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電公司環境保護管理辦法
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本公司環保管理的基本原則、標準分類、組織機構、環保計劃、
設備、監測管理以及保護、防治污染的主要措施等內容。
本標準適用于本公司的環保管理。
2 引用規范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gbl8485--2001《生活垃圾污染控制標準》
gbl3223--2003《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gbl2348--1990《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
gbl 4554--1993《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
gb13271—2001《鍋爐大氣污染排放標準》
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3 環保管理的基本原則
3.1 “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
3.2 廣泛開展綜合利用、化害為利、消除污染源。
4 環境管理標準的分類
4.1 按環境要求分空氣標準、水質標準、噪音標準、綠化標準等。
4.2 按管理內容分污染物排放標準、規劃設計標準等。
5 環境保護的組織機構
5.1 建立公司環保領導小組,機構設立在生技部。
5.1.1 環保領導小組由公司董事長任組長,公司各部門和專業負責人為成員。
5.1.2 環保領導小組成員內確定l人為環保專管員,負責全公司的環保日常管理工作。
5.1.3 環保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
a.積極宣傳、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法令和規定;
b.審查本公司環保的年度計劃和長遠規劃;
c.領導并組織本公司的“三廢”治理工作;
d.檢查監督本公司排放的污染物質(廢水、煙塵、廢渣、廢灰)情況,確保排放的污染物質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
5.2 環保領導小組的辦事機構
5.2.1 環保日常工作由生技部負責,生技部設專職環保人員。
5.2.2 生技部有關環保工作的主要任務是:
a.貫徹落實國家的環保法令,上級有關環保工作的指示;
b.負責編制環保長遠規劃和年度計劃,經環保領導小組審查批準后組織貫徹實施:
c.編制審查環保技術改造方案和治理方案,并督促實施;
d.監督“三同時”原則的貫徹;
e.負責安排公司內污染物的定期監測工作,對不符合排放要求的提出治理措施,并督促落實;
f.負責污染事故的調查處理;
g.建立環保檔案,為治理提供依據。
h.與上級環保部門聯系,并接受業務指導。
6 環保的計劃管理
6.1 環保計劃種類分為:
a.環保污染的治理計劃
b.環保設備的檢修保養計劃;
c.對本公司排放“三廢”的定期監察計劃;
d.對接觸有害物的職工進行定期體檢計劃。
6.2 環保工作計劃
6.2.1 根據本公司實際情況,編制環保工作的年度計劃及中長期計劃。
6.2.2 對本公司超標準排放的污染物質,按國家標準列入年度治理計劃和長遠規劃。
6.2.3 對本公司綠化提出逐年實施的長遠規劃。
6.3 環保工作的協調計劃。
6.3.1 實施環保工作計劃是全公司各部門的共同職責,各部門應認真組織落實本部門的工作任務。
6.3.2 與環保有關的技術、設備、行政、運行、檢修、計量等部門和人員按各自的職責主動配合,搞好協調工作。
6.3.3 公司在年度資金使用計劃中要抽出一定比例,用于環保項目的治理。
6.4 環保管理
6.4.1 把環保計劃列入公司發展規劃中。
6.4.2 公司各級領導,在總結、檢查、布置工作的同時,總結、檢查布置環保工作。
6.4.3 新建、擴建、改建工程項目中如有“三廢”產生,必須同時提出防治污染的具體措施,做到“三同時”。
6.4.4 環保工作參與評比競賽活動。
6.4.5 環保治理工作實施獎勵和經濟制裁相結合。
7 環保設備管理。
7.1 環保設備保養、檢修。
7.1.1 使用部門對環保設備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保養,使之經常處于良好狀態,正常運行。
7.1.2 對電除塵器、布袋除塵器、脫硫脫酸系統及附屬設備,運行部要加強管理,及時保養,同時組織專人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7.1.3 環保設備發生故障檢修時,有關部門應積極協同工作,防止污染事故的發生、擴大。
7.2 環保設備的使用和管理。
7.2.1 環保設備由專人負責使用和管理(或專崗位人員使用和管理)。
7.2.2 特種環保設備的操作人員要按規定進行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
7.2.3 建立、健全環保設備使用情況原始記錄。
7.3 建立環保設備檔案。
7.3.1 建立環保檔案。
7.3.2 環保設備、儀器的出廠合格證、質量檢定書、登記卡等各種資料,均應歸入檔案。
7.3.3 環保設備事故的調查報告等資料也要歸檔。
8 環境監測管理
8.1 環境監測分類
8.1.1 按污染的對象不同分為大氣污染監測、水污染監測等。
8.1.2 按污染物的性質不同分為衛生監測,噪音污染監測等。
8.2 環境監測方法。
8.2.1 在市環保局的領導下,嚴格按市環境監測站的要求,根據污染物的污染范圍、影響、排放方式等不同,采用不同的監測方法。
8.2.2 對本公司有能力分析監測的污染物進行監測,如酸堿度、飛灰、揚塵、原煤含硫量等。
9 保護環境、防治污染的主要措施。
9.1 加強環境法制。采取經濟手段是控制環境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的重要措施。
9.2 保護環境工作的內容。
9.2.1 對環境法規和環境標準的貫徹實施。 .
9.2.2 制訂環保規劃。
9.2.3 進行污染物的監測和環境質量評價。
9.2.4 及時與市環境監測站進行聯系,定期派員來公司全面監測。
9.3 環境污染的預防。
9.3.1 把防治污染納入企業發展規劃。
9.3.2 加強環境監測工作。
9.3.3 嚴格控制煤炭含硫量,控制塑料制品等的使用。
9.3.4 實行環境污染評價是貫徹“以防為主,防治結合”方針的重要保證。
9.4 環境污染的治理。
9.4.1大氣污染控制。
9.4.1.1對燃料進行預處理,減少燃燒時污染大氣的物質。
9.4.1.2 改進燃料裝置和燃燒技術,合理配比垃圾與原煤量。 ‘
9.4.1.3 確保布袋除塵器等重要環保設備的完好和正常運行。
9.4.2 水污染控制。
9.4.2.1 減少廢水和污染物質排放量。
9.4.2.2 選擇先進的廢水處理技術。
9.4.3 固體廢物污染控制。
9.4.3.1 工業廢渣綜合開發利用。
9.4.3.2 合理堆放保管,減少和杜絕二次揚塵。
9.4.4 噪聲污染控制。
9.4.4.1 降低噪聲源、控制噪聲的傳播途徑等。
9.4.4.2 加裝罩殼,減少機械振動。
9.5 改革生產工藝,采用新技術,推行清潔生產,盡可能把“三廢”消除在生產過程中。
9.5.1 提高原料利用率,減少廢物排放。
9.5.2 采用減少污染的新技術。
9.6 廠區綠化
10 環保管理的檢查與考核
10.1 環保管理檢查與考核的作用。
10.1.1 按本標準規定的內容定期和不定期進行檢查與考核,以便及時了解環保管理的有效性。
10.1.2通過環保管理的檢查可以有力地監督本公司對國家環保法規的貫徹實施。
10.2環保管理檢查與考核由公司環保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和領導,生技部派人參加。
10.3公司環保領導小組對生技部的環保管理工作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檢查與考
核。
lo.4公司環保領導小組,依據生技部的匯報情況,對使用環保設備的部門隨時組織檢查,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及時制訂改進措施并督促解決。
10.5檢查與考核的結果、記錄總結等資料及時收集,按規定整理存入檔案。
11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