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方案
為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實現安全生產,制定安全防護設施和預防措施,消除事故隱患,確保施工安全,根據《安全生產法》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要求,對安全生產施工的危險源進行危害辯識與風險評價,根據重大危險源的種類、特性、分布等情況以及可能發生的事故,制定具體的預防措施和控制措施,消除危害后果,防止事故發生。
根據本項目工程的危害辯識與風險評價,針對坍塌、高空墜落、觸電、物體打擊、機械傷害、火災、爆炸和中毒等的危害和危險源,制定控制措施的安全管理方案。
一、坍塌
1、基坑、土方開挖,挖孔樁、模板工程必須編制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基坑支護專項方案、基坑、土方開挖專項方案、人工挖孔樁專項方案和、模板工程專項方案等,實行嚴格的編制、審核、審批備案制度,經審批后,嚴格按照方案和設計要求進行施工,沒有方案及未經審批不得進行各項施工。
2、完善排水措施,設置降水井和排水溝,配備抽水設備,及時抽排水,降低水位,穩定土體結構,防止土體失穩變形。
3、對基坑支護、基坑臨邊、挖樁孔、模板支架的變形進行監測監控,根據地質的資料,同時對有可能會出現地下涌水和流砂現象部位進行監測監控,并做好記錄。
4、減少臨邊的荷載力,臨邊2米范圍以內嚴禁行走大型施工機械機具和運輸車輛,不擺放和堆放設備或材料,減少臨邊的荷載力和減少振動,保持臨邊的穩定性。
5、基坑支護后進行檢查驗收,模板工程安裝完畢后,按設計要求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才能澆筑混凝土。
6、做好監督和檢查的工作,制定事故應急的方案和措施。
二、高空墜落
1、防止高空墜落,落實安全防護措施和完善安全防護設施。
2、.對臨邊、基坑和坑洞進行安全防護,在基坑、樁孔、模板工程施工的臨邊,樓梯口、預留洞口等臨邊,裝設安全防護圍欄,張掛安全網,坑洞口、預留洞口用木板或鋼網板封蓋,防止人員墜落。
3、對預留洞口、坑洞及孔樁口封閉封蓋。
4、基坑設置施工作業上落的安全通道和上落樓梯,為防止從挖孔樁內高處滑落及墜落,在孔樁內按安全規范規定的要求,開挖深度2米以下時,裝設鐵爬梯或剛性爬梯,安全防護扶繩,施工人員從爬梯上落。
5、模板工程搭設工作樓梯,嚴禁作業人員爬上、爬下,高空臨邊設有安全操作平臺和安全防護欄。
6、在離地2米及2米以上的高空作業,要求作業人員必須穿戴安全帶,并扣緊掛牢安全帶。
7、每天對臨邊安全的防護和施工安全操作行為進行監督巡查。
三、觸電
1、制定用電安全管理制度,嚴格執行jgj46-2005《施工現場臨時用時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和要求進行施工安全用電。
2、實施三相五線制配電,設置tn–s接地保護系統,所有機具設備的金屬外殼接地保護。
3、裝設漏電保護開關,實施三級配電控制兩級漏電保護和“一機一箱一閘一漏”的原則,禁止一閘多機。
4、施工現場安裝、巡檢、維修或拆除臨時用電設備和線路,必須經過國家現行標準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的電工操作和完成,禁止亂拉亂接電源。
5、潮濕場所,狹窄場地以及挖孔樁按照要求使用安全電壓,根據不同環境,正確選用相應額定值的安全電壓等級。
6、做好電源電纜電線和埋地電纜保護措施,標掛明顯標志,對汽車運輸及挖掘機、推土機作業前均要做詳細的安全技術交底。
7、不準使用破皮老化或破皮未包扎好的電源電線、電纜,
8、由電工每天對現場用電設備、電源電線、電纜,進行巡查,項目部定期每周檢查。
四、物體打擊
1、.徹實做好開工前的安全教育,嚴格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
2、對施工人員配發勞動安全保護用品安全帽,嚴格監督進入現場人員正確配戴安全帽。
3、做好防止高空落物的預防措施,禁止上下拋扔工具、材料雜物等,
4、起重吊裝必須要有指揮人員及警戒人員,起重吊裝作業時,禁止人員在起重臂和吊物下方停留或通過。
5、挖孔樁在開挖深度達5米時,在樁孔內施工作業人員頭頂2米上面裝設半圓網,防止上面掉下落物傷害。
6、禁止起重吊裝、起重吊物綁扎不牢固或不平穩。
五、機械傷害
1.進入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機具必須要有合格證、檢驗證、準用證以及經過年審,機械設備、機具進場后必須進行檢查驗收,安裝后經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未經檢驗或不合格不得使用。
2.各種機械、機具設備必須應有完備的安全裝置和防護裝置,傳動部位必須應有防護罩。各種安全防護裝置及監測、指示、儀表、信號裝置及制動等要完好有效,方可運行使用。
3.機械設備、施工機具必須設置專人專機,持證上崗。
4.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管理規定和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不違章操作,做好交接班和交底工作。
5.對各種設備要做好日常保養工作,運行使用前應要對設備各項性能進行檢查,定期進行檢查,發現故障及時修復,有缺損時及時修復,不帶病運行,確保機械安全正常運轉和使用。
6.建立設備運行使用和維修保養檔案臺帳,設置專人負責維修保養,并認真做好記錄。
7.機械安裝基礎必須平衡、牢固,機體的錨固、支撐措施齊全,固定機械不得使用臨時支撐,高大機械在多風季節應設纜風繩,防止機械。
8.起重吊裝必須要有專職指揮人員及警戒人員,不準在機械回旋處位置范圍內站人和施工作業。
六、火災、爆炸
1、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及省、市、區有關消防安全管理的規定和有關的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地鐵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和公司消防安全管理規定,自覺遵守各項防火安全的管理制度。
2、易燃、易爆的油料、化學物品存放到符合消防安全條件的倉庫庫存,設置專人管理,易燃、易爆的油料、化學物品應當分類、分堆、分間存放,倉庫門口不準堆放雜物和可燃物品,保持通道暢通。
3、易燃、易爆的油料、化學物品應有防曬、防爆、防雨的設施裝置并懸掛警示牌和安全標示。
4、嚴格執行三級動火審批手續,動火時,易燃物品之間與火源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使用氧氣與乙炔時,氧氣瓶與乙炔瓶應不少于5米,乙炔瓶并裝有防回火裝置,氧氣、乙炔瓶與火源之間不少于10米的距離。
5、按消防安全規定的要求配備消防器材,各防火重點部位、重點崗位以及其它危險部位應根據滅火的需要,配置相應種類、適當數量的消防器材、設備和設施。
6、禁止在宿舍、辦公室使用電爐、煤油爐及大于60w的燈泡、禁止用電熱棒燒水、禁止在宿舍燃燒紙張物品。
7、加強對用火、用電的管理,項目部定期每周進行防火安全檢查,安全員、值班人員及電工每天對施工現場、宿舍、辦公室的防火安全進行巡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消除火災隱患。
七、中毒
1、防止發生氣體中毒事故,進行毒氣的檢測,采用毒氣檢測儀(一氧化炭)或采用放生鳥、動物試驗檢測試驗,并做好檢測的記錄。
2、對油漆工,電焊、氣割焊工人配發防護勞保用品,作業時,要求佩戴防護口罩,防止氣體中毒。
3、禁止燃燒有害化學物質物品和施工垃圾,防止產生有毒氣體,造成發生中毒事故的
4、嚴格控制食堂飲食衛生及環境衛生,保持食堂清潔干凈,防止食物受污染變質。
5、購買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和食物,不購買受污染或變質的食品食物,蔬菜瓜果和肉類等。
6、定期進行衛生檢查,定期噴灑藥物除四害,預防傳染病菌傳染和感染中毒。
第2篇 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實施方案
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實施方案
山西柳林金家莊煤業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
礦方會審意見
會簽
人員
簽字
會簽
人員
簽字
礦長
安全礦長
生產礦長
總工程師
機電礦長
通風礦長
辦公室主任
技術管理中心
安全管理中心
水害治理中心
機運管理中心
瓦斯防治中心
質標管理中心
調度指揮中心
會審結論:
一、嚴格按照本實施方案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安全管理與監控,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建立健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監督檢查制度,定期對重大危險源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開展監督檢查,消除事故隱患,確保安全生產。
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實施方案
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為進一步提高我礦的安全管理水平,加強對我礦重大危險源的監督管理,防止和減少事故的發生,確保安全生產,結合我礦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執行《關于開展全省煤礦重大危險源辨識評估和監控管理工作專項督查的通知》文件精神,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有效預防和減少事故的發生,全力確保公司的各項安全工作。
二、成立領導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各職能科室負責人
領導組下設辦公室,由總工高保平負責。
長:張治文負責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全面工作。
副組長:各負其責,負責井下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
張書鴻:負責地面后勤場所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
各科室成員:負責重大危險源的監督檢查落實工作。
三、主要任務
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的組織領導;安監站牽頭,其他部門配合負責組織實施;按照有關標準對重大危險源有組織的開展普查辯識、隱患治理、監測監控,并制定好應急救援預案。
四、工作目標
(一)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及技術標準,對重大危險源進行辨識分級,確定重點監控對象;
(二)對重大危險源及事故隱患整改情況進行動態跟蹤監控,督促整改;
(三)為礦井安全生產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為全礦安全提供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信息化的現代安全生產管理手段。
五、工作職責
(一)主要負責人張治文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與檢測監控全面負責。
(二)建立健全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制定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實施方案,定期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狀況進行檢查,對重大危險源應逐一登記建檔管理。
(三)保證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檢測監控所必需的資金投入。
(四)每年定期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使其熟悉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等;應在重大危險源作業場所設置標牌和圖示,對作業場所的平面布局以及安全責任、操作規范、作業危險性、應急措施等事項進行告知;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技術標準,設置相應的防火、防爆、防毒、防靜電、監測、報警等安全設施、設備和裝置,定期進行維護、保養和檢測,并做好相關記錄。
(五)建立重大危險源監控系統,以瓦斯為重點對井下所有作業場所、設施以及瓦斯濃度、運行情況等主要技術參數進行24小時實時監控,并及時進行分析匯總。
(六)建立健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應當按照事故隱患的等級進行登記,建立事故隱患信息檔案,并按照職責分工實施跟蹤落實治理,銷號閉合管理。
(七)對于一般事故隱患,由部門負責人或者有關人員立即組織整改。對于重大事故隱患,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發生,并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八)在事故隱患治理過程中,應當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發生。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員,設置警戒標志,對暫時難以停產或者停止使用的相關生產儲存裝置、設施、設備,應當加強維護和保養,防止事故發生。
(九)制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落實應急救援預案的各項措施,每年至少進行一次事故應急救援演練。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必須報送縣煤炭局備案。并將可能發生事故時的危害后果、應急措施等信息告知周邊相關單位和人員。
六、監督檢查
(一)我礦對重大危險源實施分級監控管理,建立重大危險源動態監管網絡體系,層層落實,明確相關職責和監控要求,,形成對重大危險源全方位、多層次的監管。
(二)制定重大危險源監控及隱患治理實施辦法及方案,加強重大危險源隱患排查治理,通過檢查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與監控,監督檢查的內容包括:
1.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情況;
2.重大危險源監控機構設置及責任制落實情況;
3.預防安全生產事故措施的落實情況;
4.重大危險源的登記建檔情況;
5.重大危險源的安全評估、檢測、監控情況;
6.重大危險源設備危害、保養和定期檢測情況;
7.重大危險源現場安全警示標志設置的情況;
8.從業人員的安全培訓教育情況;
9.應急救援組織建設和人員配備的情況;
10.應急救援預案和演練工作的情況;
11.配備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及維護、保養的情況;
12.重大危險源日常管理及隱患治理實施情況;
(三)建立事故隱患信息管理臺帳;建立健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監督檢查制度,定期對重大危險源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開展監督檢查,消除事故隱患,確保安全生產。
(四)在監督檢查中發現重大危險源存在事故隱患的,責令相關科室采取切實有效的防范、監控措施。
七、工作要求
(一)統一認識,加強領導。成立專門的組織領導機構,切實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領導,協調和指導礦區內重大危險源的監督管理,同時,提供必要的設施和配備合格的工作人員,保證工作順利進行。
(二)重大危險源的監管監測預警工作不僅可以為礦井安全生產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也能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對重大危險源實施有效監控體系,防范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三)礦井應當在重大危險源現場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并加強重大危險源的現場檢測監控和有關設備、設施的安全管理。
(四)對存在事故隱患的重大危險源,必須立即整改。對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發生,并及時報告監督管理部門.山西柳林金家莊煤業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七月
第3篇 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監控實施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進一步提高我礦重大危險源的監督管理,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安全生產,結合我礦實際,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 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法.》、關于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規范重大危險源監督與管理工作的通知》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實施“科技興安”戰略,努力實現安全生產工作從被動防范向源頭管理轉變,遏制和減少重、特大傷亡事故的發生。
二、管理機構職責
(一)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張明
副組長:李吉軍、武新文、楊學強、鞠新利、楊新華
成員:高海濱、姜華、寧大民、范利、王增新及各職能部室負責人。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生產技術部。由總工程師武新文負責。
(二)職責劃分:
組長:負責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全面工作;
副組長:負責井下及地面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
成員:負責井下及地面重大危險源監督檢查落實工作。
三、組要任務
加強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的組織領導:安全生產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實施:按照有關標準對重大危險源有組織的展開普查辨識、隱患治理、監測監控,并制定好應急救援預案。
四、工作目標
(一)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及技術標準,對重大危險源進行辨識分級,確定重點監控對象;
(二)對重大危險源及事故隱患整改情況進行動態跟蹤監控,督促整改;
(三)為礦井安全生產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為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及生產經營單位提供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信息化的現代安全生產管理手段。
五、工作職責
(一)礦井安全生產組要負責人對本單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與檢測監控全面負責。
(二)建立健全重大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制定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實施方案,定期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狀況進行檢查,對重大危險源應逐一登記建檔管理。
(三)保證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檢測監控所必需的資金投入。
(四)每年定期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使其熟悉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等;應在重大危險源作業場所設置標牌和示圖,對作業場所的平面布置以及安全責任、操作規范、作業危險性、應急措施等事項進行告知;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技術標準,設置相應的防火、防爆、防毒、防靜電、監測、報警燈安全設施、設備和裝置,定期進行維護、保養和檢測,并做好相關記錄。
(五)建立重大危險源監控系統,以粉塵為重點對井下所有作業場所、設施以及粉塵濃度進行監控,并及時進行分析總匯。
(六)當建立健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隱患建檔、資金專項使用、隱患報告和舉報獎勵等制度,逐級建立并落實從主要負責人到從業人員的隱患排查治理和監控責任制。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應當按照事故隱患的等級進行登記,建立事故隱患信息檔案,并按照職責分工實施監控治理。
(七)對于一般事故隱患,有單位負責人或者有關人員立即組織整改。對于重大事故隱患,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發生,并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重大事故隱患報告內容應當包括:隱患的現狀及其產生原因;隱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難易程度分析;隱患的治理方案。
(八)在事故隱患治理過程中,應當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發生。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設置警戒標志,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對暫時難以停產或者停止使用的相關生產儲存裝置、設施、設備,應當加強維護和保養,防止事故發生。
(九)每季每年對本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統計分析。
(十)制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落實應急救援預案的各項措施,每年至少進行一次事故救援演練。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必須報送縣煤炭局備案。并將可能發生事故時的危害后果、應急措施等信息告知周邊相關單位和人員。
六、監督檢查
(一)我礦對重大危險源單位實施分級監督管理,建立重大危險源動態監管網絡體系,層層落實,明確相關職責和監控要求,并將重大危險源監管工作列為年度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內容之一,形成對重大危險源全方位、多層次的監管、監控格局。
(二)建立健全重大危險源數據庫,制定重大危險源監控機隱患治理實施辦法及方案,加強重大危險源隱患排查治理,通過檢查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與監控,監督檢查的內容包括:
(1)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情況;
(2)重大危險源監控機構設置及責任制度落實情況;
(3)預防安全生產事故措施的落實情況;
(4)重大危險源的登記建檔情況;
(5)重大危險源的安全評估、檢測、監控情況;
(6)重大危險源設備危害、保養和定期檢測情況;
(7)重大危險源現場安全警示標志設置的情況;
(8)從業人員的安全培訓教育情況;
(9)應急救援組織建設和人員配備的情況;演練工作的情況;
(10)應急救援預案和演練工作的情況;
(11)配備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及維護、保養的情況;
(12)重大危險源日常管理及隱患治理實施情況;
(三)建立事故隱患信息管理臺賬;建立健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監督檢查制度,定期對重大危險源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展開監督檢查,消除事故隱患,確保安全生產。
(四)在監督檢查中發現重大危險源存在事故隱患的,責令相關科室采取切實有效的防范、監控措施。
七、工作要求
(一)統一認識,加強領導。成立專門的組織領導機構,切實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領導,協調和指導礦區內重大危險源的監督管理,同時,提供必要的設施和配備合格的工作人員,保證工作順利進行。
(二)重大危險源的監管檢測預警工作不僅可以為礦井安全生產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也能進一步完善對重大危險源實施有效監控體系,防范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三)礦井應當在重大危險源現場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并加強重大危險源的現場監測監控和有關設備、設施的安全管理。
(四)對存在事故隱患的重大危險源,必須立即整改。對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發生,并及時報告集團主管部門以及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山東新查莊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