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火舞私秘?奶头大屁股小说,永久免费看啪啪网址入口,国产在线精品无码av不卡顿,国产精品毛片在线完整版,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妇女迅雷,色综合久久久无码网中文,日韩新无码精品毛片,强睡邻居人妻中文字幕
      當前位置:1566范文網 > 企業管理 > 制度大全 > 生產制度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處理制度范本(七篇)

      發布時間:2024-01-15 15:42:02 查看人數:43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處理制度范本

      第1篇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處理制度范本

      一、事故調查必須堅持及時準確、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

      二、事故的具體調查處理必須堅持四不放過”事故原因和性質不查清不放過;防范措施不落實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職工群眾未受到教育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未受到處理不放過。

      三、事故調查組因傷亡事故等級不同而由不同的單位、部門的人員組成。

      四、事故調查組具有事故調查的權力和查明事故原因、經過、性質、人員傷亡、經濟損失情況,確定事故責任、提出處理建議、總結事故教訓和寫出事故調查報告的職責。

      五、安全生產事故必須在規定的時限內結案。

      六、安全生產事故的統計和公布必須做到嚴肅、認真、及時、準確。事故報告及調查處理制度

      (一)、凡發生事故,當事人應立即報告直屬上級,并逐級上報,不得隱瞞,當事人因負傷親自完成報告有困難時,最先發現事故的人或發生事故部門的領導有責任幫助完成報告。

      (二)、各類事故按傷害程度和損失情況,劃分為一般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四個等級。凡造成人員受傷但達不到輕傷標準,造成財產損失2000元以下的屬一般事故;凡造成人員輕傷,造成財產損失1萬元以下的或發生失去控制的火災事故屬大事故;凡造成人員重傷,造成財產損失1萬元以上的屬重大事故;凡造成人員死亡的即屬特大事故。事故或事故等級由所安全保衛部門或有關事故調查組認定。

      1、重大事故,應在搶救傷員或為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對現場作某些緊急處置的同時,應以最快速度向安全保衛部門報告事故情況,安全保衛部門立即向所領導和上級安全部門報告,并趕赴現場勘查事故情況,協作進行事故的緊急處理,及時報市安全生產監察局。處理完畢后,事故部門應寫出事故報告,安全保衛部門應以所的名義寫出事故報告,報上級安全部門。

      2、大事故,處理情況同重大事故,上報市安全生產監察局及上級安全部門。

      3、一般事故,事發后應立即報安全保衛部門,并報所領導,處理完畢后,以部門名義寫出事故報告,報安全保衛部門。

      4、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列入事故統計,一般事故只在安全保衛部門登記備考,不作統計。

      (三)、安全保衛部門按規定向分院上報月事故統計表,并附一般事故的情況說明,季度終了后十天內,向科學院辦公廳報出季度事故統計表,并附大事故,一般事故情況的綜合說明。

      (四)、事故發生48小時以后,仍未按規定向有關方面呈報者,一經查出按隱瞞事故處理,并追究責任。

      (五)、事故現場是分析事故原因的重要依據,除特例采取緊急處置外,應嚴格保護現場,任何人都不得擅自清理事故現場或涂改實驗生產記錄值班記錄。

      (六)、特大事故由上級安全部門組成事故調查組;重大事故,大事故應由安全生產委員會和本所分管安全工作的領導主持下,組成事故調查組,一般事故應在事故現場所在部門的負責人會同科研處、安全保衛部門組成事故調查組,按照“四不放過”,即找不出原因不放過,責任人未受到處罰和群眾未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制訂出防范措施不放過的要求,嚴肅地調查處理事故。

      第2篇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處理制度

      為了積極預防、妥善處理安全事故,保護員工自身、他人的合法權益和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務院《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等有關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1、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后,現場有關人員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組織搶救,同時應當立即報告本公司主要負責人。

      2、事故發生公司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啟動事故相應應急預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3、 發生人員傷亡事故時,發生事故單位應當在1小時內向有關職能部門報告,不得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自事故發生之日起7日內,事故造成的傷亡人數發生變化的,應當及時補報。

      4、 安全事故報告的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傷亡情況、財產損失金額、事故簡要經過、采取的施救措施、事故發生的初步原因、報告公司、報告人及其他應當報告的事項。

      5、 事故調查

      事故發生單位在事故發生后應成立事故調查小組,對事故發生的原因、經過、損失等情況進行調查。調查小組應將調查情況和處理建議以書面形式向單位和上級有關部門匯報。

      事故調查小組機構:

      組長胡興民

      副組長金高彥

      成員董永梅江新民

      6、 事故處理

      (1)事故處理要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即事故原因沒有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嚴肅處理不放過;員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防范措施沒有落實不放過。

      (2)在進行事故調查分析的基礎上,事故責任部門應根據事故調查報告中提出的建議,制定整改措施。

      (3)對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由加油加氣站依據《安全考核細則》,進行處分和經濟處罰,觸犯刑律構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事故調查處理結果后,加油加氣站應負責將事故詳情、原因及責任人處理等編印成事故通報,進行學習,從中吸取教訓,防止事故的再次發生。

      (5)每起事故處理結束后,公司安全部門應負責將事故調查資料收集整理后實施歸檔管理。

      第3篇 電子公司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處理制度

      電子有限公司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處理制度

      在生產過程中突然發生變故或災難,使系統或人有序的行為發生阻礙,致使暫時性停止或永久性停止,違背人的意愿導致傷亡或財產損失的非預謀性事件即為事故。為避免事故發生,吸取教訓,制定本制度。

      1、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單位負責人,不得隱瞞不報、虛報或者故意延遲不報。

      2、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應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擴大。

      3、在事故調查組來進入現場調查前,應派專人看護現場,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動或取現場物件,清理事故現場,需經事故調查同意后方可進行。

      4、發生傷亡事故,應調查原因,分析責任,制定改進措施,防止事故重復發生,切實做到原因清晰,責任明確,處理公正,認識深刻,措施到位。

      5、因工傷亡事故的認定,應根據勞動部“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的規定,認定勞動者在工作中所遭受的傷害來確定。

      6、對職工傷亡事故的處理,必須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即:事故原因不查明不放過,事故責任人未嚴肅處理不放過,廣大職工未受教育不放過,防范措施不落實不放過。

      7、按照“企業職工傷亡事故調查、分析規則”的規定,對事故進行材料歸檔管理。

      第4篇 安全生產工傷事故調查處理制度

      (一) 事故的分類

      1、 人身傷亡事故。凡屬本公司職工(包括計劃內的臨時工),在生產區域所發生的和生產有關的傷亡事故。

      2、 火災事故。由于火災造成的人身傷亡或一定的物質財產損失的事故。

      3、 爆炸事故。在生產過程中由于某種原因引起的爆炸,造成人身傷亡或一定的物質財產損失的事故。

      4、 設備事故。由于某種原因引起的機械設備、工藝設備、動力設備、貴重儀器儀表和工具的非正常損壞(包括設備管線發生故障)。

      5、 停產事故。由于停水、停電、停汽、凍結和誤操作造成裝置被迫停車而形成的停產事故。

      6、 跑損事故。由于某種事故原因造成產品半成品、原料、燃料、水、汽和油等的跑損。

      7、 交通事故。凡是廠內的車輛交通肇事所造成的一定的車輛損壞、物質財產損失和人身傷亡( 包括非職工的乘客民工、行人等)事故。

      8、 質量事故。由于混、串成品或其它事故原因引起的質量事故(另由專門部門管理上報)。

      9、 其它事故。

      (二) 事故的性質

      為了便于事故管理,按事故性質劃分為報部、一般、輕微、惡性未遂事故四種。

      1、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都稱之為上報事故。

      (1) 死亡一人或重傷一人。

      (2) 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價值在1000元以上者(包括1000元,以下同);

      (3) 大面積停電。。

      (注:上報事故包括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的條件按國家規定。)

      2、 凡合乎下列條件之一者,均為一般事故:

      (1) 輕傷一名,休假治療八小時以上;

      (2) 造成直接損失100元至1000元者(包括1000元在內)。

      (3) 除急性中毒造成死亡或喪失勞動能力以外,一般急性中毒均按輕傷處理;

      3、 凡未達到上述1、2條中任何一項者,均屬于輕微事故。

      4、 重大惡性未遂事故。未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但性質惡劣或生產操作嚴重不正常給設備帶來重大隱患,或嚴重影響了設備使用壽命。

      (三) 事故的管理

      1、 事故調查及處理:發生上報事故時,生產部長立即組織行政、技術、保衛、生產等部門,組成調查組迅速進行調查,必要時請勞動部門和上級有關部門參加調查,查清事故經過,確定事故原因,提出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意見。

      2、 事故統計的上報:

      各類事故按嚴重程度分為三級管理,上報事故統一由上級主管部門掌握管理,統稱上報事故(寫有專題書面報告)。一般事故和惡性未遂事故由公司負責管理。輕微事故由車間自行掌握處理。

      (1) 當發生上報事故時,事故單位除立即采取措施外,并通知事務部和有關部門以及廠領導,及時搶救和調查在搶救中要保護好現場。事務部長將事故及原因在24小時內上報主管部門,事后要由事故主管部門認真填寫事故調查報告書,由安全生產委員會于事故發生后半月內報主管部門。

      (2) 當發生一般事故時,事故單位除立即采取措施之外,必須馬上通知事務部,對事故進行調查分析切實做到“三不放過”。并要求在事故發生五天內填寫好事故報告送事務部。

      (3) 當發生輕微事故時,發生事故的當班班長應報告車間領導處理。

      (4) 各分管部門(各車間或部門)應將各類事故于每月27日前匯總報事務部。由事務部匯總于月底前向上級報告。

      (5) 各部門事故調查、分析、登記、統計、報告和處理等,必須嚴肅認真,如有隱瞞不報或有意延期報告等,除責成補報外,對責任者應分別不同情況,給予批評或紀律處分。

      3、 事故的損失計算

      (1) 人身傷亡事故以負傷率表示,不計金額。死亡按年統計,重傷以月統計。

      (2) 事故的直接損失系指造成的設備、器材、建筑物、原材料、成品、半成品以及跑損的其它各類物品的損失,均折價計算(成品按出廠價格,半成品按半成品價格,器材、設備按新舊程度和實際使用價值計算)。設備、器材、建筑物等,雖有部分損壞,但經修復仍可使用的,按其修理費(包括材料、人工、配件等)計算。

      (3) 事故的間接損失(包括減產、停產損失和設備、車輛停運)均折合金額計算。

      注:滅火消耗的消防器材的價值,另列單項計算。

      (四) 事故的原因分析

      由于生產管理不善,而導致事故的原因很多,往往一件事故涉及很多原因,但為了便于分析、統計、每一事故要盡力找出一個主要原因,現將事故的主要原因分列如下,供各車間上報時或事務部向上報時參考。

      1、 人身傷亡事故的原因:

      (1) 事故類別及其直接原因(物質原因)

      1) 物體打擊:指落物、錘擊、砸傷、崩塊(不包括因爆炸而引起的物體打擊)。

      2) 車輛傷害:指擠、壓、撞等。

      3) 機械工具傷害:指絞、輾、碰割、戳等。

      4) 起重傷害:指起重設備在操作過程中所引起的傷害。

      5) 觸電:包括雷擊、電擊。

      6) 淹溺。

      7) 灼、燙傷。

      8) 火災:指著火和救火過程中所引起的傷害。

      9) 刺割;指機械工具傷害以外的刺割,例如釘子扎腳、尖物刺割等。

      10) 扭傷:指扭腰、扭臂、扭腳等。

      11) 高空墜落:指從三公尺以上的高空作業墜落和從平地墜入坑池、溝內。

      12) 倒塌:指建筑物、框架、堆集物倒塌。

      13) 瓦斯爆炸:指丙烷車、庫爆炸、粉塵爆炸、如煤塵鋁粉等。

      14) 中毒和窒息。

      15) 鍋爐、壓力容器爆炸,包括各種氣瓶爆炸。

      16) 其它傷害:指上述原因以外的,如跌傷、凍傷等。

      (2) 間接原因:(組織技術原因)

      1) 防護、保險、信號等裝置缺少或有缺陷。

      2) 設備、工具附件有缺陷。

      3) 個人防護用品缺少或有缺陷。

      4) 光線不足或工作地點通道條件不良。

      5) 沒有安全操作制度或不健全。

      6) 勞動組織不合理。

      7) 對現場缺乏檢查或指導有錯誤。

      8) 設計有缺陷。

      9) 不懂操作技術知識。

      10) 違反操作規程或違反勞動紀律。

      11) 除上述以外的其它原因。

      2、 設備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

      (1) 直接原因

      1) 違反操作規程或勞動紀律。

      2) 缺乏維護或維護不周。

      3) 缺少檢修或檢修不良。

      4) 設備本身故障或材質不良。

      5) 設計錯誤。

      6) 安裝不合理或安裝錯誤。

      3、 火災、爆炸事故的原因:

      (1) 物質原因:

      1) 使用明火:如焊割、烘烤、加溫、照明、取暖等。

      2) 設備、工具缺陷:如漏油、漏氣、摩擦、撞擊產生火花,缺乏安全裝置等。

      3) 電氣裝置有缺陷:電器設備、線路產生火花、雷擊、靜電放電等。

      4) 設備發生故障:如缺水、停汽、停電、腐蝕、結焦等。

      5) 物質自燃:如油抹布自燃等。

      6) 易燃物接觸火源或灼、熱物體。

      7) 物質的化學作用。

      8) 其它。

      (五) 附則

      1、 對于各類事故責任的處理:重大事故的責任者處分、由廠級(公司)決定,一般事故處理由事務部,由總經理決定,其限期一般要在一個月內結案,最遲不得超過三個月。

      3、 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按本細則處理:

      (1) 在生產中為了防止事故或發生其它意外,而采取主動停車,或緊急放空措施者。

      (2) 人力所不能抗拒的自然災害(水災、風災等)以及外來因素(廠外電源停電等)所造成的生產上的損失。

      (3)產品質量事故由品質部負責分析,統計上報。

      (4)醫療事故、食堂集體食物中毒,由事務部負責分析,統計上報。

      (5)) 交通事故,由行政部負責分析,統計上報。

      (6 不是在生產、工作中發生的傷害事故,如家里煤氣中毒,食物中毒,下河洗澡淹溺、駕駛交通工具發生的交通事故,在家中觸電、或偷割電線觸者均由個人負責。

      (7) 在生產崗位上因打架頭斗歐、鬧玩等生產、工作無關而發生的一切傷害,其后果由個人負責。

      (8) 本細則如與上級規定有抵觸時,按上級規定執行。

      附件

      重傷事故劃分標準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均按重傷事故處理:

      1、 經醫生診斷成為殘廢或可能成為殘廢的。

      2、 傷勢嚴重,需要進行較大手術才能挽救的。

      3、 人體要害部位嚴重灼傷、燙傷、雖非要害部位,但灶傷、燙傷占全身面積三分之一以上的。

      4、 嚴重骨折(胸骨、肋骨、脊椎骨、鎖骨、肩胛骨、腕骨、腿骨和腳骨等因受傷引起骨折)及嚴重腦震蕩等。

      5、 眼部受傷嚴重,有失明可能者。

      6、 手部傷害:

      (1) 大拇指軋斷一節的。

      (2) 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任何一只軋斷兩節或任何兩只各軋斷一節的。

      (3) 局部肌腱受傷嚴重的,引起機能障礙,有不能自由伸屈等而造成的殘廢可能的。

      7、 腳部傷害:

      (1) 腳趾砸斷三只以上的。

      (2) 局部肌腱受傷嚴重;引起機能障礙有不能行走自如等殘廢可能的。

      8、 內部傷害:內臟損傷,內出血或傷及腹膜等。

      9、 凡不在述范圍以內的傷害,經醫生診斷后,認為受傷較重,可根據實際情況,參考上述各點確定,并報市勞動局備案。

      第5篇 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報告制度

      1.對施工過程中發生的安全事故、事件,必須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及時認真地進行處理。

      2.工程項目發生安全事故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項目經理和項目有關管理人員應首先迅速組織搶險排險,搶救遇險受傷人員,防止險情擴大,并保護好事故現場。

      3.工程項目發生安全事故后,各有關單位必須嚴格執行國家、地方、行業及總公司規定的事故分類及相應的報告程序,迅速、及時、準確地向上級及地方有關部門報告,不準瞞報、虛報和拖延不報。重傷及以上安全事故必須在發生后立即上報企業負責人及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由企業負責人在1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發生事故單位的負責人必須于24小時內提交書面報告,由公司安全生產管理部上報工程局。

      4.報告事故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4.1事故發生單位概況;

      4.2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

      4.3事故的簡要經過;

      4.4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

      4.5已經采取的措施;

      4.6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

      5.月、季、年傷亡事故統計報表,報告期截止到25日,報表于當月的30日前必須送達工程局。重傷及以上事故調查報告書要在事故發生之日起三十天內上報。

      6.工程項目發生安全事故后,各有關單位必須嚴格執行國家、地方、行業及總公司規定的事故分類及相應的事故調查處理程序,組織事故調查小組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傷亡和物損情況,提出事故處理方案,制定防止同類事故再次發生的防范措施。

      7.在事故調查中,工程項目經理部負責及時、準確、全面地提供安全事故的有關資料、證據和相關人證,接受并配合調查人員的現場查證。事故現場必須經調查人員現場查證并做出有關指令后,方可進行清理,恢復施工。

      8.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安全事故均有權檢舉、控告和投訴,對隱瞞事故不報者,一經查實,應對有關責任人加重處罰。對打擊報復檢舉、控告和投訴方的,要依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觸犯法律的應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第6篇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處理及責任追究制度

      為加強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報告、統計、調查和處理安全事故,積極采取預防措施,提高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制定本制度。

      一、 事故分類

      1. 輕傷事故:損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傷害。

      2. 重傷事故:表定損失工作日等于和超過105工作日的失能傷害。

      3. 死亡事故:死亡。

      4. 重大事故:

      1) 一級重大事故:死亡三十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三百萬元以上。

      2) 二級重大事故:死亡十人以上,二十九人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一百萬元以上,不滿三百萬元。

      3) 三級重大事故:死亡三人以上,九人以下,或重傷二十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三十萬元以上,不滿一百萬元。

      4) 四級重大事故:死亡二人以下,或重傷三人以上,十九人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十萬元以上,不滿三十萬元。

      二、 事故報告

      輕傷、重傷、重大傷亡事故發生后,負傷者或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通知公司施工部或辦公室,保護事故現場,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撥打110、120或119電話,防止事故擴大。施工部負責人接到重傷事故報告后,應立即報告公司法定代表人,并趕赴現場組織搶救工作。24小時內將傷亡報告表報送至相關單位。

      重大事故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①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工程項目、企業名稱;②事故發生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③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④事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⑤事故報告單位。

      三、 事故處理

      1. 對重大事故處理

      1) 發生四級重大事故,事故工地停產3天整頓,同時對全部在施工地進行檢查、整頓,并對全體職工進行教育。市建委進行通報批評。

      2) 在本年度內發生第二起四級重大事故,事故工地停產3天整頓,同時全部在施工地停產1天檢查整頓,對全體職工進行教育。市建委對其進行通報批評,并根據有關規定對企業進行處理。

      3) 在本年度發生三起四級重大事故,工地停產整頓1周,同時全部在施工地停產3天檢查整頓,對全體職工進行教育。市建委對企業除上述理由外,自事故發生之日起3個月內不準新開工程。

      4) 發生三級重大事故,全部在施工地停產1周整頓,經市建委或其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復工。市建委對企業按(一)、(二)處理外,自事故發生之日起6個月內不得承包工程。

      5) 發生三級以上重大事故,全部在施工程均立即停產,進行全面整頓,經市建委對其整頓結果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復工。自發生事故之日起,6個月內不得承包工程。市建委將依據有關規定對其企業資質重新進行核定,問題嚴重者,給予降低資質等級或吊銷資質登記的處理。

      2. 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

      1) 發生重大事故,應按有關規定查清事實,并按《河南省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規定明確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2) 發生重大事故,必須對造成重大事故的直接責任人(領導責任和管理責任),按其應承擔的責任,依據有關規定嚴肅處理,給予行政處分,并報市建委備案。

      3) 發生重大事故,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發生重大事故后,隱瞞不報、漏報、拖延報告期限、破壞現場、提供偽證阻礙調查工作正常進行或有其它嚴重違反有關法規的行為,經查實后,立即全面停產整頓,經市建委驗收合格后方可復工,并停止6個月承包工程的資格。其主要責任人必須給予行政處分。市建委在全市通報批評。

      四、 事故調查

      1. 輕、重傷事故的調查:輕傷、重傷事故發生后,公司成立由主管生產副經理李昀林為組長、公司施工部、事故發生項目的項目經理、技術員、安全員、公司工會成員為組員的事故調查組,對事故發生原因、受傷人數、經濟損失、事故責任人等情況進行調查。調查完畢后由事故調查組提出事故處理意見和防范措施的建議并將事故調查報告以書面形式報告公司法定代表人。

      2. 死亡、重大傷亡事故的調查:發生死亡、重大傷亡事故,應立即報告區建委,并配合市級相關管理部門組成的調查組展開調查。具體規定按照市調查組調查程序執行。

      第7篇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處理責任追究制度

      為加強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報告、統計、調查和處理安全事故,積極采取預防措施,提高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制定本制度。

      一、 事故分類

      1. 輕傷事故:損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傷害。

      2. 重傷事故:表定損失工作日等于和超過105工作日的失能傷害。

      3. 死亡事故:死亡。

      4. 重大事故:

      1) 一級重大事故:死亡三十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三百萬元以上。

      2) 二級重大事故:死亡十人以上,二十九人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一百萬元以上,不滿三百萬元。

      3) 三級重大事故:死亡三人以上,九人以下,或重傷二十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三十萬元以上,不滿一百萬元。

      4) 四級重大事故:死亡二人以下,或重傷三人以上,十九人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十萬元以上,不滿三十萬元。

      二、 事故報告

      輕傷、重傷、重大傷亡事故發生后,負傷者或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通知公司施工部或辦公室,保護事故現場,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撥打110、120或119電話,防止事故擴大。施工部負責人接到重傷事故報告后,應立即報告公司法定代表人,并趕赴現場組織搶救工作。24小時內將傷亡報告表報送至相關單位。

      重大事故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①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工程項目、企業名稱;②事故發生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③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④事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⑤事故報告單位。

      三、 事故處理

      1. 對重大事故處理

      1) 發生四級重大事故,事故工地停產3天整頓,同時對全部在施工地進行檢查、整頓,并對全體職工進行教育。市建委進行通報批評。

      2) 在本年度內發生第二起四級重大事故,事故工地停產3天整頓,同時全部在施工地停產1天檢查整頓,對全體職工進行教育。市建委對其進行通報批評,并根據有關規定對企業進行處理。

      3) 在本年度發生三起四級重大事故,工地停產整頓1周,同時全部在施工地停產3天檢查整頓,對全體職工進行教育。市建委對企業除上述理由外,自事故發生之日起3個月內不準新開工程。

      4) 發生三級重大事故,全部在施工地停產1周整頓,經市建委或其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復工。市建委對企業按(一)、(二)處理外,自事故發生之日起6個月內不得承包工程。

      5) 發生三級以上重大事故,全部在施工程均立即停產,進行全面整頓,經市建委對其整頓結果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復工。自發生事故之日起,6個月內不得承包工程。市建委將依據有關規定對其企業資質重新進行核定,問題嚴重者,給予降低資質等級或吊銷資質登記的處理。

      2. 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

      1) 發生重大事故,應按有關規定查清事實,并按《河南省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規定明確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2) 發生重大事故,必須對造成重大事故的直接責任人(領導責任和管理責任),按其應承擔的責任,依據有關規定嚴肅處理,給予行政處分,并報市建委備案。

      3) 發生重大事故,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發生重大事故后,隱瞞不報、漏報、拖延報告期限、破壞現場、提供偽證阻礙調查工作正常進行或有其它嚴重違反有關法規的行為,經查實后,立即全面停產整頓,經市建委驗收合格后方可復工,并停止6個月承包工程的資格。其主要責任人必須給予行政處分。市建委在全市通報批評。

      四、 事故調查

      1. 輕、重傷事故的調查:輕傷、重傷事故發生后,公司成立由主管生產副經理李昀林為組長、公司施工部、事故發生項目的項目經理、技術員、安全員、公司工會成員為組員的事故調查組,對事故發生原因、受傷人數、經濟損失、事故責任人等情況進行調查。調查完畢后由事故調查組提出事故處理意見和防范措施的建議并將事故調查報告以書面形式報告公司法定代表人。

      2. 死亡、重大傷亡事故的調查:發生死亡、重大傷亡事故,應立即報告區建委,并配合市級相關管理部門組成的調查組展開調查。具體規定按照市調查組調查程序執行。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處理制度范本(七篇)

      一、事故調查必須堅持及時準確、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二、事故的具體調查處理必須堅持四不放過”事故原因和性質不查清不放過;防范措施不落實不放過;事故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推薦專題

      相關事故調查處理信息

      •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處理制度(七篇)
      •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處理制度(七篇)83人關注

        為了積極預防、妥善處理安全事故,保護員工自身、他人的合法權益和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務院《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 ...[更多]

      •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處理制度(五篇)
      •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處理制度(五篇)66人關注

        為了積極預防、妥善處理安全事故,保護員工自身、他人的合法權益和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務院《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