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火舞私秘?奶头大屁股小说,永久免费看啪啪网址入口,国产在线精品无码av不卡顿,国产精品毛片在线完整版,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妇女迅雷,色综合久久久无码网中文,日韩新无码精品毛片,强睡邻居人妻中文字幕
      當前位置:1566范文網 > 企業管理 > 制度大全 > 生產制度

      技術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管理制度(十二篇)

      發布時間:2024-07-01 07:00:04 查看人數:26

      技術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管理制度

      第1篇 技術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管理制度

      (一)負責水、電、氣、暖動力系統的管理和安全運行,保證燒結廠科研生產的需要和正常運行,對因管理不到位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負管理責任。

      (二)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和上級有關電力、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安全法規、標準和管理辦法,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并組織實施。

      (三)負責安全用電知識的宣傳教育,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器材,努力做好水、電、氣、暖安全管理工作,加強水、電、氣、暖動力系統的檢查,防止跑、冒、滴、漏事故發生。

      (四)參加審查新建、改建、擴建工程水、電、氣、暖圖樣和電力裝置等有關資料的合理性、安全性,把好工程的水、電、氣、暖系統的質量關,參加工程驗收。

      (五)經常深入生產科研作業現場進行安全檢查,對空壓機、壓力管道、壓力容器、電氣系統和電力設備的事故隱患及時編制整改計劃,并組織整改和驗收。會同安全管理人員做好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氣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工作。

      (六)及時做好相關設備設施及附件的維護保養和定期檢測工作,并做好記錄。

      (七)編制相關事故應急預案,并負責做好現場人員的應急處置知識的培訓工作。

      第2篇 施工技術人員質量責任制度

      1、 現場施工技術人員應認真熟悉本管段所負責的單位工程或分部、分項工程的圖紙,根據施工進展情況隨時服務施工,做好技術指導。

      2、 施工技術人員應掌握現行技術規范及標準,以圖紙、規范、標準為依據及時處理指導現場施工,杜絕返工浪費現象。

      3、 現場技術人員應服從項目部領導及分配,刻苦鉆研本職工作,想為工程所想,急為工程所急,一心為工作,管好自己所分管的施工任務。

      4、 現場技術人員在分管的施工范圍內的所有單位工程、分部、分項工程,因技術與設計、規范、標準不符出現的問題,應由分管的技術人員負全責。

      5、 現場技術人員在分管的施工范圍內的,在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員沒有按要求進行的也應承擔主要責任,在處罰施工人員的同時,分管技術人員也同樣接受處罰。

      6、 現場技術人員在分管內的工程資料同時隨工程進展情況及時填寫,杜絕弄虛作假,一旦發現應接受處罰。

      7、 現場技術人員在分管區域內連續兩次以上,因指導或責任心不強造成的工作失誤,應嚴肅處理或待崗處理。

      第3篇 質量責任制度:施工技術人員

      1、 現場施工技術人員應認真熟悉本管段所負責的單位工程或分部、分項工程的圖紙,根據施工進展情況隨時服務施工,做好技術指導。

      2、 施工技術人員應掌握現行技術規范及標準,以圖紙、規范、標準為依據及時處理指導現場施工,杜絕返工浪費現象。

      3、 現場技術人員應服從項目部領導及分配,刻苦鉆研本職工作,想為工程所想,急為工程所急,一心為工作,管好自己所分管的施工任務。

      4、 現場技術人員在分管的施工范圍內的所有單位工程、分部、分項工程,因技術與設計、規范、標準不符出現的問題,應由分管的技術人員負全責。

      5、 現場技術人員在分管的施工范圍內的,在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員沒有按要求進行的也應承擔主要責任,在處罰施工人員的同時,分管技術人員也同樣接受處罰。

      6、 現場技術人員在分管內的工程資料同時隨工程進展情況及時填寫,杜絕弄虛作假,一旦發現應接受處罰。

      7、 現場技術人員在分管區域內連續兩次以上,因指導或責任心不強造成的工作失誤,應嚴肅處理或待崗處理。

      第4篇 人員、管理、工藝、技術、設備設施、場所等變更管理制度

      1.目的

      為加強對人員、管理、工藝、技術、設備設施、場所等永久性或暫時性的變化及時進行控制,規范相關的程序和對變更過程及變更所產生的風險進行分析和控制,防止因為變更因素發生事故,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對本公司各種變更的適時性動態管理。

      3.職責與分工

      3.1主管部門:公司行政部。適時地組織各相關部門對公司內發生的各項變更進行評價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

      3.2相關部門:各部門應按照公司管理要求對各項變更采取動態管理。

      4.內容與要求

      4.1 本制度的變更是指管理變更、人員變更、工藝變更、設備設施變更、場所變更;變更管理是指對人員、工作過程、工作程序、技術、設施等永久性或暫時性的變化進行有計劃的控制。

      4.1.1 管理變更:政策法規和標準的變更,公司機構和人員的變更、管理體系的變更等。

      4.1.2 人員變更:新入公司職工、內部崗位調動、離崗復崗、臨時來公司的人員等。

      4.1.3 工藝變更:因新、改、擴建項目引起的技術變更,原料及介質變更,工藝流程及操作條件等變更,工藝設備的改進,操作規程的變更等。

      4.1.4 設備設施變更:因更換與原設備不同的設備和配件,設備材料代用,臨時性的電氣設備變更等。

      4.1.5 場所變更指工作場所、環境發生變化。

      4.2 管理變更時,由辦公室組織相關部門在全公司范圍內培訓、學習。

      4.3人員變更管理

      4.3.1 公司新進員工和調換崗位的員工,按照公司《安全教育培訓制度》中有關內容進行三級教育。

      4.3.2 外來施工隊伍按照《相關方安全管理制度》中有關內容執行。

      4.3.3 進入企業參觀、學習的人員,由接待部門負責對其進行安全注意事項教育,并指派專人負責帶隊。

      4.4 工藝變更管理

      4.4.1工藝變更由技術質量部門負責制定所需的新規程、制度,并對使用部門、人員進行工藝變更培訓教育。教育內容包括變更的內容、使用注意事項、新的規程、制度等,使操作人員掌握變更后的安全操作技能。

      4.5 設備設施變更管理

      4.5.1 設備設施變更由變更部門負責制定新的技術操作規程、制度等,并對使用人員進行變更培訓教育。教育內容包括變更的內容、使用注意事項、新的規程制度等,使操作人員掌握安全操作的技能。

      4.5.2 在報廢、拆除生產設施時,按照公司《生產設備設施安全管理制度》中有關內容執行。

      4.6場所變更時由所屬部門主要負責人對員工進行變更交底和安全注意事項。

      第5篇 人員技術培訓制度

      人力資源是企業競爭力中最主要的因素,人的綜合素質又是人力資源中的主要因素。各種形式的培訓是提高人員素質的有效途徑,隨著汽車技術的日新月異,新產品、新技術、新裝備、新材料、新工藝不斷涌現,培訓和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1、培訓形式:

      上崗培訓:由行業主管部門和學校聯合主辦,通過對本行業相關法律法規、職業道德、安全知識的教育,取得上崗資格證。

      技術等級培訓:由行業主管部門聯合勞動部門共同舉辦,包括汽車修理各工種的初級、中級、高級工培訓,考核合格由勞動部門發給技術等級證書。

      技術專題培訓:針對某項新技術的培訓,由專家主講,發結業證書。

      特殊崗位培訓:廠長、檢驗員、業務員、結算員等崗位的培訓,合格者由行業主管部門發給上崗證書。

      企業內業務技術性訓:由企業內根據需要自行組織的培訓。

      2、建立人員檔案。編制全廠人員名冊,記錄人員的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籍貫、文化程度、工種、技術等級、住址、電話等基本信息。

      3、編制崗位的素質能力要求。

      4、每年依據本企業人員情況及崗位能力要求,編制年度培訓計劃,確定參加培訓人員的名單和培訓種類及本企業自行組織培訓的詳細計劃,并上報運管處維管科一份。

      5、參加培訓人員應與企業簽訂服務合同,服務3年以上的,培訓費用由企業承擔,不到3年由本人承擔。

      6、制定獎懲措施,凡外派參加培訓人員,成績合格者費用按合同規定由企業方承擔,不合格者,企業方不予承擔(應在合同中明確),成績優秀者應予獎勵。

      7、每次參加培訓的資料和記錄,應建立檔案,妥善保管。

      8、服務合同期滿后,人員要求調離本企業的,應在一個月前向廠方提出書面辭職報告。人員調離時應由相關業務科室簽署意見,廠長批準。在沒有經濟糾葛的情況下,應予同意。

      合同期未滿要求辭職的,則按合同規定辦理。

      9、人員培訓管理工作由辦公室負責。

      第6篇 附屬醫院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梯隊建設制度

      附屬醫院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梯隊建設制度

      1、認真貫徹黨的人才工作政策,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堅持以科技興院、人才強院為發展戰略,以全面提高專業技術隊伍整體素質為主題,以培養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為重點,以深化醫院內部體制改革和科技創新為動力,營造一個'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環境留人,機制留人'的氛圍,建設和培養一支具有一定規模、結構合理、素質優良、梯隊齊全的衛生人才隊伍。

      2、加強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梯隊建設,并列入醫院工作的議事日程。由院領導、職能科室如醫務、科研、護理、人事、財務等部門組成管理服務體系。

      3、加強以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為主要內容的專業技術人才繼續教育,努力營造培養人才的良好工作環境。建立和創新有利于人才梯隊培養的機制,不斷使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梯隊和結構達到合理比例,有計劃、有步驟、多渠道、多方式地加強梯隊建設,確保人才梯隊建設的質量。

      1)加強基礎訓練:醫務科、護理部有計劃地組織各專業衛技人員尤其是青年醫務人員定期進行'三基'培訓和考核,制定和落實具體的考核實施辦法。

      2)堅持在職提高:繼續教育是畢業后以學習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為主的一種終生性醫學教育,由教學科研管理科負責制定和組織實施在職繼續醫學教育學習計劃,每月定期舉辦1~2次全院性專題學術講座,以不斷學習,更新觀念,提高整體素質和業務水平。

      3)加強專家指導:根據重點學科發展需要,聘用一批德高望重的專家學者,以加強對年青醫師的培養,充分發揮老專家傳、幫、帶、的指導作用。

      4)加快人才培養:每年有計劃地選送人員外出長期進修和短期專題培訓,以不斷引進新技術,開展新項目,提高醫療技術水平;鼓勵在職人員攻讀博士、碩士學位,培養高學歷人才。培養一批留得住、基礎好、素質高、上進心強、有培養和發展前途的青年專業技術人員,作為學科帶頭人的儲備力量。

      5)給予人才待遇:醫院設立研究生津貼,大膽啟用年輕拔尖人才,聘用他們擔任科室或教研室負責人。

      6)擴大人才影響:通過新聞媒體及時報道學科帶頭人和優秀人才在德、能、勤、績等方面的先進事跡,提高人才的知名度,創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氛圍和環境。

      7)確保培養基金:設立人才培養和科研專項資金,專門用于各類專業人才的培養、進修、參觀考察、學術交流等的費用。

      8)建立獎勵機制:對醫學科技創新、引進新技術、新項目、科研課題評審屬國內、省內、市內領先及各項技術操作比賽獲獎者,均按醫院《獎懲條例》給予獎勵。

      4、建立醫院人才信息庫,確定考核目標,行動態管理,實行年度考核。

      第7篇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制度

      1 每個項目部必須配備足夠的特殊工種人員,禁止非特殊工種人員從事特殊作業。

      2 特殊工種人員如:電工、起重工、架子工、電焊工、機械工及其他按規定須持證上崗的作業人員,必須經考核合格方能持證上崗。

      3 從事特殊作業的人員,必須工作認真負責、身體健康、對本作業有實踐經驗和具備安全專業技術知識。

      4 從事特殊作業人員要由項目部集中向公司報名,經審查、體檢合格送市培訓班培訓,經實踐考核合格取得有關部門發的操作證后,方準獨立操作。

      5 取得操作證的特殊作業人員中除機動車駕駛員每年進行年審外,其他特殊作業人員每兩年進行一次,復審進行體檢、復試本工種安全理論和實際操作能力,檢查違章違紀情況。

      第8篇 技術學校保安人員管理制度

      技術學校保安人員管理制度

      為創建一個平安和諧的校園,確保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和良好的教育環境,保證全校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充分發揮保安人員在學校的治安作用,提高學校安全工作的質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保安隊的工作性質:

      保安隊是企事業單位有自防、自尊、自治力量的一支隊伍,是一個安全保衛的專職治安組織,受單位的行政直接領導,保衛部門負責具體管理。

      二、保安隊的主要任務是防火災、防盜竊、防爆、防破壞和維護正常秩序,保障安全。

      (1)擔任執勤、巡邏、伏擊、守護及門衛等工作任務;

      (2)教育勸阻和制止破壞學校內部治安秩序的任何違規和違法行為;

      (3)發現刑事犯罪分子及可疑分子立即報告或扭送公安機關、保衛部門處理;

      (4)發現治安防備方面的不安全因素應及時報告有關部門并采取必要措施,提出整改,確保安全;

      (5)發現火險及其他自然災害事故應及時報警,奮力撲救,排除險情;

      (6)發現刑事案件面及安全事故現場應及時報告并加以保護;

      (7)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內部治安的綜合治理工作;

      (8)完成行政領導、保衛部門交給的任務。

      三、保安人員的要求:

      (1)熱愛本職工作,認真履行職責,忠于職守,努力完成保安(衛)工作任務;

      (2)認真學習時事政治和法律法規及治安管理的各項要求及業務知識,不斷提高思想覺悟和辦事能力。

      (3)遵紀守法,服從指揮,在執勤過程中發現可疑情況及安全重大問題要及時報告和妥善處理。

      (4)值勤時要堅守崗位,保持高度警惕,不得違反工作紀律,不得做其他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5)堅持做到文明值勤,禮貌待人,態度和氣,注意工作方法。

      做到四防:防火災,防盜竊,防爆炸,防破壞

      四勤,腦勤,眼勤,腿勤,手勤

      二快,有情況反應快,處理情況要快

      一講,講工作原則

      獎懲辦法:

      (1)保安人員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現或突出貢獻,學校按獎勵制度給予表彰和獎勵。

      (2)違反工作紀律,作批評教育,要求改正,如屢次犯紀,作辭退處理。

      (3)值班時如不盡職造成校內嚴重事件發生,保安人員本人要承擔責任。

      保衛處

      201*年9月

      第9篇 生產、輔助單位干部和專業技術人員的責任追究制度

      1、嚴于職守,堅持不安全不生產的原則,如失職、不堅持原則,每次罰款100元。

      2、對業務部門查出的不安全隱患,必須按要求安排落實整改,不落實整改的一次罰款100元,造成一般事故的罰款200元,造成重傷以上人身事故的,由公司研究處理。

      3、深入現場及時查找自身所轄范圍存在的不安全隱患,并安排整改,如對自身所轄范圍內的不安全隱患視而不見,又不安排整改,每出現一次罰款100元,由公司研究處理。

      4、各隊管理人員及工程技術人員違章指揮,對違章作業、冒險蠻干不加制止,每發現一次罰款100元。

      5、區隊主管領導必須堅持一工程一措施,沒有措施嚴禁安排施工,對沒有參加規程措施學習或學習后末履行簽字手續的職工,嚴禁安排參與施工,否則發現一次罰款100元,造成一般事故的罰款200元,造成重傷以上人身事故的,由公司研究處理。

      6、區隊施工員必須堅持一工程一措施。措施的編制必須在安全管理方面有針對性,做到字跡清晰、圖文并茂,每一份措施必須傳達到本單位作業區域的每一個職工,并履行簽字手續。否則每次罰款100元。

      7、區隊領導對本單位的“三違”人員不得包庇、縱容,更不得替其說情或干擾業務部門對“三違”人員的查處,必須協助業務部門對“三違”人員進行查處,否則每次罰款200元。

      8、區隊主管隊長和主管技術員必須參加公司組織的安全大檢查,對查出的總問題必須現場盯住處理,當班處理不完的要在現場移交給下一班繼續處理,并將處理情況及時向礦調度和分管領導匯報,否則每次罰款100元。

      9、區隊領導必須認真召開班前會安全學習,不組織的,每次罰款200元,達不到制度要求的,每次罰款100元。

      10、區隊負責人必須參加公司組織召開的與本隊組織召開的有關專題會議,無故不參加的,一次罰款100元。

      11、區隊管理人員嚴禁安排無證人員干特殊崗位的工作,否則,一次罰款100元,造成一般事故的罰款200元,造成重傷以上人身事故的,由公司研究處理。

      12、區隊長安排到本隊實習期末滿的員工必須簽訂師徒合同,不簽訂師徒合同的,不得安排上班,并罰隊長100元。因不簽訂師徒合同而造成一般事故的,罰隊長200元,造成重傷以上事故的由由公司研究處理。

      第10篇 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時作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五新”安全教育,是指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產品前所進行的新操作方法和新工作崗位的安全教育。

      必須對操作者和有關人員加強安全教育和管理。為了搞好“五新”安全教育,專業人員、安全工程技術人員應在“五新”應用前,預先進行危險性評價和安全系統分析。一般可采取如下步驟:

      (1)確定生產過程中的危害、危險因素,并收集有關資料;

      (2)確定生產過程中的主要危險、危害單元,并對部分同類單元勞動保護現狀進行調查分析;

      (3)對生產中火災、爆炸危險性大的主要單元裝置作危險性評價;

      (4)對生產過程中毒危害大的主要單元裝置作單元毒性評價;

      (5)提出勞動保護評價結論及對策措施。

      通過以上評價,在充分試驗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和教學內容,再對操作者和有關人員進行專業的教育和訓練。經嚴格考試合格后,才允許上機操作。要考慮到“五新”作業特點,注意訓練作業人員應急應變的安全知識和技能,以提高其在緊急危險情況下的防護和自救能力。

      第11篇 技術人員績效考核獎勵制度

      為了促進企業技術開發及管理工作,促進新技術的應用,不斷開發新產品。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激勵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做好人才培養和梯隊建設,特制定本制度。

      一、 技術人員的主要工作職責

      負責技術性的文件和資料組織編制、貫徹實施,更改控制,建立、健全技術檔案。

      負責新產品的開發、設計、研制等工作,組織“設計和開發控制程序”實施。

      負責工裝、工藝控制與改進工作、組織工藝紀律的檢查。 負責“糾正和預防措施程序”的組織實施與控制。

      負責企業產品標準化工作。

      參與組織供方的質量控制,參與供方合格評定。

      負責新產品使用、維修等說明的編制,參與公司內部培訓的執行。

      二、 考核及獎勵制度

      根據公司的《員工手冊》對員工的獎懲制度,結合技術部門的特殊情況,對技術研發人員的獎勵采取經濟獎勵和行政獎勵并重的形式。經濟獎勵的形式為科技獎勵、崗位技能工資和收益分享等,行政獎勵形式為嘉獎、記功和“十佳員工”等。

      1、 技術人員應努力完成本職工作,達到或稍稍超出公司對員工的基本要求,被視為員工應盡的責任,不予以待遇之外的獎勵;

      2、 技術人員按年度進行具體考核。考核優秀的人員作為部門候選

      人參與公司“十佳員工”的評選,同時考核結果作為技術人員晉升和薪資(包括崗位技能工資)調整的重要依據。

      3、 通過開發立項報告審批,被列為公司年度重點研發項目的,由總經理事前設置項目科技獎勵基金。項目按時完成的,根據項目組的成員貢獻大小按比例予以獎勵;

      4、 公司研發的新產品,因列入市級新產品、申請專利并授權或其他形式而被政府相關部門予以科技獎勵時:

      列入市級新產品等受政府有關部門予以科技獎勵的資金,其中50%作為技術人員的獎勵基金,但不超過3000元;

      產品申請專利并獲授權的:

      1) 發 明 專 利:公司內設獎勵基金10000元;

      2) 實用新型專利:公司內設獎勵基金2000元;

      3) 外 觀 專 利:公司內設獎勵基金500元;

      4) 公司申請政府有關部門對專利的補助獎勵資金到位后,由公司統一安排發放

      按項目組的成員貢獻大小按比例予以獎勵。

      5、 收益分享:

      新產品的界定按公司的《新產品界定辦法》執行;

      研發的新產品以批量銷售起的前二個年度技術部門和主要研發人員可以按產品的年度銷售額按比例進行收益分享;

      第一年度:新產品的收益分享比例為產品的實際銷售額的1.5%; 第二年度銷售額超過30萬時,技術人員的收益分享比例為總銷售額的1%,不足30萬不予以分享;

      新產品的收益分享金額按部門20%、個人80%的比例進行分配。; 技術部門設專人負責與銷售部、外貿部配合統計,原則上一季度結算一次。

      6、公司實施本考核獎勵制度后,原則上取消技術人員年終獎金制度。

      7、技術人員與公司解除合同之日起不再享受以上相應政策。

      第12篇 管理技術崗位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管理制度

      (一)積極參加安全技術培訓,努力學習有關職業安全衛生知識和技術,不斷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

      (二)遵守國家相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和燒結廠職業安全衛生規章制度,不違法、不違章、不違規。

      (三)發現他人違章作業和冒險蠻干應及時勸阻、糾正,勸阻,糾正無效時應及時報告。

      (四)對在工作過程中因違法、違規而導致事故的后果負責。

      (五)積極參加各種安全活動。服從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人員的指導,積極關心職業安全衛生工作,主動提出改進安全工作的建議。

      (六)發生事故和危險時,應立即報警,采取應急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態擴大,并設法及時搶救受傷人員。同時盡快向領導報告,做好事故現場的保護工作。

      技術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管理制度(十二篇)

      (一)負責水、電、氣、暖動力系統的管理和安全運行,保證燒結廠科研生產的需要和正常運行,對因管理不到位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負管理責任。(二)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和上級有關電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推薦專題

      相關技術信息

      • 安全生產技術交底制度(四篇)
      • 安全生產技術交底制度(四篇)88人關注

        1、施工項目部技術負責人必須在施工全過程中認真做好安全技術交底。2、安全技術交底應嚴格執行有關規范和規程,做到詳細,周密,并根據各分部分項工程的特點使內容具 ...[更多]

      • 安全生產技術措施制度(十二篇)
      • 安全生產技術措施制度(十二篇)81人關注

        1.安全技術措施是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針對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進行預選分析,從而進行控制和消除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隱患,從技術上和管理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