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時間超過30天患者的管理規定
住院時間超過30天患者的管理規定
為進一步加強長期住院患者的管理,監控我院是否存在過度診療、服務流程不合理現象,以促進醫療質量的持續改進,保障醫療安全,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結合我院實際制定本管理規定。
成立評價小組
組長:
成員:
一、各科室對住院時間超過30天的患者,須進行嚴格的監控和管理。
二、住院患者因某種原因需長時間(30天以上)住院,時間滿30日起,科室必須進行登記。登記的內容主要包括:患者姓名、住院號、入院時間、入院診斷、長時間住院原因分析、過度診療現象存在/不存在、服務流程合理/不合理。
三、科室應將住院時間超過30天的患者作為大查房重點,并對每一位患者長時間住院的原因進行討論、分析、評價,病程中詳細記錄,同時填寫《住院時間超過30天患者管理與評價自查表》上報質量科備案。
四、科室每季度開展一次對全科住院時間超過30天患者管理情況的匯總、分析、評價,并做好記錄。
五、科室及時做好患者及家屬的溝通工作,避免出現因溝通不及時或不全面而引發糾紛。
六、職能科室要嚴格履行監管職責,每月對各科室住院時間超過30天患者管理進行檢查,并將檢查情況反饋到科室。
七、職能科室每季度開展一次對全院出現的住院時間超過30天患者的管理情況進行匯總、分析、反饋并提出改進措施。
八、醫院對臨床科室醫護人員每年至少開展一次住院時間超過30天患者管理規定的培訓,要有簽到、有培訓記錄、有培訓圖片及課件;科室也要對本科醫護人員每年至少開展一次相關管理規定的培訓,同樣要求有簽到、有培訓記錄、有培訓圖片及課件。
九、醫院和科室每年至少召開一次住院時間超過30天患者管理與評價會議,對管理情況進行分析、匯總,并提出改進措施。
附件:
1、住院時間超過30天患者管理與評價流程
2、住院時間超過30天患者管理與評價自查表
3、住院時間超過30天患者管理與評價登記表
4、住院時間超過30天患者監督檢查標準
5、住院時間超過30天患者督導檢查反饋表
住院時間超過30天患者管理評價流程
大查房重點
三級醫師查房
科主任、三級醫師查房
住院30天
住院25天
質控科進行匯總、分析、反饋提出改進措施
病歷做相關病程記錄、登記上報質控科
改進質量措施
診斷及相關并發癥治療、修改治療措施、相關輔助治療分析、平均住院時間延長原因分析。
組織討論:
診斷相關并發癥及治療;
平均住院時間延長原因;
改進措施。
住院時間超過30天的患者管理與評價自查表
姓名:
性別:
年齡:
病室床號:
住院號:
科室:
入院日期:
入院診斷:
住院天數:
病情簡介
原因分析
延長住院日原因分析
□1、腫瘤患者或其他大手術患者,術前準備時間過長。
□2、腫瘤患者,手術合并放療□手術合并化療□化療合并放療□。
□3、腫瘤患者因放、化療及化療藥物造成不良反應,全身狀況差,不適宜出院。
□4、老年患者病情重,全身狀況差,院內感染發生率高,炎癥不易控制。
□5、病情過重,患者及家屬要求住院繼續治療。
□6、第三方付費,患者拒絕出院。
□7、術后需長期恢復患者,或病人病程長,并發癥多,恢復慢,拒絕出院。
□8、醫療告知有未盡義務,手術效果不佳,醫患溝通不良;醫患雙方存有醫療爭議,拒絕出院。
□9、合并院內感染,未能及時控制,久治不愈。
□10、醫療技術、設備有限,建議其轉院治療失敗,患者自愿留此保守治療。
□11、護理不到位。
□12、患者年老體弱,生活不能自理,家人賴于照料,拒絕接其出院。
□13、公費醫療,患者出于個人目的而小病大養、痊愈后不愿意出院或拒不辦理出院手續等。
□14、術前風險評估能力不足,治療效果低于預期,臨床療效差,病情延長,患者不滿。
□15、患者出院,沒有結賬導致住院時間長。
□16、其他。
改進計劃
□1、醫護人員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加強手術技巧訓練,做好消毒隔離,嚴格執行手衛生,控制院內感染、減少并發癥。
□2、規范診療常規,提高業務水平。
□3、加強醫患溝通、知情同意、醫療事故風險防范等方面的培訓,提升醫療告知水平,爭取患者的理解,減少隔閡,預防醫療糾紛。
□4、完善我院雙向轉診、預約轉診服務機制,對治療效果好,但需長期康復的患者,說服其下轉社區或鄉鎮衛生院恢復療養;對治療效果不理想或我院不具備診治能力的患者,說服其上轉對口支援或有預約轉診協議的醫院,做好轉送工作,確保患者安全。
□5、針對出于個人目的(公費、糾紛、司法、保險、對方索賠等)延長住院日,浪費醫療資源的患者,要積極主動地說服其出院。
□6、其他。
執行情況
效果評價
主管醫師簽名:
科主任簽名:
上報時間:*年*月*日
注:此表一式兩份,一份留存科室,一份上報質量科
附表3住院時間超過30天患者登記表
患者姓名
住院號
入院時間
入院診斷
長時間住院原因分析
是否存在
過度診療
服務流程
是否合理
登記時間
備注
附件4:住院時間超過30天患者監督檢查標準
項目
檢查要求
扣分標準
扣分及理由
大查房
1、是否作為大查房重點;
2、(副)主任醫師或科主任是否通過看病人,對主要病史進行補充詢問,仔細查體,及時發現經治醫師有無漏問、漏查之處;了解經治醫師病歷書寫情況,病史、體征準確情況,病情分析是否恰當;對查房中的疑難問題,對照查閱最新文獻,對病人的診斷治療予以進一步解決;
3、檢查醫療護理工作,包括病歷、檢查單等,從中了解基礎醫療、護理工作的質量,發現不足及時指出,予以糾正;
1、未作為大查房重點扣5分;
2、未對病史及查體等進行補充扣2分;
3、未檢查醫療護理工作扣2分
4、查房無診治分析扣2分,不明確或太簡單扣2分;
5、上級醫師簽字如為他人代簽,發現一處扣2分。
評價分析
記錄
1、科室組織全科進行討論,分析患者病情和長時間住院的原因;
2、討論內容在科室質量與安全管理小組活動中有記錄;
3、是否在記錄第一行注明“住院時間超過30天患者病例討論記錄”字樣。
1、不按時討論,扣5分;討論內容不具體、空洞無物扣2分;
2、參加討論的科室醫師少于4人,扣10分;
3、無護士長參加討論扣10分;
4、科室無記錄扣20分;
5、未按要求注明“住院時間超過30天患者病例討論記錄”字樣,扣10分。
階段小結
1、階段小結內容符合《病歷書寫規范》;
2、階段小結重點是入院后至本階段小結時患者的病情演變、診療過程及其結果、目前病情、治療措施以及今后準備實施的診療方案等;
3、交接班記錄、轉科記錄可代替階段小結。
1、階段小結應符合規范,不規范扣2分;
2、缺一項扣2分。
上報質控科
1、是否上報;
2、報告內容是否齊全,包括患者姓名、報告科室名稱、住院號、入院時間、入院診斷及當前診斷、診治經過、長時間住院的原因分析、擬采取的進一步診療計劃等;
3、由科主任(或副主任)簽字確認。
1、未上報,每漏報1例扣10分;
2、報告內容缺項,每項扣2分;
3、內容空洞或不規范每處扣2分;
4、科主任或副主任未簽字扣5分。
附件5:
住院時間超過30天患者管理督導反饋單
檢查時間*年*月*日時分
科室
上次督導
整改成效
本次督查內容
1、是否作為大查房重點;是否通過看病人,對主要病史進行補充詢問,仔細查體,及時發現經治醫師有無漏問、漏查之處;檢查醫療護理工作,包括病歷、檢查單等,發現不足及時指出,予以糾正。
2、科室是否組織全科進行討論,分析患者病情和長時間住院的原因并有記錄,且在記錄第一行注明“住院時間超過30天患者病例討論記錄”字樣。
3、是否上報醫務部,報告內容是否齊全,是否由科主任(或副主任)簽字確認。
存在問題
職能部門
整改建議
督查人員簽字
科室負責人簽字
注:1、科室負責人應按照整改建議積極進行整改;2、本檢查表一式兩份,科室與職能部門各保存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