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建筑安全管理狀況分析
摘要
建筑施工的特點決定了該行業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針對建筑行業特點及安全管理現狀,如何控制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準確無誤地找出導致事故發生的危險因素,并控制好各種危險因素,是有效預防安全事故發生的前提。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控制物的不安全狀態、改善作業環境、科學的管理是我們實現安全生產的重中之重,切實做好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就是要對上述四個因素進行有效地控制,認真貫徹和落實各項安全法律法規,為施工人員創造安全環境,構建和諧社會。
關鍵詞:行業特點、安全現狀、危險因素、控制、管理
abstract
the features of construction determines it as a high-risk industry. safety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site is of critical importance in terms of its features and current safety management situation.
finding the exact risk fastors and bring them under control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effective prevention of accidents. the control of risky human behavior and unsafe status of material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working envrionment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are the four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o be considered in ensuring safety in production. the safety management can be fulfilled by practically controlling the above four factors and enforcing related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so as to create a safe enviro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workers.
keywords:? industry features? safety status quo? risky factors? control? management
建筑業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支柱產業,在我國職業傷害事故中,建筑業事故傷害發生率僅次于礦山業位居第二,因此,建筑企業的生產安全問題也成為經濟建設進程中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雖然近幾年來,伴隨著建筑工程技術的不斷改進、企業綜合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建筑事故發生率逐年下降。但是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建筑事故發生率仍然較高。隨著我國建筑業不斷發展,建筑專業要求不斷提高,新型工程技術不斷涌現,再加上專業化分工的不斷深入,傳統的安全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現代工程技術和管理的更高要求。因此,在建筑安全管理方面,我們應充分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同時要堅持走自主創新的道路,探索一條適合我國建筑業安全管理發展的新途徑,推動我國建筑項目安全管理向更高層次發展。
一、先進國家和地區的建筑安全管理狀況分析
對于建筑安全這一領域,目前在國際上發展的比較好的國家主要是一些歐美的發達國家,如,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除此之外還有日本、中國的香港等。
國際上對安全管理歷來都非常重視,歐美發達國家都從立法上制定了安全生產的各項規定,對違規者處以重罰。
建立嚴格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體系可以避免生產企業以勞動者的人身安全為代價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保護勞動者的切身利益,保證社會生產的正常有序。安全法規是貫徹安全生產方針、政策的有效保障,是保護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的重要手段,是實現安全生產的法律保證。
分析總結,國外安全管理法規的內容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關于安全技術和勞動健康的法規。例如英國的《工作健康安全法》、美國的《職業安全與健康法》。
2)?關于勞動安全和勞動健康監督管理制度的法規。
3)?關于安全生產的體制和管理制度的法規。
4)?關于工作時間的法規。
5)?關于女工等實行特別保護的法規。
下面主要介紹日本、德國、美國的建筑安全管理狀況。
建筑業既是日本的支柱產業,也是日本的高危行業。盡管日本建筑業中發生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絕對值在不斷減少,但是建筑業的安全事故死亡率和重傷率仍居日本所有行業之首。20世紀60年代日本處于經濟的高速發展時期,生產安全事故呈現“井噴”狀態,國家安全生產事故預防監督部門的人力、物力、財力、不能適應建筑業的發展,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預防建筑安全事故發生。日本政府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先后頒布了《生產事故預防組織法》,《安全生產與職業健康法》,成立了建筑業安全健康協會,在施工現場推行總,分包各負其責的全面安全管理體系。日本勞動基準監督署代表國家對包括建筑行業在內的各行業安全、健康狀況進行監督檢查;日本建筑工人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普遍推行;工地外側醒目處懸掛“建設許可票”、“建設計劃書”、“勞動保險關系成立票”、和“勞動災害保險關系確立票”等銘牌;工地上所使用的安全設施,已做到“工具化、定型化、標準化、產業化”;產業界安全意識普遍很強,施工過程中開展“ky”活動,即“危險預防”。到現階段, 日本的安全事故已大大減少,安全管理現狀顯著改觀。
德國在建筑安全這一方面很重視對建筑從業人員的培訓。他們把建筑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分為學徒培訓和成人培訓,培訓的方式有專門學校培訓和現場培訓(由專業技術人員現場操作示范進行講解)。他們還實行“雙元制”的培訓模式-已專業技工為培養目標(指青年學生部分時間在企業接受職業技能培訓,部分時間在職業學校接受文化知識和專業理論的義務教育方式,將企業與學校、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緊密結合起來,為建筑業輸送大批高素質的專業技術骨干。德國還建立了保險托底的安全管理體系,他們的工傷保險制度建立至今已有百余年歷史,德國民法規定,所有雇員的安全健康責任必須加入保險;政府授權的建筑業事故保險聯合會屬于半官半民的組織,已工傷事故保險為核心,具體開展制定安全生產行政與技術法規、組織培訓教育、事故調查統計、工傷疾病保險等工作;所有建筑企業職工均需參加強制性工傷保險,每個企業都必須加入所在地區的聯合會,稱為聯合會成員;反承攬建設工程的承包商雇主,必須按照雇工人數和工種的危險程序向聯合會繳納工傷保險費,由聯合會負責承擔保險。
美國的建筑安全管理機制也是相當完善了。美國對建筑安全的投入大,法律法規比較健全,從事建筑安全的科研成果已經相當成熟了。另外,政府執法嚴格。檢查者的自身素質高,對檢查程序要求嚴格。例如:檢查者在檢查之前的要求:檢查前不通知雇主,檢查官也不能把要對雇主進行檢查內容的消息告訴雇主。檢查官檢查的流程是,檢查前準備會議,然后現場檢查,再總結會議,最后根據檢查結果進行適當的獎懲。美國的建筑行業自律性高,美國成立各種專業的建筑協會,如ata(美國建筑師協會)、cmaa(美國建筑工程管理聯合會)、asee(美國工程教育協會)等等。協會的作用就是保護行業利益,保障成員權利,溝通行業信息,交流建筑經驗成果,制定技術標準,規范合同文本,認定專業資格,維護職業道德,協調內部業務,他們還通過貫徹章程條例和行為規范,承擔對建筑行業活動的管理職能,或協助政府進行行業管理,這些都大大的促進了建筑安全的發展。
綜上所述,國外的建筑安全管理體系有:國家立法、政府執法、員工培訓、技術支持、保險托底、行業自律;國外建筑安全理念是: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注視安全投入、忠告和啟迪。
二、我國的建筑安全管理狀況分析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是我國安全生產的基本方針。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的迅速發展,基本建設投入不斷擴大,特別是建筑企業承建的項目越來越多,許多企業自由職工難以滿足現場施工需要,各企業紛紛引進包隊伍,大量未正規培訓,尚無生產技能和安全防護意識的進城務工人員成為建筑企業一線主力軍。在充實、補充各用工單位勞動力不足的同時,伴隨而來的是建筑施工企業施工傷亡事故也在增加。建筑安全事故成為我國高危行業之一,安全事故頻發。
我國建筑安全管理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具體分析有以下幾點。
(1)法律法規的不健全和可操作性差,帶來政府監管機制不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要求,未能形成有效的外部監督管理機制。
(2)建筑業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低,安全技術與管理滯后給施工安全管理帶來挑戰,安全培訓工作不到位。
安全教育培訓部嚴格,特別是對進城務工、臨時工的安全教育與管理是安全工作的薄弱環節。有些施工單位不是缺少必須的安全認證、安全培訓,就是應付差事走形式,甚至花錢買證的現象也在一定范圍內存在,安全教育培訓不嚴格是導致“人失誤”等各種不安全行為的主要原因。另外,一些單位對進城務工民工、臨時工的安全教育與管理幾乎是空白,加之建筑業從業人員80%為進城民工。他們文化程度偏低,在安全方面自我保護意識差,法律意識淡薄,違章作業嚴重。
(3)安全管理資金的投入嚴重不足,施工安全成本支出得不到保障。
施工企業對工程施工安全生產所必需的投入嚴重不足,特別是安全生產資金。建筑安全施工需要有一定職業資格的工作人員,合格的工器具,符合標準的加工對象和能源、動力,成熟的施工工藝技術及完備的安全保護措施等。
(4)?企業自身對安全重視不夠 。
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部分企業最大化的減少必要安全投入資金,使安全檢查,自控工作形式化。分配到一線的安全管理人員數量不足,甚至有些企業質安科少的僅剩幾個人或有的連安全科長都身兼數職,現場項目部安全員一般都只是一人或是掛名的。
(5)安全專業人才嚴重缺乏。
安全專業人才嚴重缺乏,而且待遇也相對較低。這種情況嚴重阻礙了安全工作科學有序的開展,同時沒有高素質的專業隊伍,安全管理工作只能在低水平管理上徘徊,這將不僅不利于我國安全事業的發展,更重要的這也是對遏制安全事故發生,降低安全事故出現缺陷重要保障。
(6)部分施工企業未建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機制。
部分施工企業未能建立有效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機制,包括未制定應急救援預案,未建立應急救援組織,未落實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和人員等。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后,未能及時有效地開展救援工作,導致安全事故擴大化。
三、 對于我國建筑安全存在的問題的意見和措施
以上所敘述的我國的建筑安全問題,就我個人認為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
(1)做好安全宣傳教育工作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是我國安全生產的基本方針,政府要對企業的安全管理施加一定壓力,并要求建筑行業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法律法規。加強對一線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操作技能。
(2)嚴格落實安全責任
建筑安全生產工作要緊緊把握住安全生產目標責任不放松,嚴格明確責任人。
(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產工作離不開制度落實和建設。因此,建設主管部門。施工企業都要不斷探索、建立長效工作機制,認真落實好安全許可制度。沒有安全許可制度堅決不允許施工,只有這樣,才能提高企業事故防范能力,保障一線操作人員的合法權益,同時,還要結合實際,進行安全巡查和不良行為記錄公示等制度。企業在工資福利等方面對安全管理人員傾斜考慮,提高安全管理人員的職業榮譽感,從而加強安全管理者的責任感和工作的積極性。
(4)?加大安全投入
政府部門應該加大扶持安全工程專業的力度,提高從事安全工程專業的待遇,增加建筑安全的科研項目。與此同時,建設主管部門要深入調查研究科學合理的對工程造價計價進行準確預算,單獨設立安全生產專項費用,專款專用。
(5)?加強監督
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繼續完善安全監督體系,對施工現場進行執法檢查,識別危險源,制定對應的措施。要不斷的提高安全監督人員的專業水平和執法能力,嚴格執行“四不放過”原則,嚴格事故責任追究,做到舉一反三、警鐘長鳴,不斷增強每個人的安全生產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強化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培訓。
(6)?加大處理力度
對施工企業和從業人員要建立安全信用體系,并對其不安全的行為進行記錄,要嚴格追究其責任。典型案例要晶煤體曝光,以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7)?借鑒先進國家的安全管理措施和經驗
從國家立法、政府執法上借鑒國外的一些建筑安全管理制度。從新技術的推廣和采用上,引進的國外先進的建筑安全管理模式,交流建筑安全經驗與技術,減少建筑行業引發的事故。
(8)?安全管理的創新建設
建筑安全管理的目標是保護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不因工作期間受到傷害,同時減少因建筑安全事故導致的全社會包括個人家庭、企業及社會的損失。在安全生產管理上,我們要打破傳統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轉變工作思路,搞好管理模式的創新。
四、結語
建筑安全管理是保護勞動者權益的必要保證,是建筑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需要,也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建筑安全的研究又是一個跨學科的交叉領域。因此建筑安全管理是一項長期的工程,任重而道遠,只要我們不斷探索,不懈努力,堅持創新,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必將日益完善、日益規范,我國的建筑業安全生產水平必將達到世界先進標準。
參考文獻
1、張景林 林伯泉.《安全學原理》[j]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9
2、楊勤 徐蓉.《建筑工程項目安全管理應用創新》[j]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3、吳慶州.《建筑安全》[j]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4、宋功業.《建筑工程安全技術與管理》[j]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
5、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現行建筑質量安全管理規范大全》[j]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