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道路維修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及措施
隨著高速公路建成投入運營,路面養護必不可少。為確保施工安全,現就長春市繞城高速公路全段路面施工如何搞好養護隊伍施工人員、車輛、機械設備安全等管理,談一點具體做法。
1、加強道路維修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長春市繞城高速公路屬于京哈高速公路主干線的一部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9年來車流量日益增加,大件運輸、超載運輸車輛越來越多,加上暴雨侵蝕、路面損壞不斷加劇,出現斷裂、沉陷、橋頭跳車等現象。為了保持道路快速、暢通,盡快、及時修復路面,僅以全段為例,2000年以來因路面維修施工曾不斷發生安全事故。其中因施工交通標志擺放不規范發生交通事故13起;因施工人員未按規范操作被撞死的1起;施工車輛調頭,造成撞車的2起。因此,切實抓好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并狠抓落實。
2、加強道路維修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2.1 簽訂合同,樹立安全第一思想
每個工人都要提高對安全生產重要性的認識,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目前長春繞城高速公路段因路面損壞嚴重,維修任務大,安排路面施工隊伍5個,要求在上路作業前都須經申請審批辦理《施工許可證》。于此同時應簽訂《施工合同》和《施工安全責任合同》。施工安全責任合同內容有:
(1)管理處對施工單位(乙方)實行安全檢查、指導,提供安全標牌和標志服等;如發現(乙方)施工作業不符合安全要求,甲方有權隨時令其停工整改,并可扣除安全責任費用和保留金,直至處以一千至兩千元罰款;
(2)乙方上路施工必須做好各項安全工作,擺放安全標牌,穿著安全標志服,施工車輛嚴格按要求行駛,施工現場明顯分隔;
(3)乙方施工所造成的一切事故,均自行負責、處理,甲方不承擔任何責任。同時還要求施工單位與每個施工隊員、施工車輛駕駛員簽訂安全責任合同。以確保施工隊伍及其每個成員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2 加強隊伍教育,規范施工作業
高速公路系全封閉、全立交,行駛車輛速度快,要求施工人員須具有高度安全意識,嚴格按規范操作。但由于大部分施工人員是農民工,施工安全意識不強。故養護和路政部門應每月都召開一次施工單位負責人及施工車輛駕駛員會議,學習高速公路有關法律、法規,并把會議精神和要求及時傳達到每個工人,以形成人人守規則,處處講安全的局面;要求施工人員按規范操作,穿戴統一的反光標志服,嚴禁隨意出入施工作業區域或穿越高速公路,堅決杜絕人為事故。
2.3 加強施工車輛管理避免事故
高速公路施工車輛必須符合有關規定:
(1)須是農用車以上、正常行駛速度不少于70km/h的自卸車,且拉運材料相對固定;
(2)禁止無牌、證車輛上路,并經年檢合格、車況良好、燈光齊全;
(3)駕駛員責任心強,技術過硬,思想素質高。
具備了這三個條件,還必須辦理《養護施工車輛許可證》并領取標志牌,懸掛在車輛明顯部位,以便有關管理部門隨時檢查。此外,施工車輛在高速公路上,必須勻速行駛,不準占道、倒車或逆行,不準強行超車、緊急停車,隨意調頭或橫向裝卸材料??傊?,必須聽從指揮,遵守規定,按章操作以確保安全施工,避免發生事故。而過去這方面的事例教訓履見不鮮,發人深省。
2.4 規范施工現場標示牌及時提供道路信息
為確保車輛安全順利通過施工區域。施工現場必須按照以下養護作業的交通控制要求執行:
(1)專項工程或大中修工程現場安全標志嚴格按警告區、上游過渡區、緩沖區、作業區,下游過渡區、終止區實施;
①警告區、上游過渡區、緩沖區總長不得少于1500m,該區間內統一設置“前方施工”標志、“禁止超車”標志、“前方車道變窄”標志、“禁止通行”標志、“導向”標志及“限制速度”標志等。標志牌一律要求按gb5768-1999標準制作。緩沖區應設置路障、隔離墩;
②作業區是施工人員作業和施工物資堆放處,施工物資必須整齊堆放,不能過高和占用過往車輛行駛車道,施工機械須按標準涂上桔黃顏色,作業區與車道間也一定要設置隔離墩;
③終止區長度不應小于50m,在終止區的末端一定要設置解除標志。在路肩護欄以外設置統一顏色的安全施工棚。
(2)小修養護作業的交通控制,當需要占用車道時,應按上述規定執行;否則,應設置方形“警示牌”、“限速”標志、“禁止超車”標志、“導向”標志和車道隔離墩等,標志擺放距離不得少于300m;
(3)若需在夜間施工,應在上游過渡區內設置黃色頻閃燈警視信號,作業區內設置照明燈。一般禁止夜晚、雨、霧等不良天氣施工;
(4)施工全部結束,先將作業區清理干凈,然后逆車流方向快速拆除所有標志。
2.5 實行獎懲制度
對施工單位安全措施做得好的給予表彰,做得差的給予處罰。由此造成交通事故的,一律由施工單位承擔責任,并視情節管理處扣罰其全年完成施工量的1.5%安全費,責令停工整頓;若事故嚴重,則立即取消其施工資格。
2.6 加強施工地段道路巡查,保證安全標志規范擺放
路政人員加強施工地段標志牌擺放規范,管理的具體做法是:
(1)加強學習、分析典型案例,增強責任心,杜絕事故發生;
(2)建立責任制,嚴格標志管理,由專人分工負責,加強路政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和事業心;
(3)制定執行《施工路段違章行為通知書》,對標志違規擺放不符合要求的,由養護部門及時檢查,限期整治。(風險管理世界-www.riskmw.com)
綜上所述,有關的養護、路政、交警等管理部門應加強聯系,齊抓共管,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道路施工地段的工作秩序和確保安全行車的通行環境,確實為我省的經濟發展做好每一塊鋪路石。
一是建立市政設施地理信息系統。依托規劃部門的地理信息系統,開展了中心城區道路普查工作,對中心城區主次干道、支路數量、道路等級、道路狀況等進行詳細摸底,建立了一套集市政道路、路燈照明、防汛設施于一體的市政設施地理信息系統,為城市道路精細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撐。
二是強化道路施工組織設計。通過電視、廣播、行風熱線、手機短信等多種方式對道路建設工程進行廣泛宣傳和提前告知,并采取“晚上施工、白天通行”的方法,最大限度降低對城市交通及周邊單位、經營業戶和居民的影響。同時,加強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施工作業人員統一著裝,設置了現場圍擋和工程示意牌,及時清理現場渣土及散亂材料,切實做到工完、料盡、場清,有效維護了建設系統良好社會形象。
三是強化道路施工質量監管。加強對施工、監理單位的管理,通過監理控制好每道工序,強化質量監督,進一步理順工程質量監管體制。要求監理單位嚴格按照規范對道路建設進行全過程跟蹤監督,對工程的質量、進度及投資等各方面嚴抓狠管,并按規定對涉及結構安全的試塊、試件和現場檢測項目,進行平行檢測、見證取樣檢測。
四是建立完善城市道路考核體系。研究制定市政公用設施管理過錯責任追究、道路工程施工現場管理規定、市政安全施工標準、考核標準等制度體系,通過制度約束施工、監理等責任單位,并建立了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工程質量信譽檔案,與工程招投標掛鉤,確保道路工程質量。
五是加強道路巡查與維修。成立了5個巡查小組,采用定人定崗定責定路線的方式,每天徒步巡查,對瀝青路面、人行道、路緣石、管線檢查井、雨水井等市政設施出現的問題,第一時間傳達至專業維修單位,維修隊伍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進行整治,確保了市區各類市政設施的維修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