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火舞私秘?奶头大屁股小说,永久免费看啪啪网址入口,国产在线精品无码av不卡顿,国产精品毛片在线完整版,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妇女迅雷,色综合久久久无码网中文,日韩新无码精品毛片,强睡邻居人妻中文字幕
      當前位置:1566范文網 > 企業管理 > 制度大全 > 制度范本

      集團企業商務統計管理制度(十二篇)

      發布時間:2024-02-03 10:24:12 查看人數:97

      集團企業商務統計管理制度

      第1篇 集團企業商務統計管理制度

      某集團商務統計管理制度

      一、商務統計:通過錄入票據,在計算機中生成報表,與儲運商務進行賬賬核對、賬實核對,以此發揮監控職能,從而進一步確保物資安全、物資流規范,并為統計分析提供基礎數據。

      二、審核把關正確性和業務知識全面性及人員整體素質。

      1、業務流程。

      (1)票據審核流程。

      (2)票據錄入流程。

      (3)票據及數據傳遞流程。

      (4)核對差異與日碰點業務流程。

      (5)隨時信息查詢業務流程。

      (6)統計報表流程。

      (7)商品調撥業務流程。

      (8)盤點業務流程。

      2、交接對象。

      (1)對內:儲運商務崗和總部數據匯總崗

      (2)對外:財務和銷售業務部門。

      三、業務流程和接對象及程序使用情況。

      1、票據審核流程:各種入、出庫原始憑證票據填寫是否規范、合理,直接影響到總體物流通暢,也關系到財務核算準確、及時,因此,票據審核非常關鍵,是統計業務當中至關重要環節。銷售業務員持已填好票據在辦理各種入、出庫業務時,首先由儲運商務對票據進行審核,審核蓋章后再到商務統計崗由商務統計員進行第二道把關,進一步確認票據填寫正確性。審核各類單據時,通用原則是先 轉單 即首先檢查一張單據除核心部分周邊內容是否都填寫的完整、準確,如辦理日期、辦理單位、授權人、經手人等以及上面是否有儲運商務的簽章,再看單據核心部分的商品編號、名稱、數量、單價填寫的是否清楚、有無涂改痕跡。

      (1)入庫單。

      〈1〉供應商名稱與開具發票單位名稱必須完全一致,不允許省略。

      〈2〉入庫單必須錄入單價,數量*單價=總金額。

      〈3〉沖紅時,入庫單一紅一藍必須核對,加蓋更改價格專用章。

      (2)外購入庫單與外購銷售單。

      〈1〉外購入庫與銷售小票內容要一致。

      〈2〉銷售小票金額要大于入庫單金額。

      〈3〉一次入庫金額小于1萬元。

      〈4〉外購商品不許沖紅。

      〈5〉不許欠款銷售,不許實物退貨。

      (3)商品出庫單。

      〈1〉凡是可以填寫商品出庫單商品一般都是在庫消耗品即耗材,如墨粉、墨盒等。

      〈2〉對于出庫非耗材商品,注意審核其金額,單價在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需辦理低值易耗品,2000元以上商品需辦理固定資產。

      〈3〉例外情況:計算機內部配件不論其價值均須辦理固定資產,不允許隨便出庫。

      〈4〉高價值類商品出庫,如筆記本、必須有高層領導人簽字,方可生效。

      (4)樣品借用單。

      〈1〉需審核借用日期是否是當日日期,歸還日期是否限制在一個月以內。

      〈2〉借用原因界定為展示、樣機、維修、索賠。

      (5)樣品歸還單:銷售業務員辦理歸還業務時,應首先到商務統計處審核,在程序中查找原借用單內容,審核歸還單內容是否與之相符,核實無誤后,加蓋人名章,辦理人員隨后到儲運商務員處辦理歸還手續。

      〈1〉借用單號相同。

      〈2〉歸還數量小于等于借用數量。

      〈3〉一張歸還單只能還一張借用單的商品。

      〈4〉還貨人與借用人相符。

      (6)退貨手續。儲運商務在沖紅銷售小票上蓋 貨已收汔 章、 人名 章,商務統計需加蓋 退貨專用章 和 人名章 。

      2、票據錄入流程(程序中詳細說明)。

      3、傳輸數據、傳遞流程操作步驟。

      (1)每天將前一天所錄入(除歸還單、借用單以外)所有票據財務聯連同數據盤一同傳遞給財務會計崗,雙方需在票據登記本上簽字認可,以確認票據的傳遞。

      (2)每天嚴格按照集團公司總部制定頒發分公司數據傳輸時間表向集團公司總部傳輸數據,傳榆內容包括:單據庫、月報庫、成本庫、人員庫、部門庫、編號庫、出庫用途庫、入庫用途庫、庫別庫、部門代號庫、商品類別庫。如遇特殊原因未能按時傳送,應及時向集團公司總部說明原因并告知補傳時間。

      (3)每旬、每月在出完月報后,應將商務統計與儲運商務的旬、月報及截止到本旬、本月盤點記錄表及時送到集團公司總部。月末商務統計與財務會計對賬差異表于次月的9日之前交集團公司總部。

      4、信息查詢業務流程(程序中詳細說明)。

      5、核對差異業務流程(程序中詳細說明)。

      6、統計報表流程(程序中詳細說明)。

      7、調撥業務流程(程序中詳細說明)。

      四、盤點業務流程把握(盤點工作重要性及方法)。

      為協助儲運商務做好庫房的管理工作,保證賬、物、卡的時時一致,發揮商務統計崗的監控職能,要求商務統計員應每日與儲運商務共同依據當日保管實存日報對庫房貨物進行盤點,檢查賬物、賬卡、物卡是否一致。每日盤點可依據實地庫房大小對貨物進行抽點,抽點內容通常是單位價值較高,出入庫動態頻繁主要商品。而每旬、每月在出完旬報、月報后則要求商務統計與儲運商務員對庫房貨物進行全面盤點,以確保賬實相符。

      1、每日庫存盤點記錄表使用方法《商務統計崗每日庫存盤點記錄表》。

      (1)對日盤點結果進行記錄,盤點結果(賬實相符或賬實不符)《統計崗每日庫存盤點記錄表》主要是記錄賬實不符情況。

      (2)統計庫存商品暢銷與積壓,為月末庫存分析積累素材。暢銷與積壓是相比較而言兩種極端情況,商務統計在每日盤點后可向儲運商務了解庫存動態,記錄暢銷商品與積壓商品。

      2、旬、月盤點工作。

      每旬、每月出完旬報、月報后,商務部經理、商務統計員及儲運商務員應一同按核對無誤后的報表對庫存商品進行全面盤點,盤點結果也需登記在《統計崗每日庫存盤點記錄表》上。盤點后,商務統計員應把截止到本旬、本月《統計崗每日盤點記錄表》和儲運商務員旬報、月報一同送至總部。

      五、與各商務員和財務人員各項交接。

      1、商務交接。

      (1)統計商務向銷售商務提供已銷未提情況,并與銷售商務、銷售業務部門進行確認已銷未提數量。

      (2)每日根據各庫別需要,協助銷售商務按時開出商品調撥單,以確保各庫別貨物運轉暢通。

      (3)資金商務收款臺每天必須將當天銷售數據錄入完畢,以保證商務統計人員進行勾對工作。

      (4)商務統計員在勾對銷售票據中發現錯誤,資金商務收款臺人員需及時協助修改,以保證數

      據真實準確性。

      2、商務統計人員與財務會計交接。

      (1)商務統計應每日定時將已錄入單據傳遞給財務會計崗,并有財務核對天誤后簽收記錄部,商務統計員應妥善保存,按月裝訂。商務統計每天及時向財務會計提供相應單據庫,并及時通知財務人員。

      (2)商務統計人員每日應及時向財務部提供統計崗的商品編碼,以便財務部及時接收并進行更新。

      (3)財務會計每天必須及時對商務統計傳遞票據進行核對,在月末成本結轉工作完畢后,應及時向商務統計傳遞,并通知商務統計崗及時接收(每月28日下午4:00以前必須接收財務成本庫)

      (4)每月月末商務統計配合財務會計對賬,向財務會計提供已銷未提數據,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賬賬相符。

      (5)財務會計應在月末和商務統計共同對庫房實物進行全面盤點,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每月6日必須提供上月統計與財務庫存差異報表,商務統計查詢差異原因,確屬本部原因應及時更正,9日前向集團公司送財務庫存差異報表。差異報表應由財務經理、商務經理、經手人簽字確認。

      六、與集團公司各項交接。

      1、票據需當日錄入完畢確保庫存數量真實性。

      2、每天須及時按照傳輸數據時間表進行數據傳輸工作。如遇特殊情況不能及時傳遞,請速告集團公司信息收集崗工作交接人員。

      3、每旬6、7、16、17必須完成旬報核對、盤點工作。

      4、每月26-29日須完成月報核對、打印報表、盤點、數據備份、清庫、接收財務成本、月末結轉、傳輸數據工作。

      5、每旬、每月出完報表后,應把截止到本旬、本月《統計崗每旬盤點記錄表》復印、裝訂后隨儲運商務旬報、月報一同送集團公司總部。

      6、配合集團公司總部單據抽查工作,及時將單據進行傳輸。

      7、需要進行新、舊商品編碼更改工作時,應及時通知集團公司總部業務交接人員、財務人員共同解決。

      8、配合部門經理完成集團公司總部下達各項工作任務,配合公司其它部門完成各項檢查工作。

      七、商品編碼管理、審核、傳遞。

      1、目的:商品編碼是存貨管理現代化必要乎段,管理目的在于適應與滿足電算化管理需要,提高工作效率,滿足各種信息快捷和準確性傳遞,保證商品流通信息準確性,便于分類統計、核算、計價準確,同時對集團內物流環節加以合理控制,為大物流網絡化管理奠定基礎工作。保證物資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順利發展。

      2、編碼作用。

      (1)統計監控。

      〈1〉商品的唯一正確標識。

      〈2〉匯總統計時依據。

      〈3〉財務核算依據。

      (2)服務。

      〈1〉對內:儲運崗、匯總崗、在途崗、資產崗、統計崗。

      〈2〉對外:財務會計、銷售業務部門、資金商務收款臺、其它崗位。

      3、編碼崗業務流程及操作程序。

      (1)商品劃分到銷售業務部門進行管理,所涉及部門。

      (2)商務統計崗進行日常維護。

      4、商品編碼有關規定。

      (1)商品分為主營商品和外購商品兩類。

      〈1〉主營商品:指在經營范圍內從集團內部購入的商品。

      〈2〉外購商品:從集團公司所屬范圍以外單位購入的商品。

      (2)主管商品編碼一律由商務部編碼中心商務統計崗負責編寫,編碼屬性必須謹慎確定,主營商品編碼一律與集團公司總部所用編碼保持一致,各銷售業務部門設編碼專管員負責處理編碼申請及維護事宜。

      (3)分公司自主經營或外購商品在辦理入庫手續時必須先由采購商務人員負責向商務統計崗申請外購商品編碼。商品名稱應完整填寫。

      (4)為保持數據統一,各使用崗只能依據集團公司商務總部數據通過程序更新編碼庫。商品編碼庫添加和維護一律由商務統計員統一負責,嚴禁其他人員自行開庫添加和修改。

      (5)商務統計應每天及時從集團公司商務部網絡銷售庫接收新增商品編碼庫并及時送到儲運商務網址,為其提供商品編碼庫,對未上網儲運商務,商務統計人員應及時打印商品編碼表,以書面形式通知儲運商務人員。

      (6)對于因直接分貨暫時無法從商品編碼庫中取得商品編號,各分公司商務統計須向分公司各銷售業務部門詢問編碼,由商務統計崗進行增加。

      (7)編碼是唯一地確定一種商品,故每個編碼必須唯一地定義在一個部門編號中。部門編號可以是需要單獨核算的最低級別部門,也可以是銷售業務部門編號。

      (8)商務部必須做到與集團公司商品編碼和規格名稱一致,每個商品編碼必須定義在唯一部門,必須保持商品名稱和規格及型號與其商品編碼唯一對應。

      5、集團公司商品編碼規則:按照《商務部管理制度》中關于庫別編號統一管理規定執行。集團公司將對庫別編號進行統一規定,經商務部、財務部共同研究,規定執行方案。

      (1)所有商品編碼一律采用八位ascii字符。

      第一位代表定義部門,第二、三、四位共同構成商品類別號用于按類別統計商品銷售和庫存情況,從第五到第八位由各銷售業務部門根據小類別順序自行定義。

      (2)外購商品編碼使用 0 開頭,后七位按編碼規則編制即 o******* ,第一位 0 代表外購商品。第二、三位代表商品進貨渠道,第四、五、六位代表商品類別,第七、八位自定義。

      (3)集團公司倉庫編號規定:庫別編號由4位數字符號構成,設定*i、*ii、*iii、*iv。

      (4)前2位標識庫所在的物理地點,代表倉庫地點,統一規定(地點用英文字母),后兩位代表物資屬性。

      (5)集團公司庫別設置:為保證商品流通順暢,實現辦公自動化,辦理人員須按照庫別要求填寫單據。

      〈1〉物資屬性:商品-01。

      〈2〉倉庫地點:某倉庫-01。

      〈3〉商品種類:從其他倉庫調入所有的商品以及外購商品(序號、商品編號、商品名稱、實存數量)。

      (6)商品分為不同的屬性,庫別用一位數字代表。

      0折扣銷售、1商品收入、2系統集成、3產品、4技術收入、5其他(含材料)、6代墊收入、7預留折扣、8折扣折讓、9技術產品收入。

      (7)第iii位表示庫存狀態,現有狀態規定。

      0空狀態、1待修、2報廢、3索賠、4無、5備件、6無、7借用、8暫存。

      (8)第iv位表示庫存類別,現有類別規定。

      0空類、1商品、2材料、3成品、4軟件、5處理品、6研發、7輔料、8質控。

      (9)各分公司及其所

      屬單位在申請增加庫別時,應先向商務部提出申請,說明新建庫別所在地、庫存類別、所存放物品狀態或者用途,商務部將根據規則統一編制庫別編號。

      6、關于商品編碼更改操作使用說明。

      商品編碼是物資管理電算化重要手段,是財務核算重要依據。因此商品編碼不得隨意更改和刪除,必須向集團公司總部請示后,由總部與財務部協商同意后方能更改。

      (1)核對結存數:各分公司商務統計崗與財務會計崗核對錯誤編號的商品結存數量,確保結存數量無誤。

      (備注:結存數量=庫房實存+商品借用數量)

      (2)錯誤編號的商品中有借用的應先辦理歸還手續(例:某部門借用商品中有錯誤編號,準備更改正確編號)。

      〈1〉查詢打印出所有錯誤編號的商品的借用記錄。

      〈2〉按記錄填寫樣品歸還單(由商務統計人員代為填寫單據并由借用人簽字)

      注:商品編號填入歸還單上的內容應和借用單內容一致(此單據調賬前錄入)

      〈3〉填寫樣品借用單(由商務統計人員代為填寫單據并由借用人簽字)

      注:商品編號填寫正確編號,其余內容應與歸還單內容一致(此單據調賬后錄入)

      〈4〉調賬前先把原實存數和借用數做記錄,以便查詢。

      (3)進行調賬:將確認無誤的商品進行編號的調整,填寫商品調賬單。(例:某部門商品中有錯誤編號,準備更改正確編號)

      〈1〉調出部門和調入部門編號:某部門

      〈2〉調賬前商品的編碼填寫錯誤編號

      〈3〉調賬前和調賬后的數量為結存數量(實存+借用)

      〈4〉調賬后商品的編碼填寫正確編號

      〈5〉請在備注處由財務會計和商務統計人員雙方簽字。

      (4)單據錄入:儲運商務、商務統計人員都要錄入歸還單、調賬單、租賃單,并將票據傳遞財務部。

      〈1〉有錯誤編號的借用的商品先錄入歸還單。

      為了準確請在單據查詢處對錯誤編號的商品進行查詢,屏幕應顯示為無滿足條件的記錄。

      〈2〉錄入調賬單(在程序中的調撥單處錄入)

      為了準確請在庫存查詢處對錯誤編號的商品進行查詢,庫存數應為0,對正確編號的商品進行查詢數量應為原錯誤編號的實存數。

      〈3〉錄入借用單。

      為了準確請在單據查詢處對正確編號的商品進行查詢,屏幕顯示的數量應為原錯誤編號商品的租賃數量。

      〈4〉沒有錯誤編號的借用的商品直接錄入調賬單。

      (5)打印出正確編號的商品的借用記錄,交給借用人確認,在還租賃時應按正確的商品編號填寫。

      (6)對商品編號進行更改的商品需以書面形式通知財務部和商務部,以保證不再有錯誤的商品編號出現。

      (7)更改工作請務必在結賬前完成,并保證按時完成數據傳遞工作。

      (8)商品編碼修改和刪除的規定:

      凡財政年度或會計年度內有發生額或余額及借用賬上有業務發生(存在入庫和銷售記錄或有實物)的商品,不能修改編碼,更不能刪除編碼。

      (9)特殊情況,必須由采購商務填寫《編碼變更通知單》,經過財務部同意后,儲運商務填寫《商品調賬(調撥)單》進行處理。

      八、月末結賬(關于月末結賬時間的再次確定)

      為統一各地分公司月末結賬時間,以確保月末結賬時盤點數據的準確性,現將月末結賬時間及相關注意問題作出規定。

      1、月末結賬時間截止為當月**日**點,遇節假日可提前到節假日之前的最后一個工作日,結賬日**點之后發生票據算作下月票據,為此要求儲運商務員應及時向商務統計傳票。

      2、因為極特殊原因,結賬之后仍需補錄票據,一定要把計算機系統日期改為當月**日后再錄入票據,確保系統結賬日期為**日。

      3、在接收財務成本無誤后結轉時,請確定計算機系統日期為**日,如不是,請改為**日。在結轉后開始錄入下月新票據時,系統日期一定恢復為當日日期。

      4、如個別分公司**日即可結轉,請當日結轉后不要錄入新票據,于次日再開始錄入。

      九、財產清查。

      (一)物資清理要求。

      1、關于存貨確認。

      (1)庫存商品。

      〈1〉盤點時,依據儲運商務員的實物報表進行核對無誤后,清理小組與儲運商務雙方簽字認可。

      〈2〉出現賬實不符情況時,先查明原因,如確無法查明原因,應按實際庫存實有數進行調賬。

      〈3〉盤點時應將貨物好壞質量狀況準確填寫,并將損壞、常年積壓貨物列出清單,經審計、財務、商務部及總經理認可同意后,按不同狀況進入不同的庫別庫進行管理。

      〈4〉商品報廢必須經質檢部門檢驗后,經上級主管部門審批后,方可報廢統一處理。

      〈5〉盤點后的庫存報表應按其在庫時間段(1個月-6個月及半年以上)分別列出,并分層次、屬性設立商品、材料、成品、積壓、待處理等庫別,分別進行管理。

      〈6〉統計賬的實存數量與實物不符的,應按確認的庫存實有數進行調賬。

      〈7〉庫存實物中有計量單位與集團公司總部不一致商品,應以集團公司總部計量單位為準登記存實有數量,并進行相關調賬處理。

      (8)盤點過程中,如發現代銷、寄存、已售出等非庫存商品,應登記在盤點報表的附表,并作為暫存庫的庫存進行入賬,領出時應辦理相應的出庫手續,并經總經理簽字后方可領貨。

      (2)借用商品:

      〈1〉應在月底前責成分公司將借用庫進行清理并盡快以銷售小票頂物的方法進行清理工作。

      〈2〉未歸還借用商品應在盤點前打印借用明細清單,清單中詳細注明借用商品存放地點,并有借用人簽字確認。

      〈3〉借用商品中如存放地點不在公司內部(在用戶或合作單位),應有對方單位出示的借用合同(或借用證明)。

      (3)已銷未提商品:

      〈1〉應在月底前責成分公司將已銷未提貨物盡快提走。

      〈2〉如特殊尿因不能提貨的,應按照明細清單進行登記備案,未登記備案的,清理后不予提貨。

      〈3〉月結前的已銷未提貨物應在一個月內提貨,過期銷售小票視為作廢。

      〈4〉月結后的銷售小票一個月內提貨有效(以票據填寫日期為準),過期作廢。

      (4)按照流程工作后應完成工作。

      〈1〉報出報表,要求清查小組成員(審計、財務、分公司領導、商務部)簽字。

      〈2〉報表中所列的積壓、報廢商品,按照《財務管理實施細則》進行處理。

      (5)具體的流程:

      〈1〉處理時,應按照集團公司總部處理積壓、報廢流程進行公開招標,并以招標中最高價進行處理。招標過程應有總經理或授權人、商務管理人員、處理商品所屬部門負責人、競標單位共同參加。

      〈2〉商務部成員有責任確認其公開招標的公正性,并在審核積壓處理報表后簽署商務部審核意見。

      2、關于資產(固定資產、低值易耗品)確認。

      (1)資產(固定資產、低耗)編碼與集團公司總部編碼一致。

      (2)清理時,落實歸屬部門及責任人,并建賬立卡;

      (3)資產卡片由責任人、部門經理簽字認可,資產匯總報表由分公司總經理簽字認可。

      (4)未被認領或同時認領的資產,由分公司總經理裁決,但必須落實到責任人。

      (二)商務部分賬要求。

      1、關于編碼。

      (1)商品編碼。

      〈1〉商品編碼應與集團公司總部銷售業務部門商品編碼一致、計量單位一致。

      〈2〉各銷售業務部門庫存中如有外購商品存貨的處理辦法。

      〈3〉屬于分公司經營產品,但不是從總公司進貨外購商品,應按照總部商品編碼進行(財務與庫存)賬物調整。

      〈4〉屬于非分公司經營的產品,應調撥到另設的外購部門,并盡快銷售。

      〈5〉從清理日起,分公司各銷售業務部門在外購時,不允許有沉積庫存,同時,按照總公司有關外購編碼規定執行。

      (2)庫別編碼:

      〈1〉按照集團公司總部統一編制的 集團公司庫別庫 進行統一操作。

      〈2〉新增庫別時,應與集團公司商務部進行申報,并按統一庫別進行操作。

      (3)部門編碼與人員編碼:

      〈1〉按照集團統一的部門編碼及人員編碼規則進行操作。

      〈2〉分公司應設立與集團公司總部各銷售業務部門對應的銷售業務部門,并有相應的部門代號。

      2、關于存貨管理:

      (1)各分公司應嚴格按照《財務管理實施細則》進行存貨管理。

      (2)存貨管理制度參考《商務部管理制度》。

      (3)關于分賬。

      〈1〉按照各銷售業務部門進行現存儲運、統計賬的分賬工作(新舊部門、新舊庫別、新舊商品編碼、新舊bmq)。

      〈2〉同時,借用庫、入庫單庫也按照新銷售業務部門、新庫別代號、新商品編號進行切換。

      〈3〉分賬后,打印初始借用、入庫及部門報表庫,并經過分公司總經理、各銷售業務部門、商務部及清理小組組長及相關人員共同確認后存檔備查。

      (4)傳送數據的要求:

      〈1〉分公司自清理小組清查完畢,按照要求打印報表之日起,每日上午10點前應將前一天庫存數據向集團公司總部進行準確傳送。

      〈2〉商務部待匯總分公司庫存數據后,對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進行檢查,并作為考核依據。

      十、庫存分析報告。

      1、綜合分析能提供指標。

      (1)存貨周轉情況。

      (2)積壓情況。

      (3)商品在途數量與周期等各項綜合指標。

      (4)資產回收期與使用狀況。

      (5)借用與銷售、借用與庫存比例關系。

      (6)其他報警信息。

      2、綜合分析角度與立足點。

      (1)從部分到整體地對存貨周轉情況進行分析,能夠使決策層及時了解銷售趨勢變化,同時使銷售業務部門能夠掌握存貨各種信息。

      (2)存貨積壓是影響資金周轉關鍵環節,通過對積壓時間段進行分析,主要是對將要產生積壓或已產生積壓情況盡快向銷售業務部門通報,引起其高度重視。

      (3)對于在途數量與周期控制,是站在公司的立場上,縱觀并判斷作為點與點之間連接環節是否暢通,并對其進行最佳效果控制,以期達到最小的損失。

      (4)對于資產分析,從回收期等數理角度進行其科學性分析,同時又大量地立足于市場,立足于公司實際運作,對其使用合理性作出預見和總結分析。

      (5)借用對于公司來說,它既是提高工作效率必不可少手段之一,同時又是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隱患,因此對于借用分析與跟蹤,對于存貨分析是重要指標之一。

      3、存貨控制目的。

      (1)存貨合理控制,能夠減少公司財產損失。

      (2)存貨合理控制,能夠加速資金周轉,促進資金流運作。

      (3)存貨控制,是保障數據真實性必要手段。

      (4)對于存貨控制,其關鍵是把物管活,要流通、要周轉。

      4、違規認定與處理。

      (1)各分公司商務統計和儲運人員應嚴格按照規定執行操作,做到準確、完整、及時。

      第2篇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企業安全衛生管理制度3

      第五章 工藝安全操作管理制度

      第一節 運 行

      第62條 工藝操作必須嚴格執行生產工藝規程,安全技術規程,崗位操作法.

      第63條 改變或修正工藝技術指標,必須由工藝管理部門以書面方式下達,操作者必須遵守工藝紀律,不得擅自改變工藝指標.

      第64條 操作者必須認真填寫運行記錄.

      第65條 安全附件和聯鎖不得隨意拆棄和解除,聲,光報警等信號不能隨意切斷.

      第66條 在現場檢查時,不準踩踏管道,閥門,電線,電纜架及各種儀表管線等設施,去危險部位檢查,必須有人監護.

      第67條 嚴格安全紀律,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操作崗位和動用生產設備,設施和工具.

      第68條 正確判斷和處理異常情況,緊急情況下,可以先處理后報告(包括停止一切檢修作業,通知無關人員撤離現場等).

      第69條 當工藝過程或機電設備處在異常狀態時,不準進行交接班,必須待接班者清楚了解異常狀態后方可交接班.

      第二節 開 車

      第70條 正常開車執行崗位操作法.較大系統開車必須編制開車方案.開車前,檢查并確認水,電,汽(氣)符合開車要求,各種原料,材料,輔助材料的供應齊備,合格后,按規定辦理開車操作票.投料前必須進行分析驗證.

      第71條 檢查閥門開閉狀態及盲板抽堵情況,保證裝置流程暢通,各種機電設備及電氣儀表等均應處在完好狀態.

      第72條 保溫,保壓及清洗的設備要符合開車要求,必要時應重新置換,清洗和分析,使之合格.

      第73條 確保安全,消防設施完好,通訊聯絡暢通,并通知消防,氣防及醫療衛生部門,做好應急準備.危險性較大的生產裝置開車,相關部門人員到場.消防車,救護車處于備防狀態.

      第74條 必要時停止一切檢修作業,無關人員不準進入開車現場.

      第75條 開車過程中要加強有關崗位之間的聯絡,嚴格按開車方案中的步驟進行,嚴格遵守升降溫,升降壓和加減負荷的幅度(速率)要求.

      第76條 開車過程中要嚴密注意工藝變化和設備運行的情況,加強與有關崗位和部門的聯系,發現異常現象應及時處理,情況緊急時應中止開車,嚴禁強行開車.

      第三節 停 車

      第77條 必須編制停車方案.正常停車必須按停車方案的步驟進行,用于緊急處理的自動停車聯鎖裝置,不應用于正常停車.緊急停車時應當加強與有關崗位和部門的聯系.

      第78條 系統降壓,降溫必須按要求的幅度(速率)并按先高壓后低壓的順序進行.凡需保壓,保溫的設備(容器)等,停車后要按時記錄壓力,溫度的變化.

      第79條 大型傳動設備的停車,必須先停主機,后停輔機.

      第80條 設備(容器)卸壓時,要注意易燃,易爆,易中毒等化學危險物品的排放和散發,防止造成事故.

      第81條 冬季停車后,要采取防凍保溫措施,注意低位,死角及水,蒸汽,管線,閥門,疏水器和保溫伴管的情況,防止凍壞設備.

      第四節 緊急情況處理

      第82條 發現或發生緊急情況,必須在保證人員自身安全的情況下作出妥善處理,同時立即向有關方面報告.必要時,先處理后報告.

      第83條 工藝及機電設備等發生異常情況時,應迅速采取措施,并通知有關崗位協調處理,必要時,按步驟緊急停車.

      第84條 發生停電,停水,停氣(汽)時必須采取措施,防止系統超溫,超壓,跑料及機電設備的損壞.

      第85條 發生爆炸,著火,大量泄漏等事故時,應首先切斷氣(物料)源,同時盡速通知相關崗位采取措施并立即向上級報告.

      第六章 防火防爆與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節 生產裝置

      第86條根據生產,使用化學物品的火災和爆炸危險性等級分類要求,廠房布置,建筑結構,電氣設備的選用,安裝及有關的安全設施,必須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爆炸危險場所電氣安全規程》以及《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定》等規范,規程的有關要求.

      第87條 在工藝裝置上有可能引起火災,爆炸的部位,應設置超溫,超壓等檢測儀表,報警(聲,光)和安全聯鎖等裝置.

      第88條 在有可燃氣體(蒸汽)可能泄漏擴散處,應設置可燃氣體濃度檢測,報警器,其報警信號值應定在該氣體爆炸下限的20%以下,如與安全聯鎖配合,其聯鎖動作應是在該氣體爆炸下限的50%以下.

      第89條 所有自動控制系統,應同時并行設置手動控制系統.

      第90條 所有與易燃,易爆裝置連通的惰性氣體,助燃氣體的輸送管道,均應設置防止易燃,易爆物質竄入的設施,但不準單獨采用單向閥.

      第91條 因反應物料爆聚,分解造成超溫,超壓,可能引起火災,爆炸危險的設備,應設置自動和手動緊急泄壓排放處理裝置.

      第92條 應在可燃氣體(蒸汽)的放空管出口處設置阻火器,在便于操作的地方設置截止閥,以便在放空管出口處著火時,切斷氣源滅火.放空管最低處應裝設滅火管接頭.

      第93條 輸送易燃物料時,應根據管徑和介質的電阻率,控制適當的流速,盡可能避免產生靜電.設備,管道等防靜電措施,應按《化工企業靜電接地設計技術規定》規定執行.

      第3篇 集團企業財務審批制度

      集團公司財務審批制度(二)

      為加強對公司的財務管理,理順公司總部和分公司的責、權、利關系,更好的提高各單位的工作積極性,本著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制定本辦法。

      一、 成本費用開支的方案管理

      公司必須認真研究制定本公司的成本費用開支方案,并報集團公司財務部審查后,集中送公司副總經理批準。成本開支方案應結合各自的業務及生產流程,分成本項目列示;費用開支方案應分別費用類別,按照具體到人或事的原則,明細列示。公司批準后,各公司可以在成本費用開支方案范圍內按月制定成本費用開支計劃。

      方案一經批準不得隨意變更,若確因生產實際或工作需要,可由當事人或申請,經所在公司負責人簽字批準后再按上述程序辦理。

      二、成本費用開支實行計劃管理

      公司必須根據成本費用開支方案及下月工作計劃制定本單位的成本費用開支計劃,并在每月28日前報公司財務部匯總、審核,經公司辦公會議或副總經理審批后列入公司當月的費用開支計劃。公司必須嚴格按該計劃進行成本費用開支。各公司編制成本費用開支計劃時應本著實事求是、精打細算的原則,計劃階段的操作程序為:

      1、成本開支:可由采購部門在貨比三家或招標采購的情況下確定能提供最低價的供應商,以后正常的材料及其他物料可由采購部門根據下月的生產情況確定采購數量和金額,并列入計劃報送公司備案。對不能事先預料的小額修理用備件采購,可由采購部門向其公司的負責人報告,經書面批準后由采購部門和辦公室各派一人直接采購。

      2、費用開支:原則上應按稍低于上月費用的實際發生額列下月費用計劃。對不能事先預料的費用支出,可不列入費用計劃。

      3、成本費用開支計劃應當分別費用項目及相應的部門和人員明確列示,并由該公司的負責人簽字批準后上報。

      4、公司財務部有權對所屬公司的成本費用開支計劃提出異議,并提交公司辦公會討論研究或直接向公司副總經理和財務部長匯報。

      5、各公司的成本費用開支計劃在執行過程中需要調整和變更的應及時處理,并同樣履行上述必要程序。

      三、審批權限

      1、公司的負責人對本公司的成本費用開支計劃的落實負責。

      2、成本開支,凡屬正常的材料物料采購可直接列入計劃,向公司財務部備案,不必履行審批程序。

      3、確因特殊原因不能按規定程序辦理的可采用特殊程序直接由副總經理審批即可辦理。

      四、審批程序

      由各單位負責人組織,財務部門牽頭,同時由生產部門、銷售部門及辦公室參與,認真開會研究計劃成本費用開支的必要性,并形成會議記錄,由本單位負責人、有關部室負責人簽字,作為形成成本費用開支方案和計劃的依據。

      (一)、成本開支

      1、由使用部門根據庫存及生產需要,合理確定須采購的物料種類及數量,并填制請購單,送交采購部門。

      2、采購部門收到使用部門送交的請購單后,填制定貨單并經該公司負責人簽批。同時,采購部門將該購單列入成本費用開支計劃,并報公司財務部備案。

      3、原則上成本開支實行計劃控制辦法,特殊情況須緊急采購的項目可單筆呈公司副總經理,公司總經理辦公會審批。

      (二)、費用開支

      1、對可預見性的費用支出必須列入成本費用開支計劃,按規定程序審批。

      2、對不可預見超過1000元的費用支出可實行單筆呈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批準。

      五、事后監督

      公司財務部對所屬公司的成本費用開支負監督責任。該部可結合內部審計進行檢查,也可進行單項檢查。單項檢查每季度至少一次。

      六、違反審批制的處罰辦法

      對未列入成本費用開支計劃且未經批準擅自支出的,一旦發現,由公司人力資源部對直接責任人員予以除名解除勞動關系。

      七、本辦法僅適用于公司成本費用開支,不包括固定資產的購置或購建。

      第4篇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企業安全衛生管理制度2

      第三章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第一節 入企業安全教育

      第38條 新職工(包括新工人,合同工,臨時工,外包工和培訓,實習,外單位調入本企業人員等)均須經過企業,車間(科),班組(工段)三級安全教育.

      (一)企業安全教育(一級),由勞資部門組織,安全技術,工業衛生與防火(保衛)部門負責,教育內容包括:黨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定和標準及安全生產重要意義,一般安全知識,本企業生產特點,重大事故案例,企業規章制度以及安全注意事項,工業衛生和職業病預防等知識.

      (二)車間安全教育(二級),由車間主任負責,教育內容包括:車間生產特點,工藝流程,主要設備的性能;安全技術規程和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危險和危害因素,事故教訓,預防工傷事故和職業危害的主要措施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等.經考試合格,方準分配到工段,班組.

      (三)班組(工段)安全教育(三級),由班組(工段)長負責,教育內容包括:崗位生產任務,特點,主要設備結構原理,性能,操作注意事項,維護保養要求, 崗位責任制,崗位安全技術規程,班組安全管理有關規定,事故案例及預防措施,安全裝置和工(器)具,個體防護用品,防護器具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等.經考試合格,方準到崗位學習.

      安全教育時間,按勞動部下發的《企業職工勞動安全衛生教育規定》執行.

      第39條 企業內調動(包括車間內調動)及離崗半年以上的職工,視同新職工,必須對其再進行二級及三級安全教育,考試合格,成績記入'安全作業證'內,方準上崗進行崗位培訓.

      第40條 進入企業參觀,學習的人員,由接待部門負責對其進行安全注意事項教育,并指派專人帶隊.一次參觀學習人數不宜過多.職能機構人員參加勞動時亦應先接受相應的安全教育.

      第二節 日常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第41條 各級領導和各部門要對職工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技術和遵章守紀教育,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和法制觀念.定期研究員工安全教育中的有關問題.

      第42條 利用各種形式定期開展日常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的內容為:學習有關安全生產文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安全生產防護知識,典型事故案例,交流安全生產經驗,研究安全生產中的問題等.

      第43條 各單位應定期開展班組安全活動,每周一次,作好記錄.

      第44條 在大修或重點項目檢修,以及重大危險性作業(含重點施工項目)時,安全技術部門應督促指導各檢修(施工)單位進行檢修(施工)前的安全教育.

      第45條 員工違章及重大事故責任者和工傷人員復工,應由所屬單位領導或安全技術部門進行安全教育,并將內容記入'安全作業證'內.

      第三節特殊工種安全教育

      第46條 凡從事電氣,鍋爐,壓力容器,焊接,探傷,起重,車輛(船舶)駕駛,爆破,氣瓶檢查充裝等 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gb5306――)的要求進行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后,方可從事特種作業.

      第47條 對特種作業人員,按各業務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的期限組織復審,復審合格后,方可繼續從事特種作業.

      第48條 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產品投產前要按新的安全操作規程,對崗位作業人員和有關人員進行專門教育,考試合格者,方能進行獨立作業.

      第49條 發生重大事故和惡性未遂事故后,主管部門要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現場教育,吸取事故的教訓,防止類似事故重復發生.

      第四節 安全教育考核

      第50條 經理( 院,廠)級干部的安全技術培訓和考核,由上級有關部門組織進行.

      第51條 其它干部的安全技術考核,由人事部門和安全技術部門負責組織進行,考核成績均應記錄在案.安全生產主要考核內容包括:

      (一)國家有關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規定和標準.

      (二)企業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三)本企業的生產工藝和特點.

      (四)本企業所接觸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質的理化性質,對人體的危害,預防措施和急救處理原則.

      (五)所管部門或業務范圍內要害崗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注意事項.

      (六)車間(單位)各類安全裝置的種類和作用,以及管理方法.

      (七)本企業勞動保護用品和器具以及消防器材的正確使用方法.

      (八)原化學工業部頒發的《安全生產禁令》中的有關規定.

      第52條 工人的安全技術考核,由車間(單位)領導負責組織,安全員具體執行,考核成績記錄在案,工人的考核內容包括:

      (一)國家有關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規定和標準.

      (二)本車間(崗位)的生產特點以及所接觸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質的理化性質,對人體的危害,預防方法和急救處理原則.

      (三)本車間(崗位)的各項安全生產規程和管理制度.

      (四)本車間(崗位)各類安全裝置的類型和作用及其維護保養方法.

      (五)本崗位的勞動保護用品和器具,以及消防器材的正確使用方法.

      (六)本崗位的

      第5篇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企業安全衛生管理制度

      附件1 原化學工業部安全生產禁令

      生產廠區十四個不準

      一,加強明火管理,廠區內不準吸煙.

      國務院發布)

      2,《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年1月26日國務院發布)

      3,《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 版)

      4,《汽車庫設計防火規范》(gbj67―)

      5,《石油庫設計規范》(gbj74―)

      6,《危險貨物包裝標志》(gb190―)

      7,《高處作業分級標準》(gb3608―)

      8,《手動式電動工具的管理,使用,檢查和維修安全技術規程》[gb3787―93]

      9,《爆炸氣體環境用電氣設備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383

      6.1 ― ]

      10,《電氣設備安全設計導則》(gb4064―)

      11,《工業企業廠內運輸安全規程》(gb4387―)

      12,《放射衛生防護基本標準》(gb4792―)

      13,《氫氣使用安全技術規程》(gb4963―)

      14,《起重吊運指揮信號》(gb5082―)

      15,《生產設備安全衛生設計總則》(gb5083―)

      16,《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gb5306―)

      17,《起重機械安全規程》(gb6067―)

      18,《企業職工傷亡事故調查分析規則》(gb6441~6442)

      19,《起重司機安全技術考核標準》(gb6720―)

      20,《機械設備防護罩安全要求》[gb8196―87]

      21,《氯氣安全規程》(gb11984―)

      22,《廠區動火作業安全規程》[hg23011―1999]

      23,《廠區設備內作業安全規程》[hg23012―1999]

      24,《廠區高處作業安全規程》[hg23014―1999]

      25,《廠區吊裝作業安全規程》[hg23015―1999]

      26,《廠區斷路作業安全規程》[hg23016―1999]

      27,《廠區動土作業安全規程》[hg23017―1999]

      28,《廠區設備檢修作業安全規程》[hg23018―1999]

      29,《化工企業急性中毒搶救應急措施規定》([86]化生字第1078號文

      30,《化工企業高處作業安全規程》([87]化生字第671號文

      31,《化工企業靜電接地設計技術規定》(cd90a3)

      32,《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tj28―)

      33,《氧氣站設計規范》(tj30―)

      34,《乙炔站設計規范》(tj31―)

      35,《煉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定》(yhs01―)

      36,《中華人民共和國爆炸危險場所電氣安全規程》(1987年12月16日七部一委規程)

      37,《溶解乙炔生產安全管理規定(試行)》([89]化工字第0073號)

      38,《倉庫

      第6篇 集團企業采購商務管理制度

      某集團采購商務管理制度

      (接受訂單-申請編碼-在途監控-提貨或接貨-辦理入庫)

      一、采購原則:具備條件,方能進行采購。

      1、有符合流程及規定銷售訂單支持。

      2、依據市場分析和預測,確能保障銷路。

      3、依據總公司任務或者月季預算。

      二、采購審批規定。

      1、商品購入一律實行訂單管理制,凡是采購商品(無論是主營商品或外購商品或公司內部進貨還是當地采購)均需要填寫采購定單。

      2、各分公司采購商務根據本公司庫存、銷售情況,以及隨時收集的儲運和銷售人員提出采購建議,及時填寫請購通知單,并上報至主管業務部門經理。

      3、主管業務部門經理根據市場及經營情況審批合理采購計劃,并簽字認可后,報業務副總經理或總經理審批。

      4、經總經理審批后采購訂單由采購商務員統一執行。

      (1)集團內部統一購貨,由采購商務人員統一向集團內各分公司訂購,確認采購訂單生效。

      (2)集團外部購入,由采購商務員或指定專人統一購貨,并在確認采購訂單生效后向商務統計崗申請外購商品編號。

      5、分公司采購商務員確認采購訂單生效后,應于當日將單據其他聯次傳送給儲運、統計、財務主管。

      6、財務人員根據采購訂單對到貨后入庫金額進行復核、監控。儲運商務根據采購訂單對庫房貨物存放地點做好接貨準備,對貨物到貨周轉情況提供信息。財務主管對資金作出合理安排。

      7、對未按定單方式進行管理的商務及負責人進行經濟處罰。

      8、定單按月分類單獨歸檔、備查。

      三、接受采購訂單流程。

      1、采購商務接受由銷售業務部門經理所下采購訂單。

      2、采購商務審核銷售業務部門采購訂單,不合格采購訂單返回銷售業務部門,發出合格采購訂單。

      3、采購商務將采購訂單發給儲運商務,由儲運商務做接貨準備。

      4、采購商務負責將采購訂單替換成通用格式發給供應商。

      四、進口商品付稅、付匯流程。

      1、銷售業務部門發出付稅或付匯通知。

      2、資金商務填寫支票借款單,到財務部審批備案。

      3、資金商務傳遞數據,通知財務部當日用款。

      4、資金商務持簽字后借款單到財務部借支票。

      5、資金商務將支票送到海關或銷售業務部門。

      6、每周由資金商務報給財務部資金計劃,每季報銷售業務部門作資金盤點。

      五、聯系供應商和貨運公司、進口商品報關、在途商品監控管理。

      1、目的。

      (1)開展在途商品管理,監控各分公司、供貨商各方面執行貨物計劃情況,明確各自責任和關系。

      (2)監控集團公司總部至外地分公司物資流通過程和貨物在各個環節中狀態。

      (3)在途商品管理工作側重于對貨物在途時間、在途數量、在途金額及供應商發運能力控制。

      (4)跟蹤集團公司和供應商及分公司之間調撥商品在途時間、數量和金額,為相關部門提供真實和準確在途信息。

      2、國內在途意義。

      (1)為貫徹集團公司物資管理目標,在各個物資流通環節監控到每一件貨物,商務部開展了國內在途業務。

      國內在途:主要指分公司之間因內部銷售而產生在途商品。

      (2)在途商品定義:貨款已經支付或雖未付款但已取得所有權,正在運輸途中或已運達企業但未驗收入庫商品。

      3、國內在途目的。

      (1)監控分公司在途商品管理,明確銷售業務部門、運輸公司、分公司各方面責任。

      (2)對分公司在運輸途中產生在途商品數量、金額以及狀況進行監控,縮短運輸時間,加快物資流通速度,提高資金周轉速度。

      (3)收集、匯總、加工、整理在途數據,掌握物流信息,根據在途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問題促使銷售部盡快解決。

      4、在途商品確認。

      集團公司財務部傳遞銷售給分公司發票清單及銷售數據和商務部向地區分公司發送的發貨信息及時傳送到相應分公司商務統計崗并經對方確認生效后,即視為在途商品。

      5、在途商品管理。

      分公司商務統計人員每日接收發貨信息后,根據實際到貨數量統計本公司在途情況,并逐日向集團公司商務部傳送在途數據。對超出正常期限在途商品標注、說明,便于供應商及時協調與解決。對未按規定進行監管或雖已監管但未及時準確提交在途信息而造成損失分公司,其損失由分公司分擔,同時責任人應寫出書面報告上報總經理。

      6、國內操作流程。

      (1)集團公司商務部采購商務員將到貨清單遞交商務統計。

      (2)商務統計根據《到貨登記單》和《商品入庫單》及發貨清單核減在途商品數量、金額和計算在途時間。

      (3)商務統計將到貨清單上商品與實際到達商品差異表傳遞財務部。

      (4)財務部依據商務統計傳遞《到貨登記單》和《商品入庫單》辦理付款手續。

      (5)商務統計將在途商品差異信息傳遞相關部門。

      (6)對在途時間監控:掌握商品貨運周期。同時,注重發現長期未到,滯留途中貨物情況,促使銷售業務部門盡快解決提高物流周轉速度,加快資金周轉,搶占市場。

      (7)對商品在途數量、在途金額監控:使分公司掌握在途商品規模及占用資金量大小,促使銷售業務部門加緊運輸力度,加速資金周轉。

      (8)對供應商監控:體現在運輸貨物能力和返款速度,供應商發運能力高低直接影響貨物周轉速度,周轉速度越快越有助于分公司降低貨物風險系數,返款速度快慢,影響分公司資金周轉及利潤取得

      (9)生成結果:對分公司在途商品管理,側重于從商品在途數量、在途金額;在途時間,供貨商運作能力方面提供在途信息。

      7、國內在途程序所需數據:財務數量+以銷未提=統計結存。

      (1)銷售數據:資金商務收款臺銷售庫數據(已銷數)和庫房提貨數據(已提數)進行核對后,生成已銷已提商品數據庫,包括銷售單號、銷售日期、發票號、商品編號、代理編號、數量、單價、金額等內容。

      (2)入庫數據:各分公司商品入庫數據包括入庫單號、入庫日期、發票號、商品編號、數量、單價、金額等內容。

      8、核對依據:以銷售方發票號作為核對依據,依據每張發票發票號、商品編號,同分公司入庫單上發票號和商品編號自動進行核減生成各地在途商品信息。

      9、國外在途商品管理。

      (1)定義。

      〈1〉在途存貨:包括運入在途存貨和運出在途存貨是指貨款已經支付或雖未付款但已取得所有權正在運輸途中或已運達公司尚未驗收各種存貨。

      〈2〉商務部在途商品:進口商對集團公司進行銷售并開制發票,貨物尚未運抵各目的地商品。商務部對在途商品管理主要通過核對進口商發票和分公司入庫單據,監控公司在途物資狀況,多角度、多側面反映物資流通狀況。

      (2)意義。

      〈1〉開展進出口商在途管理,跟蹤進出口商、分公司各方面執行貨物計劃情況,明確各自責任和關系。

      〈2〉監控進出口商至集團公司或分公司物資流通過程,對貨物在各環節中狀態進行實時監控、過程監控,檢查進、出口商運作能力,降低風險系數。對在途商品管理工作,側重于對長期在途商品及進出口商發運能力控制。

      10、具體物控工作流程。

      (1)工作內容:依據進口商發貨資料核對公司入庫信息,獲取在途數據。

      (2)進口商發貨,商務部采購商務接收各種發貨資料流程。

      〈1〉商務部采購商務每日接收進口商和銷售業務部門各種發貨資料。進口商涉及單據有:發貨通知書、裝箱單、發票、進口發貨單、訂單。銷售業務部門單據:貨物清單。

      〈2〉商務部采購商務整理各種單據,并分別在登記本中詳細記錄。

      〈3〉核對裝箱單與發票中商品品名、型號、數量、金額,保證單據配套性、一致性。

      〈4〉核對裝箱單與銷售業務部門貨物清單。檢驗單據中發票號、發運編號、發貨日期、品名規格、數量等信息是否一致,還有貨物清單、銷售業務部門制定分貨計劃,還提供貨物運抵不同目的地、運輸方式、預計到貨時間。

      〈5〉依據 進口商發貨單 核查每周進口商發貨規模。

      〈6〉單據核對過程中,針對有問題單據向有關各方(進口商、銷售業務部門)進行必要信息反饋,補充、更正單據信息,最終進行存檔、備查。

      〈7〉各種單據審核無誤后,將進口商系統發票錄入程序中。

      (3)貨物抵庫,商務部商務統計核減在途流程。

      〈1〉貨物抵庫,采購商務人員填寫到貨登記單和入庫單。

      實物運抵集團公司,采購商務按到貨、入庫流程,依據實到貨數量填寫相應 國外到貨登記單 和 入庫單 實物運抵各分公司,銷售商務開制 銷售小票 和內容相對應 國外到貨登記單 和 入庫單 辦理入庫。對于實物入庫和小票入庫,采購商務在途崗可以通過單據上庫別欄信息加以區分。

      〈2〉每日采購商務在途崗接收商務統計審核后到貨登記單和入庫單,在單據傳遞交接過程中要有相應交接手續,記錄在冊。采購商務在途崗將對國外到貨登記單和入庫單進行再次審核重點。國外到貨登記單和入庫單中有效訂單號和裝箱單號、發運編號等于在途統計息息相關內容,檢驗單據中各項填制內容是否一致。

      〈3〉審核過程中注重進口商系統發票、貨物清單、到貨登記單、入庫單之間對應關系(一張發票針對一張貨物清單一張發票對應一張或多張到貨登記單;一張發票對應一張入庫單;一張到貨登記單可對應多張入庫單),將審核無誤到貨登記單錄入在途程序中。

      〈4〉錄入到貨登記單后,程序自動核減發票信息,通過報表顯示在途變化情況。

      (4)單據查詢流程。

      (5)報表預覽、打印流程。

      (6)在途數據傳輸流程。

      (7)分析流程。

      〈1〉分析主要分月中、月末兩次論述在途商品情況。

      〈2〉分析角度:在途時間、在途數量、金額、進出口商運作能力。

      〈3〉分析重點:統計長期在途商品(在途時間超過一個月),定期向銷售業務部門反饋,促使銷售業務部門盡快解決。

      11、損失調賬: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因丟失、損壞而產生差異情況,在途崗與銷售業務部門協商后,進行賬面調整。

      (1)屬于進出口商責任,造成貨物丟失調賬方法。

      〈1〉貨物丟失,銷售業務部門查清責任,落實賠償事宜。

      〈2〉銷售業務部門開制銷售小票,將丟失貨物進行銷售,即視同銷售給索賠責任人。

      〈3〉以銷售小票、國外到貨登記單、入庫單入庫,采購商務在途崗核減在途商品。

      (2)屬于運輸公司責任,致使貨物丟失調賬方法。

      〈1〉銷售業務部門在確認貨物丟失的同時通知商務部。

      〈2〉銷售業務部門落實賠償、獲得索賠款后,將填制索賠通知單,并傳真給商務部(要求通知單有銷售業務部門經理簽章,附有賠償款的證明資料)

      〈3〉商務部商務統計依據索賠通知單,核減在途差異。

      12、代運商品:索賠、贈品、配件、樣機等貨物。

      (1)辦理原則:所有權屬于集團公司銷售業務部門,無價格或價格為零代運商品,運抵目的地后,需辦理入庫手續。

      (2)具體操作方式:提供該類商品在途信息,同時,定期反饋代運商品在途情況,督促銷售業務部門盡快辦理入庫。

      13、匯總分公司商品在途數量、在途金額一覽表。

      (1)分公司各銷售業務部門在途商品一覽表。

      控制每批貨物在途時間、在途數量、在途金額。對于長期未到貨商品,應及時提請銷售業務部門重視,確定貨物滯留原因,加速運輸,縮短貨物周轉時間,降低或減少貨物風險。

      (2)分公司銷售業務部門主要商品進貨概況(按商品大類)。

      按銷售業務部門主要商品類別匯總、加工、整理商品在途數量、在途金額,比較不同商品占用資金量大小。

      14、匯總分公司在途時間一覽表。

      (1)分公司入庫商品貨運周期一覽表。

      (2)分公司在途商品在途時間一覽表。

      〈1〉控制入庫商品運輸周期,加快運輸力度。

      〈2〉明確在途商品在途時間,及在途商品占壓資金量大小。

      〈3〉監控供貨商發運能力,加速貨物周轉,降低風險系數。

      六、商品到貨、驗收、入庫管理。

      (一)商品到貨、接貨和驗收管理。

      商品到貨是庫房管理工作開始,是商品驗收前期準備工作,其工作好壞直接影響到商品驗收工作質量。為保證商品到貨和驗收工作及時準確完成,提高驗收效率,要求對商品數量和規格及外包裝質量和運輸情況進行檢查和確認。采購商務認真按照要求填寫單據,保證商品在途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為商品保管保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1、接貨規定:分公司采購商務每天根據總公司發送到貨信息,以到貨通知單形式于當日通知儲運商務,以便其及時組織人力、物力,調劑存貨場地。

      2、操作流程。

      (1)采購商務必須提前三天將需入庫商品詳細清單交給儲運商務,確定商品編號、數量、到貨日期。

      (2)商品抵達指定庫房后,采購商務和儲運商務依據到達貨物清單共同清點商品種類、拆包、分包點驗。按商品的品種、規格、型號核對實物質量和實際到貨數量及檢查外包裝質量,是否破損,把好入庫前數量、質量關。

      (3)商品驗收后,采購商務立即填寫《到貨登記單》要求做到字跡清楚、數據準確、內容完整、及時迅速。要填寫部門、庫別、到貨日期,在裝箱單號處填寫供應商全稱。詳細填寫商品的品名及規格、單位、數量,備注欄處填寫商品編碼和發票號或貨單號。如果發票未到達,待采購商務拿到發票后,填寫 入庫單 備注欄 。單獨注明有外包裝破損或質量問題商品及數量。雙方在《到貨登記單》簽字確認,各分公司內部調撥商品也要填寫《到貨登記單》。

      (4)《到貨登記單》填寫后,必須由采購商務、儲運商務共同簽字確認后方可有效。

      (5)商品到庫當日(如晚上到貨,可在次日)必須辦理正式入庫手續,填寫《商品入庫單》。如未能在規定時間內辦理入庫手續,儲運商務有權拒絕發貨并責成當事人寫出書面報告報總經理或授權人對其進行處理解決。

      (6)采購商務和儲運商務應妥善保管好到貨登記單,以便查詢,商務統計根據到貨登記單審核入庫單正確性,同時便于核減在途數量。

      3、《到貨登記單》出現錯誤情況時,儲運商務要求采購商務重新辦理。

      (1)有涂改痕跡,內容和項目不清楚和不完全。

      (2)商品編碼和規格名稱與集團公司不一致。

      (3)數量不正確。

      (4)《到貨登記單》格式、使用說明、單據辦理和各聯次留存及傳遞過程。

      第一聯、采購商務,第二聯、儲運商務,第三聯、商務統計,第四聯、財務會計。

      (二)商品驗收入庫管理。

      1、入庫目的。

      (1)為加速商品流通速度,保證工作正常開展和商品入庫環節準確性、及時性、完整性。

      (2)為商品在途管理和在途控制崗提供基礎數據,保證在途控制環節暢通,更好地為銷售業務部門服務。

      (3)把好審核關,為財務成本核算準確及時提供必要條件。

      2、入庫操作辦法。

      (1)商品驗收完畢,填寫《到貨登記單》后,采購商務依據《到貨登記單》內容在當日(特殊情況,如晚間到貨可在次日)按商品批次和發票內容填寫入庫單(注意不要將相同商品累加),辦理入庫手續。采購商務在辦理入庫手續時,根據《到貨登記單》到商務統計處核對商品編號,無誤后及時填寫《商品入庫單》。

      (2)入庫單由采購商務填寫,儲運商務簽字。

      〈1〉按單據規定項數填寫商品種類數。

      〈2〉填寫商品歸屬部門、庫別、入庫日期。

      〈3〉按照《商品入庫單》規定內容填寫商品編號、數量、名稱、金額。

      〈4〉填寫《到貨登記單》號和供應商名稱。

      〈5〉《入庫單》備注欄處注明到貨時間,按照商品順序填寫發票號和金額。

      〈6〉相關人員填寫姓名及人員編號。

      〈7〉特別注意商品編號、名稱及規格必須與公司保持一致,要求商務員字跡清楚、內容完整、數據準確和及時迅速。

      (3)批量到貨如果到貨數量不全,采購商務應根據實際到貨數量,隨時辦理入庫手續,做好該批商品收欠登記手續。

      (4)儲運商務先統計到貨前數量、后統計到貨后數量,再倒擠出到貨數量。

      (5)填寫好入庫單應由儲運商務簽字審核,傳真fa*件與原件核對,到貨登記單與入庫單核對后,并確認后蓋章 貨收訖 后,方能生效。入庫單不得涂改。

      (6)消耗品和不必逐個檢驗商品,由采購商務和儲運商務共同清點數量后,當時辦理入庫手續,填寫《商品入庫單》。

      (7)儲運商務依據庫房情況整齊碼放,及時建立、增加垛卡,登賬。

      3、出現錯誤情況,儲運商務拒絕辦理。

      (1)有涂改痕跡,項目內容不清楚,不完全。

      (2)缺少采購商務和總經理或授權人簽字。

      (3)商品項數超過單據規定要求。

      (4)商品編碼和規格名稱與集團公司不一致。

      (5)《商品入庫單》格式與使用辦法。

      第一聯、儲運商務記賬,第二聯、財務會計存檔,第三聯、商務統計記賬,第四聯、采購商務存查。

      5、入庫核算:商品、材料入庫后,經辦人應持入庫單第二聯(即財務聯)增值稅發票的發票聯和抵扣聯,及時到財務部辦理付款或報銷手續。財務根據入庫資料及發票、定單信息經復核無誤后及時做商品增加賬務處理。

      (三)外購商品管理。

      1、外購商品規定:由于經營需要而到集團外部采購貨物行為屬于外購管理范圍。

      2、操作流程。

      (1)采購商務或銷售人員進行采購前,應填寫 請購通知單 由總經理或授權人簽字確認后方能到財務借款外購。

      (2)借款后必須在一周內辦理完驗收、報銷手續。

      (3)采購商務或銷售人員在進行賒銷采購前,應由總經理或授權人簽字同意,并填寫賒銷采購專用 欠款登記單 ,同時單據上加蓋本公司公章方能進行欠款采購。

      (4)一次性外購必須辦理直接入庫、出庫手續,辦理時必須持入庫單、與之對應銷售單,并持實物進行驗收。

      (5)特殊情況不能持實物驗收,應經過總經理或其授權人審批同意,并持用戶收貨證明,方可辦理入庫手續。

      (6)凡外購商品一律辦理入庫手續,辦理時到儲運商務處驗收后加蓋 貨收訖 章,方能到財務報銷。

      (7)銷售單與入庫單編號、名稱、數量必須一致,銷售金額必須大于入庫金額,確保有合理毛利。

      (8)一次性外購商品不允許有庫存積壓。

      (9)必須由采購商務或指定專人辦理采購、報銷、驗收手續。

      (10)外購商品不允許做欠款銷售。

      (11)如不符合規定,應報分公司總經理審批后方能辦理驗收手續。

      (12)一次性外購為便于統計與管理,應把入庫單與銷售單捏對粘貼,進行入賬和留存。

      (13)所有外購商品實行比率控制,一般不得超出當期進貨額(除稅)7%,特殊情況需報分公司管理部門批準。

      (14)商務員或銷售人員因違反規定而帶來一切后果,均視同個人行為,并不代表公司名義,公司不承擔任何責任。

      3、有關一次性外購特殊規定:非本公司主營產品,為滿足用戶特殊要求或為銷售合同執行,而一次性采購商品。

      (四)暫存商品管理。

      1、范圍:符合條件,可以辦理暫存手續。

      (1)接貨時由于發現包裝破損或嚴重質量問題暫不能辦理入庫商品。

      (2)由采購商務負責與供應商交涉聯系解決某些問題,而暫不能及時辦理入庫手續。

      (3)公司已經處理后積壓及報廢商品。

      (4)由于其他原因經總經理批準暫時放置庫房里商品。

      (5)待點驗商品:商品已到,尚待驗收入庫商品,當月份終結,仍應包括在 商品采購 賬戶余額內。

      2、規定。

      (1)暫存商品應單獨設置庫區,與正式商品區別碼放。

      (2)進入暫存庫貨物應填寫《暫存入庫單》,領取暫存庫貨物應填寫《暫存出庫單》。

      (3)對于暫存庫貨物,應設立備查賬,隨時登記入庫、出庫情況。

      (4)對未按規定手續辦理而而造成損失,上報總經理或授權人對當事人進行處理解決。

      (5)單據格式及使用說明:第一聯、經辦人存查,第二聯、商務統計記賬,第三聯、儲運商務記賬。

      (五)購入商品計價:按實際價值入賬:買價+買方負擔外埠運費、裝卸費、保險費+途中合理損耗+關稅估價。

      1、集團公司內購入存貨:其估價入庫依據應是集團公司提供 發票清單及銷售記錄 。

      2、集團公司外購入存貨,其估價入庫依據應以采購訂單注明價格扣除稅后估價入庫。

      3、凡是按估價成本入賬,在收到發票等結算憑證后均需調整為實際成本。

      (1)如估價金額與實際金額一致,只做賬務分錄調整,可用原入庫單復印件。說明內容:原入庫單號、估價賬務時間、憑證號。

      (2)當估價金額與實際金額不一致時,必須沖銷原入庫單,重新辦理入庫手續,財務據此處理賬務。

      4、公司用現金采購進貨要有供應商已收款證明,收取供應商進貨發票,沒有發票則不能入賬。

      5、如果供應商不開進項發票,則公司采購進貨費用不能通過銀行結算,支付現金或通過內部賬戶。

      6、進貨發票在同一個月內入賬,可不受開票日期限制,否則要用暫估價入賬。

      7、暫估價入賬需要有上一批次進貨發票復印件或暫估價抵扣憑證。

      8、供應商銷貨清單即本公司進貨清單,需要有發票專用章和財務專用章,填寫不含稅價。

      第7篇 企業集團采購管理制度

      集團企業采購管理制度

      一、總則

      (一)、為規范本集團及下屬生產企業的采購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適用于集團公司及集團下屬各生產企業的采購活動。

      二、采購原則

      (一)、嚴格執行詢議價程序

      凡未通過招標確定供應商價格的物品的采購,每次采購金額在2000元以上,必須有三家以上供應商提供報價,在權衡質量、價格、交貨時間、售后服務、資信、客戶群等因素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評估,并與供應商進一步議定最終價格,臨時性應急購買的物品除外。

      (二)、合同會簽制度

      固定資產的采購合同,必須經過有關部門如生產管理部、質量部、財務部、審計部、生產企業總經辦、設備維修部共同參與,調研匯總各方意見,經公司分管領導審核,總經理批準簽約。屬集團采購的項目,應報總裁批準。

      (三)、職責分離

      采購人員不得參與物資和服務的驗收,采購物資質量、數量、交貨等問題的解決,應由采購部根據合同要求及有關標準與供應商協商完成。

      (四)、一致性原則

      采購人員定購的物資或服務必須與請購單所列要求規格、型號、數量相一致。在市場條件不能滿足請購部門要求或成本過高的情況下,及時反饋信息供申請部門更改請購單作參考。如確因特定條件數量不能完全與請購單一致,經審核后,差值不得超過請購量的5%~10%。

      (五)、最低價搜尋原則

      采購人員隨時搜集市場價格信息,建立供應商信息檔案庫,了解市場最新動態及各地區最低價格,實現最優化采購。

      (六)、廉潔制度

      所有采購人員必須做到:

      1、熱愛企業,自覺維護企業利益,努力提高采購材料質量,降低采購成本。

      2、加強學習,提高認識,增強法治觀念。

      3、廉潔自律,不收禮,不受賄,不接受吃請,更不能向供應商伸手。

      4、嚴格按采購制度和程序辦事,自覺接受監督。

      5、工作認真仔細,不出差錯,不因自身工作失誤給公司造成損失。

      6、努力學習業務,廣泛掌握與采購業務相關的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及市場信息。

      (七)、招標采購

      凡大宗或經常使用的材料,如原、輔、包材料、零星且繁雜的物資、辦公用品、中藥材等都應通過詢議價或招標的形式,由生產、質量、財務、審計、采購、總經辦等相關部門共同參與,定出一段時間內(一年或半年或一季度)的供應商、價格,簽訂供貨協議,以簡化采購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對于價格隨市場變化較快的材料,除縮短招標間隔時限外,還應隨著掌握市場行情,調整采購價格。

      三、采購程序

      (一)、供應商的選擇和審計

      1、原輔材料的供應商必須證照齊全,具有生產產品的合法證件。變更原輔材料的供應商必須經過送樣檢驗、小試、中試,征得生產、質量部門同意。必要時,報有關管理部門批準備案。

      2、對于大宗和經常使用的商品或服務,采購部應較全面地了解掌握供應商的 生產管理狀況、生產能力、質量控制、成本控制、運輸、售后服務等方面的情況,建立供應商檔案,做好業務記錄,會同企業生產、質量、采購部門對供應商定期進行評估和審計。

      3、固定資產及零星物資采購在選擇供應商時,必須進行詢議價程序和綜合評估。供應商為中間商時,應調查其信譽、技術服務能力、資信和以往的服務對象,供應商的報價不能作為唯一決定的因素。

      4、為保證原、輔、包材質量的穩定,供應商也應相對穩定。

      5、為確保供應渠道的暢通,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對于生產運營所必需的商品,應有兩家或兩家以上供應商作為后備供應商或在其間進行交互采購。大宗商品應同時由兩家以上供應商供貨,以保證貨源、質量和價格合理。

      6、對于零星且規格繁雜的物資,每年度根據部門預算計劃統計造表交采購部門,向三家以上供應商詢價,經有關部門及采購部門綜合評估后,選擇合適的供應商,簽訂特約供貨協議,定期結算。

      (二)、采購程序

      1、原輔包裝材料的采購計劃及資金預算 銷售計劃――→生產計劃――→資金預算

      2、固定資產及其他零星物品的申請,由各使用部門填寫請購單,寫清采購物資的數量、規格、型號、質量標準、技術指標、制作工藝、材質、要求到貨日期等,由部門經理簽字上報分管領導批準,交集團采購部門。

      3、采購詢價、綜合評估、會簽合同,由采購部門協調生產、財務、審計、質量、工程、維修總經辦及使用部門共同完成,報主管領導審批。 生產、質量、工廠維修、使用部門負責采購材料的適用性,財務部門負責預算控制、價格調查、資信調查、合同付款條款的審核,法律部門負責合同條款的審查,審計部門負責合同的事前審計和事后財務審計。采購部門負責合同條款的談判,付款申請、索賠、采購檔案的建立,市場信息的收集。同時,與供方和生產廠聯系貨物接送的時間、方式、到貨情況、質量反饋及聯系售后服務事宜。 凡由集團采供部代各生產企業采購的物資,采購合同簽訂后,由集團采供部采購人員將合同傳真至生產企業采購部。

      &

      nbsp;4、計劃、倉儲主管負責計劃匯總、接貨、記錄,接收報告的出具。倉儲、質量部門負責原輔包材的驗收,并出具檢測報告。并于每月10日、20日將本月收貨入庫單、檢測報告匯總連同原輔料庫存數傳真至集團采供部。設備由申請部門、工程技術部門驗收,并出具驗收報告。

      (三)、中藥材采購:

      1、中藥材一般應實行招標采購,由于其價格隨市場行情波動較大,一般3月需重新組織招標一次。

      2、在招標確定了供應商以后,應通過市場調研,上網公布需求信息等途徑廣泛收集藥材價格信息,與供應商協商,不斷調整價格。

      四、審計監督

      采購全過程進行財務監督和審計。

      在采購招標、采購詢議價、合同簽訂和采購結算過程中,除有生產、質量、使用部門、工廠維修部門及相關領導參與外,財務、審計部門要全程參與。財務部門主要負責材料價格的核查,審計部門主要負責合同條款的審核和財務支付的事前事后審計。

      采購人員要自覺接受財務和審計部門對采購活動的監督和質詢。

      第8篇 集團企業稅務管理制度

      某集團稅務管理制度

      一、增值稅管理。

      (一)增值稅管理原則和有關規定。

      1、各經營公司應按照國家稅法有關規定加強對增值稅管理。

      2、增值稅:國家對在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單位和個人,就應稅貨物或勞務增值部分征收流轉稅,實行稅款抵扣制。

      3、計稅原理:對商品生產和流通中各環節新增價值或商品附加值進行征稅。

      4、一般納稅人適用增值稅稅率分為17%、13%和0三檔,本公司適用情況。

      (1)銷售或進口除資料以外商品或貨物,稅率為17%。

      (2)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稅率為17%。

      (3)銷售或進口圖書、報紙、雜志等資料,稅率為13%。

      (4)出口商品或貨物,稅率為0,國務院另有規定除外。

      5、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征收率為5%。

      6、按增值稅征管方式不同劃分。

      (1)一般納稅人有取得使用增值稅發票權利,而小規模納稅人仍只能使用普通發票。

      (2)一般納稅人是按集團公司商品增值額依17%或13%稅率征收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是以銷售額依5%征收率計算增值稅。

      (3)小規模納稅人劃分標準。

      〈1〉年銷售額規模。

      〈2〉會計核算是否健全。

      7、應納增值稅額為當期銷項稅額抵扣當期進項稅額后余額。

      8、一般納稅人增值稅會計核算方法。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進項稅額=買價*扣除率

      (二)增值稅一進項稅管理。

      1、集團各經營公司購進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所支付或者負擔增值稅額為進項稅額,準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進項稅額,限于增值稅扣稅憑證注明增值稅額。

      (1)從銷售方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增值稅額。

      (2)從海關取得完稅憑證注明增值稅額。

      (3)運輸貨物取得運費發票10%部分。

      2、未按照規定取得并保存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海關完稅憑證,或專用發票和海關完稅憑證未按照規定注明增值稅額及其他有關事項,其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3、各經營公司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項目。

      (1)購進固定資產。

      (2)用于非應稅項目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

      (3)用于免稅項目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

      (4)用于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

      (5)非正常損失購進貨物。

      (6)非正常損失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

      4、各經營公司財務部門應嚴格對進項稅額管理,對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認真審核,確保進項稅額合理、合法抵扣,避免增值稅專用發票因不符合規定而不予抵扣使公司遭受損失。

      5、稅務局規定,公司采購進貨需要已付款才能抵扣進項稅額,如尚未支付貨款,或在進貨發票上蓋現金收訖章。

      6、納稅要有稅單,需要增值稅進項發票抵扣憑證封面。

      (三)增值稅一銷項稅管理。

      1、集團各經營公司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按照銷售額和規定稅率計算并向購買方收取增值稅額為銷項稅額。

      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

      2、各經營公司辦理銷售業務時,應認真填開銷售小票和增值稅專用發票,確保稅率合理,銷售額和增值稅額清楚準確,專用發票合法合規。

      (四)增值稅發票管理和使用。

      〈一〉收取增值稅專用發票填開要求。

      1、各項不允許有空項,如有遺漏、涂改均為廢票,不允許抵扣進項稅額。

      2、購貨單位名稱必須與單位注冊名稱一致,多字少字或其他名稱無效。

      3、批量進貨,開一張專用發票,要在發票貨物名稱欄注上貨物總稱,蓋 詳見清單 章,并附以注有商品名稱、數量、單價的詳盡清單兩份,清單必須加蓋銷貨單位章。

      4、票面稅率必須單一,一張發票具有17%、13%兩種稅率,稅務部門不予抵扣。

      5、凡收取手工萬元、十萬元版增值稅發票,價款金額必須達到所限面額最高一位。

      6、百萬元版專用發票,必須是機打發票,否則無效,不得報銷和抵扣。收到百萬元版專用發票后,必須當月及時報銷,由財務部在次月1至10日前將該票及其抵扣聯交稅務主管部門辦理認證手續。經稅務部門認證若發現問題,該發票無效。收到原百萬元版增值稅發票,蓋有稅務機關戳記改為萬元版、千元版,仍然有效。

      7、小寫金額合計前面必須用 y 封住,大寫金額合計前面必須用 o 封住(注:*填在o中)。

      8、銷貨單位名稱、地址、電話、納稅人登記號、開戶銀行及賬號必須用藍色印章填蓋(機打發票除外),手工填寫或用其他顏色印章無效。

      9、必須蓋有紅色財務專用章或紅色發票專用章,使用其他顏色或使用其他印章,一概無效。無論專用發票是什么版本,財務專用章或發票專用章必須蓋在 銷貨單位(章) 或 開票單位(未蓋章無效) 字樣上。

      10、在取得專用發票發票聯同時,必須取得相應抵扣聯,抵扣聯填寫內容要求與發票聯完全一樣。

      11、貨款、運費付給誰,由誰開發票,不能通過第三者代辦這些事項,否則不允許抵扣進項稅。

      12、凡外購商品、低值易耗品、家具、進行修理修配等,必須取得增值稅發票,財務部方予辦理報銷手續。

      13、根據國稅局精神,收到增值稅發票,必須在票面開出日期兩個月內報銷,否則無論何種原因,均不予抵扣進項稅額。各經營公司除執行規定外還要執行地方稅務相關規定。

      〈二〉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要求。

      1、業務人員要求開增值稅發票,必須提供準確購貨單位名稱、地址、電話、稅務登記號、開戶行、賬號。

      2、購貨單位在購貨當月,從小規模納稅人改為一般納稅人,必須提供購貨單位稅務主管部門提供變更證明。禁止先開普通發票,再更換專用發票。

      3、凡因辦理欠款銷售而暫留財務部增值稅專用發票,由于超過兩個月期限造成原本票不能抵扣而要求財務重開、補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財務部一律不辦理。

      4、發生退貨業務,銷售員辦理退貨入庫手續后,必須提供對方稅務主管部門開出退貨證明,才能給對方開紅發票。

      5、發生回扣業務,必須由對方稅務主管部門開出回扣證明,才能給對方開紅發票。

      6、如果開出發票內容有不妥之處,必須把原發票及其抵

      扣聯一起退回,才能給對方換新發票。

      7、發票內容與小票內容保持一致、數量相符、金額相等。

      〈三〉增值稅發票、普通發票管理和使用。

      公司按《增值稅專用發票使用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管理、使用增值稅發票和普通發票。

      1、財務部門設專人領購、保管發票。

      2、各核算公司開票人使用發票向發票管理員領取、登記,每次領取量不得超過一周使用量,再次使用時,以存根換新發票。

      3、開票人應按發票順序號順序使用,對未使用發票、已開出存根應妥善保管。

      4、發票專用章應隨開隨蓋。

      5、經管發票人違反國家規定責任自負。

      (五)責任會計處理方法。

      責任會計按照財務會計處理方法,對增值稅金進行相關賬務處理,逐月將應繳增值稅額上繳公司內部賬戶。

      二、核算營業稅及附加。

      (一)應稅項目及范圍。

      公司對外勞務服務收入,均應繳納營業稅。屬應稅范圍營業收入,業務部門應提供符合國家政策的協議復印件,由公司按5%或3%稅率對外繳納營業稅。

      (二)責任會計處理方法:責任會計按照財務會計核算方法,計提應納營業稅額,按月上繳公司內部賬戶。

      三、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管理。

      (一)計提與上繳。

      財務部門應每月以應納增值稅額和營業稅額為計稅基數,分別按7%和3%及4%稅率計提,向國家繳納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及教育專項資金。

      (二)責任會計處理方法。

      責任會計每月按應繳公司增值稅額7%和3%及4%計提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及教育專項資金,逐月上繳公司內部賬戶。

      四、所得稅管理。

      (一)計提與上繳。

      1、財務部門應每月或每季按應稅所得計提應繳所得稅,按期預繳,年終匯算清繳。

      2、對超計稅標準工資和招待費,以及非公益捐贈和準予扣除范圍外公益,救濟性捐贈等不得扣除項目,不得從收入總額中扣除,應逐項進行納稅調整,調增應稅所得額。

      (二)責任會計處理方法:

      1、各核算部門每月超計稅標準工資應納所得稅,由各責任會計以費用列賬中 費稅 形式,計入銷售業務部門當期營業費用,抵減當期責任利潤。各部門超計稅標準招待費應納所得稅,年終一次性進行賬務處理,抵減銷售業務部門責任利潤。

      2、各銷售業務部門年終實現超額利潤,按照公司分配辦法應由本部門受益部分應納所得稅,由財務部年終統一操作,以利潤列賬 所得稅 形式,通知各責任會計進行相關賬務處理,將應繳所得稅額及時上繳公司內部戶。

      五、其他他稅金管理。

      第9篇 集團企業辦公管理制度13

      集團公司辦公管理制度(十三)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提高工作效率、創造良好工作環境,特制訂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于集團公司及所屬各分(子)公司、部門的辦公管理,各公司也可依據本制度精神自行擬定相應制度。

      第二章辦公紀律管理

      第三條愛崗敬業,保持積極的工作狀態,認真負責地完成本職工作和領導布置的工作任務。

      (一)員工須服從領導安排;

      (二)對工作范圍內的事件盡職盡責,對個人能力范圍內的工作行為須負全部責任;

      (三)承諾或會議任務應按期完成。

      第四條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樹立良好的工作形象。

      (一)工作時間不大聲喧嘩、不唱歌、不打鬧嬉戲;

      (二)上班時間不得穿背心、短褲、拖鞋;男職員不準留長發,女職員不得穿超短裙。

      第五條認真履行保密義務,做好保密工作。

      (一)嚴格遵守公司規章制度,做到不該去的地方不去,不該問的問題不問,不該說的不說;

      (二)未經同意,任何人不得亂翻別人桌上文件、物品;

      (三)辦公室無人時,須鎖好門窗。因工作需要離開崗位時應將桌面上文件收起放好,并將電腦處于鎖定或其他狀態。

      第六條注意辦公環境衛生,養成良好工作習慣。

      (一)廠區內不準隨地吐痰或亂扔雜物;

      (二)廠區或者庫區內不準吸煙;

      (三)辦公場所注意講究衛生,保持良好的工作環境,做到辦公場所無蚊蠅、無灰塵。

      第七條愛護公司財物,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提高成本意識。

      (一)不浪費水、電、紙等資源和辦公易耗品;

      (二)按照相關要求使用辦公用品或車間設備;

      (三)愛護公司財物,不損壞公司財物。

      第八條禮貌待人、文明用語,樹立良好個人形象。

      第九條愛崗敬業,嚴肅工作紀律,上班期間不做與本職工作無關的事。

      (一)不竄崗、閑聊、吃零食、唱歌、談論(包括利用電話談論)或爭執與工作無關的事;

      (二)不看報紙、雜志等與工作無關的資料;

      (三)不會見朋友、親屬等與工作無關的人員;

      (四)接聽私人電話應盡量控制在3分鐘內;

      (五)上班時間內不偷懶睡覺。

      第三章電話使用、接聽管理規定

      第十條電話使用

      (一)電話使用必須使用禮貌用語,電話接通后必須自報部門、單位;

      (二)電話使用語言應簡明,切忌語言含糊不清;

      (三)不利用公司辦公電話撥打私人電話;

      (四)任何人員在利用電話進行交談時應有強烈的保密意識,不得與無關人員談論公司事務,不得在無關人員在場的情況下討論涉及公司秘密的事項。

      第十一條電話接聽處理

      (一)辦公人員接聽電話時必須使用禮貌用語,應有較強的隨機應變能力;

      (二)重要電話接聽應做好電話記錄工作,將電話接聽內容記錄并及時傳達、回復;

      (三)語言要求:規范禮貌、簡潔耐心;

      (四)電話接聽時說:'您好+單位名稱';電話結束時說'再見!';

      (五)對方撥錯號碼時,不要說'打錯了'就馬上掛斷電話,而應禮貌地說:'我想您撥錯號碼了';

      (六)接聽電話要及時,一般電話鈴響不得超過3聲;

      (七)為防止電話長時間占線,接聽電話一般不宜超過3分鐘(特殊情況時可適當延長);

      (八)原則上不允許接聽私人電話,經領導批準后接聽私人外線不得超過3分鐘;

      (九)領導無暇接聽電話或拒絕接聽電話時,須靈活處理,可詢問對方詳細情況與來電事由以決定領導是否接聽。

      第十二條傳真接收處理

      (一)做到及時接收傳達并做好接收登記工作,保證信息快速暢通;

      (二)保密性文件要做好保密措施,不能隨意放置在辦公桌上,并及時通知相關人員承辦處理。

      第10篇 集團企業財務借款及報銷制度

      集團公司財務借款及報銷制度

      1 目的

      加強公司財務管理,清晰員工費用報銷手續。

      2 范圍

      適用于大地通訊及大地集團職能部門、分部職能部門人員借款及報銷,服務店借款及報銷適用《服務店費用支付管理辦法》。

      3 文件執行者

      3.1集團財務管理部:負責制定與修正本制度。

      3.4會計中心:為費用報銷的監控部門。

      4 定義

      預算外事項:是指未經預算管理委員會批準的,但因內部或外部因素導致的、必須執行的事項及超過預算金額的部分以及不包括在預算項目內的新增事項。

      5 正文

      5.1借款規定

      5.1.1借款是因業務需要的臨時借款,包括出差備用、日常采購、固定資產采購及各種臨時性借款。

      5.1.2借款原則:當月借款當月報銷,前一次借款在約定還款日期未沖賬或還款的,不得另行借款。

      5.1.3起借額度規定:申請借款金額在1000元及以上時,方可借款。

      5.1.4借款人規定:

      (1) 對于需頻繁借支的崗位及部門,可設立崗位或部門周轉備用金,崗位備用金由該崗位人員負責保管,部門備用金由部門負責人負責保管,使用此周轉備用金產生的業 務需依照報銷制度按時報銷,否則按報銷制度給予處罰;日常辦理業務時,設立崗位備用金的,該崗位工作事項內,原則上不得再另行借款,設立部門備用金的,部 門不得再另行借款。如遇特殊事項,需借款金額超過核定的崗位或部門備用金額度1000元時,方可申請借款。

      (2)職能部門人員需對外支付非商品采購款項時,未取得原始發票而要先付款時,可由業務人員先到財務部辦理借款,但試用期員工不得借款。

      (3)其他部門的臨時借款只允許部門經理產生,部門其他人員均不得借款。

      5.1.5還款期限規定:備用金還款日期為當年末12月31日,其他借款事項借款期不得長于15日,原則上不得跨月,跨月借款的,必須于次月2日前至財務部沖賬,沖賬日期以交單至財務部日期為準。

      5.1.6任何個人不得私借或私用公款,公司不辦理任何性質的私人借款,特殊情況需借款的,需公司總裁審批同意或授權審批同意。

      5.1.7借款時須按“借款單”要求填列各項欄目,出差備用、交際應酬、日常采購、其他等,并按規定審批權限審批后,由財務部付款。

      5.1.8出差借款,需注明出差目的地及出差期間;按出差申請單審批金額申請借款。

      5.1.9借款額度超過5000元以上,須提前1天申請。

      5.1.10借款對賬單確認:除備用金借款外,每月8-10日為借款確認時間,各借款人必須親至財務部確認上月對賬單,否則視為默認財務賬面余額。

      5.1.11借款簽批流程:見《借款及報銷流程》。

      5.2報銷規定

      5.2.1報銷時間:每周一、周四提交報銷單據,周二、周五銀行轉賬,周三、六現金付款。

      5.2.2報銷時限:所有報銷應于業務發生后一周內提交,特殊情況下超期限借款的,須于約定的借款還款日期前報銷;月底發生的費用務必在次月初2號前到財務部門報銷,不受前款規定的報銷時間限制。超過報銷期限按約束辦法中的規定給予相應處罰,重大節假日順延。

      5.2.3報銷單簽批原則:任何人不得自審、自批自己的開支費用,嚴格按照審批流程執行。

      5.2.4報銷票證要求

      (1)所有費用單據原則上是稅務局統一印制的正式發票且須加蓋開出單位的“財務專用章”或“發票專用章”方為有效。

      (2)發票必須是發票聯和報銷聯,用復寫或計算機打印,不得用圓珠筆或鉛筆填寫,存根聯、發貨聯、記賬聯不能作報銷單據。

      (3)凡是購買物資或物品的發票或清單上要有明確的數量、單價,否則不予報銷。

      (4)內容要齊全抬頭、日期、品名、單價、數量、金額等項目要填寫齊全,字跡要清楚,金額要準確,大、小寫一致,涂改無效。

      (5)根據稅務規定,禮品發票不可入帳,因此,自2008年8月1日起,禮品發票不予報銷。

      (6)發票須寫公司名稱(),機打發票一律不準手寫。

      5.2.5下列票據不得報銷

      (1)無正規的發票或收據;

      (2)審批手續不全的票據;

      (3)內容填寫不全、字體無法辨認或有明顯涂改跡象的票據;

      (4)無公章、無私人簽章(字)的白條收據;

      (5)數量、單價、金額不符的票據。

      5.2.6費用報銷的其他注意事項

      (1)報銷憑證必須注明本人所在部門、工作地、及費用歸屬、產品名稱、事由、發票張數;

      (2)各種憑證、單據一律要求用鋼筆、藍黑或碳素墨水填寫,做到內容完整、字跡清晰、工整,不得涂改,人民幣大小寫要清楚、完整、正確、相符,小寫必須寫到分位,沒有的用'0'補齊;

      (3)報銷費用時必須填寫“費用報銷單”,所有單據要按性質(如招待費、辦公費用)分類、分次、粘貼填制;按發票內容歸類進行粘貼,發票應與報銷單向左對齊魚鱗狀粘貼(除特小的發票之外);

      (4)報銷單用電腦打印或鋼筆、簽字筆填寫完整,并用楷體書寫;報銷單據下面的簽字欄不能打印,須手簽;

      (5)費用報銷單上的摘要及原始發票上不能隨便填寫,不得將說明原因寫于發票上,詳情說明寫在<<用戶訪問工作記錄單>><<支出證明單>>上,如替客戶辦什么事或因什么原因無發票,用什么發票代替等,同時注意編號要對應;

      (6)公司發生經濟業務活動,凡與相關單位簽訂正式合同的相關費用的報銷,報銷單據后須附合同復印件;

      (7)個別報銷項目在經財務部核實確無發票的特殊情況下,可以找其他發票代替,但填寫費用報銷單時,須根據實際支出項目在單摘要欄如實填寫,并在備注欄中注明發票與支出項目不符的原因。

      5.2.7報銷使用單據規定

      (1)差旅費:使用《差旅費報銷單》,后附《出差申請表》;

      (2)市內交通費:使用《差旅費報銷單》,后附《派工單》,如為到服務店辦事需加蓋服務店銷售章;

      (3)日常招待費:使用《費用報銷單》,后附《用戶訪問工作記錄單》;

      (4)凡需事先審批再開支的事項:報銷時需附事項申請單;

      (5)凡預算外或超預算報銷的事項:報銷時需附預算外事項申請單。

      5.2.8各

      項費用報銷內容及標準

      (1)招待費:見《招待費管理辦法》;

      (2)差旅費及交通費:見《差旅費管理辦法》;

      (3) 采購人員外出零星采購的物資:凡屬固定資產、低值不易耗品,均需先入庫后報銷,填寫物料采購報銷單,后附倉庫入庫單,采購發票及采購申請單。采購進來立刻 被相關部門全部領用并一次性消耗的低值易耗品,則不需入庫,直接做為費用報銷,填寫費用報銷單,后附經使用部門簽收的發票及采購申請單;

      (4)其他費用:按預算額度或申請額度在合理范圍內報銷;

      5.2.9報銷流程:《借款及報銷流程》。

      5.3約束

      5.3.1報銷時弄虛作假、虛報冒領的,除退回所報銷金額外,對當事人處報銷金額3倍罰款。部門經理或上級領導對報銷單的真實性負責,并對其部門經理或服務店主管處50元/次罰款并通報;

      5.3.2借款超出時限,無正當理由不報銷又不還款的,超出時限的天數處借款人20元/天的罰款。在oa上通報批評并可通過工資扣回;且給予全公司通報批評,并給予50元/次罰款,

      5.3.3越權批準用款的,處以批準人當月工資3%的罰款,并承擔由此造成的損失。相關會計不抵制,不匯報,或流程未完即出憑證要求出納付款的,同時處50元/筆罰款;

      5.3.4報銷超過報銷期限在一個星期內的,對當事人處20元/筆罰款,超兩個星期的,處40元/筆罰款超過20天的不予報銷;

      5.3.5需事先申請再執行的事項,或預算外的事項,不得先斬后奏,否則可給予每筆50-500元的罰款;

      5.4該規定經公司領導批準發文之日起實施,解釋權歸集團財務管理部。

      6 相關文件

      《差旅費管理辦法》

      《招待費管理辦法》

      《預算執行與控制制度》

      7 附件

      職能部備用金申請流程

      借款及報銷流程

      報銷地點及審批權限表

      8表單

      《借款單》

      《差旅費報銷單》

      《費用報銷單》

      《支出證明單》

      《派工單》

      第11篇 集團企業預算管理制度

      某集團預算管理制度

      一、預算管理要點。

      (一)預算部署。

      集團公司總裁辦根據總裁確定的工作目標和任務,于每年2月部署集團公司下年度++全年預算工作,集團公司財務部設計細化預算方案、表格,填報說明并下發各編報公司和部門。

      (二)組織保障。

      各編報公司要成立預算編制領導小組,總經理親自掛帥,銷售業務部門、職能部門負責人共同參與,分工負責,完成本公司或部門預算編制工作。

      (三)編報范圍。

      集團公司范圍內所有經營公司、內部核算考核部門、管理部門均應編制預算,包括各分公司及其下設經營網點和辦事處、銷售業務部門、各職能部門、運作機構等。

      (四)編報方法。

      編制預算采用上下結合、綜合平衡方法,自上而下分解目標、明確任務,自下而上層層填報、逐級審核把關、匯總,最終進行綜合平衡。

      (五)預算審批。

      集團公司財務部收集匯總總體預算,呈集團公司總裁辦平衡論證、上報集團公司總裁批準,各基層公司或部門預算由各分公司平衡、論證、審批。

      (六)預算控制。

      各編報部門要發揮預算指導、約束作用,根據審批后的預算開展日常經營管理活動,集團公司根據各公司部門預算和實際執行情況進行分析、考核、評價。

      (七)編制原則。

      1、必須考慮到逐步逼近集團公司發展中長期目標。

      2、當年指標增長必須高于市場容量增長。

      3、要保證自己增長要高于主要競爭對手增長。

      4、在綜合考慮投入前提下,利潤增長必須高于費用增長。

      5、要考慮人工成本占利潤合適比例,保證具有競爭力人均創利水平。

      二、預算內容。

      (一)集團公司預算種類:集團公司實行全面預算管理。

      1、產品、商品盈利預算。

      (1)集團公司主要產品、商品盈利預算表。

      (2)集團公司主要產品、商品銷售地區分布盈利預算表。

      2、成本預算。

      (1)集團公司主要產品、商品單位成本預算表。

      (2)集團公司制造費用預算表。

      (3)集團公司技術服務成本預算表。

      3、期間費用預算。

      (1)集團公司營業費用預算表。

      (2)集團公司管理費用預算表(分公司填列)

      (3)集團公司管理費用預算表(職能部門填列)

      (4)集團公司科研開發成本預算表。

      4、資本預算

      (1)集團公司固定資產添置預算表。

      (2)集團公司新項目投入預算表。

      5、集團公司資金預算:現金流量預算表。

      6、財務預算。

      (1)集團公司損益預算表。

      (2)集團公司資產負債預算表。

      (3)集團公司經營指標預算表。

      (二)各經營公司應編制預算表格式樣(管理費用預算表同營業費用預算表)填表說明及要求。

      1、分公司損益預算表:規劃編制分公司全年損益狀況。

      (1)產品、商品銷售收入:填列各產品、商品銷售收入,考慮到各分公司現狀,其產品、商品銷售收入可以合填。

      (2)對內銷售收入填列本公司內不同銷售業務部門之間內銷收入。

      (3)折扣銷售填列給代理客戶返點、獎勵等金額。

      (4)回傭收入填列從集團公司各銷售業務部門取得銷售返點、獎勵金額。

      (5)遞延毛利:由于欠款銷售,賬面所反映而因未收款而沒有真正事實毛利金額。

      (6)預提獎勵基金 暫不填列。

      (7)預提遞延毛利準備金:遞延毛利中,毛利金額為負金額部分毛利合計金額。

      (8)對外銷售凈折扣折讓:給零售客戶購貨折扣折讓,一般情況該款項只允許客戶繼續購貨使用。各分公司根據情況有發生則填列。

      (9)上年數據根據前十一個月實際情況和三月預計情況之和填列。

      2、分公司資產負債預算表。

      規劃編報公司全年平均資產,負債、權益結構及狀況,填按各財年十二個月平均資產負債情況填列各項目。

      3、分公司主要產品、商品銷售方式構成預算表:反映各分公司內銷、外銷以及外銷中代理,行業、零售分布情況。

      (1)產品、商品類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增減,原則是同集團公司各銷售業務部門經營產品、商品類別相同,主要產品、商品列示要達到預算損益表銷售收入80%,剩余20%列入其他項目。

      (2)集團內部銷售:向其他分公司銷售或返銷集團公司。

      (3)代理銷售:產品、商品銷往同公司簽定代理協議或合同貿易性經營單位經濟業務,一般需開具增值稅發票。

      (4)行業銷售:產品、商品銷往某行業或系統大用戶,其購貨目的是直接使用經濟業務,一般購貨金額、數量較大,次數較少,開具普通發票即可。

      (5)進貨額在100萬元以上代理客戶詳細清單。清單內容為代理客戶進貨產品、商品名稱、進貨數量、進貨金額。

      4、分公司從集團公司主要產品、商品進貨情況預算表。

      體現分公司作為集團公司主銷售渠道管理原則和產品、商品構成情況。

      (1)分公司從集團公司進貨包括從各地進貨。

      (2)產品、商品類別預算表。

      (3)從集團公司取得返點、獎勵金額等按上年各銷售業務部門政策測算。

      (4)進貨金額數據為不含稅金額。

      (5)欠款規模金額為含稅金額。

      (6)填列數量、金額要考慮市場降價因素,保持其數據合理性。

      5、分公司主要產品、商品盈利預算表:產品、商品類別預算表,主要反映主要產品、商品盈利水平和構成情況。

      6、分公司營業費用預算表:主要反映銷售業務部門費用開支水平。

      (1)預算銷售業務部門費用。

      (2)預計人數為全年平均人數。

      (3)表中各項目按表中填列說明項填列。

      (4)預計不發生項目不填列。

      7、管理費用預算表:主要反映職能部門費用開支水平。

      (1)預算非銷售業務部門(如財務部、商務部、總經辦等)費用。

      (2)預計人數為全年平均人數。

      (3)表中各項目按表中填列說明項填列。

      (4)預計不發生項目不填列。

      8、分公司固定資產添置預算表:反映固定資產添置情況。

      新添固定資產單位價值在5000元以上,附詳細清單,清單內容包括:名稱、單價、數量、金額、用途。

      9、分公司財務考核及經營指標預算表:主要反映考核經營指標情況。按表中計算公式填列。

      第12篇 集團企業資產管理制度

      某集團資產管理制度

      一、固定資產標準和分類。

      (一)固定資產標準

      固定資產:使用期限超過一年,單位價值在2000元以上,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有實物形態資產。

      1、生產經營用房屋、建筑物、機器、設備、器具、工具等資產,凡使用期限超過一年,均應作為固定資產。

      2、非生產經營用設備及物品,單位價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過二年,才作為固定資產。

      (二)固定資產分類。

      按用途劃分:房屋、動力設備、電子設備、車輛設備、辦公設備和其他設備。

      二、固定資產增置管理制度。

      1、固定資產增置原則。

      (1)各分公司固定資產采取計劃控制,統一管理辦法。

      (2)各分公司因業務需要所購置固定資產,一律限制在分公司計劃額度內,產權歸集團公司所有。

      (3)年初各經營公司根據實際需要,按照上年固定資產平均年度折舊額編制本年添置固定資產預算計劃,按公司內部各分公司進行逐級匯總報管理部門審批后,由商務部固定資產辦公室審核執行。

      (4)額度范圍內車輛更新,由財務總監審批。

      (5)新添車輛、房屋及特殊需求固定資產,由總裁辦審批。

      2、固定資產購置借款及報銷手續。

      集團內各經營公司外購固定資產,應持經總裁辦審批固定資產年度預算計劃,由商務部固定資產辦公室審核計劃額度(如未設固定資產辦公室專職機構可指定專人負責)并在借款單簽字,財務部方予以辦理借款。購回后,應先到固定資產辦公室專管員處辦理登記手續,財務部根據 固定資產辦理單 進行報銷。

      3、領用固定資產管理。

      (1)各分公司固定資產要有專人負責,物品要落實到責任人,原則上誰使用、誰保管、誰負責。

      (2)各分公司固定資產由分公司負責管理,各分公司專管員要確實負責。

      (3)各部門內部領用固定資產,應根據經總公司審批固定資產增加計劃與額度,填寫《固定資產辦理單》經總經理批準同意及固定資產管理員審批,確屬計劃內辦理,審批后到庫房領取,儲運商務方可辦理相關手續。

      4、固定資產辦理審批權限。

      (1)年初預算應經分公司管理部門批準同意并到商務部固定資產辦公室備案。

      (2)年度內購置時,經辦人填寫請購單,經總經理批準,經資產管理人員認可屬額度內,方可辦理。

      (3)經資產管理人員認可,確屬額度內可以辦理,如果在計劃額度指標之外,須單獨報分公司管理部門審批,商務部固定資產辦公室備案后分公司方可辦理相關手續。

      5、辦理手續。

      (1)固定資產辦理必須填寫《固定資產辦理單》。

      (2)由使用人填寫《固定資產辦理單》并經審批人簽字認可后持單到儲運商務處辦理領用手續。

      (3)《固定資產辦理單》填寫應注明部門、日期、商品編號、品名規格、單位、數量、用途、經辦人、審批人、儲運商務審核單據無誤后照單發貨,并加蓋 貨已付訖 章和人名章。

      (4)在庫商品必須辦理完出庫手續后方可使用,否則不允許以任何理由領取在庫商品作為資產使用。

      (5)固定資產辦理單格式及說明。

      第一聯、商務資產專管員,第二聯、財務會計記賬,第三聯、經辦人存查,第四聯、儲運商務存查。

      6、接受捐贈固定資產管理。

      接受捐贈物品,先到固定資產辦公室專管員處辦理登記手續,符合固定資產價值標準,辦理固定資產增加手續,不符合固定資產標準,辦理低值易耗品手續,財務部據商務部專管員傳遞單據進行賬務處理

      7、新增固定資產計價與核算。

      (1)計價:購入固定資產按實際支付價值計價;領用固定資產按當期成本價值加配比稅金計價;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按市值計價。

      (2)核算:無論以何種方式取得固定資產,均須按分類標準和計價原則進行明細核算。詳細記錄固定資產名稱、編號、規格、數量、單價、原值、凈值、使用年限等要素,按照固定資產實物管理要求建立固定資產卡片,保證公司資產安全和核算準確。

      三、固定資產折舊。

      1、計提折舊范圍。

      公司在用固定資產一般均應計提折舊,不提折舊固定資產包括:未使用、不需用機器設備,已提足折舊繼續使用固定資產,未提足折舊提前報廢固定資產,國家規定不提折舊固定資產等。

      2、折舊方法:固定資產實行分類折舊,采用直線法和年數總和法計提不同類別固定資產折舊。

      四、固定資產更新、更換、報廢及清理。

      按《固定資產辦公管理實施細則》規定執行,財務部根據商務部固定資產辦公室所傳賬單數據,進行有關賬務處理。

      五、固定資產銷售。

      1、出售固定資產,應持寫明出售原因固定資產出售報告,賬面單位凈值在2000元以下報商務部經理審批。賬面單位凈值在2000元以上由商務部報財務總監審批。然后填寫 固定資產銷售單 ,經固定資產辦專管員簽字確認后,到財務部門辦理繳款,持財務部蓋章繳款單到固定資產辦公室專管員處辦理注銷手續。財務部月末根據固定資產辦公室傳來辦理單據,進行注銷賬務處理。

      2、各經營公司出售固定資產辦公類設備經總經理審批,車輛、房屋需經集團公司總裁辦批準。

      六、對外捐贈固定資產管理。

      各經營公司根據需要對外捐贈公司資產均需填報集團對外贊助事項登記表,報經公司總裁辦批準備案,未經批準備案,任何公司部門人員不得以任何方式將公司資產對外贈送,財務部根據相應單據進行賬務處理。

      七、資產管理原則。

      1、對所有符合范圍資產都編碼,貼標簽。

      2、對所有符合范圍資產都建卡立賬(有程序入電子賬,無程序做手工賬)

      3、誰使用、誰保管、誰負責。

      八、資產管理流程。

      根據《商務部管理制度》有關規定,公司資產管理制度,重點強調對公司資產進行流程管理方法。在不違反集團公司有關規定情況下,使各項流程符合公司實際情況。

      1、額度管理流程。

      2、領用流程。

      3、請購流程。

      4、轉讓流程。

      5、月末清查。

      九、資產管理工作流程說明。

      1、資產額度管理流程。

      2、資產辦理作業流程。

      3、資產清查流程。

      4、資產報廢流程。

      5、辦公用品、禮品入庫業務流程。

      6、辦公用品、禮品出庫業務流程。

      7、辦公用品、禮品日常操作流程。

      8、資產制度完善流程。

      9、資產專項管理流程。

      10、資產數據傳送流程。

      集團企業商務統計管理制度(十二篇)

      某集團商務統計管理制度一、商務統計:通過錄入票據,在計算機中生成報表,與儲運商務進行賬賬核對、賬實核對,以此發揮監控職能,從而進一步確保物資安全、物資流規范,并為統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推薦專題

      相關集團信息

      • 集團企業網絡使用管理制度(十二篇)
      • 集團企業網絡使用管理制度(十二篇)98人關注

        集團公司網絡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確保公司網絡及其相關設備的正常有效運行,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條本制度適用于**實業集團公司及所管轄各部門、各分子 ...[更多]

      • 集團企業商務統計管理制度(十二篇)
      • 集團企業商務統計管理制度(十二篇)97人關注

        某集團商務統計管理制度一、商務統計:通過錄入票據,在計算機中生成報表,與儲運商務進行賬賬核對、賬實核對,以此發揮監控職能,從而進一步確保物資安全、物資流規 ...[更多]

      • 集團企業資金管理制度(十二篇)
      • 集團企業資金管理制度(十二篇)85人關注

        某集團資金管理制度一、資金籌集制度(一)資金籌集管理規定。1、集團公司各級財務部門根據總裁辦批準財務預算,結合公司經營規模和投資計劃編制資金籌集計劃,并按 ...[更多]

      • 集團企業應收賬管理制度(十二篇)
      • 集團企業應收賬管理制度(十二篇)84人關注

        某集團應收賬管理制度一、銷售收款和其他收款。(一)銷貨收款。1、各經營公司收到銷貨款,現金必須于當日送存銀行并進行賬務處理。收取支票、匯票等,必須按《票據 ...[更多]

      • 集團企業辦公管理制度13(十二篇)
      • 集團企業辦公管理制度13(十二篇)70人關注

        集團公司辦公管理制度(十三)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提高工作效率、創造良好工作環境,特制訂本制度。第二條本制度適用于集團公司及所屬各分(子)公司、部門的辦公管理 ...[更多]

      • 集團企業通訊工具管理制度(十二篇)
      • 集團企業通訊工具管理制度(十二篇)66人關注

        集團公司通訊工具管理制度第一條目的為合理使用公司通訊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合理控制費用開支,特制定本制度。通訊工具是指電話、手機、傳真機。第二條 管理部門 ...[更多]

      • 集團企業銷售成本管理制度(十二篇)
      • 集團企業銷售成本管理制度(十二篇)64人關注

        某集團銷售成本管理制度一、銷售成本管理原則與規定。(一)原則:銷售成本計算與結轉必須遵循原則。1、真實性:銷售成本計算與結轉必須堅持真實性原則。2、對應性: ...[更多]

      • 集團企業對外宣傳管理制度(十二篇)
      • 集團企業對外宣傳管理制度(十二篇)62人關注

        集團公司對外宣傳管理制度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對媒體關系科對外發稿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條本制度適用于江蘇**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第二章管理條例第三條 ...[更多]

      • 集團企業稅務管理制度(十二篇)
      • 集團企業稅務管理制度(十二篇)55人關注

        某集團稅務管理制度一、增值稅管理。(一)增值稅管理原則和有關規定。1、各經營公司應按照國家稅法有關規定加強對增值稅管理。2、增值稅:國家對在境內銷售貨物或 ...[更多]

      • 集團企業對外投資管理制度(十二篇)
      • 集團企業對外投資管理制度(十二篇)55人關注

        某集團對外投資管理制度1、集團及所屬公司對外投資,必須經有關部門評估論證后,逐級上報總裁辦簽署意見,經總裁辦批準后才執行。未經總裁辦審批,任何公司、部門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