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巷施工技術管理規定補充
井巷施工技術管理補充規定
為了規范井巷技術管理程序,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特作如下規定:
一、井巷工程開工必須具備的條件:
1.經過公司審查批準的施工圖設計
2.公司下達的月生產計劃、施工通知單。
3.經過公司測量人員定點復核。
4.經過公司審查批準的施工方案(作業規程)或施工組織設計。
5、中深孔爆破有批準的爆破設計(含施工組織內容)和爆破審批單。
二、圖紙會審
1、重要工程由公司生產副總或總工主持,生產技術部組織地測部、安環部、礦區和施工隊參加進行會審、會簽;常規工程由生產技術部或地測部組織會審、會簽,也可由生產技術部或地測部委托兩礦區組織地測采安全相關人員會審、會簽。報生產技術部、地測部備案。
2、設計人員需提前1天將準備會審的圖紙(電子版)發相關人員進行預審,然后組織會審。
三、技術交底:
(1)、技術交底的時間及內容:工程開工前,需進行技術交底即:交待設計意圖、巷道規格、作業順序、工藝過程、技術要求、安全措施及其它注意事項等,填寫“交底記錄”,交底人和接收人在“交底記錄”單中的相應欄簽字。交底記錄由交底人留底并交生產技術部存檔。
(2)、由生產技術部負責公司的技術交底管理工作,重要工程或生產技術部設計的工程,由生產技術部組織地測部、安環部、礦區經理和生產技術、安全副經理、各專業組長和設計人員、與施工單位技術、生產、安全負責人進行技術交底。常規工程或礦區設計的工程,由礦區進行技術交底,參加人員為各專業組長和設計人員、與施工單位技術、生產、安全負責人交底。必要時現場交底。
(2)、設計交底的交底人一般應為設計人員,特殊情況也可由其他人代為交底(安全人員參加交底)。
(3)、工隊技術、安全負責人向技術員、隊長、安全員和作業人員進行現場施工交底即:交待設計意圖、巷道規格、坡度、長度、作業順序、工藝過程、技術要求、安全措施及其它注意事項等,并填寫施工交底記錄,同時給作業人員發放必要的施工圖。
三、實行通知單制度:井下所有生產施工,必須有相應的通知單如:施工通知單、停工通知單,貫通通知單、如設計有變更須有工程變更通知單(通知單的格式和內容見附件),爆破審批單,等,一式5份(金礦、地測部、生產技術部、安環部、施工單位各1份)。
四、一般采掘工程開工前,施工單位編制施工方案(也稱作業規程),經金礦、生產技術部、安環部審批,并組織技術員、安全員、隊長和作業人員學習、掌握后方可施工(基建工程還需監理審核)。復雜工程開工前,施工單位編制施工組織設計(附件3),經金礦、生產技術部、安環部、總工或生產副總審批,并組織技術員、安全員、隊長和作業人員學習、掌握后方可施工(基建工程還需監理審核),學習記錄和施工交底記錄由生產技術部負責不定期地進行檢查。
五、中深孔爆破設計和管理,按照公司下發的《中深孔爆破管理標準》制度執行。
六、中深孔爆破設計(含施工組織內容)一式四份,金礦、安環部、生產技術部、工隊各存1份。
七、爆破審批單:由施工單位按照爆破說明中的要求準備就緒后,向金礦提出爆破書面申請單,金礦負責人簽發。一式兩份,金礦、施工隊各一份。
八、工程施工管理
1、開拓井巷及硐室:施工人員按設計圖紙組織施工,井巷工程質量必須符合公司《井巷工程驗收管理制度》,技術人員對工程質量(規格、方位、坡度等)負責監督,并進行必要的技術指導。在施工中,若因礦巖變化影響施工時,地測人員應及時將現場地質資料報告有關部門,取得原設計單位同意后,按新設計圖紙施工。對不良地質狀況制定新施工方案和必要的安全措施,該支護的必須支護,達到應具備的安全生產條件時,方可進行施工。
2、采準切割工程:
根據設計管理制度,及時根據礦體和圍巖變化情況,會同地、測、采人員共同研究,并作出相應的變更設計。
3、采場回采中,技術人員應根據礦體變化進行現場監督和技術指導,地測人員負責掌握礦體回采邊界。嚴格控制采幅和礦石塊度,降低礦石損失率與貧化率。
4、技術人員(含安全人員)應經常進行現場施工指導,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或匯報。同時根據采場回采情況,做好原始記錄,該記錄應包含隱蔽工程記錄。
5、井巷工程、采場回采的進展情況,應及時反映在有關圖紙上。
6、采場回采中,采礦人員應經常深入現場,會同有關人員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各種技術問題,以提高爆破效率,加快采場回采進度,提高勞動生產率。
7、采場回采結束后,測量人員應及時進行測量,核算損失率、貧化率等經濟技術指標,建立臺賬。
九、礦區技術人員要加強技術資料管理,建立和及時更新采出礦臺賬、損失貧化管理臺賬、同時,對設計圖、各類通知單、變更設計、交底記錄,施工方案或施工組織設計,爆破設計(含施工組織內容)、日常施工指導記錄等技術資料規范建檔,同時,按照職責進行現場管理(地測采技術人員現場管理職責見附件6)。
十、施工單位要指定專人對各類通知單、交底記錄、變更設計、作業規程或施工組織設計,爆破設計(含施工組織內容),施工圖等技術資料,按照規范建檔保存,履行技術資料的簽收手續,同時技術人員要隨時掌握作業面的工程進度,及時進行測量,上圖。發現異常及時向公司有關部門匯報。
十一、金礦設計的工程(含地探工程)、技術交底記錄、通知單、施工方案或施工組織設計等技術文件是竣工資料,由金礦保管,該工程結束后交生產技術部歸檔。
十二、設計圖紙一式7份,礦區2份(測、采或地),工隊1份;生產技術部3份(2份存檔),生產副總或總工1份。
十三、井巷工程的支護方式和要求等,按照公司相關規定執行。
十四、生產技術部不定期的進行檢查,對違反規定施工的工程不予驗收,同時,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十五、井巷工程掘進及采場回采,應嚴格按安全操作規程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進行作業。
說明:
復雜或重要工程:指天井(長度超過50米)、溜井、風井、斜井、大型硐室、副井、大型設備的拆除、安裝;井筒維護以及地質條件復雜、施工難度大的平巷掘進等重要工程,其他為常規工程。
附件1:掘進施工方案的主要內容
2、回采施工方案的主要內容有:
3:施工組織設計的主要內容
4、井下施工技術管理流程圖
5、各類通知單、交底記錄格式
6、地測采技術人員現場管理職責
附件1、掘進施工方案(也稱掘進作業規程)的主要內容:
1、巷道概況:
2、地質條件:
3、施工方法:
4、主要施工設備的選用和布置
5、勞動組織
6、編制爆破說明書
7、支護說明書
8、編制每晝夜循環圖表
9、其他輔助工序的安排
10、施工質量說明
11、安全技術措施
12、其他需要補充的要求
附件2、回采施工方案(也稱采礦作業規程)的主要內容有:
1、采場概況:包括采場的位置、范圍,與相鄰采場的關系及地面相對應位置及建筑物的關系。
2、簡述礦床開采的技術條件:包括采場地質概況,礦體的產狀、礦體及圍巖的穩定性,礦體內及其附近采空區、舊巷道、積水情況,可采儲量等。
3、采礦方法:包括落礦及出礦方式、礦房開采完成后的礦柱回采方法和空場處理方法等。
4、礦塊構成要素及尺寸,采準巷道布置情況
5、回采的生產工藝過程
6、回采的施工工序、技術措施、要求及勞動組織安排。
7、采場通風防塵措施
8、采場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9、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包括采場生產能力及損失率、貧化率等。
10、其他需要補充的要求
附件3:施工組織設計的主要內容
1、工程概況與施工環境條件
2、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情況
3、施工方案、施工工藝和作業方式
4、勞動組織與施工循環圖表
5、工程質量標準
6、特殊地段的施工技術
7、切實、可行的安全技術措施與文明施工要求
8、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9、組織保證措施
10.其他需要補充的要求
附件6地質專業技術人員現場管理職責
第一條:地質技術人員應及時進行全部探采工程原始地質編錄、取樣工作,并制作1:100地質編錄圖和1:200地質平面圖,為礦山生產提供所需要的地質資料。
第二條:負責探采工程的現場管理例如:現場標注采礦界線、礦石質量監管、及時提供有關報表等工作。
第三條:對探礦工程質量和數量進行檢查、監督,并參與工程驗收。
第四條:每月22日前向地測部書面匯報所管轄區域內的地探工程地質變化(礦體品位、厚度、礦化程度)、探礦工程進度,并提出探礦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解決。
第五條:協助生產技術部完成采掘計劃圖件編制和地質專業有關的其它各項工作。
第六條:配合公司完成科研項目的現場工作。
測量專業技術人員現場管理職責
第一條:建立健全礦區地面及地下的測量控制系統,作為各項測量的基礎,及時準確地進行地面和井下各種測量工作。
第二條:及時、準確進行礦山工程測量,并繪制各種測量圖件,對基本圖件定期補充,修改完善,提供各種測量資料。
第三條:參與礦山采掘工程驗收和計劃的編制,對采掘工程的施工,進行測設和測量技術管理,驗收采掘工程量和監督采掘工程質量。
第五條:會同地、采專業對生產礦量、損失貧化進行定期計算,提出分析意見和改進措施。
第六條:根據礦山生產實際需要,進行巖石移動、地壓活動等觀測,為安全生產提供測量資料。
第七條:掘進巷道的坡度和規格,嚴格按照設計施工;各采場采礦量計算的相對誤差不得超過±5%,采場驗收時按設計開采的采幅與實際采幅比較,凡設計采幅以外的廢石,均不能列入采礦量,但驗收時應予驗收,以此計算礦產開采的損失率和貧化率。
第八條:組織編制貫通、礦井定向測量設計,并對其質量負責。
采礦專業技術人員現場管理職責
1、技術人員對工程質量(規格、方位、坡度等)負責監督,并進行必要的技術指導。
2、及時根據礦體和圍巖變化情況,會同地、測、采人員共同研究,并作出相應的變更設計。
3、采場回采中,工程技術人員應根據礦體變化進行現場監督和技術指導,掌握礦體回采邊界,嚴格控制采幅和礦石塊度,降低礦石損失率與貧化率。
4、技術人員(含安全人員)應經常進行現場施工指導,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或匯報。同時根據采場回采情況,做好原始記錄,該記錄應包含隱蔽工程記錄。
5、井巷工程、采場回采的進展情況,應及時反映在有關圖紙上。
6、采場回采中,采礦人員應經常深入現場,會同有關人員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各種技術問題,以提高爆破效率,加快采場回采進度,提高勞動生產率。
7、采場回采結束后,及時進行技術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