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火舞私秘?奶头大屁股小说,永久免费看啪啪网址入口,国产在线精品无码av不卡顿,国产精品毛片在线完整版,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妇女迅雷,色综合久久久无码网中文,日韩新无码精品毛片,强睡邻居人妻中文字幕
      當前位置:1566范文網 > 企業管理 > 企業管理 >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試題計算題

      發布時間:2023-08-29 20:20:10 查看人數:71

      安全管理-試題計算題

      安全管理-試題計算題

      1

      某臺設備運行30日內發生2次故障,該設備每日運行8小時,試計算該臺設備故障頻率

      解:

      故障頻率=故障次數÷設備實際開動臺時

      故障次數=2

      設備實際開動臺時=設備臺數×運行日數×日運行時數=1×30×8=240(臺時)

      所以故障頻率=2÷240=0.0083

      答:(略)

      2

      某沖床運行30日內發生4次故障,該設備每日運行8小時,試計算該沖床故障頻率

      解:

      故障頻率=故障次數÷設備實際開動臺時

      故障次數=4

      設備實際開動臺時=設備臺數×運行日數×日運行時數=1×30×8=240(臺時)

      所以故障頻率=4÷240=0.0166

      答:(略)

      3

      某車床運行60日內發生6次故障,該設備每日運行8小時,試計算該車床故障頻率

      解:

      故障頻率=故障次數÷設備實際開動臺時

      故障次數=6

      設備實際開動臺時=設備臺數×運行日數×日運行時數=1×60×8=480(臺時)

      所以故障頻率=6÷480=0.0125

      答:(略)

      4

      某起重設備80日內發生5次故障,該設備每日運行8小時,試計算該起重設備故障頻率

      解:

      故障頻率=故障次數÷設備實際開動臺時

      故障次數=5

      設備實際開動臺時=設備臺數×運行日數×日運行時數=1×80×8=640(臺時)

      所以故障頻率=5÷640=0.0078

      答:(略)

      5

      某車間有3臺車床,4臺沖床,3個月內車床共發生故障6次,沖床共發生故障10次,車床平均每個工作日運行時間為6小時,沖床平均每個工作日運行時間為7小時。試計算該車間設備故障頻率

      解:

      故障頻率=故障次數÷設備實際開動臺時

      故障次數=6+10=16

      每月平均取22.5個工作日

      設備實際開動臺時=設備臺數×運行日數×日運行時數=3×22.5×3×6+4×22.5×3×7=1215+1890=3105(臺時)

      所以故障頻率=16÷3105=0.0052

      答:(略)

      6

      某車間有3臺車床2個月內發生10次故障,每臺車床每日運行8小時,試計算該車間車床故障頻率

      解:

      故障頻率=故障次數÷設備實際開動臺時

      故障次數=10

      每月平均取22.5個工作日

      設備實際開動臺時=設備臺數×運行日數×日運行時數=3×22.5×2×8=1080(臺時)

      所以故障頻率=10÷1080=0.0093

      答:(略)

      7

      某臺設備一個月內因故障停機6日,實際運行20日,該設備每日運行8小時,試計算該臺設備的故障停機率

      解:

      故障停機率=故障停機臺時÷(設備實際開動臺時+故障停機臺時)

      故障停機臺時=設備臺數×停機日數×日運行時數=1×6×8=48(臺時)

      設備實際開動臺時=設備臺數×運行日數×日運行時數=1×20×8=160(臺時)

      所以故障停機率=48÷(160+48)=0.2308

      答:(略)

      8

      某臺沖床一個月內因故障停機5日,實際運行24日,該沖床每日運行8小時,試計算該臺沖床的故障停機率

      解:

      故障停機率=故障停機臺時÷(設備實際開動臺時+故障停機臺時)

      故障停機臺時=設備臺數×停機日數×日運行時數=1×5×8=40(臺時)

      設備實際開動臺時=設備臺數×運行日數×日運行時數=1×24×8=192(臺時)

      所以故障停機率=40÷(192+40)=0.1724

      答:(略)

      9

      某臺車床一個月內因故障停機4日,實際運行26日,該車床每日運行10小時,試計算該臺車床的故障停機率

      解:

      故障停機率=故障停機臺時÷(設備實際開動臺時+故障停機臺時)

      故障停機臺時=設備臺數×停機日數×日運行時數=1×4×10=40(臺時)

      設備實

      際開動臺時=設備臺數×運行日數×日運行時數=1×26×10=260(臺時)

      所以故障停機率=40÷(260+40)=0.1333

      答:(略)

      10

      某臺起重設備一個月內因故障停機7日,實際運行23日,該車床每日運行12小時,試計算該臺起重設備的故障停機率

      解:

      故障停機率=故障停機臺時÷(設備實際開動臺時+故障停機臺時)

      故障停機臺時=設備臺數×停機日數×日運行時數=1×7×12=84(臺時)

      設備實際開動臺時=設備臺數×運行日數×日運行時數=1×23×12=276(臺時)

      所以故障停機率=84÷(276+84)=0.2333

      答:(略)

      11

      某車間有2臺車床,2臺沖床,7月份中第一臺車床故障停機4日,實際運行26日;第二臺車床故障停機5日,實際運行25日;第一臺沖床故障停機3日,實際運行27日;第二臺沖床故障停機5日,實際運行25日。設備平均每日運行8小時,試分別計算該車間車床、沖床的故障停機率

      解:

      故障停機率=故障停機臺時÷(設備實際開動臺時+故障停機臺時)

      故障停機臺時=設備臺數×停機日數×日運行時數

      設備實際開動臺時=設備臺數×運行日數×日運行時數

      車床故障停機臺時=1×4×8+1×5×8=72(臺時)

      沖床故障停機臺時=1×3×8+1×5×8=64(臺時)

      車床實際開動臺時=1×26×8+1×25×8=408(臺時)

      沖床實際開動臺時=1×27×8+1×25×8=416(臺時)

      所以車床故障停機率=72÷(408+72)=0.1500

      沖床故障停機率=64÷(416+64)=0.1333

      答:(略)

      12

      某臺設備2000年發生故障20次,因故障停機18日,該設備平均每日運行8小時,試計算該臺設備的平均故障強度

      解:

      平均故障強度=故障停機臺時÷故障次數

      故障停機臺時=設備臺數×停機日數×日運行時數=1×18×8=144(臺時)

      故障次數=20

      所以平均故障強度=144÷20=7.20

      答:(略)

      13

      某臺沖床2001年發生故障22次,因故障停機16日,該沖床平均每日運行8小時,試計算該臺沖床的平均故障強度

      解:

      平均故障強度=故障停機臺時÷故障次數

      故障停機臺時=設備臺數×停機日數×日運行時數=1×16×8=128(臺時)

      故障次數=22

      所以平均故障強度=128÷22=5.8182

      答:(略)

      14

      某臺車床2002年發生故障18次,因故障停機20日,該車床平均每日運行8小時,試計算該臺車床的平均故障強度

      解:

      平均故障強度=故障停機臺時÷故障次數

      故障停機臺時=設備臺數×停機日數×日運行時數=1×20×8=160(臺時)

      故障次數=18

      所以平均故障強度=160÷18=8.8889

      答:(略)

      15

      某運輸設備2003年發生故障24次,因故障停機21日,該運輸設備平均每日運行8小時,試計算該運輸設備的平均故障強度

      解:

      平均故障強度=故障停機臺時÷故障次數

      故障停機臺時=設備臺數×停機日數×日運行時數=1×21×8=168(臺時)

      故障次數=24

      所以平均故障強度=168÷24=7.0

      答:(略)

      16

      某起重設備2002年發生故障16次,因故障停機20日,該起重設備平均每日運行8小時,試計算該起重設備的平均故障強度

      解:

      平均故障強度=故障停機臺時÷故障次數

      故障停機臺時=設備臺數×停機日數×日運行時數=1×20×8=160(臺時)

      故障次數=16

      所以平均故障強度=160÷16=10.0

      答:(略)

      17

      某車間有沖床1臺,車床1臺,2001年沖床發生故障22次,因故障停機16日,車床發生故障18次,因故障停機20日,該車間設備平均每日運行8小時,試計算該車間設備的平

      均故障強度

      解:

      平均故障強度=故障停機臺時÷故障次數

      故障停機臺時=設備臺數×停機日數×日運行時數

      沖床故障停機臺時=1×16×8=128(臺時)

      車床故障停機臺時=1×20×8=160(臺時)

      沖床故障次數=22

      車床故障次數=18

      所以平均故障強度=(128+160)÷(22+18)=7.20

      答:(略)

      18

      某生產經營單位有運輸設備2臺,起重設備2臺,2003年運輸設備共發生故障27次,每臺運輸設備因故障停機15日;起重設備共發生故障24次,每臺起重設備因故障停機14日。該生產經營單位設備平均每日運行8小時,試計算該生產經營單位設備的平均故障強度

      解:

      平均故障強度=故障停機臺時÷故障次數

      故障停機臺時=設備臺數×停機日數×日運行時數

      運輸設備故障停機臺時=2×15×8=240(臺時)

      起重設備故障停機臺時=2×14×8=224(臺時)

      運輸設備故障次數=27

      起重設備故障次數=24

      所以平均故障強度=(240+224)÷(27+24)=9.098

      答:(略)

      19

      某臺設備一個月內發生故障6次,該設備在本月的實際運行累計為24日,該設備平均每日運行8小時,試計算該臺設備的平均故障間隔期

      解:

      平均故障間隔期=無故障工作時間÷故障次數

      實際運行時間=實際運行日數×日運行時數=24×8=192(時)

      故障次數=6

      所以平均故障間隔期=192÷6=32

      答:(略)

      20

      某臺沖床一個月內發生故障8次,該臺沖床在本月的實際運行累計為25日,該設備平均每日運行8小時,試計算該臺沖床的平均故障間隔期

      解:

      平均故障間隔期=無故障工作時間÷故障次數

      實際運行時間=實際運行日數×日運行時數=25×8=200(時)

      故障次數=8

      所以平均故障間隔期=200÷8=25

      答:(略)

      21

      某臺車床一個月內發生故障7次,該臺車床在本月的實際運行累計為28日,該臺車床平均每日運行9小時,試計算該臺車床的平均故障間隔期

      解:

      平均故障間隔期=無故障工作時間÷故障次數

      實際運行時間=實際運行日數×日運行時數=28×9=252(時)

      故障次數=7

      所以平均故障間隔期=252÷7=36

      答:(略)

      22

      某臺運輸設備一個月內發生故障5次,該臺運輸設備在本月的實際運行累計為26日,該臺運輸設備平均每日運行10小時,試計算該臺運輸設備的平均故障間隔期

      解:

      平均故障間隔期=無故障工作時間÷故障次數

      實際運行時間=實際運行日數×日運行時數=26×10=260(時)

      故障次數=5

      所以平均故障間隔期=260÷5=52

      答:(略)

      23

      某臺起重設備一個月內發生故障4次,該臺起重設備在本月的實際運行累計為28日,該臺起重設備平均每日運行10小時,試計算該臺起重設備的平均故障間隔期

      解:

      平均故障間隔期=無故障工作時間÷故障次數

      實際運行時間=實際運行日數×日運行時數=28×10=280(時)

      故障次數=4

      所以平均故障間隔期=280÷4=70

      答:(略)

      24

      某臺沖床2001年內發生故障18次,該臺沖床因故障每月需停機3日,除故障停機和每星期的正常休息外,其它時間正常運行,該沖床平均每日運行8小時,試計算該臺沖床的平均故障間隔期

      解:

      平均故障間隔期=無故障工作時間÷故障次數

      月平均實際運行日數=30.5-3-8=19.5日

      實際運行時間=月平均實際運行日數×月數×日運行時數=19.5×12×8=1872(時)

      故障次數=18

      所以平均故障間隔期=1872÷18=104

      答:(略)

      25

      某臺運輸設備2003年內發生故障20次,該臺運輸設備因故障每月需

      停機3日,除故障停機外,其它時間正常運行,該運輸設備平均每日運行8小時,試計算該臺運輸設備的平均故障間隔期

      解:

      平均故障間隔期=無故障工作時間÷故障次數

      月平均實際運行日數=30.5-3=27.5日

      實際運行時間=月平均實際運行日數×月數×日運行時數=27.5×12×8=2640(時)

      故障次數=20

      所以平均故障間隔期=2640÷20=132

      答:(略)

      26

      某臺設備運行60日內發生2次工傷事故,該設備每日運行8小時,試計算該臺設備事故頻率

      解:

      事故頻率=事故次數÷設備實際開動臺時

      事故次數=2

      設備實際開動臺時=設備臺數×運行日數×日運行時數=1×60×8=480(臺時)

      所以事故頻率=2÷480=0.004167

      答:(略)

      27

      某沖床運行50日內發生4次工傷事故,該設備每日運行10小時,試計算該沖床事故頻率

      解:

      事故頻率=事故次數÷設備實際開動臺時

      事故次數=4

      設備實際開動臺時=設備臺數×運行日數×日運行時數=1×50×10=500(臺時)

      所以事故頻率=4÷500=0.0080

      答:(略)

      28

      某車床運行60日內發生3次工傷事故,該設備每日運行10小時,試計算該車床事故頻率

      解:

      事故頻率=事故次數÷設備實際開動臺時

      事故次數=3

      設備實際開動臺時=設備臺數×運行日數×日運行時數=1×60×10=600(臺時)

      所以事故頻率=3÷600=0.0050

      答:(略)

      29

      某起重設備80日內發生5次工傷事故,該設備每日運行10小時,試計算該起重設備事故頻率

      解:

      事故頻率=事故次數÷設備實際開動臺時

      事故次數=5

      設備實際開動臺時=設備臺數×運行日數×日運行時數=1×80×10=800(臺時)

      所以事故頻率=5÷800=0.00625

      答:(略)

      30

      某運輸設備90日內發生7次工傷事故,該設備每日運行12小時,試計算該運輸設備事故頻率

      解:

      事故頻率=事故次數÷設備實際開動臺時

      事故次數=7

      設備實際開動臺時=設備臺數×運行日數×日運行時數=1×90×12=1080(臺時)

      所以事故頻率=7÷1080=0.00648

      答:(略)

      31

      某作業點散發co氣體,實測co氣體濃度為60mg/m3,試計算該作業點的有害因素偏差指數,并說明該作業點是否合格(提示:co氣體安全濃度值為30mg/m3)

      解:

      有害因素偏差指數=有害因素實測值÷有害因素安全標準值

      作業點co濃度偏差指數=60mg/m3÷30mg/m3=2

      因偏差指數大于1,所以該作業點不合格。

      答:(略)

      32

      某作業點散發co氣體,實測co氣體濃度為15mg/m3,試計算該作業點的有害因素偏差指數,并說明該作業點是否合格(提示:co氣體安全濃度值為30mg/m3)

      解:

      有害因素偏差指數=有害因素實測值÷有害因素安全標準值

      作業點co濃度偏差指數=15mg/m3÷30mg/m3=0.5

      因偏差指數小于1,所以該作業點合格。

      答:(略)

      33

      某水泥生產作業點散發生產性粉塵,實測生產性粉塵濃度為5mg/m3,經分析,粉塵游離二氧化硅含量小于10℅。試計算該作業點的有害因素偏差指數,并說明該作業點是否合格(提示:游離二氧化硅含量小于10℅的水泥粉塵的安全濃度值為6mg/m3)

      解:

      有害因素偏差指數=有害因素實測值÷有害因素安全標準值

      作業點粉塵濃度偏差指數=5mg/m3÷6mg/m3=0.83

      因偏差指數小于1,所以該作業點合格。

      答:(略)

      34

      某生產作業點散發生產性粉塵,實測生產性粉塵濃度為6mg/m3,經分析,粉塵游離二氧化硅含量大于10℅。試計算該作

      業點的有害因素偏差指數,并說明該作業點是否合格(提示:游離二氧化硅含量大于10℅的粉塵的安全濃度值為2mg/m3)

      解:

      有害因素偏差指數=有害因素實測值÷有害因素安全標準值

      作業點粉塵濃度偏差指數=6mg/m3÷2mg/m3=3

      因偏差指數大于1,所以該作業點不合格。

      答:(略)

      35

      某生產作業點散發生產性粉塵,實測生產性粉塵濃度為6mg/m3,經分析,粉塵游離二氧化硅含量大于10℅。試計算該作業點的有害因素偏差指數,并說明該作業點是否合格(提示:游離二氧化硅含量大于10℅的粉塵的安全濃度值為2mg/m3)

      解:

      有害因素偏差指數=有害因素實測值÷有害因素安全標準值

      作業點粉塵濃度偏差指數=6mg/m3÷2mg/m3=3

      因偏差指數大于1,所以該作業點不合格。

      答:(略)

      36

      某作業點散發二氧化硫氣體,實測二氧化硫氣體濃度為60mg/m3,試計算該作業點的有害因素偏差指數,并說明該作業點是否合格(提示:二氧化硫氣體安全濃度值為15mg/m3)

      解:

      有害因素偏差指數=有害因素實測值÷有害因素安全標準值

      作業點二氧化硫濃度偏差指數=60mg/m3÷15mg/m3=4

      因偏差指數大于1,所以該作業點不合格。

      答:(略)

      37

      某作業點散發二氧化硫氣體,實測二氧化硫氣體濃度為10mg/m3,試計算該作業點的有害因素偏差指數,并說明該作業點是否合格(提示:二氧化硫氣體安全濃度值為15mg/m3)

      解:

      有害因素偏差指數=有害因素實測值÷有害因素安全標準值

      作業點二氧化硫濃度偏差指數=10mg/m3÷15mg/m3=0.67

      因偏差指數小于1,所以該作業點合格。

      答:(略)

      38

      某作業點散發金屬汞,實測金屬汞濃度為0.060mg/m3,試計算該作業點的有害因素偏差指數,并說明該作業點是否合格(提示:金屬汞安全濃度值為0.01mg/m3)

      解:

      有害因素偏差指數=有害因素實測值÷有害因素安全標準值

      作業點金屬汞濃度偏差指數=0.060mg/m3÷0.01mg/m3=6因偏差指數大于1,所以該作業點不合格。答:(略)

      39

      某作業點散發金屬汞,實測金屬汞濃度為0.0060mg/m3,試計算該作業點的有害因素偏差指數,并說明該作業點是否合格(提示:金屬汞安全濃度值為0.01mg/m3)

      解:

      有害因素偏差指數=有害因素實測值÷有害因素安全標準值

      作業點金屬汞濃度偏差指數=0.0060mg/m3÷0.01mg/m3=0.6

      因偏差指數小于1,所以該作業點合格。

      答:(略)

      40

      某作業點散發甲醇,實測甲醇濃度為100mg/m3,試計算該作業點的有害因素偏差指數,并說明該作業點是否合格(提示:甲醇安全濃度值為50mg/m3)

      解:

      有害因素偏差指數=有害因素實測值÷有害因素安全標準值

      作業點甲醇濃度偏差指數=100mg/m3÷50mg/m3=2

      因偏差指數大于1,所以該作業點不合格。

      答:(略)

      41

      某作業點散發甲醇,實測甲醇濃度為40mg/m3,試計算該作業點的有害因素偏差指數,并說明該作業點是否合格(提示:甲醇安全濃度值為50mg/m3)

      解:

      有害因素偏差指數=有害因素實測值÷有害因素安全標準值

      作業點甲醇濃度偏差指數=40mg/m3÷50mg/m3=0.8

      因偏差指數小于1,所以該作業點合格。

      答:(略)

      42

      某作業點散發二氧化硒,實測二氧化硒濃度為1mg/m3,試計算該作業點的有害因素偏差指數,并說明該作業點是否合格(提示:二氧化硒安全濃度值為0.1mg/m3)

      解:

      有害因素偏差指數=有害因素實測值÷有害因素安全標準值

      作業點甲醇濃度偏差指數=1mg/m3÷0.1mg/m3=10

      因偏差指數大于1,所以該作業點不合格。

      答:(略)

      43

      某作業點散發二氧化硒,實測二氧化硒濃度為0.09mg

      /m3,試計算該作業點的有害因素偏差指數,并說明該作業點是否合格(提示:二氧化硒安全濃度值為0.1mg/m3)

      解:

      有害因素偏差指數=有害因素實測值÷有害因素安全標準值

      作業點甲醇濃度偏差指數=0.09mg/m3÷0.1mg/m3=0.9

      因偏差指數小于1,所以該作業點合格。

      答:(略)

      44

      某作業點散發鉛塵,實測鉛塵濃度為1mg/m3,試計算該作業點的有害因素偏差指數,并說明該作業點是否合格(提示:鉛塵安全濃度值為0.05mg/m3)

      解:

      有害因素偏差指數=有害因素實測值÷有害因素安全標準值

      作業點甲醇濃度偏差指數=1mg/m3÷0.05mg/m3=20

      因偏差指數大于1,所以該作業點不合格。

      答:(略)

      45

      某作業點散發鉛塵,實測鉛塵濃度為0.05mg/m3,試計算該作業點的有害因素偏差指數,并說明該作業點是否合格(提示:鉛塵安全濃度值為0.05mg/m3)

      解:

      有害因素偏差指數=有害因素實測值÷有害因素安全標準值

      作業點甲醇濃度偏差指數=0.05mg/m3÷0.05mg/m3=1

      因偏差指數小于等于1,所以該作業點合格。

      答:(略)

      46

      某作業點散發丙酮,實測丙酮濃度為800mg/m3,試計算該作業點的有害因素偏差指數,并說明該作業點是否合格(提示:丙酮安全濃度值為400mg/m3)

      解:

      有害因素偏差指數=有害因素實測值÷有害因素安全標準值

      作業點丙酮濃度偏差指數=800mg/m3÷400mg/m3=2

      因偏差指數大于1,所以該作業點不合格。

      答:(略)

      47

      某作業點散發丙酮,實測丙酮濃度為200mg/m3,試計算該作業點的有害因素偏差指數,并說明該作業點是否合格(提示:丙酮安全濃度值為400mg/m3)

      解:

      有害因素偏差指數=有害因素實測值÷有害因素安全標準值

      作業點丙酮濃度偏差指數=200mg/m3÷400mg/m3=0.5

      因偏差指數小于1,所以該作業點合格。

      答:(略)

      48

      某作業環境有8個作業點散發有害物,其中有3個作業點散發的有害物濃度超標,其它作業點的有害物濃度在安全濃度值以內,試計算該作業環境的有害作業點達標率

      解:

      有害作業點達標率=(合格有害作業點總數÷有害作業點總數)×100℅

      該作業環境的有害作業點達標率=5÷8×100℅=62.5℅

      答:(略)

      49

      某作業環境有20個作業點散發有害物,除有2個作業點散發的有害物濃度超標外,其它作業點的有害物濃度均在安全濃度值以內,試計算該作業環境的有害作業點達標率

      解:

      有害作業點達標率=(合格有害作業點總數÷有害作業點總數)×100℅

      該作業環境的有害作業點達標率=(20-2)÷20×100℅=90℅

      答:(略)

      50

      某作業環境有11個作業點散發co氣體,實測11個作業點的co氣體濃度分別為:10mg/m3,15mg/m3,20mg/m3,45mg/m3,15mg/m3,5mg/m3,25mg/m3,12mg/m3,22mg/m3,18mg/m3,16mg/m3,試計算該作業環境的有害作業點達標率(提示:co氣體安全濃度值為30mg/m3)

      解:

      有害作業點達標率=(合格有害作業點總數÷有害作業點總數)×100℅

      該作業環境的有害作業點達標率=(11-1)÷11×100℅=90.9℅

      答:(略)

      安全管理-試題計算題

      1某臺設備運行30日內發生2次故障,該設備每日運行8小時,試計算該臺設備故障頻率解:故障頻率=故障次數÷設備實際開動臺時故障次數=2設備實際開動臺時=設備臺數×運行日數×…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推薦專題

      相關試題計算題信息

      • 安全管理-試題計算題
      • 安全管理-試題計算題71人關注

        1某臺設備運行30日內發生2次故障,該設備每日運行8小時,試計算該臺設備故障頻率解:故障頻率=故障次數÷設備實際開動臺時故障次數=2設備實際開動臺時=設備臺數×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