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火舞私秘?奶头大屁股小说,永久免费看啪啪网址入口,国产在线精品无码av不卡顿,国产精品毛片在线完整版,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妇女迅雷,色综合久久久无码网中文,日韩新无码精品毛片,强睡邻居人妻中文字幕
      當前位置:1566范文網 > 企業管理 > 制度大全 > 衛生制度

      s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十二篇)

      發布時間:2024-02-23 07:05:19 查看人數:46

      s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第1篇 s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一)環境衛生要求

      環境衛生主要采取“四定辦法”即定人、定物、定時、定質。詳細的劃片包干分工責任制,各管片地段銜接處不應留有死角,具體要求如下:

      1、飯店外圍環境

      環境區內應做到地面無痰跡、無煙頭、無廢棄紙張、無落葉、無冰道、無積雪,對于下坡道及垃圾房處,每天應用0.5%來蘇水噴灑地面,以消除異味,防止蚊蠅孳生。

      2、飯店內環境區

      (1)前廳、樓層、樓梯扶手、地面、地毯等應保持清潔無塵,所有的玻璃、鏡面應做到無臟跡、無水跡、無指印、明亮光潔。

      (2)所有墻壁、家俱及擺放物應隨時保持清潔,無浮塵。并在規定區域內擺放鼠藥。

      (3)飯店內衛生間應做到五無:瓷磚潔凈無水跡;馬桶潔凈無尿堿、水銹;鏡面潔凈無水點;地面潔凈無臟物;空氣清新無異味。

      (4)車場、員工通道應保持地面整潔,不準隨意堆放物品,廢棄物、垃圾要及時清掃,每天堅持噴灑0.35%來蘇水消毒,以除異味。

      (5)員工宿舍衛生要做到:床鋪整潔無污跡,墻壁干凈無塵土,墻角無蛛網,地面潔凈無雜物,室內空氣清新無異味,被套、枕巾勤換洗,門把、床欄勤擦拭。

      (6)理發室的衛生要求做到:消毒:擦臉毛巾要加熱蒸汽消毒,理發工具要用紫外線消毒。保持:毛巾,大布保持干凈、潔白,理發椅、等候椅保持整潔、干凈。無塵:室內墻壁、天花板無灰塵,地面隨時清掃無渣物,理發工具盤、美容盤、化妝柜保持清潔,擺放整齊。光亮:鏡子、玻璃、面盤、地面潔凈光亮。

      (7)游泳池應由消毒專職人員,經常測定余氯并做好記錄,經常測試水質是否符合要求,定期清刷池底和池壁及池周圍便道、更衣室、沐浴室。

      (8)餐廳衛生:餐廳衛生工作要做到經常化、制度化、規格化、責任化;看臺人員在開餐前要做好準備工作,檢查臺面用具是否符合衛生要求。用餐后及時撤換臺布,保持臺面整潔;跑菜的服務員在接觸食品前手要洗凈、消毒,堅持用托盤上飯菜,對飯菜衛生要把好關;各種酒水、飲料要擦凈入冰箱,開瓶時注意衛生,遇有過期或破瓶口的酒水不能出售。

      (二)食品衛生要求

      據《食品衛生法》規定,食品從業人員必須堅持兩證上崗制,我店餐飲部員工每年進行體格檢查,定期接受衛生知識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自覺遵守各項操作衛生制度。以保證食品安全衛生。

      1、食品庫衛生要求

      (1)采購員、食品收貨、保管員應學習執行《食品衛生法》,熟悉本職業務,清楚各食品的衛生要求,懂得食品原料保管常識,采購員做到不買腐敗變質的食品原料,收貨保管員不收腐敗變質的原料。

      (2)運輸食品的車輛和容器要專用,并保持清潔,做到無殘渣、無血跡、無腥味。運輸食品時要生熟分開,生熟容器有標記,并防食品交叉污染。

      (3)入庫前要進行嚴格的感官檢查,有異味和變質現象的不得驗收,入庫食品要分類存放,擺放整齊,留好空隙,標明時間,做到先入先用,防止腐敗變質,對過期食品要及時上報,并通知食品化驗室進行必要的檢驗。

      (4)冷庫應有溫度計,并有專人負責每天進行檢查調整,以保持所需的溫度和濕度。定期沖刷地面、墻面,消滅死角,保持庫內整潔,嚴禁無包裝食品堆放在地上。存放蔬菜、半成品冷庫的溫度應保持在零上6攝氏度,存放生肉、魚類冷庫的溫度應保持在零下20攝氏度。

      (5)食品庫貨架整齊無塵,每天對所存放的食品進行質量感官檢查,罐頭食品應檢查有無過期、變質現象;干貨類食品檢查有無蟲蛀、霉變、鼠跡;糧食庫應將糧食隔墻、離地碼放,以防鼠及蟑螂,保持室內干燥,有破包者要及時清理,鼠藥應按規定放置,以防污染糧食。

      (6)酒庫里存放的酸性飲料,要注意保存期限,過期者應通知食品化驗室,并嚴禁出售。

      第2篇 職業病衛生防治制度

      1總則

      1.1目的

      為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保護勞動者健康,促進******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公司)可持續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國務院印發《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1.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集團公司內所有員工。

      1.3定義

      1.3.1職業病:是指勞動者在工作及其他職業活動中,因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并列入國家公布的職業病范圍的疾病。

      1.3.2職業危害:是指存在于工作場所或者解除特定職業相伴隨,對從事該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造成健康損害或者影響的各類危害。

      1.3.3有害作業:是指在生產環境和過程中存在的可能影響身體健康的因素(包括化學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

      1.3.4職業禁忌癥:是指從事特定職業或者接觸特定職業危害因素時,比一般職業人群更易遭受職業危害和易患職業病,或者可能導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從事作業過程中,可能導致對他人健康構成危險的特殊生理或病理狀態。

      1.4組織機構

      集團公司成立職業病防治領導小組

      組長:集團公司分管安全副總裁

      副組長:安監部部長

      成員:職能部門及所屬各單位負責人

      職業病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安監部,辦公室主任由安監部副部長擔任。

      1.5職責分工

      1.5.1安監部

      1.5.1.1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有關勞動保護和職業病防治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制訂集團公司職業危害崗位員工體檢標準,并監督貫徹執行。

      1.5.1.2協助安全副總裁做好職業病防治工作。

      1.5.1.3參與編制集團公司職業病防治規劃。

      1.5.1.4制定職業病防治教育培訓計劃并監督實施。

      1.5.1.5制定全集團公司職業健康體檢計劃。

      1.5.1.6建立職業衛生防治健康檔案。

      1.5.1.7參加審查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中能產生職業病危害項目的職業病危害預評價。

      1.5.2人力資源部

      1.5.2.1聯系并確定職業健康體檢衛生機構以及職業病診治醫院。

      1.5.2.2編制體檢費用、職業病診治費用計劃并組織實施。

      1.5.2.3負責對職業病患者調換崗位,安排修養。

      1.5.2.4組織職業病防治培訓。

      1.5.3工會

      1.5.3.1負責對職業病防治實行民主管理和群眾監督。

      1.5.4各單位

      1.5.4.1是本單位職業危害防治的責任主體,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作業場所的職業危害防治工作全面負責。

      1.5.4.2依法對員工健康承擔法律責任,保障勞動者享有的健康權益,按規定組織本單位員工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工作。

      1.5.4.3制定本單位職業病衛生防治管理規定。

      1.5.4.4建立本單位職業病衛生防治臺賬。

      1.5.4.5制定本單位職業病防治教育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

      2員工依法享有的職業衛生保護權利

      2.1獲得職業衛生教育、培訓。

      2.2獲得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療、康復等職業病防治服務。

      2.3了解工作場所產生或者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應當采取的職業病防護措施。

      2.4要求本單位提供符合職業病防治要求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

      2.5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為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2.6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進行沒有職業病防護措施的作業。

      2.7參與本單位職業衛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對職業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3職業病預防

      3.1工作場所職業衛生要求:

      3.1.1工作場所產生職業病危害因素強度或濃度應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

      3.1.2有防護職業病危害相適應的設施。

      3.1.3施工生產布局合理,符合有害與無害作業分開的原則。

      3.1.4有配套的更衣間等衛生設施。

      3.1.5作業場所與生活場所分開,作業場所不得住人。

      3.1.6設備、工具、用具等設施符合保護員工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3.1.7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其他規定。

      3.2各單位若存在新增職業病危害因素,應當每年一次如實向公司安監部申報職業病危害因素項目,并接受集團公司安監部監督檢查。

      3.3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和技術改造、引進項目(以下簡稱建設項目)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必須執行職業衛生“三同時”制度,即建設項目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對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建設項目,在可行性論證階段必須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預評價報告應當對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對工作場所和勞動者健康的影響做出評價,確定危害類別和職業病防護措施。

      3.4職業病危害嚴重崗位的防護設施,應當經集團公司相關部門審查,各單位必須配備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勞動保護用品后方可作業。

      4職業衛生現場管理與監測

      4.1有職業病危害的單位采取下列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

      4.1.1建立健全職業危害防治責任制度。

      4.1.2建立健全職業危害告知制度、申報制度和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培訓制度。

      4.1.3制定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

      4.1.4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和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

      4.1.5制定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及評價制度。

      4.1.6建立健全崗位職業健康操作規程。

      4.1.7制定職業危害防護設施維護檢修制度。

      4.1.8制定從業人員防護用品管理制度。

      4.1.9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4.1.10設置或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組織,配備專職或兼職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4.1.11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職業危害防治制度。

      4.2各單位必須采用有效的職業病防護設施,為勞動者提供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且提供防護用品必須符合防治職業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4.3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現場應當在醒目的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結果。對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應當在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告知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后果、預防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

      4.4對可能產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的,應設置報警裝置、配備現場急救用品、沖洗設備;對放射工作場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運輸、貯存,必須配置防護設備和報警裝置,并對職業病防護設備、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應進行經常性的維護、檢修,定期檢測其性能和防護效果,確保處于正常使用狀態。

      4.5如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時,要立即采取相應治理措施,仍然達不到要求,必須停止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

      4.6各單位不得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和材料。

      4.7各單位在安排工人作業前,應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員工,不得隱瞞或欺騙。

      4.8職業衛生教育:

      4.8.1各單位人力資源科應制定計劃,對新進人員進行上崗前的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間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普及職業衛生知識,督促勞動者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和操作規程,指導員工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

      4.8.2操作人員應自覺學習和掌握相關的職業衛生知識,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正確使用、維護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防護用品。發現職業病危害事故隱患應及時報告。

      4.9按國家規定各單位組織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定期職業健康檢查,勞動者接受職業健康檢查視同正常出勤。

      5職業健康監護管理

      5.1各單位應要求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操作人員進行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不得安排未經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操作人員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操作人員從事其禁忌的作業。

      5.2職業健康檢查應當根據所接觸的職業危害因素類別,按《職業健康檢查項目及周期》的規定確定檢查項目和周期。

      5.3公司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包括:

      5.3.1勞動者職業史、既往史和職業危害接觸史;

      5.3.2相應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結果;

      5.3.3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處理情況;

      5.3.4職業病診療等勞動者健康資料。

      6職業病診斷與職業病患者管理

      6.1集團公司與有資質職業病診斷機構簽訂合同,承擔全集團公司職業病診斷工作。

      6.2凡在集團公司從事有職業危害工作的員工,按相關規定必須安排進行體檢,如發現可疑癥狀者,及早診治。

      6.3職業病患者,必須持有自治區疾病控制中心《職業病診斷證明書》。

      6.4經確診的職業病患者,必須持診斷證明書到人力資源部登記,并報安監部備案。

      6.5職業病患者應到期復查,重新出具診斷證明書,到期未復查者,原診斷證明書作廢,也不再享受職業病待遇(包括經復查痊愈者)。

      6.6職業病病人治療,康復費用按照上級有關規定執行。

      7職業健康檢查周期

      7.1凡在下列單位作業員工體檢周期為一年:

      煤礦、洗煤廠、甲醇廠、焦化廠、催化公司、動力公司、質量環保部、生產管理部、安監部、總調度室、總工辦。

      7.2以下單位員工體檢周期為兩年:

      物業公司、服務公司、供銷公司、集團企管部、財務部、經營管理部、人力資源部、監察部、審計部、規劃發展部、黨辦工會、基建實業部等。

      8附則

      8.1本制度如與上級有關規定相抵觸時,按上級規定執行。

      8.2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施行。

      第3篇 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作業人員的職業衛生培訓制度

      1、煤礦年度內組織本單位人員深入、系統地學習《職業病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對管理范圍內的煤礦企業職業危害防治知識的培訓力度。

      2.積極參加市、縣煤炭行業管理部門組織的職業衛生知識培訓,定期開展崗前和在崗期間的職業危害防治知識培訓,強化對職工的職業危害防治知識的教育,教育職工自覺遵守職業危害防治規章制度,正確使用職業危害防治設備和個人勞動防護用品。

      3.年度內舉辦全礦人員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學習講座3次,舉辦礦級領導班子專題研討會4次,就深入貫徹落實職業危害防治工作進行專題研究。

      4、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作業人員掌握生產工藝流程,掌握職業危害預防知識。

      5、建立職工職業衛生培訓檔案;

      6、對職工職業危害知識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安排上崗。

      第4篇 勞動者職業健康體檢衛生知識培訓制度

      1、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公司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公司車間承包戶各自承擔。

      2、公司不得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不得安排由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對在職業健康檢查中發現有與所從事的職業相關的健康損害的勞動者,應當調離原工作崗位,并妥善安置;對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3、公司應當對勞動者進行上崗前的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普及職業衛生知識,督促勞動者遵守職業避過那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指導勞動者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

      4、勞動者應當學習和掌握相關的職業衛生知識,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正確使用、維護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發現職業病危害事故隱患應當及時報告。

      ***有限公司

      第5篇 職業衛生測塵管理制度

      職業衛生測塵管理制度

      1、嚴格按國家規定對生產性粉塵進行監測。

      總粉塵:①作業場所的粉塵濃度,井下每月測2次。

      ②粉塵分散度每六個月測定一次。

      2、測塵工應正確使用儀表測定粉塵濃度,并提出控制粉塵的措施意見。

      3、測塵員應愛護測塵儀器,確保儀器完好,儀器要隨身攜帶,嚴禁碰撞、擠壓,不得他人代拿和擺弄。

      4、注意觀察采樣地點頂板運輸等情況,以保證工作中安全,如有隱患必須首先處理。

      5、定期校正儀器。

      6、在掘進工作面采樣時,應在巷道未安裝風筒一側距裝巖、打眼或噴漿等地點4~5m處進行。

      7、測塵時,儀器的采樣口必須迎向風流。

      8、及時將每次的測塵記錄,填入臺帳。

      第6篇 職業衛生培訓制度

      為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更好地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止職業病發生,制定以下制度。

      1、由行政部對職工進行上崗前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普及職業衛生知識,督促職工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和操作規程,指導職工正確使用預防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防護用品。

      2、定期對職工進行防毒知識的培訓,掌握相關的醫療衛生常識,增加自我保護意識。

      3、對接觸化學物品的人員進行化救知識的培訓,包括化救物品的放置及使用。

      4、結合本企業特點,開展健康促進教育活動,請有關專家上門授課及開展咨詢活動,使職工人人知曉預防,控制疾病的重要性,從而提高生活的質量。

      5、對參加培訓職工,在培訓結束時,對所學培訓內容應進行考核,其成績歸檔備案。

      第7篇 某公司員工職業衛生管理制度2

      公司員工職業衛生管理制度(2)

      1、員工每年必須進行健康檢查,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證明。

      2、新參加工作的人員、實習工、實習學生必須取得健康證明后上崗,杜絕先上崗后查體的事情發生。

      3、人事部負責組織員工的健康檢查工作,建立從業人員衛生檔案,督促'五病'人員調離崗位,并對從業人健康狀況進行日常監督管理。

      4、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衛生疾病的,不得參加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生產經營。

      第8篇 職業衛生檔案管理制度規范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結合本公司的實際,對公司各單位建立職業衛生檔案,員工個人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簡稱“兩檔”,并由專人保管。

      二、職業衛生檔案包括:

      1、企、事業單位職業衛生記錄卡;

      2、廠區各生產單位職業病危害因素分布平面示意圖、廠區各生產單位重點職業病危害因素分布平面示意圖;

      3、廠區各生產單位工藝流程簡圖(用箭頭表示);

      4、各生產單位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人員一覽表;

      5、各生產單位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人員作業人員登記卡;

      6、職業病危害、職業中毒記錄卡;

      7、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匯總資料;

      8、職業病危害因素程度分級管理表;

      9、職業中毒事故報告與處理記錄表;

      10、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范、標準、文件、監督文書清單及有關文本;

      11、職業衛生管理方針、計劃、目標、方案、程序、指導書、管理制度;

      12、職業衛生專(兼)職管理組織、職能及人員分工;

      13、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管理檔案;

      14、職業病預防控制措施技術檔案;

      15、職業病防護設施和防護用品檔案;

      16、職業衛生培訓教育匯總資料;

      17、職業病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及演練有關資料。

      三、員工個人健康檔案包括:

      1、員工的職業史、既往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

      2、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結果;

      3、職業健康檢查結果、職業禁忌證名單及處理情況;

      4、職業病診斷、職業病病例登記表等員工個人健康資料;

      5、職業健康監護委托書或合同;

      6、職業性健康檢查工種及人員名單;

      7、職業病人處理、安置情況匯總資料。

      四、“兩檔”資料按檔案管理的要求建立目錄、統一編號、專冊登記;分永久、長期、短期三種期限及時進行歸檔。

      五、“兩檔”資料應字跡清楚、圖表清晰、文字準確可靠,并管好和用好“兩檔”。

      六、隨時、定期地根據公司人員的變動,及時調整和補充“兩檔”,各表卡每年10月前系統地調整一次。

      七、“兩檔”檔案中各種資料按要求每三年復核一次;日常職業衛生工作須將測定結果、健康檢查結果、職業病管理情況隨時過錄,以備分析。

      八、員工離開單位時,有權索取個人健康檔案資料并復檔案室應如實地、無償地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個人復印件上簽章。

      九、職業病診斷,鑒定單位需提供有關“兩檔”資料時,檔案室應如實地提供。

      十、檔案室對各部門移交來的職業衛生檔案,要進行質量檢查,歸檔的案卷要填寫移交目錄,雙方簽字,及時編號登記,入庫保管。

      十一、檔案工作人員對檔案的收進、移出、銷毀、管理、借閱利用等情況要進行登記,檔案工作人員調離時,必須辦好交接手續。

      十二、職業衛生檔案庫房要堅固、安全,做好防盜、防火、防蟲、防鼠、防高溫、防潮、通風等項工作,并有應急措施。職業衛生檔案庫要設專人管理,定期檢查清點,發現檔案破損、變質時要及時修補復制。

      十三、利用職業衛生檔案的人員應當愛護檔案,職業衛生檔案室嚴禁吸煙,嚴禁對職業衛生檔案拆卷、涂改、污損、轉借和擅自翻印。

      十四、本規定解釋權歸公司職業健康安全部。每年按公司流程對其合規性進行評估修訂。

      十五、本制度自頒布之日起施行。有關職業檔案管理的其他規定按照國家現行的法律、法規、標準和公司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執行。

      第9篇 石油公司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管理制度

      石油銷售公司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管理制度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根據《職業病防治法》《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于石油銷售公司(以下簡稱'hb公司'或'公司')各部室以及所有從事勞動的員工。

      第三條術語和定義

      (一)建設項目:指新建、改建、擴建的生產、儲存裝置和設施的建設項目。

      (二)'三同時'制度:指公司新建、改建、擴建的基本建設項目、技術改建項目和引進的建設項目,其職業衛生防護設施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 和使用,職業衛生防護設施的投資應納入建設項目預算。

      (三)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項目:指存在或產生《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所列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項目。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建設項目分為職業病危害一般、職業病危害較重和職業病危害嚴重三類。

      第二章 職責

      第四條公司綜合辦公室是建設項目規劃、設計階段'三同時'的責任部門,是建設項目施工與試生產階段'三同時'的具體執行部門,全面負責實施建設項目的建設管理;公司財務部負責建設項目職業衛生資金的有效投入。

      第五條工作程序

      (一)在建設項目可行性論證階段,根據《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和《建設項目職業衛生專篇編制規范》編寫職業衛生專篇,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

      (二)在可行性論證階段完成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后,應當按規定填寫《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審核(備案)申請書》,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提出申請并提交申報材料。

      (三)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審核同意,方可動工建設。

      (四)職業病危害嚴重的建設項目,在初步設計階段,應當委托具有資質的設計單位對該項目編制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專篇。

      (五)職業病危害嚴重的建設項目,應當向原審批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提出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審查申請,填寫《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審查申請書》,并按規定提交申報材料。

      (六)委托取得相應資質的監理公司對建設過程實施監理,確保施工質量和職業衛生防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施。

      (七)在竣工驗收前,應當委托具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應當盡可能由原編制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的技術機構承擔。

      (八)職業病危害一般和職業病危害嚴重的建設項目,應當向原審批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提出竣工驗收申請,填寫《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竣工驗收(備案)申請書》,并按規定提交申報材料。

      (九)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結束后,各職能部門認真整理資料并歸檔。

      第三章 附則

      第六條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第10篇 公司職業衛生安全管理制度

      為有效地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保護廣大職工的身體健康,全面提升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根據職業病防治法的要求,結合公司實際情況,經研究決定,對職業衛生安全管理作如下規定:

      一、公司成立職業衛生安全管理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二、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工作的分工

      1、××部負責從業人員的安全培訓教育,對有毒有害崗位進行分類,建立職業危害人員的檔案。

      2、××部負責組織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安全檢測工作,督促落實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整改和整治,以及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申報工作。

      3、項目辦負責新、擴、改建工程的職業安全衛生“三同時”具體實施工作。

      4、××部負責建立職業衛生檔案,組織有毒有害崗位人員的健康查體和職業病的醫治工作。

      5、各生產單位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整改和整治工作。

      6、外來施工和務工人員的職業病危害防治管理工作由歸口管理單位負責。

      三、崗位和人員的確定

      按照職業病危害因素和國家有關標準,確定公司內具有職業病危害的崗位和人員,并建立職業危害人員的個人檔案。

      四、培訓與教育

      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人員,上崗前和在崗期間要組織職業衛生培訓,普及職業衛生知識,督促遵守職業病防治的各項規定,指導從業人員正確使用防護用品和防護設備。

      五、健康檢查

      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人員,上崗前要經過職業健康檢查,有職業禁忌的不得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在崗期間要組織進行定期職業健康檢查,發現有與從事作業相關的健康損害人員,應及時調離原工作崗位,同時要妥善安置;離崗時也要按規定組織健康檢查。每次的檢查結果要告知作業人員。

      六、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檢測與整治

      按照確定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公司定期組織對危害因素進行檢測,粉塵、噪音、有毒有害物質等每年檢測一次(煤氣隨時檢測)。檢測數據不符合國家規定的,要徹底整改整治或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確保達到國家規定標準。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也要不斷增加投入,努力降低危害程度。

      第11篇 職業衛生危害管理制度

      1、新工人上崗前,醫療部門必須進身體健康檢查,不適于從事礦山井下作業時,不得錄用,患有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疾病者不得從事接觸有毒有害氣體的作業;

      2、對職業病和其他病患者,應調離原工作崗位;

      3、在淋水的井筒內作業,要設防水圈,井下巷道內淋水,要導入排水溝,人員來往的巷道經常清掃雜物和污泥,定期清洗巖壁,保持井下衛生:

      4、地面和井下各作業地點附近必須設飲水站,及時供應清潔開水,并設專人供應飲水,飲水容器必須有保溫裝置并加蓋上鎖,送保健食品的器具要經常消毒,巷道內的空氣必須新鮮不受污染;

      5、每一個中段應在項板巖石穩定,回風巷道處設置廁所,經常清掃和消毒,保持井下衛生:

      6、井上和地面各作業地點的噪聲水平,不得超過90 分貝(a聲級);

      7、各坑口應設保健站或醫務室,并備有電話、急救藥品箱和擔架,班組長應學會急救知識,醫務部門每年要進行培訓;

      8、井下鑿巖必須濕式作業,不能出干貨,爆破后要洗· 刷巷道:

      9、必須搞好礦區環境衛生,作到文明生產;

      10、新建、擴建、改建項目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要提交職業病危害預防評價報告;

      11、每年要對職業病重點人員進行醫療診斷,對接觸危害人員進行普查,必須對職業病重點人員建立健康監護擋案;

      12、井下空氣中氧氣含量不得低于20%,空氣溫度不得超過28℃;

      13、對井下通風、粉塵、有毒有害氣體、溫度、濕度、噪聲等應定期檢測,發現超標,應及時采取措施。

      第12篇 作業場所職業衛生制度

      職業衛生是指為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危害,保護和增進勞動者的健康,提高工作生活質量,依法采取的一切衛生技術或者管理措施,為搞好本單位職業衛生,防止職業危害,制訂以下制度:

      1. 企業各級領導要重視預防職業危害,立足于以人為本,造福于人類,搞好對職工危害治理及防護工作。

      2. 加強對職工的宣傳教育,使員工了解本崗位的職業危害因素的危害,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3. 衛生技術措施要符合國家法規及產業政策。

      (1) 改革工藝:用無毒代替有毒、低毒代替高毒、機械拖拉操作代替人工操作。

      (2) 排風排毒:有塵毒的場所,應有通風裝置,排除塵毒,對高溫輻射的場所,做好隔熱、通風降溫。

      (3) 合理布局:有毒作業與沒毒作業分開,危害大的毒物要有隔離設施和防范措施。

      (4) 設備完好:要防止發生跑、冒、滴、漏污染作業場所。

      4. 要正確穿戴勞動防護用品,單位要按國家標準為員工配備各類防護、保護用品,員工在作業場所按要求佩帶,防止毒物通過呼吸、皮膚侵入人體。

      5. 對接觸塵毒、高溫、輻射、噪聲等危害作業的員工,每年進行體檢,發現職業病者立即調離有害作業崗位,及早治療。

      6. 對有塵毒等危害作業場所,按國家規定,定期職業衛生檢測,如達不到國家標準,應進行技術改造或檢修,達不到標準,不得進行生產。

      7. 制訂應急救援預案,在有害物質大量泄漏時,應采取自我防護和搶救措施。

      8. 編制接觸塵毒員工健康檔案臺帳,加強監控,防止職業危害發生。

      s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十二篇)

      職業衛生管理制度(一)環境衛生要求環境衛生主要采取“四定辦法”即定人、定物、定時、定質。詳細的劃片包干分工責任制,各管片地段銜接處不應留有死角,具體要求如下:1、飯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推薦專題

      相關職業信息

      • 職業衛生職業病管理制度(十二篇)
      • 職業衛生職業病管理制度(十二篇)99人關注

        1.目的:為維護公司職工的合法利益,保證職工的身體健康,建立健全職業病防治責任制,落實各項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改善勞動條件,消除安全生產隱患,規范勞動用工行為 ...[更多]

      • 工業衛生職業病管理制度(八篇)
      • 工業衛生職業病管理制度(八篇)99人關注

        一、堅持文明生產檢查制,每次檢查進行評議加、扣分督促各單位按照廠規定的文明生產標準貫徹執行。二、凡產塵產毒的崗位,必須采取降塵,通風吸收等有效措施,防護 ...[更多]

      • 職業衛生監督檢查獎懲制度(十二篇)
      • 職業衛生監督檢查獎懲制度(十二篇)99人關注

        一、監督檢查1、職業衛生監督檢查是安全監督檢查的重要內容,必須納入日常管理和安全監督檢查過程中。2、由項目經理負責,職業衛生領導小組參加,每季進行一次。3 ...[更多]

      • z廠職業衛生培訓制度(五篇)
      • z廠職業衛生培訓制度(五篇)96人關注

        為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更好地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止職業病發生,制定以下制度。1、衛生科會同技安科、人教科一起對職工進行上崗前 ...[更多]

      • 某廠職業衛生管理制度(五篇)
      • 某廠職業衛生管理制度(五篇)92人關注

        為了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我廠職工的健康及其相關權益,改善生產作業環境,搞好職業衛生工作,經職業衛 ...[更多]

      • 職業衛生制度范本(十二篇)
      • 職業衛生制度范本(十二篇)90人關注

        1、各部門、各廠在總經理、職業衛生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履行各自職責,做好職業病防治工作。建立好本單位的職業衛生管理臺帳及有關檔案,并妥善保存。2、嚴格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