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設備缺陷管理規定辦法
為全面掌握設備的健康狀況,及時發現缺陷,認真分析缺陷產生的原因,盡快消除設備隱患,掌握設備的運行規律,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保證設備經常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確保電網安全運行,特制定本管理規定。
一、指導思想
1、指導思想:增強設備缺陷管理意識,提高設備管理水平,保證設備健康運行。
2、目的:具體落實電力生產“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缺陷管理必須形成“閉環”,盡量減少中間環節,提高可操作性。
3、本辦法適用于公司所屬10kv及以上輸變電設備。
二、缺陷的性質及消除期限
1、緊急缺陷:指嚴重程度已使設備不能連續安全運行,隨時可能導致事故發生。此類缺陷必須盡快消除(24小時內安排臨時或事故檢修)或采取必要的安全技術措施進行臨時處理。
2、重大缺陷:指缺陷比較重大,但設備仍可維持短期運行。此類缺陷應在短期(一周)內消除,消除前應對該設備進行嚴密監視。
3、一般缺陷:指缺陷范圍較小,對近期安全運行影響不大的設備缺陷,列入月度檢修計劃進行處理。
三、缺陷管理流程
1、生產部為設備缺陷管理的主管單位,服務公司生產部為設備缺陷管理的協管單位。
2、公司生產部和服務公司生產部各設一名專責,具體負責設備缺陷的日常管理工作。
3、調度所、信息管理中心、計量所、送電公司、變電公司為設備消缺的具體實施單位。
4、設備缺陷管理
(1)設備缺陷管理實行微機(生產mis)管理,設備的所有缺陷管理流程都應在生產mis上進行,特殊情況用消缺通知單來實現閉環管理。
(2)運行人員發現緊急缺陷時,在按照現場運行規程進行必要的應急措施后,應首先匯報調度,交當值調度值班員處理,需要立即消缺的,當值調度值班員應直接通知檢修維護單位負責人組織消缺,同時上報生產部缺陷管理專責,事后生產部應給檢修維護單位補發消缺單。
(3)運行人員發現其它缺陷后應對設備缺陷作出正確判斷,由所屬各班班長審核后錄入生產mis系統,同時報生產部缺陷管理專責。
(4)對特別重大和緊急缺陷,設備檢修維護單位負責人在接到設備缺陷匯報后,應立即組織消缺。消缺后2天內應主動補充完善生產mis系統資料。
(5)對一般缺陷,生產部缺陷管理專責按計劃下達設備消缺通知單給檢修維護單位,并將匯總表報安保部和分管生產領導。相應班組在接到消缺通知單后,應按消缺通知單限定時間(最長不超過30天)自行完成缺陷處理。
(6)檢修維護部門處理完設備缺陷后,應認真填寫相關記錄。變電運行人員同時組織驗收,驗收后應做好歸檔工作。
(7)生產部、各相關單位根據各自管轄范圍按季度統計設備缺陷消缺率,累計消缺率將作為檢修維護部門季度、年度考核依據。
(8)消缺率統計的分類:按缺陷的劃分,消缺率分為一般缺陷消缺率和緊急缺陷消缺率進行統計。
累計缺陷消缺率=統計期間已消除的設備缺陷/(統計期間發現的設備缺陷+統計期間以前未消除的設備缺陷) ×100%
(9)對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時消缺的,由檢修單位填寫詳細說明,經公司生產例會研究后,可列為攻關缺陷,不列入消缺率的統計范圍。
(10)一般缺陷由檢修維護部門于當月30日前補充完善生產mis系統資料。
(11)各生產部門負責人、班組長每天必須定時進入生產mis系統進行缺陷查詢,及時了解設備消缺任務和消缺完成情況。
5、缺陷管理流程見《肥西供電公司缺陷管理流程圖》(詳見附圖)
四、職責分工
(一)生產班組:
1、運行班(系指承擔對設備運行負責的班組):
(1)按規定對本班所轄的各類設備進行定期巡視、檢查、切換等,并將巡視情況認真記錄,對發現的設備缺陷由班長審核后按規定上報,并錄入生產mis系統。
(2)對上報的缺陷要表述準確,同時對緊急或重大缺陷要有應急處理措施。
(3)作為設備管理的主人,每當缺陷消除后應按規定及時進行驗收,并將檢修人員的檢修記錄錄入生產mis系統。
(4)每周結合班組安全活動會,對設備產生的缺陷要進行分析、總結,并提出防范對策。
2、檢修維護班(系指承擔對設備負責檢修維護的班組):
(1)按規定對本班所負責檢修維護的設備發生的各類缺陷及時消除。
(2)對所消除的缺陷要在檢修記錄本上認真記錄清楚,即導致缺陷的原因、更換的部件及處理結論。
(3)結合每周安全活動會,對所處理的缺陷要進行分析,討論防止類似缺陷發生的措施,核對備品備件的實際庫存量,并認真填寫消缺材料使用情況統計表。
(二)管理部門:
1、調度所(設備運行管理部門):
(1)對本部門各運行班上報的缺陷要認真審核,并初步判斷缺陷性質,對重大或緊急缺陷,要協助當班調度提出防止該缺陷進一步發展的措施,并督促運行人員立即執行。
(2)對審核后的缺陷按規定及時上報。
(3)結合本部門每月的安全活動會或運行分析會,對重大或緊急缺陷要進行分析,以提高對設備異常情況的分析、判斷、處理水平。
2、檢修維護單位(系指變電公司、送電公司、信息中心、計量所等部門):
(1)對傳遞來的所有缺陷要及時進行梳理,按照已制訂的缺陷管理辦法,對緊急或重大缺陷安排專業班組及時消除,對一般性缺陷視情況安排到相應的工作計劃中當月消除。對部分缺陷需要其它部門配合或本部門短期無法消除的,應及時與生產部聯系。事故處理時,要絕對服從調度統一指揮。
(2)缺陷處理后督促各班組及時完善生產mis系統資料。
(3)結合部門的安全活動會,要從技術方面對本部門所消除的缺陷進行分析,采取防范措施,以防類似缺陷重復發生。
(4)負責按月對所轄班組進行消缺率指標考核。
3、生產部:
(1)對運行部門傳遞來的所有缺陷及時審核,按照已制訂的設備及專業分工管理分界點及時傳遞給相應的檢修維護部門,對部分缺陷涉及到多個部門時,應及時組織協調。
(2)接到特別重大或緊急缺陷報告后,一方面督促運行部門加強監視,一方面督促檢修單位及時給予消除,必要時應立即趕赴現場參與指揮。
(3)組織各生產部門制訂搶修備品備件儲備定額,督促各部門、班組規范使用搶修材料。
(4)按季召開生產分析會,對本季度發生的各類設備缺陷進行梳理,從技術角度進行分析、總結。每次分析會后要出一期簡報,重點總結、通報運行管理、各類設備缺陷管理情況等。
4、安保部:
(1)對相關部門傳遞來的缺陷及時分析,針對運行、設備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和防范措施。
(2)接到特別重大或緊急缺陷報告后,要協助檢修維護單位完善現場安全技術措施,督促運行部門加強監視,必要時應立即趕赴現場實施安全監督。
5、服務公司生產部:
(1)對各部門傳遞來的所有缺陷及時審核,按照已制訂的設備及專業分工管理分界點及時傳遞給相應的檢修維護部門,對部分缺陷涉及到多個班組時,應及時組織協調。
(2)接到特別重大或緊急缺陷報告后,一方面協助運行部門拿出控制事故擴大的應急措施,一方面迅速組織人員、材料予以消缺,必要時應趕赴現場參與指揮。
(3)參與制訂搶修備品備件儲備定額,督促所轄各部門、班組規范使用搶修材料。
五、獎 懲
(1)各檢修單位要認真重視設備缺陷消除工作,生產部應每季度進行統計考核,重大及緊急缺陷消除率為100%,一般缺陷消除率為100%,此項考核指標與檢修維護單位負責人的經濟責任制考核掛鉤。
(2) 運行人員在正常的設備巡視過程中發現的設備重大缺陷將給予適當獎勵;若該缺陷長期存在,在多次巡視中屬應發現而未被發現的,要追究相關運行人員的責任。
(3)在檢修或試驗中發現的重大設備缺陷,將給予適當獎勵;若該缺陷屬檢修或試驗超周期造成的,要追究相關檢修人員的責任;若該缺陷在檢修中由于檢修部門人為責任造成而運行人員在組織驗收中應發現而未被發現的,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4)由于檢修維護部門沒有按照規定期間組織消缺,或因為檢修質量不符合技術導則而使缺陷舊病復發的,要追究相關檢修維護部門(包括班組)負責人的責任。
(5)及時發現重大或緊急缺陷的有功人員,按照發現次數每次獎勵20—50元,重復缺陷不重復獎勵;凡被追究責任的人員,除每次扣除獎金50元外,其本人要在公司每月生產例會上“說清楚”。
(6)所有獎懲兌現由生產部按季度統一辦理。
第2篇 山碭供電變電設備缺陷管理辦法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碭山供電公司變電設備缺陷管理工作的管理職能、設備缺陷分類、缺陷處理流程、設備消缺率計算辦法、缺陷處理要求、檢查與考核。
本標準適用于碭山供電公司35千伏及以下變電所的設備缺陷管理。
2管理職能
2.1設備缺陷管理工作網,在分管副總經理的指導下,由公司生產部歸口。有關部室均應設置一名工作責任心較強、工作能力較好的專(兼)職管理員。
2.2調度所職能
2.2.1 負責35kv變電設備的缺陷管理,組織緊急缺陷的及時處理,必要時召集有關單位分析缺陷處理的技術問題,分析缺陷發生原因,提出防止缺陷再次發生的技術性措施,督促對設備缺陷的及時處理。按月統計匯總主要缺陷消缺率,按季匯總主要、一般設備缺陷消缺率,并定期召開分析會。
2.2.2 應認真審核萬春變、灣址變所報重要缺陷是否正確,進行嚴格把關,并掌握設備缺陷發展趨勢,督促運行人員對有缺陷的設備加強監視。每月5日前匯總好上月主要缺陷發現及處理情況報生產部。
2.2.3 要定期檢查檢修單位的設備備品備件情況。
2.2.4 督促調度所遠動人員及時處理遠動自動化系統及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監控系統的緊急、重要和一般缺陷,確保自動化系統正常運行。
2.2.5 督促巡檢、操作人員認真巡視設備,發現設備缺陷應做好事故預想,在值班日志、缺陷記錄簿上做好記錄,根據缺陷情況分別進行匯報、處理和采取必要的措施。
2.2.6 負責繼電保護、自動裝置、遠動和監控系統缺陷管理,必要時召集有關單位分析缺陷處理的技術問題,分析缺陷發生原因,提出防止缺陷再次發生的技術性措施。(繼保與計量等綜合性障礙、缺陷的分析)并協調有關檢修單位部門進行缺陷處理。做好事故預想、調整、考核缺陷處理的最佳運行方式,督促對設備缺陷的及時處理。按月統計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保護動作情況,每月4日交生產部統一匯總。應及時聯系和處理好傳輸信道設備缺陷,確保信道正常開通。
2.3計量所職能
負責分析、及時處理電能計量回路裝置各類缺陷(包括牽頭處理母線電量不平衡率超規定的缺陷)。
2.5 檢修單位職責
2.5.1 及時處理好設備緊急、重要缺陷,使主要和一般缺陷消缺率控制在要求范圍之內。技術性問題較大的缺陷應寫出處理缺陷的總結報告,寫明詳細檢查、處理情況,以及缺陷處理存在的問題,送生產部一份。每月5日前統計好上月主要缺陷消缺率報生產部和調度所。
2.5.2 檢修單位必須做好備品備件的管理工作。常用、易損壞的設備至少保持三件以上,一般的設備一件以上。備品備件要根據設備臺帳卡列出清單,專人管理。
2.5.3 緊急缺陷隨叫隨到,汽車運輸公司要安排好搶修、消缺交通工具。
3設備缺陷分類
“設備缺陷”是指運行中供電設備任何部件的損壞、絕緣不良或處于不正常的運行狀況,按設備缺陷的嚴重程度分為“緊急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三類。
3.1緊急缺陷
威脅人身安全,隨時可能引起設備的損壞,大面積停電,釀成事故,嚴重威脅安全運行,性質嚴重、情況危急,必須緊急處理的缺陷。
3.1.1 造成運行中的開關非自動或操作時發生拒分拒合。
3.1.2 少油量開關嚴重漏油,短時間造成油位看不見。
3.1.3 設備正常負荷時,接頭嚴重發熱、變色(紅色臘片貼不上,即熔化、汽化)。
3.1.4 支持絕緣子嚴重損壞、擊穿、各種套管嚴重破裂。
3.1.5 充油設備嚴重漏油。
3.1.6 戶外架空母線,引線嚴重斷股。
3.1.7 開關機構失靈,不能使開關分、合閘。
3.1.8 繼電保護出口中間斷線或監視燈不亮。
3.1.9 晶體型的功率方向繼電器正常運行時監視燈不亮或不對應地亮,感應型功率方向繼電器接點通斷情況不符合正常潮流情況。
3.1.10 與保護有關的線路pt二次回路失壓。
3.1.11 直流接地。
3.1.12 重合閘試驗不會出口。
3.2重要缺陷
影響安全運行,有可能發展成緊急缺陷,尚能帶缺陷暫時運行,但必須加強監視,限時安排處理的缺陷。
3.2.1 充油設備滲油,看不見油位。耦合電容器、電容式壓變滲油。
3.2.2 設備連接處發熱(綠色臘片熔化,紅色臘片還可以貼上,不立即熔化)。
3.2.3 開關跳閘次數超過允許值。
3.2.4 設備外絕緣污穢放電嚴重。
3.2.5 支持絕緣子串(包括閘刀)瓷瓶發生裂紋。
3.2.6 有載調壓失控。
3.2.7 輕瓦斯動作。
3.2.8 發現保護裝置內部壓板按投切位置不符合運行要求或整定單要求。
3.2.9 通訊設備包括阻波器、耦合電容器、結合濾波器、分頻過濾器、高頻電纜有異常情況。
3.2.10 電壓抽取裝置有異常情況。
3.2.11 控制信號燈熄滅或不正常(若因開關附助接點不對應引起的控制信號燈熄滅應列入緊急缺陷)。
3.3一般缺陷
對安全運行影響不大,可列入計劃檢修的缺陷。
3.3.1 各種設備輕微滲油。
3.3.2 充氮設備氮氣指示到零。
3.3.3 主變少數風扇損壞。
3.3.4 各種設備呼吸器矽膠變色。
3.3.5 戶外設備構架、端子箱生銹較嚴重。
3.3.6 信號繼電器不掉牌。
3.3.7 電壓繼電器接點抖動(如橋接點已抖下應作緊急缺陷)。
3.3.835kv主變風扇啟動不正常。
3.3.9 溫度計批示不正常。
3.3.10 喇叭警鈴試驗,復歸不正常。
4 缺陷處理流程
4.1 緊急缺陷處理流程
發現設備緊急缺陷,操作隊及變電所應立即匯報調度當值,由調度通知生產部。生產部根據缺陷類別下發檢修任務書給修試所,檢修部門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后,操作隊操作人員與檢修人員應共同在檢修記錄上詳細說明被檢設備狀況和結論,同時匯報調度。如檢修部門到現場發現缺陷無法及時處理,應由生產、調度協商處理方案后,經縣公司分管總經理批準后通知檢修部門,組織實施。
4.2 重要缺陷處理流程
發現設備重要缺陷,應立即匯報調度當值。由調度通知生產部。生產部根據缺陷類別下發檢修任務書給修試所,檢修部門及時檢查消缺,操作人員與檢修人員應共同在檢修記錄上詳細說明被檢設備狀況和結論,同時匯報調度。如檢修部門到現場發現缺陷無法及時處理,應由生產、調度協商處理方案后,經縣公司分管總經理批準后通知檢修部門,組織實施。
4.3 一般缺陷處理流程
發現設備一般缺陷,應做好記錄,并匯報調度當值調度員,由調度通知生產部。生產部根據缺陷類別下發檢修任務書給修試所,檢修部門及時檢查消缺,操作人員與檢修人員應共同在檢修記錄上詳細說明被檢設備狀況和結論,同時匯報調度。如檢修部門到現場發現缺陷無法及時處理,應由生產、調度協商處理方案后,經縣公司分管總經理同意后通知檢修部門或者根據實際情況,安排消缺計劃,敦促修試所分步完成消缺任務。
4.4 主要設備消缺率按月統計,一般缺陷消缺率按季統計。
(1) 緊急缺陷:24小時內處理;
(2) 重要缺陷:生產部制定消缺計劃時間(一個月內);
(3) 一般缺陷:生產部與修試所共同協商確定消缺時間(可結合年檢進行)。
5 缺陷處理要求
5.1 緊急缺陷處理期限為24小時,重要缺陷應視缺陷的具體情況及時安排處理,不甚要緊的,最長消缺處理期限為一個月:一般缺陷處理期限為一個季度。
5.2 檢修單位收到缺陷通知單后,對缺陷進行了解、分析,確認與缺陷通知單缺陷分類不相符合時,可對缺陷分類進行降級,并直接通知操作隊和變電所,操作隊和變電所應做好記錄,并對原報缺陷等級作相應更改,重新填報。
5.3 檢修單位未在規定時限內處理掉缺陷,應負由該缺陷引起事故的主要責任,但在規定時限內已派人處理,由于設備、技術原因不能處理者,并向生產部和調度匯報過不在此限。
5.4 設備缺陷處理后,應在缺陷記錄簿上寫明處理日期、結論和處理人。檢修單位通知操作隊和變電所將“重要”降為“一般”的缺陷,“重要”缺陷視作已處理,但這條缺陷還應按“一般”缺陷的限期安排處理。
5.5 發生事故,處理好后,也應填寫“設備事故及緊急缺陷發現、處理單”,檢修中發現的缺陷,也應做好記錄,必要時寫出缺陷處理報告。
6檢查與考核辦法:
本標準的執行由碭山供電公司生產副總經理負責檢查。
本標準的具體考核按《碭山供電公司績效考核辦法》執行。
第3篇 變電設備缺陷管理辦法
為了盡快消除設備缺陷,提高設備健康水平,確保設備安全、經濟、可靠運行,制訂本辦法。
一、設備缺陷分類及處理時限
1、分類:設備缺陷按其對電網安全運行的影響程度分為三類:
(1)緊急缺陷:設備個狀態量超過標準規定限值時,設備隨時可能發生故障。
(2)重要缺陷:設備個狀態量達到或超過標準規定限值時,設備雖能繼續運行,但已影響設備的性能指標或可能發展成緊急缺陷。
(3)一般缺陷:設備個或幾個狀態量,接近標準規定限值時,設備仍能繼續運行,暫不會發展成重要或緊急缺陷。
2、處理時限:
設備缺陷依其類別不同,按下列時間處理:
A、緊急缺陷:應立即處理,時間不應超過24小時。
B、重要缺陷:自發現之日起,不超過7天進行處理。
C、一般缺陷:按其不同情況分別列入月、季或年度檢修計劃中給予消除。
二、職能
(一)生產技術部
1.缺陷管理的主管部門。負責監督并匯總缺陷處理情況,確保缺陷管理實現閉環。
2.缺陷傳遞環節的責任部門。核定設備缺陷類別,向檢修單位下達缺陷處理通知,提出缺陷處理措施建議。
3.建立缺陷庫,匯總統計缺陷處理情況。
4.生產技術部變電專責人是變電站設備管理第一責任人,負責對變電站設備缺陷管理、消缺、驗收,并對變電站設備巡視、維護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考核。
(二)調度所
1.負責所轄遠動類設備的缺陷處理,并向生技部回執缺陷處理結果。
2.接到緊急缺陷通知后,通知相關責任部門進行消缺,需要進行停電檢修的,匯報分管經理批準后進行。
(三)操作隊
1.操作隊負責變電設備安全運行和設備維護管理,執行調度命令和進行刀閘操作,是設備事故處理(或設備消缺)的許可人。
2.進行設備的巡視,做到仔細觀察,分析疑點,及時發現設備異常、缺陷,做好記錄。發現設備異常、缺陷要及時向調度、生技匯報。
3.是變電設備缺陷提報環節的責任部門。
4.在設備缺陷未消除前,加強巡視管理,關注并及時反映其發展情況。
5.特殊情況對設備進行特殊巡視。
A、過負荷設備每半小時進行巡視一次。
B、新安裝或大修設備投運后的兩小時內,每半小時進行巡視一次。
C、遇大風、雨、冰、雪、霧的惡劣天氣,設備事故跳閘后或運行中有可疑現象時,適當增加巡視次數。
D、法定節、假日及上級通知有重要供電任務期間。
(四)工程一公司
1.變電站設備檢修、試驗、維護、缺陷處理和缺陷回執環節的責任部門。
2.接到缺陷處理通知后,根據設備缺陷實際情況,制定檢修、消缺計劃和實施方案,并視情需要提報月度停電計劃。
三、工作流程
(一)缺陷提報
1.發現缺陷后,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作出缺陷性質的初步判定,按時間要求提報缺陷。
2.緊急缺陷一經發現立即電話提報調度所,調度所接到提報后,報有關領導;重大缺陷發現后立即通知生技部變電專工;一般缺陷在每月19日至21日匯總后提報至生技部變電專工。
(二)缺陷傳遞
1.變電專工接到缺陷報告后,提出缺陷處理建議措施,經生產技術部主任或生產副經理批準后,在兩個工作日內向消缺責任部門下達缺陷處理通知。
2.調度所接到緊急缺陷通知后,立即通知工程一公司進行消缺,同時匯報生產副經理、生產技術部主任專工,需要進行停電檢修的,匯報分管經理批準后進行。
(三)缺陷處理
1.設備缺陷處理必須嚴格辦理工作票,并按要求履行工作許可手續。
2.緊急缺陷處理結束后,應履行電網檢修驗收制度,并補建缺陷傳遞程序資料。
3.檢修部門在接到一般缺陷處理通知后,不論其是否影響安全,均應積極處理,操作隊做好缺陷消除后的驗收工作。
(四)缺陷回執
1.缺陷處理后,消缺責任單位應書面向變電專工回執消缺情況。對存在困難無法自行處理的缺陷,應在缺陷回執時予以說明,將其納入計劃檢修中予以消除。
2、操作隊在次月提報一般缺陷的同時,連同上月缺陷處理情況報生技部變電專工。
3.嚴格執行缺陷注銷制度。建立缺陷庫,主要內容應包括:設備名稱和編號、缺陷主要情況、缺陷性質分類、發現人姓名和日期、處理方案及結果、未處理原因、消缺責任人和消缺日期等。
四、工作要求
1.為保證設備安全運行,所有設備必須按照銘牌或制造廠家的規定參數運行,并嚴格執行有關的運行、檢修規程。
2.各級部門在接到重大缺陷處理通知后,不得延誤消缺時間,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檢修、消缺。
3.設備缺陷的管理要和設備評定級有機結合,評定級為消缺工作提供宏觀指導意見。
4.各生產部門應按規程要求,通過檢查、檢修、試驗、分析等各種手段及時發現缺陷,履行消缺傳遞程序,并積極消缺。
5.凡屬人為因素延誤消缺致使缺陷擴大或造成電網大面積停電事故,將按事故性質嚴格追究相關人員的安全責任。
6.各級生產部門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力爭達到缺陷消除率100%,確保設備安全健康運行。
五、缺陷報表的要求
在執行設備缺陷提報、設備缺陷處理通知、設備缺陷處理回執時,均應按照統一的格式要求以OA和書面兩種形式、按規定時限向規定的部門報送,在進行書面報送時,“制表人”和“審核人”需本人簽名。二類缺陷報送時,需同時在生產MIS中流轉。
六、檢查與考核
1.由生產技術部組織,安監部、調度所參加對設備缺陷巡視、消缺情況進行考核。
2.操作隊對變電設備巡視、檢查不到位,沒有發現設備缺陷,上級檢查或領導巡視檢查發現缺陷,一處扣操作隊100元,責任人員扣50元,屬重要或緊急缺陷加倍處罰。
3.操作隊巡視缺陷沒有記錄或沒有及時上報,一次扣責任人100元,聯責操作隊長、變電負責人各50元。
4.生產技術部對上報設備缺陷沒有及時下達消缺處理通知,一次扣100元。
5.工程一公司對沒有及時進行消除處理,一處扣工程一公司100元,責任人50元。
6.設備缺陷屬于安裝、檢修質量原因,查出一處扣工程一公司200元,安裝、檢修及驗收人員各100元。
七、本辦法由生技部組織實施并按月提報考核意見。
八、本辦法由公司考評委員會負責解釋。
九、本辦法自2008年1月起施行。
第4篇 州供電公司輸配電設備缺陷管理辦法
1、設備缺陷分類及標準
1.1設備缺陷按線路本體、附屬設施缺陷和外部隱患分為三大類,其具體內容如下:
(1)設備本體缺陷:指組成線路本體的構件、附件、零部件,包括基礎及拉線、桿塔、導地線、絕緣子、金具、接地裝置等發生的缺陷。
(2)附屬設施缺陷:指附加在線路本體上的各類標志牌、警告牌及各種技術監測設備(例如雷電監測、外加防雷、防鳥裝置等)出現的缺陷。
(3)外部隱患:指外部環境變化對線路的安全運行已構成某種潛在性威脅的情況(如在保護區內興建房屋、植樹、堆物、取土、線下作業等對線路造成的影響)。
1.2設備缺陷按其嚴重程度,分為三個級別:
(1)危急缺陷:指缺陷已危及到線路安全運行,隨時可能導致線路事故的發生,或該缺陷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此類缺陷必須盡快消除,或臨時采取確保安全的技術措施進行處理,隨后消除。
(2)嚴重缺陷:指缺陷對線路運行有嚴重威脅,短期內線路尚可維持運行。此類缺陷應在短時間內消除,消除前須加強監視。
(3)一般缺陷:指線路雖有與技術標準規定不符之處,但在一定期間對線路的安全運行影響不大。此類缺陷應列入年、季檢修計劃中加以消除。
2、不同類別設備缺陷的處理
2.1一般缺陷:一經查到,如能立即消除,可不作為缺陷對待,如:發現個別螺栓松動,立即已經用扳手擰緊。如不能消除,應作為缺陷將其記錄下來,并應填入缺陷記錄中履行正常缺陷管理程序。一般缺陷的處理,最遲不應超過一個檢修周期。
2.2嚴重缺陷:一經發現,運行人員應于當天填寫“線路設備缺陷卡片”并報告給運行班長和工區,工區應立即組織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鑒定,如確屬嚴重缺陷應立即安排處理,并報公司安監處、生技處。嚴重缺陷的處理,一般不超過一周,特殊情況可以延期,但最長不能超過一個月。
2.3危急缺陷:一經發現,運行人員應立即報告運行班長、工區及公司安監處、生技處,工區應立即組織相關人員到現場,經鑒定危急缺陷的應立即安排處理或采取臨時的安全技術措施,并報安監處、生技處,安監處、生技處人員應立即到現場認定處理方案或安全措施并協助處理,同時通知公司主管經理。危急缺陷可以事后補充填寫“線路設備缺陷卡片”。危急缺陷的處理,通常不應超過24小時。
3、設備缺陷處理的程序
3.1應逐步建立以工區為管理中心,以運行班為消缺責任者的缺陷處理體系。缺陷處理的程序是一個“(運行)發現-(檢修)處理-(運行)驗收”的閉環過程,并以傳遞“線路設備缺陷卡片”、完整填寫“缺陷記錄本”的過程體現的。
3.2運行人員(線路專責人)巡線中發現缺陷,應立即記錄到巡線手冊上,危急缺陷立即、嚴重缺陷當天、一般缺陷待巡線完成后填寫“線路設備缺陷卡片”報運行班長,同時登錄到缺陷記錄本上。
3.3運行班長審查整理并簽字后將“線路設備缺陷卡片”報工區。
3.4工區核實后根據缺陷的類別及情況分別處理:
3.4.1一般缺陷簽署意見后將“線路設備缺陷卡片”返還給運行班。
3.4.2危急缺陷及嚴重缺陷簽署意見后立即配合運行班組織消缺工作,并按相應程序上報。
3.5運行班對返回的“線路設備缺陷卡片”分別進行處理:
3.5.1屬小缺陷(如個別螺栓丟失)線路專責人在下次巡線時進行消除,然后填寫“線路設備缺陷卡片”和消缺記錄,并進行存檔。
3.5.2對于可不停電進行處理的缺陷,由線路專責人提出處缺圖紙,經公司生技處審核通過后返還工區,由工區組織消缺工作。
3.5.3對于需要停電才能處理的缺陷,由線路專責人統計,并在下一清掃周期前(因現定清掃周期為一年,暫定每年的12月20日前)將本條線路的清掃和處缺工作合畫在一張圖紙上,經公司生技處審核通過后返還工區計劃員,由工區組織消缺工作;對于可結合市政工程或其他停電機會進行的消缺工作,也可臨時報計劃或圖紙進行。
3.6對于所有缺陷處理完畢后,均應經線路專責人填寫“線路設備缺陷卡片”和消缺記錄,并進行存檔。至此,整個缺陷處理的閉環過程全部完成。
3.7“線路設備缺陷卡片”保存的期限最少為3年,以便出現問題時查明責任和原因。
3.8對于涉及多個部門工區協調有困難的消缺工作,由公司生技處負責協調,由工區負責組織進行。
3.9線路工區每個月應對缺陷進行匯總統計、分類統計及缺陷分析,并如實填寫“設備缺陷統計月報表”上報公司生技處。
4、處缺材料支出
4.1一般缺陷材料支出由運行專責人提供圖紙,經生技處審批并存檔,材料領取使用公司網上領料系統。
4.2嚴重、危急缺陷用料,由工區備件庫提供材料,但消缺后運行專責人必須提供相應的圖紙和材料,并報至生技處存檔。如工區沒有庫存仍采用網上領料,事后提供相應的圖紙和材料,并報至生技處存檔。
4.3如處缺所用材料物資公司沒有,由專責人提供資料報生技處聯系訂貨。
5、幾種特殊情況的處理。
5.1對于發現的“外部隱患”,有些不是運行維護單位能夠處理的,可向引發外部隱患的有關單位或個人發放“影響線路安全運行整改通知書”,以敦促其處理。其處理期限不受上述缺陷處理時間的限制,不計入缺陷記錄本,不進行處理率考核,但須另列帳冊專門予以記錄。
5.2護線人員及人民群眾報告(反映)的缺陷,該類缺陷應由線路專責人到現場核實后,在現場進行記錄,并納入缺陷處理程序。
6、其他
6.1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執行。
6.2本辦法是以輸電專業為基礎制定的,開閉站、電纜、配電、配電變壓器、箱變、低壓等專業應參照執行,各工區可參照本辦法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