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日常維護保養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對電梯日常維護保養活動的監督管理,保障電梯日常維護保養的質量和安全,避免和減少電梯事故,根據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電梯是指動力驅動,利用沿剛性導軌運行的箱體或者沿固定線路運行的梯級(踏步),進行升降或者平行運送人、貨物的機電設備,包括載人(貨)電梯、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等。
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電梯日常維護保養活動,是指電梯日常維護保養單位(以下簡稱電梯維保單位)受電梯使用單位委托,對在用電梯進行維修和日常維護保養,以及新安裝交付使用后,在保修服務期內對電梯進行的維修和日常維護保養的總稱。
第四條? 在本省從事電梯日常維護保養活動,電梯監督檢驗以及對電梯日常維護保養活動實施安全監察應當遵守本規定。
個人或者單個家庭自用的電梯,不適用于本規定。
第二章 一般要求
第五條? 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必須由依法取得許可的安裝、改造、維修單位或者電梯制造單位進行。禁止無電梯維修許可資格和超許可范圍開展電梯日常維護保養活動。
對無證單位套用或借用其他電梯維護保養單位的合法手續開展業務,一經舉報、發現,經查證屬實將按《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六十九條規定,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予以取締,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觸犯刑律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關于非法經營罪、重大責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條?? 使用單位應當委托在本地(設區的地、市)注冊或設有分支機構(維保組、隊)的、取得相應電梯維修項目許可的單位進行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
電梯維保單位的分支機構應為其“法人”的《許可證》上注明的分支機構。
第七條? 電梯維保單位應當依法取得電梯維修許可資格,并在許可范圍內開展業務。
電梯維保單位只能在注冊登記地或設有分支機構的地、市承擔電梯日常維護保養工作,新設立的分支機構應納入本單位質量管理體系,并向省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申請變更許可。
第八條?? 電梯制造企業及其分支機構只能承擔本企業制造、銷售的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業務,不得承攬其他品牌電梯的維保業務。
第九條?? 電梯制造單位應當對電梯產權單位或使用單位同意的依法取得電梯維修資格的維保單位進行必要的技術指導、合作與備品配件的供應。對電梯的安全運行情況進行跟蹤調查和了解。
電梯制造單位對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單位或者電梯的使用單位在安全運行方面存在的問題,應提出改進建議,并提供必要的技術幫助。發現電梯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的,應當及時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報告。電梯制造單位對調查和了解的情況,應當做出記錄。
第十條? 如果幾臺電梯有共同的井道空間和/或機房。這些電梯宜委托同一個維保單位進行日常維護保養。在維修合同期內。使用單位不得允許非此合同的維保單位對電梯進行任何維修工作。
第十一條? 電梯使用單位應當與電梯維保單位簽訂日常維護保養合同(包括新安裝交付使用后,在保修服務期內對電梯進行的日常維護保養,電梯銷售、安裝單位的質量保證期服務不能替代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約定日常維護保養的期限、標準和雙方的權利義務等。日常維護保養合同至少包括以下內容:
1. 日常維護保養的內容和標準;
2. 日常維護保養的時間頻次;
3. 雙方的權利義務和責任;
4. 日常維護保養記錄和相關技術資料的保存方式。
5. 電梯困人時,維修保養作業人員及時抵達的時間;
6. 爭議及違約的處理方式。
第十二條?? 日常維護保養價格一般情況下由電梯維護保養單位和電梯使用單位雙方協商決定,但年維護保養費按維保單位施工級別a、b、c級,最低分別不可低于電梯設備原值的 3%、 2。5%、 2%。
電梯維護保養單位不得以降低維保價格進行企業間惡意競爭,導致維保質量的下降,損害電梯使用單位利益。
第十三條? 維保單位應當在實施維護保養合同之日起30日內持以下材料到電梯所在地區區縣級質量技術監督局辦理告知業務:
1. 維保單位工商營業執照復印件一份;
2. 維保單位《特種設備安裝改造維修許可證》復印件一份;
3.所維保電梯《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表》復印件一份;
4.與電梯使用單位簽訂的日常維護保養合同復印件一份;
5. 相關電梯維修作業人員操作證復印件一份;
6.制訂的電梯日常維護保養計劃復印件一份;
7.日常維護保養方案復印件一份;
上述證件、資料均應攜帶原件,以備驗證。
第十四條? 電梯日常維護保養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省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國家統一格式的電梯維修作業人員證書,并受聘于具有電梯維修資格的單位,方可從事電梯維護保養工作。
第十五條? 電梯使用單位與電梯維保單位應當制定電梯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學校、幼兒園、機場、車站、醫院、商場、體育場館、文藝演出場館、展覽館、旅游景點等人員密集場所的電梯使用單位,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救援演練,其他使用單位可根據本單位條件和所使用電梯的特點,適時進行救援演練。
第十六條? 電梯使用單位與電梯維保單位應當接受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依法進行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
第三章 電梯使用單位的相關職責
第十七條?? 電梯使用單位應當根據擁有電梯的數量和服務特點,設置電梯安全管理機構或配備專職或兼職的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對電梯進行日常安全管理;電梯安全管理人員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國家統一格式的電梯作業人員證書。
第十八條? 電梯使用單位應當加強電梯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電梯安全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責任制度,保證本單位電梯的安全使用。使用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當對本單位電梯的安全全面負責。
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內容:
1.相關人員的職責;
2.安全操作規程;
3.日常檢查制度;
4.日常維護保養制度;
5.定期報檢制度;
6.作業人員及相關管理人員的培訓考核制度;
7.意外事件或事故的應急救援預案及應急救援演習制度;
8.安全技術檔案管理制度。
上述制度應經過有關負責人審核批準,分發到有關部門和人員,定期組織學習并且嚴格執行。
第十九條? 電梯使用單位應在轎廂內的顯著位置張貼有效的《安全檢驗合格》標志,設置有電梯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項、使用管理單位名稱、應急救援電話和日常維護保養單位名稱及其急修電話、投訴電話等內容的標志,使乘客能夠清楚看到。
第二十條? 電梯上的緊急報警裝置應與可隨機響應的單位組織機構或服務系統相連接,以保證能有效的應答緊急呼救,保證乘客被困時能迅速解困。
使用單位可授權專門人員(應經維保單位進行營救培訓并取得電梯作業人員證書)在緊急情況下營救乘客。否則應求助于維保單位。
第二十一條? 電梯安全管理人員應當對電梯使用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發現問題應當及時處理,并作出記錄;情況緊急時,可以決定停止使用,并及時報告單位有關負責人。
第二十二條? 電梯使用單位應保持轎廂、層門、地坎以及候梯廳的清潔。指派作業人員或管理人員每天全程乘電梯上下各一次以評估運行質量。并進行下述觀察:
1. 平層情況;
2. 層門的總體性能以及門保護裝置是否有效;
3. 層站及轎廂操縱箱的按鈕是否工作正常;
4. 層站指示器是否工作正常;
5. 緊急報警裝置是否工作正常;
6. 轎廂及層站是否具有正常照明。
上述項目并不代替維保單位應完成的工作。使用單位應將任何不正常情況及時通知維保單位。必要時應立即停止電梯運行。
第二十三條? 電梯使用單位應當對維保單位的日常維護保養工作進行監督,確保電梯維保單位至少每15日對電梯進行一次預防性維護保養。電梯安全管理人員應在其維護保養、檢查、調整、修理等工作記錄上進行簽字確認。
第二十四條? 層門、機房和為維修人員保留的通道門的鑰匙應交專門人員專職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