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火舞私秘?奶头大屁股小说,永久免费看啪啪网址入口,国产在线精品无码av不卡顿,国产精品毛片在线完整版,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妇女迅雷,色综合久久久无码网中文,日韩新无码精品毛片,强睡邻居人妻中文字幕
      當前位置:1566范文網 > 企業管理 > 制度大全 > 安全制度

      尾礦庫安全績效測量與評價制度(十二篇)

      發布時間:2024-02-10 07:08:19 查看人數:26

      尾礦庫安全績效測量與評價制度

      第1篇 尾礦庫安全績效測量與評價制度

      績效監測的目的是對安全標準化進行綜合考核,提出進一步完善安全標準化的計劃和措施,不斷提高安全管理績效,實現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

      績效監測的標準為法律、法規、標準規范以及本單位各項規章制度的規定。

      一、管理部門及人員

      1、安委會為績效監測管理部門。

      2、安委會組織績效監測人員實施績效監測,監測人員應熟悉監測計劃及監測要求,掌握人員溝通、資料查閱、現場抽檢的技巧,并能認真、如實填寫監測記錄表。

      3、績效監測每半年進行一次。

      二、監測內容

      監測內容包括:

      --目標與指標。

      --法律法規依從程度。

      --安全投入。

      --安全教育培訓情況。

      --職業危害監測情況。

      --安全健康數據統計分析情況。

      --個人防護用品使用及管理情況。

      --糾正與預防措完成率及其效果效率。

      --事故、事件調查完成率。

      --任務分析及任務觀察執行情況。

      --變化管理回顧情況。

      --安全標準化系統的持續改進情況。

      三、績效監測實施及記錄

      1、監測范圍

      作業現場、設備、設施、作業人員、管理人員、記錄、資料等文件。

      2、監測程序

      對每個項目均制定監測記錄表,抽調監測人員并熟悉監測記錄表的各項內容,針對不同項目分別采取現場巡檢、抽查在場人員、查看有關記錄和對計劃與實施的比例、查看原件等方式,填寫監測記錄表,匯總分析提出該次監測結果。

      3、監測方法

      (1)通過對各種記錄、資料的檢查確定某項監測內容的績效實績;通 過核對文件和記錄的數據進行分析,記錄下列監測情況。

      --安全投入及使用情況。

      --培訓情況。

      --糾正預防措施完成率。

      --安全、健康有關數據的統計、分析情況。

      --職業危害因素監測,檢查數據的變化。

      --事故、事件調查完成率。

      (2)通過作業現場現狀及人員的檢查等方式,記錄下列監測的情況:

      --目標要求內容。

      --現場設備設施安全監控,檢查是否存有隱患。

      --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

      --個人防護用品的管理情況。

      4、監測記錄表

      由安委會編制各監測項目的監測記錄表,監測記錄表含如下內容:

      監測項目名稱、監測各項內容(監測內容中分每項內容的名稱、標準要求、監測方法、監測實況、結果論述)監測人、日期。

      四、監測要求

      如實記錄監測結果,填寫監測人姓名、日期。

      五、監測結果記錄、溝通與回顧要求

      監測記錄表交安全科匯總、分類、登記在績效考核統計表上,下發各單位、上報總經理、公示欄公示。

      每年通過績效考核統計、分析回顧績效的實績,并制定下一步整改措施,提出進一步完善安全標準化的計劃和措施,不斷提高安全管理績效。

      六、相關記錄

      1、《績效監測計劃表》

      2、《績效監測記錄表》

      第2篇 尾礦庫安全巡查管理制度

      1、尾礦庫安全檢查組織形式分為公司級、車間(選廠)級、班組級安全檢查及定期觀測等,負責檢查的人員由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及尾礦工擔任,必須嚴格履行崗位職責,并做好相關檢查記錄。

      2、安環部負責尾礦庫的安全監督管理及組織公司級安全檢查,地質測量部負責組織尾礦庫的定期監測,選礦廠負責尾礦庫日常管理及組織車間級檢查,尾礦工負責尾礦庫的日常檢查。

      3、公司級檢查:由安全環保部負責,地質測量部、選礦廠、機動能源部、基建部參加,每月一次,主要檢查內容有尾礦排放與筑壩、庫水位控制與防汛、尾礦庫防洪安全檢查、尾礦庫排水構筑物安全檢查、尾礦壩安全檢查(檢查表見附表1)。

      4、選礦廠檢查:由選廠負責。選廠分管尾礦庫廠長、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參加。主要檢查內容有尾礦輸送,排放與筑壩、庫水位控制與防汛、尾礦庫防洪安全檢查、尾礦庫排水構筑物安全檢查、尾礦壩安全檢查(檢查表見附表2)。

      5、班組級檢查:巡管工和尾礦工每班進行一次巡查,檢查結果記錄在交接班記錄本上。主要檢查尾礦排放設施、上壩公路、壩肩截洪溝、壩面排水溝、庫水位及壩體等狀況(檢查表見附表3)。

      6、汛期,排洪設施應派專人檢查、維護,防止漂浮物淤堵。

      7、尾礦庫觀測內容和要求:

      (1)由尾礦工負責定期觀測:庫水位、水邊線,干灘長度(目測值)。

      (2)由地質測量部負責定期監測:壩體位移沉降,尾礦壩堆積坡比、灘頂、干灘長度、安全超高。

      汛期、暴雨期間和水位異常波動時應增加觀測次數。

      (3)尾礦庫觀測內容:壩的外坡坡比(每年至少一次);壩體位移(每季度至少一次);安全超高(每月一次);尾礦庫庫區水位(每天一次);尾礦庫干灘長度、坡度、灘頂、壩頂高程(每季至少一次)。

      8、隱患整改:

      (1)公司建立安全檢查信息收集、傳遞、處理和反饋的渠道。以書面的形式及時下達《隱患整改通知書》,《隱患整改通知書》內容為:整改項目、整改期限、整改責任人、整改措施和方法等。

      (2)班組、選廠按“四定”(定整改措施、定整改期限、定整改責任、定整改資金)、“三不推”(凡班組能整改的不推給選廠,凡選廠能整改的不推給公司)的原則對照《隱患整改通知書》按期完成整改任務。選廠自身不能解決的,應及時用書面形式報告公司領導,研究制定解決方案,并指定責任人落實。

      (3)隱患整改完后,選廠應形成整改反饋意見,及時告知安全環保部,由安全環保部負責復查、驗收、銷號。

      9、執行檢查的人員須進行危害識別、危害分類、補救行為、報告要求等方面的培訓。

      10、檢查人員須在安全檢查表上簽名,安全檢查表應保存備查。

      第3篇 尾礦庫庫區安全檢查制度

      一、管理部門

      1、安委會負責庫區檢查的管理工作,通常由尾礦工進行庫區檢查,必要時安全科指定專人進行檢查。

      2、安委會應對執行庫區檢查的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危害識別、危害分類、補救行為、報告要求。

      二、庫區檢查

      1、庫區檢查由尾礦工每月進行一次檢查,檢查中認真填寫壩體檢查表。

      2、庫區檢查表的內容不少于下列要求:

      (1)周邊山體滑坡、塌方、泥石流和溶洞等情況;

      (2)周邊違章爆破、采石和建筑;

      (3)違章進行尾礦回采、取水;

      (4)外來尾礦、廢石、廢水和廢棄物排入;

      (5)周邊放牧和開墾等。

      三、庫區檢查管理

      1、所有的庫區檢查均應保存記錄并歸檔保存。

      2、所有的庫區檢查記錄每季度應予匯總,并提交給安全科。安全科對每季庫區檢查匯總報告的建議作出采納與否的決定,對不符合項確定采取的糾正措施,并下發實施。

      3、庫區檢查人員對超過規定風險的異常,應立即報告安全科,安全科應對此采取相關對策并實施。

      對重大風險,安全科應及時呈報公司安全負責人,公司安全負責人根據風險承受能力確定處置措施或召開相關部門聯合會議研究、討論確定處置方案并布置實施。

      四、相關記錄

      《庫區安全檢查記錄表》

      第4篇 某尾礦庫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1. 廠每月組織有關管理人員對尾礦壩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雨季每十天檢查一次。

      2. 巡壩人員每天必須對大壩進行一次安全巡視檢查,并由溢流口取回水樣測定ph值,于當天17:00前報廠調度。

      3. 每逢暴雨,巡壩人員必須當天上壩巡查、監視大壩的安全情況,并向廠調度室報檢查情況。

      4. 對大壩邊坡、草皮、涵洞、水溝管理好,防止當地村民在坡上種樹、放牛,對自然生長的樹木必須及時連根挖掉,發現白蟻做窩,及時消除隱患。

      5. 根據庫容情況,必須經常調整尾礦管排放口,使尾礦按需要存放。

      6. 必須定期檢查壩內側堤壩是否被風浪沖刷塌陷,凡有沖刷深度超過10公分的,必須報告廠主管部門采取措施。

      7. 每年對壩的溢流溝渠、山坡擋水溝進行一次清理,保證溝渠暢通,確保泥沙不進入尾礦壩內。

      8. 巡壩人有義務對附近村民宣傳尾礦壩管理規定,搞好工農關系,使當地村民協助我廠做好尾礦壩的管理。

      9. 負責管理好2#尾礦庫的植草綠化工作,確保環境不再受污染。

      10. 在暴雨階段對暫停使用的2#尾礦庫必須經常檢查,發現異常及時報告。

      11. 3#尾礦庫開始溢流時要清理各種雜物,以免涵洞堵塞。(清理要有互保人員在場)

      第5篇 a尾礦庫水位控制安全管理制度

      一、在排水構筑物上或尾礦庫內適當地點,應設置清晰醒目的水位標尺。標明正常運行水位和警戒水位。

      二、控制尾礦庫水位遵循如下原則:

      1、在滿足回水水質和水量要求前提下,盡量降低庫內水位;

      2、在汛期必須滿足設計對庫內水位控制的要求;

      3、當尾礦庫實際情況與設計不符時,應在汛前進行調洪演算;

      4、當回水與尾礦庫安全對灘長和超高的要求有矛盾時,必須保證尾礦庫安全;

      5、水邊線應與壩軸線基本保持平行;

      6、巖溶或裂隙發育地區的尾礦庫,應控制庫內水深,防止落水洞漏水事故。

      第6篇 尾礦庫汛期安全檢查制度

      1、目的

      為了規范尾礦庫防洪安全檢查,確保尾礦庫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我礦尾礦庫防洪安全檢查。

      3、職責

      在汛期來臨之前由尾礦庫主管技術人員檢查尾礦庫排洪設施的防洪標準是否符合要求。由防汛領導小組組織一次尾礦庫防洪專項檢查。

      4、工作內容和要求

      4.1在汛期來臨之前由安全科組織一次對尾礦庫的專項全面檢查,發現隱患及時處理,檢查內容形成書面報告形式經匯總后提交給相關部門,并存檔。

      4.2汛期,尾礦工應定時觀測尾礦庫水位,水位有異常升高應及時查找原因,在滿足庫內外排水水質達到環保要求前提下,盡量降低庫內水位,確保安全第一。

      4.3汛期,尾礦工應觀測庫內水邊線情況。

      4.4在汛期內,生產技術部應加強觀測尾礦庫灘頂高程、尾礦庫干灘長度、沉積灘干灘的平均坡度、尾礦庫水位上升不同高程時的調洪庫容、尾礦庫最高洪水位、最小安全超高和最小干灘長度,判定其是否在安全值范圍內,以便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4.5暴雨前后,安全科保部、選礦廠、尾礦工應對壩體和排洪設施進行全面的檢查清理,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或修復,同時,采取措施恢復庫內水位,防止出現連續暴雨后水位驟升的現象。

      4.6汛期,尾礦工應加強檢查壩體滲流控制情況,注意壩體滲出點的流量變化水質情況及分布,當水質、水量不正常時,要及時查找原因,及時采取措施處理。

      4.7排水構筑物安全檢查主要內容:構筑物有無變形、位移、損毀、淤堵,排水能力是否滿足要求等。

      1)排水斜槽檢查內容:槽身變形、損壞或坍塌,槽內無淤堵等,斜槽周邊無塌方。

      2)排水溝檢查內容:斷面尺寸,沿線山坡滑坡、塌方,護砌變形、破損、斷裂和磨蝕,溝內淤堵等。(由企業根據尾礦庫實際選取上述排水構筑物)

      4.8尾礦庫主管技術人員針對上述內容須制定標準的、可操作性強的檢查表。

      4.9當在汛期壩面或壩肩出現集中滲流、流土、管涌、大面積沼澤化、滲水量增大或變渾等緊急異常情況時,尾礦工應立即報告選礦車間和安環部并采取措施處理。

      4.10檢查發現的問題須及時記錄,及時處理,重大問題記錄要存檔。

      4.11執行檢查的人員須進行危害識別、危害分類、補救行為、報告要求等方面的培訓。

      4.12執行檢查的人員須對檢查報告進行匯總并提交給主管部門,管理層要對檢查報告內容及建議及時作出回應。

      第7篇 a尾礦庫建設安全管理制度

      一、尾礦庫建設項目“三同時”的要求

      1、建設項目程序

      (1)建設項目過程階段劃分

      ①可行性研究階段 ②設計施工驗收階段 ③生產運行階段

      (2)尾礦庫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 流程

      ①立案 → 備案 → 征地 → 地質勘察 → 環境評價 → 可行性研究

      建設項目安全預評價(預評價報告報批 → 專家評審 → 預評價報告備案)

      ②初步設計與安全專篇(專家評審) → 施工建設(施工監理)→ 建設項目安全驗收評價 → 建設項目驗收 → 申請安全生產許可證 → 發放安全生產許可證

      ③尾礦庫投入生產運行

      2、建設項目各階段的評審、驗收

      (1)建設項目立項后應經設區市或省發改委審批備案。

      (2)建設項目安全預評價應經設區市或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主持的專家評審。

      (3)初步設計與安全專篇應經設區市或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主持的專家評審。

      (4)建設項目安全驗收評價后應經設區市或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組織的專家驗收。

      3、建設項目各階段對承辦單位的要求

      (1)勘察、設計、施工須滿足法律法規及安全、健康要求。

      (2)勘察

      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勘察須符合國家及行業標準要求并考慮到設計有關要求。如尾礦庫選址勘察應遵守下列原則:

      --不宜位于工礦企業、大型水源地、水產基地和大型居民區上游;

      --不應位于全國和省重點保護名勝古跡的上游;

      --應避開地質構造復雜、不良地質現象嚴重區域;

      --不宜位于有開采價值的礦床上面;

      --匯水面積小,有足夠的庫容和初、終期庫長。

      (3)初步設計

      ①尾礦庫設計文件須確定下列安全運行控制參數:

      --尾礦庫設計最終堆積高程、最終壩體高度、總庫容;

      --尾礦壩堆積坡比;

      --尾礦壩不同堆積標高時,庫內控制的正常水位、調洪高度、安全超高及最小干灘長度等;

      --尾礦壩浸潤線控制。

      ②設計還應考慮自然災害、外來因素和內部因素對尾礦庫潰壩造成的風險,并制定相關建議和措施。

      ③尾礦庫初步設計應同時編制安全專篇,安全專篇的主要內容包括:

      --庫區存在的安全隱患及對策;

      --初期壩和堆積壩的穩定性分析;

      --尾礦庫動態監測和通訊設備配置的可靠性分析;

      --尾礦庫的安全管理要求。

      (4)施工建設

      ①尾礦庫施工建設中初期壩、副壩、排洪設施、觀測設施等安全設施的施工、監理及驗收須遵循《尾礦設施施工及驗收規程》和其他有關規程規定。

      ②隱蔽工程經分段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下一階段施工。

      二、承擔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各單位的資質要求

      1、勘察

      承擔四級、五級尾礦庫勘查的單位應具有乙級資質。

      承擔三級及以上尾礦庫勘查的單位應具有甲級資質。

      2、設計

      承擔四級、五級尾礦庫設計的單位應具有乙級資質。

      承擔三級及以上尾礦庫設計的單位應具有甲級資質。

      3、施工建設

      承擔尾礦庫施工建設的單位應具有二級以上資質。

      4、施工監理

      承擔四級、五級尾礦庫施工監理的單位應具有乙級及以上資質。

      承擔三級及以上尾礦庫施工監理的單位應具有甲級資質。

      三、建設項目“安全預評價”和”驗收評價”的要求

      承擔四級、五級尾礦庫安全評價的單位應具有乙級資質;

      承擔三級及以上尾礦庫安全評價的單位應具有甲級資質。

      四、資料、圖紙及施工紀錄的保存

      所有勘察、設計、施工紀錄和驗收文件和圖紙均歸檔、妥善保存。

      第8篇 尾礦庫排洪設施和防汛措施安全管理制度

      一、排洪設施

      1、尾礦庫必須設置排洪設施,并滿足防洪要求。

      2、尾礦庫的排洪方式,應根據地形、地質條件、洪水量、調洪能力、回水方式、操作條件與使用年限等因素,經過技術比較確定。通常宜采用排水井(斜槽)排水管(隧洞)排洪系統。有條件時也可采用溢洪道或截洪溝等排洪設施。企業遵循設計文件要求,施工建設設計文件確定的排洪設施。

      3、其他的排洪設施如壩肩截水溝;壩體外坡面的壩面排水溝;匯水面積大時應設山坡截水溝。

      4、排洪設施應經常進行檢查、維修和疏浚,確保排洪設施暢通。

      5、尾礦庫排水構筑物停用后,必須嚴格按設計要求及時封堵,并確保施工質量。嚴禁在排水井井筒頂部封堵。

      二、防汛措施

      1、汛前應成立防汛搶險指揮部,統一指揮汛期的防汛工作。

      2、汛期應設置專人24小時值班,每班不少于2人,注意庫區、壩體、庫區水位及溢洪道泄洪情況。

      3、值班人員應配置有線和無線電話。

      4、庫區須設置強光照明。照明燈光應覆蓋庫區道路、壩體、排洪設施、匯水區及泄水口。

      5、汛期應配備應急搶險物資,存放于便于應急使用的地點。

      6、汛期前應對排洪設施進行檢查、維修和疏浚,確保排洪設施暢通。

      7、汛期前根據確定的排洪底坎高程,將排洪底坎以上1.5倍調洪高度內的擋板全部打開,清除排洪口前水面漂浮物;

      8、排出庫內蓄水或大幅度降低庫內水位時,應注意控制流量,非緊急情況不宜驟降。

      9、非緊急情況,未經技術論證,不得用常規子壩擋水。

      10、洪水過后應對壩體和排洪構筑物進行全面認真的檢查與清理,發現問題及時修復,同時,采取措施降低庫水位,防止連續降雨后發生垮壩事故。

      11、連續降雨后,采取相關措施(降低庫水位、維護壩面、疏通排水溝等),防止發生垮壩。

      第9篇 尾礦庫汛期安全管理制度

      1、為了加強尾礦庫安全管理,做好防汛工作,汛期前應采取下列措施:

      (1)明確防汛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值班、巡查和下游居民撤離方案等各項制度,組建防洪搶險隊伍;

      (2)疏浚庫內截洪溝、壩面排水溝及下游排洪河(渠)道;詳細檢查排洪系統及壩體的安全情況,要根據實際條件確定排洪口底坎高程,將排洪口底坎以上1.5倍調洪高度內的堵板全部打開,清除排洪口前水面漂浮物,確保排洪設施暢通;庫內設清晰醒目的水位觀測標尺,標明正常運行水位和警戒水位;

      (3)備足抗洪搶險所需物資,落實應急救援措施;

      (4)及時了解和掌握汛期水情和氣象預報情況,確保上壩道路、通訊、供電及照明線路可靠和暢通。

      (5)尾礦庫實際情況與設計要求不符時,應在汛期前進行調洪演算。

      2、洪水過后應對壩體和排洪構筑物進行全面認真的檢查與清理。發現問題應及時修復,同時,采取措施降低庫水位,防止連續暴雨后發生垮壩事故。重大安全隱患,應報當地安全生產監督部門。

      3、尾礦庫防洪安全檢查內容包括:設計防洪標準、尾礦沉積灘的干灘長度和尾礦壩的安全超高等。

      4、檢查設計采用的防洪標準是否符合現行尾礦設施設計規范的要求。當設計采用的防洪標準高于或等于現行設計規范的要求時,可按原設計的洪水參數進行檢查;當設計采用的防洪標準低于現行設計規范的要求時,應重新進行洪水計算及調洪演算。

      5、尾礦庫水位標高的檢測,其測量誤差應小于20毫米。

      6、尾礦庫干灘長度的測定,視壩長及水邊線彎曲情況,選干灘長度較短處布置1—3個斷面。測量斷面應垂直于壩軸線布置,在幾個量測結果中,選最小者作為該尾礦庫的沉積灘干灘長度。

      7、檢查尾礦庫沉積干灘的平均坡度,尾礦庫沉積干灘平均坡度與設計平均坡度的偏差應不大于10%。

      8、根據檢測的灘頂標高、庫水位和計算出的沉積干灘平均坡度,檢查尾礦庫最高洪水位的最小于灘長度是否滿足規范要求:不小于70米。

      9、根據檢測出的灘頂標高、庫水位和計算沉積干灘平均坡度,檢查尾礦庫在最高洪水位時壩的安全超高是否滿足最小安全超高要求:不小于0.7米。

      第10篇 a尾礦庫安全警示標志管理制度

      一、庫區內陡峭的山坡、壩體、深水區等危險地段及較大危險因素的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作業人員負責對設置的安全警示標志維護。

      二、各種安全警示標志,任何人不得移動和拆除。

      三、故意對安全警示標志破壞者,賠償標牌費用,并處50100元罰款。

      四、辦公室負責對安全警示標志進行監督管理。

      五、安全警示標志應安裝牢固、字跡清晰。

      六、安全警示標志應含義準確,如“庫區水深,嚴禁游泳”、“坡陡路滑,嚴禁攀爬”、“庫區危險,外來人員禁入”。

      第11篇 尾礦庫作業現場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選礦廠尾礦庫電力線路、照明、危險地段安全警示標志管理等工作、崗位安全教育及相關設備的安全管理,保證員工管理工作和崗位安全情況處于掌控之中,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本制度適用于選礦廠尾礦庫。

      第二章 電力電纜線路安全管理

      第三條 禁止挖掘地埋電纜溝上部及兩側,保持電纜溝蓋板完整,溝內無積水、淤泥堵塞情況,無機械損傷。

      第四條 定期檢查電纜終端盒,中間接線盒接頭,保證其牢固,無發熱滲油現象。

      第五條 保持戶外露天電纜鋼帶完好、外護層麻被無脫落。

      第六條 接地線必須良好,無松動、斷股現象。

      第七條 定期測試絕緣電阻,并要有記錄。

      第八條 庫區內電力線路必須按要求敷設整齊,禁止亂扯亂接。

      第九條 架空線路、牽引網路、通訊線路的對地距離要符合規程要求,線路通道要及時清理。

      第三章 照明管理

      第十條 夜間作業時,所有作業點及危險點有足夠照明。

      白班作業時,注意節約用電。

      第十一條 變電所(室)內照明設備和防火設施完好,照明(包括事故照明)充足。

      第四章 危險地段安全警示標志管理

      第十二條 供配電設施及危險地段(山坡、壩體、深水區等)的安全警告標示牌齊全、清晰、正確、規范、安裝牢固。

      第十三條 安全標志牌要懸掛端正、保持清潔、嚴禁人為惡意涂抹破壞。

      第五章 附則

      第十四條 本制度解釋權歸樺甸礦業公司安全環保部。

      第十五條 本制度若與國家和通鋼礦業公司的相關規定相抵觸,按國家和通鋼礦業公司的相關規定執行。

      第十六條 本制度自下月1日起實施。

      第12篇 尾礦庫安全管理制度

      一、貫徹執行國家經貿委第20號令,落實尾礦庫安全管理制度,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方針。

      二、尾礦庫的勘察、設計、安全預評價、施工及施工監理等工作,由具有相應資質條件的單位和中介技術服務機構承擔。

      三、支持和鼓勵尾礦庫安全科學技術研究,依靠科學技術進步,促進尾礦庫安全運行,開展尾礦工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一是和安全作業技能。

      四、制定尾礦庫安全工作和長遠規劃,并組織實施,編制尾礦庫安全生產的各項規章制度,并檢查執行情況。

      五、尾礦庫屬特殊工種作業,必須培訓后,做到持證上崗,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尾礦工負責對全部管線日常巡查和觀測,發現不安全因素時,應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并及時向上級報告。

      六、尾礦庫庫容小于100立方米為五級庫。技術要求為:最小干灘長度40米,最小安全超高0.4米。

      七、按照礦上的要求和標準定期加筑流井和筑壩,做到無漏漿、無跑渾,確保廢水澄清排放。若跑渾一次,當班人負責安全責任。

      八、加強對春季解凍期和夏季汛洪期的管理,制定應急措施,確保無沖刷、無隱患、無決壩事故的發生。

      尾礦庫安全績效測量與評價制度(十二篇)

      績效監測的目的是對安全標準化進行綜合考核,提出進一步完善安全標準化的計劃和措施,不斷提高安全管理績效,實現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績效監測的標準為法律、法規、標準規范以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推薦專題

      相關尾礦庫信息

      • 尾礦庫安全隱患排查制度(十二篇)
      • 尾礦庫安全隱患排查制度(十二篇)41人關注

        為加強尾礦庫安全生產管理,防止和減少尾礦庫生產安全事故,規避尾礦庫運行風險,明確尾礦庫運行管理職責、工程程序與要求,特制定本制度。一、排查治理主要內容(1)按照設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