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質量檢驗與安全管理案例題
1.某建筑公司承接了該市一娛樂城工程,該工程地處鬧市區,緊鄰城市主要干道,施工場地狹窄。該工程建筑面積47800㎡,主體地上22層,地下3層,基礎開挖深度11.5m,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地下防水混凝土等級為c40。問題:
(1)建筑施工質量檢查中“三檢制”是什么(2)防水混凝土配合比應符合什么規定
答:(1)建筑工程的施工,應建立各道工序的自檢、互檢、專職人員檢查(交接檢)的“三檢”制度,并有完整的檢查記錄。未經建設(監理)單位對上道工序的檢查確認,不得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應符合下列規定:
1)試配要求的抗滲水壓值應比設計值提高0.2mpa;
2)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摻有活性摻合料時,水泥用量你得少于280kg/m3;
3)砂率宜為35% ~ 45%,灰砂比宜為1:2 ~ 2.5;
4)水灰比不得大于0.55;
5)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泵送時入泵坍落度宜為100 ~ 140mm。
2. 某市南苑北里小區22號樓為6層混合結構住宅樓,設計采用混凝土小型砌塊砌墻,墻體加芯柱,竣工驗收合格后,用戶入住。但用戶在使用過程中(五年后),發現墻體中沒有芯柱,只發現了少量鋼筋,而沒有澆筑混凝土,最后經法定檢測單位采用紅外線照相法統計,發現大約有82%墻體中未按設計要求加芯柱,只在一層部分墻體中有芯柱,造成了重大的質量隱患。問題:
(1)該混合結構住宅樓工程質量驗收合格應符合什么規定
(2)該工程已交付使用(五年),施工單位是否需要對此問題承擔責任為什么
答:(1)該混合結構住宅樓工程質量驗收合格應符合下列規定:
1)單位(子單位)工程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質量均應驗收合格。
2)質量控制資料應完整。
3)單位(子單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關安全和功能的檢測資料應完整。
4)主要功能項目的抽查結果應符合相關專業質量驗收規范的規定。
5)觀感質量驗收應符合要求。
(2)施工單位必須對此問題承擔責任,原因是該質量問題是由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未按設計要求施工造成的,并且主體結構工程質量保修期為工程設計使用年限。
3.某市光華商住樓,框架結構,地上6層,局部為7層,基礎為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房屋總高度為22m,底層為商店,二層以上為住宅,總建筑面積8395㎡。由市建筑設計所設計,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施工總承包。該工程于2004年5月8日開工,2005年4月8日竣工。問題:
(1)該工程地基檢查驗收可用什么方法
(2)基礎分部工程驗收應由誰組織參加驗收的單位有哪些
(3)基礎分部工程驗收工作有哪些規定
答:(1)該工程地基檢查驗收的可用方法是:觀察法和釬探法。
(2)基礎分部工程驗收應由總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組織勘察、設計單位及施工單位的項目負責人、技術質量負責人,共同按設計要求和有關規范規定進行。
(3)地基與基礎工程驗收工作應按下列規定進行:
1)分項工程的質量驗收應分別按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驗收;
2)隱藏工程應在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后,于隱蔽前通知監理(建設單位)等有關人員檢查驗收,并形成中間驗收文件后,方可隱蔽;
3)分部(子分部)工程的驗收,應在所含分項工程全部通過驗收的基礎上,對必要的部位進行見證檢驗。
4.某廠擬建一鋼筋混凝土排架結構單層廠房,通過招標方式選擇某建筑公司承建,于2004年3月18日開工建設,合同工期300日歷天。在施工過程中,對柱子質量進行檢查。發現有10根柱子存在不同程度的質量問題。
事件一:其中有兩根柱子經有資質的檢測單位檢測堅定,能夠達到設計要求;
事件二:另有兩根柱子經有資歷的檢測單位檢測鑒定,達不到設計要求,并請原設計單位核算,能夠滿足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
事件三:有三根柱子經有資質的檢測單位檢測鑒定,達不到設計要求,并請原設計單位核算,不能滿足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經協商進行加固補強,在柱子外再放部分鋼筋,再澆混凝土,補強后能夠滿足安全使用要求;
事件四:還有三根柱子混凝土強度與設計要求相差甚遠,加固補強仍不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問題:
(1)對事件一應如何處理依據是什么(2)對事件二應如何處理依據是什么
(3)對事件三應如何處理依據是什么(4)對事件四應如何處理依據是什么
答:(1)事件一中的兩根柱子應予以驗收。依據《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規定:當建筑工作質量不符合要求時,經有資質的檢測單位鑒定能夠達到設計要求的檢驗批,應予以驗收。
(2)事件二中的兩根柱子可予以驗收。依據《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規定:當建筑工程質量不符合要求時,經有資質的檢測單位鑒定雖達不到設計要求,但經原設計單位核算認可能夠滿足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檢驗批,可予以驗收。
(3)事件三中的三根柱子可按技術處理方案和協商文件進行驗收。依據《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規定:當建筑工程質量不符合要求時,經返修或加固處理的分項、分部工程,雖然改變外形尺寸但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術處理方案和協商文件進行驗收。
(4)事件四中的三根柱子嚴禁驗收,必須拆除重建,重新驗收。依據《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規定:通過返修或加固處理仍不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單位工程,嚴禁驗收;經返工重做的,應重新進行驗收。
5.某住宅樓,六層磚混結構,建筑面積為6518㎡。該住宅樓發生如下事件:在施工中,發現四層二根梁局部有蜂窩、孔洞。問題:該事件發生的原因是什么應如何防治
答:1)模板表面不光滑,并粘有干硬的水泥漿塊等雜物。
2)木模板在混凝土入模之前沒有充分濕潤。
3)鋼模板脫模劑涂刷不均勻。
4)模板拼縫不嚴,澆筑的混凝土跑漿。
5)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不好。
6)混凝土澆筑時振搗不當。
7)混凝土澆筑高度超過規定要求,且未采取措施,導致混凝土離析。
防治:
1)小蜂窩可先用水沖洗干凈,用1:2水泥砂漿修補;大蜂窩,先將松動的石子和突出顆粒剔除,并剔成喇叭口,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濕透,再用高一級豆石混凝土搗實后認真養護。
2)孔洞處理需要與設計單位共同研究制定補強方案,然后按批準后的方案進行處理。在處理梁中孔洞時,應在梁底用支撐支牢,然后再將孔洞處的不密實的混凝土鑿掉,要鑿成斜形(外口向上),以便澆筑混凝土。用清水沖刷干凈,并保持濕潤72h,然后用高一等級的微膨脹豆石混凝土澆筑、搗實后,認真養護。有時因孔洞大需支模板后才澆筑混凝土。
6.某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業主與承包商鑒定的施工合同協議條款約定如下:工程概況:該工程現澆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面積110000㎡,在平面變形處設有一道變形縫,結構工程于2007年6月28日已驗收合格。建筑裝飾裝修工程建筑面積13000㎡。質量等級:合格。工期:2007年7月6日開工,2007年12月28日竣工。開工前,建筑工程專業建造師(擔任項目經理,下同)主持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時,擬定的施工方案以變形縫為界,分兩個施工段施工,并制定了詳細的施工質量檢驗計劃,明確了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項工程的檢查點。其中,第三層鋁合金門窗工程的檢查點為2007年9月16日。問題:
(1)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 50300-2001),該建筑裝飾裝修工程的分項工程應如何劃分檢驗批
(2)第三層門窗工程2007年9月16日如期安裝完成,建筑工程專業建造師安排由資料員填寫質量驗收記錄,項目專業質量檢查員代表企業參加驗收,并簽署檢查評定結果,項目專業質量檢查員簽署的檢查評定結果為合格。請問該建造師的安排是否妥當質檢員如何判定門窗工程檢驗批是否合格
(3)2007年10月22日鋁合金窗安裝全部完工,建筑工程專業建造師安排由項目專業質量檢查員參加驗收,并記錄檢查結果,簽署檢查評價結論。請問該建造師的安排是否妥當如何判定鋁合金窗安裝工程是否合格
(4)綜合以上問題,按照過程控制方法,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有哪些過程
答:(1)分析工程的檢驗批可根據施工及質量控制和驗收需要按樓層、施工段、變形縫等進行劃分。建筑裝飾裝修工程一般按樓層劃分檢驗批。
(2)建筑工程專業建造師的安排不妥當。檢驗批的質量驗收記錄由施工項目專業質量檢查員填寫。
項目專業質量檢查員判定第三層門窗工程安裝檢驗批合格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具有完整的質量控制資料(文件和記錄):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據、質量檢查記錄。
2)主控項目的質量經抽樣檢查合格:抽查樣本均應符合《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 50210-2001)“5門窗工程”子分部中相應分項工程的主控項目的規定。
3)一般項目質量經抽樣檢查合格:抽查樣本的80%以上應符合《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 50210-2001)“5門窗工程”子分部中相應分項工程的一般項目的規定。其余樣本不得有影響使用功能或明顯影響裝飾效果的缺陷,其中有允許偏差的檢驗項目,其最大偏差不得超過規定允許偏差的1.5倍。
(3)建筑工程專業建造師的安排不妥當。分項工程的質量驗收應由項目專業技術負責人負責。分項工程驗收記錄的表頭及檢驗批部位、區段、施工單位檢查評定結果,由項目專業質量檢查員填寫,由項目專業技術負責人檢查后給出評價并簽字,交監理單位或建設單位驗收。
(4)工程質量驗收分為過程驗收和竣工驗收。過程驗收包括:隱藏工程驗收,分項、分部(子分部)工程驗收。
第2篇 建筑工程質量檢驗與安全管理實訓指導書
通過本實訓,進一步掌握建筑工程質量檢驗和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培養學生具備較強的質量檢驗的動手操作能力,能對實際工程進行質量檢驗,具有分析和解決工程實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具備較強的安全管理的動手操作能力,能對實際工程進行安全管理,具有分析和解決工程實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對工作認真負責、嚴謹的工作態度。在本次的實訓中,同學會發現自己在課堂中所學知識的不足和欠缺。因此,要求同學要學會查找課外書籍和資料,碰到問題同學之間多討論,注意團隊之間的協調和配合。學會對新知識、新技能的掌握方法和技巧,使學員在畢業后能盡快適應不同工作崗位的要求。
一、質量檢驗
1.質量檢驗合格標準
(1)檢驗批合格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的質量經抽樣檢驗合格。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據、質量檢查記錄。
(2)分項工程質量驗收合格應符合下列規定:
分項工程所含的檢驗批均應符合合格質量的規定。分項工程所含的檢驗批質量檢查記錄應完整。
2.質量檢驗評定的程序
(1)檢驗批、分項工程的驗收
檢驗批、分項工程施工完成后,由施工單位的項目專業質量(技術)負責人組織對檢驗批、分項工程施工質量進行自檢,符合設計要求和驗收規范的合格標準后,填寫檢查記錄提交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再組織相關人員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參與驗收的各方人員應簽字確認。
(2)分部工程的驗收
分部工程施工完成后,由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組織對分部工程施工質量進行自檢,符合設計要求和驗收規范的合格標準后,填寫驗收報告提交總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總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再組織相關人員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參與驗收的各方人員應簽字確認。
(3)單位工程的驗收
單位工程施工完成后,由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組織對單位工程施工質量進行自檢,符合設計要求和驗收規范的合格標準后,向總監理工程師提交工程竣工報告和完整的技術資料,總監理工程師審核并簽署意見后,向建設單位呈報,申請竣工驗收;建設單位收到工程竣工報告和完整的技術資料后,確認工程已達到竣工驗收條件時,應向相關單位發出《工程竣工驗收告知書》,再組織相關人員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參與驗收的各方應對工程質量形成統一的驗收意見并簽字確認,最后由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出具《工程質量監督報告》,提交工程建設單位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3.質量檢驗標準和表格
檢驗批質量檢驗標準和表格詳見附表有關表格說明。
二、安全管理
1.安全教育要求
(1)、企業和項目部必須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必須以條文的形式寫明安全教育的要求、時間、形式和組織等內容。
(2)新工人應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凡公司新招收的合同制工人,及分配來的實習和代培人員,分別由公司進行一級安全教育,項目經理部進行二級安全教育,現場施工員及班組長(或勞務、外包單位代表)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并要有安全教育的內容、時間及考核結果記錄。公司和項目經理部教育的時間不得少于15學時,班組教育的時間不得少于20學時。
(3)安全教育要有具體的安全教育內容。要把安全教育的具體內容或知識點記錄下來,受教育人要在記錄表里簽字,并收錄為安全管理檔案資料。
(4)工人變換工種(如瓦工變換混凝土工)時要進行安全教育。變換工種時,要進行新工種的操作技能及安全操作知識的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新工種的操作。教育和考核均應有記錄并收為安全管理檔案資料。
(5)工人應掌握和了解本專業的安全操作規程和技能。
(6)施工管理人員應按規定進行年度培訓。根據建設部建教[1997]83號《建筑企業職工安全培訓教育暫行規定》文規定企業法定代表人、項目經理每年接受安全培訓的時間不得少于30學時;其他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每年安全培訓的時間不得少于20學時。企業其他職工每年安全培訓的時間不得少于15學時。
(7)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每年培訓時間不得少于40學時,并考核合格后方可繼續上崗。
2.安全技術交底
(1)安全技術交底要有書面安全技術交底。分項工程的安全技術交底是具體的,不但要口頭講解交底,同時均應有書面文字交底資料,所有參加交底的人員均應履行簽字手續。分部、分項工程安全技術交底應根據工程進度,分階段進行交底,并要在該項目施工前進行交底。施工負責人、生產班組、現場安全員各一份
(2)交底要針對性強和全面交底。技術交底要對施工方案進行細化和補充,同時要將操作者的安全注意事項講明,讓操作者提高自我安全保護意識,保證其人身安全。各分項工程均應安全技術交底,分項工程安全技術交底要很具體,要能結合當時的施工環境,有針對性地交底。
3.班前活動
(1)要建立班前活動制度。班前活動,是安全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提高工人的安全素質,落實安全技術措施,減少事故的發生有效途徑。班前安全活動是班組長或管理人員,在每天上班前,檢查了解班組的施工環境、設備和工人的防護用品的佩戴情況,總結前一天的施工情況,根椐當天施工任務特點和分工情況,講解有關的安全技術措施,同時預知操作中可能出現的不安全因素,提醒大家注意和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
(2)班前安全活動要有記錄。每次班前活動均應簡單重點記錄活動內容。活動記錄應收錄為安全管理檔案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