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餐飲業管理辦法模版
餐飲業經營管理辦法(試行)【1】
第一條 為了規范餐飲服務經營活動,引導和促進餐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維護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餐飲經營活動,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餐飲經營活動,是指通過即時加工制作成品或半成品、商業銷售和服務性勞動等,向消費者提供食品和消費場所及設施的經營行為。
第三條 商務部負責全國餐飲行業管理工作,制定行業規劃、政策和標準,開展行業統計,規范行業秩序。
地方各級人民的政府商務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餐飲業行業管理工作。
第四條 國家鼓勵餐飲經營者發展特色餐飲、快餐、早餐、團膳、送餐等大眾化餐飲,提供標準化菜品,方便消費者自主調味,發展可選套餐,提供小份菜。
第五條 餐飲行業協會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發揮行業自律、引導、服務作用,促進餐飲業行業標準的推廣實施,指導企業做好節能減排、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工作。
餐飲行業協會應通過制定行業公約等方式引導餐飲經營者節約資源、反對浪費。
第六條 餐飲經營者應當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有關規定從事經營活動,建立健全各項制度,積極貫徹國家和行業有關經營管理、產品、服務等方面的標準。
第七條 餐飲經營者應當做好節能減排、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工作。
餐飲經營者應當建立節儉消費提醒提示制度,并在醒目位置張貼節約標識,貫徹節約用餐、文明用餐標準。
第八條 餐飲經營者應引導消費者餐前適量點餐,餐后主動幫助打包,對節約用餐的消費者給予表揚和獎勵。
第九條 餐飲經營者不得銷售不符合國家產品質量及食品安全強制標準的食品。
第十條 餐飲經營者不得隨意處置餐廚廢棄物,應按規定由具備條件的企業進行資源化利用。
第十一條 餐飲經營者所售食品或提供的服務項目標價,按照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二條 禁止餐飲經營者設置最低消費。
第十三條 提供外送服務的餐飲經營者,應當建立健全相應的服務流程,并明示提供外送服務的時間、外送范圍以及收費標準;根據消費者的訂單和食品安全的要求,選擇適當的交通工具、設備,按時、按質、按量送達消費者,并提供相應的單據。
第十四條 餐飲經營者開展促銷活動的,應當明示促銷內容,包括促銷原因、促銷方式、促銷規則、促銷期限、促銷商品的范圍,以及相關限制性條件。
餐飲經營者應當在促銷活動開始前做好原材料儲備及服務準備工作,依照承諾履行相關義務。
促銷活動期間,餐飲經營者不得故意拖延提供相關商品或服務,不得以任何形式降低商品質量或服務水平。
第十五條 餐飲經營者應當建立健全顧客投訴制度,明確具體部門或人員受理、處理消費者投訴。
投訴的受理、轉交以及處理結果應當通知投訴者。
第十六條 餐飲經營者應當建立健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應對機制,明確職責分工,落實責任。
發生突發事件時,應當立即啟動應急處理工作程序并及時向政府有關部門報告事件情況及處理結果。
第十七條 縣級以上地方商務主管部門應當建立或委托相關機構建立經營者及其負責人、高層管理人員信用記錄,將其納入國家統一的信用信息平臺,并依法向社會公開嚴重違法失信行為。
餐飲經營者及其負責人、高層管理人員應當按照商務主管部門要求提供與餐飲經營相關的信用信息。
商務主管部門應當將餐飲經營者違反本辦法的行為及行政處罰情況進行匯總,建立不良記錄檔案,并可向社會公布。
第十八條 縣級以上地方商務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對餐飲行業開展反食品浪費相關行為進行監督檢查,并給予相應獎勵或處罰。
第十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商務主管部門應當定期開展本行政區域內的餐飲業行業統計工作。
餐飲經營者應當按照商務主管部門要求,及時準確報送相關信息。
第二十條 商務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舉報制度,設立、公布投訴電話。
任何組織和個人對違反本辦法的行為,有權向商務主管部門舉報。
商務主管部門接到舉報后,對屬于職責范圍的,應當在20個工作日內作出處理決定;不屬于職責范圍的,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轉交有關部門依法處理。
處理過程中,商務主管部門應當對舉報人的相關信息進行保密。
第二十一條 商務、價格等主管部門依照法律法規、規章及有關規定,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餐飲業經營行為進行監督管理。
對于餐飲經營者違反本辦法的行為,法律法規及規章有規定的,商務主管部門可提請有關部門依法處罰;沒有規定的,由商務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其中有違法所得的,可處違法所得3倍以下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違法所得的,可處1萬元以下罰款;對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商務、價格等主管部門應當自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公開行政處罰決定書的主要內容,但行政處罰決定書中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內容依法不予公開。
第二十二條 商務、價格等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在監督管理工作中濫用權力、徇私作弊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三條 省級商務主管部門可依據本辦法,結合本行政區域內餐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有關實施辦法。
第二十四條 本辦法自2023年11月1日起實施。
餐飲業經營管理辦法(試行)【2】
第一條 為了規范餐飲服務經營活動,引導和促進餐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維護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餐飲經營活動,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餐飲經營活動,是指通過即時加工制作成品或半成品、商業銷售和服務性勞動等,向消費者提供食品和消費場所及設施的經營行為。
第三條 商務部負責全國餐飲行業管理工作,制定行業規劃、政策和標準,開展行業統計,規范行業秩序。
地方各級人民的政府商務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餐飲業行業管理工作。
第四條 國家鼓勵餐飲經營者發展特色餐飲、快餐、早餐、團膳、送餐等大眾化餐飲,提供標準化菜品,方便消費者自主調味,發展可選套餐,提供小份菜。
第五條 餐飲行業協會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發揮行業自律、引導、服務作用,促進餐飲業行業標準的推廣實施,指導企業做好節能減排、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工作。
餐飲行業協會應通過制定行業公約等方式引導餐飲經營者節約資源、反對浪費。
第六條 餐飲經營者應當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有關規定從事經營活動,建立健全各項制度,積極貫徹國家和行業有關經營管理、產品、服務等方面的標準。
第七條 餐飲經營者應當做好節能減排、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工作。
餐飲經營者應當建立節儉消費提醒提示制度,并在醒目位置張貼節約標識,貫徹節約用餐、文明用餐標準。
第八條 餐飲經營者應引導消費者餐前適量點餐,餐后主動幫助打包,對節約用餐的消費者給予表揚和獎勵。
第九條 餐飲經營者不得銷售不符合國家產品質量及食品安全強制標準的食品。
第十條 餐飲經營者不得隨意處置餐廚廢棄物,應按規定由具備條件的企業進行資源化利用。
第十一條 餐飲經營者所售食品或提供的服務項目標價,按照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二條 禁止餐飲經營者設置最低消費。
第十三條 提供外送服務的餐飲經營者,應當建立健全相應的服務流程,并明示提供外送服務的時間、外送范圍以及收費標準;根據消費者的訂單和食品安全的要求,選擇適當的交通工具、設備,按時、按質、按量送達消費者,并提供相應的單據。
第十四條 餐飲經營者開展促銷活動的,應當明示促銷內容,包括促銷原因、促銷方式、促銷規則、促銷期限、促銷商品的范圍,以及相關限制性條件。
餐飲經營者應當在促銷活動開始前做好原材料儲備及服務準備工作,依照承諾履行相關義務。
促銷活動期間,餐飲經營者不得故意拖延提供相關商品或服務,不得以任何形式降低商品質量或服務水平。
第十五條 餐飲經營者應當建立健全顧客投訴制度,明確具體部門或人員受理、處理消費者投訴。
投訴的受理、轉交以及處理結果應當通知投訴者。
第十六條 餐飲經營者應當建立健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應對機制,明確職責分工,落實責任。
發生突發事件時,應當立即啟動應急處理工作程序并及時向政府有關部門報告事件情況及處理結果。
第十七條 縣級以上地方商務主管部門應當建立或委托相關機構建立經營者及其負責人、高層管理人員信用記錄,將其納入國家統一的信用信息平臺,并依法向社會公開嚴重違法失信行為。
餐飲經營者及其負責人、高層管理人員應當按照商務主管部門要求提供與餐飲經營相關的信用信息。
商務主管部門應當將餐飲經營者違反本辦法的行為及行政處罰情況進行匯總,建立不良記錄檔案,并可向社會公布。
第十八條 縣級以上地方商務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對餐飲行業開展反食品浪費相關行為進行監督檢查,并給予相應獎勵或處罰。
第十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商務主管部門應當定期開展本行政區域內的餐飲業行業統計工作。
餐飲經營者應當按照商務主管部門要求,及時準確報送相關信息。
第二十條 商務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舉報制度,設立、公布投訴電話。
任何組織和個人對違反本辦法的行為,有權向商務主管部門舉報。
商務主管部門接到舉報后,對屬于職責范圍的,應當在20個工作日內作出處理決定;不屬于職責范圍的,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轉交有關部門依法處理。
處理過程中,商務主管部門應當對舉報人的相關信息進行保密。
第二十一條 商務、價格等主管部門依照法律法規、規章及有關規定,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餐飲業經營行為進行監督管理。
對于餐飲經營者違反本辦法的行為,法律法規及規章有規定的,商務主管部門可提請有關部門依法處罰;沒有規定的,由商務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其中有違法所得的,可處違法所得3倍以下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違法所得的,可處1萬元以下罰款;對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商務、價格等主管部門應當自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公開行政處罰決定書的主要內容,但行政處罰決定書中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內容依法不予公開。
第二十二條 商務、價格等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在監督管理工作中濫用權力、徇私作弊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三條 省級商務主管部門可依據本辦法,結合本行政區域內餐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有關實施辦法。
第二十四條 本辦法自2023年11月1日起實施。
關于貫徹執行商務部、國家發改委《餐飲業經營管理辦法(試行)》意見【3】
各設區市商務局,定州市、辛集市商務局:
商務部、國家發改委頒布了《餐飲業經營管理辦法(試行)》(商務部、國家發改委令2023年第4號)(以下簡稱《辦法》),自2023年11月1日開始實施,現轉發全省貫徹落實。
同時根據我省實際提出如下貫徹意見: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抓緊制定實施意見
餐飲業是重要的民生產業,對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拉動相關產業、提升城鄉服務功能、改善就業環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全省各級商務部門要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強化組織領導,根據本地實際,研究制定具體的實施意見,力爭年底前完成,確保國家行業指令的貫徹落實。
二、開展宣傳活動,推動《辦法》的貫徹落實
各級商務主管部門積極組織好各類宣傳活動,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網絡等新聞媒體積極宣傳實施本《辦法》的意義和規范要求,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為《辦法》的順利實施奠定基礎。
三、開展行政執法培訓,依法依規文明執法
要在地方政府法制部門的指導下,做好前期保障工作,組織好行政執法人員培訓,提升專業素質,并與有關執法部門密切協作,依法依規文明執法。
四、發揮行業協會作用,規范餐飲業市場秩序
要重視發揮餐飲行業協會對政府和企業的雙向服務的功能。
引導行業協會在宣傳政策法規、推廣行業標準、建立企業信用記錄、開展行業自律、規范市場秩序、推動行業發展等方面發揮引領和促進作用。
河北省商務廳
20**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