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拆除的安全管理及防控措施探析
在日常建筑施工安全監督管理過程中,發現違規拆除混凝土構件模板現象不少見,而且經常引起一些質量和影響結構安全的問題。如何較好地掌控混凝土拆模時的強度,是工程施工、監理等管理人員值得重視的問題,也是工程質量、安全監督工作不能忽視的問題。現就實際施工中模板拆除的安全管理現狀和必要采取的防控措施加以探析。
一、模板拆除工程實物質量的安全管理的控制現狀
根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的要求,模板的拆除必須滿足其強度條件;一般部位的模板拆除按設計要求應在其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等級的70%時方可拆模,懸挑構件混凝土強度達到100%時方可拆模。但實際施工過程中,不按規范要求,容易出現質量、安全問題的現狀為:
(一)不履行模板拆除申報、審批程序,安全技術交底流于形式,層層分包,以包代管的拆除作業。
模板拆除前,項目經理部既不向監理工程師履行報驗申請,又不對工人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或安全技術交底只流于形式。隨意將模板工程分包給無專業勞務資質的“小包工頭”,以包代管。既缺乏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又不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檢查。工人如是隨意搭設支架,無拆模的專用平臺或沒有安裝好的臨時腳手架,盲目進行拆除操作,在這種先天缺乏安全生產知識與技術的作業環境中,勢必成為后天不安全行為和不安全狀態,從而在施工中引發垮塌傷人安全事故也并非偶然。
(二)監理把關不嚴,不按規范要求的混凝土強度,過早的拆模作業
由于監理責任心不強,監管過程疏忽。至使施工單位在施工任務緊,模板及支撐材料計劃過少,不能滿足周轉要求時,不等混凝土強度是否達到要求就擅自提早拆除模板;現澆結構構件過早承受荷載而產生變形,如果遇到大梁由于混凝土齡期達不到設計的理論強度就會產生裂縫,同時發生脆性截面破壞,引起大梁的斷裂;由此造成嚴重的質量或安全事故。
(三)無針對承重、懸挑、后澆帶等特殊結構的施工方案,安全監理責任不力的拆除作業
1.遇重大復雜的模板拆除,事先不制定拆除施工方案也不履行審查批準手續的拆模。
在拆除作業時不報審施工技術方案,監理人員在制止不力時,不及時向建設單位或主管部門報告,有的只發一下監理通知單也就聽之任之。在施工技術措施選擇不當,施工方法錯誤的情況下,工人既不懂支撐結構受力情況下,也不會去考慮后搭設的先拆,先搭設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等技術問題,也不管它是框架結構的柱模板,還是樓面板底板一個字只要方便就“拆”。如果遇拆除跨度較大的梁下支柱時,不考慮先從跨中分別拆向兩端的方法,支撐結構一旦失穩,產生傾斜或墜落,本來工人就缺乏安全生產技術培訓,加之自我防護能力差,這時發生重大人身傷亡安全事故也屢見不鮮。
2.懸臂梁或懸挑結構不按順序的拆模
實際操作中,既無安全防護措施,監理人員又不履行旁站監管。作業人員不按施工方案的技術要求考慮先從懸臂梁端部開始到懸臂梁根部拆除,在遇有無邊梁時,又不先拆除邊梁,再拆懸臂梁。如果這時的腳手架搭設不規范,在架體外側又無安全防護網或者架體與建筑物之間的內側空隙防護不嚴;而且無鋪滿的腳手板,發生高空墜落傷人或物體打擊的安全事故在所難免,有時甚至出現重大人員傷亡安全事故。
3.多層模板支撐不采取相應措施的隨意拆模
在多層樓板支柱的拆除作業中,往往旁站監理實際監管經驗不足,加之作業人員技術素質較低,不管你是上層樓板是否在澆筑混凝土,工程用材料在急就隨意將下一層樓板的模板支柱拆除,也不管是4m或4m以上的大跨度梁,也不在梁下采取保留支柱的措施,如此作業險象環生,安全事故隨時隨地可發生。
4.后澆帶處不采取防護措施的模板拆除作業
因后澆帶處混凝土不連續,很易出現安全和質量問題,常常模板的拆除也未制定專項施工技術方案。如果后澆帶處不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來進行保護,加之隨意挪動支撐體系,容易造成后澆帶部位的鋼筋變形或結構受到嚴重的破壞;甚至還不可避免出現后澆帶部位墜物傷人等安全事故發生。
(四)不能發現混凝土有影響結構的質量問題或出現嚴重缺陷繼續拆除的作業
由于施工單位對模板拆除作業的安全管理不夠重視,不能同步跟蹤實施對質量、安全管理,施工中不善于發現混凝土有影響結構裂縫的質量問題或出現嚴重的缺陷,即使發現存在問題作業人員也不及時報告。遇這種情況,既不能查清問題,又不及時停止拆除作業,很容易由此釀成一個質量或安全重大事故發生。
(五)集中堆放拆除材料的危險拆模作業
按規范要求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結構,應在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才允許承受全部計算荷載。由于安全管理不到位,違章作業,對物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為未能有效地控制;施工中超載堆放過量建筑材料,司空見慣,讓人觸目驚心。當承受施工荷載大于設計荷載時,必須經過核算加設臨時支撐,否則,將會產生人身傷亡的重大坍塌安全事故。
(六)不區分季節、溫度,僅依據施工經驗的拆模作業
往往施工人員憑經驗,既不向現場監理人員申請拆模,也不請項目管理技術人員查閱有關原始施工記錄或砼強度報告,僅憑施工經驗十天或十五天就拆模,如果遇是冬天或混凝土澆灌時遇到空氣相對濕度低、氣溫高等氣象條件,混凝土凝結不久就失水收縮,出現裂紋時,這樣會糊涂的操作,必然造成重大質量、安全事故。
二、模板拆除的質量、安全問題防控措施
1.注重施工方案的編制和認真執行,掌握構件拆模砼強度條件
首先,監理人員應認真履行職責,加強模板拆除的監督管理工作,督促施工單位嚴格履行模板拆除方案的報審程序,同時認真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規定的下表要求實施拆除作業。
其次區別對待是一般部位還是特殊部位的模板拆除,一般部位按照先搭后拆的施工順序,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特別是對重大復雜的模板拆除作業,事先必須制定施工技術方案,并且經審查批準后方可執行的拆除作業。
2.認真履行對工人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減少人的失誤,嚴防坍塌傷人安全事故
底模拆模時的砼強度要求
構件類型 構件跨度(m) 達到設計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的百分率(%)
板??????????? ≤2???????????????????? ≥50
>2,≤8??????????????? ≥75
>8???????????????????? ≥100
梁、拱、殼??? ≤8???????????????????? ≥75
>8???????????????????? ≥100
懸臂構件????? —????????????????????? ≥100
據有關部門的統計資料表明,88%的質量事故和安全事故是人的失誤造成的,工人必須嚴格按安全技術交底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執行,主要順序是先柱模,后是樓板底板,最后是梁底板模板。拆除跨度較大的梁下支柱時,應先從跨中開始,分別拆向兩端。其次拆模時應配備專用的平臺或經架子工安裝的臨時腳手架,而且經檢查能滿足拆模要求方可操作,嚴禁隨意搭設支架。
3.加強施工過程中的管理,發揮旁站監理監管的作用。
(1)監理旁站人員,應監督作業人員不能用力過猛,對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結構嚴禁集中堆放,要及時清運、整理、或合理堆放,以備利再用;當承受的施工荷載大于設計荷載時,必須經過核算,加設臨時支撐;模板拆除施工中如發現砼結構有嚴重的缺陷,應立即停止拆除工作,并迅速恢復原支撐,同時向工地技術負責人和專業監理工程師報告,經技術處理后方可繼續拆除作業。
(2)一般部位的模板拆除時,首先設置警戒區域,并由專人監護。在保證混凝土強度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壞時拆除模板,但拆模必須拆除干凈不留懸空模板,拆除的模板同時及時清理,堆放整齊。
(3)在遇承重模板拆除時,除有滿足現澆混凝土結構的強度外,還必須根據拆模時構件所承受的自重及載荷,配筋及實物的同條件試塊強度等方面綜合考慮安全系數來確定,尤其應注意冬季施工時拆模混凝土強度核算的誤差。
(4)在拆除懸挑結構支撐時,現場監理工程師應加強旁站工作,及時指導施工人員先從懸臂梁端部開始拆除再進行懸臂梁根部施作,如果有邊梁時,應先拆除邊梁,再拆懸臂梁,嚴禁高空拋擲,同時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護措施,確保作業安全。
(5)對于多層樓板支柱模板的拆除時,首先制定相應安全技術措施保證結構的安全。上層樓板若在澆筑混凝土,下一層樓板的模板及支柱不得擅自拆除,一定要待完成一層樓板的支柱施工,而且同條件養護試塊滿足設計要求時,方可拆除;遇到跨度4m及4m以上的大梁時,必須保留一定的支柱,保證其間距不得大于3m,并配備具有專業技術知識的安全員負責對施工現場的安全檢查監督工作,制止違章作業,發現重大安全隱患及時指令停工。
(6)對于后澆帶模板及支撐的拆除,應有專項施工技術方案。并且在后澆帶處必須采取沿后澆帶設置模板及立柱支撐的防護措施來進行保護,使其承擔該區域的施工荷載.,同時防止施工期間雜物落入后澆帶中,避免后澆帶處直接承受荷載。
(7)模板的拆除作業必須在白天進行,當遇異常天氣如遇雷雨、大霧、雪天和五級以上大風天氣時,必須停止拆除作業。
總之,作為建筑工程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在強化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監督管理的同時,必須加大對模板拆除施工過程中安全方面的實物質量監督力度,加強巡查中的安全技術資料抽查監控,特別是模板拆除的申報、審批程序履行情況的抽查,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并且不斷探索和完善質量監督與安全監督聯動機制,認真貫徹《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建筑法》及《安全生產法》,積極采取預控手段抓好基礎工作,規范安全行為,增強安全責任意識,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落到實際工作中,有效地促進建筑工程安全監督管理水平整體的提高,使建筑工程模板拆除的安全管理質量躍上一個更高的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