有專人負責血液及試劑質量,科主任監督執行。

      4.定期對各種儀器設備進行檢查、校驗和檢定。

      5.每天觀察電熱恒溫水箱溫度2次,觀察儲血冰箱、冰柜的溫度4次,并作好記錄。恒溫水箱內保持清潔,解凍血漿時血漿漏出應及時消毒、換水,并防止交叉污染和職業暴露的發生。

      6.對工作人員定期進行臨床輸血基礎理論、基本技能的專門培訓,積極參加各種培訓、會議、學術交流和進修學習,定期進行業務考試和考核,并存入檔案保存。

      7.臨床輸血申請、血樣采集、送檢、血型鑒定、交叉配血、血液入庫、核對、儲存、發放、運輸、輸注、標本及血袋保留、病歷書寫等,必須按《醫療機構用血管理辦法(試行)》和《臨床輸血技術規范》要求執行。

      8.建立健全各項輸血制度、標準操作規程,詳細記錄各種實驗數據,原始資料完好保存至少十年。

      9.積極開展室內質控和室間質評活動,保證臨床輸血質量和安全。

      10.實行定期審核、評價和檢查制度,發現問題進行認真分析和解決,并采取相應措施,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11.建立輸血信息反饋制度。及時了解臨床輸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通過科學分析,及時解決,不斷改進和提高臨床輸血質量。

      12.有專人負責到血站領取血液,領血時必須認真核對。核對內容:獻血者血袋條碼號、采血日期、效期、血液品種、血量、血液外觀質量等,準確無誤后,雙方簽字認可。

      13.送交叉配血標本時,臨床醫護人員必須持《臨床輸血申請單》、《配血試驗報告單》,隨同血標本一起交輸血科(血庫)?!杜R床輸血申請單》、《配血試驗報告單》填寫完整,字跡清楚,有執業醫師簽字和主治執業醫師審核簽字。血樣標簽粘貼牢固,標簽上正規書寫病人姓名、性別、年齡、病區、床號、住院號、臨床診斷、血型(已知時填寫)等。

      14.輸血科(血庫)工作人員接收標本時,必須逐項認真核對,并檢查標本是否符合要求,無誤后,雙方簽字,方可接收登記。

      15.凡是《臨床輸血申請單》、《配血試驗報告單》填寫有任何一項不符要求或有疑問時,均不能接收血標本。請臨床科室重新驗證后,重新抽取血標本,必要時輸血科(血庫)工作人員到床旁確認血型。

      16.嚴格執行血型鑒定和交叉配血復核制度。對多次輸血者,要查對前幾次血型,一致后才可接收血標本或配血。對于新入院病人,一定要兩次抽血確認血型。交叉配血前一定要再次復查獻血者和受血者血型。

      17.血型鑒定和交叉配血嚴格按標準操作規程進行,abo作正反定型,常規檢測rh血型,交叉配血要用鹽水相與非鹽水相兩種方法配血。

      18.凡出現輸血不良反應,積極配合臨床科室及時認真調查和處理。

      19.嚴格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有書面記錄,在工作中有疑難問題應及時與科室其他同志協商,妥善解決,重大問題及時上報科主任。

      第7篇 南民醫院輸血科工作規章制度

      z人民醫院輸血科工作規章制度

      1、輸血申請單及標本時,應認真核對受血者的姓名、性別、年齡、床號、住院號、診斷血型、用血時間、既往受血、妊娠等情況,說明是否明確,標本粘連號與輸血通知單連號、姓名是否一致。

      2、輸血時:發血者、取血者應再次核對病人姓名、血型、病區、床號、住院號、血量;獻血員姓名、血型、血袋號、血量,嚴格執行三查三對制度,同時嚴格檢查血液質量、血袋有無破損,封口是否嚴密,有無污損不清等,確定無誤雙簽名發血。如有任何異常情況,一律不得出庫并向有關領導匯報。

      3、對危急、危重病人用血優先處理及時供給。

      4、每次交叉配血均須用正、反定型法、rh(d)測定、不完全抗體檢測。如有不符要進一步檢查不得發血。

      5、及時準確填寫報告單。

      6、安排用血時,應執行先儲先用,合理搭配,避免血液超過保存有效期。無特殊情況未經有關領導同意,不得違反上述原則。

      7、受檢標本應置冰箱保存七天備查。

      8、定時檢查各種儀器設備運行情況,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并上報。

      9、嚴格掌握輸血指征,合理用血,杜絕浪費血源。

      10、血液一經出庫,原則上不得退還。如出庫時間在30分鐘內,未做其它處理,經輸血科鑒定同意,方可考慮重新儲存。

      第8篇 醫院輸血輸液反應處理報告制度

      醫院輸血、輸液反應的處理報告制度

      (1)輸液反應的處理報告制度

      當輸液病人可疑或發生輸液反應時,及時報告當值醫師,積極配合對癥治療,如寒戰者給予保暖,高熱者給予冰敷,必要時吸氧,并按醫囑予藥物處理,同時做好下列檢查工作:

      1)立即停止輸液,啟用新的輸液器,改用靜脈滴注生理鹽水維持靜脈通路,并通知值班醫生。

      2)配合值班醫師,對癥治療、搶救。

      3)留取標本及抽血培養。

      4)檢查液體質量,輸液瓶是否有裂縫,瓶蓋是否有松脫;記下藥液、輸液器及使用的注射器的名稱、劑量、廠家、批號,用消毒巾、膠袋把輸液瓶(袋)連輸液器包好放冰箱保存,與藥劑科檢驗科聯系,填寫藥物不良反應報告單。藥品由藥劑科轉交相關部門抽樣檢查,輸液器等用具應由檢驗科細菌室做相關的細菌學檢驗。

      5)上述各項均應填寫輸液反應報告表,24h內上報護理部,并做好護理記錄及交班工作。

      6)準確記錄病情變化及處理措施。

      (2)輸血反應的報告處理制度

      輸血過程中應先慢后快,再根據病情和年齡調整輸注速度,并嚴密觀察受血者有無輸血不良反應,如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

      1)減慢或停止輸血,用新的輸液管靜脈注射生理鹽水維持靜脈通道。

      2)立即通知值班醫師和輸血科值班人員,報告醫務處、護理部,及時檢查、治療和搶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記錄。

      3)疑為溶血性或細菌污染性輸血反應,應立即停止輸血,啟用新的滴管滴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維持靜脈通路,及時報告上級醫師,在積極治療搶救的同時,做以下核對檢查:

      ①核對用血申請單、血袋標簽、交叉配血試驗記錄。

      ②盡早檢測血常規、尿常規及尿血紅蛋白,如懷疑細菌污染,除上述處理外,應做血液細菌培養。

      ③將血袋連輸血管包好送血庫做細菌學檢驗。

      ④準確做好護理記錄。

      第9篇 第五醫院臨床用血輸血審核制度格式

      第五醫院臨床用血輸血審核制度

      為了規范、指導臨床科學、合理用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和《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試行)特制定本規定。

      一、各臨床科室用血應當遵照合理、科學的原則,制定用血計劃,不得浪費和濫用血液。

      二、我院臨床用血一律由贛州市中心血站供給。臨床開展的病人自身儲血、自體輸血除外。

      三、醫院設立臨床輸血管理委員會,負責臨床用血的規范管理和技術指導,開展臨床合理用血、科學用血的教育和培訓。

      四、檢驗科在臨床輸血管理委員會領導和管理下,負責本單位臨床用血的計劃申報,對本單位臨床用血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檢查。

      五、臨床及檢驗科的醫務人員應嚴格執行衛生部門制定的《臨床輸血技術規范》。

      六、臨床用血不得使用原料血漿,(除批準的科研項目外)不得浪費和濫用血液。臨床應針對醫療實際需要積極推行血液成分輸血,檢驗科應向臨床及時提出相關意見,輸血委員會將不定時對臨床用血是否合理進行討論并提出處理意見。成分輸血比例應當達到衛生部規定的要求。

      七、病人因病情需要輸血治療時,須辦理以下手續:

      1.主管醫師應當根據醫院規定履行相關的申報手續,由上級醫師核對簽字后報檢驗科。

      2.醫師應按醫院規定由醫患雙方簽署用血知情同意書

      3.如臨床輸血一次用血、備血量超過2000毫升時要履行報批手續,檢驗科提出相關意見,由臨床科室主任簽名后報醫務科批準(急診用血出外)。

      4.急診用血事后應當按照以上要求補辦手續。

      八、臨床及檢驗科醫務人員在收領、發放血液時,要認真核查血袋包裝,內容包括:血站的名稱及其許可證號;獻血者的姓名(或條形碼)、血型;血液品種;采血日期及時期;有效期及時間;血袋編號(或條形碼);儲存條件。

      九、檢驗科應禁止接受不合格血液入院,對血液包裝不符合國家規定的衛生標準和要求的應拒領拒收。檢驗科要按規定儲存血液。檢驗科發血時,應當認真檢查領血單的填寫項目,合格后方可發血。

      十、臨床科室的醫務人員給病人輸血前,應當認真檢查血袋標簽記錄,經核對血型、品種、規格及采血時間(有效期)無誤后,方可進行輸血治療,并將輸血情況詳細記入病歷。

      第10篇 醫院輸血申請血樣采集送檢制度

      醫院輸血申請和血樣采集送檢制度

      1.輸血前,經治執業醫師應向受血者或家屬告知與輸血有關的風險,受血者或家屬同意后,在《輸血治療同意書》上簽字,方可申請輸血。

      2.輸血申請。由經治執業醫師逐項填寫《臨床輸血申請單》和《配血試驗報告單》(或輸血記錄單),由主治執業醫師核準簽字,連同受血者血樣于預定輸血日期前(不超過3天)送交輸血科(血庫)備血。

      3.標本采集。醫務人員持《臨床輸血申請單》和貼有標簽的試管,入病房當面核對(對神志不清或小孩由直系親屬證實)受血者姓名、性別、年齡、病案號、病室/門急診、床號、血型和診斷等,無誤后方可采集血樣,血液采集后立即放入有惟一標識的試管中,加蓋。

      4.標本交接。血標本由專人送輸血科(血庫),交接時,雙方逐項核對,一切無誤后雙方簽字接收。并在《標本接收登記本》上及時記錄受血者姓名、性別、年齡、病區、床號、住院號、申請醫師、抽血者、送血者及標本送達時間等。

      5.標本收到后,立即對標本進行abo和rh血型鑒定,abo血型應用試管法作正反定型,并記錄。如果是急診輸血應立即配血,如果是擇期手術者,將配血單與標本一起及時放入2~60c冰箱保存,備用。

      6.患者輸血后需再次輸血時,重新采集血標本再配血。

      第11篇 八一醫院輸血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第一醫院輸血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布局合理,應有清潔區、半清潔區和污染區。血液儲存、發放處、成分室、采血室和輸血治療室設在清潔區,血液檢驗和處置室設在污染區,辦公室在半清潔區。

      2、進入輸血科的血液及試劑必須有國家衛生行政部門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頒發的許可證。

      3、必須嚴格按衛生部頒發的《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試行)》和《臨床輸血技術規范》規定的程序進行管理和操作。

      4、各區潔凈度的要求:采集患者的血樣、儲存、發放血液應分室在ⅱ類環境中進行,血漿置換術應在ⅱ類環境中進行,并配備有相應的隔離設備。

      5、保持環境清潔,每日清潔桌面、地面,被血液污染的臺面應用高效消毒及處理。

      6、儲血冰箱應專用于儲存血液及血液成分,定期清潔和消毒,防止污染。每月冰箱的內壁進行生物學監測,不得檢出致病性微生物和真菌。

      7、感染患者自體采集的血液應隔離儲存,并有明顯標志。

      8、工作人員上崗前應注射乙肝疫苗,定期檢查乙型肝炎病毒抗體水平。接觸血液必須戴手套,脫手套后洗手。發生體表污染或銳器刺傷,應及時處理。

      9、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廢血和血污染物必須分類收集,統一回收無害化處理。

      第12篇 醫院輸血科血庫安全制度

      醫院輸血科(血庫)安全制度

      1.為確保輸血安全有效,輸血科(血庫)工作人員應具備較強的法制意識和風險意識,遵守一切規章制度和標準操作規程。

      2.接收血液標本時,必須認真核對標本的姓名、性別、年齡、科室、床號、住院號,血型和臨床診斷等。檢查血液標本是否有溶血、污染、血量不夠等,不符合配血試驗要求的標本拒收。

      3.配血前必須對病人及獻血者血型兩次確認,必須作正反血型鑒定,無誤后方可配血。

      4.《臨床輸血申請單》上所填血型與標本管標示血型不符時,病人或家屬對血型有異議時,立即通知臨床科室重抽標本,復查血型,還有疑問時,立即床旁復查血型,再有疑問時,立即請示科主任處理。

      5.配血中發現主、次側有一側凝集,一律不得發血,立即報告科主任,作進一步檢查。

      6.領血人必須是經過培訓的醫護人員,發血前必須核對受血者姓名、年齡、血型、住院號,科別、床號、臨床診斷等,以及獻血者血袋條碼號、采血日期、效期、血液品種、血量等,雙方核對無誤后,簽字認可。

      7.如有群傷、需輸血的病人太多,分輕重緩急配血,先配危重病人的血液,再配病情較輕病人的血液,并立即報告科主任請求援助。

      8.輸血科(血庫)必須儲備一定量的血液,保證應急用血。

      9.認真做好輸血前檢查工作。

      10.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防止職業暴露的發生。

      11.正確合理使用化學試劑(藥品),有毒有害物品專人保管,防止事故發生。

      12.正確處理醫療生物垃圾,防止交叉污染發生。

      13.做好水、電、氣防火防災工作。下班前必須關閉所有不用的儀器、空調等用電器,關好水、氣管開關,并作好交接班記錄。

      14.定期檢查通電線路,嚴防引發火災,科室配備消防器材,強化消防意識,加強消防演練,人人警惕,消除隱患。一旦發現火源應立即進行消防處理,并立即報告醫院保衛處(科)和119。

      中心醫院輸血制度(十二篇)

      某中心醫院輸血制度一、臨床輸血主要用于搶救病人和嚴重的慢性貧血病人,但輸血存在著輸血不良反應和經血液傳播疾病的風險,臨床醫生必須嚴格按《臨床輸血技術規范》和《醫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推薦專題

      相關輸血信息

      • 中心醫院輸血制度(十二篇)
      • 中心醫院輸血制度(十二篇)91人關注

        某中心醫院輸血制度一、臨床輸血主要用于搶救病人和嚴重的慢性貧血病人,但輸血存在著輸血不良反應和經血液傳播疾病的風險,臨床醫生必須嚴格按《臨床輸血技術規 ...[更多]

      • 醫院臨床輸血制度(五篇)
      • 醫院臨床輸血制度(五篇)81人關注

        醫院臨床輸血制度為了使臨床輸血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根據《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試行)》和《臨床輸血技術規范》,制定本制度。1.臨床輸血必須在輸 ...[更多]

      • 醫院臨床輸血管理制度3(五篇)
      • 醫院臨床輸血管理制度3(五篇)57人關注

        醫院臨床輸血管理制度(三)為進一步規范我院臨床用血,確保醫療活動安全、有序的進行,根據衛生部《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試行)》、《臨床輸血技術規范》以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