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梅州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1036個字,預計看完需要3分鐘,共有228位用戶收藏,27人推薦!
在嶺南山區客家人聚居的村子里,人們隨處可看到許多風格獨具、古樸典雅的客家民居建筑:圍龍屋、走馬樓、四角樓等,其中以客家圍龍屋存世最多,也最為著名,被中外建筑學界稱之為最具中國民居特色的建筑物之一。
客家圍龍屋最早建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漢族建筑工藝中最先進的抬梁式與穿斗式相結合的技藝,在丘陵地帶或斜坡地段建造圍龍屋。主體結構為“一進三廳兩廂一圍”。普通圍龍屋占8畝、10畝,大的占地30 畝以上。一座圍龍屋就是一座客家人巨大的堡壘。屋內臥室、廚房、大小廳堂及水井、豬圈、雞窩、廁所、倉庫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是中國封建自給自足生活的典型縮影。
客家圍龍屋是客家民居的典型代表。梅州客家圍龍屋那一座座羅圈式的圍龍屋穩坐山腳下,隨著山腳地勢參差,朝向各異,一字形排開,猶如一群剛獲得豐收的老農自得地坐在田頭,把酒話桑麻。一般來說,客家圍龍屋都是繞著水塘倚山而建。于是在梅州客家圍龍屋等鄉村,你常常可以見到幾十座圍龍屋錯落有致地、成網狀分布在池塘邊--此為風水師所說的“網狀風水”。網能打魚,而魚在中國文化里常有吉利、富余、多子多孫之意。 圍龍屋的整體布局是一個大園型,在整體造型上,圍龍屋就是一個太極圖。
客家圍龍屋的特點:
以土樓、圍龍屋、殿堂式圍屋為代表的客家傳統民居,類型不一,風格有異。然而,其堅固性,安全性,封閉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則是它們突出的共同特點。
1.堅固性:現在的福建、廣東梅州一帶的圓形、方形土樓,一般都有200-320xx年乃至500-620xx年的歷史。它們歷經風雨洗刷,強烈地震,臺風襲擊,至今安然無恙,巍然屹立在叢山峻嶺之中。
2.安全性:歷史上,客家本是中原漢人,他們南遷至閩粵贛邊區山區后,為防止土著和盜匪的打劫及猛獸的襲擊,他們建造的土樓、圍屋,皆防范嚴密,甚為安全。
3.封閉性:客家民居,不論土樓還是圍屋,五鳳樓,里面的每一個房間,廳堂,天井,都以走廊,巷道,樓梯相通,住戶生活方便。然而,它們對外則是全封閉的。土樓一般只開一個正門一個后門,或一個正門兩個側門,圍屋,圍龍屋的各橫屋,半環形圍屋,皆設有門樓。萬一有盜匪打劫,只要把門一關,便封閉得嚴嚴實實的。
4.合族聚居性:客家土樓,圍龍屋,五鳳樓等,一般都規模龐大。永定“承啟樓”有300多個房間,面積5376平方米。“遺經樓”有五層樓,面積10336平方米,光是廳堂便有51個。難怪日本一位建筑學教授看了永定土樓后寫道:“這動人的客家土樓,與其說是一幢龐大的住宅,不如說是一座小城市”。
看過"
第2篇 梅州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1289個字,預計看完需要4分鐘,共有100位用戶收藏,21人推薦!
各位團友,大家好!
今天,我們要去的景點是陰那山靈光寺。陰那山在離梅州城45公里的雁洋鎮境內,它與羅浮、南華一同被稱為“粵東三勝”。景區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4座,還有觀音巖、棋盤石、銅鑼湖等景觀。它的主峰海拔1297米,像五指并聚直指青天,氣勢雄偉,也稱五指峰。許多朋友都去過泰山,知道泰山多高嗎?海拔1500多米,咱們五指峰也就比泰山低200米,夠高的了吧?現在,新修了全長999級的登山通道可以安全順暢的登山山頂。極目遠望,可以看到獅子巖、臥佛嶺等千姿百態的山峰,唯妙唯俏,嫵媚動人。也有不少游客頭天晚上就登山住在上面,第二天凌晨看日出,當一輪紅日蓬勃欲出之時,霞光萬道,山峰都披上了金色的晨裝,那無比壯觀的感受簡直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希望各位朋友下次再來時一定要多留一天去看一看五指峰日出。
陰那山里有一座千年古剎靈光寺,是廣東省五大名寺之一。它的創始人是唐朝高僧潘了拳。他圓寂之后,村上的人就簡歷了寺院紀念他,最初名字叫“圣壽寺”,至今已經有一千一百多年歷史。后來在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粵東監察御史梅鼎捐錢擴建,更名為靈光寺,現在正門石匾上所刻“靈光寺”三個字,就是梅鼎寫的。
現在我們來到了靈光寺,它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大家看,寺廟依山而建,面積相當廣大,有6000多平方米,寺廟上空香煙繚繞,香客和游人不絕。這座寺廟在梅州遠近聞名,除香客之外還吸引大量游客參觀,這是什么原因呢?一個很重要原因是因為靈光寺有“三絕”。第一絕,就是稱為“廣東寶村”的“生死柏”。大家已經看到寺前有兩棵相同高度的巨大柏樹。一棵枝葉繁茂,一棵卻光禿禿的,甚是奇異。你看那棵活的有30多米高,據說是創始人潘了拳親手種的,樹齡達1100年以上,至今枝葉繁茂;而另一棵雖然已經死了300多年,卻幾乎是同樣高大,依然傲然挺立,枯死而不腐,是不是令人嘆絕!前幾年,珠江電影制片廠曾拍過一部電影《生死樹》,就是以這兩棵樹的故事為背景的。第二絕要走進大殿里面來看,這是主殿大雄寶殿,這里香火經常都是很盛,但是大家有沒有感到香煙熏人?沒有。這是什么原因呢?請大家看大殿的頂,就是這殿頂的藻井所起的作用。這個藻井,是用1000多塊精致的長方木構成的螺旋形藻井,俗稱菠蘿頂,結構巧妙奇特,是寺廟建筑藝術的杰作。在我國這樣的蘿卜頂只有兩處,另一個就是鼎鼎大名的北京天壇的方形藻井,而不會使殿內的人被煙嗆著。第三絕是大雄寶殿后面的山上綠樹繁茂,但大殿屋頂上卻沒有一片樹葉,這究竟是寺廟原因?至今仍是個迷,有沒有哪位能破解這個謎呢?
由于政府重視和海外僑胞的資助,靈光寺現在已經修整一新,除大雄寶殿外,還有金剛殿、羅漢殿、觀音閣等,近來還修建了“三柏軒”、“觀音閣”,等像,又重建了山門、歇石亭、陶茶亭、古銀橋,使古跡又添了新風采,靈光寺在梅州人的心中是非常被看重的,當年許多梅州人飄洋過海外出經商,出門前都要到這里來燒炷香,特別是到那棵生樹腳下放一大串鞭炮,希望遠遷的家族像這棵千年古樹一樣生機盎然。如今這樣的活動都常有進行,那鞭炮長得足有十幾米。下面給大家細細瀏覽。
第3篇 梅州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1293個字,預計看完需要4分鐘,共有203位用戶收藏,29人推薦!
梅州陰那山靈光寺導游詞
各位團友,大家好!
今天,我們要去的景點是陰那山靈光寺。陰那山在離梅州城45公里的雁洋鎮境內,它與羅浮、南華一同被稱為“粵東三勝”。景區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4座,還有觀音巖、棋盤石、銅鑼湖等景觀。它的主峰海拔1297米,像五指并聚直指青天,氣勢雄偉,也稱五指峰。許多朋友都去過泰山,知道泰山多高嗎?海拔1500多米,咱們五指峰也就比泰山低200米,夠高的了吧?現在,新修了全長999級的登山通道可以安全順暢的登山山頂。極目遠望,可以看到獅子巖、臥佛嶺等千姿百態的山峰,唯妙唯俏,嫵媚動人。也有不少游客頭天晚上就登山住在上面,第二天凌晨看日出,當一輪紅日蓬勃欲出之時,霞光萬道,山峰都披上了金色的晨裝,那無比壯觀的感受簡直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希望各位朋友下次再來時一定要多留一天去看一看五指峰日出。
陰那山里有一座千年古剎靈光寺,是廣東省五大名寺之一。它的創始人是唐朝高僧潘了拳。他圓寂之后,村上的人就簡歷了寺院紀念他,最初名字叫“圣壽寺”,至今已經有一千一百多年歷史。后來在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粵東監察御史梅鼎捐錢擴建,更名為靈光寺,現在正門石匾上所刻“靈光寺”三個字,就是梅鼎寫的。
現在我們來到了靈光寺,它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大家看,寺廟依山而建,面積相當廣大,有6000多平方米,寺廟上空香煙繚繞,香客和游人不絕。這座寺廟在梅州遠近聞名,除香客之外還吸引大量游客參觀,這是什么原因呢?一個很重要原因是因為靈光寺有“三絕”。第一絕,就是稱為“廣東寶村”的“生死柏”。大家已經看到寺前有兩棵相同高度的巨大柏樹。一棵枝葉繁茂,一棵卻光禿禿的,甚是奇異。你看那棵活的有30多米高,據說是創始人潘了拳親手種的,樹齡達112022年以上,至今枝葉繁茂;而另一棵雖然已經死了300多年,卻幾乎是同樣高大,依然傲然挺立,枯死而不腐,是不是令人嘆絕!前幾年,珠江電影制片廠曾拍過一部電影《生死樹》,就是以這兩棵樹的故事為背景的。第二絕要走進大殿里面來看,這是主殿大雄寶殿,這里香火經常都是很盛,但是大家有沒有感到香煙熏人?沒有。這是什么原因呢?請大家看大殿的頂,就是這殿頂的藻井所起的作用。這個藻井,是用1000多塊精致的長方木構成的螺旋形藻井,俗稱菠蘿頂,結構巧妙奇特,是寺廟建筑藝術的杰作。在我國這樣的蘿卜頂只有兩處,另一個就是鼎鼎大名的北京天壇的方形藻井,而不會使殿內的人被煙嗆著。第三絕是大雄寶殿后面的山上綠樹繁茂,但大殿屋頂上卻沒有一片樹葉,這究竟是寺廟原因?至今仍是個迷,有沒有哪位能破解這個謎呢?
由于政府重視和海外僑胞的資助,靈光寺現在已經修整一新,除大雄寶殿外,還有金剛殿、羅漢殿、觀音閣等,近來還修建了“三柏軒”、“觀音閣”,等像,又重建了山門、歇石亭、陶茶亭、古銀橋,使古跡又添了新風采,靈光寺在梅州人的心中是非常被看重的,當年許多梅州人飄洋過海外出經商,出門前都要到這里來燒炷香,特別是到那棵生樹腳下放一大串鞭炮,希望遠遷的家族像這棵千年古樹一樣生機盎然。如今這樣的活動都常有進行,那鞭炮長得足有十幾米。下面給大家細細瀏覽。
第4篇 梅州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500個字,預計看完需要2分鐘,共有243位用戶收藏,11人推薦!
梅縣雁南飛茶田景區坐落于葉劍英元帥的故鄉——梅縣雁洋鎮,是一個融茶葉生產、生態公益林改造、園林綠化、旅游觀光、度假于一體的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和旅游度假村。景區以客家文化、茶文化和生態旅游文化為主題。
在這里,你可以欣賞原生態的客家歌舞表演、品嘗可口的客家美食,或是在精美的園林藝術和滿園鮮花中,欣賞清雅的茶藝表演;你也可以盡情地呼吸充滿負離子的清新空氣,靜心享受遠離喧囂的生活。此外,你還能品嘗客家鹽焗雞、農家梅菜扣肉等傳統客家菜。
景區主要有雁南飛神石、雁南飛大道、游客中心和茶情閣、茶藝表演、笑傲江湖瀑布、龍那山生態谷、仙茶閣、高級別墅區等景點及設施。
雁南飛神石是度假村的標志性建筑,上面刻有“雁南飛、茶中情”六個大字,“茶中情”表為內涵,與茶結緣,與茶會友,與茶傳情。
雁南飛茶田度假村的茶藝表演,茶藝功夫茶分為傳統功夫茶和現代功夫茶兩種,泡飲流程黃有18道工序,前12道由茶藝小姐表演沖泡流程,后6道主要品飲,在這表山綠水之間把盞聞香,細品甘露,可以親身體會茶文化的內涵。
“笑傲江湖”瀑布,全長168米,高4.8米。瀑布下面的石碑上刻有各種名人格言,非常耐人尋味。龍那山生態谷有峰戀疊嶂的原始次生林區,一個天然大氧吧。
第5篇 梅州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1319個字,預計看完需要4分鐘,共有135位用戶收藏,19人推薦!
梅州圍龍屋是一種極具嶺南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它具有深厚的客家文化內涵,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更是廣東文化的重要代表,今天我們就來了解被譽為“世界民居建筑奇葩”的梅州圍龍屋。
梅州圍龍屋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因戰亂饑荒逐漸南遷的客家人,為防止盜賊的騷擾和當地人的排擠,選擇邊遠的丘陵地帶或斜坡地段建造起了圍龍屋。
圍龍屋采用的是中原漢族建筑工藝中最先進的抬梁式與穿斗式相結合的技藝,以“一進三廳兩廂一圍”為主體結構,其建筑形式有磚瓦和特殊土坯兩種。客家工匠們在土中摻石灰,用糯米飯,雞蛋清作粘稠劑,以竹片,木條作筋骨,夯筑起這些高大堅固的土樓。
圍龍屋內分別建有多間臥室、廚房、大小廳堂及水井、豬圈、雞窩、廁所、倉庫等生活設施,普通的圍龍屋占地8到10畝,而大圍龍屋的面積甚至可達30畝以上,建好一座完整的圍龍屋往往需要五年、十年,有的甚至更長時間。
圍龍屋的主體是堂屋,堂屋后面則建筑半月形的圍屋,與兩邊橫屋的頂端相接,將正屋圍在中間。圍龍屋多依山而建,整座屋宇跨在山坡與平地之間,形成前低后高、兩邊低中間高的雙拱曲線。屋宇層層疊疊,從屋后最高處向前看,是一片開闊的前景。從高處向下看,前面是半月形池塘,后面是圍龍屋,兩個半圓相合,包圍了正屋,形成一個圓形的整體。
圍龍屋的中軸線房間為龍廳,正對上堂祖龕,是存放公共物品的保管廳。在圍屋與正堂之間有一塊半月形空地,稱“化胎”。“化胎”的斜面并不鋪平,而是種植花木或用碎石鋪砌,寓有龍氣不會閉塞而化為胎息之意,是全屋的風水寶地。
屋前必有半月形池塘,屋后必有半月形化胎,這就是梅州圍龍屋的第一大特點。兩個半圓形同陰陽兩儀,圍繞著方正的堂屋,寓意“天圓地方”、“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而在正屋與化胎之間,一般還會開一深溝,作為圍屋與正屋的分界,其作用在于有利排水,以免正屋潮濕。
梅州圍龍屋第二大特點就是中軸對稱,主次有序,以廳堂為中心組織院落。在中軸線上,分為上、中、下三堂,上堂主要為祭祀場所;中堂為議事、宴會場所;下堂為婚喪禮儀時樂壇和轎夫席位。上堂與中堂、中堂與下堂之間左右兩廳,為南北廳。亦稱“十字廳”,是公共會客廳。并排在上、中、下三堂兩側的房間為正房;中堂與下堂先靠橫屋的正房為花廳,是本族子弟讀書場所,內設小天井、假山、花圃等。圍屋前面與池塘之間的場地,可作為曬谷場。
梅州圍龍屋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整體遵循“網狀風水”,幾十座圍龍屋錯落有致,成網狀分布在池塘邊,在整體造型上,圍龍屋就是一個太極圖。而一座圍龍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壘,兼顧堅固性,安全性,封閉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形成一個自給自足、自得其樂的社會小群體。
現存的梅州客家圍龍屋,遍布梅州二區一市五縣。其中以興寧市最為集中,近5000多座占了梅州6縣2區總數量的一半,是梅州的圍龍王國,梅縣區、梅江區、大埔縣也有不少價值高、規模大的圍龍屋留存。
結束語:梅州圍龍屋反映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傳統宗族觀念和團結互助的傳統美德,其建筑設計講求建筑物體與天然地形的協調統一,更是古代陰陽思想的投射。它處處展示了客家的人文歷史,閃耀著光輝的人文精神,不愧是東方一顆璀璨的明珠。
第6篇 梅州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829個字,預計看完需要3分鐘,共有288位用戶收藏,14人推薦!
雁南飛茶田度假村,為粵東第一家aaaa-旅游景區,是由廣東寶麗華集團公司于1995年1月投資開發的,占地總面積4.50平方公里,1997年10月8日對外營業。度假村背靠陰那山省級風景名勝區,是一個融茶葉生產、生態公益林改造、園林綠化、旅游觀光、度假于一體的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和旅游度假村。圍龍大酒店建筑工藝精湛,20__年榮獲建設部授予的“魯班獎”。景區以茶文化為主題,處處是群山環抱,百花繁盛,茶田疊嶂,四季如春的自然景觀。
雁南飛神石是度假村的標志性建筑,上面刻有“雁南飛、茶中情”六個大字,“雁南飛”這個富有詩意的名字寓意客家人對“北雁南飛”的根本認同:“茶中情”表達了雁南飛經茶文化為內涵,與茶結緣,與茶會友,與茶傳情。目前,雁南飛已種植白葉單叢為主的標準化茶田2600畝,建起了現代化的茶葉工廠。
雁南飛大道兩邊種植有小葉榕樹和鳳凰木,樹下種上各種季節性的鮮花并擺放大小溪石作園林景觀,山崖上種植的是勒杜鵑、炮仗花等花卉進行立體綠化,右邊種植的生態龍眼園、荔枝園以及改造種植的馬占相思速生林;通過科學合理的種樹、種草和種花,不但保護了生態環境,而且兩邊美麗的園林景觀,給人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
圍龍大酒店是根據客家圍龍屋的反圍龍結構建造,建筑面積12000多平方米,樓高6層,從大堂進入直接到第4層,上下各3層,共有標準房、套房和單間138間。每個房間都有一個特別設置陽臺,站在陽臺上可以盡情觀賞度假村的美景,這是酒店最突出的特色之一;酒店非常注重文化內涵的建設,在每個客房和過道上都裝裱了客家名人詩畫和名人格言。首層為美容美發、桑拿健身等娛樂設施。
雁南飛茶田度假村溫馨宜人的服務,幽雅的環境,讓您領略到客家獨特的款待之道所蘊含的正宗與傳統,品嘗特作精致的佳饌美肴和甘滑香濃的雁南飛茗茶,讓您在青山綠水之間,心情領略中國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茶文化和客家文化。
交通信息
雁南飛距梅州45公里,交通方便,它緊鄰靈光寺和-故居,建議同時游覽這三個景點。
住宿信息
景區內有酒店可以入住,園內還有16幢大小不同的別墅,按幢出租,旅客可以盡情在茶園里享受。
第7篇 梅州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480個字,預計看完需要2分鐘,共有207位用戶收藏,20人推薦!
梅州圍龍屋是一種富有特色的典型漢族民居建筑,福建西南部及廣西北部、廣東傳統客家住房樣式。遍布于梅州(梅江區、梅縣區、興寧市、五華縣、豐順縣、大埔縣、蕉嶺縣、平遠縣共2區1市5縣)全市8縣(市、區),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歷史。圍龍屋的客家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從建筑風格到民風民俗處處展示了客家的人文歷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眾多國內外專家譽為東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筑奇葩、一部讀不完的百科全書,且開始啟動客家圍龍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其主要結構類型有:
兩堂兩橫一圍龍、兩堂四橫一圍龍、三堂兩橫一圍龍、三堂四橫一圍龍及二圍龍、三圍龍甚至六圍龍等。一般以中間的正堂正屋形式的方形屋或二字屋為基礎,周圍的圍屋層層擴建自由組合。從一個屋的規模也可看出某姓家族的人丁興衰。盡管規模大小不同,但圍龍屋的基本設施卻都“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主要包括:風水塘、禾坪、大門、斗門、伸手、正堂、花胎、龍廳、排水溝、游廊、天井、巷道、正屋、花廳、花階、圍屋、雜屋、廁所、畜棚等。關閉了通向外界的大門,這里就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小社會,最多時100多戶人家同住在一個大圍龍屋內。
第8篇 梅州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522個字,預計看完需要2分鐘,共有104位用戶收藏,13人推薦!
梅縣雁南飛茶田景區坐落于葉劍英元帥的故鄉——梅縣雁洋鎮,是一個融茶葉生產、生態公益林改造、園林綠化、旅游觀光、度假于一體的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和旅游度假村。景區以客家文化、茶文化和生態旅游文化為主題。
在這里,你可以欣賞原生態的客家歌舞表演、品嘗可口的客家美食,或是在精美的園林藝術和滿園鮮花中,欣賞清雅的茶藝表演;你也可以盡情地呼吸充滿負離子的清新空氣,靜心享受遠離喧囂的生活。此外,你還能品嘗客家鹽焗雞、農家梅菜扣肉等傳統客家菜。
景區主要有雁南飛神石、雁南飛大道、游客中心和茶情閣、茶藝表演、笑傲江湖瀑布、龍那山生態谷、仙茶閣、高級別墅區等景點及設施。
雁南飛神石是度假村的標志性建筑,上面刻有“雁南飛、茶中情”六個大字,“茶中情”表為內涵,與茶結緣,與茶會友,與茶傳情。
雁南飛茶田度假村的茶藝表演,茶藝功夫茶分為傳統功夫茶和現代功夫茶兩種,泡飲流程黃有18道工序,前12道由茶藝小姐表演沖泡流程,后6道主要品飲,在這表山綠水之間把盞聞香,細品甘露,可以親身體會茶文化的內涵。
“笑傲江湖”瀑布,全長168米,高4.8米。瀑布下面的石碑上刻有各種名人格言,非常耐人尋味。龍那山生態谷有峰戀疊嶂的原始次生林區,一個天然大氧吧。
第9篇 梅州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866個字,預計看完需要3分鐘,共有158位用戶收藏,19人推薦!
雁南飛茶田度假村,為粵東第一家aaaa-旅游景區,是由廣東寶麗華集團公司于1995年1月投資開發的,占地總面積4.50平方公里,1997年10月8日對外營業。度假村背靠陰那山省級風景名勝區,是一個融茶葉生產、生態公益林改造、園林綠化、旅游觀光、度假于一體的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和旅游度假村。圍龍大酒店建筑工藝精湛,20xx年榮獲建設部授予的“魯班獎”。景區以茶文化為主題,處處是群山環抱,百花繁盛,茶田疊嶂,四季如春的自然景觀。
雁南飛神石是度假村的標志性建筑,上面刻有“雁南飛、茶中情”六個大字,“雁南飛”這個富有詩意的名字寓意客家人對“北雁南飛”的根本認同:“茶中情”表達了雁南飛經茶文化為內涵,與茶結緣,與茶會友,與茶傳情。目前,雁南飛已種植白葉單叢為主的標準化茶田2600畝,建起了現代化的茶葉工廠。
雁南飛大道兩邊種植有小葉榕樹和鳳凰木,樹下種上各種季節性的鮮花并擺放大小溪石作園林景觀,山崖上種植的是勒杜鵑、炮仗花等花卉進行立體綠化,右邊種植的生態龍眼園、荔枝園以及改造種植的馬占相思速生林;通過科學合理的種樹、種草和種花,不但保護了生態環境,而且兩邊美麗的園林景觀,給人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
圍龍大酒店是根據客家圍龍屋的反圍龍結構建造,建筑面積120xx多平方米,樓高6層,從大堂進入直接到第4層,上下各3層,共有標準房、套房和單間138間。每個房間都有一個特別設置陽臺,站在陽臺上可以盡情觀賞度假村的美景,這是酒店最突出的特色之一;酒店非常注重文化內涵的建設,在每個客房和過道上都裝裱了客家名人詩畫和名人格言。首層為美容美發、桑拿健身等娛樂設施。
雁南飛茶田度假村溫馨宜人的服務,幽雅的環境,讓您領略到客家獨特的款待之道所蘊含的正宗與傳統,品嘗特作精致的佳饌美肴和甘滑香濃的雁南飛茗茶,讓您在青山綠水之間,心情領略中國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茶文化和客家文化。
交通信息
雁南飛距梅州45公里,交通方便,它緊鄰靈光寺和-故居,建議同時游覽這三個景點。
住宿信息
景區內有酒店可以入住,園內還有16幢大小不同的別墅,按幢出租,旅客可以盡情在茶園里享受。
第10篇 梅州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1261個字,預計看完需要4分鐘,共有117位用戶收藏,20人推薦!
梅州圍龍屋是一種極具嶺南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它具有深厚的客家文化內涵,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更是廣東文化的重要代表,今天我們就來了解被譽為“世界民居建筑奇葩”的梅州圍龍屋。
梅州圍龍屋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因戰亂饑荒逐漸南遷的客家人,為防止盜賊的騷擾和當地人的排擠,選擇邊遠的丘陵地帶或斜坡地段建造起了圍龍屋。
圍龍屋采用的是中原漢族建筑工藝中最先進的抬梁式與穿斗式相結合的技藝,以“一進三廳兩廂一圍”為主體結構,其建筑形式有磚瓦和特殊土坯兩種。客家工匠們在土中摻石灰,用糯米飯,雞蛋清作粘稠劑,以竹片,木條作筋骨,夯筑起這些高大堅固的土樓。
圍龍屋內分別建有多間臥室、廚房、大小廳堂及水井、豬圈、雞窩、廁所、倉庫等生活設施,普通的圍龍屋占地8到10畝,而大圍龍屋的面積甚至可達30畝以上,建好一座完整的圍龍屋往往需要五年、十年,有的甚至更長時間。
圍龍屋的主體是堂屋,堂屋后面則建筑半月形的圍屋,與兩邊橫屋的頂端相接,將正屋圍在中間。圍龍屋多依山而建,整座屋宇跨在山坡與平地之間,形成前低后高、兩邊低中間高的雙拱曲線。屋宇層層疊疊,從屋后最高處向前看,是一片開闊的前景。從高處向下看,前面是半月形池塘,后面是圍龍屋,兩個半圓相合,包圍了正屋,形成一個圓形的整體。
圍龍屋的中軸線房間為龍廳,正對上堂祖龕,是存放公共物品的保管廳。在圍屋與正堂之間有一塊半月形空地,稱“化胎”。“化胎”的斜面并不鋪平,而是種植花木或用碎石鋪砌,寓有龍氣不會閉塞而化為胎息之意,是全屋的風水寶地。
屋前必有半月形池塘,屋后必有半月形化胎,這就是梅州圍龍屋的第一大特點。兩個半圓形同陰陽兩儀,圍繞著方正的堂屋,寓意“天圓地方”、“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而在正屋與化胎之間,一般還會開一深溝,作為圍屋與正屋的分界,其作用在于有利排水,以免正屋潮濕。
梅州圍龍屋第二大特點就是中軸對稱,主次有序,以廳堂為中心組織院落。在中軸線上,分為上、中、下三堂,上堂主要為祭祀場所;中堂為議事、宴會場所;下堂為婚喪禮儀時樂壇和轎夫席位。上堂與中堂、中堂與下堂之間左右兩廳,為南北廳。亦稱“十字廳”,是公共會客廳。并排在上、中、下三堂兩側的房間為正房;中堂與下堂先靠橫屋的正房為花廳,是本族子弟讀書場所,內設小天井、假山、花圃等。圍屋前面與池塘之間的場地,可作為曬谷場。
梅州圍龍屋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整體遵循“網狀風水”,幾十座圍龍屋錯落有致,成網狀分布在池塘邊,在整體造型上,圍龍屋就是一個太極圖。而一座圍龍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壘,兼顧堅固性,安全性,封閉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形成一個自給自足、自得其樂的社會小群體。
現存的梅州客家圍龍屋,遍布梅州二區一市五縣。其中以興寧市最為集中,近5000多座占了梅州6縣2區總數量的一半,是梅州的圍龍王國,梅縣區、梅江區、大埔縣也有不少價值高、規模大的圍龍屋留存。
結束語:梅州圍龍屋反映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傳統宗族觀念和團結互助的傳統美德,其建筑設計講求建筑物體與天然地形的協調統一,更是古代陰陽思想的投射。它處處展示了客家的人文歷史,閃耀著光輝的人文精神,不愧是東方一顆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