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火舞私秘?奶头大屁股小说,永久免费看啪啪网址入口,国产在线精品无码av不卡顿,国产精品毛片在线完整版,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妇女迅雷,色综合久久久无码网中文,日韩新无码精品毛片,强睡邻居人妻中文字幕
      當前位置:1566范文網 > 企業管理 > 企業管理 > 安全管理

      船廠安全環境管理程序(3篇范文)

      發布時間:2023-11-01 12:50:08 查看人數:97

      船廠安全環境管理程序

      第1篇 船廠安全環境管理程序

      1.適用范圍

      1.1本程序通過危險源和環境因素的辨識和風險評價,對影響職業健康、安全及環境管理績效的活動進行有效控制,以預防和控制各類事故的發生,確保人員生命安全,以及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1.2本程序適用于以下管理活動:

      1)危險源和環境因素的辨識及風險評價;

      2)安全/環境管理方案的制訂及實施;

      3)運行控制;

      4) 安全/環境績效監測;

      5)安全/環境合規性評價。

      1.3為表述方便,本程序(也適用于其他體系文件)中“職業健康安全”、“安全環境”有時也簡述為“安全”。

      2.職責

      2.1安全經理負責本程序的編制、維護及執行。

      2.2各主管負責其責任范圍安全和環境風險的控制。

      3.安全/環境管理流程

      安全/環境管理見附件1. 《安全/環境管理流程圖》。

      4.實施要求

      4.1職責分配

      表 1?1危險源辨識評價和風險控制、法規收集和合規性評價的職責分配

      類別內容職責分配
      職業健康①生產活動安全經理/人事主管
      ②后勤服務活動安全經理/人事主管
      安全①生產作業安全車間主任/安全經理
      ②海上運輸/拖輪作業安全設備主管/安全經理
      ③綜合服務綜服主管/安全經理
      ④后勤服務安全經理
      ⑤治安安全經理

      表 1?2環境因素辨識評價和風險控制、法規收集和合規性評價的職責分配

      類別內容職責分配
      水體污染①作業船舶對海洋的污染設備主管
      ②其他船舶對海洋的污染(包括修理船舶、外來非修理船舶、浮/干塢)安全經理
      ③陸岸對海洋的污染綜服主管/后勤主管
      大氣污染①生產過程車間主任/安全經理
      ②設備運行和修理過程設備主管
      ③船舶運行和修理過程設備主管/安全經理
      ④后勤服務過程后勤主管
      噪聲污染①生產過程車間主任/安全經理
      ②設備運行和修理過程設備主管
      ③船舶運行和修理過程設備主管/安全經理
      ④后勤服務過程后勤主管
      土壤污染①生產垃圾/廢物綜服主管
      ②生活垃圾/廢物后勤主管
      ③危險廢物綜服主管/后勤主管
      釋放性能量污染;(包括熱污染、放射性污染、電磁輻射污染等)①生產過程車間主任/安全經理
      ②設備運行和修理過程設備主管
      ③船舶運行和修理過程設備主管/安全經理
      ④后勤服務過程后勤主管
      原材料和自然資源消耗①生產性資源材料主管
      ②非生產性資源后勤主管
      能源消耗①水、電、氣、油、煤?綜服主管
      其他社區和地方性環境問題(如破壞自然生態、植被、景觀、文化遺產等)①海洋生態破壞安全經理
      ②植被破壞安全經理

      4.2危險源和環境因素辨識及風險評價(詳見附件2和附件3)

      4.2.1 危險源辨識及風險評價有兩種方法:

      1) 全面的作業風險評估(tra)。該方法一般用于體系建立、變更及完善時,以編制《危險源辨識及風險評價一覽表》。

      2) 簡化的作業風險評估(jsa)。該方法一般用于單船/單項工程安全策劃時,作為《危險源辨識及風險評價一覽表》的補充或強化。評估結果作為單船/單項工程策劃書的內容之一。

      4.2.2 環境因素辨識及風險評價采用專家評價法,輸出結果有兩種形式:

      1) 體系建立、變更及完善時,環境因素辨識及風險評價的結果應編制《環境因素辨識及風險評價一覽表》。

      2) 單船/單項工程環保策劃時,環境因素辨識及風險評價的結果作為單船/單項工程策劃書的內容之一。

      4.3安全/環境管理方案的制訂及實施

      4.3.1 制訂安全/環境管理方案的目的是為了消除或降低或轉移不可接受的風險。單船/單項工程安全環境控制計劃也是一種安全/環境管理方案。

      4.3.2 在制訂安全/環境管理方案時要明確預期達到的安全/環境管理目標,明確實施的職責、方法和時間要求。

      4.3.3 管理方案實施前及實施后都應進行評審,評審方式可以是審核、會簽或專家評審的方式。主要評估管理方案是否實現預期的安全/環境管理目標,是否有新的安全/環境風險產生,是否為效果最佳的解決方案。同時責任部門應將管理方案及實施效果作為管理評審的輸入之一。

      4.4運行控制

      4.4.1 職業病防護

      1)教育培訓。

      ?新進人員(包括所有外來人員)入廠教育中必須包含職業健康的教育。

      ?從事具有職業健康危害或潛在危害的人員(包括外包工)必須接受相關職業病知識及防護技能的培訓,合格后方可頒發公司的上崗證。

      2)作業防護。

      ?安全經理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組織對有毒有害作業場所進行檢測,并將結果通報作業場所負責人和作業人員。

      ?安全經理組織對有毒有害作業場所進行標識及必要的隔離,標識內容包括有毒有害因素的名稱和性質、防護要求、應急措施。

      ?作業人員要嚴格遵守有毒有害作業場所的操作規程,嚴格落實各項作業防護措施,按規定穿戴個人防護裝置。

      ?技術主管積極推進技術改造,開展對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的研究和推廣,不斷改進生產環境和生產條件。

      ?若發生職業危害事故(如中暑、急性中毒等),執行公司相應的應急預案。

      3)健康體檢及后續措施。

      ?人事主管負責統計從事有毒有害作業的人員并通知各相關負責人,負責安排有毒有害作業人員的上崗前、在崗期間及離崗時的健康檢查。

      ?人事主管負責建立本廠員工有毒有害作業人員的職業病防治檔案。對已診斷為職業病的患者,人事主管負責做好職業病患者治療及跟蹤情況記錄。對于不宜繼續從事原崗位的員工,人事主管應在診斷之日起兩個月內將其調離,另行安排工作;并安排其進行職業病致殘勞動能力鑒定,根據鑒定結論,享受國家規定的職業病待遇。

      ?外包工職業病的健康檢查及職業病防治檔案,由外包工法人單位負責。本公司負責督促,并作為合格分包商評定條件之一,亦作為分包合同的要求之一。

      4.4.2 安全管理

      1)教育培訓。

      ?新進員工(包括外包工)必須接受三級安全教育方可上崗,安全經理負責建立全廠員工三級安全教育培訓記錄。其他外來人員由安全經理負責提供與其入廠工作范圍相關的安全培訓。

      ?特殊工種(包括外包工)必須持有國家/國際有關主管機構認可的操作證。人事主管負責本公司特殊工種操作證的有效性管理,核查外包工特殊工種操作證的有效性;建立特殊工種(包括外包工)操作證清單,并通報相關部門。

      2)作業防護

      ?對于有潛在危險的作業實行作業許可證制度,這些作業包括熱工作業(如電焊、火焰切割)、冷工作業(如大件吊裝、腳手架搭設)、電氣作業(如電纜修理)、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如進入密閉艙室)。

      ?對有重大危險源的場所(如氣站、危險化學品倉庫等)實行限入制度,并進行標識和必要的隔離,標識內容包括重大危險源的名稱和性質、防護要求、應急措施。

      ?作業人員要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嚴格落實各項作業防護措施,按規定穿戴個人防護裝置。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

      ?技術主管積極推進技術改造,開展對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的研究和推廣,不斷改進生產環境和生產條件。

      ?若發生安全事故,執行公司相應的應急預案。

      4.4.3 污染排放控制

      1)教育培訓。

      ?作業人員入廠教育中必須包括環保要求的培訓。

      2)作業防護。

      ?設置重大污染源監控點;對重要排放口設置標識;確保污染處理設施設備的正常運作;作業人員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

      ?對于不能直接排放的污染物/廢棄物,由有資質的專業公司回收處理。

      ?技術主管積極推進技術改造,開展對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的研究和推廣,提高廢棄物的再利用價值,努力實現污染物的減量排放。

      ?若發生環境污染事故,執行公司相應的應急預案。

      4.4.4 資源合理利用

      ?公司對于資源使用推行計劃性管理,綜服主管負責能源的使用控制,材料主管負責生產性物資的使用控制,后勤主管負責非生產性物資的使用控制。

      ?技術主管積極推進技術改造,開展對環保型、能耗物小、污染物產生量小的清潔生產工藝的研究和推廣,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盡可能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

      ?人事主管負責組織開展清潔生產的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員工的環保意識,倡議員工在日常的生產和生活中自動采用環保的工作方法和生活方式。

      4.5安全/環境績效監測

      4.5.1 目標指標監測

      安全經理全面策劃并組織實施公司生產及后勤服務中安全/環境績效指標的監測,制訂《安全環境績效監測方案》,以確保安全環境的各項指標控制在法規要求及公司管理要求的范圍之內。

      安全經理每季度統計安全/環境管理目標實現情況,報考核歸口管理部門企管主管。

      4.5.2 運行監控

      安全經理負責針對重大危險源及環境因素,組織策劃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檢查,檢查頻率有日檢、周檢、月檢、作業前/開工前檢查、專項檢查等,對所發現的隱患要跟蹤整改的落實情況。

      安全/環境管理運行監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1)惡劣天氣時(如高溫酷暑、冰雪嚴寒、臺風、大浪等);

      2)重點工程項目(如油船修理工程、高空設備維修工程等);

      3)重點部位/設備(如受限/密閉艙室、油艙、化學品倉庫、氣站、吊機、船舶、電氣設備等);

      4)重大作業(如高空作業、船舶運輸、起重吊裝、動火、腳手架搭架使用等);

      5)高危人群(新進廠員工/外包工、特殊工種等);

      6)重要時期(如夜班或中午加班、節假日等);

      7)對所發生的安全環境事故/不符合/相關方抱怨進行調查分析是安全/環境績效的一種被動性監測,具體見《不符合、事故/險情及相關方抱怨管理程序》。

      4.6安全/環境合規性評價

      4.6.1 安全經理歸口管理安全/環境法律法規及要求的收集及有效性跟蹤,并形成公司適用的安全/環境法律法規及要求清單,報企管主管向公司內部及相關方(如外包工等)發布。

      4.6.2安全經理負責合規性評價的策劃,根據一年來安全/環境績效的表現或所發生的安全/環境事故性質,有針對性地進行安全環境的合規性評價,評價結果作為管理評審輸入之一。

      第2篇 船廠安全環境管理程序范本

      1.適用范圍

      1.1本程序通過危險源和環境因素的辨識和風險評價,對影響職業健康、安全及環境管理績效的活動進行有效控制,以預防和控制各類事故的發生,確保人員生命安全,以及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1.2本程序適用于以下管理活動:

      1)危險源和環境因素的辨識及風險評價;

      2)安全/環境管理方案的制訂及實施;

      3)運行控制;

      4) 安全/環境績效監測;

      5)安全/環境合規性評價。

      1.3為表述方便,本程序(也適用于其他體系文件)中“職業健康安全”、“安全環境”有時也簡述為“安全”。

      2.職責

      2.1安全經理負責本程序的編制、維護及執行。

      2.2各主管負責其責任范圍安全和環境風險的控制。

      3.安全/環境管理流程

      安全/環境管理見附件1. 《安全/環境管理流程圖》。

      4.實施要求

      4.1職責分配

      表 11危險源辨識評價和風險控制、法規收集和合規性評價的職責分配

      類別

      內容

      職責分配

      職業健康

      ①生產活動

      安全經理/人事主管

      ②后勤服務活動

      安全經理/人事主管

      安全

      ①生產作業安全

      車間主任/安全經理

      ②海上運輸/拖輪作業安全

      設備主管/安全經理

      ③綜合服務

      綜服主管/安全經理

      ④后勤服務

      安全經理

      ⑤治安

      安全經理

      表 12環境因素辨識評價和風險控制、法規收集和合規性評價的職責分配

      類別

      內容

      職責分配

      水體污染

      ①作業船舶對海洋的污染

      設備主管

      ②其他船舶對海洋的污染(包括修理船舶、外來非修理船舶、浮/干塢)

      安全經理

      ③陸岸對海洋的污染

      綜服主管/后勤主管

      大氣污染

      ①生產過程

      車間主任/安全經理

      ②設備運行和修理過程

      設備主管

      ③船舶運行和修理過程

      設備主管/安全經理

      ④后勤服務過程

      后勤主管

      噪聲污染

      ①生產過程

      車間主任/安全經理

      ②設備運行和修理過程

      設備主管

      ③船舶運行和修理過程

      設備主管/安全經理

      ④后勤服務過程

      后勤主管

      土壤污染

      ①生產垃圾/廢物

      綜服主管

      ②生活垃圾/廢物

      后勤主管

      ③危險廢物

      綜服主管/后勤主管

      釋放性能量污染;(包括熱污染、放射性污染、電磁輻射污染等)

      ①生產過程

      車間主任/安全經理

      ②設備運行和修理過程

      設備主管

      ③船舶運行和修理過程

      設備主管/安全經理

      ④后勤服務過程

      后勤主管

      原材料和自然資源消耗

      ①生產性資源

      材料主管

      ②非生產性資源

      后勤主管

      能源消耗

      ①水、電、氣、油、煤

      綜服主管

      其他社區和地方性環境問題(如破壞自然生態、植被、景觀、文化遺產等)

      ①海洋生態破壞

      安全經理

      ②植被破壞

      安全經理

      4.2危險源和環境因素辨識及風險評價(詳見附件2和附件3)

      4.2.1 危險源辨識及風險評價有兩種方法:

      1) 全面的作業風險評估(tra)。該方法一般用于體系建立、變更及完善時,以編制《危險源辨識及風險評價一覽表》。

      2) 簡化的作業風險評估(jsa)。該方法一般用于單船/單項工程安全策劃時,作為《危險源辨識及風險評價一覽表》的補充或強化。評估結果作為單船/單項工程策劃書的內容之一。

      4.2.2 環境因素辨識及風險評價采用專家評價法,輸出結果有兩種形式:

      1) 體系建立、變更及完善時,環境因素辨識及風險評價的結果應編制《環境因素辨識及風險評價一覽表》。

      2) 單船/單項工程環保策劃時,環境因素辨識及風險評價的結果作為單船/單項工程策劃書的內容之一。

      4.3安全/環境管理方案的制訂及實施

      4.3.1 制訂安全/環境管理方案的目的是為了消除或降低或轉移不可接受的風險。單船/單項工程安全環境控制計劃也是一種安全/環境管理方案。

      4.3.2 在制訂安全/環境管理方案時要明確預期達到的安全/環境管理目標,明確實施的職責、方法和時間要求。

      4.3.3 管理方案實施前及實施后都應進行評審,評審方式可以是審核、會簽或專家評審的方式。主要評估管理方案是否實現預期的安全/環境管理目標,是否有新的安全/環境風險產生,是否為效果最佳的解決方案。同時責任部門應將管理方案及實施效果作為管理評審的輸入之一。

      4.4運行控制

      4.4.1 職業病防護

      1)教育培訓。

      新進人員(包括所有外來人員)入廠教育中必須包含職業健康的教育。

      從事具有職業健康危害或潛在危害的人員(包括外包工)必須接受相關職業病知識及防護技能的培訓,合格后方可頒發公司的上崗證。

      2)作業防護。

      安全經理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組織對有毒有害作業場所進行檢測,并將結果通報作業場所負責人和作業人員。

      安全經理組織對有毒有害作業場所進行標識及必要的隔離,標識內容包括有毒有害因素的名稱和性質、防護要求、應急措施。

      作業人員要嚴格遵守有毒有害作業場所的操作規程,嚴格落實各項作業防護措施,按規定穿戴個人防護裝置。

      技術主管積極推進技術改造,開展對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的研究和推廣,不斷改進生產環境和生產條件。

      若發生職業危害事故(如中暑、急性中毒等),執行公司相應的應急預案。

      3)健康體檢及后續措施。

      人事主管負責統計從事有毒有害作業的人員并通知各相關負責人,負責安排有毒有害作業人員的上崗前、在崗期間及離崗時的健康檢查。

      人事主管負責建立本廠員工有毒有害作業人員的職業病防治檔案。對已診斷為職業病的患者,人事主管負責做好職業病患者治療及跟蹤情況記錄。對于不宜繼續從事原崗位的員工,人事主管應在診斷之日起兩個月內將其調離,另行安排工作;并安排其進行職業病致殘勞動能力鑒定,根據鑒定結論,享受國家規定的職業病待遇。

      外包工職業病的健康檢查及職業病防治檔案,由外包工法人單位負責。本公司負責督促,并作為合格分包商評定條件之一,亦作為分包合同的要求之一。

      4.4.2 安全管理

      1)教育培訓。

      新進員工(包括外包工)必須接受三級安全教育方可上崗,安全經理負責建立全廠員工三級安全教育培訓記錄。其他外來人員由安全經理負責提供與其入廠工作范圍相關的安全培訓。

      特殊工種(包括外包工)必須持有國家/國際有關主管機構認可的操作證。人事主管負責本公司特殊工種操作證的有效性管理,核查外包工特殊工種操作證的有效性;建立特殊工種(包括外包工)操作證清單,并通報相關部門。

      2)作業防護

      對于有潛在危險的作業實行作業許可證制度,這些作業包括熱工作業(如電焊、火焰切割)、冷工作業(如大件吊裝、腳手架搭設)、電氣作業(如電纜修理)、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如進入密閉艙室)。

      對有重大危險源的場所(如氣站、危險化學品倉庫等)實行限入制度,并進行標識和必要的隔離,標識內容包括重大危險源的名稱和性質、防護要求、應急措施。

      作業人員要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嚴格落實各項作業防護措施,按規定穿戴個人防護裝置。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

      技術主管積極推進技術改造,開展對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的研究和推廣,不斷改進生產環境和生產條件。

      若發生安全事故,執行公司相應的應急預案。

      4.4.3 污染排放控制

      1)教育培訓。

      作業人員入廠教育中必須包括環保要求的培訓。

      2)作業防護。

      設置重大污染源監控點;對重要排放口設置標識;確保污染處理設施設備的正常運作;作業人員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

      對于不能直接排放的污染物/廢棄物,由有資質的專業公司回收處理。

      技術主管積極推進技術改造,開展對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的研究和推廣,提高廢棄物的再利用價值,努力實現污染物的減量排放。

      若發生環境污染事故,執行公司相應的應急預案。

      4.4.4 資源合理利用

      公司對于資源使用推行計劃性管理,綜服主管負責能源的使用控制,材料主管負責生產性物資的使用控制,后勤主管負責非生產性物資的使用控制。

      技術主管積極推進技術改造,開展對環保型、能耗物小、污染物產生量小的清潔生產工藝的研究和推廣,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盡可能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

      人事主管負責組織開展清潔生產的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員工的環保意識,倡議員工在日常的生產和生活中自動采用環保的工作方法和生活方式。

      4.5安全/環境績效監測

      4.5.1 目標指標監測

      安全經理全面策劃并組織實施公司生產及后勤服務中安全/環境績效指標的監測,制訂《安全環境績效監測方案》,以確保安全環境的各項指標控制在法規要求及公司管理要求的范圍之內。

      安全經理每季度統計安全/環境管理目標實現情況,報考核歸口管理部門企管主管。

      4.5.2 運行監控

      安全經理負責針對重大危險源及環境因素,組織策劃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檢查,檢查頻率有日檢、周檢、月檢、作業前/開工前檢查、專項檢查等,對所發現的隱患要跟蹤整改的落實情況。

      安全/環境管理運行監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1)惡劣天氣時(如高溫酷暑、冰雪嚴寒、臺風、大浪等);

      2)重點工程項目(如油船修理工程、高空設備維修工程等);

      3)重點部位/設備(如受限/密閉艙室、油艙、化學品倉庫、氣站、吊機、船舶、電氣設備等);

      4)重大作業(如高空作業、船舶運輸、起重吊裝、動火、腳手架搭架使用等);

      5)高危人群(新進廠員工/外包工、特殊工種等);

      6)重要時期(如夜班或中午加班、節假日等);

      7)對所發生的安全環境事故/不符合/相關方抱怨進行調查分析是安全/環境績效的一種被動性監測,具體見《不符合、事故/險情及相關方抱怨管理程序》。

      4.6安全/環境合規性評價

      4.6.1 安全經理歸口管理安全/環境法律法規及要求的收集及有效性跟蹤,并形成公司適用的安全/環境法律法規及要求清單,報企管主管向公司內部及相關方(如外包工等)發布。

      4.6.2安全經理負責合規性評價的策劃,根據一年來安全/環境績效的表現或所發生的安全/環境事故性質,有針對性地進行安全環境的合規性評價,評價結果作為管理評審輸入之一。

      第3篇 船廠管道工安全管理規定

      1.管道工必須經專業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方能獨立操作。

      2.上班應按規定正確穿戴和使用勞保用品。

      3.施工前仔細檢查所使用工具,確認完好,檢查施工環境,清理可燃物品。

      4.登高作業應系好安全帶,高空作業上下傳遞物件要用繩索扎牢或用袋子等吊運,禁止上下扔甩。

      5.搬運大件管件時,多人操作應相互協調,預防管件滑落傷人。

      6.使用手拉葫蘆時吊掛應牢固,禁止使用腳手架做手拉葫蘆的吊掛點。

      7.安裝閥件及管子法蘭時,禁止用手指復查眼孔,應用錐形鐵棒插入,防止手指被扎傷。

      8.進入艙室作業,通風要良好。進艙前必須檢查氣割電焊工具及氣管、電焊線是否有破損及泄漏,并執行雙人監護。

      9.進入有道門的艙室作業時,道門口應設防護設施,以防他人踏空墜落,工作完畢后應放置好道門口的防護設施。

      10.艙壁上和甲板面開孔,艙壁另一面及甲板下方要有專人看護。

      11.在腳手上作業,不得將管子和附件放置在腳手架上,以防事故發生!

      12.靠近易燃、易爆物質的部位作業,要采取防火防爆安全措施,并征得安環部門同意后方可施工。

      13.氣割管子即將斷落時,應用手接住或繩索吊好,防止墜落發生事故;拆裝管子時,應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繩索扎牢吊好后再進行工作,禁止用鐵鏈綁扎管子;拆下的管子應及時運走。

      14.管系在串油時應認真檢查管路的完整性,防止漏油!

      15.管系試壓時,要認真檢查管路所有的焊接是否合格,超壓試驗前,要預先掛警示牌,并拉好警戒旗,并設專人監護巡查。

      16.分段管系安裝結束后,清理好作業場地,注意隨分段吊裝的管件應捆綁牢固!

      17.進入封閉的艙室作業,需經安環部對含氧量進行測試確認合格后方可施工!并要有專人監護。

      18.船上加油必須履行加油審批手續,并落實各項安全防范措施。

      19.動火前,必須填寫動火申請單,動火單填寫要明確動火位置及動火人員。

      20.下班前,將氧乙炔的氣管收好,拉到艙室外通風處掛好,并將氣閥關閉,清理施工場地滅絕火種,做好5s工作。

      船廠安全環境管理程序(3篇范文)

      1.適用范圍1.1本程序通過危險源和環境因素的辨識和風險評價,對影響職業健康、安全及環境管理績效的活動進行有效控制,以預防和控制各類事故的發生,確保人員生命安全,以及與環境…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推薦專題

      相關船廠信息

      • 船廠安全環境管理程序(3篇范文)
      • 船廠安全環境管理程序(3篇范文)97人關注

        1.適用范圍1.1本程序通過危險源和環境因素的辨識和風險評價,對影響職業健康、安全及環境管理績效的活動進行有效控制,以預防和控制各類事故的發生,確保人員生命安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