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醫院傳染病管理疫情報告制度
第六醫院傳染病管理疫情報告制度
一、認真貫徹“預防為主”方針,加強對傳染病管理,由副院長分管,防保科具體負責傳染病疫情報告及監督管理。
二、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服從省、市各級衛 生行政部門的監督和各級疾控中心的業務指導、監督管理。
三、凡診治病人的中、西醫務人員、檢驗、放射人員均為法定報告人,法定報告人,必須熟悉國家規定的法定傳染病病種和報告方法。
四、嚴格執行疫情報告制度,發現法定傳染病、病原攜帶者或疑似傳染病人 時,要立即按規定的內容、程序、方式和時限報告,不遲報,不漏報, 不錯報。并要做到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1、發現甲類傳染病(鼠疫、霍亂)、乙類傳染病中的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炭疽病人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時,立即報告防保科及院領導,并同時填好傳染病報告卡交防保科,防保科于2小時內,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報告衛生行政部門和市疾控中心。
2、發現乙類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時,立即填好傳染病報告卡,報防保科,防保科于6小時內網上直報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
3、發現丙類傳染病病人時,也必須填好傳染病報告卡交防保科,防保科于24 小時內網上直報國家cdc。
4、發現傳染病暴發、流行時,應立即報防保科及醫院領導,醫院以最快方式向市疾控中心和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5、填寫傳染病報告卡片時,要提高填卡質量,要做到:字跡清楚,項目填全。
6、在門診日志上詳細填寫患者的家庭住址,城鎮填寫到門牌號,農村填寫到村。并詳細詢問流行病學相關資料及聯系方式(電話號碼)等,住院病人還需詳細記錄身份證號碼。
五、科室發現傳染病病人,該轉院的要及時轉院,不能轉院的應根據病種及時采取相應的隔離、治療和控制傳播等措施,并對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場所、物品以及醫療廢物做好消毒和無害化處理。
六、按衛生行政部門規定時間,按時按規范開設腸道門診和發熱預檢診室,并做好相應的消毒隔離工作和標本采檢工作。
七、各科室醫護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有關防止傳染病的管理制度、診療護理操作規范、安全防護、消毒隔離和醫療廢物處理等規范,防止傳染病的醫源性感染和醫院感染。
八、切實做好病人保密制度,不準將就診的淋病、梅毒、麻風病、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原攜帶者及家屬的姓名、住址和個人病史公開。
九、防保科要經常深入科室督促檢查疫情報告執行情況,發現問題要及時提出整改意見予以糾正,保管好傳染病報告卡至三年,以備查驗。
第2篇 醫院傳染病管理工作制度
醫院傳染病管理工作制度
一、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各項法律、法規。
二、負責接待國家以及省、市、區疾控中心及衛生監督所對我院傳染病的督導檢查工作任務。
三、負責突發事件以及新發傳染病的監測工作。
四、負責傳染病的管理與督查工作,督促各科室醫生及時準確的填寫傳染病報告卡與死亡病例報告卡。
五、每天從各個科室收集傳染病報告卡與死亡病例報告卡進行登記,并通過網絡直報。
六、每月將各科室醫生上報的傳染病數量進行統計并造表以進行獎勵,并將各科室上報的傳染病病種數以及各科室死亡病例數進行統計分析上報質控科。
七、定期到全院各科室核對門診日志以及出入院登記本,有無傳染病漏報情況。
八、定期督促檢查發熱門診以及腸道門診的運行。
九、及時準確地向轄區城關區疾控中心報送傳染病報表。
十、臨床如發現afp、hiv病例通知我科,我科立即到病房進行流調工作并搜集標本,并立即電話上報城關區疾控中心,病人出院后復印病例上報城關區疾控中心。
十一、我院是國家疾控中心指定的全年流感監測哨點醫院,每周定期在監測科室進行督促檢查收集流感標本,收集流感樣病例,將標本登記、編號后及時送往疾控中心進行監測。將流感樣病例每天通過網絡直報國家疾控中心。
十二、我院是菌痢病例監測哨點醫院,每天到檢驗科收集菌痢標本,登記后及時送往城關區疾控中心進行監測,并及時上報菌痢檢測報表。
十三、我院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傳染病監測技術平臺甘肅及周邊省區傳染病病源普流行規律研究課題項目,每天查閱全院病房日報表搜集與五大癥候群有關的病例,如有病例督促科室進行采樣工作,從各科室收集來的標本,將血清從檢驗科分離后對各種標本分類登記、編號,病例信息調查表核對完整無誤后送往疾控中心。
十四、我院是食源性疾病監測哨點醫院,每天到檢驗科以及臨床科室收取標本,登記后及時送往疾控中心進行監測。
十五、定期組織全院重點科室醫務人員傳染病知識培訓工作。
十六、每季度對我院上報的傳染病病例進行疾病譜分析。
十七、對臨床科室上報的急、慢性乙肝病例進行篩選并登記。
十八、完成疾控中心的指令性任務。
第3篇 b醫院傳染病漏報檢查制度
為了加強傳染病疫情管理,杜絕漏報,遲報現象發生,制定本制度。
1、門診醫生要認真填寫門診日志,住院部各科室要認真填寫病人出入院登記。
2、各科室必須建立傳染病報告登記本,根據疫情報告時限及時填卡上報,各科室主任負責本科室的自查管理工作。
3、醫務科、預防保健科負責傳染病疫情報告的督導檢查工作。
4、預防保健科必須根據規范要求每日2次及時深入科室收集傳染病報告卡,及時進行網絡直報,并負責檢查傳染病報告,落實情況,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反饋、責令改正。
5、預防保健科必須對檢查情況進行每周一次小結,每月一次總結,每季度匯總一次,年終進行全面檢查。對發現漏報者必須上報院部,根據規定給予處罰。
6、醫務處負責檢查各臨床科室、預防保健科的傳染病疫情報告情況,預防保健科要深入各科室開展督導工作,要求檢查和督導有記錄、有結果、有匯報。檢查和督導每月一次。
第4篇 新華醫院傳染病疫情網絡直報制度
附屬醫院傳染病疫情網絡直報制度
1、首診醫師發現傳染病病人時,應立即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同時在科室傳染病登記本上進行登記。
2、網絡直報員每天到各科收取傳染病報告卡,并在雙簽本上登記,由收卡人員與填卡人員簽字。收回的傳染病卡必須在專用的傳染病登記本上登記。
3、發現甲類傳染病、乙類傳染病中的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脊髓灰質炎的病人、病原攜帶者或疑似病人,首診醫師必須在2小時內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同時網絡直報員通過中國疾病控制信息系統進行網絡直報。
4、發現乙類、丙類傳傳染病,首診醫師必須在24小時內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同時網絡直報員通過中國疾病控制信息系統進行網絡直報。
5、每天下午4點前,網絡直報員在江西疾病控制系統上報每日零報。
6、網絡直報員每月對全院各科各類傳染病進行分類統計,做出報表。年終進行總計,并做出年終總表。
第5篇 某醫院傳染病門診日志登記制度
人民醫院傳染病門診日志登記制度
1、門診部應設置各科門診日志登記薄。
2、門診醫生應對來院就診病人均應門診日志上逐項填寫。填寫內容確切,地址詳細,字跡清楚,14歲以下兒童應填寫家長姓名。
3、門診日志填寫至少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職業、住址、病名(診斷發病日期、就診日期、就診或復診九個基本項目。
4、門診病人中的甲、乙類法定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應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并按要求在傳染病疫情登記薄上填寫(腸道門診)。
5、診日志由門診部護士長負責督查,及時查漏補缺,填寫完整,每季上交防保科。
第6篇 市民醫院傳染病疫情自查制度
人民醫院傳染病疫情自查制度
1、醫院實行傳染病疫情報告情況自查制度,疫情自查具體工作由防保科負責實施。
2、防保科每月要對門診日記和相關科室的進、出院病人傳染病疫情登記情況進行檢查。
3、防保科對檢查中出現的傳染病漏報、遲報的情況,及時通知經管醫生,由經管醫生補報登記。
4、在自查中出現問題,防保科應及時地采取措施加于改進。
5、自查中存在的缺陷予以登記,根據獎懲條例與醫生的獎金掛鉤。
6、每季由防保科進行傳染病疫情質控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報告分管院長。
第7篇 三二醫院傳染病防治知識技能培訓制度
第二醫院傳染病防治知識與技能培訓制度
為認真貫徹《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信息報告與管理規范》,確保及時、準確、完整的報告傳染病以及規范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每年對本院醫務人員、總值班人員進行至少一次以上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信息報告與管理規范、傳染病診斷標準以及近年來衛生部下發要求學習的相關文件和我市發生傳染病暴發疫情和近幾年未發現的傳染病又重新出現時的培訓。
二、每年對新上崗人員進行傳染病防治知識和疫情報告的培訓,對培訓結果考試合格后進行錄用。
三、每年對實習醫護人員進行至少一次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信息報告與管理規范、傳染病診斷標準以及近年來衛生部下發要求學習的相關文件和我市發生傳染病暴發疫情和近幾年未發現的傳染病又重新出現時的培訓。
四、每次培訓后對參加培訓人員進行培訓效果的評估,必要時進行考試,并及時打分。
五、保存培訓通知、簽到冊、課件或講義、培訓效果等記錄。
第8篇 b醫院傳染病法規知識培訓制度
1、疫情管理人員、網絡直報人員和有關院科領導要積極參加各種有關傳染病知識培訓,全面了解有關法律法規及其規章制度。
2、對全院醫務人員每年進行兩次傳染病相關知識培訓。
3、新入院的醫生和實習生必須進行傳染病相關知識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4、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管理條例、衛生部37號令、傳染病監測信息工作指南、傳染病診斷標準、傳染病信息報告系統工作管理技術規范等。
5、疫情管理人員和網絡直報人員必須接受上級疾控部門的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6、拒絕參加培訓者按有關制度處置。
第9篇 f醫院傳染病疫情管理制度
醫院的場所內,難免會出現患有傳染病的病人,因此更要加強對傳染病的管理。下面小編為大家搜集的一篇“醫院傳染病疫情管理制度”,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疫情領導班子:由主管業務副院長、疫情管理科長、疫情管理人員、醫務科主任、護理部主任、感控科科長、質控科科長,組成傳染病管理委員會。委員會成員負責對傳染病管理工作進行監督,每年對上年度傳染病管理工作進行檢查,根據最新情況制定相關傳染病有關制度。
二、疫情管理的內容:根據傳染病法規定的37種傳染病為報告病例。
三、具體實施:
1、每年新職工崗前培訓必須有學習傳染病防治法的內容,學習結束必須進行考試。
2、要求每個科室每年至少學習傳染病法一次,并有簽到及每人學習后考試成績或學習心得存檔。每個科室的副主任或科聘主治醫生為傳染病監控醫生。
3、門診醫生有完善的門診日志。(如果在大醫院,就診病人較多的情況下,可以由護士幫助填寫相關內容,待病人就診結束,再補充診斷等)門診日志內容包括:姓名、家長姓名(14歲以下患兒時必填)、性別、年齡、詳細家庭地址、就診時疾病臨床表現、就診后初步診斷、診療情況、處理。
4、出入院登記本的管理。病人入院后,必須填寫完整的相關內容(病人的姓名,性別,年齡,詳細家庭地址,入院診斷);出院時,必須根據病歷所書寫的最后診斷填寫病人的出院診斷。
5、檢驗科結果登記必須有病人姓名、性別、年齡、就診科室、床位號、檢驗項目、檢驗方法、檢驗結果、檢驗科檢驗人員簽名。
6、放射科結果登記必須有病人姓名、性別、年齡、就診科室、床位號、檢查項目、放射結果診斷、放射科醫生簽名。
7、門診醫生接到病人結果報告單后,做出診斷,如有報告病例,則按傳染病報告卡要求填寫完整疫報卡后將報卡送至門診辦公室,由疫情管理人員去收卡。
8、病房內,要求每位上班醫生對新送到科室的所有化驗或檢查單結果進行分析,診斷(因為醫生值出的時候,是休息至第二天的,按法律,從結果報出到網上直報,乙類必須為6小時內),如有診斷傳染病例,則按傳染病報告卡要求填寫完整疫報卡,由護士過醫囑后,與出院卡并放一處,以利疫情管理人員收卡。
9、每天分早上和下午兩次到科室進行簽收傳染病疫報卡(包括節假日,如要做到,必須有3人輪換),方能保證傳染病報卡的按時報出。
簽收的目的為明確疫情報告人及疫情管理人員責任;并在簽收的同時審卡填報內容,保證內容完整;對傷寒、狂犬病等某些特殊病例可及時對病人進行調查;對于結核病、乙肝等容易多次入院就診的病人,經過調查,可排除一年內重復上報的可能,這樣,傳染病卡上報的質量就能得到保證。
10、當天疫情粗略檢查:每天疫情管理人員到放射科及檢驗科對當天所報出的結果進行檢查,如有應上報的傳染病結果,則檢查是否有上報。(如有未上報的門診病人,則查找開單醫生,確定為病房臨時出門診的醫生所填寫的單,則由疫情管理人員根據該醫生的門診日志幫助填寫并上報。)
11、每月中旬,必須查閱全院上月的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出院病歷、放射科檢查結果及檢驗科檢驗結果。(這要求管理人員必須配足,要完成如此大量的工作,必須要求2位專職人員)
12、每月在質控簡報中通報上月疫情報告情況(包括疫情動態,遲報、漏報的檢查結果,并作出懲罰通告)。
在門診日志和病房出入院登記上,還有第二個方法,可以減少很多工作量,當然,只是減少疫情管理人員的工作量,但卻增加醫生的工作量。那就是網絡管理。
1、病人醫療資料在入院6小時內必須完整記載在計算機病歷內。
2、醫院所有檢驗和檢查結果,必須在網上向科室報出。
3、當然,病人少的情況下,管理不是很難,但大醫院病人多的情況下,操作就不容易了,那么,這還要求計算機的功能上,必須增加相關字串提示功能,這樣,每當出現相關的診斷或檢驗、檢查單結果的時候,我疫情管理人員就能及時得到資料,督促報告。
4、網絡管理的好處就是只要有病人就診、出入院,所有資料在計算機內,只要有相關疫情內容,可及時發現,則可避免遲報和漏報,亦不用每月進行病歷檢查。
四、如果出現傳染病的遲、漏報現象,除外依照傳染病法追究情況外,可由單位按照情節嚴重與否進行相當處罰(在沒有發生傳染病因此發生流行或暴發的情況下)。如查出有遲報的病例,可以扣罰接診醫生、傳染病監控醫生每人各5元,并在醫院簡報或質控簡報中提出批評;如有漏報,各扣罰接診醫生、科傳染病監控醫生每人各50元,并在醫院簡報或質控簡報中發出通報批評;如傳染病發生漏報三次者,接診醫生當年不得參加工作評優,晉升一律推遲一年。
第10篇 b醫院違反傳染病防治法責任追究制度
為了進一步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使我院的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真正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提高醫院傳染病報告質量,制定本制度。
1、我院傳染病防治管理實施醫院、科室、責任人三級管理制度,院部有一名主管院長負責傳染病疫情管理工作。
2、根據傳染病報告程序落實疫情報告責任,各科室必須明確職責,落實責任。根據規定認真做好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不得漏報、遲報、謊報、瞞報。
3、醫務科、感染性疾病科負責監督檢查傳染病疫情上報工作,實施每周小結,每月有總結。
4、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必須責令及時更正并根據情況實施處罰。
5、凡漏報、遲報,未造成傳染病疫情播散、暴發、流行者給予50元處罰,情節嚴重者,根據傳染病防治法有關規定處理,科室主任負連帶責任。
6、對工作督導不力,檢查不及時造成漏報不能及時發現者,對責任科室(醫務科、感染性疾病科)及責任人給予100元罰款處理。
7、對累計漏報、遲報超過3例者,扣除責任人當月工資、資金,并通報全員,科室主任負連帶責任。
8、全年發現傳染病漏報超過5例者,扣除主管院長及醫務科責任人年終資金,并給予警告處分。
9、責任報告人、疫情管理人員、網絡直報人員由于工作不負責任,出現重大傳染病誤報事故,扣除3個月工資、全年獎金,全院通報批評,給予記過處分;情節嚴重,造成嚴重后果者,按下崗處理,違反法規者依法處理。
第11篇 公療醫院傳染病預防和控制制度
1、為防止傳染病的醫院感染或醫源性感染,遵照《傳
染病防治法》的規定,按《公療醫院的預檢分診工作制度》執行。
2、各診室、病房、化驗室以及各技能科室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以及終未消毒制度。
3、嚴格執行操作常規,尤其是實驗室操作規程,防止病原體在實驗室傳播或擴散。
4、嚴格執行醫療廢物的無害化管理,禁止一次性醫療用品重復使用。并做好醫療廢物的管理和醫療用品、器械的消毒和滅菌工作。
5、認真落實傳染病的防治措施。
6、不認真執行醫院有關傳染病預防和控制制度,造成傳染病傳播、擴散或醫院感染的,按照《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和醫院規定,根據情節輕重,給予除罰.
第12篇 某中心醫院傳染病病例診斷、登記和轉診制度
某市中心醫院傳染病病例診斷、登記和轉診制度
1、傳染科門診或住院病房對所有考慮為傳染病的病例,必須嚴格按照《傳染病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進行診斷處置。
2、門診日志和傳染病登記本,包括門(急)診、放射科等,對傳染病病例,要詳細記錄就診病人的基本情況,項目齊全,書寫規范,14歲以下兒童必須注明家長姓名。初診已報疫情的傳染病病人,注明“傳染病疫情已報”,復診病人注明“復診”字樣。首診發現傳染病人立即轉傳染科門診。
3、臨床科室、放射科等必須建立傳染病登記本,記錄項目和內容與門診日志及出入院登記本相一致,且在一定時間段內,二者人數相符合。
4、傳染病疫情報告室應建立傳染病信息登記冊,對報告的傳染病病例有詳細的信息記錄,并定期進行匯總分析。
5、不具備傳染病診療條件的科室,在發現傳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時,要認真、詳細地做好登記,及時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并轉傳染科門診或住院病房診斷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