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企業鍋爐安全管理的幾個問題
近年來,我市的鍋爐事故大多發生在鄉鎮企業,其原因既有管理上的,又有技術上的。搞好鄉鎮企業的鍋爐安全管理工作,刻不容緩。鍋爐作為特種設備,政府部門設有專門安全監察和檢驗機構,國家為此頒布了一系列法規和標準。城市中的企業對鍋爐的管理比較重視,工作較規范,而鄉鎮企業由于起步較晚,行業復雜,管理水平參差不齊,鍋爐管理存在不少問題。以我市為例,位于郊區的兩個區有在用鍋爐210臺,其中鄉鎮企業鍋爐為150多臺;在縣區,鄉鎮鍋爐占總數的60%,因此,鄉鎮企業的鍋爐管理已成為鍋爐安全工作的重點,應引起高度重視。
1鄉鎮企業鍋爐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1鍋爐購進渠道復雜,缺少必要手續和附件
由于許多鄉鎮企業項目開工倉促,資金短缺,購進的多為二手設備。近年來,由于城市內集中供熱而閑置的鍋爐,包括一些應報廢的鍋爐擴散到了農村,如我市近年淘汰的鍋爐設備,其中60%賣給了鄉鎮企業。這些鍋爐有的缺少有關技術資料,有的缺少除塵器、水處理設備、分汽包、安全附件等,給安全運行帶來很大隱患。
1.2缺乏法制觀念,不按章辦事
國家頒布的鍋爐監察規程有十幾部之多,有的鄉鎮企業對此不十分了解,認為有了鍋爐使用證就可投入運行,對有關規程不熟悉或不按章執行。如鄉鎮企業由于燃料、場地、工藝、資金等方面原因,需要對鍋爐進行修改改造,但卻不按規定報批,有的讓沒有安裝修改資格的單位改造,如某企業將常壓鍋爐的排氣孔私自焊堵,導致鍋爐憋壓開裂。
有些企業根本就沒有操作規程;有的生搬硬套國營大廠的條文,不適合本廠實際,不便于司爐工和維修工執行;有的即使有規章制度,由于疏于監督管理,而形同虛設。司爐工脫崗、鍋爐脫水、不及時化驗等司空見慣。近年我們加強了法規宣傳和監督檢查,又出現了另一種情況,檢驗中發現80%的鍋爐存在滿水運行問題,原因是司爐工怕缺水造成事故而打滿水運行,便于睡覺。而滿水運行不僅損壞設備,還影響蒸汽品質。這些說明在鄉鎮企業加強法規觀念,按章辦事是非常重要的。
1.3忽視對水處理設備等輔機的管理
我們發現,由于水處理不符合要求造成結垢引起的鍋筒鼓包、管板開裂、爆管等事故很多,1993年及1994年兩年我所對兩個鄉的鍋爐年檢60臺次,發現鍋筒鼓包3例,管板開裂1例,水冷壁管爆管15例,水冷壁管脹粗過燒多例;而在市區企業中,蒸汽鍋爐鼓包、管板開裂較為少見,且很少因結垢引起。這說明鄉鎮企業對水質管理的重要性的排污操作技術缺乏了解。有的企業直接用井水為鍋爐給水,有的對鈉離子交換器缺乏必要的測試手段,當發現鍋筒和爐管中水垢嚴重時,隨意采用酸洗的方法除垢,致使酸洗次數多、間隔短,嚴重影響鍋爐的使用壽命。
1.4管理人員缺乏,忽視設備維護保養
鄉鎮企業引進技術時,對鍋爐等輔助設備的人員沒有考慮,管理人員更換頻繁,責任不明確。突出表現一是管理不嚴格,二是不注意設備的維護保養。有的企業的鍋爐各種操作表盤模糊,這些不僅損害設備,而且不利于安全生產。
1.5操作人員技術素質差
鄉鎮企業對司爐工、化驗工的培訓不重視,許多操作工沒有經過培訓,取得操作證。司爐工由于技術素質差,許多人既不講文明生產,又不講安全運行。有的企業鍋爐房內煙氣彌漫,污水、煤渣啟蒙地,安全隱患很多。
2鄉鎮企業鍋爐安全管理的措施
針對鄉鎮企業鍋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在一些區屬的鄉鎮企業采取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收到較好的效果。
2.1嚴把鍋爐購入關,搞好基礎工作
為保證鍋爐設備的質量,我們要求凡是新進的舊鍋爐,必須做到“四全四有,即登記注冊手續齊全,使用證手續齊全,銘牌和出廠合格證齊全,歷年勞動部門檢驗報告齊全;有操作控制柜,有除塵器等輔機,有水處理設備,有安全附件。購進鍋爐之前,要請有關技術人員把關,手續不齊的鍋爐不準過戶發證。對于一些從外地購進,銘牌等技術資料不齊全,質量難以保證的鍋爐,為減少企業的損失,本著“合乎使用”的原則,請檢驗機構對鍋爐進行全面鑒定,確定允許使用的參數,把住設備質量關。成立了廢舊鍋爐調劑中心,對市區的廢舊鍋爐設備統一鑒定,防止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鍋爐流入本地和外地的企業。
對符合使用要求的鍋爐則進行登記造冊,主要項目有鍋爐型號、制造廠家、出廠日期、制造時監檢情況、輔機情況、水處理種類、歷年檢驗情況、出現過的問題等。考慮到鄉鎮企業負責人和員工極易變動的特點,除在區勞動部門存檔外,企業的鍋爐技術資料,一律由村級工業辦公室保管,一臺一檔,專人負責。如九里區張小樓村以前鍋爐技術資料經常丟失,從1994年起由村工業辦公室統一管理后,其間雖然許多企業轉產、停產、更換承包人,但鍋爐資料保存完好,給企業生產提供了有力保證。
2.2落實鍋爐管理規章制度,嚴格監督執行
根據勞動部《鍋爐房安全管理規則》,我們為鄉鎮企業鍋爐房統一訂制了印刷在薄塑料板上的鍋爐管理規章制度,掛在鍋爐房內,便于司爐工對照操作執行,在各項規章制中,突出了安全運行和文明生產制度,明確各類人員職責,加強責任心,如交接班要求有一套檢查、簽字手續等。強調文明生產,不僅可以有一個好的工作環境,也是企業上檔次的標志。
2.3注意鄉鎮企業鍋爐使用特點,嚴格控制鍋爐改造
為防止企業對鍋爐的隨意修理改造,規定受壓部件修理改造要經檢驗監督部門審批,非受壓部件如爐膛、爐排等修理,要經論證,修理后要經驗收合格方可使用。
由于農忙等原因,鍋爐停用較頻繁,如保養不善,將大大縮短鍋爐壽命。適合鄉鎮企業鍋爐的保養方法有兩種:短期停爐的,宜采用加鍋爐保養劑的滿水濕保養,時間一般為1月左右,這期間要注意補火;長期停用的鍋爐,采用干保養法,停用后,打開鍋筒人孔,用木柴在爐膛點火,烘爐1天后,在鍋筒內放置盛有生石灰的敝開長條本箱,關閉人孔,每兩周打開人孔,視情況更換石灰。
2.4加強水質管理,減少結垢導致的事故
要解決或減輕鍋爐結垢,必須執行低壓鍋爐的水質標準gb1576-95。就目前鄉鎮企業的實際情況,對有完整交換器設備的要按章操作,對沒有交換器或水處理設備不全的,1t以下的鍋爐可以采取每t水加1~2kgnzoh和3~4kgna3po4,或每t水只加5~6kgna3po4。要求每月將水樣送專門檢查部門化驗,檢驗所也要按期到現場取水樣化驗,督促和幫助企業搞好水質管理工作。鍋爐的排污操作要根據化驗結果進行,排污的時間和次數要寫入規章,嚴格執行。對鍋爐的酸洗,一年內不得進行兩次,酸洗方案要經審批。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企業認識到水處理工作的重要性,自覺做好水質管理工作,1995、1996兩年我所檢驗的區屬鄉鎮企業鍋爐未發現鼓風包、管板開裂等嚴重問題,水冷壁管爆管和脹粗的大大減少。
2.5提高操作人員素質,建立鍋爐管理網絡
為解決鄉鎮企業人才相對較少,人員技術素質差的問題,我們加強了司爐工和水質化驗員的培訓工作,做到持證上崗。同時引進大型企業退下來或下崗的管理人員和執證操作人員,幫助鄉鎮企業提高職工的技術水平。
由于鄉鎮企業相對來說普遍存在著基礎較差、位置分散、技術力量薄弱的情況,建立鍋爐管理維護網絡(劃片分組),每組必須有一家相對大的企業為骨干,做到技術資料共享,統一訂閱刊物,定期開展活動,交流經驗,調劑技術力量,對提高管理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由于采取上述措施,我市區屬鄉鎮企業鍋爐事故和缺陷大量減少,收到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