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村衛生室藥品管理制度
一、認真執行《藥品管理法》及相關規章制度。加強藥品管理,為農民群眾提供有效、安全、放心的藥物。
二、村衛生室必須按照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基本用藥目錄,規范藥品的采購、使用與管理。不得將村衛生室作為企業藥品零售點。
三、藥房獨立設置,布局科學、合理,符合衛生學要求,方便病人取藥。
四、藥房管理規范,分工明確,陳列、擺放有序,特殊藥品專人負責保管。
五、村衛生室藥品以區為單位集中統一配送,建立藥品入庫驗收登記簿。藥品購進票據存放不得少于5年。
六、堅持合理用藥,因病施治,注意配伍禁忌,確保藥品使用安全、有效。
七、藥房必須憑處方調劑發藥,認真核實、查對,防止差錯事故發生。
八、定期清查藥房,做到藥賬相符。及時清除變質、過期、失效藥品。
九、按規定使用合格的一次性無菌器械,使用后毀形、消毒,統一銷毀,并有記錄。
十、主動配合藥品監督部門的檢查與技術指導,嚴格執行相關規定。
第2篇 x村辦公區域衛生管理制度
為保持村辦公區域內優雅整潔的環境,鼓勵全體工作人員自覺維護公共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特制定本制度。
一、衛生責任區的劃分
1.村辦公區域劃分五個衛生責任區,實行專人負責制度。各責任區分工情況如下:
第一責任區:廚房、衛生間、臥室。責任人:代詩寶、邢宏祥。代詩寶負責臥室、衛生間;邢宏祥負責廚房。
第二責任區:村會議室。責任人:許方友。
第三責任區:村黨員活動室。責任人:孫道珍、孫繼林。
第四責任區:計劃生育辦公室。責任人:倪宗梅、湯玲。
第五責任區:廁所。責任人:代詩寶、倪宗梅。代詩寶負責男廁所;倪忠梅負責女廁所。
2.如集體使用某一辦公區域,實行 “誰使用、誰清掃”原則,使用人必須保證使用地清潔。
3.每月最后一周周五為大掃除日,主要對除5個責任區外的區域衛生進行清掃。
二、辦公區衛生標準
1.室內辦公物品擺放整齊、有序,桌面及文卷柜上無雜物,室內無與辦公無關的物品;
2.棚頂無灰吊,墻上及墻上的粘貼懸掛物上無灰塵,墻上不得亂釘亂掛;
3.不得亂扔煙頭,垃圾池垃圾要及時處理;
4.地面清掃及時、干凈;
第3篇 某鄉村衛生室藥品管理制度
鄉村衛生室藥品管理制度
一、村衛生室藥品必須由具有藥品經營資質的藥品批發企業配送或由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代購,不得自行采購。采購藥品應遵照區(縣)衛生局規定的用藥目錄品種。
二、購進藥品必須對藥品的內外包裝、標識、外觀性狀進行檢查,并有真實完整的驗收記錄,驗收記錄和配送清單應保存至藥品有效期后一年。驗收時發現不符合質量要求的藥品應拒收。
三、藥品必須儲存在村衛生室藥房(庫)內,不得存放于其他場所。藥品存放應符合其性能要求,有避光、通風、防潮、防霉、防污染等措施。冷藏藥品放置冰箱,溫度控制在2―10℃,陰涼處存放藥品控制在20℃以下,常溫存放藥品控制在30℃以下,藥房相對濕度控制在45─75% 。每天做好溫濕度和冰箱溫度監測記錄。
四、藥品做到分類陳列并有分類標志,藥品與非藥品、內服藥與外服藥、易串味與一般藥品分開存放,如有二類精神藥品必須專柜加鎖。不合格藥品應單獨存放,并有紅色“不合格”標志。
五、藥箱保持清潔,拆零藥品必須保留原包裝及其標簽,不得重復使用舊藥瓶及其標簽。藥箱內不得存放冷藏藥品,需要使用時隨用隨取,使用后及時按要求存放。拆零藥袋必須注明品名、規格、用法、用量、批號。
六、定期檢查所有藥品質量并做好藥品養護記錄,發現不合格藥品要做好登記,及時報損。不合格藥品必須交由鄉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統一銷毀和處理。
七、藥品實行效期管理,先進先出,近期先用,效期一年內的藥品要有明顯標志,并做好記錄。
八、憑處方調配藥品應嚴格審核處方,詳細告知用法、用量、禁忌及注意事項,嚴防差錯事故的發生。
九、不得使用過期、失效、變質、污染等不合格藥品。
十、隨時收集藥品不良反應,并填寫《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表》,填報內容真實、完整、準確,隨時或每季度集中向轄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分局報告,其中新的或嚴重的藥品不良反應應于發現之日起15日內報告,死亡病例及時報告。
第4篇 鄉鎮衛生院村醫例會管理制度
鄉鎮衛生院村醫例會管理制度
一、鄉村醫生按照衛生院的安排,每月定時到衛生院參加工作例會,不得無故缺席,不得遲到及早退。
二、遵守會議紀律,認真作好記錄,領會會議精神,落實各項工作任務。
三、開會前作好各種工作資料和報表的準備,不得對上交的資料和報表弄虛作假。
四、鄉村醫生要將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在會議上提出,由衛生院研究解決,必要時再向上級反映。
五、鄉村醫生應將每次例會的有關內容及時向村委會匯報,聽取村委會意見,并將信息反饋衛生院。
六、衛生院對每次例會進行考勤,結合鄉村醫生的工作情況作為對其年終考核的重要依據。
第5篇 x鄉村衛生院處方權審批制度
鄉村衛生院處方權審批制度
1、臨床醫師必須在取得執業醫師資格并辦理注冊手續后方可申請。
2、由科室對醫師臨床能力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到醫務科領取處方權審批表,本人填寫完整并由科主任簽署同意授予處方權的意見后,送醫務科審批。
3、醫務科跟據科室的考核結果,并對其執業醫師資格進行審驗后,在處方權審批表上蓋章。
4、經審批合格后,處分權審批表一聯交藥劑科,一聯留給醫務科存檔。
5、醫師的處方權一經批準,其在院內的處方權期限與其在醫院從事醫師工作的期限相同。不能勝任本職工作或在工作中有嚴重失誤的情況下,由醫務科終止醫師處方權。
第6篇 鄉村衛生院健康教育制度
鄉村衛生院健康教育制度
1、 醫務人員健康教育:
(1) 醫護人員每三年必須接受一次健康教育培訓,系統學習健康教育及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掌握必要的傳播手段和溝通技巧。
(2) 所有醫務人員每年至少參加一次本院舉辦的自我保健知識講座等活動,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自覺不吸煙,為患者及家屬樹立榜樣。
2、 門診健康教育:
(1) 門診部主任必須重視并主管門診健康教育,在候診室醒目位置設立閉路電視和健康教育專欄,傳播各科常見病和季節性傳染病的預防、急救等知識,經常更換宣傳內容;督促醫護人員在門診過程中開展健康教育。
(2) 門診醫護人員以口頭講解和健康教育處方等形式,對病人的行為和生活方式給予指導;及時向病人或其家屬發放健康教育宣傳品。
3、 住院健康教育:
(1) 各臨床業務科室主任必須重視并主管住院健康教育,將此項工作納入崗位責任制;住院區設立健康教育專欄,并經常更換宣傳內容;召開醫患(或家屬)座談會或咨詢會,舉辦健康教育講座等。督促檢查醫護人員對病人入院、住院和出院過程中的健康教育工作。
(2) 醫生利用查房和值班時間,針對病人的不同情況給予醫藥衛生保健知識、心理健康教育和行為指導,把指導內容和行為目標提供給責任護士,由護士督促實施;開展和指導護士開展本科室健康教育效果評價。
⑶ 責任護士按護理程序系統搜集資料,評估病人的健康狀況,了解其心理需求,進行心理護理和遵醫行為教育,及時向主治醫生反饋病人信息;協助醫生開展綜合性的健康教育,督促和指導病人實現行為目標;為病人提供出院指導和康復指導,如疾病復發的預防和護理方法,輔助器械的使用和注意事項、康復訓練、隨訪等;開展效果評價。
4、 社區健康教育:
(1) 醫院所屬社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必須重視并主管社區健康教育工作,嚴格按照有關健康教育的規定,完成各項健康教育任務;結合法定宣傳日在社區開展宣傳活動;對老人、婦女、兒童、慢性病人、康復病人以及社區企業職工等進行經常性的人群教育;以電視、健康教育專欄、居民座談會、熱線電話、家庭訪談等方式,滿足社區居民的健康需求;督促全科醫生和護士把健康教育貫穿于健康服務的全過程。
(2) 全科醫生在門診、家庭病床、巡回醫療、康復指導、心理咨詢、醫療咨詢等診療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開展健康教育和行為指導,并交由護士督促實施;開展社區健康教育效果評價。
⑶ 護士協助全科醫生實施健康教育和行為目標,并在導醫、咨詢、特殊護理、臨終關懷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填寫健康檔案,協助全科醫生開展健康教育效果評價。
5、 組織管理工作:
(1) 健康教育必須納入醫院工作計劃,有一名院領導分管。醫院定期召開例會,研究確定全院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及專項經費預算;協調職能科室與各部門、科室的工作,形成合理的健康教育網絡;落實《廣州市衛生系統健康教育工作暫行規定》;對全院健康教育工作進行總結、評比和評價。
(2) 健康教育職能科室或專(兼)職健康教育工作人員,在分管院長的直接領導下,具體負責全院的健康教育業務計劃、組織管理、技術指導和方案實施;組織本院醫務人員參與全市(區)的社會性健康教育活動;督促檢查各部門、科室及社區健康服務中心的健康教育工作及控煙情況;收集、整理、制作和發放各類健康教育宣傳品;開展理論研究、課題設計,指導各部門、科室的健康教育效果評價;計劃和組織全院健康教育的培訓;實施健康教育工作報表制度。
第7篇 某農村環境衛生考核制度
為了加快推進“雙文明”建設,強化環境衛生責任管理、監督管理,確保環境美化、凈化、綠化,實現全鎮環境衛生的長治久潔和持續進步,按照《鎮2023年度村主要干部報酬考核結算辦法》和委發《關于開展“文明交通文明人、文明環境文明鎮”主題活動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制訂本考核制度。
一、考核內容
按照《鎮2023年度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考核評分標準》執行。
二、考核方法
1、考核主體。鎮政府成立環境衛生長效管理考核領導小組,成員由黨政領導、愛衛、城管、環保、農服、新農辦等部門組成。
2、考核方式。分三種進行,一是由鎮職能部門單獨檢查;二是由各職能部門聯合檢查;三是由片長負責,村與村交叉檢查。在考核的具體形式上,實行明查和暗訪兩種形式,以暗訪為主。
3、激勵措施。
(1)在一般情況下,考核按《鎮2023年度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考核評分標準》進行。
(2)為激勵先進,在下列情況下可另行加分:①當月市考核成績在前三名以內的,可分獲20分、15分和10分的獎勵;②當月整體環境獲突破性進展的,在當月適當加分;③在生態式改廁工作上成效明顯的,在季度評定時適當加分。
4、考核評定。考核實行按月評分,每季度通報一次,年度綜合評定。
三、考核獎懲
鎮設環衛管理獎。考核獎勵以綜合評分為依據,達到90分以上的村(含90分,下同)為一等獎,獎勵45000元;85分至90分的村為二等獎,獎勵35000元;80分至85分的村為三等獎,獎勵25000元。
同時,對村主要干部實行年度報酬考核獎罰。完成環境衛生目標管理或考核達標的獎勵2000元,對鎮級以上考核不達標或不合格的扣獎5000元。
四、本考核辦法由環境衛生長效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8篇 度假村酒店環境衛生管理制度
度假村(酒店)環境衛生管理制度
一、環境衛生'六無'規定
1、無四害
2、無積塵
3、無異味
4、無蜘蛛
5、無衛生死角
6、無損壞殘缺品
二、環境衛生'六無'規定
1、無四害
2、無積塵
3、無異味
4、無蜘蛛
5、無衛生死角
6、無損壞殘缺品
三、度假村垃圾分類包裝,分類處理
度假村內的垃圾分類包括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可回收再利用垃圾
(1)可降解利用的塑料類垃圾
(2)紙類垃圾
(3)金屬類垃圾
(4)可回收利用,不易腐無大異味的有機垃圾
2、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1)不可分解、無利用價值的塑料類垃圾
(2)無利用價值的可分解有機垃圾
(3)易腐有異味的有機垃圾
3、對環境會造成污染的垃圾
(1)農藥物品類垃圾
(2)醫療類物品類垃圾
(3)廢舊電池
對垃圾進行專人負責處理,設立定點垃圾暫存處理區,分類包裝、分類存放,用專用的垃圾標認明確于分類垃圾的包裝面,對于易造成環境污染的垃圾要特別分區存放,并當面知會外收垃圾的專業人員,每天對垃圾存放點進行早、午、晚三次的全面清理。
第9篇 某村衛生室藥品管理制度
一、認真執行《藥品管理法》及相關規章制度。加強藥品管理,為農民群眾提供有效、安全、放心的藥物。
二、村衛生室必須按照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基本用藥目錄,規范藥品的采購、使用與管理。不得將村衛生室作為企業藥品零售點。
三、藥房獨立設置,布局科學、合理,符合衛生學要求,方便病人取藥。
四、藥房管理規范,分工明確,陳列、擺放有序,特殊藥品專人負責保管。
五、村衛生室藥品以區為單位集中統一配送,建立藥品入庫驗收登記簿。藥品購進票據存放不得少于5年。
六、堅持合理用藥,因病施治,注意配伍禁忌,確保藥品使用安全、有效。
七、藥房必須憑處方調劑發藥,認真核實、查對,防止差錯事故發生。
八、定期清查藥房,做到藥賬相符。及時清除變質、過期、失效藥品。
九、按規定使用合格的一次性無菌器械,使用后毀形、消毒,統一銷毀,并有記錄。
十、主動配合藥品監督部門的檢查與技術指導,嚴格執行相關規定。
第10篇 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考核制度模版
為切實加強全鎮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著力提升農村環境衛生保潔質量和管理水平,進一步改善農村環境衛生面貌,根據《鎮農村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實施方案》,特制定本制度。
一、考核對象
全鎮12個村。
二、考核內容
重點對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目標落實情況進行考核,主要包括村級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的組織機構建設、村容村貌、農村保潔隊伍建設、經費投入使用、環衛基礎設施建設、長效管理機制的建立運行、農村垃圾收運、清掃處置等內容,考核實行百分制,日常檢查、抽查評分占80%,年終檢查評分占20%。
三、考核方式
考核采取月檢查和年考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一)月檢查
月檢查由鎮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根據《鎮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檢查表》(附件1)進行檢查,采取明查或暗訪的方式,不定期邀請所在村人員參與。檢查情況及時反饋,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有關村應在一周內落實整改措施,并把整改情況報鎮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檢查考核結果每月進行通報,每季度進行排名。
(二)年終考評
年終考評由鎮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實施,在完成12個月度考核內容的同時,根據《鎮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年終考評表》(附表2)逐項打分,依據平時檢查記錄情況及整改落實情況進行年終考評。年終考評得分=月檢查得分總和÷12×80%+年終考評表得分×20%。
四、考核結果與運用
(一)月檢查
12個月檢查平均得分的80%計入年終考評得分。
(二)年終考評
1.作為村級班子及村干部工作實績考核的依據。
2.作為村級班子及村干部評先樹優的依據。
第11篇 c村環境衛生管理制度
范文一
為了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和村容村貌綜合整治工作,進一步搞好本村環境衛生管理,促進村容整潔,減少環境污染,提高群眾健康水平,使本村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化、經常化,特制訂東寨村環境衛生管理制度。
一、村會委環境衛生管理職責
1、東寨村村委會是本村區域范圍的衛生責任管理單位,負責對本村區域范圍內的垃圾收集清運與環境衛生保潔清掃進行統籌管理。各社建立一個垃圾池,主要收集村民日常生活垃圾,村委會設立垃圾清運小組,定期對各社的垃圾池垃圾進行清運。
2、村委會要根據本村的道路、居住區、公共區域等區域范圍劃分環境衛生清掃保潔責任區,安排專職保潔人員對責任區衛生進行清掃保潔,并安排村干部作為指定監督員進行管理。
3、清掃保潔人員要服從管理,認真操作、文明清掃,做到不漏掃、不丟段。
4、村委會要對垃圾收集清運與各社的日常保潔工作進行管理,確保垃圾定點堆放、及時清運。
5、村委會負責每月對責任區內的垃圾收集清運及與各社社長對農戶衛生落實情況進行不定期巡回檢查。
二、農戶衛生保潔責任
1、以講衛生為榮,不講衛生為恥。堅持做好家庭環境衛生保潔,搞好四旁植樹,綠化美化家園。
2、努力爭當衛生文明戶、文明家庭。敢于同一切不講文明衛生、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
3、自覺接受村委會監督和鄰里監督,強化環境衛生意識,積極協作,為共建和諧生態新農村做貢獻。
4、農戶庭院衛生由農戶自己打掃,要做到一天一小掃、一月一大掃、一季一整頓,保持室內清潔明亮,家具干凈,擺放有序,房前屋后無雜草、無亂堆亂放、無垃圾雜物、無爐灰糞堆,中后院勞動用具擺放整齊,墻體無亂寫亂畫、亂釘亂掛。
三、垃圾清運制度
1、保潔人員負責收集區域內的生活垃圾,垃圾車、垃圾桶內的垃圾原則上每天收集一次,利用早晨和下午傍晚的時間進行收集清運,做到垃圾日產日清。
2、垃圾池內的垃圾原則上一周清運一次,如有重大檢查或垃圾外溢情況時應按要求及時清運。
四、監督管理及評比表彰制度
1、村支部書記為本村環境衛生管理第一責任人,村主任為直接責任人,各農戶為具體責任人。
2、村委會成員和各社社長組成東寨村環境衛生監督管理領導小組,負責每月對本村環境衛生整治情況進行不定期的巡查、檢查,并進行每季一小評、年終一大評的“衛生文明戶”評比活動。
3、采取評選“衛生文明戶”的方式對衛生保潔落實較好的農戶進行宣傳表揚或適當的物質獎勵;對衛生保潔落實較差的農戶實行張榜公布或給予適當的經濟處罰。
范文二
為加強全村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創造整潔、優美、文明的生活環境,保障村民身心健康,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根據相關條例,特制定本村環境衛生管理制度。
一、環境衛生管理實行由村黨委統一領導,衛生領導小組負責,專業隊伍保潔、管理和群眾性愛國衛生運動相結合的原則。
二、村內環境衛生實行分級包干和“門前三包”制度,自家房前屋后由村民自己負責保潔,公共場所由專職人員保潔。各農戶一日一掃,保持房前屋后及庭院干凈整潔,無陰溝積水,無污泥惡臭,不亂堆亂放。生活垃圾必須倒入垃圾點,房前屋后物品要堆放整齊,確保做到整潔干凈、無垃圾、無污水污物。
三、愛護房前屋后的綠化苗木、花草。愛護公共設施,嚴禁在公共設施上亂涂、亂寫、亂畫。家戶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到柴火、家什等屋內收藏,擺放有序。
四、保持街道清潔,不得向街道亂倒垃圾和亂排污水。
五、管好牲畜、家禽,實行牲畜、家禽圈養,堅決杜絕牲畜亂放、亂跑現象。
六、村內餐飲、副食、洗浴、美發等商業網點要經常保持經營場所的清潔衛生,做到三證齊全,規范經營。
七、定期對各居民組的衛生情況進行檢查評比,及時對不愛護公共環境衛生以及影響村容村貌整潔美觀的不良行為進行教育批評,并責令當事人限期改正,恢復原貌。
第12篇 x鄉村衛生院處方評價制度
鄉村衛生院處方評價制度
切實加強處方管理,建立和完善醫療機構處方評價制度,提高處方質量,規范醫療行為,促進合理用藥,確保醫療安全,根據衛生部《處方管理辦法(試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和《浙江省病歷書寫規范(試行)》、《浙江省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指導方案(試行)》等有關規定、規范的要求,制定本辦法。
一、評價內容
除上述規范性文件所規定的處方管理要求外,將下列內容列入處方評價范圍:一是處方藥品用量。處方一般不得超過7日用量;急診處方一般不得超過3日用量;對于某些慢性病、
老年病或特殊情況,處方用量可適當延長,但醫師必須注明理由。二是抗菌素的規范使用。對照衛生部指導原則和有關管理規范的規定,對合理、規范使用抗菌素(抗感染藥物
作出評價。三是貴重藥品用法用量。對照患者的臨床診斷,對價格昂貴的藥品使用的合理性進行分析評價。四是處方藥品費用。重點對大處方進行合理性分析評價。
二、評價方法
結合醫院日常醫療質量檢查工作,由考核職能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地所有科室的處方質量尤其是處方用藥的合理性進行考核、評價,并通報結果。各科室內部開展經常性的處方評價
活動。醫院每個月進行一次有針對性的處方評價活動,并在內部通報評價結果和落實整改措施。同時運用his查詢系統對處方進行經常性的監測,指定專人定期對處方情況進行數據
分析,排查異常情況,及時上報處理。
三、處方評價標準
醫務人員所開具處方凡存在下列問題之一者,為不合格處方:
(一)印制格式
1、前記中“費別、患者姓名、性別、年齡、門診或住院病歷號,科別或病室和床位號、臨床診斷、開具日期”等欄目有缺項。麻醉藥品、精神藥品處方前記除以上必須欄目外
,必須的“患者身份證明編號,代辦人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明編號”等有缺項。
2、正文無rp或r標示。麻醉藥品、精神藥品處方正文無病情及診斷;
3、后記中“醫師簽名以及審核、調配、核對、發藥的藥學專業技術人員簽名”等欄目有缺項;
4、處方用紙顏色不符合《處方管理辦法(試行)》和《麻醉藥品、精神藥品處方管理規定》的要求。
(二)處方書寫
1、醫師未簽全名,或只有專用簽章沒有簽名;
2、處方后記審核、調配、核對、發藥欄目中無藥學專業技術人員的簽名,或調劑、復核非雙人簽名;
3、兒科處方嬰幼兒年齡未寫日、月齡;
4、西藥、中成藥、中藥飲片未分別開具;
5、用不規范的中文或英文書寫或縮寫或代號;
6、藥品劑量、單位書寫不正確或不清楚;
7、需進行皮試的,處方上未注明;
8、開具處方后的空白處未劃斜線;
9、字跡難以辨認,或修改處缺簽名及注明修改日期,或缺其中之一者;
10、其他項目書寫有缺項。
(三)合理用藥
1、藥品的適應證有與臨床主要診斷不符合的;
2、藥品間有配伍禁忌;
3、單張處方超過五種藥品;
4、藥品超劑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及再次簽名;
5、普通處方超過7日用量;急診處方超過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況適當延長用藥天數未加說明。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用量超過《麻醉藥品、精神藥品處方管理規定
》要求。
6、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及開具權限不符合《浙江省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指導方案(試行)》要求;
7、貴重藥品使用無指征或用法、用量不合理。
(四)其它
1、非本醫療機構注冊醫師開具的處方;
2、藥學部門無簽名式樣及專用簽章備案記錄醫師開具的處方,或醫師的簽名和專用簽章與藥學部門留樣備查的式樣不一致的處方。
四、考核與獎懲
(一)醫院把處方的合理性納入醫師及其科室目標考核和獎懲范疇,制定切實可行的評價方法和指標,把處方的合理性與獎金發放、評先評優結合起來,做到獎罰分明,使因病施治、合理用藥、合理治療制度化、規范化、經常化,成為廣大醫務人員的自覺行動。
(二)對不合格處方書寫醫師,按其違規程度等根據《醫院質量管理標準》給予批評、限期整改、暫停處方權以及吊銷處方權等相應處理;同時給予一定的經濟處罰,對違反麻醉藥品、精神藥品使用規定的,依照《執業醫師法》第三十七條有關規定予以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