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火舞私秘?奶头大屁股小说,永久免费看啪啪网址入口,国产在线精品无码av不卡顿,国产精品毛片在线完整版,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妇女迅雷,色综合久久久无码网中文,日韩新无码精品毛片,强睡邻居人妻中文字幕
      當前位置:1566范文網 > 企業管理 > 制度大全 > 醫院制度

      市人民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制度(十二篇)

      發布時間:2024-01-15 15:32:17 查看人數:16

      市人民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制度

      第1篇 市人民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制度

      市人民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制度

      一、醫療質量是醫院管理工作的核心,必須建立健全醫療質量管理量化標準和保證措施。

      二、加強醫療質量管理教育,強化醫務人員的質量意識,利用典型事故案例進行教育、總結經驗教訓,增強醫療質量管理的自覺性。

      三、要不斷補充和完善科室業務工作質量標準,每月進行醫療質量檢查和統計分析。

      四、對新職工、進修生、實習生要進行上崗前教育,組織學習醫院工作制度和工作質量規定,要求在實際工作中認真執行。

      五、醫務科按科室床位比例,每月抽查住院病歷或出院病歷,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并按有關規定督促兌現獎懲。

      六、醫務科每月組織醫療質量督查人員進行全院醫療質量督查,認真進行質量分析評價,匯編質量簡報反饋各科室,并作為獎懲的依據。

      七、分管領導要定期深入各科進行質量管理檢查,了解和掌握危重疑難病人的檢查診斷、治療和搶救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第2篇 醫院醫療質量評析工作制度

      醫院醫療質量評析制度(三)

      (一)醫院成立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負責醫療質量的檢查、評價、分析。醫院的各項制度是保證醫療質量的基礎,各級醫務人員的質量意識、知識水平、技術水平是質量保證的前提,管理人員的檢查、督促、獎懲,是質量改進有效手段。

      (二)醫療質量實行二級評析制度,即各級醫務人員由科主任、護士長評析,科室由醫院質量管理委員會評析。個人每年評析一次,記入個人技術檔案。科室每月評析一次,其分數作為科主任和科室獎金發放的系數。每季由醫院質量管理委員會對全院的醫療質量作出評析報告、向院長報告。

      (三)評析材料來源于三個方面:日常檢查、統計指標、專項考核。日常檢查有夜查房、管理小組的專項檢查、質控檢查、滿意度測定等。統計指標主要有平均住院日、周轉率、出入院診斷符合率、搶救成功率、治愈好轉率、院內感染率、三日確診率、床位使用率、成份輸血率等。專項考核有三級查房、病歷質量考核、業務知識、技術操作考核等。評析標準:各臨床科室的臨床醫療質量及護理質量按三級乙類醫院評審標準檢查評析。

      (四)麻醉科、藥劑科、檢驗科、放射科、物檢科等科室均應達到室內質控的各項要求,并按三級乙類醫院評審標準檢查評析。

      (五)個人評析依據業務知識、技能水平、工作量、查房質量、醫療缺陷、遵守制度、病人滿意度、有關指標等。

      (六)院長查房是醫療質量評析的一個重要方面,凡本月查到的科室,以院長查房綜合評價的分數為準。

      (七)評析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質量管理須建立循環管理體系,因此,評析報告應及時反饋給有關方面,并提出改進措施。

      (八)評析細則另行制訂。

      第3篇 某醫院醫療質量控制信息反饋制度

      醫院醫療質量控制信息反饋制度

      1、醫療質量控制信息主要包括醫療質量控制標準、質量管理規定的執行情況,醫療技術與專科技術、科研教學、醫療安全的檢查情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病人滿意度等。

      2、財務科負責收集、統計各項醫療數據,每月提供院領導并向相關科室反饋。

      3、科室質量控制小組應每天對本科室進行醫療質量檢查,利用周會、科務會反饋本科室醫療質量控制信息。

      4、各職能部門每月均要按醫療質量標準,逐項進行檢查,記錄執行情況,匯總到醫務科,將醫療質量控制信息整理、護理部負責護理質量控制信息的收集整理,提出整改措施及整改意見,每月利用科主任、護士長會反饋到科室,并定期以簡報形式向全院通知。

      5、財務科每月將醫療質量控制成本信息匯總成冊,提供院領導決策,每季度向相關科室反饋本科室的醫療治療質量控制成本。

      6、糾風辦負責收集醫療服務質量信息,每季度向全院反饋。

      第4篇 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制度

      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制度范文2

      醫療質量是醫院發展之本,優質的醫療質量必然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保證我院在醫療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不斷發展,根據我院具體情況,特制定我院醫療質量管理制度,以求正確有效地實施標準化醫療質量管理,提高醫療質量,確保醫療安全。

      一、指導思想

      (一)實行全面質量管理和全程質量控制。建立從患者就醫到離院,包括門診醫療、病房醫療和部分院外醫療活動的全程質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質量管理體系。明確管控內容并將其納入醫療管理部門的日常工作,實施動態監控并與科室目標責任制結合,保證質控措施的落實。

      (二)以規章制度和醫療常規為依據,本制度將在運行中不斷修訂完善。

      (三)強化各項醫療技術細節控制,認真落實各項醫療核心制度,將醫務人員的醫療行為最大限地引導到醫療規范中來。

      (四)質量控制部門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干預,對多因素影響或多項診療活動協同作用的質量問題,進行專門調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預措施。

      二、醫療質量管理體系

      全程醫療質量控制系統由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科室醫療質量控制小組的院、科兩級管理組織組成。

      (一)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

      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由院領導、專家教授、醫教科、護理部負責人組成,院長任主任,院長是醫療質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者。醫療質量控制辦公室(醫務部)作為常設的辦事機構。其職責分述如下:

      1、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職責

      (1)教育各級醫務人員樹立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思想,改進醫療作風,改善服務態度,增強質量意識。保證醫療安全,嚴防差錯事故。

      (2)審校醫院內醫療、護理方面的規章制度,并制定各項質量評審要求和獎懲制度。

      (3)掌握各科室診斷、治療、護理等醫療質量情況.及時制定措施,不斷提高醫療護理質量。

      (4)對重大醫療、護理質量問題進行鑒定,對醫療護理質量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要求。

      (5)定期向全院通報重大醫療、護理質量情況和處理決定。

      (6)對院內有關醫療管理的體制變動,質量標準的修定進行討論,提出建議,提交院長辦公會審議。

      2、醫療質量控制辦公室職責

      (1)醫療質量控制辦公室接受主管院長和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的領導,對醫院全程醫療質量進行監控。

      (2)定期組織會議收集科室主任和質控小組反映的醫療質量問題,協調各科室質量控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

      (3)抽查各科室住院環節質量,提出干預措施并向主管院長或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匯報。

      (4)收集門診和病案質控組反饋的各科室終未醫療質量統計結果,分析、確認后,通報相應科室人員并提出整改意見。

      (5)每季度向醫院提出全程醫療質量量化考核結果,以便與績效工資掛鉤。

      (6)定期編輯醫療質量簡報和不良醫療文件在院內部網上公布。

      (二)科室醫療質量控制小組職責

      科室是醫療質量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醫療質量的第一責任者。科室質控小組職責如下:

      (1)各科室醫療質量控制小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護士長和其他相關人員3-5人組成。

      (2)結合本專業特點及發展趨勢,制定及修訂本科室疾病診療常規、藥物使用規范并組織實施,責任落實到個人,與績效工資掛鉤。

      (3)定期組織各級人員學習醫療、護理常規,強化質量意識。

      (4)參加醫療質控辦公室的會議,反映問題。收集與本科室有關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

      三、醫療質量控制指標

      (一)過程控制指標如下:

      1.門診醫師

      (1)嚴格執行首診醫師負責制。

      (2)詢問病史詳細、物理檢查認真,要有初步診斷。

      (3)門診病歷書寫完整、規范、準確。

      (4)合理檢查,申請單書寫規范。

      (5)具體用藥在病歷中記載。

      (6)藥物用法、用量、療程和配伍合理。

      (7)處方書寫合格。

      (8)第二次就診診斷未明確者,接診醫師應:a. 建議專科就診;b.請上級醫師診視;c. 收住院。

      (9)第三次就診診斷仍未明確者,接診醫師應:a. 收住院;b. 患者拒絕住院需履行簽字手續。

      (10)按專科收治病人。

      (11)按病情需要,注明特殊入院方式:車送或陪護。

      2.病房住院醫師

      (1)病人入院30分鐘內進行檢查并作出初步處理。

      (2)急、危、重病人應即刻處理并向上級醫師報告。

      (3)按規定時間完成病歷書寫(普通病人24小時、危重病人6小時內完成;首次病程記錄當班完成,急診病人術前完成)。

      (4)病歷書寫完整、規范,不得缺項。

      (5)24小時內完成血、尿、便化驗,并根據病情盡快完成肝、腎功能、胸透和其它所需的專科檢查。

      (6)按專科診療常規制定初步診療方案。

      (7)對所管病人,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診一次。

      (8)按規定時間及要求完成病程記錄(會診、術前討論、術前小節、轉出和轉入、特殊治療、病人家屬談話和簽字、出院小節和死亡討論等一切醫療活動均應有詳細的記錄)。

      (9)對所管病人的病情變化應及時向上級醫師匯報。

      (10)診療過程應遵守消毒隔離規定,嚴格無菌操作,防止醫院感染病例發生。若有醫院感染病例,及時填表報告。

      (11)病人出院時須經上級醫師批準,應注明出院醫囑并交代注意事項。

      3.病房主治醫師

      (1)及時對下級醫師開出的醫囑進行審核,對下級醫師的操作進行必要的指導。

      (2)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在24小時內進行首次查房。除對病史和查體的補充外,查房內容要求有:①診斷及診斷依據;②必要的鑒別診斷;③治療原則;④診治中的注意事項。

      (3)新入院的急、危、重病人隨時檢查、處理,并向上級醫師匯報病情。

      (4)及時檢查、修改下級醫師書寫的病歷,把好出院病歷質量關,并在病歷首頁簽名。

      (5)入院3天未能確診或有跨專業病種的病例時應及時舉行科內或科間會診。

      (6)待診病人在入院1周內仍診斷不明時,向主任請示病例討論或院內會診。

      (7)按科室規定正確分級使用抗生素和

      專科用藥。

      (8)手術和介入治療前親自檢查病人,做好術前準備,按手術分級管理標準擬訂嚴密的手術方案并實施。術后即刻完成術后記錄,24小時完成手術記錄。

      (9)術后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并做好術后工作。

      (10)負責治愈患者出院的審批手續,并向上級醫師匯報。

      4.病房主任(副主任)醫師

      (1)組織或參與制定本科質量管理方案、各項規章制度、診療和操作常規。

      (2)指導下級醫師做好醫療工作,督促檢查下級醫師執行各項制度和診療常規。

      (3)對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求72小時內進行首次查房;危重病人至少每日查房1次;病人病情變化應隨時查房;每周組織全科查房2次。

      (4)查房內容除對病史和查體的補充外,普通病人應有:①診斷及其診斷依據;②鑒別診斷;③治療原則;④有關方面的新進展。未確診病人應有:①鑒別診斷;②明確的診斷思路和方法;③擬定相應的治療措施。危重病人應有:①當前的主要問題;②解決主要問題的方法。

      (5)疑難病例及入院1周未確診病例,組織科內討論或院內會診,必要時向醫務處申請院外會診或遠程會診。

      (6)指導和監督下級醫師正確分級使用抗生素和專科用藥。

      (7)組織術前和重要治療前病例討論,指導下級醫師做好術中、術后醫療工作。重大手術和重要治療要親自參加。

      (8)審批未愈患者出院,并指導病人出院后的繼續治療。

      (9)審簽主治醫師審查的轉科、出院病歷。

      5、其他:

      (1)急診搶救病人院后開始處置時間≤5分鐘。

      (2)院內急會診到位時間≤10分鐘。

      (3)急診檢查一般項目報告出結果時間≤2小時。平診檢查一般項目報告時間≤24小時。

      (二)終末控制指標如下:

      1、出入院診斷符合率≥90%

      2、急重癥搶救成功率≥84%

      3、無菌甲級愈合率≥97%,無菌切口感染率≤0.5%

      4、病床使用率≥85%

      5、院內感染率≤7%,漏報率為0

      6、傳染病漏報率為0

      7、合理使用抗生素

      8、平均住院天數,平均門診人次。

      9、平均門診人次醫療費用。

      10、單病種人均住院費用。

      11、病歷質量甲級率≥90%,不能出現丙級病歷。

      12、臨床與放射診斷符合率≥90%

      13、臨床診斷與病理診斷符合率≥90%

      14、三日確認率≥95%

      15、*片甲級率≥30%,不能出現丙級

      16、麻醉死亡率<0.02%

      17、化驗室質控vis<150

      18、門診病歷合格率≥90%

      四、檢查考核辦法:

      1、科主任每周組織質管小組進行自查。制度不落實的,每次扣2分;執行

      不完整的,每項扣1分。各項扣分均到個人,并與個人獎金掛鉤。

      2、醫務部每周對各科室抽查1-2次。診療環節中的質量問題,每項指標扣個人2分,扣主任1分;統計指標,每項不達標扣個人1分,科主任0.5分。

      第5篇 人民醫院醫療質量安全事件責任追究制度

      人民醫院醫療質量安全事件責任追究制度為妥善處理醫療質量安全事件,在總結經驗教訓基礎上,保障醫療安全,防范重大醫療過失行為、醫療事故,切實維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維護醫療秩序,促進醫院管理和醫療質量的提高,經院長辦公會研究同意,依據《***省醫療質量安全事件責任追究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特制定我院醫療事故爭議責任追究制度。

      一、醫療質量安全事件定性

      (一)、科室發生醫療質量安全事件后,先由科室根據國家及醫院相關規定進行及時討論,明確責任和性質,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提出處理意見,報醫務部等職能部門批準。

      (二)、醫務部等職能科室對糾紛科室的報告進行初步審核,對科室定性與醫院規定不相符者,醫務部等職能科室有權否定,要求科室重新認定,并向院部報告。

      (三)、科室、醫務部等認定有困難、或性質后果特別嚴重、或糾紛科室對職能科室的意見持異議者,可由醫務部組織醫院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專家進行分析討論,對糾紛進行醫療技術過失討論和違反醫療規范討論明確醫療質量安全事件程度大小(一般、重大、特大醫療質量安全事件),再明確責任程度追究相關當事醫務人員和科室責任。

      1、醫療質量安全事件程度定性

      (1)、違反醫療規范討論:由質控部在醫療糾紛發生后醫療質量安全事件定責答辯會日前3日依照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提出當事醫務人員是否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構成違規,構成違規者確定醫療質量安全事件程度大小。

      (2)、醫療技術過失討論:根據患者對醫療質量安全事件提出質疑要點和科室、醫務部初步提出質疑意見及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專家現場提問、歸納對醫療糾紛是否因技術操作過失造成患者一般功能障礙、嚴重功能障礙、死亡構成缺陷,構成缺陷者確定醫療質量安全事件程度大小。

      2、醫療行為責任程度定性:

      全部責任:患者人身損害后果完全是由于診療過失行為造成。

      主要責任:患者人身損害后果主要是由于診療過失行為造成,所患疾病和其他因素僅起次要作用。

      次要責任:患者人身損害后果是所患疾病不可逆的必然轉歸,診療過失行為在損害后果的形成中起次要作用。

      輕微責任:患者人身損害后果是所患疾病的不可逆的必然轉歸,診療過失行為在損害后果的形成中起輕微作用。

      承擔認定工作的院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委員,應由相關專業5人以上單數組成。

      經醫學會鑒定為醫療事故的,責任程度按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出具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為準。

      二、醫療質量安全事件所致醫院損失由科室及個人承擔比例。

      1、按解決醫療質量安全事件發生總費用的其扣發比例見如下:

      責任程度

      科室

      個人

      全部責任

      50%

      50%

      主要責任

      40%

      40%

      次要責任

      25%

      25%

      輕微責任

      15%

      15%

      扣發金額最低當事人200元、所在科室200元,最高當事人不超過20000元、所在科室不超過20000元,科室主任按當事人的10%比例承擔。

      科室因解決醫療質量安全事件發生總費用計入科室成本最高限額為20萬元。

      2、個人承擔部分,由醫院相關財務部門每月從個人工資或效益工資中扣除。

      3、發生醫療質量安全事件的科室和個人,如涉及到減免醫療費和(或)醫療賠(補)償的(包括直接、間接費用),全部由科室列支。

      三、醫療質量安全事件的其他行政處罰

      1、一般醫療質量安全事件

      當事人:書面檢查;科內會議檢討;院周會上點名批評;取消評先資格;酌情給予吊銷處方權及手術權1個月。

      當事科室:扣除所在科室當月醫療質量評分中的相應考核分值。

      2、重大醫療質量安全事件

      當事人:書面檢查;周會點名批評、通報批評直至停職;取消評先資格;酌情給予降聘,吊銷處方權及手術權半年,2年內停止專業技術職務晉升。

      當事科室:扣除所在科室當月醫療質量評分中的相應考核分值;給予當事科室院周會批評;對科室負責人給予院周會批評;取消科室及科室負責人評先資格。

      3、特大醫療質量安全事件

      當事人:書面檢查;取消評先資格;院周會點名批評、通報批評直;酌情給予吊銷處方權及手術權1年,3年內停止專業技術職務晉升,解聘。

      當事科室:扣除所在科室當月醫療質量評分中的相應考核分值;給予當事科室院周會批評、取消當年評先資格;對科室負責人、科委會給予院周會批評、取消當年評先資格、通報批評、降職降聘。

      4、未經醫務部批準擅自邀請外院專家來院會診、或擅自外出醫療服務而造成的醫療質量安全事件,由本人或科室負責處理并承擔全部后果,由此對醫院聲譽造成不良影響的,醫院將按“責任程度”進行加重處理,追究其責任。

      5、對十二個月內發生兩起以上“責任程度為主要責任以上”的醫療事故或造成重大不良社會影響的醫務人員,從重處理,直至吊銷執業證書。

      6、當事人極端不負責任,導致病員死亡,情節惡劣觸犯《刑法》構成醫療事故罪,已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的,醫院將報請衛生行政部門做出依法吊銷其執業資格及開除公職的行政處罰。

      第6篇 附三人民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制度

      第三人民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制度

      1、醫療質量是醫院管理的核心內容和永恒的主題,醫院必須把醫療質量放在首位,把質量管理是不斷完善、持續改進的過程,要納入醫院的各項工作。

      2、醫院要建立健全醫療質量保證體系,即建立院、科二級質量管理組織,職責明確,配備專(兼)職人員,負責質量管理工作。

      2.1 醫院設置的質量管理與改進組織(例如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病案管理委員會、 藥事管理委員會、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輸血管理委員會)要與醫院功能任務相適應,人員組成合理,職責與權限范圍清晰,能定期召開工作會議,為醫院質量管理提供決策依據。

      2.2 院長作為醫院醫療質量管理第一責任人,應認真履行質量管理與改進的領導與決策職能;其它醫院領導干部應切實參與制定、監控質量管理與改進過程;

      2.3 醫療、護理、醫技職能管理部門行使指導、檢查、考核、評價和監督職能。

      2.4 臨床、醫技等科室部門主任全面負責本科室醫療質量管理工作。

      2.5 各級責任人應明確自己的職權和崗位職責,并應具備相應的質量管理與分析技能。

      3、院、科二級質量管理組織要根據上級有關要求和自身醫療工作的實際,建立切實可行的質量管理方案。

      3.1 醫療質量管理與持續改進方案是全面、系統的書面計劃,能夠監督各部門,重點是醫療、護理、醫技科室的日常質量管理與質量的危機管理,

      3.2 質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內容包括:建立質量管理目標、指標、計劃、措施、效果評價及信息反饋等,加強醫療質量關鍵環節、重點部門和重要崗位的管理。

      4、健全醫院規章制度和人員崗位責任制度,嚴格落實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核心制度:

      4.1 核心制度包括首診負責制度、三級醫師查房制度、分級護理制度、疑難病例討論制度、會診制度、危重患者搶救制度、術前討論制度、死亡病例討論制度、查對制度、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與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術準入制度等。

      4.2 對病歷質量管理要重點加強運行病歷的實時監控與管理

      5、加強全員質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樹立質量和安全意識,提高全員質量管理與改進的意識和參與能力,嚴格執行醫療技術操作規范和常規;醫務人員“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必須人人達標。

      6、質量管理工作應有文字記錄,并由質量管理組織形成報告,定期、逐級上報。通過檢查、分析、評價、反饋等措施,持續改進醫療質量,將質量與安全的評價結果納入對醫院、科室、員工的績效評價評估。

      7、建立與完善醫療質量管理實行責任追究的制度、形成醫療質量管可追溯與質量危機預警管理的運行機制。

      8、加強基礎質量、環節質量和終末質量管理,要用《診療常規》指導對患者診療工作,有條件的醫院要逐步用《臨床路徑》規范對患者診療行為。

      9、逐步建立不以處罰為目標的,是針對醫院質量管理系統持續改進為對象的不良事件報告系統,能夠把發現的缺陷,用于對醫療質量管理制度、運行機制與程序的改進工作。

      10、建立與完善目前質量管理常用的結果性指標體系基礎上,逐步形成結果性指標、結構性指標、過程性指標的監控與評價體系。

      第7篇 醫院醫療質量控制科科長工作制度

      1.在主管院長和醫務護理部部長的領導下,具體組織實施全院醫療質量管理的各項工作,并及時請示、總結和匯報。

      2.及時對全院醫療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提出意見和建議,確保院、科二級質量管理組織體系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3.負責修訂全院醫療服務質量管理目標、計劃、方案、措施等,經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或主管院長審批后組織實施。

      4.負責對全院員工進行醫療質量、醫療安全管理的教育和培訓。

      5.組織修訂全院臨床、醫技科室醫療質量規范和標準。

      6.負責臨床、醫技科室日常醫療文書表單的編寫和修訂。

      7.負責組織協調各相關職能部門對全院臨床、醫技等科室的醫療質量運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獎評,并對監督考評結果進行通報。

      8.及時發現全院各部門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或隱患,并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或指導其進行整改,以促進醫療質量持續改進。

      9.負責組織編輯和發放《醫療服務質量管理通訊》工作。

      10.開展醫療服務質量管理的科學研究工作。

      第8篇 某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

      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

      為切實提高醫療質量,規范醫療行為,保障醫療安全,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滿意的醫療服務,根據上級有關醫療政策、法規,結合我院實際,特制定我院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

      一、調整組建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人員

      主 任:z

      副主任:z

      成 員:z

      二、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

      1、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對醫療質量管理進行監督檢查評價。

      2、嚴格執行衛生部頒布的臨床技術操作規范。

      3、負責醫院各科申報一般診療新技術準入的審批。

      4、制定醫療質量檢查標準和評價標準。

      5、定期召開會議,聽取醫療質量檢查反饋,制定改進措施。

      6、每月對醫療質量進行評定。

      7、每月對臨床和醫技部門進行質控排名,按規定進行獎懲。

      8、定期向各科室通報醫療質量情況,組織交流經驗,督促整改。

      9、對合理用藥、合理檢查進行督查指導。

      第9篇 醫院醫療質量控制科科員工作制度

      1.遵守國家醫療衛生法律法規,以及醫院各項規章制度。

      2.服從科長領導,執行科長的決定。

      3.負責完成科室各項日常工作和事務。

      4.根據科室分工,完成醫療質量管理、控制的各項工作任務。

      5.做好各類工作文件、檔案、數據、信息的整理和歸檔管理。

      6.完成對各臨床、醫技、門急診等科室或部門的醫療質量監控工作。

      7.向相關科室或部門做好醫院質量管理政策措施的解釋工作,并指導各科室完成質量控制任務和目標。

      8.及時發現各科室或部門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醫療質量問題或缺陷,認真記錄、歸納總結,并及時向科長匯報。

      9.向科長提出工作意見和建議。

      10.努力學習醫療質量管理專業理論知識和方法,認真實踐、總結和提高。

      第10篇 附二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制度

      附屬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制度

      1、醫院成立醫療質量管理、病案管理、院感管理、輸血管理、藥事管理、護理質量管理六大管理組織,全面負責實施醫療質量管理。

      2、醫務科、護理部具體組織實施醫療質量管理。負責制訂并具體組織落實全院的醫療質量管理方案。每月匯總質量考評資料并在全院中層干部會上進行點評、通報,督促和落實整改。

      3、為加強科室醫療質量管理工作,各科室設質量管理小組,按'質量考核標準',經常督促、檢查、分析本科室的醫療質量問題,同時參加科與科之間的質量互查工作。

      4、醫療質量管理程序分為:

      1)自查:各科室質量管理小組每月按醫院'質量考核標準'逐條自查自評,強調實事求是的作風,要求將自查的原始資料記錄留底備查。

      2)互查:各科室由醫務科、護理部指定互查對像及互查內容。要求認真負責、不徇私情,按規定內容逐條考核,并填好互查表。

      3)抽查:由醫務科、護理部及各專業質量管理小組定期抽查各科室醫護質量,抽查中發現的重大問題,由醫務科、護理部匯總交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討論解決。

      5、院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根據自查、互查及抽查結果,每半年評出各科室成績進行獎懲,并幫助有關科室改進工作,提高醫療質量。

      第11篇 醫院醫療質量觀察員制度

      z醫院醫療質量觀察員制度

      為進一步持續改進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建立完善的、全院全員廣泛參與的醫療質量管理體系,多渠道暢通醫療質量管理溝通與反饋機制,醫院特制定醫療質量觀察員制度。

      1、醫療質量觀察員是指經過相關培訓、參與醫院的日常業務和管理工作、能對醫療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建議和意見、推進醫療質量和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的員工。

      2、觀察員由科室推薦、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委員討論通過并聘請的方式產生。醫療質量觀察員應具有較強的專業業務素質、能力,有較高的工作熱情和負責的工作態度,為人正直、作風正派。科室副職或助理、護士長、醫療組長優先考慮。

      3、醫療質量觀察員要全面及時了解和監督各崗位醫療質量管理情況,切實履行職責。要做到“三觀察、兩提出”,即觀察質量管理進展、觀察質量存在的問題、觀察質量管理成效,提出質量改進意見、提出質量改進建議。

      4、醫療質量觀察內容涵蓋醫療質量全過程、全方面,包括基礎質量、環節質量與終末質量。

      5、醫院建立醫療質量觀察員會議和活動機制,定期組織召開醫療質量觀察員會議或座談會,組織質量管理活動,暢通質量觀察結果的溝通與反饋渠道,總結質量觀察結果與成效。

      6、醫院負責對醫療質量觀察員進行質量管理相關知識的培訓,使質量觀察員了解質量管理新知識,掌握醫療質量管理動態,從而提高質量觀察員觀察能力。

      7、醫院專設醫療質量觀察員平臺,如在《醫療質量通訊》或院內網等設專欄,觀察員的體會、意見或建議等信息可直接予以上報,或直接報各職能科室,醫療質量管理科專門負責質量觀察員意見的收集、整理與上報院部、反饋等工作。

      第12篇 市人民醫院醫療質量監控制度

      某市人民醫院醫療質量監控制度

      1、每個月組織一次會議對醫療質量、醫療安全進行分析、討論。

      2、每個星期兩次(周二、周五下午),由醫院病歷檢查小組對全院臨床科室的現診病歷和歸檔病歷進行檢查,并做統計分析。

      3、每季度對門急診病歷進行抽查一次。

      4、每個月對各種申請單、門急診處方進行一次抽查。

      5、每個月一次由抗生素檢查小組對全院臨床科室使用抗生素的合理性進行抽查,并做統計分析。

      市人民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制度(十二篇)

      市人民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制度一、醫療質量是醫院管理工作的核心,必須建立健全醫療質量管理量化標準和保證措施。二、加強醫療質量管理教育,強化醫務人員的質量意識,利用典型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推薦專題

      相關醫療質量信息

      • 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制度(十二篇)
      • 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制度(十二篇)65人關注

        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制度范文2醫療質量是醫院發展之本,優質的醫療質量必然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保證我院在醫療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不斷發展,根據我院 ...[更多]

      • 附二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制度(十二篇)
      • 附二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制度(十二篇)60人關注

        附屬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制度1、醫院成立醫療質量管理、病案管理、院感管理、輸血管理、藥事管理、護理質量管理六大管理組織,全面負責實施醫療質量管理。2、醫務科 ...[更多]

      • 華都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制度(十二篇)
      • 華都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制度(十二篇)31人關注

        華都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制度1.醫院必須把醫療質量放在首位,把質量管理納入醫院的各項工作中。2.醫院要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即建立院、科二級質量管理組織,配備專(兼)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