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學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畢業設計論文管理辦法
z大學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畢業設計(論文)管理辦法
畢業設計(論文)是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教學計劃中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是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綜合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獨立工作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重要過程,是全面達到培養目標、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是對學生知識、能力及素質的全面檢驗。為了進一步加強對我校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畢業設計(論文)的過程管理,確保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特制定本辦法。
一、畢業設計(論文)的目的與要求
通過工程設計或專題研究,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通過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在規定的時間內獨立完成難度和工作量適當的設計任務或專題研究,撰寫出符合規范要求的科研、學術論文以及設計說明書、技術圖表、計算機程序代碼等。通過此過程,培養學生建立正確的設計(研究)思想,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和團結協作的精神風貌。
二、畢業設計(論文)選題
1.選題原則
⑴ 選題應符合專業培養目標及教學基本要求,具有綜合性、開拓性,使學生在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得到較好的鍛煉。
⑵ 題目內容盡可能面向經濟建設、面向社會,與生產、科研、教學實際相結合。鼓勵學生面向崗位需求或就業方向針對性選題。
⑶ 題目的難度和份量應適當,經過學生的努力,在規定的時間內能夠獨立完成。
⑷ 原則上每個學生應獨立完成一個題目。由多名學生共同參加的題目,應在題目和任務上加以區別,必須明確每名學生應獨立完成的任務,其獨立完成部份占整個畢業設計(論文)的比例不低于60%。
⑸ 適當照顧學生的興趣愛好,若確有某方面的特長,經專業主任批準,允許學生在相近專業方向選題。
2.選題流程
⑴ 指導教師依據培養目標或結合學生工作崗位需求,提出若干符合選題原則的課題供學生選擇。在指導教師同意的前提下,學生也可自行擬定題目。
⑵ 校內各辦學單位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計劃須經專業主任批準后方可組織實施。
⑶ 校外各函授站(點)需提前一學期將畢業設計(論文)題目、畢業設計任務書、畢業設計指導教師及時間安排報z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函授辦,由函授辦組織專家審核,通過審核后方可組織實施。
⑷ 選題一經審定,不得隨意更改,如確需變更,須由學生提出書面申請,說明變更原因。經指導教師同意、專業主任批準、教務辦公室備案后方可實施。
三、指導教師
1.指導教師資格
⑴ 指導教師應由學術水平較高、實踐經驗較豐富的教師或工程技術人員擔任,一般應具有中級以上職稱,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級工程師等高職稱教師應占一定比例。
⑵ 中級以下職稱的教師一般不得獨立承擔畢業設計(論文)的指導任務。各系可有計劃地安排他們協助指導教師的工作,達到培養年輕教師、完善教學梯隊的目的。
2.指導教師職責
⑴ 提供畢業設計(論文)選題,說明題目來源、目的、要求、主要內容、進行方式、工作量大小、現有技術條件等,供辦學單位審查和學生選擇。題目確定后,教師要填寫出設計(論文)任務書,并合理安排進度計劃。
⑵ 學生畢業設計前,指導教師應及時將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教學基本要求、考核辦法等相關資料交給學生,使學生對畢業設計(論文)各階段的任務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數。
⑶ 指導學生做好開題報告,審定學生的總體方案和工作計劃,定期檢查學生的工作進度和工作質量。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分析、解決設計(論文)工作中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對多人承擔的題目,既要讓學生參與總體方案的論證,又要有明確的分工。
⑷ 指導學生按規范的要求撰寫畢業設計(論文)。做好論文答辯前的檢查和評閱工作,督促學生做好答辯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⑸ 參加畢業設計(論文)答辯和成績評定工作。
3.要求
⑴ 指導教師的安排必須首先遵循“有能力勝任、有精力完成”的原則,可優先考慮責任心強、教學效果好、有工程實踐經驗的教師。各系主任在征求專業主任、教師的意見的基礎上統一安排指導教師,并報教務辦公室備案。
⑵ 每名教師指導同一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的學生人數一般應控制在10人以內,若有特殊情況,需經分管院領導批準。
⑶ 輔導方式分為集中輔導和個別輔導。集中輔導主要是統一向學生提出要求以及涉及共性問題的講解;個別輔導是針對學生存在的具體問題單獨的講解和答疑。
集中輔導時間應事先安排,并要求學生必須到校參加。個別輔導時間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對于在職從業學生,個別輔導可采用面授、電話、視頻、郵件、在線聊天等多種方式,但應注重監控輔導效果,嚴格過程管理。
⑷ 對同一專業的畢業設計(論文)的集中輔導不得少于2次,每次不得少于2小時;對每個學生的個別輔導每周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小時。
⑸ 教師須制訂詳細的指導計劃,明確指導的時間、地點、對象、內容、形式等,并嚴格執行。整個輔導過程須做記錄并存檔。
四、對學生的要求
1.學生要積極、主動、獨立地完成全部教學內容。在畢業設計(論文)過程中,要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和團結協作的精神風貌,密切結合社會實際、大膽嘗試、努力創新。
2.嚴格執行《高等學校科學技術學術規范指南》、《z大學學術道德行為規范》的相關規定。嚴禁抄襲、剽竊、偽造等學術不端行為。如有違反,視情節輕重按違紀或作弊處理。
3.學生接受設計任務后,在教師指導下仔細研讀設計(論文)任務書及有關資料,做好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在開題報告中學生應對所承擔的設計(論文)任務及應達到的目標進行分析,提出具體方案及進度計劃。
4.在畢業設計(論文)期間,學生應嚴格執行任務書中進度安排,進度執行情況應作為學生畢業設計(論文)平時成績的考核依據之一。
5.服從指導教師安排,嚴格遵守教學紀律。無故缺席指導教師安排的輔導課程按曠課處理。畢業設計(論文)期間,學生累計缺勤三分之一及其以上時間者,取消答辯資格,不評定畢業設計(論文)成績。
6.畢業設計(論文)成果、畢業設計(論文)的電子文檔及其它資料的知識產權屬于學校,學生應于答辯結束后交指導教師,由學校歸檔保存。經相關程序審定后可作為論文發表或成果應用的,其第一署名單位應為“z大學”。
五、評閱及答辯
1.設計(論文)的評閱
⑴ 畢業設計(論文)的評閱工作一般由指導教師負責,指導教師應在評語中明確指出學生畢業設計(論文)中存在的不足。
⑵ 凡評閱成績為優秀和不及格的畢業設計(論文),專業主任必須指定其他具有指導資格的教師進行交叉評閱,取兩者的平均值作為畢業設計(論文)成績;若兩個成績之間的差值超過20分(百分制),須由系主任組織三位以上的專家重新評閱,確定最終的畢業設計(論文)評閱成績。
2.答辯的組織
⑴ 答辯前要成立答辯委員會,答辯委員的成員一般由分管院領導、教務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各系主任及相關專家組成。答辯委員會的職責是統一組織、部署學院的答辯工作,對各答辯小組的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并對答辯過程中的各種爭議進行裁決。
⑵ 本科層次學生必須全部安排答辯;專科層次學生采用隨機抽取的方式部分答辯,參加答辯的比率不低于30%。
⑶ 答辯委員會可根據學生的專業分布情況下設答辯小組負責具體的答辯工作。答辯小組由包括指導教師在內的3~5人組成,組長可由專業主任、系主任或具有副高職以上職稱的教師擔任。專科專業每個答辯小組的學生人數宜控制在40人以內,本科專業每個答辯小組的學生人數宜控制在30人以內。
3.答辯的流程及具體要求
⑴ 各答辯小組組長在答辯前2周,將本組答辯的具體安排(包括時間、地點、參加答辯的教師、學生人數、預計花費時間)報答辯委員會審核通過并報送教務辦公室備案后,方可實施答辯工作。
⑵ 指導教師要指導學生做好答辯準備。畢業設計設計(論文)及相關資料應在答辯前兩天發還給學生便于答辯準備。
⑶ 答辯由學生自述報告和答辯提問兩個部分組成,每位學生答辯時間不得少于20分鐘。學生自述主要包括:設計(論文)的目的、主要內容、完成結果,以及設計(論文)中的體會和改進意見等。
⑷ 提問應側重于關鍵內容和圍繞其設計(論文)的有關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等方面,重在鑒別學生獨立工作、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啟發學生進一步拓展專業視野。教師的提問不得少于3個。
⑸ 對于初次答辯被判定為不及格的學生,答辯小組可安排二次答辯;對于答辯教師意見分歧較大的設計(論文),經答辯委員會討論后,可重新組織答辯小組進行第二次答辯。
⑹ 答辯結束后,各答辯小組組長負責匯總和登載成績,并填寫《綜合成績匯總表》報教務辦公室備案。
六、畢業設計(論文)成績評定
1.對于安排了答辯環節的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綜合成績由平時成績、評閱成績以及答辯成績三部份組成。以上三部分成績按百分制計分,占綜合成績的比例分別為20%、50%、30%。綜合成績按五級計分制計分。
未安排答辯環節的專科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綜合成績由平時成績和評閱成績兩部份組成。以上兩部分成績按百分制計分,占綜合成績的比例分別為30%、70%,綜合成績按五級計分制計分。
2.平時成績由指導教師評定,主要考查學生在畢業設計(論文)過程中的具體表現,包括出勤率、工作態度、工作效率、工作方法以及階段計劃的執行情況等;評閱成績一般由設計(論文)的指導教師(或與交叉評閱人共同)評定,主要考查設計(論文)的質量;答辯成績由答辯小組評定,主要考查學生在答辯過程中自述和回答問題的實際表現。
3.成績評定為"優秀"的學生人數一般不超過本專業畢業學生總數的20%,"優秀"和"良好"的學生人數控制在本專業畢業學生總數的40%~60%為宜。
4.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畢業設計(論文)綜合成績為不及格:
⑴ 累計缺勤超過畢業設計(論文)總教學時間的三分之一者;
⑵ 畢業設計(論文)的評閱成績為不及格者;
⑶ 答辯成績為不及格者。
5.畢業設計(論文)綜合成績不及格者,必須重修。
七、 畢業設計(論文)存檔
1.畢業設計(論文)答辯結束后,相關材料必須在學期結束前存檔。存檔材料包括學生資料和匯總材料兩個部分。
2.學生資料的內容及裝訂順序如下:
⑴ 設計說明書或論文(包括圖、表等與設計或論文直接相關的附屬材料)
⑵ 附件
a. 任務書
b. 開題報告
c. 譯文(非必須)
d. 譯文原文(非必須)
⑶ 成績評定表
每個學生的資料單獨裝入專用資料袋中,以班級為單位存檔。
3.匯總材料的內容及裝訂順序如下:
⑴ 選題匯總表(以班級為單位)
⑵ 成績匯總表(以班級為單位)
⑶ 答辯委員會成員名單
⑷ 答辯分組名單
4.院內的學生資料由繼續教育學院教務辦公室保存,校內其他辦學單位的學生資料由辦學單位保存,校外函授站的學生資料由函授站保存。匯總材料由繼續教育學院教務辦公室統一保存。
5.畢業設計(論文)的文檔材料保存期為二年。對于成績為“優秀”的畢業設計(論文)應長期保存。
6.對涉密的畢業設計(論文),按學校有關保密文件的規定歸檔管理。
八、 其 它
1. 各系應依據不同專業的特點,對本辦法中未涉及的內容制定更為詳細實施細則。特別是附件1(《畢業設計(論文)規范化要求》)中未明確規定的各類圖、表、計算書、程序代碼清單等內容,需要做進一步的規范化要求。
2. 本辦法適用于z大學所有成人高等學歷教育辦學單位(包括各函授站)。辦學單位可根據各自的教學和管理機構設置的具體情況,對本辦法中涉及審批流程、審批權限的相關條款做適當調整。
3. 本管理辦法從2023年起執行,解釋權屬z大學繼續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