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火舞私秘?奶头大屁股小说,永久免费看啪啪网址入口,国产在线精品无码av不卡顿,国产精品毛片在线完整版,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妇女迅雷,色综合久久久无码网中文,日韩新无码精品毛片,强睡邻居人妻中文字幕
      當前位置:1566范文網 > 企業管理 > 制度大全 > 生產制度

      特種設備安全生產節能責任制度(九篇)

      發布時間:2024-02-03 07:05:22 查看人數:88

      特種設備安全生產節能責任制度

      第1篇 特種設備安全生產節能責任制度

      安全節能責任制度是特種設備安全節能管理制度的核心,是明確單位各級領導、各個部門、各類人員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安全生產應負責的制度,應根據部門和人員職責分工來明確具體內容,充分體現責、權、利相統一的原則,形成全員、全面、全過程的安全管理。

      本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是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本單位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部門全面負責本單位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工作,并配備專職的安全管理人員申樹兵、喬宇澄、劉孝斌等。各級領導、各個部門、各類人員的特種設備崗位責任制如下:

      一、法定代表人安全節能崗位職責:

      本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是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本單位特種設備安全工作。

      嚴格執行國家和山西省有關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有關法規、規范及有關標準的要求。

      明確落實特種設備安全的措施,設立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的管理機構和人員,負責資金的投入,制定、發布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各項制度和操作規程。

      定期組織特種設備安全檢查,發現問題立即督促整改。

      負責組織編制應急預案和應急演練。

      負責本單位事故、突發事件的應急、調查、處理和報告。

      二、特種設備職能部門及負責人安全節能崗位職責:

      在法人領導下,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具體負責。

      掌握相關特種設備安全知識,滿足國家有關安全技術規范對其任職資格的要求;并經特種設備安全監察部門考核合格,持證上崗。

      具體組織制定、修改、落實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等,并檢查執行情況。

      傳達、貫徹上級有關特種設備安全的指示以及法律、法規、標準;

      定期、不定期檢查特種設備;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具體負責特種設備事故的調查、處理、統計、上報等工作。

      明確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使用、維保、檢驗等)的各個環節及責任人員,操作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及管理。

      具體負責特種設備應急預案的制、修訂,具體負責應急預案的演練;具體負責突發事件或事故的響應、處理、調查和報告等。

      三、車間、班組及其負責人員安全節能崗位職責:

      在法人領導下,配合安全管理部門(人員)對本車間班組使用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具體負責。

      掌握相關特種設備安全知識,滿足國家有關安全技術規范對其任職資格的要求;并經特種設備安全監察部門考核合格,持證上崗。

      落實本單位有關安全管理制度,具體組織制定、修改、落實本部門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等,并檢查執行情況。

      傳達、貫徹上級及安全管理部門的有關特種設備安全的指示以及法律、法規、標準;

      負責本部門特種設備的日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和上報;

      明確本部門特種設備的安全使用、維保、檢驗的各個環節的責任人員,并協助安全部門做好操作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及管理。

      做好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以及安全附件、儀器儀表的檢測、校驗工作;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定期檢驗要求,在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并配合檢驗機構做好檢驗工作。檢驗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整改。

      具體負責特種設備應急預案的制、修訂,具體負責應急預案的演練;具體負責突發事件或事故的響應、處理、調查和報告等。

      確定特種設備操作規程的編制、修訂。

      四、管理人員和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安全節能崗位職責:

      嚴格執行單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確保本崗位的設備和安全設施齊全完好。

      持證上崗,嚴格按照特種設備操作規程操作有關設備,不違章作業,按時巡回檢查、準確分析、判斷和處理特種設備的運行中的異常情況,出現緊急異常情況立即采取措施,啟動應急預案,報告領導。

      按時參加有關安全技術培訓,提高水平,確保特種設備安全。

      按照單位安排,認真參加應急演練,做好應急反應等工作。

      第2篇 公司特種設備安全生產會議制度

      公司特種設備安全生產會議制度

      1、為了及時了解、掌握各時期的安全生產情況,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積極知道、主動地做好預防措施,確保安全生產,必須認真貫徹安全生產會議制度,至少應每月召開一次安全會議,督促檢查特種設備的安全使用工作。

      2、會議內容以特種設備安全為主,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

      (1)了解特種設備的安全情況,存在的問題和注意事項,布置下一步特種設備安全生產等工作。

      (.2)學習特種設備安全規章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等知識,傳達上級部門的有關通知、文件精神。

      (3)通報特種設備違章違紀、先進事跡。不良現象和不安全行為。

      3、會議召集者在開會之前,應做好有關資料準備工作,會議上要討論研究解決的問題應列出,重要會議會后要下發會議紀要。

      第3篇 公司特種設備安全生產責任制度

      公司特種設備安全生產責任制度

      1、為進一步加強企業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消除事故隱患,預防事故的發生,確保人身和資產安全。本單位法定代表人要與各特種設備使用部門的負責人簽訂特種設備安全使用承諾書。

      2、作為本單位法人代表人,要對本單位的特種設備安全工作負全面責任。要成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任命專、兼職特種設備管理人員協助管理特種設備日常安全工作。

      3、本單位法人代表人要督促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或專、兼職特種設備管理人員做好以下工作:1、組織制訂本單位特種設備各項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各類特種設備操作規程;2、對本單位使用的所有特種設備進行注冊登記;3、對特種設備作業人員進行培訓,取得資格證后才能上崗;4、定期對特種設備設備進行檢查,并做好檢查記錄。

      4、本單位法人代表人要保證特種設備安全使用期間的投入,落實各類設備的定期檢驗、維修保養和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定期校驗等工作的經費,確保特種設備安全運行。

      5、各特種設備使用部門的負責人作為特種設備的一線管理者,要帶頭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本單位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和特種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

      五、各特種設備使用部門的負責人要在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每天定時巡查本部門使用的特種設備,督促職工執行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和各自操作設備的操作規程,發現違章操作要立即指正,發現事故隱患要及時處理。

      6、各特種設備使用部門的負責人要對本部門的特種設備管理工作獻計獻策,提出合建議和意見,并積極與有關監督管理部門溝通,提高管理水平。

      7、各特種設備使用部門的負責人絕對不得隱瞞本部門發生的特種設備安全事故,有重要事故隱患要及時向本單位法人代表人報告。

      第4篇 安全生產責任制度--特種設備

      1.安全生產責任人職責

      1.1 遵守并督促檢查公司各部門遵守特種設備法律、法規、標準和規定以及上級關于職業安全健康指示的執行情況及員工安全學習培訓工作。

      1.2 審批職業安全健康規章制度、安全操作規程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1.3 督促檢查公司各部門對特種設備管理人員、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培訓,提高安全生產意識和安全操作技能。

      1.4 參加特種設備安裝驗收及試車。

      1.5 組織特種設備安全檢查,督促有關部門實施事故隱患的整改。

      1.6 組織特種設備安全會議,提出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各項要求。

      1.7 組織事故應急預案的演練。

      1.8 參加特種設備事故的應急救援,按“四不放過”原則做好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2.安技辦及負責人、特種設備管理人員職責

      2.1 貫徹執行國家、省、市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規章。

      2.2 制定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審核安全操作規程。

      2.3 參加特種設備訂購,進廠和安裝的驗收及試車。

      2.4 經常檢查特種設備的運行情況、維修情況和安全附件校驗情況等。

      2.5 協同組織特種設備安全檢查,督促有關部門實施事故隱患的整改。

      2.6 協同組織特種設備安全會議,提出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各項要求。

      2.7 對特種設備的檢驗、修理、改造和報廢等進行技術審查。

      2.8 編制特種設備的年度定期檢驗計劃,并負責組織實施。

      2.9 向當地安全監察機構報送特種設備數量和變動情況的統計報表、定期檢驗計劃的實施情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處理情況等。

      2.10 協同組織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

      2.11 參加特種設備事故救援,協助進行事故調查和處理。

      2.12 組織特種設備有關人員進行安全法律、法規、標準及有關規章制度的培訓。

      2.13 對特種設備進行使用登記及技術資料的管理。

      3.設備部及負責人職責

      3.1 貫徹執行國家、省、市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規章。

      3.2 制定特種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

      3.3 按規范訂購、安裝、驗收特種設備。做好特種設備檔案歸檔工作。

      2.4 經常檢查特種設備的運行、維修和安全附件校驗等情況。

      1.5 參加特種設備安全檢查,督促有關部門實施事故隱患的整改。

      1.6 參加特種設備安全會議,提出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各項要求。

      1.7 協同對特種設備的檢驗、修理、改造和報廢等進行技術審查。

      1.8 協同實施特種設備的年度定期檢驗。

      1.9 協同組織事故應急預案的演練。

      1.10 參加特種設備事故的救援,協同事故調查和處理。

      1.11 協同對特種設備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培訓和管理。

      4.計量維修部及負責人職責

      4.1 貫徹執行國家、省、市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規章。

      4.2 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認真執行安全生產“五同時”,(即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的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生產工作),執行公司特種設備管理制度。不違章指揮。

      4.3 參加特種設備安全檢查,協同有關部門實施事故隱患的整改。

      4.4 參加特種設備安全會議,提出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各項要求。

      4.5 對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進行定期校驗、試驗、檢修等。

      4.6 協同對特種設備的檢驗、修理、改造和報廢等進行技術審查。

      4.7 參加特種設備事故的救援,協同事故調查和處理。

      5.生產部及負責人職責

      5.1 貫徹執行國家、省、市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規章。

      5.2 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認真執行安全生產“五同時”,(即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的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生產工作),執行公司特種設備管理制度。不違章指揮。

      5.3 參加特種設備安全會議。

      5.4 合理安排生產,防止特種設備超負荷運行。

      5.5 制定新工藝,使用新技術、新材料時,充分考慮特種設備能力,防止特種設備超負荷運行。

      5.6 協同做好員工的安全培訓工作。

      5.7 參加特種設備事故的應急救援。

      6.人事部及負責人職責

      6.1 貫徹執行國家、省、市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規章。

      6.2 根據職業禁忌癥的規定,招用新特種設備操作工時,嚴格執行國家規范,做好監督新員工就業前健康檢查工作,并充分考慮員工的文化技術素質和能力。

      6.3 協同各部門做好特種設備安全教育。

      6.4 把員工特種設備安全績效作為考核員工業績的內容之一。

      7.車間(部門)領導職責

      7.1 貫徹執行國家、省、市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規章,執行公司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不違章指揮。

      7.2 制定特種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7.3 參加新特種設備的安裝驗收及試車。

      7.4 經常檢查特種設備的運行、維修和安全附件校驗等情況。組織本部門特種設備安全檢查,督促有關部門實施事故隱患的整改。

      7.5 對本部門特種設備的檢驗、修理、改造和報廢等進行技術審查。

      1.6 對特種設備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培訓和管理。

      7.7 協同做好特種設備的年度定期檢驗工作。

      7.8 積極向特種設備管理部門反映特種設備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處理情況等。

      7.9 協同組織事故應急預案的演練。

      7.10 報告特種設備事故,參加特種設備事故的救援,協助事故調查和處理。

      8.班組長職責

      8.1 貫徹執行國家、省、市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規章,執行公司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

      8.2 組織班組人員,學習、鉆研技術,總結經驗教訓,提高安全生產意識和操作技能。

      8.3 掌握特種設備的運行參數,督促班組人員正確操作設備,完成各項原始數據的記錄。

      8.4 經常檢查特種設備以及安全附件的運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或向領導報告。

      8.5 設備發生故障時,及時查明和判斷故障的性質、原因,并組織有關人員按規定要求進行處理。

      8.6 協同組織事故應急預案的演練。

      8.7 參加特種設備事故的救援,協助事故調查和處理。

      9 操作工人職責

      9.1 執行公司安全操作規程和勞動紀律,認真操作,做到“三不傷害”。

      9.2 努力學習、鉆研技術,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提高安全生產意識和操作技能。

      9.3 掌握特種設備的運行參數,正確操作設備,認真填寫各項原始數據的記錄。

      9.4 定期檢查特種設備以及安全附件的運行情況,發現不安全因素應及時處理或向領報告。

      9.5 設備發生故障時,及時查明和判斷故障的性質、原因,并按規定要求進行處理。

      9.6 按規定做好交接班工作,交接班時,在交接班部中詳細記錄本班組的安全生產情況。

      9.7 參加事故應急預案的演練。

      9.8 參加特種設備事故的救援

      第5篇 特種設備與特種作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我局特種設備和特種作業的安全管理,預防和減少事故發生,保障人身和設備安全,維護施工生產的正常秩序,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要求,結合工程局施工生產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本制度適用于工程局內工程施工生產中特種設備的安裝、改造、維修、使用、檢驗和特種作業的管理。

      第三條? 本制度所稱特種設備是指國務院第373號令《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規定的生產設備,主要包括:

      l、起重機械:額定起重量≥1t,且提升高度≥2m的門機、塔機、纜機、龍門吊、吊車、卷揚機、固定扒桿等;

      2、升降設備(裝置):額定起重量≥0.5t的電梯、吊欄、滑模;

      3、壓力容器:氣瓶、制冷設備、空壓設備及壓力管道;

      4、運輸索道;

      5、鍋爐:容積≥30l的承壓鍋爐;

      6、其他有關設備;

      不包括各種機動車輛、鐵路機車、船舶和移動施工設備。

      第四條? 本制度所稱特種作業是指容易發生傷亡事故,對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圍設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建筑安裝施工作業。主要包括:

      1、電工作業:電氣安裝、維修、值班。

      2、金屬焊接切割作業:電焊、氣割、氣焊。

      3、起重機械作業:門式、塔式、橋式、纜索起重機,流動式起重機司機、安裝維修;施工升降機、電梯司機、安裝維修;卷揚機司機;鐵道專用起重機司機;起重指揮、信號、司索等。

      4、場內機動車輛駕駛:場內運輸汽車、軌道機車、鏟車、叉車、推土機、裝載機、挖掘機、壓路機、電機車、翻斗車、農用車等。

      5、登高架設及高空懸掛作業:各種排架、平臺、棧橋的架設拆除;外墻、壩面清理、裝修;懸掛設備安裝維修。

      6、制冷作業:制冷設備操作、維修。

      7、鍋爐作業:司爐、維修、水質化驗。

      8、壓力容器操作:空壓設備,氧氣、乙炔站設備操作維修等。

      9、爆破作業:爆破器材運輸、儲存、加工、使用、銷毀等。

      10、金屬探傷檢測作業:射線、超聲波探傷。

      1l、建筑防水作業。

      12、其它有關作業。

      不包括國家道路交通機動車輛、鐵路機車、船舶駕駛。

      第五條? 使用單位對特種設備和特種作業的安全全面負責。

      第二章? 特種設備制造、安裝、改造、維修作業的基本要求

      第六條? 從事特種設備及其部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的制造、安裝、改造、維修的施工生產單位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有與特種設備制造、安裝、改造、維修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

      2、有與特種設備制造、安裝、改造、維修相適應的生產條件和檢測手段。

      3、有健全的質量管理制度和責任制度。

      4、取得政府主管部門許可。其中制造、安裝、改造應當經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的許可;維修應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的許可。

      第七條? 特種設備的制作、安裝、改造、維修過程必須嚴格按照相關的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施工結束完工后,施工生產單位應按照相關的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校驗和調試,并對校驗和調試的結果負責。

      第八條? 特種設備的安裝改造施工前,施工單位應擬將進行的特種設備安裝、改造情況,用書面方式告知直轄市或設區的市的特種作業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告知后經批準即可施工。

      第九條? 特種設備在安裝前,施工單位應持有以下產品的安全技術資料:

      1、生產單位相應產品生產許可證;

      2、出廠產品質量合格證;

      3、產品監督檢驗證明;

      4、設計文件;

      5、安裝及使用維修說明書(文件)。

      第十條? 特種設備在安裝、改造、維修過程中,施工單位應遵守工程項目有關施工現場的安全文明生產要求,落實現場安全防護措施和文明生產規定,服從項目建設單位對施工現場的安全文明生產管理,履行相應安全文明生產責任。

      第十一條? 特種設備在安裝、改造、重大維修過程中和結束后,應經專業的檢驗檢測機構按照相應的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監督檢驗,經監督檢驗合格后,施工單位才能交付使用單位使用。

      檢驗檢測機構必須經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核準許可的單位。

      第十二條? 特種設備的安裝、改造、維修、竣工驗收后30日內,施工隊伍應當將生產、安裝、改造、維修有關技術資料移交使用單位。

      第三章? 特種設備使用

      第十三條? 使用特種設備的施工生產單位(下稱使用單位),應當嚴格執行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結合施工生產實際,協同局設備管理處制定相應安全操作規程和使用規定,組織實施,保證特種設備的安全使用。

      第十四條? 特種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內,使用單位應當向當地直轄市或設區的市(縣)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登記。

      登記的標志應當置于該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

      第十五條? 使用單位應當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內容如下:

      1、制造單位、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檢驗檢測證明、使用維護說明、技術資料等產品文件。

      2、安裝技術資料和監督檢測合格文件。

      3、定期檢驗和定期自檢記錄。

      4、日常使用狀況記錄。

      5、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的日常維護保養記錄。

      6、特種設備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

      7、特種設備制作、安裝、改造、維修及定期檢驗的登記文件。

      第十六條? 使用單位對特種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應當進行經常性維修保養,使特種設備在使用運行中保持良好狀態。

      第十七條? 使用單位對特種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應當至少每月運行一次自行檢查,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并作好記錄。

      第十八條? 使用單位應當根據使用情況,應對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有關附屬儀器、指示儀表等進行定期校驗,及時維修、更換,并作好記錄,保證各種附件、裝置、儀表齊全、靈敏、準確、可靠。

      第6篇 特種設備崗位安全生產節能責任制度

      安全節能責任制度是特種設備安全節能管理制度的核心,是明確單位各級領導、各個部門、各類人員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安全生產應負責的制度,應根據部門和人員職責分工來明確具體內容,充分體現責、權、利相統一的原則,形成全員、全面、全過程的安全管理。

      本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是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本單位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部門全面負責本單位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工作,并配備專職的安全管理人員申樹兵、喬宇澄、劉孝斌等。各級領導、各個部門、各類人員的特種設備崗位責任制如下:

      一、法定代表人安全節能崗位職責:

      本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是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本單位特種設備安全工作。

      嚴格執行國家和山西省有關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有關法規、規范及有關標準的要求。

      明確落實特種設備安全的措施,設立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的管理機構和人員,負責資金的投入,制定、發布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各項制度和操作規程。

      定期組織特種設備安全檢查,發現問題立即督促整改。

      負責組織編制應急預案和應急演練。

      負責本單位事故、突發事件的應急、調查、處理和報告。

      二、特種設備職能部門及負責人安全節能崗位職責:

      在法人領導下,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具體負責。

      掌握相關特種設備安全知識,滿足國家有關安全技術規范對其任職資格的要求;并經特種設備安全監察部門考核合格,持證上崗。

      具體組織制定、修改、落實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等,并檢查執行情況。

      傳達、貫徹上級有關特種設備安全的指示以及法律、法規、標準;

      定期、不定期檢查特種設備;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具體負責特種設備事故的調查、處理、統計、上報等工作。

      明確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使用、維保、檢驗等)的各個環節及責任人員,操作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及管理。

      具體負責特種設備應急預案的制、修訂,具體負責應急預案的演練;具體負責突發事件或事故的響應、處理、調查和報告等。

      三、車間、班組及其負責人員安全節能崗位職責:

      在法人領導下,配合安全管理部門(人員)對本車間班組使用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具體負責。

      掌握相關特種設備安全知識,滿足國家有關安全技術規范對其任職資格的要求;并經特種設備安全監察部門考核合格,持證上崗。

      落實本單位有關安全管理制度,具體組織制定、修改、落實本部門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等,并檢查執行情況。

      傳達、貫徹上級及安全管理部門的有關特種設備安全的指示以及法律、法規、標準;

      負責本部門特種設備的日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和上報;

      明確本部門特種設備的安全使用、維保、檢驗的各個環節的責任人員,并協助安全部門做好操作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及管理。

      做好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以及安全附件、儀器儀表的檢測、校驗工作;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定期檢驗要求,在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并配合檢驗機構做好檢驗工作。檢驗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整改。

      具體負責特種設備應急預案的制、修訂,具體負責應急預案的演練;具體負責突發事件或事故的響應、處理、調查和報告等。

      確定特種設備操作規程的編制、修訂。

      四、管理人員和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安全節能崗位職責:

      嚴格執行單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確保本崗位的設備和安全設施齊全完好。

      持證上崗,嚴格按照特種設備操作規程操作有關設備,不違章作業,按時巡回檢查、準確分析、判斷和處理特種設備的運行中的異常情況,出現緊急異常情況立即采取措施,啟動應急預案,報告領導。

      按時參加有關安全技術培訓,提高水平,確保特種設備安全。

      按照單位安排,認真參加應急演練,做好應急反應等工作。

      第7篇 某公司特種設備安全安全生產責任會議制度

      1、為了及時了解、掌握各時期的安全生產情況,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積極知道、主動地做好預防措施,確保安全生產,必須認真貫徹安全生產會議制度,至少應每月召開一次安全會議,督促檢查特種設備的安全使用工作。

      2、會議內容以特種設備安全為主,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

      (1)了解特種設備的安全情況,存在的問題和注意事項,布置下一步特種設備安全生產等工作。

      (.2)學習特種設備安全規章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等知識,傳達上級部門的有關通知、文件精神。

      (3)通報特種設備違章違紀、先進事跡。不良現象和不安全行為。

      3、會議召集者在開會之前,應做好有關資料準備工作,會議上要討論研究解決的問題應列出,重要會議會后要下發會議紀要。

      第8篇 特種設備安全生產會議制度

      1、為了及時了解、掌握各時期的安全生產情況,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積極知道、主動地做好預防措施,確保安全生產,必須認真貫徹安全生產會議制度,至少應每月召開一次安全會議,督促檢查特種設備的安全使用工作。

      2、會議內容以特種設備安全為主,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

      (1)了解特種設備的安全情況,存在的問題和注意事項,布置下一步特種設備安全生產等工作。

      (.2)學習特種設備安全規章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等知識,傳達上級部門的有關通知、文件精神。

      (3)通報特種設備違章違紀、先進事跡。不良現象和不安全行為。

      3、會議召集者在開會之前,應做好有關資料準備工作,會議上要討論研究解決的問題應列出,重要會議會后要下發會議紀要。

      第9篇 特種設備及特種作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我局特種設備和特種作業的安全管理,預防和減少事故發生,保障人身和設備安全,維護施工生產的正常秩序,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要求,結合工程局施工生產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本制度適用于工程局內工程施工生產中特種設備的安裝、改造、維修、使用、檢驗和特種作業的管理。

      第三條 本制度所稱特種設備是指國務院第373號令《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規定的生產設備,主要包括:

      l、起重機械:額定起重量≥1t,且提升高度≥2m的門機、塔機、纜機、龍門吊、吊車、卷揚機、固定扒桿等;

      2、升降設備(裝置):額定起重量≥0.5t的電梯、吊欄、滑模;

      3、壓力容器:氣瓶、制冷設備、空壓設備及壓力管道;

      4、運輸索道;

      5、鍋爐:容積≥30l的承壓鍋爐;

      6、其他有關設備;

      不包括各種機動車輛、鐵路機車、船舶和移動施工設備。

      第四條 本制度所稱特種作業是指容易發生傷亡事故,對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圍設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建筑安裝施工作業。主要包括:

      1、電工作業:電氣安裝、維修、值班。

      2、金屬焊接切割作業:電焊、氣割、氣焊。

      3、起重機械作業:門式、塔式、橋式、纜索起重機,流動式起重機司機、安裝維修;施工升降機、電梯司機、安裝維修;卷揚機司機;鐵道專用起重機司機;起重指揮、信號、司索等。

      4、場內機動車輛駕駛:場內運輸汽車、軌道機車、鏟車、叉車、推土機、裝載機、挖掘機、壓路機、電機車、翻斗車、農用車等。

      5、登高架設及高空懸掛作業:各種排架、平臺、棧橋的架設拆除;外墻、壩面清理、裝修;懸掛設備安裝維修。

      6、制冷作業:制冷設備操作、維修。

      7、鍋爐作業:司爐、維修、水質化驗。

      8、壓力容器操作:空壓設備,氧氣、乙炔站設備操作維修等。

      9、爆破作業:爆破器材運輸、儲存、加工、使用、銷毀等。

      10、金屬探傷檢測作業:射線、超聲波探傷。

      1l、建筑防水作業。

      12、其它有關作業。

      不包括國家道路交通機動車輛、鐵路機車、船舶駕駛。

      第五條 使用單位對特種設備和特種作業的安全全面負責。

      第二章 特種設備制造、安裝、改造、維修作業的基本要求

      第六條 從事特種設備及其部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的制造、安裝、改造、維修的施工生產單位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有與特種設備制造、安裝、改造、維修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

      2、有與特種設備制造、安裝、改造、維修相適應的生產條件和檢測手段。

      3、有健全的質量管理制度和責任制度。

      4、取得政府主管部門許可。其中制造、安裝、改造應當經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的許可;維修應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的許可。

      第七條 特種設備的制作、安裝、改造、維修過程必須嚴格按照相關的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施工結束完工后,施工生產單位應按照相關的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校驗和調試,并對校驗和調試的結果負責。

      第八條 特種設備的安裝改造施工前,施工單位應擬將進行的特種設備安裝、改造情況,用書面方式告知直轄市或設區的市的特種作業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告知后經批準即可施工。

      第九條 特種設備在安裝前,施工單位應持有以下產品的安全技術資料:

      1、生產單位相應產品生產許可證;

      2、出廠產品質量合格證;

      3、產品監督檢驗證明;

      4、設計文件;

      5、安裝及使用維修說明書(文件)。

      第十條 特種設備在安裝、改造、維修過程中,施工單位應遵守工程項目有關施工現場的安全文明生產要求,落實現場安全防護措施和文明生產規定,服從項目建設單位對施工現場的安全文明生產管理,履行相應安全文明生產責任。

      第十一條 特種設備在安裝、改造、重大維修過程中和結束后,應經專業的檢驗檢測機構按照相應的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監督檢驗,經監督檢驗合格后,施工單位才能交付使用單位使用。

      檢驗檢測機構必須經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核準許可的單位。

      第十二條 特種設備的安裝、改造、維修、竣工驗收后30日內,施工隊伍應當將生產、安裝、改造、維修有關技術資料移交使用單位。

      第三章 特種設備使用

      第十三條 使用特種設備的施工生產單位(下稱使用單位),應當嚴格執行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結合施工生產實際,協同局設備管理處制定相應安全操作規程和使用規定,組織實施,保證特種設備的安全使用。

      第十四條 特種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內,使用單位應當向當地直轄市或設區的市(縣)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登記。

      登記的標志應當置于該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

      第十五條 使用單位應當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內容如下:

      1、制造單位、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檢驗檢測證明、使用維護說明、技術資料等產品文件。

      2、安裝技術資料和監督檢測合格文件。

      3、定期檢驗和定期自檢記錄。

      4、日常使用狀況記錄。

      5、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的日常維護保養記錄。

      6、特種設備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

      7、特種設備制作、安裝、改造、維修及定期檢驗的登記文件。

      第十六條 使用單位對特種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應當進行經常性維修保養,使特種設備在使用運行中保持良好狀態。

      第十七條 使用單位對特種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應當至少每月運行一次自行檢查,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并作好記錄。

      第十八條 使用單位應當根據使用情況,應對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有關附屬儀器、指示儀表等進行定期校驗,及時維修、更換,并作好記錄,保證各種附件、裝置、儀表齊全、靈敏、準確、可靠。

      第十九條 特種設備在使用運行中出現故障或者發生異常情況,使用單位應當進行全面檢查,情況緊急時,應停止使用,經消除事故隱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不準超負荷或帶病運行。

      第二十條 使用單位應根據施工生產實際和特種設備使用運行場地環境狀況,制定相應的防傾翻、防墜落、防火、防爆、防泄漏的安全措施和事故應急措施、救援預案,組織落實、配備相應的營救裝備和救急物質,預防特種設備在使用運行中各類事故發生,或將事故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第二十一條 使用單位應當按安全技術規范中定期檢驗的要求,對使用運行到安全檢驗期的特種設備及時進行定期檢驗。其安全檢驗周期為:

      起重機械:兩年;

      升降設備:一年;

      鍋爐:一年;

      客運索道:一年;

      壓力容器:三年;

      定期檢驗由國家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核準許可的檢驗檢測機構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檢驗。

      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不得繼續使用。

      第二十二條 特種設備存在事故隱患,無改造、維修價值或者超過安全技術規范規定使用年限,使用單位應當及時予以報廢,辦理注銷手續。

      第二十三條 使用單位對停止使用特種設備應當做好維修保養封存工作,拆除轉移進庫時應有相應的技術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

      第四章 特種作業人員

      第二十四條 直接從事施工生產特種設備作業、管理、或國家規定的特種作業的人員為特種作業人員。特種作業人員應持有《特種作業操作證》才能上崗作業。

      第二十五條 本局的特種作業人員持證管理由局安監辦負責,相關培訓由職教中心負責組織,所有特種作業人員須經地市及以上政府主管部門進行安全理論和實際操作考核合格,發給相應的《特種作業操作證》,才能獨立上崗。

      《特種作業操作證》有效期2年,每2年復審一次;連續從事本10年以上,經使用單位進行知識更新教育后,復審時間可延長至每4年一次。

      第二十六條 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1、年齡滿18周歲;

      2、身體健康,無妨礙從事相應工種作業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3、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備相應工種的安全技術知識和水電施工基本安全知識;

      4、經專業培訓,參加國家規定的專業技術理論和實際操作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

      5、符合水電施工相應工種作業特點需要的其他條件。

      第二十七條 特種作業的使用單位,應當結合項目施工生產實際對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進行特種設備和特種作業安全教育培訓,經本單位勞資、安全部門審查考核合格后,才能安排上崗直接從事特種作業。對離開特種作業崗位6個月以上的特種作業人員,應當重新進行實際操作考核,經確認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第二十八條 特種作業人員在作業中應當嚴格執行特種設備、特種作業的安全操作規程,遵守相關的安全規章制度,愛護設備,認真操作,維護保養,確保安全,積極完成施工生產任務。

      第二十九條 特種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發現異常現象、事故隱患或其它不安全因素,應立即進行處理,并向現場和使用單位有關負責人報告。

      第三十條 使用單位對審查不合格、或違章作業、或負有事故責任等不符合工種崗位要求的特種作業人員應當及時給予相應處罰或辭退。

      第三十一條 使用單位對特種作業操作證已到有效期的特種作業人員應當向局安監辦及職教中心提出申請定期復審。復審不合格的特種作業人員,特種作業操作證失效,不得直接從事相應特種作業。

      復審內容為:

      1、健康檢查;

      2、違章作業記錄檢查;

      3、安全生產新知識和事故案例教育;

      4、本工種安全知識考試。

      第三十二條 使用單位應當根據安全生產法規結合水電施工生產實際,對相應特種作業制定專項安全文明生產措施、管理規定,并組織實施,監督檢查,確保特種作業安全。

      第三十三條 使用單位應當對特種作業人員建立安全技術檔案,主要內容為:

      1、特種作業操作證登記、復審記錄;

      2、接受安全教育、培訓、考核記錄;

      3、健康檢查情況;

      4、安全作業記錄;

      5、違章作業和事故記錄。

      第五章 管理

      第三十四條 使用單位應當建立特種作業和特種設備的制作、安裝、改造、維修和運行的安全技術檔案,并按安全技術規程要求進行管理。

      第三十五條 使用單位應按有關規定對特種設備和特種作業的安全運行,發生事故等情況進行記錄、統計、報告。

      第三十六條 使用單位應向地方主管部門申請特種設備的登記和定期檢驗,以及特種作業人員定期復審等工作。

      第三十七條 特種設備安裝、運行、維修和特種作業在施工生產中發生各種事故,使用單位應按照“四不放過”原則組織或配合做好事故調查、原因分析和責任人處理工作。

      第三十八條 安裝不合格特種設備產品,或未按規定進行安裝、改造、維修、檢驗和驗收移交,安裝單位負責人和主管部門負責人應負直接管理責任。

      第三十九條 特種設備未登記安裝、改造、維修、驗收,或超過安全檢驗期運行使用;或使用運行時未制定、實施相應安全措施;或特種作業人員無操作證安排上崗等,發生各類事故,按《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六章之規定處理。

      第六章 附則

      第四十條 本制度由工程局安全管理部門負責監督實施。

      第四十一條 各使用單位可根據本制度制定實施細則。

      第四十二條 本制度由局安監辦負責解釋。

      第四十三條 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特種設備安全生產節能責任制度(九篇)

      安全節能責任制度是特種設備安全節能管理制度的核心,是明確單位各級領導、各個部門、各類人員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安全生產應負責的制度,應根據部門和人員職責分工來明確具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推薦專題

      相關特種設備信息

      • 特種設備安全生產會議制度(十二篇)
      • 特種設備安全生產會議制度(十二篇)88人關注

        1、為了及時了解、掌握各時期的安全生產情況,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積極知道、主動地做好預防措施,確保安全生產,必須認真貫徹安全生產會議制度,至少應每月召開一次安全會 ...[更多]

      • 安全生產責任制度--特種設備(七篇)
      • 安全生產責任制度--特種設備(七篇)45人關注

        1.安全生產責任人職責1.1 遵守并督促檢查公司各部門遵守特種設備法律、法規、標準和規定以及上級關于職業安全健康指示的執行情況及員工安全學習培訓工作。1.2 ...[更多]

      • 特種設備安全生產會議制度(九篇)
      • 特種設備安全生產會議制度(九篇)23人關注

        1、為了及時了解、掌握各時期的安全生產情況,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積極知道、主動地做好預防措施,確保安全生產,必須認真貫徹安全生產會議制度,至少應每月召開一次安全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