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火舞私秘?奶头大屁股小说,永久免费看啪啪网址入口,国产在线精品无码av不卡顿,国产精品毛片在线完整版,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妇女迅雷,色综合久久久无码网中文,日韩新无码精品毛片,强睡邻居人妻中文字幕
      當前位置:1566范文網 > 企業管理 > 操作規程 > 操作規程

      儲罐、計量槽安全操作規程(十二篇)

      發布時間:2024-04-09 11:24:17 查看人數:61

      儲罐、計量槽安全操作規程

      第1篇 儲罐、計量槽安全操作規程

      一、操作人員必須熟悉所用儲罐(計量槽)的結構及儲存物料的化學性質及防護急救常識。

      二、進料之前必須做如下檢查:

      1、閥門是否完好,開或閉是否正確;

      2、液位計及防護套是否完好或液位顯示是否正確、靈敏可靠;防止液位計不準造成的假液位指示;

      3、打料泵的電器開關是否完好,靈敏可靠;

      4、如果采用壓縮氣體進行壓料則檢查壓力表是否靈敏可靠。

      三、每次進料之前必須與有關部門和人員取得聯系,并應配合操作。

      四、當進行有腐蝕物料、有毒物料的打壓操作時應佩戴必要的防護用品,尤其要保護眼睛,且防止物料進入口腔、觸及皮膚,并應站在安全地方觀察液位,最大裝載負荷不得超過其容積的85%。

      五、儲罐(計量槽)中所儲存的物料為易燃易爆時,開關閥門所用扳手應為銅或合金材質制品,不準用鐵器敲打。

      六、采用壓料,壓料時應嚴格控制其壓力不得超過規定壓力,壓料完畢應謹慎地開啟放空閥。

      七、儲罐(計量槽)及其安全附件必須定期進行檢修,校驗。壓力表每半年至少校驗一次,安全閥每年至少校驗一次。

      八、儲罐(計量槽)檢修前必須將其內物料清理干凈,同時嚴格遵守《安全檢修制度》中有關規定并辦理“進入容器作業證”方可檢修。

      第2篇 lng儲罐運行操作規程

      4.1儲罐在首次使用前必須用氮氣進行吹掃及預冷。最大吹掃壓力應相當于最大工作壓力的50%,或者低于這個壓力。

      4.2首次充液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4.2.1在開始充液時,應擰松液位計兩端的接頭,完全打開液位顯示液相閥和液位顯示氣相閥,檢查排放的氣流中是否含有水份。如有水份應繼續排放,直到無水份時停止排放。并將液位計兩端的接頭擰緊,并關閉平衡閥,使液位計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4.2.2打開上、下進液閥,頂、底部同時充裝,同時,打開液體充滿溢流口閥,排放儲罐內的氣體,直至有lng的氣體排出時,立即關閉充滿溢流口閥。

      4.2.3充裝至儲罐的50%以上容積時,應關閉下進液閥。

      4.2.4當充裝到儲罐容積的85%時,應關閉上進液閥,并停止充裝3分鐘以使罐內液面鎮靜,然后打開上進液閥繼續充裝,直到有液體從充滿溢流口閥流出時,立即關閉充滿溢流口閥,停止充裝及關閉上進液閥。

      4.3再充裝程序

      4.3.1儲罐在首次正式充裝后,進行再充裝時,儲罐內的氣相壓力盡可能減低。

      4.3.2上、下同時充裝,當液位計顯示約50%滿時,應關閉下進液閥,當充裝到儲罐容積的85%時,應關閉上進液閥,并停止充裝3分鐘,以使罐內液面鎮靜,然后打開上進液閥繼續充裝,直到有液體從溢流閥排出時,關閉溢流閥停止充裝,同時關閉上進液閥。

      4.3.3在充裝過程中觀察壓力表、液位表。(如果壓力上升至高于充裝輸送壓力或接近安全閥壓力,必需打開氣體排放閥將儲罐內的氣相進行適量排放)。

      4.4儲罐的使用

      4.4儲罐的正常使用前應檢查各閥門是否處于以下狀態:

      閥 門 狀 態

      頂部進液閥 關 閉

      底部進液閥 關 閉

      排液閥 關 閉

      溢流閥 關 閉

      液體進口控制閥 開 啟

      液位計平衡閥 關 閉

      液體出口控制閥 開 啟

      液位顯示液相閥 開 啟

      液位顯示氣相閥 開 啟

      以上各相關閥門處于上述狀態時,方可按使用目的及要求,開始正常工作。

      4.5儲罐壓力調節

      提高儲罐壓力:儲罐氣相壓力的提高可通過自增壓蒸發器使液體氣化后的氣體返回儲罐,使罐內壓力保持一定,并通過調節增壓管路上的調節閥,可以調節儲罐內的氣相壓力。

      4.6 降低儲罐壓力

      打開手動放空閥,使儲罐內氣相壓力降低到壓力安全閥啟跳壓力時關閉手動閥。

      第3篇 液化石油氣儲罐安裝與檢驗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臥罐安裝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①罐體在安裝之前,應對罐基礎做沉降試驗,以保證基礎穩定,罐體不發生位移。

      ②罐體若安裝在兩個鞍式支座上,其中一個支座應為固定端,另一個支座為活動端,使罐體能夠自由熱脹冷縮。罐上的液相管宜靠近固定端安裝。

      ③罐體安裝位置要向有液相管的一端下斜,坡度為0.01~0.02,并在罐體最低處設置排污閥。

      ④噴淋裝置的控制閥應遠離儲罐,以保證在發生火災無法進入罐區時,仍能及時開閥噴水。

      ⑤放空管最好統一集中設置,排放高度應不低于5m,放空管上端應設彎管或防雨帽,以免管內存水。

      (2)球罐安裝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①罐體若采用赤道正切支柱支承,在支柱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不應有相對移動,并確保均勻地沉降。支柱上應設有防靜電接地裝置、防火隔熱層和支柱內部氣體排出口。

      ②各支柱之間所有拉桿的最高點及最低點必須在同一標高上,兩根拉桿的交叉處為垂體交叉,不得焊死。

      ③噴淋裝置的環形噴水管布置在球罐不同部位,必須能均勻地將水灑在罐體及支柱的各個部位。

      ④噴淋裝置應有單獨一套供水系統,連續供水時間至少為 20min,并可在距球罐5m以外的安全位置操作。

      ⑤球殼安裝后,其內徑的允許偏差不得大于規定內徑的±0.35%;橢圓度不得大于規定內徑的0.7%,且不大于80mm。

      ⑥在球殼上局部施焊(包括在球殼上焊接安裝用的附件)時,其焊接工藝、焊接材料應與球殼正常焊接相同,禁止使用錘擊等強力方法清除吊耳、工夾具等,并應將清除后留下的焊疤打磨平滑。

      (3)儲罐檢驗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①檢驗周期

      儲罐的定期檢驗分為外部檢驗、內外部檢驗和全面檢驗。檢驗周期應根據設備的技術狀況和使用條件酌情確定,但外部檢驗每年至少一次,內外部檢驗每3年至少一次,全面檢驗每6年至少一次。如果儲罐的使用期已達15年,應每兩年進行一次內外部檢驗;若使用期已達20年,應每年至少一次內外部檢驗。經過定期檢驗的儲罐,由檢驗人員提出檢驗報告,指明儲罐可否繼續使用,或者需要采取特殊監測等措施。檢驗報告應存人儲罐技術檔案內。

      ②檢驗前的準備工作

      a.查閱有關技術資料,了解儲罐在制造、安裝和使用中曾發現的缺陷。

      b.將儲罐內部介質排除干凈,用盲板隔斷與其連接的設備和管道,并應有明顯的隔斷標記。

      c.將儲罐內殘留氣體進行置換清洗處理,并取樣分析達到安全標準。

      d.打開儲罐全部人孔,拆除罐體內件,清除內壁污物。

      e.切斷與儲罐有關的電源。進入罐內檢驗時,應使用電壓不超過12v或24v的低壓防爆燈,罐外還必須有專人監護。檢驗儀器和修理工具的電源電壓超過36v時,必須采用絕緣良好的軟線和可靠的接地線。

      f.罐區應配備消防、安全和救護設施。如需動火作業,必須按規定辦理動火審批手續。

      ③檢驗內容

      a.外部檢驗的主要內容

      1)儲罐的防腐層、保溫層和設備銘牌是否完好。

      2)儲罐外表面有無裂紋、變形、局部過熱等異常現象。

      3)儲罐的接管焊縫、受壓元件等有無泄漏。

      4)安全附件和控制裝置是否齊全、靈敏、可靠。

      5)緊固螺栓是否完好,基礎有無下沉、傾斜等異常現象。

      b.內外部檢驗的主要內容

      1)外部檢驗的全部項目。

      2)儲罐內外表面和開孔接管處有無介質腐蝕或沖刷磨損等現象。

      3)儲罐的所有焊縫、封頭過渡區和其他應力集中的部位有無斷裂或裂紋。

      4)罐體內外表面有腐蝕等現象時,應對有懷疑部位進行多處壁厚測量。測量的壁厚如小于設計最小壁厚時,應重新進行強度核定,并提出可否繼續使用和許用最高工作壓力的建議。

      5)罐體內壁有脫炭、應力腐蝕、晶間腐蝕和疲勞裂紋等缺陷時,應進行金相檢驗和表面硬度測定,并提出檢驗報告。

      c.全面檢驗的主要內容

      1)內外部檢驗的全部項目。

      2)對主要焊縫或殼體進行無損探傷抽查,抽查長度為容器焊縫總長度或殼體面積的20%。

      3)經內外部檢驗合格后,按儲罐設計壓力的1.25倍進行水壓試驗和按儲罐設計壓力進行氣密試驗。在上述試驗過程中,儲罐和各部焊縫無滲漏,以及儲罐無可見的異常變形為合格。

      第4篇 二氧化碳儲罐灌充操作規程

      1、、操作者應熟悉儲罐流程和使用說明書;壓力表閥和安全截止閥必須常開。

      2、操作時應遵守jb6898《低溫液體儲運設備使用安全規則》規定的安全要求和措施。

      3、灌充分初次灌充和正常灌充,灌充前應打開液面計;初次灌充時, 二氧化碳儲罐應用高純二氧化碳進行吹除置換,以達到所標準要求的純度。

      4、二氧化碳槽車靠近儲罐約3m左右,各項準備工作符合規定后,接通槽車輸液軟管連于儲罐進液口,當開啟槽車出液閥和儲罐吹除閥有液體噴出時,打開儲罐進液閥,關閉吹除閥, 將二氧化碳灌充至儲罐內。

      5、 灌充過程中打開放空閥和監測閥,并嚴密注意液位計和監測閥,嚴防超裝(充裝系數0.6)。

      6、 當監測閥噴出液體時,立即停止灌充,關閉槽車出液閥和儲罐進液閥。

      7、 排盡輸液管中殘留液體和余氣后,卸下輸液軟管。

      8、 關閉監測閥和放空閥。

      第5篇 液氮儲罐安全操作規程

      目的:建立低溫液氮貯罐標準操作維護保養規程

      范圍:所有低溫液氮貯罐

      職責:操作人員、維修人員、技術人員、車間管理人員對本規程實施負責

      規程:

      1. 設備流程圖

      2操作步驟的組成

      首次充灌、補充充灌、供氣、低溫泵系統、低溫液體噴淋系統、小容器充裝、槽車充灌、增壓調節閥設定、液面計的操作。

      2.1首次充灌的操作方法

      2.1.1確認供液裝置里的液體就是所要充灌的液體。

      2.1.2確認除液面計上下閥(v-9、v-11)都已打開,其余閥門處于關閉狀態。

      2.1.3將供液裝置輸液軟管與貯槽充裝口c-1相連接。

      2.1.4全開放空閥v-13,進行常壓充灌。

      2.1.5打開管道長液排空法v-3,微開供液裝置的排液閥,使輸液軟管子冷卻,同時吹除貯槽充裝c-1口處的雜質及空氣。

      2.1.6關閉管道殘液排放閥v-3,慢慢打開頂部液體進口閥v-2,進行頂部噴淋充灌。

      2.1.7在充灌液體期間,應注意貯槽壓力表p-1。若貯槽內容器壓力上升至超過供液壓力或接近貯槽的正常工作壓力,應打開內容器放空閥v-13,使貯槽放氣泄壓。

      2.1.8使用v-2進行頂部充灌。

      2.1.9打開管道殘液放閥v-3,排出輸液金屬軟管和上進液管的殘留液體后關閉底部液體進口閥v-2和管道殘液排放閥v-3。關閉內容器放空閥v-13。

      2.1.10松開輸液軟管與貯槽充裝口c-1的聯接接頭,對軟管表面除霜,待軟管恢復柔性后拆下輸液軟管。

      2.2補充充操作方法。

      2.2.1確認供液裝置內的液體就是所要充灌的液體。

      2.2.2確認除液面計上下閥(v-9、v-11)都已打開,其余閥門慶處于關閉位置。

      2.2.3打開內容器放空閥v-13,內容器放空泄壓。再將供液裝置輸液軟管與貯槽安裝口c-1相連接。

      2.2.4打開管道殘液排放閥v-3微開供液裝置的排液閥,使輸液軟管冷卻,同時吹除貯槽充裝口c-1處的雜質及空氣。

      2.2.5關閉管道殘液排放閥v-3,慢慢打開頂部液體進口閥v-2到全開位置。

      2.2.6慢慢打開底部液體進出口閥v-1,進行頂部底部同時充灌。

      2.2.7在充灌時,應注意貯槽壓力表p-1。

      2.2.8打開管道殘液排放閥v-3,排出輸液金屬軟管和上進液管中的殘余液體,半閉頂部v-2和v-3,再關閉v-13。

      2.2.9松開輸液軟管與貯槽充裝口c-1的接頭,對軟管表面除霜,待軟管恢復正常后拆下。

      2.3供氣的操作方法

      2.3.1確認除液面計上下閥(v-9、v-11)已打開外,其余閥門處于關閉狀態。

      2.3.2依次打開回氣閥v-6、增開閥v-5、液體出口閥v-7。

      2.3.3當所需數量的氣體已經輸出,或者要把貯槽關閉不用較長一段時間停止輸送氣體時,關閉液體出口閥v-7,增開閥,過15~20分鐘后再關閉回氣閥v-6。

      2.4低溫泵供液操作方法

      2.4.1確認除液面計上下閥(v-9、v-11)已打開外,其余閥門均處于關閉位置。

      2.4.2依次打開回氣閥v-6、增開閥v-5。按低溫液體泵的操作規程,打開泵進液閥和泵回氣閥,啟動低溫液體泵,低溫液體泵的出口端即輸出高壓低溫液體,經汽化器,進入充氣系統,可向外輸送高壓氣體、充裝高壓氣瓶等。

      2.4.3貯槽將按用戶的設定壓力,自動恒壓地輸送低溫液體至低溫泵進口端。

      2.4.4在氣體充裝結束時,按低溫泵的操作規程關閉低溫泵,關閉進液端、泵回氣閥。

      2.4.5關閉貯槽的增開閥v-5、過10-20分鐘后再關閉回氣閥v-6。

      2.5低溫液體噴淋系統操作方法

      2.5.1確認除液面計上下閥(v-9、v-11)已打開外,其余閥門均處于關閉位置,依次打開回氣閥v-6、增開v-5。

      2.5.2打開向低溫液體噴淋系統供液的閥門,開始向低溫液體噴淋系統輸送低溫液體。

      2.5.3低溫噴淋系統工作結束后,關閉貯槽向低溫液體噴淋系統供液的閥門。關閉貯槽的增開閥v-5、過10-20分鐘后再關閉回氣閥v-6。

      2.6供液操作方法

      2.6.1用橡皮管或金屬管道(如紫銅管、金屬軟管)將v-4與小容器相連通。打開放空閥。

      2.6.2慢慢打開小容器充液閥v-4、充液過程應平穩,防止低溫液體飛濺。小容器充滿后關閉小容器充液閥v-4。

      2.7貯槽向槽車充裝低溫液體的操作方法:

      2.7.1確認貯槽的低溫液體就是槽車所要充灌介質。

      2.7.2確認貯槽除壓力表v-12、液位計上下閥(v-9、v-11)已打開外,其余閥門均處于關閉位置。

      2.7.3用輸液軟管將貯槽充裝口c-1與槽車充裝口相連。

      2.7.4打開回氣閥v-6、增開閥v-5,貯槽內容器開始增壓,壓力京戲低于貯槽的最高工作壓力。

      2.7.5打開底部液體進出口閥v-1,即開始向槽車輸液,按槽車充灌低溫液體的操作規程,正確操作槽車的閥門管道系統充灌低溫液體。

      2.7.6槽車充滿后,立即關閉貯槽底部液體進出口閥v-1。

      2.7.7關閉貯槽開閥v-5,過5~6分鐘后再關閉回氣閥v-6。

      2.7.8打開貯槽管道殘液排放閥v-3,泄放輸軟管中的氣液,待軟管恢復柔性后拆輸液軟管。操作結束。

      2.8增壓調節閥r-1的操作方法:

      2.8.1確定增壓調節閥r-1的設定壓力。

      2.8.2確認貯槽除除液面計上下閥(v-9、v-11)已打開外,其余閥門均處關閉狀態。

      2.8.3增壓調節閥r-1設定壓力的調節。觀察壓力表p-1的讀數。若壓力高于增壓調節閥r-1的設定壓力,則關閉增開閥v-5,打開內容器放空閥v-13,當壓力等于r-1的設定壓力時,關閉內容器放空閥v-13。若壓力低于增調節閥r-1的設定壓力,擰緊r-1的調節螺絲釘,使貯槽力緩慢上升;當貯槽壓力等于r-1的設定壓力時,關閉增開閥v-5。

      2.8.4待增開閥v-5和增壓調節閥r-1的溫度回升到環境溫度時,向外松開增壓調節閥r-1的調節螺釘處于關閉狀態。

      2.8.5打開增開閥v-5以微小增量,擰緊r-1的調節螺釘,當增壓調節閥r-1打開時,停止r-1的調節螺釘。并鎖緊r-1的調節螺釘。

      2.8.6復核r-1的設定壓力。打開內容器放空閥v-13,使貯槽壓力下降;當壓力降到增壓調節閥r-1的設定壓力低0.1mpa時,關閉內容器放空閥v-13。微開增開閥v-5;貯槽壓力慢慢上升;觀察當壓力表p-1和增壓調節閥r-1。如內容器的壓力穩定在p-1要求的壓力下,則增壓調節閥rt-1的設定壓力調節工作結束。

      3設備的維護保養

      3.1安全維護;由于液氮是易燃、易爆的氣體所以在液氧設備6米周圍嚴禁煙火、明火。同時應避免操作時出現靜電火花,如果需要維修操作時必須有公司安保部監督下進行。工人操作時必須穿戴合適的防護用具,以防低溫液體與皮膚、眼睛接觸。

      3.2日常檢查

      3.2.1檢查所有閥門是否處于啟閉狀態。

      3.2.2檢查液面計壓力表是否正常。

      3.2.3檢查管道、接頭和閥門有無泄漏和堵塞現象。

      3.2.4檢查貯槽壓力是否正常,當貯槽壓力接近或等于最高工作壓力時,須打開內筒放空閥v-13泄壓。

      3.2.5每2年檢查壓力表、液面計、安全開啟閥校準,每年更換內筒爆破裝置爆破片。

      第6篇 空氣壓縮機儲罐安全操作規程

      空氣壓縮機及儲罐的安全操作規程

      1、開機前檢查及操作

      1.1檢查壓縮機潤滑油是否加滿到曲軸箱加油孔螺塞油尺刻度的位置。用手撥動壓縮機皮帶幾圈,應無異常。

      1.2手動排放空氣壓縮機、油氣水分離器及儲氣罐的冷凝水。并旋緊所有螺塞。

      1.3檢查空氣壓縮系統上管路閥門是否打開。并移走機器上的所有雜物。

      2、開機運行

      2.1當兩臺壓縮機主機需同時運轉時,分別接通電源,各自起動的時間應相差30秒,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電網波動。

      2.2當兩臺壓縮機主機不同時啟動時,第二臺主機啟動應在第一臺主機在卸荷狀態下啟動。

      2.3檢查壓縮機的級間壓力和中體壓力,級間壓力應為0.175―0.25mpa,中體壓力為0.07―0.21mpa,如壓力不在此范圍之內應更換配件。

      2.4待無熱再生干燥器的空氣壓力至0.4―0.6mpa后,接通無熱再生干燥電源進行干燥處理。

      3、關機:把空氣壓縮機電源切斷后,再切斷無熱再生干燥電源。

      4、維護保養

      4.1壓縮機潤滑油應根據油質變化進行檢查更換。

      4.2空壓機每運轉200小時后,應打開消聲濾清器上蓋取出濾芯,清除污物,進行保養,每1000小時更換一次濾芯,油運行3500小時更換新油。油濾清器在3500小時后更換新。

      4.3油氣水分離器每班至少排放上、下罐分離水2次。

      4.4當油、氣、水分離器以及精密過濾的壓差表指示位置,進入淡紅區時,應及時清洗或更換濾芯。

      5、注意事項

      5.1在設備運轉過程中,如出現異常聲音,應立即切斷電源,進行檢查,排除故障后,才能重新開機。

      5.2壓縮機系統在工作或有壓力的情況下不得進行拆卸及修理。

      第7篇 液氧儲罐安全操作規程

      一:儲罐操作工藝指標

      1.最高工作壓力:0.8mpa;

      2.最低工作溫度:-196℃。

      二:儲罐進液操作程序

      1.準備工作

      1.1檢查并確保儲罐壓力指示值正常。

      1.2檢查并確保儲罐液位計指示值正常。

      1.3檢查并確保儲罐閥門及管線接頭等處沒有泄漏。

      2.儲罐首次進液操作(指內筒處于常溫狀態時的充裝)

      2.1連接充液軟管、確保全部閥門處于關閉狀態。

      2.2開啟儲罐氣體排放閥、液位計均衡閥、液位計氣相閥和液位計液相閥。

      2.3開啟罐車排液閥和儲罐充裝管排放閥,吹掃充液軟管及管路。吹掃完畢后,關閉儲罐充裝管排放閥。

      2.4開啟儲罐頂部進液閥和增壓器輸出閥,由儲罐頂部充液;頂部進液閥初始度應小些,待管路和內筒逐漸冷卻,內筒有一定液位,壓力較為穩定時,開大頂部進液閥,加大充裝速度。

      2.5關閉液位計均衡閥,當液位計顯示有300~500mm液體時,關閉頂部進液閥、增壓器輸出閥,開啟底部進液閥、增壓器輸入閥,改由底部進液充裝。頂部和底部不可同時充裝。

      2.6當儲罐液體接近最高允許充裝量時,開啟儲罐溢流閥,當溢流閥噴出液氧時,應立即關閉罐車排液閥、底部進液閥、增壓器輸入閥及溢流閥,停止入液。

      2.7開啟儲罐充裝管排放閥,卸去充液軟管的壓力后關閉充裝管排放閥,拆下充液軟管。

      3.儲罐補充進液操作程序(指內筒已有低溫液體處于冷態時的充裝)

      (補充進液操作程序與首次進液操作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內筒已有低溫液化氣體,不需要冷卻內筒,因此,一開始即可開大底部進液閥和增壓器輸入閥,由底部充液。)

      4.填寫操作記錄表。

      三:儲罐出液操作程序

      向泵輸液時,泵與儲罐接泵進液口之間設有一只低溫截止閥,低溫液化氣體通過泵加壓后送入氣化器氣化后充裝氣瓶。

      1.準備工作

      1.1檢查儲罐壓力指示值是否正常。

      1.2檢查儲罐液位計指示值是否正常。

      1.3檢查儲罐閥門及管線接頭各處是否泄漏。

      2.儲罐出液充裝氣瓶操作程序

      2.1開通出液儲罐出液口至液氧泵進口管路的閥門;開通液氧泵出口至灌瓶總管路的閥門。

      2.2通知設備操作員啟動液氧泵。

      2.3充裝氣瓶結束,通知設備操作員停機。

      2.4關閉本作業上述的氣、液相閥門。

      3填寫操作記錄表。

      四:注意事項

      1.閥門的啟閉應緩慢,防止太快太猛。

      2.操作過程中要經常檢查以下項目:

      2.1閥門的是否處于正確的啟閉位置;

      2.2壓力表、液位計是否準確,防止液位過低造成抽空。

      2.3設備管道、閥門有無泄漏、堵塞;

      2.4儲罐安全閥和防爆片是否存在超壓不開啟、不爆破的現象。若存在,應立即校準安全閥和更換防爆片。

      3.操作中應避免液氧與皮膚接觸。

      4.檢查儲罐的跑冷情況,防止液氧泄漏。

      5.儲罐內有壓力時,禁止維修或緊固。需要帶壓操作時,必須制定好安全措施和操作程序。

      五:異常情況緊急停車處理程序

      1.當儲罐內壓力上升接近最高工作壓力時,應立即打開儲罐氣體排放閥進行卸壓。

      2.當出現安全閥起跳不回座或爆破片破裂時,應暫時關閉其根部閥,迅速向上級報告組織搶修。此時,應密切監視儲罐壓力的變化情況,必要時打開氣體排放閥卸壓,待安全閥修復回座或更換好爆破片后再打開根部閥。

      六: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

      現 象原 因處 理 方 法
      使用過程中壓力異常升高。①停止使用時,增壓器輸入閥和輸出閥未關嚴。①關嚴增壓器輸入閥和輸出閥。
      ②真空度惡化。②測量真空,重新抽真空。
      ③珠光砂未裝實或珠光砂下沉。③補裝珠光砂,重新抽真空。
      ④壓力表指示不準確。④校驗或更換壓力表。
      液位計指示不準確。①液位計失靈。①檢修液位計或更換液位計。
      ②液位計氣相管或液相管滲漏或堵塞。②檢修及疏通。
      ③液位計接頭處泄漏。③檢查并消除泄漏點。
      儲罐外表結霜或結露。①真空度惡化。①重新抽真空。
      ②頂部珠光砂下沉或未裝實。②補裝珠光砂,重新抽真空。
      儲罐壓力不能維持。①增壓器增壓能力不足。①加大增壓器或強化對流。
      ②增壓系統不暢通,可能是增壓器輸入閥和輸出閥關閉;壓力調節閥壓力調得太低。②增壓器輸入閥和輸出閥閥開啟,壓力調節閥調高。
      ③液位太低。③重裝液體。
      ④液體排放過快。④降低液體排放速度或增大增壓器。

      第8篇 儲罐排污操作規程

      1、儲罐應定期排污,防止儲罐存有積有和污物,影響儲罐安全運行。

      2、禁止直接向地面排污,要將排污管道引至安全地點。

      3、排污時先打開第一道閥口,待液體流完后,立即關閉第一道閥門,然后打開第二道閥門。

      4、排污管兩道閥門交替開關,直到排污完成。

      5、排污作業進行中需隨時觀察排除物的情況,當有液化石油氣流出時,立即關閉排污閥。

      6、排污時,一人排污一人監護。

      第9篇 液化石油氣儲罐安裝檢驗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臥罐安裝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①罐體在安裝之前,應對罐基礎做沉降試驗,以保證基礎穩定,罐體不發生位移。

      ②罐體若安裝在兩個鞍式支座上,其中一個支座應為固定端,另一個支座為活動端,使罐體能夠自由熱脹冷縮。罐上的液相管宜靠近固定端安裝。

      ③罐體安裝位置要向有液相管的一端下斜,坡度為0.01~0.02,并在罐體最低處設置排污閥。

      ④噴淋裝置的控制閥應遠離儲罐,以保證在發生火災無法進入罐區時,仍能及時開閥噴水。

      ⑤放空管最好統一集中設置,排放高度應不低于5m,放空管上端應設彎管或防雨帽,以免管內存水。

      (2)球罐安裝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①罐體若采用赤道正切支柱支承,在支柱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不應有相對移動,并確保均勻地沉降。支柱上應設有防靜電接地裝置、防火隔熱層和支柱內部氣體排出口。

      ②各支柱之間所有拉桿的最高點及最低點必須在同一標高上,兩根拉桿的交叉處為垂體交叉,不得焊死。

      ③噴淋裝置的環形噴水管布置在球罐不同部位,必須能均勻地將水灑在罐體及支柱的各個部位。

      ④噴淋裝置應有單獨一套供水系統,連續供水時間至少為 20min,并可在距球罐5m以外的安全位置操作。

      ⑤球殼安裝后,其內徑的允許偏差不得大于規定內徑的±0.35%;橢圓度不得大于規定內徑的0.7%,且不大于80mm。

      ⑥在球殼上局部施焊(包括在球殼上焊接安裝用的附件)時,其焊接工藝、焊接材料應與球殼正常焊接相同,禁止使用錘擊等強力方法清除吊耳、工夾具等,并應將清除后留下的焊疤打磨平滑。

      (3)儲罐檢驗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①檢驗周期儲罐的定期檢驗分為外部檢驗、內外部檢驗和全面檢驗。檢驗周期應根據設備的技術狀況和使用條件酌情確定,但外部檢驗每年至少一次,內外部檢驗每3年至少一次,全面檢驗每6年至少一次。如果儲罐的使用期已達15年,應每兩年進行一次內外部檢驗;若使用期已達20年,應每年至少一次內外部檢驗。經過定期檢驗的儲罐,由檢驗人員提出檢驗報告,指明儲罐可否繼續使用,或者需要采取特殊監測等措施。檢驗報告應存人儲罐技術檔案內。

      ②檢驗前的準備工作

      a.查閱有關技術資料,了解儲罐在制造、安裝和使用中曾發現的缺陷。

      b.將儲罐內部介質排除干凈,用盲板隔斷與其連接的設備和管道,并應有明顯的隔斷標記。

      c.將儲罐內殘留氣體進行置換清洗處理,并取樣分析達到安全標準。

      d.打開儲罐全部人孔,拆除罐體內件,清除內壁污物。

      e.切斷與儲罐有關的電源。進入罐內檢驗時,應使用電壓不超過12v或24v的低壓防爆燈,罐外還必須有專人監護。檢驗儀器和修理工具的電源電壓超過36v時,必須采用絕緣良好的軟線和可靠的接地線。

      f.罐區應配備消防、安全和救護設施。如需動火作業,必須按規定辦理動火審批手續。

      ③檢驗內容

      a.外部檢驗的主要內容

      1)儲罐的防腐層、保溫層和設備銘牌是否完好。

      2)儲罐外表面有無裂紋、變形、局部過熱等異常現象。

      2)儲罐的接管焊縫、受壓元件等有無泄漏。

      4)安全附件和控制裝置是否齊全、靈敏、可靠。

      5)緊固螺栓是否完好,基礎有無下沉、傾斜等異常現象。

      b.內外部檢驗的主要內容

      1)外部檢驗的全部項目。

      2)儲罐內外表面和開孔接管處有無介質腐蝕或沖刷磨損等現象。

      3)儲罐的所有焊縫、封頭過渡區和其他應力集中的部位有無斷裂或裂紋。

      4)罐體內外表面有腐蝕等現象時,應對有懷疑部位進行多處壁厚測量。測量的壁厚如小于設計最小壁厚時,應重新進行強度核定,并提出可否繼續使用和許用最高工作壓力的建議。

      5)罐體內壁有脫炭、應力腐蝕、晶間腐蝕和疲勞裂紋等缺陷時,應進行金相檢驗和表面硬度測定,并提出檢驗報告。

      c.全面檢驗的主要內容

      1)內外部檢驗的全部項目。

      2)對主要焊縫或殼體進行無損探傷抽查,抽查長度為容器焊縫總長度或殼體面積的20%。

      3)經內外部檢驗合格后,按儲罐設計壓力的1.25倍進行水壓試驗和按儲罐設計壓力進行氣密試驗。在上述試驗過程中,儲罐和各部焊縫無滲漏,以及儲罐無可見的異常變形為合格。

      第10篇 液化氣儲罐安裝操作規程

      1)臥罐安裝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①罐體在安裝之前,應對罐基礎做沉降試驗,以保證基礎穩定,罐體不發生位移。

      ②罐體安裝位置要向有液相管的一端下斜,坡度為0.01~0.02,并在罐體最低處設置排污閥。

      ③罐體若安裝在兩個鞍式支座上,其中一個支座應為固定端,另一個支座為活動端,使罐體能夠自由熱脹冷縮。罐上的液相管宜靠近固定端安裝。

      ④放空管最好統一集中設置,排放高度應不低于5m,放空管上端應設彎管或防雨帽,以免管內存水。

      ⑤噴淋裝置的控制閥應遠離儲罐,以保證在發生火災無法進入罐區時,仍能及時開閥噴水。

      (2)球罐安裝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①罐體若采用赤道正切支柱支承,在支柱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不應有相對移動,并確保均勻地沉降。支柱上應設有防靜電接地裝置、防火隔熱層和支柱內部氣體排出口。

      ①檢驗周期? 液化氣儲罐的定期檢驗分為外部檢驗、內外部檢驗和全面檢驗。檢驗周期應根據設備的技術狀況和使用條件酌情確定,但外部檢驗每年至少一次,內外部檢驗每3年至少一次,全面檢驗每6年至少一次。如果液化石油氣儲罐的使用期已達15年,應每兩年進行一次內外部檢驗;若使用期已達20年,應每年至少一次內外部檢驗。經過定期檢驗的儲罐,由檢驗人員提出檢驗報告,指明儲罐可否繼續使用,或者需要采取特殊監測等措施。檢驗報告應存人儲罐技術檔案內。

      ②檢驗前的準備工作

      a.查閱有關技術資料,了解儲罐在制造、安裝和使用中曾發現的缺陷。

      b.將儲罐內部介質排除干凈,用盲板隔斷與其連接的設備和管道,并應有明顯的隔斷標記。

      c.將儲罐內殘留氣體進行置換清洗處理,并取樣分析達到安全標準。

      d.打開儲罐全部人孔,拆除罐體內件,清除內壁污物。

      e.切斷與液化氣儲罐有關的電源。進入罐內檢驗時,應使用電壓不超過12v或24v的低壓防爆燈,罐外還必須有專人監護。檢驗儀器和修理工具的電源電壓超過36v時,必須采用絕緣良好的軟線和可靠的接地線。

      f.罐區應配備消防、安全和救護設施。如需動火作業,必須按規定辦理動火審批手續。

      ③檢驗內容

      a.外部檢驗的主要內容

      1)儲罐的防腐層、保溫層和設備銘牌是否完好。

      2)儲罐外表面有無裂紋、變形、局部過熱等異常現象。

      2)儲罐的接管焊縫、受壓元件等有無泄漏。

      4)安全附件和控制裝置是否齊全、靈敏、可靠。

      5)緊固螺栓是否完好,基礎有無下沉、傾斜等異常現象。

      b.內外部檢驗的主要內容

      1)外部檢驗的全部項目。

      2)液化氣儲罐內外表面和開孔接管處有無介質腐蝕或沖刷磨損等現象。

      3)儲罐的所有焊縫、封頭過渡區和其他應力集中的部位有無斷裂或裂紋。

      4)罐體內外表面有腐蝕等現象時,應對有懷疑部位進行多處壁厚測量。測量的壁厚如小于設計最小壁厚時,應重新進行強度核定,并提出可否繼續使用和許用最高工作壓力的建議。

      5)罐體內壁有脫炭、應力腐蝕、晶間腐蝕和疲勞裂紋等缺陷時,應進行金相檢驗和表面硬度測定,并提出檢驗報告。

      c.全面檢驗的主要內容

      1)對主要焊縫或殼體進行無損探傷抽查,抽查長度為容器焊縫總長度或殼體面積的20%。

      2)內外部檢驗的全部項目。

      第11篇 儲罐增壓氣化器操作規程

      1.0 目的

      為了規范加氣站的氣化器設備正確操作,確保儲罐的正常使用,保障安全平穩生產特制訂本規程。

      2.0? 范圍

      本規程適合加氣站值班人員對儲罐增壓氣化器的操作。

      3.0? 管理要求

      3.1? 氣化器在初次使用或維修后投入使用前,應用干燥氮氣或空氣檢查其密封性,試壓1.6mpa,保壓30分鐘,不滲漏。發現漏氣,必須消除后才能使用。

      3.2? 氣化器使用時必須先開啟用氣化器的出口閥,然后再打開工作氣化器的出口閥門,以免出現氣化氣體氣化后壓力升高導致憋壓而出現事故。

      3.3? 氣化器要禁油,維修、操作時應戴好無油保溫手套,當確定氣化器被油污染后,應對換熱管進行清洗。可用60—80℃熱水清洗,必要時用的氮氣吹除,確認無油吹干為止。

      3.4? 氣化器被油污染嚴重時,應采用四氯化碳清洗,清洗時應加強警覺,操作時應戴上防毒面具。藥劑洗后用無油、無雜質的清水清洗直至水中無藥劑成分為止,最后用氮氣吹除水分,確認吹干為止。

      3.5? 氣化器必須定期檢漏,間隔時間為12個月或在停止工作后至下次使用之前。

      3.6? 氣化器在進行清洗和吹掃時需要拆卸氣化器前后法蘭。

      4.0? 相關文件與記錄

      4.1《加氣站設備臺賬》

      第12篇 儲罐開罐檢修安全操作規程

      1. 凡是要進行開罐檢查的儲罐,必須進行排空置換;

      2. 用液泵將要檢查的儲罐內的液化石油氣抽至最低液位;

      3. 關閉儲罐上的所有閥門;(不要關壓力表和液位計的閥門)

      4. 把被檢查的儲罐的氣相管和液相管加盲板,與整個液化氣工藝管線和設備隔開,盲板的厚度不得少于6mm;

      5. 把儲罐的排污管與火炬管連通;火炬距儲罐水平距離不得少于70m,火炬管必須加控制閥門;控制閥門距燃燒器不得少于35m;

      6. 點燃火炬引火物,打開儲罐排污閥門,打開火炬控制閥門,火炬即可點燃;

      7. 火炬點燃后必須有人看管,根據火炬的燃燒狀況,調節控制閥門;

      8. 當儲罐的壓力降至0.05mpa以下時,關閉排污閥門,當火炬熄滅后,關閉火炬控制閥門;

      9. 把儲罐的氣相管與火炬管接通,從儲罐的排污管接通上水管;

      10. 點燃火炬引火物,打開儲罐排污閥門,打開火炬控制閥門,火炬即可點燃;

      11. 打開儲罐的排污管閥門和上水閥門,往儲罐內注水,直至水充滿儲罐,水從火炬中流出,火炬熄滅為止關閉上水閥門;

      12. 拆除上水管和火炬管;

      13. 打開排污閥和液相管閥門,將儲罐內的水放盡,關閉氣液相排污閥門;

      14. 把儲罐的火炬管與蒸汽管接通,打開火炬管和蒸汽管的閥門,用蒸汽吹掃儲罐;(此過程必須與注水連續進行,不得有間斷)

      15. 觀察儲罐壓力表,當壓力達到0.2mpa時,打開儲罐的氣相管閥門進行放散;

      16. 蒸汽吹掃的時間:1000m3、100—400m3儲罐不少于24小時,小于30m3的儲罐8小時;

      17. 蒸汽吹掃后關閉氣相液相閥門,靜置一段時間,待儲罐冷卻后,打開儲罐的上下人孔蓋;

      18. 用可燃氣體檢測儀在下人孔檢測罐內液化石油氣濃度,濃度在0.4%以下為合格;測定合格后,人可入內用高壓水槍噴刷罐壁上的附著物,清除污垢;

      19. 從罐內清除的污垢,應及時處理運到安全地帶掩埋或燒掉,防止硫化物自燃起火。

      儲罐、計量槽安全操作規程(十二篇)

      一、操作人員必須熟悉所用儲罐(計量槽)的結構及儲存物料的化學性質及防護急救常識。二、進料之前必須做如下檢查:1、閥門是否完好,開或閉是否正確;2、液位計及防護套是否完好或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推薦專題

      相關儲罐信息

      • 儲罐、計量槽安全操作規程(十二篇)
      • 儲罐、計量槽安全操作規程(十二篇)61人關注

        一、操作人員必須熟悉所用儲罐(計量槽)的結構及儲存物料的化學性質及防護急救常識。二、進料之前必須做如下檢查:1、閥門是否完好,開或閉是否正確;2、液位計及防護套 ...[更多]

      • lng儲罐操作維護規程(十二篇)
      • lng儲罐操作維護規程(十二篇)43人關注

        ●適用范圍:本規程適用于lng儲配站一、lng卸車操作規程注:(以1#lng儲罐進液為例)1、檢查lng槽車卸車臺及1#lng儲罐區域內的壓力表、液位計、溫度計、可燃氣體檢測器 ...[更多]

      • lng儲罐安全操作規程(十二篇)
      • lng儲罐安全操作規程(十二篇)40人關注

        1 儲罐操作工藝指標1) 最高工作壓力:0.78mpa2) 最低工作溫度:-196℃1.1.2 儲罐進液操作程序1.1.2.1 準備工作1) 操作人員的要求:操作人員應經過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術 ...[更多]

      • 儲罐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十二篇)
      • 儲罐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十二篇)34人關注

        ①儲罐區的運行管理人員,應經培訓考試合格,每班不能少于兩人,且在2h內都應有人值班。②不得同時向兩臺或兩臺以上的儲罐進液,一般也不允許兩臺儲罐同時出液。③ ...[更多]

      • lng儲罐增壓操作規程(四篇)
      • lng儲罐增壓操作規程(四篇)16人關注

        1使用前先檢查增壓器密封性,不泄露才能投用。發現漏氣,必須消除后才能投入使用,試壓氣源應用干燥的氮氣或空氣。2操作規程2.1首先將系統中的增壓回路氣相閥打開,然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