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火舞私秘?奶头大屁股小说,永久免费看啪啪网址入口,国产在线精品无码av不卡顿,国产精品毛片在线完整版,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妇女迅雷,色综合久久久无码网中文,日韩新无码精品毛片,强睡邻居人妻中文字幕
      當前位置:1566范文網 > 企業管理 > 企業管理 > 管理措施

      液氨安全管理技術組織措施

      發布時間:2023-07-17 08:05:02 查看人數:12

      液氨安全管理技術組織措施

      液氨安全管理技術組織措施

      氨(nh3)為無色、有刺激性辛辣味的惡臭氣體, 分子量l7.03, 比重0.597, 沸點一33.33℃ .爆炸極限為15.7% ~27% (容積) 氨在常溫下加壓易液化,稱為液氨。與水形成水合氨,簡稱氨水,呈弱堿性,氨永極不穩定,遇熱分解.1%水溶液ph值為11.7。濃氨水含氨28%~ 29%。氨在常溫下呈氣態,比空氣輕,易溢出,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和腐蝕性+故易造成急性中毒和灼傷。對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蝕作用,高濃度時可危及中樞神經系統,還可通三叉神經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臟停博和呼吸停止。人對氨的嗅覺闞為0.5mg/m ~ 1.0mg/m , 濃度50mg/m 以上鼻咽部有刺激感和眼部灼痛感,500mg/m0 上短時內即出現強烈刺激癥狀,1500mg/m 以上可危及生命,3500mg/in 以上可即時死亡 缺氧時會加強氨的毒作用。國家衛生標準為30mg/m 。液氨的險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泄漏導致人員中毒、窒息死亡;二是與空氣形成混合物,遇明火極易燃燒、爆炸。

      一、安全監控

      1、 日常監控:液氨使用單位應建立日常安全監控管理體系,確定的各項控制指標和其他法規規定得到有效的執行。

      2、在液氨使用場所,包括液氨儲罐區、壓縮機房、氨蒸發器、液氨鋼瓶儲存區、鋼瓶使用區和使用液氨的廠房均應設置氨泄漏檢測報警儀,并將信號接至控制室(操作間)。

      3、安全監控與事故預警:液氨使用單位構成重大危險源的應按《重大危險源的監控管理》的要求,建立在線安全監控和事故預警系統,系統包括以下內容:液氨使用場所關鍵操作參數安全監控;液氨使用場所周邊環境濃度變化監控與事故預警;現場設施風險評價與管理平臺;基于事故影響范圍和級別科學估計的企業應急救援系統;企業的安全監控與事故預警系統應和青島市安全監管和應急救援平臺建立網絡連接。

      二、液氨的監控技術措施

      1、液氨廠房設計建設液氨的火災危險性為乙類。其廠房的防火要求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中火災危險性乙類建筑的有關規定。液氨生產場所不應設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廠房內嚴禁設置員工宿舍、辦公室、休息室等, 液氨設備的布置應便于操作、通風排毒和事故處理,同時必須留有足夠寬度的操作面和安全疏散通道。廠房內的疏散、樓梯、走道、門的各自總凈寬度等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的有關規定。

      2、液氨的運行液氨貯罐(槽)、管道、閥門應符合壓力容器和壓力管道的各項要求,操作人員必須認真進行充裝操作,控制充裝量不得超過貯罐(槽)總容積的70%。液氨的裝卸應有安全措施和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液氨的金屬管道除需要采用法蘭連接外,均應采用焊接并對焊縫按國家規范要求進行探傷。液氨、氨氣管道、閥門、法蘭、墊片及緊固件等材質、壓力等級應符合石油化工管道安裝設計的要求。

      3、液氨的維護、檢查、檢驗

      1)重大危險源區域安裝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儀和24小時視頻監控裝置并保持完好有效,一旦泄漏能及時發現,將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2)每年對重大危險源進行評估,對設備、設施、基建、操作人員及安全附件科學評估,合格后方可使用或操作。

      3)加強對安全閥等安全附件的檢查檢測和維護保養,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必須接規定定期檢驗,及時發現缺陷,并妥善處理。

      三、液氨監控的組織措施

      根據氨的危害程度,設置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成立事故處理小組,防護器具配置、負責人員培訓及作業要求等工作。

      組織體系構成

      總指揮:蔡忠東

      副總指揮:郭名富鄧千逵

      成員:郭名錦、王高安、巫遠海、羅開勇、羅開石、謝才生、張中福、黎向前、謝綱材、黃紹堯、余承坊、黃美景、陳廣泉、李秀生、鄒揚東、黃召陽、謝才忠、謝綱桓、池帝清、張在愉、陳廣波、郭成珊

      應急組織體系構成圖

      組織體系成員職責

      發生液氨泄漏事故時,總指揮由廠長擔任,總指揮不在時,由副總指揮行使總指揮的職責,處理事故,組織恢復生產等工作;同時成立現場指揮部、事故處置組、現場警戒組、兼職消防隊、醫療救護組、物資供應組。

      (1)總指揮———負責組織指揮全廠的應急救援工作。

      (2)副指揮———協助總指揮分工負責落實和實施重大危險源的具體工作,向總指揮提出救援過程中生產技術和運行方面應考慮和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3)兼職消防組———負責指揮及組織實施因液氨泄漏造成的火災的撲救、泄漏的堵塞、現場救助。

      (4)現場警戒組———負責事故現場劃定禁區的警戒指揮工作,維護治安,協調人員緊急撤離的安全疏散工作,保證人員的安全撤離。

      (5)事故處置組———查明事故發生的原因,采取果斷有效的安全措施,控制消除危險,防止事故擴大,查清現場人員防止造成人員傷亡,參加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搶修經驗教訓;保障恢復生產。

      (6)物資供應組———負責指揮及實施搶修、救援物資的供應調配工作以及實施搶險搶修應急物資的運輸組織工作。

      (7)醫療救護組———負責現場醫療救護指揮工作,對中毒、受傷人員等現場搶救、初步救護處理、運送醫療、分類搶救和護送轉院組織工作。

      防護器具配置

      明確需要使用的防護器具配置的數量、檢查頻次、存放位置、管理責任人及其聯系方式等。管理責任人:羅開石,電話:其它內容見附件。

      防護器具配置一覽表

      名稱

      數量

      檢查頻次

      干粉滅火器

      2個

      1次/天

      防護服

      2套

      1次/天

      氧氣呼吸器

      2個

      1次/天

      防毒面具

      2個

      1次/天

      噴淋裝置

      1個

      1次/天

      洗眼器

      1個

      1次/天

      液氨站安全知識的培訓

      對涉及重大危險源運行、檢修、維護及監督管理的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國家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國家標準以及《安全操作規程》、防火防爆、機械和電氣、緊急應急救援等安全知識的培訓;在接受安全培訓后,能熟悉掌握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具備必要的預防事故、控制職業危害和應急處理的能力。

      安全管理

      1)重大危險源區域安裝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儀和24小時視頻監控裝置并保持完好有效,一旦泄漏能及時發現,將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2)每年對重大危險源進行評估,對設備、設施、基建、操作人員及安全附件科學評估,合格后方可使用或操作。

      3)加強對安全閥等安全附件的檢查檢測和維護保養,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氨儲罐靜電接地,防止靜電積聚引發火災爆炸。

      5)氨儲存和使用場所使用符合防爆要求的防爆電器。

      6)確保防護器具配置完好有效。

      作業要求

      液氨卸車方法:將槽車的氣相接口、液相接口分別與儲罐的氣相接口、液相接口相接,先由氣體壓縮機通過氣相管路從儲罐中吸氣、向槽車中排氣,使槽車內的液氨由液相管路流向儲罐;當槽車內的液氨不再向儲罐中流動時,關閉儲罐的液相進口,再由氣體壓縮機從槽車中吸氣、向儲罐中排氣,在環境溫度的作用下,槽車內殘余的液氨汽化并排向儲罐,直至槽車中的氣相壓力達到0.1mpa時,氣體壓縮機停機。本發明既能夠保證環境不受污染,又可避免事故的隱患。而且卸車較徹底,從經濟的角度來說,更加合理。

      液氨卸車操作規程:

      1、運送液氨和氨水的汽車槽車到達現場后,必須服從站臺卸車人員的指揮,汽車押運員只負責車上軟管的連接,不準操作卸車站臺的設備、閥門和其它部件,罐區卸車人員負責管道的連接和閥門的開關操作。

      2、卸料導管應支撐固定,卸料導管與閥門的聯接要牢固,閥門應逐漸開啟,若有泄漏,消除后才能恢復卸料。

      3、 卸車時應保留罐內有0.05mpa以上余壓,但最高不得超過當時環境溫度下介質的飽和壓力。

      4、 液氨卸料時,應排盡管內殘余氣體,嚴禁用空氣壓料和用有可能引起罐體內溫度迅速升高的方法進行卸料。液氨罐車可用不高于45℃溫水加熱升溫或用不大于設計壓力的干燥的惰性氣體壓送。

      5、液氨卸料時,押運員、罐區卸車人員不得擅自離開操作崗位,駕駛員必須離開駕駛室。

      6、液氨卸料速度不應太快,且要有靜電導除設施。

      7、當貯罐液位達到安全高度以后,禁止往貯罐強行卸料。

      8、槽車內的物料必須卸凈,然后關閉閥門,收好卸料導管和支撐架。

      9、罐車卸料完畢后,關閉緊急切斷閥,并將氣液相閥門加上盲板,收好卸料導管和支撐架。

      10、 卸車結束后,押運員要將罐車所有配件及卸車記錄隨車返回。

      11、 卸料的設備管線應定期進行檢查,裝卸管線應選用相應壓力等級的材料,并可靠連接。

      12、 卸料場所應符合有關防火、防爆規定的要求,并配備一定量的防毒面具等防護器材。

      13、 出現雷雨天氣,附近有明火、易燃、有毒介質泄漏及其它不安全因素時,禁止裝卸料作業。

      14、罐車不得兼作貯罐使用,也不得從罐車直接灌瓶或其它容器。

      15、 汽車罐車裝卸料時,應按指定位置停車,發動機熄火,并采取有效制動措施;接好接地線;裝卸過程中嚴禁啟動車輛。

      16、 嚴禁在生產裝置區、卸車站臺清洗和處理剩余危險物料作業,也不應隨意用裝置區內的消防水、生產用水沖洗車輛;

      17、卸料完畢后、槽車應立即離開卸車站臺。

      18、液位計爆裂時,要帶好防毒面具、膠皮手套,打開水噴頭,迅速關閉液位計的上下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倒罐操作。

      19、液位計失靈時,關閉氣相閥門,從液位計底部排放污物,或關閉液相閥門,用氣相壓力從液位計底部排放閥排出污物。

      20、溫度過高,可以打開液氨儲罐的噴淋系統,對液氨儲罐進行噴淋降溫。

      21、液氨管線突然發生爆炸或發生大量氨氣泄漏時,搶修人員戴好防毒面具,判別事故部位,切斷液氨、氣氨來源。及時打開水噴淋系統,噴水吸收泄漏的氨氣。及時報告值班長,并與相關崗位聯系。

      22、運行人員必須經常注意檢查各儲罐的壓力計、液面計、溫度計等儀表是否處于正常狀態,及時聯系檢修處理,保證各種儀表始終處于正常狀態。

      23、 所有崗位的操作人員必須通過考核,持證上崗,嚴禁無證人員上崗操作。

      24、從事氨區運行操作工作和檢修工作人員,必須按相關規定著裝,上崗時必須攜帶有關防護用品,并定期檢查各個崗位的勞動保護用品,保證在崗勞動保護用品始終處于良好狀態。

      25、儲氨罐、以氨為介質設備、氨輸送管道及閥門等檢修時,必須使用一級動火工作票。在檢修前必須做好可靠的隔絕措施,并對設備管道等用惰性氣體進行充分的置換,經檢測合格后方可動火檢修。

      26、在出現氨泄漏時嚴禁使用鋼質工具進行操作,以防出現火花導致爆炸。

      27、嚴禁在未作可靠措施前在存儲氨的管道、容器外壁進行焊接、氣割作業。

      液氨安全管理技術組織措施

      氨(nh3)為無色、有刺激性辛辣味的惡臭氣體, 分子量l7.03, 比重0.597, 沸點一33.33℃ .爆炸極限為15.7% ~27% (容積) 氨在常溫下加壓易液化,稱為液氨。與水形成水合氨,簡稱…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推薦專題

      相關液氨安全信息

      • 液氨安全管理技術組織措施
      • 液氨安全管理技術組織措施12人關注

        氨(nh3)為無色、有刺激性辛辣味的惡臭氣體, 分子量l7.03, 比重0.597, 沸點一33.33℃ .爆炸極限為15.7% ~27% (容積) 氨在常溫下加壓易液化,稱為液氨。與水形成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