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安全職業健康培訓管理工作程序
1. 目的
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提高員工安全意識,遵守安全規章,掌握必要的安全保護技能,有效預防和減少事故的發生,特制訂本管理程序; 2. 適用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公司全體員工(新入職員工、合同工、派遣工、臨時工);外來客商、施工廠商;轉崗、頂崗、脫崗人員等; 3. 職責
3.1行政人事部職責
3.1.1行政人事部依據公司安環部制訂的年度、月份安全職業健康培訓計劃及臨時性培訓
計劃監督、協助組織實施;
3.1.2 行政人事部負責統計需求部門的參訓人員名單并將詳細信息發文通告; 3.1.3 行政人事部負責培訓課程內容的合理性進行調查,以便對教材改善更新;3.2需求部門職責
3.2.1 依據安全生產形勢和實際情況,向行政人事部提交安全職業健康培訓需求,完善相
關記錄; 3.2.2 車間、部門級安全職業健康培訓由各部門主管完成;特種作業人員或涉危人員安全
培訓由安環部完成或交由外部機構完成;
3.2.3 各需求培訓部門依據行政人事部發布的安全職業健康培訓通知的要求組織培訓事宜,安排參訓人員積極準時參加并遵守課堂紀律;
3.3安環部職責
3.3.1 依據公司發展需要和結合生產形勢,制定公司年度培訓計劃并將培訓計劃分解至每
月實施;
3.3.2 協助行政人事部建立公司齊全的員工入職、轉崗、調崗等培訓記錄檔案; 3.3.3 負責外來客商、外協施工廠商進入車間的安全職業健康培訓; 3.3.4 依據公司生產特點,組織制定適用于公司的安全職業健康培訓教材; 3.3.5 負責公司內特種作業及涉危作業人員的安全職業健康培訓;
4.內容
4.1入廠安全職業健康培訓(一級)
4.1.1 由安全環保部負責新入職員工的一級安全職業健康培訓,其內容包括:國家有關安
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規、制度、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公司安全生產特點、相關事故分析、安全注意事項以及職業衛生防護知識等,并經考試合格后方可分配到各
部門。培訓時間不少于8學時。
4.2部門(車間)級安全職業健康培訓(二級)
4.2.1 由各部門(車間)第一負責人負責,教育內容包括:廠安全生產制度、生產特點、
工藝流程、主要設備的性能、安全技術規程、相關事故教訓、安全防護設施、勞動
保護用品使用等,并經考試合格,方可分配到班組。培訓時間不少于8學時。
4.3班組安全職業健康培訓(三級)
4.3.1由班組長負責,教育內容包括:崗位生產任務、特點、主要生產設施結構原理、操
作注意事項、崗位責任制、崗位安全操作規程、預防措施、相關事故案例、安全設施裝置、工(器)具、個人防護用品(器具)消防器材等,并經考試合格方可上崗
作業。培訓時間不少于4學時。
4.4特種作業安全職業健康培訓
4.4.1由安全環保部組織特種作業培訓。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
核管理規則》(gb5306-)的要求進行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取得特種作業證后,方可
從事特種作業。
4.4.2特種作業人員須按各業務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的期限組織復審。 4.5事故教育培訓
4.5.1 凡發生重大事故、職業健康危害事故及在一個計算周期內連續發生事故后,公司要及時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現場教育,吸取教訓,防止類似事故重復發生。
4.6轉崗、頂崗、脫崗人員教育培訓
4.6.1 轉崗、頂崗、脫崗人員達6個月以上者必須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并經考試合格后方
可重新上崗; 4.7外來人員安全職業健康培訓
4.7.1外來施工人員必須經安全環保部和設備部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公司
生產特點、相關制度、相關規定、安全注意事項、事故應急救援等內容,并經考試
合格方可發放入廠證。
4.8員工繼續安全教育
4.8.1安全環保部組織制定并實施公司級員工繼續安全教育,教育對象包括公司員工、班
組長及安全員,教育內容包括:國家政策法規、公司安全文件、規章制度、典型案例討論及其他相關內容。
4.8.2各部門(車間)組織制定本部門(車間)員工繼續安全教育、部門(車間)安全學
習每月不少于一次,所有人員必須參加,教育內容包括:國家政策法規、公司安全文件、規章制度、廠安全規章制度、典型案例等相關內容。
5.安全職業健康培訓管理
5.1公司各部門要建立從業人員安全職業健康培訓教育檔案,記錄培訓時間、內容和考核結
果。
5.2各部門要對培訓教育方式和效果進行評價,確定是否達到培訓目的。5.3公司安全職業健康培訓是全員培訓,任何人缺席均需進行補培訓。 6.相關文件及附件
6.1《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6.2《員工入職安全職業健康培訓教材》6.3《危險化學品知識培訓教材》6.4《員工繼續安全培訓教材》6.5《企業管理人員安全培訓教材》6.6《培訓簽到表》
第2篇 安全職業健康培訓管理程序
1. 目的
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提高員工安全意識,遵守安全規章,掌握必要的安全保護技能,有效預防和減少事故的發生,特制訂本管理程序; 2. 適用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公司全體員工(新入職員工、合同工、派遣工、臨時工);外來客商、施工廠商;轉崗、頂崗、脫崗人員等; 3. 職責
3.1行政人事部職責
3.1.1行政人事部依據公司安環部制訂的年度、月份安全職業健康培訓計劃及臨時性培訓
計劃監督、協助組織實施;
3.1.2 行政人事部負責統計需求部門的參訓人員名單并將詳細信息發文通告; 3.1.3 行政人事部負責培訓課程內容的合理性進行調查,以便對教材改善更新; 3.2需求部門職責
3.2.1 依據安全生產形勢和實際情況,向行政人事部提交安全職業健康培訓需求,完善相
關記錄; 3.2.2 車間、部門級安全職業健康培訓由各部門主管完成;特種作業人員或涉危人員安全
培訓由安環部完成或交由外部機構完成;
3.2.3 各需求培訓部門依據行政人事部發布的安全職業健康培訓通知的要求組織培訓事宜,安排參訓人員積極準時參加并遵守課堂紀律;
3.3安環部職責
3.3.1 依據公司發展需要和結合生產形勢,制定公司年度培訓計劃并將培訓計劃分解至每
月實施;
3.3.2 協助行政人事部建立公司齊全的員工入職、轉崗、調崗等培訓記錄檔案; 3.3.3 負責外來客商、外協施工廠商進入車間的安全職業健康培訓; 3.3.4 依據公司生產特點,組織制定適用于公司的安全職業健康培訓教材; 3.3.5 負責公司內特種作業及涉危作業人員的安全職業健康培訓;
4.內容
4.1入廠安全職業健康培訓(一級)
4.1.1 由安全環保部負責新入職員工的一級安全職業健康培訓,其內容包括:國家有關安
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規、制度、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公司安全生產特點、相關事故分析、安全注意事項以及職業衛生防護知識等,并經考試合格后方可分配到各
部門。培訓時間不少于8學時。
4.2部門(車間)級安全職業健康培訓(二級)
4.2.1 由各部門(車間)第一負責人負責,教育內容包括:廠安全生產制度、生產特點、
工藝流程、主要設備的性能、安全技術規程、相關事故教訓、安全防護設施、勞動
保護用品使用等,并經考試合格,方可分配到班組。培訓時間不少于8學時。
4.3班組安全職業健康培訓(三級)
4.3.1由班組長負責,教育內容包括:崗位生產任務、特點、主要生產設施結構原理、操
作注意事項、崗位責任制、崗位安全操作規程、預防措施、相關事故案例、安全設施裝置、工(器)具、個人防護用品(器具)消防器材等,并經考試合格方可上崗
作業。培訓時間不少于4學時。
4.4特種作業安全職業健康培訓
4.4.1由安全環保部組織特種作業培訓。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
核管理規則》(gb5306-)的要求進行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取得特種作業證后,方可
從事特種作業。
4.4.2特種作業人員須按各業務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的期限組織復審。 4.5事故教育培訓
4.5.1 凡發生重大事故、職業健康危害事故及在一個計算周期內連續發生事故后,公司要及時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現場教育,吸取教訓,防止類似事故重復發生。
4.6轉崗、頂崗、脫崗人員教育培訓
4.6.1 轉崗、頂崗、脫崗人員達6個月以上者必須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并經考試合格后方
可重新上崗; 4.7外來人員安全職業健康培訓
4.7.1外來施工人員必須經安全環保部和設備部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公司
生產特點、相關制度、相關規定、安全注意事項、事故應急救援等內容,并經考試
合格方可發放入廠證。
4.8員工繼續安全教育
4.8.1安全環保部組織制定并實施公司級員工繼續安全教育,教育對象包括公司員工、班
組長及安全員,教育內容包括:國家政策法規、公司安全文件、規章制度、典型案例討論及其他相關內容。
4.8.2各部門(車間)組織制定本部門(車間)員工繼續安全教育、部門(車間)安全學
習每月不少于一次,所有人員必須參加,教育內容包括:國家政策法規、公司安全文件、規章制度、廠安全規章制度、典型案例等相關內容。
5.安全職業健康培訓管理
5.1公司各部門要建立從業人員安全職業健康培訓教育檔案,記錄培訓時間、內容和考核結
果。
5.2各部門要對培訓教育方式和效果進行評價,確定是否達到培訓目的。 5.3公司安全職業健康培訓是全員培訓,任何人缺席均需進行補培訓。 6.相關文件及附件
6.1《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 6.2《員工入職安全職業健康培訓教材》 6.3《危險化學品知識培訓教材》 6.4《員工繼續安全培訓教材》 6.5《企業管理人員安全培訓教材》 6.6《培訓簽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