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學校會計電算化制度3
學校會計電算化制度(三)
1、開展會計電算化工作,促進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提高會計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
2、財務人員加強電算化知識培訓,積極鉆研電算化業務。
3、配備的會計軟件應達到財政部《會計核算軟件基本功能規范》的要求,滿足學校實際工作需要。
4、應充分利用現有數據進行會計分析與預測。
5、采用電子計算機編制書面會計憑證、帳簿、報表應符合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要求,字跡清晰,作為會計檔案保存。
6、記賬憑證、總分類賬、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帳要按照有關財政、稅務、審計等部門要求及時打印輸出。
7、明確規定上機操作人員對會計軟件的操作,對操作密碼加強管理。
8、電算化會計檔案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塵工作,重要會計檔案準備雙份,存放在兩個不同的地點。
第2篇 雷鋒學校會計電算化管理制度
沙長雷鋒學校會計電算化管理制度
一、財務機房管理
為了確保機房安全高效持久運行,特制定本制度
1、只有財會室內部工作人員才有資格擔任機房的系統管理員、數據錄入員。
2、所有機房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無證及非機房工作人員不得隨意動用機房設備和上機操作;專職工作人員不得隨意在計算機上干私活或未經領導批準的業務。
3、運行會計軟件的計算機必須放置在財會室。
4、機房工作人員負責機房各種計算機設備的保管和定期維護,機房應設置禁火、禁煙、禁水等標志,以保證機器有良好的工作環境,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5、為保證會計數據的安全保密,無關人員不得進人機房。
6、嚴格執行會計數據的管理規定,保證會計數據的完整性,預防計算機病毒,及時將有關存檔的數據進行打印或者備份,對磁性介質存放的數據要保存雙備份,并交檔案室歸檔。
二、計算機管理
(一)、操作權限控制
操作權限是指系統的種類操作人員所能進行操作的權限。操作權限控制包括以下內容:
1、系統管理員一般具有最高的權限。
2、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憑證輸入數據,不得擅自修改憑證數據,如發現差錯,應在輸入計算機前及時反映給憑證編制人員或系統管理員;已輸入計算機的會計數據,在記賬前發現差錯,可按憑證數據進行修正;如在記賬之后發現差錯,必須另做憑證,采用補充登記法或紅字沖銷法,錄入計算機。
3、審核員只具有審核權。
4、系統維護人員必須按有關的維護規定進行操作,除了系統維護員外,其他人員不得直接打開數據庫文件進行操作,不允許隨意增刪、修改數據、源程序和數據庫文件的結構。
5、出納人員、會計軟件開發人員不允許進行系統性的操作。
(二)、操作規程控制。
操作規程控制主要指操作中應注意的事項,是保證計算機會計系統正確、安全運行,防止各種差錯的有力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操作人員在上機操作前后,應進行上機操作登記,填寫姓名、上機時間、操作內容,供系統管理員核實;
2、操作人員的操作口令應注意保密,不能隨意泄露;操作人員必須嚴格按操作權限操作,不得越權和擅自上機操作或從事與工作無關的操作;
3、每次上機完畢,應及時做好所需的各項備份工作,以防發生意外事故;
4、嚴禁使用來歷不明的軟盤和進行各種非法拷貝工作,以防計算機病毒的侵入;
5、操作人員離開機房前,應執行相應命令退出會計軟件。
三、軟、硬件管理
計算機系統都是建立在相應的軟、硬件基礎之上,加強軟、硬件的管理是保障整個計算機系統安全、有效、正常運行的重要基礎工作之一。
(一)、軟件管理
計算機會計系統的軟件主要是指會計軟件,會計軟件是由發人員根據具體會計工作,利用一種或多種計算機語言編制的軟件。它用于配合計算機完成記賬、算賬、報賬以及部分會計管理和會計輔助決策等工作。廣義上的軟件還包括計算機所使用的操作系統及數據庫管理系統等應用程序。
1、必須購買和使用取得許可或授權的正版軟件;其中所使用的會計軟件必須符合《商品化會計核算軟件評審規則》的規定,必須達到《會計核算軟件基本功能規范》的要求。
2、計算機軟件應作為會計檔案進行管理。檔案管理員應建立相應的軟件使用記錄,并保證軟件安全性和完整性,對于磁性介質存儲的軟件要定期進行檢查,出現問題及時上報處理,以備在必要時能及時提供。
3、正確使用各種軟件,軟件的使用必須報財務主管,經同意后登記使用,使用者必須是財會室系統管理員或者具有一定計算機水平的操作人員,一般不得外借使用。
4、指定專業人員對軟件進行正確性、適應性和完善性維護。在條件不能滿足的情況下,與所有軟件商建立聯系,及時獲取軟件商對軟件修改、升級的情況,對擁有軟件進行相應的修改和升級,出現問題及時向供應商反映,征求解決辦法。
(二)、硬件管理
硬件包括計算機系統使用的所有機器設備,對硬件的管理和維護是系統整個生命周期中最重要、最費時的工作,貫穿于系統的整個生命周期,不斷重復出現,直到系統過時和報廢為止。主要由具有一定計算機水平的系統管理員執行。
1、妥善保管所有機器設備,實行責任制管理,使用者負責所操作設備的保管和清潔等基本工作。
2、系統管理員定期進行硬件的檢查工作,并做好檢查記錄。
3、在系統運行過程中出現問題及時向系統管理員報告,進行故障分析和排除,建立設備問題處理記錄。
4、在設備更新、擴充、修復時,由系統管理與維護人員共同決定,并報告財務主管同意后,再由系統維護人員實施安裝和調試。
5、按照正常使用需要,要購買必需的工具書、工具,儲備一定的零件、耗材,以備用。
第3篇 中學/學校會計電算化賬務處理制度
中學學校會計電算化賬務處理制度
本單位按照紅橋教委財務科的要求,統一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制定的《政府預算收支科目》設置和使用會計科目。
具體賬務處理程序如下:
一、會計憑證包括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
1.原始憑證的格式、內容、填制方法、審核程序等必須符合會計制度的要求。
2.記賬憑證的內容、填制方法、所附原始憑證、更正錯誤方法等符合會計制度要求,經有關人員簽字,字跡清楚,裝訂整齊。
3.對不符合會計制度要求的原始憑證必須退回、糾正。
二、會計憑證的傳遞程序
1.各項日常費用的支出必須由經手人簽字后,由單位領導批準同意后交主辦會計審核并由出納辦理報銷。
2.由出納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
3.由會計對已輸入電腦的記賬憑證進行審核和記賬工作。
4.月末進行結賬,編制會計報表。
5.對數據進行備份。
6.打印記賬憑證。
7.會計人員將有關憑證、報表、進行整理,裝訂成冊,妥善保管。
第4篇 學校會計電算化操作管理制度
學校會計電算化操作管理制度6
會計電算化制度是對會計人員操作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工作的制度,具體內容如下:
1.會計電算化微機是會計電算化專用機器,只能財會人員使用,進行有關記賬、統計、做工資等整理會計資料工作使用,禁止非指定人員操作計算機,會計電算化應專機專用,計算機內不得安裝與財務管理無關的軟件。
2.未經授權的人員,一律不準進入會計電算化系統,由系統管理員授權的人員也只能在所給定的權限內使用電算化系統,不得越權操作。
3.經授權使用電算化的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說明書的規定進行操作,必須保證其“口令”(密碼)不為他人知曉,并定期或不定期修改本人“口令”。
4.經授權使用電算化的人員,不得用本人的密碼進入系統而由他人代為操作。在離開工作崗位時必須逐級退出電算化系統,不允許在沒有退出系統的情況下離開工作室。未經系統管理人員許可,任何人員不得對數據庫文件進行修改、刪除等操作。
5.定期保養計算機硬件設備及周圍環境整潔,注意通風、防火、防磁、防雷擊、防鼠害、防靜電,保證硬件系統正常運行。
6.計算機在運行過程中出現硬件故障時,應做好登記并及時通知計算機維護人員處理。
7.健全必要防病毒措施,安裝防病毒卡或使用防病毒軟件,并定期進行版本升級。使用所有外來軟盤時,必須先對軟盤進行病毒檢測,防止病毒感染。
發生數據丟失、混亂等情況,應使用會計軟件中的索引功能,或備份數據進行數據恢復。無法自行解決時,做好故障記錄,及時通知計算機維護人員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