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鐵爐危險源點管理控制措施
1.1危險源點編號:mwb1
1.2基本情況簡介:混鐵爐屬混鐵爐工段管轄,位于爐前跨鐵運橋東側,是將煉鐵的運輸來鐵水罐內的鐵水兌入混裝的設備,為保證鐵水溫度,進行煤氣烘烤加熱的設備。主要煤氣設施有煤氣閥門、煤氣放散閥。安裝地點:爐前跨依次2#混鐵爐(300t)、1#混鐵爐(500t)、3#混鐵爐(300t)
1.3危險因素分析及可能導致的事故:
a由于煤氣作業未可靠切斷煤氣,而導致的煤氣著火爆炸事故;
b煤氣閥門及法蘭密封不嚴,人員在煤氣區域逗留或明火,引發煤氣中毒著火爆炸事故;
c由于煤氣停運后未進行置換沖掃徹底,造成煤氣中毒著火爆炸事故;
d由于煤氣水封密封不嚴或防爆板泄漏遇火星在爆炸條件下產生的爆炸事故;
e由于操作失誤引發的煤氣中毒或爆炸事故;
2、控制的基本要求;
2.1對設備設施及區域安全狀態的基本要求
a建立健全落實煤氣規章制度。
b必須嚴格執行煤氣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c進行煤氣檢修作業,必須可靠切斷煤氣來源,必須測定一氧化碳含量合格后方可進行作業;
d凡在煤氣設備上動火,必須提前到安環科辦理煤氣作業動火許可手續;
e煤氣各管道無腐蝕泄漏,閥門開關靈活可靠,潤滑保養良好
f凡用軟管連接引導煤氣,必須有可靠的切斷裝置,并對接口進行捆扎,定期檢查有無老化現象和泄漏,發現跑、冒、漏、凍、堵要及時處理,有老化現象要及時更換;
g煤氣管道架空支架要牢固可靠;
h嚴禁在煤氣區域休息逗留,
i給煤氣水封供水的管網保持供水正常;煤氣切斷裝置齊全可靠,無銹蝕、失效現象;
2.2對相關人員安全行為的基本要求
2.2.1對生產崗位人員的基本要求
a. 對煤氣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培訓,經考試合格的人員才準上崗工作
b. 作業人員護品齊全規范,遵守煤氣安全操作規程、工藝技術操作規程;
c. 接班、班中、交班依據《崗位安全綜合檢查表》逐項檢查,并做好記錄,存在問題及時向班長報告;
d. 禁止在煤氣區域內休息、抽煙、以防引起煤氣中毒和爆炸、起火;
e. 定期檢查相關儀表及補水及水封密封情況,確保正常;
2.2.2對維修人員的要求
a 維修人員每天對煤氣系統管道、閥門進行一次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b煤氣管道閥門動火(電氧焊)作業時,必須辦理有關審批手續;
c煤氣檢修時,維修人員必須告知區域工段負責人,作業時保證作業點通風良好,并嚴密監測co合格后方可作業,發現異常,維修人員立即撤離現場;
d在煤氣區域作業時看好風向,站在上風側;
3、控制主要措施
3.1一般性安全提示
煤氣區域,嚴禁逗留;
3.2日常性控制管理措施
a工段(班組)煤氣管理職責明確(工段每周檢查兩次,班組每班檢查一次,做好相應的記錄)
b從事煤氣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業煤氣安全技術培訓學習,并經考試合格后,方可從事煤氣作業活動。
c煤氣管網設施無腐蝕泄漏等情況,發現隱患要及時整改,確保設備、設施安全運行;
d送煤氣后,末端放散5-10分鐘,經防爆試驗分析合格后,停止放散;
e煤氣閥門管道附近應掛有提醒人們注意的警告標志;
f爐子點火時,爐內燃燒系統應具有一定的負壓,點火程序應為先點燃火種后給煤氣,不應先給煤氣后點火。凡送煤氣前已烘爐的爐子,其爐膛溫度超過1073k(800℃)時,可不點火直接送煤氣,但應嚴密監視其是否燃燒。
g 煤氣區域固定平臺、走梯和護欄符合安全要求;
h煤氣管道必須保持正壓使用,使用過程中加強點檢巡查工作,當管道壓力低于0.5mpa時,應立即關閉閥門進行保壓,謹防管道出現負壓現象。
i進入煤氣區域作業時必須二人以上,禁止單人作業。處理煤氣泄漏時,作業人員應站在上風側,并落實安全措施。
j煤氣管道上安裝低壓報警裝置,設有放散管,放散管必須引出廠房外;
3.3事故預案
煤氣設備、設施著火中毒事故:
(1)發生煤氣設備設施著火對于直徑小于100mm的煤氣管道,可直接關閉閥門,切斷煤氣滅火;對于直徑大于100mm的煤氣管道著火時,應逐漸關閉閥門,切不可突然關閉煤氣閥門,以防回火爆炸。同時立即給水封注水,待或完全熄滅后關閉總閥;
(2)發生人員煤氣中毒應立即啟動煤氣事故應急預案,并將中毒者迅速及時的救出煤氣危險區域,抬到空氣新鮮的地方,解除一切阻礙呼吸的衣物,做好保暖工作,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復蘇等急救措施,并通知醫務人員到現場進行搶救治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