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地鐵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
淺談地鐵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
中鐵一局集團電務工程有限公司李曉光
近幾年來,地鐵營業線改造工程施工越來越多,地鐵營業線改造項目具有施工任務重、施工時間短,施工節奏緊湊、安全風險大的特點,如何確保地鐵營業線施工項目生產安全,我從安全管理方面,談一談地鐵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
一、安全管理,教育為先。
安全教育,第一應做好三級安全教育,參照學校教育模式,利用多媒體,讓作業人員熟悉和掌握本工程特點、項目部的管理制度、風險源分布及控制措施、工機具的操作規程、應急預案等,同時要讓作業人員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第二做好日常安全教育,對近期施工中的風險源,進行有針對性安全教育,要讓作業人員清楚哪里有危險,怎么防范危險,發生緊急情況應該怎么處理,通過事故案例,保持作業人員對安全隱患的戒懼之心,堅決克服作業人員的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對排查出的各類安全隱患,也要像對待安全事故一樣進行“四不放過”處理,教育責任人及全體作業人員居安思危,舉一反三,堅決杜絕類似事件發生,堅決遏制將安全隱患變成安全事故。第三應主動邀請或參加地鐵運營單位的安全教育培訓,掌握本線路及設備狀況、存在的風險源、運營安全管理模式、安全卡控要點、請點銷點流程等。
我們通過安全教育,要樹立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提高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能,培養作業人員的安全行為。在今后的施工作業中,作業人員能夠利用這些安全知識或技能,有效地防范安全隱患,發現并排除安全隱患,為項目安全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優化施工組織,保證安全措施落實到位。
在廣州地鐵營業線改造施工時,曾經發生過這樣一個事件:某單位一作業人員在使用膨脹螺栓固定電纜槽時,壞掉了一個,拔出時不小心滾落到感應板下,施工作業人員當時以為不會被發現,就沒有取出來。在施工完畢后第三日,由于列車行駛時產生的震動,膨脹螺栓從感應板下滾了出來,被列車駕駛員發現,運營單位通過調查,確認為該單位施工時遺留,并對該施工單位進行了相關處理。
地鐵營業線施工時,防控的一個重點就是施工完畢后的出清,即施工時使用的工機具、剩余材料等不得遺留在軌行區。這點大家都清楚,每次施工時,都強調,但是還是有類似上面事件的發生。如何保證每次施工沒有類似未出清的意外事件發生,依靠每個作業人員的自覺性?依靠施工完畢后的安全檢查?這樣一天兩天可以,施工次數多了,就容易出現意外事件。
為了保證安全生產,防止意外事件發生,我們從施工組織方面入手,制定了地鐵營業線施工流程。我們希望通過簡單、操作性強的流程,實現地鐵營業線施工各項控制措施落實到位,各個環節安全可控,通過在廣州地鐵四號線信號系統改造,歷時14個月的實踐,證明這流程是可行的,能夠有效地保證生產安全。地鐵營業線施工流程如下:
在執行上面營業線施工流程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根據施工任務準備工機具、材料,把不需要的工機具、材料不要帶入施工現場。領取工機具時,要逐一試用,尤其是電工工具,必須確認準備的工機具能夠正常使用。準備施工材料時,本次施工需要用多少,備用多少,具體施工人員在數量上必須清楚。對于一些小的材料,易丟失的材料,不得用敞口的容器攜帶,使用時用一個取一個。
2、施工負責人在施工現場指明施工區域,尤其是軌行區作業時,從哪個屏蔽門端到哪個屏蔽門端,左線還是右線,人員出清的車站等進行現場再交底。對施工內容,施工時間、針對本次施工的注意事項等再交底,安全員要對以上內容進行抽查,保證每個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掌握以上信息。
3、施工負責人在統計進入施工現場的工機具、材料時采用拍照的方式,這樣簡單明了,避免因為對材料、工機具叫法不一樣,核對時產生誤會,同時,縮短了核對材料所用的時間。在確認全部人員、工機具、材料出清后,施工負責人方可進行銷點,銷點后,人員方可離開。5、在施工作業時,每個工序或區域設小組長,負責該工序或區域的施工安全、質量及檢查出清。作業時,作業人員要嚴格按照安全技術交底作業,要有良好的施工行為習慣,如使用的工機具使用完后,隨手放入工具袋;使用的螺絲等小材料不隨意丟放,全部放入容器內,用一個取一個,報廢的也要全部收回;施工產生的垃圾,全部裝入編織袋,帶出施工現場等。
6、施工完畢后,施工負責人、安全員以及運營配合人員共同進行出清的確認檢查,檢查要仔細、徹底,凡作業人員到過的地方,全部要檢查,尤其是容易丟放工機具、材料的地方如疏散平臺、感應板上,要重點檢查。
三、堅持施工基本原則,防控重大事故隱患。
不發生影響地鐵運營事件,是地鐵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的紅線之一,前輩通過實踐總結出“三不動、三不離”,是防范此類事故的寶貴經驗。地鐵營業線施工堅持做到“三不動、三不離”,能夠有效地防范安全事故的發生,尤其是影響運營事件的發生。
“三不動”原則即:1)未聯系登記好不動;2)對設備性能狀況不清楚不動;3)正在使用中的設備不動。
“三不離”原則即:1)工作完了,不徹底試驗良好不離;2)影響正常使用的設備缺點未維修好前不離;3)發現設備有異狀時,未查清原因不離。
要做到“三不動、三不離”,我認為應做好以下幾點:
1、工程技術人員要做好前期的施工準備,要做好施工調查,熟悉設備性能,明確施工界面,哪些軌旁設備是要改造的,哪些室內機柜是要改造的,并對這些設備的改造任務一一細化,編制具有可操作性的施工方案。
2、每次作業前,工程技術人員對相關的作業人員進行一對一交底,促使對方明確具體的施工任務,尤其是室內作業,要做到作業人員明確要改造哪根線,怎么改造,拆下來的線怎么處理,這些內容作業人員必須清楚。施工任務外的任何設備、包括配線不得碰觸,避免意外事件發生。
3、作業人員在施工時,嚴格按照交底完成施工任務,同時抑制好奇、逞強心理,對不熟悉不清楚的設備不動。
4、安排有責任心、技術過硬的作業人員,進行易出現問題,情況復雜的施工。
5、在編制施工方案時,要有應急處理措施,并對作業人員進行交底。作業人員須掌握正確的故障應急處理方式,發現設備有異狀時,不得瞞報,及時向施工負責人匯報。施工負責人要及時與運營配合人員、系統設備商聯系,查清原因,及時處理,如果現場無法立即排除故障時,應及時向上級匯報,利用更多資源,排除故障,堅守不發生影響地鐵運營事件的底線。
6、在施工中,應注意細節,規范作業,做好對既有設備、纜線以及設施的保護,比如:
1)禁止作業人員將發電機、電動工具、電纜槽、螺絲、金屬工機具等放在感應板上,以防止劃傷感應板或遺留在感應板上。
2)敷設纜線或綁扎纜線時,在經過其它線纜接續處時,首先要考慮避開,若避開不了,對其加固,然后再作業。
3)在敷設纜線時,遇到交叉、過軌等有可能對其它纜線磨損的地方,要加強防護,尤其是漏纜,外皮較薄,極易損傷,必須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4)在現場進行切割、打磨等作業時,應做好防護,防止火花損傷其它纜線或引起火災。
5)施工作業時,作業人員不得野蠻施工,在需要動其它專業設備或設施時,必須聯系登記好方可進行施工,在施工時,要做好防護措施,尤其是在天花板、地板磚等裝飾性設施處施工時,做好成品保護,避免污染或損壞既有設施。
海恩法則指出: 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事故隱患就像冰山一角,小小的一角也會讓一艘巨輪沉沒,安全教育,營造良好的安全氛圍,嚴謹的施工組織,保證各項安全措施能夠落實到位,堅持施工基本原則,防控重大事故隱患,從而把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