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儲配站安全運行管理措施
1. 儲氣罐的安全運行管理
儲氣罐運行管理的中心環節是防止漏氣事故,因此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低壓濕式儲罐鐘罩的升降位置
要經常檢查貯水槽和水封中的水位高度,防止燃氣因水封高度不足而外漏。如遇大風天氣,應使塔高不超過兩塔半。在氣溫變化較大的地區,需注意由于溫差引起罐內氣體體積膨脹或收縮,因而需對其升降位置留有安全余地,宜選用儀表裝置控制或指示其最高、最低操作限位。
(2) 儲罐基礎
基礎不均勻沉陷會導致罐體的傾斜。對于濕式罐,傾斜后其導輪、導軌等升降機構易磨損失靈,水封失效,以致釀成嚴重的漏氣失火事故;對于干式儲罐,傾斜后也易造成液封不足而漏氣。因此,必須定期觀測基礎不均勻沉陷的水準點,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處理辦法一般可用重塊糾正塔節(或活塞)平衡或采取補救基礎的土建措施。
高壓固定罐雖然無活動部件,但不均勻沉降會使罐體、支座和連接附件受到巨大的應力,輕則產生變形,重則產生剪力破壞,引起漏氣事故。因此高壓罐的基礎也應定期觀測,并在設備接管口處設補償器或從設計上采取補償變形措施。
(3) 補漏防腐
儲氣罐都是露天設置,由于日曬雨淋,不可避免會帶來罐的表皮腐蝕,一般要安排定期檢修、涂漆防腐。
由于燃氣本身有某種程度的化學腐蝕性,所以儲氣罐不可避免會有腐蝕穿孔現象發生。在有關規范規定允許修補的范圍內,采取措沲后,修補現場已確認不存在可爆氣體時,方可進行補漏。補漏完畢,應作探傷,強度和氣密性試驗驗收檢查,并備案。
(4) 防凍
冬季,尤其寒冷地區,對于濕式罐要注意水封、水泵循環系統的冰凍問題,應加強巡視。對于干式罐,應在罐壁內涂敷一層防凍油脂。對于高壓固定罐,應設防凍排污裝置,避免排污閥被凍壞。
(5) 高壓儲氣罐安全閥
一般高壓儲氣罐的安全閥工作壓力為設計壓力的1.05倍。只要儲氣罐已投入運行,安全閥必須處于與罐內介質連通的工作狀態,以便在儲氣罐內出現超壓時能及時放散而保全罐體不致被破壞。因此,必須在安全閥上系鉛封標記,加強巡視檢查。
(6) 儲氣罐維護安全注意事項
1) 非操作人員嚴禁到儲氣罐附近游逛,要絕對禁止無關人員攀登氣罐。
2) 嚴禁在儲氣罐上或儲氣罐附近吸煙或明火作業,操作人員、維修人員嚴禁穿帶釘子鞋攀登氣罐。
3) 維修儲氣罐時操作、維修人員vi袋里嚴禁攜帶金屬物品,工具必需放在工具袋內,嚴禁以手擲方法傳遞工具,防止任何物品掉進水槽。
4) 不得用鐵器敲擊儲氣罐,只能用銅器或其他有色金屬。
(7) 儲氣罐的安全運行規程
1) 儲氣罐升降的幅度應在允許規定的紅線范圍內,不得超載,如遇特大風天,應降低塔高。
2) 儲氣罐運行壓力,不得超出所規定的壓力。
3) 儲氣罐巡查,每班不少于三次。其內容如下:
① 注意塔頂塔壁有無裂縫、損傷和漏氣,并作好記錄。
② 注意導輪和導軌的運行情況,如發現脫軌與卡住問題要及時處理。
③ 冬季要注意防凍,如有凍結現象、應用蒸汽加熱解凍。
④ 冬季加強對蒸汽膠管、閥門、吹嘴等設施的檢查,如發現堵塞、凍裂、脫落等情況,應立即處理。
⑤ 冬季測量水槽及環杯水溫,并應保持其不低于4℃。
⑥ 測量儲氣罐環杯水深,并保證其不低于規定要求。
⑦ 保持儲氣罐罐頂、罐體、梯子、平臺、欄桿及儲氣罐周圍整潔,不得有雜物。
⑧ 水封閥及其他閥門井內不應有積水。
(8) 儲氣罐及其附屬設備維修
1) 每班檢查一次導輪及導軌的滑動情況。
2) 導輪油蠱每周加黃油一次,發現油蠱損壞立即修理或更換。
3) 春、夏、秋季每季測一次氣罐接地電阻,其電阻不得大于4ω,避雷系統每年檢修一次。
4) 確保大小燃氣閥門啟閉靈活。
5) 儲氣罐蒸汽管道及閥門每年秋季檢修一次。
6) 儲氣罐需定期刷漆保養。
2. 加壓機房的安全生產
(1) 加壓機房系易燃易爆車間,是安全防火重地,車間內絕對禁止煙火,不準攜帶火柴、火石、打火機等火種和穿帶釘子的鞋進入車間。
(2) 車間內嚴禁明火作業,嚴禁用鐵器敲打機件,維修時不得拋擲工具。
(3) 值班操作工須穿工作服,女工戴工作帽。
(4) 經常清除機器上、地面上、溝槽里、車間周圍的油污,保持車間內空氣流通、防止燃氣中毒。
(5) 熟悉車間內消防設施、消防器材,會使用,并妥善保管。
(6) 除當班運行人員和維修人員外,其他人員未經車間允許不得人內。
(7) 發現車間內不安全因素,應及時處理或上報領導。運行中出現事故,立即采用措施,不使事故擴大,保留現場,上報領導,填寫事故報告。
(8) 一旦發生火災,值班人員要堅守崗位,除立即停車、停電、關閉氣源外,迅速向消防隊報警。
(9) 嚴肅勞動紀律,執行操作規程。
3. 壓縮機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 開車前的準備及起動
1) 環視壓縮機一周,檢查各連接部件的結合和緊固情況,移開機器上面及其附近防礙工作的物品。并將需用工具安置在固定地點。
2) 打開冷卻器排水管線上閥門,檢查冷卻器有無漏水現象。
3) 檢查循環水管路,打開機組進、回水總閥門及通往冷卻器和氣缸的進回水閥門,并打開放水閥門檢查應不出現氣泡。
4) 檢查吸排氣管路,打開吸氣支管閥門,排氣支管閥門以及循環管線上的閥門,并檢查開關是否靈活,檢查放散管閥門是否關閉。
5) 檢查潤滑系統,機身油池內的油面應位于視油板刻度以上,搖動齒輪油泵使油壓達到0.1mpa以上,將油送入各潤滑點,注油器內的油位應保持在視油高度的1/3以上,使油進入氣缸。
6) 檢查指示儀表,檢查各級壓力表,各級溫度計,冷卻器水溫計是否完好。
7) 盤與檢查及啟動,使壓縮機平穩地進入負荷運轉。
(2) 壓縮機的運行
在機器投入正常運轉后,應隨時注意以下各種情況:
1) 注意壓力、溫度表的讀數,以便發現故障。
① 潤滑油壓力應在0.1~0.5mpa,但不得低于0.1mpa。
② 排氣壓力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
③ 各級排氣溫度不得超過160℃,經冷卻后的天然氣溫度不得超過40℃。
④ 冷卻水排水溫度應低于45℃。
⑤ 機身油池內,潤滑油溫應低于60℃。
2) 經常傾聽機器各部件運行聲響是否正常,否發熱,機器振動情況,發現異常應及時停車。
3) 壓縮機運行期間嚴禁擰緊或松動機器上一切連接的緊固件。
4) 為防止來氣中夾帶油水形成液擊。對室外進氣管要及時放水。
(3) 壓縮機的停車
1) 正常停車的操作步驟
① 開啟循環管線上的閥門,使壓縮機降壓后停車。
② 關閉循環管線上的閥門。
2) 壓縮機在運行中遇到下列情況時采取正常停車,并排除故障
① 潤滑油或冷卻水中斷;
② 排氣壓力高于規定范圍;
③ 指示儀表損壞;
④ 壓縮機或電動機有不正常聲響;
⑤ 電機滑環吹風中斷;
⑥ 電機碳刷出現火星。
3) 當發生緊急情況或重大事故時,對設備和人身安全有重威協時應采取緊急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