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應急準備和響應管理程序
公司管理手冊:應急準備和響應
1、目的
對可能出現的危害環境和緊急情況進行控制,最大限度減少在環境方面的污染,降低環境風險。
2、范圍
適用于公司生產、生活、服務中可能發生的緊急情況的控制。
3、職責
3.1總經理負責提供應急準備和響應中必備的資源;
3.2辦公室負責組織本公司的應急準備和響應工作,并對緊急情況發生后采取的糾正措施進行驗證。
3.3各部門負責對潛在的事故或緊急情況進行預防控制,并協助做好應急準備和響應。
4程序
4.1辦公室根據環境因素確定潛在事故和緊急情況,緊急狀況包括:
a)火災與爆炸;
b)化學品大面積的泄漏;
c)設備和設施故障造成環境事故;
d)突然停電和停水造成意外環境事故;
e)地震、颶風、暴雨、洪水和雷擊等自然災害;
f)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觸電和坍塌;
g)各種人身傷害等。
4.2辦公室負責組織各部門負責人為組長的應急小組,對潛在事故所在部門制定預防措施及應急措施,以控制潛在的重大環境因素。
4.2.1辦公室負責組織各部門成立以各部門經理為組長的應急小組。
4.2.2辦公室負責組織各部門按人力資源控制程序的規定對相關人員進行應急知識和能力的培訓,增強自防自救能力。
4.2.3辦公室負責組織各部門根據本部門不同場所配備足夠數量、種類的應急器材和裝備。應急器材和裝備每月檢查一次,填寫《消防設施檢查記錄》,發現失效后及時更換,保證正常有效。
4.2.4辦公室負責組織各部門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公司和各部門的應急演習。
4.3應急響應
4.3.1緊急狀態發生時,發現者或當事者應立即報告或報警:
1)向內部報告,報告內容應包括:出事地點、事故現狀和報告人姓名;
2)向外部報警,報警內容應包括:出事地點、事故現狀、報告人姓名、單位名稱和電話。
4.3.2辦公室負責編制《消防應急預案》、《化學品泄漏應急預案》,組織安排應急演練,驗證預案的可操作性,內容包括:學習預案、明確分工、配置資源、設置現場、演練、演練總結,演練結束后,辦公室填寫《應急演練記錄》
4.3.3緊急事故發生后,辦公室負責組織事故發生部門在24小時報管理者代表和總經理。
4.4在事故或應急情況發生處理完畢后,必要時由辦公室組織對本手冊進行評審與修訂,使其不斷完善。
5.相關文件
5.1《化學品泄漏應急預案》
5.2《消防應急預案》
6.相關記錄
6.1應急演練記錄
6.2消防設施分布圖
6.3消防設施檢查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