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火舞私秘?奶头大屁股小说,永久免费看啪啪网址入口,国产在线精品无码av不卡顿,国产精品毛片在线完整版,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妇女迅雷,色综合久久久无码网中文,日韩新无码精品毛片,强睡邻居人妻中文字幕
      當前位置:1566范文網 > 企業管理 > 管理制度 > 設備管理制度

      儀表設備管理制度(十二篇)

      發布時間:2024-01-07 07:04:32 查看人數:90

      儀表設備管理制度

      第1篇 儀表設備管理制度

      1車間或裝置儀表維護班應建立以下資料:

      1.1 各裝置用微機管理的儀表設備臺帳和檔案資料;

      1.2 各裝置儀表匯總表;

      1.3 儀表維護、檢修操作規程;

      1.4 所有使用儀表技術說明書;

      1.5 儀表及其附件檢修校驗單及校驗記錄;

      1.6 節流元件數據和調節閥計算數據表;

      1.7標準儀器檢定合格證書;

      1.8 裝置儀表自控系統全套圖紙(設備一覽表、儀表安裝土、回路土、接線圖、聯鎖邏輯圖、聯鎖展開突、帶控制點的工藝流程圖、儀表設計安裝及交工資料等);

      1.9 a、b類聯鎖、dcs、ups、plc和工業pc機清單;

      1.10交接班記錄本和巡檢記錄本;

      1.11 各裝置靜密封點統計表;

      1.12 儀表技術狀況月、季報。

      2 車間或裝置儀表維護班如需更新、報廢儀表,由車間或裝置儀表維護班提出申請,經設備科審查,報公司主管部門鑒定批準。

      3 使用單位如需增加和拆除儀表或自控回路,應提出申請,經生產設備科批準后方可實施。

      4 凡屬固定資產的儀表設備,應按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管理。

      5 儀表設備調出,必須由生產設備科批準,dcs、plc、esd備品備件調出必須報公司生產設備科備案。

      6 車間或裝置儀表維護班每季度上報儀表自動化狀況,經主管儀表人員匯總簽字,主管領導審核,按時上報公司生產科,內容包括:

      a.本廠儀表設備四率報表;

      b.本季度因儀表原因造成裝置停車的事故分析報告;

      c.聯鎖解除或投運報表。

      7 每年年末要對工業自動化儀表設備進行一次統計,并做好年度運行總結。

      8 主要部位儀表運行發生重大故障時應立即處理并及時上報生產設備科及有關主管領導。

      9 工業儀表設備a、b、c的分級按公司企業標準計量器具分級管理辦法執行。

      10 裝置安全聯鎖系統管理按照廠儀表聯鎖系統管理規定執行。

      11 集散控制系統的管理按照廠dcs管理規定執行。

      第2篇 儀器、儀表自動化設備管理制度

      為加強儀器、儀表的管理,控制和優化工藝條件,降低物料消耗,提高產品質量,達到安全穩定運行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1.生產部應根據計量儀器檢測,控制與聯鎖、報警要求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相應的儀器、儀表計量管理和維修機構,明確各級職責,加強儀器、儀表的維護與管理。

      2.生產部必須嚴格制定與實施儀器、儀表保管與使用規程、維護檢修規程、安全技術規程等。

      3.生產部必須建立帶有工藝控制點的模擬流程圖、儀表安裝施工竣工圖和調校記錄,儀表工作電源系統圖,儀表空氣管道系統圖等基礎技術資料。

      4.儀器、儀表日常管理工作

      (1)要做到:崗位有責任制、巡回檢查有規定,使用維護有要求,檢修調校有周期、有計劃,以保證儀器、儀表測量精度,不斷提高儀器、儀表的完好率、控制率和信號聯鎖的投運率。

      (2)儀器、儀表使用人員,應對在用儀器進行妥善保管、正確使用,經常保持儀器、儀表的完整和清潔。

      (3)儀器、儀表的報廢和更新,由生產部提出申請,報廠分管領導部門組織經濟技術論證。認為技術先進,性能良好,經濟合理,經上級有關部門批準后,辦理報廢更新手續。

      (5)工藝控制的儀表整定參數或繼電保護整定值的變更,均應由廠生產技術部門提出申請,經副廠長或總工以上領導批準后,貫徹執行。

      5.儀器、儀表安全運行

      (1)儀表空氣、電源、管線保溫蒸汽的供給系統,要經常維護檢查,消除缺陷、保持完好,保證正常供給、安全運行。

      (2)儀器、儀表保護器件,聯鎖和報警設施的解除與停用,均應向生產部門提出,報副廠長或總工以上領導或其它授權人批準后,方可執行。

      (3)生產部應組織定期或季節性儀器、儀表大檢查,作好事故防范工作,以保證安全可靠運行。

      6.基礎資料

      (1)儀表專業管理制度、檢維修規程等

      (2) dcs、plc等控制系統臺帳、系統驗收記錄、系統點檢及故障處理記錄、系統修改記錄;系統設計資料、說明書、系統軟件、應用軟件、系統備份盤等。

      (3)儀表聯鎖保護系統臺帳、聯鎖原理圖/邏輯圖、聯鎖工作票等。

      (4)可燃、毒性氣體報警器臺帳、檢測點分布圖、儀表說明書、回路圖、校驗及檢定記錄等資料。

      (5)所有儀表的設計資料、圖紙,選型資料、說明書、隨機資料、配套儀表及其它設備資料和相關圖紙,安裝調試記錄、驗收記錄、檢修校驗記錄等。

      (6)儀表設備故障及缺陷記錄等。

      7.檢查與考核

      (1)公司設備管理部每季度對各使用單位的儀表設備進行檢查。各使用單位設備管理部門應組織本單位的定期檢查或日常檢查。

      (2) 對儀表設備,按以下技術指標進行檢查、考核:

      a.儀表完好率≥95%; 使用率≥95%;控制率≥90%;泄漏率≤0.5‰;

      b.分析儀表完好率、使用率≥90%。

      c.聯鎖系統投用率為100%;

      d.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的安裝率、完好率和使用率為100%。

      第3篇 煉化生產儀表及自動控制設備管理制度

      儀表及自動控制設備管理制度

      (試行)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公司儀表及自動控制設備管理工作,提高儀表設備管理水平,保障儀表設備安全經濟運行,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集團公司《設備管理辦法(試行)》、股份公司《設備管理辦法(試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本制度適用于本公司儀表設備專業。

      第三條

      本制度所稱儀表設備是指在煉化生產運營過程中所使用的各類檢測儀表、控制監視儀表、執行器、過程控制計算機系統、在線分析儀表、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及其輔助單元等。

      第四條

      儀表設備管理的主要目標是對儀表設備從規劃、設計、制造、選型、購置、安裝、使用、維護、修理、改造、更新直至報廢的全過程進行科學的管理,使儀表設備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

      第二章管理機構與職責范圍

      第五條

      集團公司、股份公司管理職責集團公司、股份公司有關部門按《設備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依據其職責,全面管理各企業儀表設備管理,指導各企業不斷改進和加強儀表設備管理工作,全面提高集團公司、股份公司儀表設備管理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

      第六條

      儀表設備由設備管理部門負責歸口管理。機動部設相應崗位和專職技術管理人員。機動部在主管設備管理的副總經理領導下,負責本企業儀表設備的管理。

      第七條

      公司管理職責:

      (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儀表設備管理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貫徹執行集團公司、股份公司儀表設備管理制度、規定、規程和標準。

      (二)負責制定和修訂本公司儀表設備管理制度、規定、規程和標準。

      (三)檢查公司所屬單位執行儀表管理制度、規定、規程和標準的情況。

      (四)參與新建裝置、重點更新及技改技措項目儀表設備的規劃、設計選型等前期技術管理工作。

      (五)負責審核本公司所屬單位上報的儀表設備零購、更新、報廢計劃及審批檢修計劃。

      (六)參與審查本公司儀表設備及其系統的技改技措項目計劃。

      (七)負責本公司儀表設備的日常運行、維護管理工作,按時匯總、上報《儀表及自動控制設備技術狀況統計表》。

      (八)負責審批本公司重要儀表設備的檢修項目及方案,參與重要儀表項目驗收工作。

      (九)負責組織儀表設備新產品、新材料、新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的交流及推廣應用。

      (十)負責組織本公司儀表設備的重大事故調查,并及時提交事故報告。

      (十一)組織建立健全本公司儀表設備臺賬及檔案。

      第三章儀表設備的前期管理

      第八條

      儀表設備的前期管理是指規劃、設計、選型、購置、安裝、投運階段的全部管理工作,是全過程管理的重要部分。為使壽命周期費用最經濟、綜合效率最高,必須重視前期管理工作。

      第九條

      儀表設備主管部門應編制本公司儀表設備規劃。

      第十條

      儀表設備主管部門應參與新、改、擴建等項目中儀表設備的設計審查,依據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原則,對設計選型的可靠性、維修性、適用性、經濟性、先進性、安全性提出要求。

      第十一條

      儀表設備購置要堅持質量第一、性能價格比高和壽命周期費用最經濟的原則,嚴格進廠質量驗收程序,進口設備應有必備的維修配件。機動部應參與主要儀表設備的購置,并負責或參與技術協議的簽訂工作。

      第十二條

      儀表設備施工必須按設計要求及SH3521—1999《石油化工儀表工程施工技術規范》進行。在新、改、擴建工程中負責儀表設備施工的單位必須具有相應的施工資質,具有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的能力,具有健全的工程質量保證體系。

      第十三條

      機動部儀表專業工程師應負責或參與儀表設備工程項目的竣工驗收等方面的工作。竣工驗收必須按設計要求及GB50093—2002《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SH3521-1999《石油化工儀表工程施工技術規范》、SH3503—2001《工程建設交工技術文件規定》進行。要做到竣工資料齊全,工程竣工驗收資料應包括:

      (一)工程竣工圖(包括裝置整套儀表自控設計圖紙及竣工圖)。

      (二)設計修改文件和材料代用文件。

      (三)隱蔽工程資料和記錄。

      (四)儀表安裝及質量檢查記錄。

      (五)電纜絕緣測試記錄。

      (六)接地電阻測試記錄。

      (七)儀表風和導壓管等掃線、試壓、試漏記錄。

      (八)儀表設備和材料的產品質量合格證明。

      (九)儀表校準和試驗記錄。

      (十)回路試驗和系統試驗記錄。

      (十一)儀表設備交接清單。

      (十二)報警、聯鎖系統調試記錄。

      (十三)智能儀表、DCS、ESD、PLC組態記錄工作單。

      (十四)未完工程項目明細表等。

      (十五)儀表設備說明書。

      其中:(一)、(二)、(十)、(十五)除檔案部門外還應交給儀表車間、儀表維護班、使用單位及機動部。

      第十四條

      儀表設備投用前,使用單位或維護單位應根據設備的特點編制相關規程,開展技術培訓、事故預案演練等工作。

      第四章儀表設備分類

      第十五條儀表設備按以下類別進行分類:

      (一)常規儀表。

      (二)控制系統儀表。

      (三)聯鎖保護系統儀表。

      (四)在線分析儀表。

      (五)可燃氣體、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

      (六)其它儀表。

      第五章常規儀表管理

      第十六條

      常規儀表是指在線檢測儀表、控制監視儀表、執行器、輔助單元及其附件等。

      第十七條

      常規儀表選型應考慮以下原則:

      (一)在滿足生產需要的前提下,儀表選型應綜合考慮其安全可靠性、技術先進性、經濟實用性。

      (二)選用的儀表應是經過國家技術監督部門認可的合格產品。優先選用經GB/T19000或IS09000標準認證的產品或符合國際標準的產品。在工程設計中不得采用未經工業鑒定的試制儀表。選用的儀表須考慮外殼防護等級(IP)適應使用環境。

      (三)儀表選型應考慮企業的現狀和發展規劃,主流機種力求統一。

      (四)儀表選型應有利于全公司或區域性的集中控制和集中管理,有利于系統集成、信息集成、功能集成,提高企業生產管理水平。

      (五)對于新建或改造裝置的常規儀表配置、選型應遵循《石油化工自動化儀表選型設計規范》(SH3005-1999)之規定,公司機動部應參與或組織對設計資料進行審查。

      第十八條

      防爆型儀表管理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根據使用場所爆炸危險區域的劃分,選擇儀表的防爆類型并滿足等級要求。儀表的安裝、配線應按安裝場所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類別、級別、組別確定安裝、敷設方式。

      (二)防爆型儀表及其輔助設備、連接件、接線盒等均應有合法的防爆合格證,其構成的系統應符合整體防爆的設計要求。

      (三)防爆型儀表檢修時不準更改零部件的結構、材質。

      (四)在爆炸危險區域對原有的防爆型儀表進行更新、改造時,必須審定儀表的防爆性能,不得降低防爆等級。

      (五)在爆炸危險區域新增儀表測控回路及其它回路,其防爆等級不得低于區域內其它儀表防爆等級。

      第一十九條

      放射性儀表現場要有明顯的警示標記,安置使用應符合國家規范。

      第二十條

      常規儀表的使用、日常維護、故障處理和檢修要求:

      (一)儀表車間應建立和健全常規儀表運行、維護、校準、檢修等各種規程和管理制度。

      (二)儀表設備的操作及維護保養人員應經過培訓,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

      (三)放射性儀表的維護人員應接受專門培訓,才能進行儀表的維護校準,須指定專職維護人員,并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和監測儀器。

      (四)嚴格執行儀表設備的定期檢查、強制保養制度,搞好計劃檢修工作。備用儀表應隨時處于完好狀態。

      (五)儀表運行時如發現異常或故障,維護人員應及時進行處理,并對故障現象、原因、處理方法及結果做好記錄。

      (六)常規儀表校準嚴禁使用超期未檢或檢定不合格的標準儀器,各種標準儀器應按有關計量法規要求進行周檢。

      (七)儀表作業前應辦理儀表作業工作票并落實HSE各項措施,當對參加聯鎖的常規儀表進行維護檢修時,應嚴格按照本制度第七章的要求進行。同時按附錄1《東興公司連鎖保護系統維護、檢修管理暫行辦法》執行。

      (八)常規儀表的檢修一般隨裝置停工檢修進行,在檢修前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檢修計劃,準備必要的備品配件、檢修材料、工具和標準儀器,并制定切實可行的檢修網絡圖。需要外委的檢修項目應辦理外委審批手續。

      (九)儀表檢修按《石油化工設備維護檢修規程》(SHS07001~07008-2004)要求進行;在每個檢修周期內,應對每臺儀表進行檢查校準。

      (十)儀表單機校準后應進行回路試驗,參加聯鎖的儀表還應進行聯鎖回路確認。

      第六章控制系統管理

      第二十一條

      控制系統主要包括集散控制系統(DCS)、緊急停車系統(ESD)、可編程控制系統(PLC)、工業控制計算機系統(IPC)、數據采集系統(SCADA)以及在先進過程控制(APC)和優化過程控制(OPC)系統中使用的上位計算機等。

      第二十二條

      機動部儀表專業工程師參與或負責本單位控制系統的設計、選型、安裝、調試、驗收等階段的管理。

      第二十三條

      新建、改造裝置控制系統的規劃和選型或對原有控制系統進行開發升級改造,機動部儀表專業工程師應對設計資料進行審查。控制系統的選型、配置,既要保證滿足裝置生產控制的要求,又要具有較高的技術先進性和靈活擴展性。系統運行負荷、通訊能力應有足夠的裕量,以適應先進控制和管控一體化發展需要。

      第二十四條

      對已投入使用的控制系統,如需改變控制方案,或增力儀表回路,應辦理審批手續。

      第二十五條

      控制系統機房的管理應達到以下要求:

      (一)進入機房作業人員宜采取靜電釋放措施,消除人身所帶的靜電。

      (二)機房環境必須滿足控制系統設計規定的要求。

      (三)機房內嚴禁帶入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不得在機房內堆放雜物,機柜上禁放任何物品。

      (四)機房內消防設施要配備齊全。

      (五)機房電纜通道要有防小動物設施。

      (六)在裝置運行期間,控制系統機房內應控制使用移動通訊工具。

      第二十六條

      控制系統的日常維護、故障處理和檢修管理要求:

      (一)每日應定時檢查主機、外圍設備硬件的完好和運行狀況。保證環境條件滿足控制系統正常運行要求;供電及接地系統符合標準;按規定周期做好設備的清潔工作。

      (二)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必須有雙備份,并妥善保管;控制系統的密碼或鍵鎖開關的鑰匙要由專人保管,并嚴格執行規定范圍內的操作內容;系統軟件和主要應用軟件修改應經過主管領導批準后方可進行;軟件備份要注明軟件名稱、修改日期、修改人,并將有關修改設計資料存檔。

      (三)系統運行時如發現異常或故障,維護人員應及時進行處理,并對故障現象、原因、處理方法及結果做好記錄。

      (四)控制系統的大修原則上隨裝置停工大修同步進行。大修時要對系統進行全面、徹底的清潔工作;要進行系統的調試、診斷、維護和系統聯校工作,并對聯鎖系統進行確認;大修期間還要對系統外圍設備進行檢查和測試。控制系統的檢修應按SHS07008—2004《石油化工設備維護檢修規程》要求進行。

      (五)應加強控制系統故障管理,制定控制系統故障應急預案,不斷提高處理突發故障的能力。

      第二十七條

      為防止病毒感染,嚴禁在控制系統上使用無關的軟件也不得進行與控制系統軟件組態無關的操作。控制系統與信息管理系統間應采取隔離措施,以防范外來計算機病毒侵害。

      第二十八條

      控制系統的備件管理應達到以下要求:

      (一)備品配件管理要有專門的賬卡,并保持一定數量的備品配件儲備。

      (二)保管儲存控制系統備品配件的環境,必須符合要求。

      (三)在裝置停工檢修期間,宜對備件進行通電試驗,確保其處于備用狀態。

      第七章聯鎖保護系統管理

      第二十九條

      聯鎖保護系統根據其重要性,可實行分級管理。機動部“制定聯鎖保護系統維護、檢修管理(暫行)”辦法,附錄1明確規定相關部門的管理職責、審批限及審批程序。

      第三十條

      聯鎖保護系統需要變更(包括設定值、聯鎖程序、聯鎖方式等)、解除或取消時,必須辦理手續。解除聯鎖保護系統時應制訂相應的防范措施及整改方案等。

      第三十一條

      執行聯鎖保護系統的變更、臨時/長期解除、取消等作業時,應辦理聯鎖保護系統作業(工作)票,注明該作業的依據、作業執行人/監護人、執行作業內容、作業時間等。見附錄1之表一至表四。

      第三十二條

      新裝置或設備檢修后投運之前、長期解除的聯鎖保護系統恢復之前,應對所有的聯鎖回路進行全面的檢查和確認。對聯鎖回路的確認,應組織相關專業人員共同參加,檢查確認后,應填寫聯鎖回路確認單(表)。

      第三十三條

      聯鎖保護系統所用器件(包括一次檢測元件、線路和執行元件)、運算單元應隨裝置停車檢修進行檢修、校準、標定。新更換的元件、儀表、設備必須經過檢驗、標定之后方可裝入系統。聯鎖保護系統檢修后必須進行聯校。

      第三十四條

      新增聯鎖保護系統必須做到圖紙、資料齊全。

      第三十五條

      為杜絕誤操作,在進行解除或恢復聯鎖回路的作業時,必須實行監護操作。在操作過程中應與工藝操作人員保持密切聯系。處理后,必須在聯鎖工作票上詳細記載并簽字確認。

      第三十六條

      聯鎖系統的盤前開關、按鈕均由操作工操作;盤后開關、按鈕均由儀表人員操作。

      第三十七條

      凡緊急停車按鈕,均應設有可靠的護罩。

      第三十八條

      聯鎖保護系統應具有足夠的備品配件。

      第三十九條

      聯鎖保護系統儀表的維護和檢修按SHS07007-2004《石油化工設備維護檢修規程》要求進行。

      第八章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管理

      第四十條

      凡新、改、擴建的石油化工生產裝置及貯運設施,如有可燃、有毒氣體意外泄漏可能的,必須按照“三同時“原則配備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

      第四十一條

      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的配置、選型應嚴格執行《石油化工企業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SH3063—1999)的規定。報警儀的選型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功能、結構、性能和質量應符合國家法定要求,并取得國家計量行政部門頒發的計量器具生產許可證或計量器具型式批準證書。

      (二)技術先進、質量穩定、反應靈敏、便于維修、保證備品配件的供應。

      (三)根據使用場所爆炸危險區域的劃分,選擇檢測器的防爆類型;根據使用場所被檢測的可燃性氣體的類別、級別、組別,選擇檢測器的防爆等級。

      (四)當使用場所存在能使檢測元件中毒的硫、砷、磷、鹵素化合物等介質時,應選擇抗毒性檢測器。

      (五)多點式指示報警器應具有相對獨立、互不影響的報警功能,并能區分和識別報警場所的位號。

      第四十二條

      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的安裝必須符合有關規范:

      (一)根據可燃、毒性氣體的密度和主導風向,確定檢測器的安裝高度和位置。

      (二)檢測器宜安裝在無沖擊、無振動、無強電磁場干擾的場所。

      (三)為減少雨水對檢測元件的影響,檢測元件應有防雨措施。

      (四)報警儀的安裝應考慮便于操作和監測的原則,報警儀應有其對應檢測器位號牌,使用單位檢測器的分布圖。

      (五)檢測器的安裝和接線應按制造廠規定的要求進行,并應符合防爆儀表安裝接線的有關規定。

      第四十三條

      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的日常維護、故障處理及檢修管理要求:

      (一)檢測器為隔爆型時,不得在超出規定的條件范圍下使用;在儀表通電情況下,嚴禁拆卸檢測器。

      (二)每日巡回檢查時,應按動試驗按鈕,檢查指示、報警系統是否工作正常,檢查檢測器是否意外進水,防止檢測元件浸水受潮后影響其工作性能。

      (三)根據環境條件和儀表工作狀況,定期通氣,檢查和試驗檢測報警儀是否正常。

      第四十四條

      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維護和檢修按SHS07005-2004《石油化工設備維護檢修規程》要求進行。

      第四十五條

      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檢定每年不少于一次。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的檢定或校準應符合計量檢定規程要求。檢定、校準儀器人員應取得有效的計量檢定員證書。

      第四十六條

      可燃、有毒氣體報警器的停運、拆除應報安全主管部門審批后方能進行。

      第九章在線分析儀表管理

      第四十七條

      在線分析儀表的配置、選型應遵循《石油化工自動化儀表選型設計規范》(SH3005-1999),機動部儀表專業工程師應參與在線分析儀表的選用和配置。在線分析儀表選型應考慮以下原則:

      (一)選用的在線分析儀表應技術成熟、性能可靠,操作、維修簡便。

      (二)選用的分析儀表應滿足被分析介質的操作溫度、壓力和物料性質的要求;儀表的各種技術指標,必須滿足工藝流程要求。

      (三)用于腐蝕性介質測量或安裝在易燃、易爆危險場所的在線分析儀表,應符合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

      (四)用于控制系統的分析儀表,其線性范圍和響應時間須滿足控制系統的要求。

      (五)當在線分析儀表需要與DCS進行數據通信時,應有通用的通信接口,其通信協議、通信速率應和DCS系統要求相匹配。

      第四十八條

      在線分析儀表的使用、日常維護、故障處理和檢修管理的要求:

      (一)儀表車間應建立和健全在線分析儀表運行、維護、校準、檢修等各種規程。

      (二)在線分析儀表的操作及維護保養人員應經過培訓,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

      (三)嚴格執行在線分析儀表有關定期檢查,定期校準制度,搞好計劃檢修工作。在線分析儀表的維護、檢修及校準應根據SHS

      07005—2004《石油化工設備維護檢修規程》及相應在線分析儀表說明書中的要求進行。

      (四)在線分析儀表運行時如發現示值異常或故障,維護人員應及時進行處理,并對故障現象、原因、處理方法及結果做好記錄。

      (五)各種標準儀器應按有關計量法規要求進行周檢,嚴禁使用超期未檢或檢定不合格的標準儀器。標定時所采用的標準氣體應符合相關規程要求。

      (六)對參加聯鎖的在線分析儀表進行維護檢修時,應嚴格按照本制度第七章的要求進行。

      (七)對防爆型在線分析儀表進行維護檢修,應嚴格按照本制度第五章第十八條的要求執行。

      (八)在線分析儀表的大修隨裝置停工大修進行;大修期間要對在線分析儀表系統進行全面、徹底的清潔工作、要進行系統的調試、診斷、維護和系統聯校工作。參加聯鎖的在線分析儀表還應進行聯鎖回路確認。

      第四十九條

      在線分析儀表樣品處理系統的日常維護和檢修管理的要求:

      (一)儀表車間應建立健全在線分析儀表樣品處理系統的維護、檢修規程,并嚴格執行。

      (二)嚴格執行樣品處理系統定期檢查制度,每日對樣品處理系統進行檢查,確保待測樣品的溫度、壓力、流量等指標滿足在線分析儀表技術要求。

      (三)樣品處理系統運行時如發現異常和故障,維護人員應及時進行處理,并對故障現象、原因、處理方法及結果做好記錄。

      (四)樣品處理系統的維護、檢修應根據制定的規程及樣品處理系統說明書中的要求進行。

      (五)裝置停工檢修時,應對在線分析儀表的樣品處理系統進行全面的、徹底的清潔和系統調試、診斷、維護工作。

      第十章基礎資料管理

      第五十條

      機動部和儀表車間應根據各自的管理職責范圍,建立和完善儀表設備臺賬、檔案等基礎資料。

      第五十一條

      機動部應建立DCS、ESD控制系

      統臺賬、關鍵設備儀表聯鎖保護系統臺賬及其統計表、可燃(有毒)氣體

      檢測報警儀臺賬、重大缺陷記錄、自動化儀表技術狀況表、專業檢查考核記錄等。

      第五十二條

      儀表車間應建立健全如下資料臺賬:

      (一)儀表專業管理制度、檢維修規程等。

      (二)所有儀表臺賬、設計資料、說明書、隨機資料、檢修校準記錄(至少保存一個檢修周期)等。

      (三)DCS、ESD、PLC等控制系統臺賬、系統驗收記錄、系統點檢及故障處理記錄、系統修改記錄;系統設計資料、說明書、系統軟件、應用軟件、系統備份盤等。

      (四)儀表聯鎖保護系統臺賬、聯鎖原理圖/邏輯圖、聯鎖工作票、確認表、審批單,聯鎖系統統計表等。

      (五)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臺賬、檢測點分布圖、儀表說明書、回路圖、校準記錄等資料。

      (六)在線分析儀表臺賬、儀表說明書、校準記錄等。

      (七)自動化儀表技術狀況表。

      (八)儀表設備故障及缺陷記錄等。

      第十一章儀表電源、氣源管理

      第五十三條

      儀表電源管理:

      (一)定期對供電系統的各部位進行巡回檢查,檢查電源箱、電源分配器、開關、熔斷器等部件運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分析處理。

      (二)對并聯使用的電源箱,在線檢查其運行情況,負載應均衡,每個電源箱的輸出電流均不得超過其額定值。在硬件條件具備時,應設置電源故障報警功能。

      (三)供電系統中的開關、電源分配器、供電端子排的標識必須準確清晰。

      (四)儀表盤(柜)的儀表供電開關宜留有至少10%備用回路。嚴禁從儀表電源上向非儀表負載供電;嚴禁從儀表電源上搭接臨時負載。

      (五)DCS和ESD系統供電應采用雙路獨立供電方式。

      第五十四條

      儀表氣源管理:

      (一)凈化后的氣體中不應含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腐蝕性氣體(或蒸汽)。在操作壓力下的氣源露點,應比工作環境或歷史上當地年極端最低溫度至少低10℃。

      (二)控制室內應設供氣系統壓力的監視與報警。

      (三)定期對供氣系統(風罐、閥門、管線、過濾器、減壓閥、壓力表等)檢查。

      (四)定期對在用的過濾器進行排空(視儀表供氣品質及安裝地點適當增加排空次數),定期對裝置最低點處的排污閥進行排空。

      第十二章檢查與考核

      第五十五條

      集團公司、股份公司在每年組織的設備大檢查中,把儀表設備作為重要內容之一,組織檢查。

      第五十六條

      公司機動部在組織設備的定期檢查或日常檢查時,都必須把儀表設備作為重要內容進行檢查。

      第五十七條

      對儀表設備,按以下技術指標進行檢查、考核:

      (一)儀表完好率≥95%;

      使用率≥95%;控制率≥90%;泄漏率≤0.5‰。

      (二)分析儀表完好率、使用率≥90%。

      (三)聯鎖系統投用率為100%。

      (四)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的安裝率、完好率和使用率為100%。

      第十三章附則

      第五十八條

      儀表車間應根據本制度結合實際,制定本單位儀表及自動控制設備管理細則。

      第五十九條

      本制度由機動部負責解釋。不當之處以總部文件為準。

      第六十條

      本制度自印發之日起試行,以往制度自行廢止。

      附錄1公司“儀表連鎖保護系統維護、檢修管理暫行辦法”及其附表一至附表四。

      附錄2引用文件

      (一)《石油化工企業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設計規范》(SH3063—1999)。

      (二)《石油化工自動化儀表選型設計規范》(SH3005—1999)。

      (三)《石油化工設備維護檢修規程》(SHS07001~07008—2004)。

      (四)《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093-2002)。

      (五)《石油化工儀表工程施工技術規程》(SH3521—1999)。

      附錄3儀表設備臺件數、回路數統計方法

      一、常規儀表臺件數統計:

      凡是能組成檢測、控制回路的獨立單元均分別按臺數統計。其中包括:

      (一)測量變送單元:差壓變送器、壓力變送器、溫度變送器、溫包變送器、速度變送器、攝像變送器、毫伏變送器、液位變送器、鋼帶液位計、雷達液位計、遠傳轉子流量計、橢圓流量計、渦輪流量計、旋渦流量計、電磁流量計、超聲波流量計、質量流量計等。

      (二)調節單元:控制室的各種調節器,現場各種基地式調節器。如果調節器與二次表組成一體,則按一臺調節器儀表統計。

      (三)顯示儀表:記錄儀、指示儀、計數器、現場各種具有遠傳功能指示器。

      (四)計算單元:加法器、乘除器、開方器、積算器、繼動器、比例設定器、信號分配器、報警設定器等。

      (五)輔助單元:電(氣)源裝置、閃光報警器、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電氣隔離器、阻尼器、大功率加熱器、手操器、火焰監測器、安全柵、報警設定器、高低值選擇器、氣源大功率放大器等。

      (六)特殊單元:數控器、稱重儀、軸位移/振動檢測器、前置放大器、工業電視程控器、編程器、多回路控制器等。

      (七)分析儀表:色譜儀、數據處理器、樣品預處理器、紅外分析儀、電導儀、pH計、氧分析儀等各種分析儀表。

      (八)其它單元:各種轉換器

      (氣/電、氣/氣、電壓/電流、電/氣)、閥門定位器、可控硅電壓調整器、電接點壓力表、行程開關、壓力開關、溫度開關、音叉開關、流量開關、液位開關、速度開關、電子行程開關電磁閥、繼電器箱等均按臺數統計。一次元件儀表計算為一臺,如熱電偶、熱電阻、孔板、阿牛巴、軸振動軸位移探頭、氧化鋯頭、放射源等。

      (九)執行單元:各種類型的調節閥均按臺數統計。

      (十)下列儀表不做臺件數統計:

      1、工藝設備上附屬的水銀溫度計、玻璃管液位計、雙金屬溫度計、轉子流量計、壓力表、磁浮式液位計、限流計、玻璃板液位計等。

      2、小功率繼電器、小過濾減壓閥、按鈕開關和各種顯示燈等。

      二、過程控制系統統計方法:

      (一)過程控制系統套數統計

      凡用于生產過程檢測、控制、管理、由本地網絡設備連接起來的工業控制計算機(含DCS、PLC、ESD、控制上位機、數采系統)都按一套工程計算機系統統計。

      (二)過程控制系統臺件數:

      1、操作和管理系統部分:操作站、工程師站、編程器、SOE站等的相對獨立的電子單元均按臺件統計,如:CRT、電子單元、數據存取單元電源單元、軟驅、CDRW、ZIP驅動器、打印機、拷貝機等。

      2、過程控制(采集)器部分:過程控制站、數據采集站等的相對獨立的電子單元均按1臺件統計,如:控制卡、通訊卡、電源單元等,冗余配置的按雙倍統計。

      3、過程輸入輸出部分:獨立的輸入輸出卡件(包括其接線端子板、數據調理板等)均按1臺件統計。

      4、通訊總線及其網關設備:各類網關設備均按1臺件統計。如:含控制站與控制總線間、控制站與操作管理系統間、控制系統與先進控制用上位機間、控制系統與工廠信息網間的網關設備等。

      5、輔助操作臺包括其開關、按鈕等按1臺件統計。多點報警單元每一組按1臺件統計。

      6、單獨為控制系統提供220V

      AC電源的電源柜(箱)按1臺件統計。

      7、單獨為控制系統提供24V

      DC電源的電源整流裝置按1臺件統計。

      (三)過程控制計算機的輸入輸出點數統計:

      按照實際與現場連接的輸入、輸出點數進行統計。

      三、回路統計方法

      (一)測量回路

      由檢測元件和測量儀表及附件等組成的監測系統,按一套測量回路統計。

      (二)控制回路

      由檢測元件和測量儀表、調節器(DCS)、執行機構及附件等組成的控制系統,按_套控制回路統計。按調節器的個數來計算控制回路數。

      復雜控制回路,如果有多個測量單元或調節器或執行機構的控制回路,按一套復雜控制回路統計。

      (三)聯鎖回路

      聯鎖回路數原則上按參與聯鎖的測量點數統計。

      四、儀表設備密封點數的統計:

      凡有一個密封接合處,就算一個密封點。如一個墊片,一個絲扣連接處,一個填料函等;凡用電焊、氣焊等焊接處,不做密封點統計,但是有泄漏處,在計算泄漏率時,都算漏點。

      五、儀表四率計算方法

      (一)完好率=實際完好臺數總臺數×100%

      (二)使用率=

      投入使用回路數/總回路數-因工藝原因停用的回路數×100%

      (三)控制率=投入控制回路數/總回路數-因工藝原因停用的回路數×100%

      (四)泄漏率=泄漏點數/總密封點數×100‰

      六、幾點說明

      關于因工藝生產停止使用、停止控制的幾種情況說明:凡是裝置正常生產,所安裝的儀表均應當投用,只有下面三種情況才確屬工藝生產停用:

      (一)在正常生產時,裝置部分設備不使用,其所屬的儀表停用,屬生產不使用、不控制。如機組上的儀表;多臺設備,生產停用設備上的儀表等。但是生產停用儀表,也必須達到完好條件,當生產使用時,應立即能夠啟用。

      (二)選擇系統

      在控制系統中,通過轉換機構,控制工藝生產參量,因生產需要可以轉控制的回路,這時待用的回路,可計算為生產停用。如加熱爐出口溫度控制,既可與燃料油流量串級,又可與燃料氣流量串級控制,二者必居其一,這時沒有選中的回路,可算生產停控。如果與其兩個回路都串不上,則儀表停控三個回路。

      (三)因某種原因裝置較長時間不生產或停工檢修超過20天以上的,裝置儀表屬于工藝生產停用、停控。

      二00八年二月

      附錄1:公司聯鎖保護系統維護、檢修管理辦法

      公司各有關單位:

      為適應公司生產與管理需要,對公司范圍內儀表聯鎖控制保護系統的管理、維護、檢修做如下規定,請各相關單位認真執行。

      一、機動部作為公司儀表聯鎖保護系統的歸口管理職能部門,負責公司范圍內的儀表聯鎖保護系統的管理工作。

      二、儀表車間作為公司儀表聯鎖保護系統的維護、檢修、安裝、校驗單位,負責公司各生產車間的儀表聯鎖保護系統的日常維護、檢修管理工作,及時處理聯鎖保護系統出現的各種故障,確保聯鎖保護系統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三、各生產車間作為公司儀表聯鎖保護系統的使用單位,負責儀表聯鎖保護的日常使用管理工作,及時將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非正常狀況告知儀表車間,并協助、督促儀表車間及時處理儀表聯鎖保護系統出現的各種非正常工況,確保生產裝置處于受控狀態。

      四、儀表車間負責公司范圍內的儀表聯鎖保護系統臺帳的建立,臺帳一式三份,一份存放儀表車間、一份存放生產車間,一份存放機動部。

      五、由于生產工藝原因停運聯鎖保護系統,時間在一周內的,由生產車間提出,經生產部批準,由生產車間向儀表車間辦理聯鎖工作票,儀表車間負責實施;時間超過一周或永久摘除的,由生產車間提出申請,經生產部門審核,報生產副總經理批準后,由生產車間向儀表車間辦理聯鎖工作票,儀表車間負責實施;并報機動部備案。

      六、由于儀表設備或檢修原因停運聯鎖保護系統,時間在一周內的,由儀表車間提出,經機動部批準后,由儀表車間向生產車間辦理聯鎖工作票,儀表車間負責實施;時間超過一周或永久摘除的,由儀表車間提出申請,經機動部審核,報設備副總經理批準后,儀表車間負責實施。

      七、在裝置正常生產過程中不準調整儀表聯鎖保護系統的設定值。如果確定工藝需要調整設定值時,應由生產車間提出申請,經生產部審核,生產副總工程師批準后,由生產車間向儀表車間填寫儀表聯鎖工作票,并采取相關措施后方可進行。儀表車間實施后報機動部備案。

      八、儀表聯鎖保護系統在初次投用或檢修后,聯校由機動部組織,生產部、儀表車間、電氣車間、工藝車間等有關人員參加,逐個聯校確認簽字,以確保儀表聯鎖保護系統正常運行。

      九、新裝置正式投運前、設備大修后正式投運前、儀表聯鎖保護回路元器件更換后正式投用前,必須進行系統聯校,并辦理聯鎖工作票,具體由儀表車間提出,機動部組織生產部、生產車間、儀表車間、電氣車間等有關人員對每個回路逐項聯校確認簽字后,方可投入使用。

      十、儀表車間要做好儀表聯鎖保護系統的投入、切除或系統程序的更改、元器件的更改等詳細記錄(包括時間、經辦人員和具體內容等),并存入設備檔案和儀表聯鎖臺帳中,以備查用。

      十一、儀表聯鎖保護系統的盤前開關、按鈕由工藝車間操作工操作,盤后開關、按鈕均由儀表車間維護人員操作,儀表維護人員在處理故障時(注意:事先要有聯鎖工作票)如涉及到盤前按鈕、開關時,須事先和工藝班長聯系好,由操作工操作按鈕,開關等。

      十二、儀表車間每月要對聯鎖回路巡檢一次(巡檢內容包括執行器及其附件的運行情況,供電供風是否正常等),對聯鎖保護系統的聯鎖功能器件(主機)的機柜(或箱)的濾塵、排熱設施,每月檢查、清掃一次。

      附表一/二:連鎖保護系統摘除/恢復工作票

      裝置名稱

      連鎖

      名稱

      申請單位

      ∣負責人∣

      摘除原因

      (恢復原因)

      實施方案

      HSE評估及措施

      摘除

      日期*年*月*日時分

      計劃恢復日期*年*月*日時分

      作業人∣監護人∣

      審批

      附表三/四:連鎖保護系統摘除/恢復審批手續

      裝置名稱

      連鎖名稱

      申請單位

      摘除原因(恢復原因)

      實施方案

      HSE評估及措施

      摘除恢復日期*年*月*日時分

      管理單位

      主管部門

      主管領導

      二0**年二月

      第4篇 機械設備儀器儀表器材維修管理制度

      1.公司設專人負責設備管理和維修,工程副總經理分管該項工作。

      2.建立設備臺帳、卡片、設備牌板以及設備分布圖。設備規格、型號、購進時間、運轉、檢修,損壞、報廢等情況都必須有詳細記錄。

      3.機電設備做到定期檢查、維修,半年一大修、一季一中修、每月一小修、日常堅持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嚴禁設備帶病運轉。

      4.主要設備和安全防護裝置必須明確專人負責,掛牌管理。

      5.供電要做到“三無”(無雞爪子、無羊尾巴、無明接頭)“四有”(有過流和漏電保護、有螺絲和彈簧墊、有密封圈和擋板、有接地裝置);“兩齊”(電纜懸掛整齊、設備硐室整齊)“三全’’(防護裝置全、絕緣用具全、圖紙資料全)“一堅持'(堅持使用漏電并保持動作靈敏可靠)。

      6.設備管理和操作人員必須維護好設備,經常對設備進行擦洗和注油,接班時要嚴格檢查設備各部位是否正常、開機后要注意運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匯報和處理。

      7.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嚴禁違章指揮和違法操作。

      8.加強設備管理和維修,確保在用設備臺臺完好。

      第5篇 設備、安全儀器、儀表、器材檢查、維修管理制度

      一、總則

      為了加強我礦安全儀器、儀表、器材的檢查、維修管理工作,根據《煤礦礦井機電設備完好標準》、《煤礦安全規程》和《煤礦安全評估標準及評分辦法》的有關規定,特制定本制度,請認真對照執行。

      二、管理體制

      礦建立安全儀器、儀表、器材檢查、維修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由礦機電副礦長任組長、機電運輸部、通滅部、生產技術部、物資供應部等負責人,機運、通滅系統各隊隊長、技術員任成員,具體負責全礦安全儀器、儀表、器材檢查、維修管理工作,辦公室設在礦機運部。

      三、領導小組的職責

      1. 由組長定期組織小組成員,全面的對全礦安全儀器、儀表、器材進行一次檢查,發現有指示不準,不動作或動作不靈敏,安全設施損壞的,下發整改通知單,由使用單位派專人更換,確保安全儀器、儀表、器材指示準確,動作靈敏,很好地發揮其在設備運轉中的監控保護作用。

      2.領導小組將嚴格執行安全儀器、儀表、器材的周期檢定、校驗工作,確保安全儀器、儀表、器材的精度,耐壓等要求。

      3. 負責對不執行儀器、儀表、器材各項管理制度和造成后果的單位和隊進行責任追究和處罰。

      四、日常檢查維修

      1.安全儀器、儀表、器材的日常檢查維護,由使用單位的使用人員進行,按設備《操作規程》嚴格進行操作、檢查,發現有儀表指示不準確,外觀破損,安全設施不動作或動作不靈敏時,應及時匯報上級有關人員待查明原因,消除故障后再使用。

      2.新儀器、儀表、器材入庫、使用前必須經礦計量部門檢定驗收,合格后方可辦理入庫手續。

      3.對煤礦井下使用的儀器、儀表、器材按《煤礦安全標志》要求,必須有煤安標志。

      4.對報廢的不能修復使用的儀器、儀表、器材要及時交回物資供應部,不能和新儀器、儀表、器材放在一起。

      5.采掘設備的各種儀器、儀表、器材由維修單位負責檢驗,維修車間負責維修更換。

      6.對《規程》、《標準》要求定期檢驗的儀器、儀表、器材使用單位必須按期送交具有鑒定資格的上級部門進行鑒定、更換。

      7.負責指示類儀器、儀表的檢查、校驗工作,對指示不準確的堅持立即更換原則。

      8.落實各種設備的安全防護設施的完善,保護裝置的實驗整定工作,實驗周期必須執行《規程》、《標準》要求,并記錄清楚。

      注:儀器:瓦斯檢查儀、瓦斯自動報警儀、經緯儀、礦壓檢測儀器。

      儀表:壓力表、負壓表、溫度表、高壓驗電儀、電流表、電壓表(萬用表)

      器材:安全閥、釋壓閥、滅火器、高壓絕緣手套、膠靴、消防器材

      第6篇 儀器儀表及自動控制設備管理制度

      1? 目的

      為加強公司儀器儀表及自動控制設備(以下簡稱“儀表設備”)管理工作,提高儀表設備管理水平,保障儀表設備安全經濟運行,制定本制度。

      2? 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各部門對儀表設備從規劃、設計、制造、選型、購置、安裝、使用、維護、修理、改造、更新直至報廢的全過程進行科學的管理。

      3? 相關文件及引用標準

      《石油化工企業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設計規范》(sh 3063-1999)

      《石油化工自動化儀表選型設計規范》(sh 3005-1999)

      《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093-2002)

      4? 定義

      本制度所稱儀表設備是指在銷售、生產、運營過程中所使用的各類檢測儀表、自動控制監視儀表、執行器、過程控制計算機系統、分析儀器儀表、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器及其輔助單元等。

      5? 職責

      5.1生產部管理職責

      5.1.1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儀表設備管理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貫徹公司有關儀表設備管理工作的要求。

      5.1.2組織制定和修訂公司儀表設備管理制度、規程、標準和規定。

      5.1.3檢查各使用車間執行儀表設備管理制度的情況,指導和協調各使用車間的儀表設備管理工作。

      5.1.4參與新建裝置、重大更新和技措等項目中儀表設備的規劃、設計選型等前期管理工作。

      5.1.5負責審查使用車間上報的儀表設備零購、更新、報廢及檢修計劃。

      5.1.6負責審核各使用車間儀表設備的檢修項目及方案,參與重要儀表項目驗收工作。

      5.1.7負責組織儀表設備新產品、新材料、新技術的交流及先進管理經驗的交流及推廣應用。

      5.1.8組織公司重大儀表設備事故調查與分析。

      5.2電儀車間管理職責

      5.2.1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儀表設備管理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貫徹公司有關儀表設備管理工作的要求。

      5.2.2負責制定和修訂公司儀表設備管理細則。

      5.2.3檢查公司執行儀表管理制度、規程、標準和規定的情況。

      5.2.4參與或組織新建裝置、更新或技措等所有項目中儀表設備的規劃、設計選型等前期管理工作。

      5.2.5負責編制本車間上報的儀表設備零購、更新、報廢及檢修計劃。

      5.2.6組織審查公司儀表設備及其系統的技改技措項目計劃。

      5.2.7負責公司儀表設備的日常運行、維護管理工作,按時匯總、上報自動化儀表技術狀況表。

      5.2.8負責編制公司儀表設備的檢修項目及方案,組織儀表項目驗收工作。

      5.2.9負責組織儀表設備新產品、新材料、新技術的交流及先進管理經驗的交流及推廣應用。

      5.2.10組織公司儀表設備的事故調查與分析,及時上報儀表設備事故分析報告。

      5.2.11組織建立健全本單位儀表設備臺帳及檔案。

      6? 儀表設備的前期管理

      6.1儀表設備的前期管理是全過程管理中規劃、設計、選型、購置、安裝、竣工、投運階段的全部管理工作,是綜合管理的重要內容,為使壽命周期費用最經濟,綜合效率最高,必須重視前期管理工作。

      6.2電儀車間應參與新建、改擴建等項目中儀表設備的設計審查,依據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原則,對設計選型的可靠性、維修性、適用性、經濟性、先進性、安全性提出要求。

      6.3儀表設備購置要堅持質量第一、性能價格比高和壽命周期費用最經濟的原則,嚴格進廠質量驗收,進口設備應有必備的維修配件。電儀車間應參與或組織主要儀表設備的購置,負責技術協議的簽訂工作。

      6.4? 儀表設備施工必須按設計要求及《石油化工儀表工程施工技術規范》(sh3521-1999)進行。在新建、改擴建工程中負責儀表設備施工的單位必須具有相應的施工資質,具有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的能力,具有健全的工程質量保證體系。

      6.5電儀車間應參與或負責儀表設備工程項目的竣工驗收、調試、竣工資料移交等方面的工作。施工單位在移交時,竣工驗收必須按設計要求及《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093-2002)、《石油化工儀表工程施工技術規范》(sh3521-1999)進行,按照規定程序進行交接。要做到竣工資料齊全,工程竣工驗收資料應包括:

      (一)工程竣工圖包括(裝置整套儀表自控設計圖紙及竣工圖);

      (二)設計修改文件和材料代用文件

      (三)隱患工程資料和記錄;

      (四)儀表安裝及質量檢查記錄;

      (五)電纜絕緣測試記錄;

      (六)接地電阻測試記錄;

      (七)儀表風和導壓管等掃線、試壓、試漏記錄

      (八)儀表設備和材料的產品質量合格證明;

      (九)儀表校驗和試驗記錄;

      (十)回路試驗和系統試驗記錄;

      (十一)儀表設備交接清單;

      (十二)報警、聯鎖系統調試記錄;

      (十三)智能儀表、dcs、esd、plc組態記錄工作單;

      (十四)未完工程項目明細表等;

      (十五)儀表設備說明書。

      6.6儀表設備投用前,應根據設備的特點編制相關規程,開展技術培訓。

      7? 儀表設備的分類

      儀表設備按以下類別進行分類:

      ⑴ 常規儀表

      ⑵ 過程控制儀表

      ⑶ 聯鎖保護系統儀表;

      ⑷ 在線分析儀表;

      ⑸ 可燃氣體、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

      ⑹ 其他儀表

      8? 常規儀表管理

      常規儀表是指一般情況下通用的檢測儀器儀表、控制監視儀表、執行器、輔助單元及其附件等。

      8.1常規儀表選型應考慮以下原則

      8.1.1在滿足生產需要的前提下,儀表選型應綜合考慮其安全可靠性、技術先進性、

      有關計量法規要求進行周檢。

      8.3.7儀表作業前應落實各項安全措施,當對參加聯鎖的常規儀表進行維護檢修時,應嚴格按照《聯鎖保護系統管理制度》的要求進行。

      8.3.8常規儀表的檢修一般隨裝置停工檢修進行,在檢修前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檢修計劃,準備必要的備品備件、檢修材料、工具和標準儀器,并制定切實可行的檢修網絡圖。需要外委的檢修項目應辦理外委審批手續。

      8.3.9儀表檢修按《石油化工設備維護檢修規程》(shs 07001~07008-2004)要求進行;在每個檢修周期內, 應對每臺儀表進行檢查校驗。

      8.3.10儀表單機校驗后應進行回路聯校,參加聯鎖的儀表還應進行聯鎖回路確認。

      8.3.11 儀表保溫和防凍防凝管理

      ① 每年十一月十五日至下一年的三月底為冬季防凍防凝期。

      ② 每年十一月十五日前,生產裝置上所有蒸汽、水、油、化工物料等介質的引壓管道內采用隔離液的,應灌充防凍液,防凍液應符合不小于-18±2℃的質量要求;對不灌充防凍液的回路(如介質為風、本介質)應定期放水(視情況而定),并做好記錄。

      ③ 防凍防凝工作必須落實到人,要有臺帳記錄,做到有據可查。

      ④ 根據季節特點,對易凍、易凝、在風口位置的出口,封包保溫伴熱情況要加強檢查(既要防止保溫不足而使有介質冷凝又要防止保溫過高而使防凍液汽化),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并做好記錄。

      ⑤ 對易凍易凝的出口封包、引壓管線、變送器接壓部分應采用保溫或蒸汽伴熱,并確保保溫伴熱的管道、外保溫應完好無損,并涂有油漆。

      ⑥ 對儀表風罐及所有的空氣過濾器每周應放水一次,并做好放水時間和積水情況的記錄,如發現積水,應增加放水次數。儀表檢維修部門應分別建立遇寒流、零度以下、零下3度以下的儀表防凍保暖的預案。

      ⑦? 對引壓管線、控制閥、變送器,當停用時應關閉出口閥,打開放空閥,對于控制閥要求車間(作業區)關閉上、下游閥,打開放空閥。

      ⑧ 每年防凍防凝期前,對疏水器全面檢查和保養,發現問題及時更新,每日檢查疏水器疏水狀態,疏水應是間歇出水狀態,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如需保溫蒸汽直排的,可掛牌說明。

      ⑨ 對于常溫下易凝介質,做好全年保溫防凝工作。

      經濟性。

      8.1.2選用的儀表應是經過國家技術監督部門認可的合格產品。優先選用經gb/t19000

      或iso9001標準認證的產品或符合國際標準的產品。在工程設計中不得采用未經工業鑒定的試制儀表。選用的儀表需考慮外殼防護等級(ip)適應使用環境。

      8.1.3儀表選型應考慮使用單位的現狀和發展規劃,主流機種力求統一。

      8.1.4儀表選型應有利于全廠或區域性的集中控制和集中管理,有利于系統集成、信息集成、功能集成,提高公司生產管理水平。

      8.1.5對于新建或改造裝置的常規儀表配置、選型應遵循《石油化工自動化儀表選型設計規范》(sh3005-1999)之規定,儀表設備主管部門應參與或組織對設計資料進行審查。

      8.2防爆型儀表管理應符合下列要求:

      8.2.1根據使用場所爆炸危險區域的劃分,選擇儀表的防爆類型并滿足等級要求。儀表的安裝,配線應按安裝場所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類別、級別、組別確定安裝敷設方式。

      8.2.2防爆型儀表及其輔助設備、管件、連接件、密封件均應有合法的防爆合格證,其構成的系統應符合整體防爆的設計要求。

      8.2.3防爆型儀表檢修時不準更改零部件的結構,材質。

      8.2.4在危險場所對原有的防爆型儀表進行更新、改造時,必須審定儀表的防爆性能,不得隨意降低防爆等級。

      8.2.5在危險場所新增儀表測控回路及其他回路,其防爆等級不得低于區域內其它儀表防爆等級。

      8.3常規儀表的使用、日常維護、故障處理和檢修要求:

      8.3.1生產部應建立和健全常規儀表運行、維護、校驗、檢修等各種規程和管理制度。

      8.3.2儀表設備的操作及維護保養人員應經過培訓,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

      8.3.3特殊儀表的維護人員應接受專門培訓,才能進行儀表的維護調校工作;放射性儀表應指定專職維護人員,并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和監測儀器。

      8.3.4嚴格執行儀表設備的定期檢查、強制保養制度,搞好計劃檢修工作。備用儀表應隨時處于完好狀態。

      8.3.5儀表運行時如發現異常或故障,維護人員應及時進行處理,并對故障現象、原因、處理方法及結果做好記錄。

      8.3.6常規儀表校驗嚴禁使用超期未檢或檢定不合格的標準儀器。各種標準儀器應按9? 控制系統管理

      控制系統主要包括集散控制系統(dcs)、緊急停車系統(esd)、可編程控制器(plc)、工業控制計算機系統(ipc)以及在先進過程控制(apc)和優化過程控制(opc)系統中使用的上位計算機等。

      9.1過程控制計算機系統選型原則

      9.1.1過程控制計算機系統的選型應以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系統可靠為原則。

      9.1.2選型時應考慮到公司機型的相對集中,新老系統的過渡配合,系統聯網,以及性能價格比諸因素,在多方詢價,擇優選擇的基礎上,組織有關專家評審確定并按規定報批。

      9.2過程控制計算機系統更新改造原則

      9.2.1過程控制計算機系統需要更新改造時,應由生產部組織有關部門及專家進行評審,作出鑒定意見后,按規定程序報批。

      9.2.2過程控制計算機系統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可考慮更新改造。

      9.2.2.1實際使用年限超過十年,系統老化,硬件故障頻繁,影響安全生產。

      9.2.2.2機型早已淘汰,備品配件無來源。

      9.2.2.3軟件版本落后,且無法升級,功能開發受阻,不適應生產發展的需要。

      9.2.2.4工藝改造需要更新。

      9.2.2.5過程控制計算機系統的報廢手續應在新系統正常運行半年后辦理。

      9.3對已投入使用的控制系統,如果需要改變控制方案,或增加儀表回路,應辦理審批手續。

      9.4控制系統的日常維護

      9.4.1系統點檢制度

      9.4.1.1電儀車間應加強對系統的日常維護檢查,根據系統的配置情況,制定系統點檢標準,并設計相應的點檢表格。

      9.4.1.2系統點檢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a、主機設備的運行狀態。

      b、外圍設備(包括打印機、拷貝機等)的投用情況和完好狀況。

      c、各機柜的風扇(包括內部風扇)運轉狀況。

      d、機房、操作室的溫度、濕度。

      9.4.1.3點檢記錄要字跡清楚、書寫工整,并定期回收,妥善保管。

      9.4.2系統周檢制度

      9.4.2.1電儀車間應根據規定,制定周檢項目、內容和合理的周期,并做好dcs系統周檢記錄。系統周檢應包括如下主要內容:

      a、確認冗余系統的功能和切換動作是否準確可靠。

      b、清洗過濾網。

      c、清洗crt。

      d、檢查風扇及風扇的保護網。

      e、定期清洗打印機。

      f、清洗機房內設備的表面灰塵。

      g、系統中的電池按期更換。

      h、定期對運動機件加潤滑油。

      i、檢查供電及接地系統,確保符合要求。

      9.4.2.2系統周檢發現的問題,應及時填寫缺陷記錄,并立刻組織人員處理解決。

      9.4.3系統硬件管理

      9.4.3.1系統硬件電儀車間(應有專人負責保養,按規定進行點檢、周檢和維護。

      9.4.3.2建立系統硬件設備檔案,內容應名細到主要插件板,并作好歷次設備、卡件變更記錄。

      9.4.3.3系統硬件的各種資料要妥善保管,原版資料要歸檔保存。

      9.4.3.4在線運行設備檢修時,要嚴格執行有關手續,按照規定,做好防范措施。

      9.4.4系統軟件管理

      9.4.4.1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必須有雙備份,并妥善保管在防磁金屬柜內;控制系統的密碼或鍵鎖開關的鑰匙要由專人保管,并嚴格執行規定范圍內的操作內容。軟件備份要注明軟件名稱、修改日期、修改人,并將有關修改設計資料存檔。

      9.4.4.2系統軟件無特殊情況嚴禁修改;確需修改時,要嚴格按照申請、論證手續,主管經理批準后實施。

      9.4.4.3應用軟件在正常生產期間不宜修改。按工藝要求確需重新組態時,要有明確的修改方案,并由生產管理部門、工藝車間和儀表負責人共同簽字后方可實施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9.4.4.4軟件各種文本修改后,必須對其他有關資料和付盤作相應的修改。

      9.4.4.5由通用計算機、工業控制微機組成的控制、數據采集等系統,應執行專機專用,嚴禁任何人運行與系統無關的軟件,以防病毒對系統的侵襲。

      第7篇 儀器儀表自動控制設備管理制度

      1 目的

      為加強公司儀器儀表及自動控制設備(以下簡稱“儀表設備”)管理工作,提高儀表設備管理水平,保障儀表設備安全經濟運行,制定本制度。

      2 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各部門對儀表設備從規劃、設計、制造、選型、購置、安裝、使用、維護、修理、改造、更新直至報廢的全過程進行科學的管理。

      3 相關文件及引用標準

      《石油化工企業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設計規范》(sh 3063-1999)

      《石油化工自動化儀表選型設計規范》(sh 3005-1999)

      《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093-2002)

      4 定義

      本制度所稱儀表設備是指在銷售、生產、運營過程中所使用的各類檢測儀表、自動控制監視儀表、執行器、過程控制計算機系統、分析儀器儀表、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器及其輔助單元等。

      5 職責

      5.1生產部管理職責

      5.1.1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儀表設備管理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貫徹公司有關儀表設備管理工作的要求。

      5.1.2組織制定和修訂公司儀表設備管理制度、規程、標準和規定。

      5.1.3檢查各使用車間執行儀表設備管理制度的情況,指導和協調各使用車間的儀表設備管理工作。

      5.1.4參與新建裝置、重大更新和技措等項目中儀表設備的規劃、設計選型等前期管理工作。

      5.1.5負責審查使用車間上報的儀表設備零購、更新、報廢及檢修計劃。

      5.1.6負責審核各使用車間儀表設備的檢修項目及方案,參與重要儀表項目驗收工作。

      5.1.7負責組織儀表設備新產品、新材料、新技術的交流及先進管理經驗的交流及推廣應用。

      5.1.8組織公司重大儀表設備事故調查與分析。

      5.2電儀車間管理職責

      5.2.1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儀表設備管理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貫徹公司有關儀表設備管理工作的要求。

      5.2.2負責制定和修訂公司儀表設備管理細則。

      5.2.3檢查公司執行儀表管理制度、規程、標準和規定的情況。

      5.2.4參與或組織新建裝置、更新或技措等所有項目中儀表設備的規劃、設計選型等前期管理工作。

      5.2.5負責編制本車間上報的儀表設備零購、更新、報廢及檢修計劃。

      5.2.6組織審查公司儀表設備及其系統的技改技措項目計劃。

      5.2.7負責公司儀表設備的日常運行、維護管理工作,按時匯總、上報自動化儀表技術狀況表。

      5.2.8負責編制公司儀表設備的檢修項目及方案,組織儀表項目驗收工作。

      5.2.9負責組織儀表設備新產品、新材料、新技術的交流及先進管理經驗的交流及推廣應用。

      5.2.10組織公司儀表設備的事故調查與分析,及時上報儀表設備事故分析報告。

      5.2.11組織建立健全本單位儀表設備臺帳及檔案。

      6 儀表設備的前期管理

      6.1儀表設備的前期管理是全過程管理中規劃、設計、選型、購置、安裝、竣工、投運階段的全部管理工作,是綜合管理的重要內容,為使壽命周期費用最經濟,綜合效率最高,必須重視前期管理工作。

      6.2電儀車間應參與新建、改擴建等項目中儀表設備的設計審查,依據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原則,對設計選型的可靠性、維修性、適用性、經濟性、先進性、安全性提出要求。

      6.3儀表設備購置要堅持質量第一、性能價格比高和壽命周期費用最經濟的原則,嚴格進廠質量驗收,進口設備應有必備的維修配件。電儀車間應參與或組織主要儀表設備的購置,負責技術協議的簽訂工作。

      6.4 儀表設備施工必須按設計要求及《石油化工儀表工程施工技術規范》(sh3521-1999)進行。在新建、改擴建工程中負責儀表設備施工的單位必須具有相應的施工資質,具有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的能力,具有健全的工程質量保證體系。

      6.5電儀車間應參與或負責儀表設備工程項目的竣工驗收、調試、竣工資料移交等方面的工作。施工單位在移交時,竣工驗收必須按設計要求及《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093-2002)、《石油化工儀表工程施工技術規范》(sh3521-1999)進行,按照規定程序進行交接。要做到竣工資料齊全,工程竣工驗收資料應包括:

      (一)工程竣工圖包括(裝置整套儀表自控設計圖紙及竣工圖);

      (二)設計修改文件和材料代用文件

      (三)隱患工程資料和記錄;

      (四)儀表安裝及質量檢查記錄;

      (五)電纜絕緣測試記錄;

      (六)接地電阻測試記錄;

      (七)儀表風和導壓管等掃線、試壓、試漏記錄

      (八)儀表設備和材料的產品質量合格證明;

      (九)儀表校驗和試驗記錄;

      (十)回路試驗和系統試驗記錄;

      (十一)儀表設備交接清單;

      (十二)報警、聯鎖系統調試記錄;

      (十三)智能儀表、dcs、esd、plc組態記錄工作單;

      (十四)未完工程項目明細表等;

      (十五)儀表設備說明書。

      6.6儀表設備投用前,應根據設備的特點編制相關規程,開展技術培訓。

      7 儀表設備的分類

      儀表設備按以下類別進行分類:

      ⑴ 常規儀表

      ⑵ 過程控制儀表

      ⑶ 聯鎖保護系統儀表;

      ⑷ 在線分析儀表;

      ⑸ 可燃氣體、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

      ⑹ 其他儀表

      8 常規儀表管理

      常規儀表是指一般情況下通用的檢測儀器儀表、控制監視儀表、執行器、輔助單元及其附件等。

      8.1常規儀表選型應考慮以下原則

      8.1.1在滿足生產需要的前提下,儀表選型應綜合考慮其安全可靠性、技術先進性、

      有關計量法規要求進行周檢。

      8.3.7儀表作業前應落實各項安全措施,當對參加聯鎖的常規儀表進行維護檢修時,應嚴格按照《聯鎖保護系統管理制度》的要求進行。

      8.3.8常規儀表的檢修一般隨裝置停工檢修進行,在檢修前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檢修計劃,準備必要的備品備件、檢修材料、工具和標準儀器,并制定切實可行的檢修網絡圖。需要外委的檢修項目應辦理外委審批手續。

      8.3.9儀表檢修按《石油化工設備維護檢修規程》(shs 07001~07008-2004)要求進行;在每個檢修周期內, 應對每臺儀表進行檢查校驗。

      8.3.10儀表單機校驗后應進行回路聯校,參加聯鎖的儀表還應進行聯鎖回路確認。

      8.3.11 儀表保溫和防凍防凝管理

      ① 每年十一月十五日至下一年的三月底為冬季防凍防凝期。

      ② 每年十一月十五日前,生產裝置上所有蒸汽、水、油、化工物料等介質的引壓管道內采用隔離液的,應灌充防凍液,防凍液應符合不小于-18±2℃的質量要求;對不灌充防凍液的回路(如介質為風、本介質)應定期放水(視情況而定),并做好記錄。

      ③ 防凍防凝工作必須落實到人,要有臺帳記錄,做到有據可查。

      ④ 根據季節特點,對易凍、易凝、在風口位置的出口,封包保溫伴熱情況要加強檢查(既要防止保溫不足而使有介質冷凝又要防止保溫過高而使防凍液汽化),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并做好記錄。

      ⑤ 對易凍易凝的出口封包、引壓管線、變送器接壓部分應采用保溫或蒸汽伴熱,并確保保溫伴熱的管道、外保溫應完好無損,并涂有油漆。

      ⑥ 對儀表風罐及所有的空氣過濾器每周應放水一次,并做好放水時間和積水情況的記錄,如發現積水,應增加放水次數。儀表檢維修部門應分別建立遇寒流、零度以下、零下3度以下的儀表防凍保暖的預案。

      ⑦ 對引壓管線、控制閥、變送器,當停用時應關閉出口閥,打開放空閥,對于控制閥要求車間(作業區)關閉上、下游閥,打開放空閥。

      ⑧ 每年防凍防凝期前,對疏水器全面檢查和保養,發現問題及時更新,每日檢查疏水器疏水狀態,疏水應是間歇出水狀態,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如需保溫蒸汽直排的,可掛牌說明。

      ⑨ 對于常溫下易凝介質,做好全年保溫防凝工作。

      經濟性。

      8.1.2選用的儀表應是經過國家技術監督部門認可的合格產品。優先選用經gb/t19000

      或iso9001標準認證的產品或符合國際標準的產品。在工程設計中不得采用未經工業鑒定的試制儀表。選用的儀表需考慮外殼防護等級(ip)適應使用環境。

      8.1.3儀表選型應考慮使用單位的現狀和發展規劃,主流機種力求統一。

      8.1.4儀表選型應有利于全廠或區域性的集中控制和集中管理,有利于系統集成、信息集成、功能集成,提高公司生產管理水平。

      8.1.5對于新建或改造裝置的常規儀表配置、選型應遵循《石油化工自動化儀表選型設計規范》(sh3005-1999)之規定,儀表設備主管部門應參與或組織對設計資料進行審查。

      8.2防爆型儀表管理應符合下列要求:

      8.2.1根據使用場所爆炸危險區域的劃分,選擇儀表的防爆類型并滿足等級要求。儀表的安裝,配線應按安裝場所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類別、級別、組別確定安裝敷設方式。

      8.2.2防爆型儀表及其輔助設備、管件、連接件、密封件均應有合法的防爆合格證,其構成的系統應符合整體防爆的設計要求。

      8.2.3防爆型儀表檢修時不準更改零部件的結構,材質。

      8.2.4在危險場所對原有的防爆型儀表進行更新、改造時,必須審定儀表的防爆性能,不得隨意降低防爆等級。

      8.2.5在危險場所新增儀表測控回路及其他回路,其防爆等級不得低于區域內其它儀表防爆等級。

      8.3常規儀表的使用、日常維護、故障處理和檢修要求:

      8.3.1生產部應建立和健全常規儀表運行、維護、校驗、檢修等各種規程和管理制度。

      8.3.2儀表設備的操作及維護保養人員應經過培訓,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

      8.3.3特殊儀表的維護人員應接受專門培訓,才能進行儀表的維護調校工作;放射性儀表應指定專職維護人員,并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和監測儀器。

      8.3.4嚴格執行儀表設備的定期檢查、強制保養制度,搞好計劃檢修工作。備用儀表應隨時處于完好狀態。

      8.3.5儀表運行時如發現異常或故障,維護人員應及時進行處理,并對故障現象、原因、處理方法及結果做好記錄。

      8.3.6常規儀表校驗嚴禁使用超期未檢或檢定不合格的標準儀器。各種標準儀器應按9 控制系統管理

      控制系統主要包括集散控制系統(dcs)、緊急停車系統(esd)、可編程控制器(plc)、工業控制計算機系統(ipc)以及在先進過程控制(apc)和優化過程控制(opc)系統中使用的上位計算機等。

      9.1過程控制計算機系統選型原則

      9.1.1過程控制計算機系統的選型應以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系統可靠為原則。

      9.1.2選型時應考慮到公司機型的相對集中,新老系統的過渡配合,系統聯網,以及性能價格比諸因素,在多方詢價,擇優選擇的基礎上,組織有關專家評審確定并按規定報批。

      9.2過程控制計算機系統更新改造原則

      9.2.1過程控制計算機系統需要更新改造時,應由生產部組織有關部門及專家進行評審,作出鑒定意見后,按規定程序報批。

      9.2.2過程控制計算機系統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可考慮更新改造。

      9.2.2.1實際使用年限超過十年,系統老化,硬件故障頻繁,影響安全生產。

      9.2.2.2機型早已淘汰,備品配件無來源。

      9.2.2.3軟件版本落后,且無法升級,功能開發受阻,不適應生產發展的需要。

      9.2.2.4工藝改造需要更新。

      9.2.2.5過程控制計算機系統的報廢手續應在新系統正常運行半年后辦理。

      9.3對已投入使用的控制系統,如果需要改變控制方案,或增加儀表回路,應辦理審批手續。

      9.4控制系統的日常維護

      9.4.1系統點檢制度

      9.4.1.1電儀車間應加強對系統的日常維護檢查,根據系統的配置情況,制定系統點檢標準,并設計相應的點檢表格。

      9.4.1.2系統點檢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a、主機設備的運行狀態。

      b、外圍設備(包括打印機、拷貝機等)的投用情況和完好狀況。

      c、各機柜的風扇(包括內部風扇)運轉狀況。

      d、機房、操作室的溫度、濕度。

      9.4.1.3點檢記錄要字跡清楚、書寫工整,并定期回收,妥善保管。

      9.4.2系統周檢制度

      9.4.2.1電儀車間應根據規定,制定周檢項目、內容和合理的周期,并做好dcs系統周檢記錄。系統周檢應包括如下主要內容:

      a、確認冗余系統的功能和切換動作是否準確可靠。

      b、清洗過濾網。

      c、清洗crt。

      d、檢查風扇及風扇的保護網。

      e、定期清洗打印機。

      f、清洗機房內設備的表面灰塵。

      g、系統中的電池按期更換。

      h、定期對運動機件加潤滑油。

      i、檢查供電及接地系統,確保符合要求。

      9.4.2.2系統周檢發現的問題,應及時填寫缺陷記錄,并立刻組織人員處理解決。

      9.4.3系統硬件管理

      9.4.3.1系統硬件電儀車間(應有專人負責保養,按規定進行點檢、周檢和維護。

      9.4.3.2建立系統硬件設備檔案,內容應名細到主要插件板,并作好歷次設備、卡件變更記錄。

      9.4.3.3系統硬件的各種資料要妥善保管,原版資料要歸檔保存。

      9.4.3.4在線運行設備檢修時,要嚴格執行有關手續,按照規定,做好防范措施。

      9.4.4系統軟件管理

      9.4.4.1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必須有雙備份,并妥善保管在防磁金屬柜內;控制系統的密碼或鍵鎖開關的鑰匙要由專人保管,并嚴格執行規定范圍內的操作內容。軟件備份要注明軟件名稱、修改日期、修改人,并將有關修改設計資料存檔。

      9.4.4.2系統軟件無特殊情況嚴禁修改;確需修改時,要嚴格按照申請、論證手續,主管經理批準后實施。

      9.4.4.3應用軟件在正常生產期間不宜修改。按工藝要求確需重新組態時,要有明確的修改方案,并由生產管理部門、工藝車間和儀表負責人共同簽字后方可實施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9.4.4.4軟件各種文本修改后,必須對其他有關資料和付盤作相應的修改。

      9.4.4.5由通用計算機、工業控制微機組成的控制、數據采集等系統,應執行專機專用,嚴禁任何人運行與系統無關的軟件,以防病毒對系統的侵襲。

      9.4.4.6工藝參數、聯鎖設定值的修改,要辦理聯鎖工作票后方可進行改動。

      9.4.4.7對重大系統改動時,要按軟件開發程序進行,即建立命題,制定方案、組態調試、模擬試驗、小樣試運行、組態鑒定等過程。通過技術鑒定的軟件,要做好文件登記并復制軟盤,妥善保存。

      9.4.5機房管理

      9.4.5.1機房是過程控制計算機系統的重要工作場所和核心部位,要認真做好安全工作,非機房工作人員未經批準嚴禁進入,進入機房人員應按規定著裝。進入機房作業人員必須采取靜電釋放措施,消除人身所帶的靜電。

      9.4.5.2機房內應清潔無塵并確保滿足以下條件:

      溫度18-24℃ 變化率<3℃/hr

      濕度40-60% 變化率<6%/hr

      9.4.5.3機房內嚴禁吸煙,嚴禁帶入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不得在機房內吃東西、喝飲料、機柜上下不得堆放雜物。

      9.4.5.4機房必須經常清掃,及時補充新鮮空氣。

      9.4.5.5機房內的消防設施要齊全,并定期進行檢查。

      9.4.5.6機房電纜通道要有防鼠措施,以防鼠害。

      9.4.5.7在裝置運行期間,控制系統機房內禁止使用移動通訊工具。

      9.4.6系統電源管理

      9.4.6.1系統供電及接地系統必須符合標準,ups電源是過程控制計算機系統的專用電源,不得接用其他任何負載。

      9.4.6.2機房,操作室的維修用電、吸塵器、電風扇、空調機用電及其他臨時性用電一律不得接入計算機電源系統。

      9.4.6.3控制室的各項管理由生產車間負責。

      9.5控制系統故障處理和檢修管理。

      9.5.1日常維護檢修工作由電儀車間負責,電儀車間應明確日常維護檢修工作的內容、范圍并建立崗位責任制。

      9.5.2應加強控制系統故障管理,制定控制系統故障應急預案,不斷提高處理突發故障的能力。系統運行時如發現異常或故障,維護人員應及時進行處理,并對故障現象、原因、處理方法及結果做好記錄。

      9.5.3系統大檢修工作應與裝置大檢修同步進行,根據過程控制計算機系統配置制定出相應的大檢修表格。

      9.5.4系統的大檢修

      控制系統的大修原則上隨裝置停工大修同步進行。大修時要對系統進行全面、徹底的清潔工作;要進行系統的調試、診斷、維護和系統聯校工作,并對聯鎖系統進行確認;大修期間還要對系統外圍設備進行檢查和測試。控制系統的檢修應按《石油化工設備維護檢修規程》(shs 07008-2004)要求進行。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1)各類接地系統,電纜連接情況檢查,不同接地極之間的絕緣狀況檢查;接地電阻阻值檢查。

      (2)清除設備內部,尤其是插板上的灰塵。

      (3)全部風扇的清洗。

      (4)供電系統檢查,包括各種電源電壓測試及調整。

      (5)設備進行離線診斷。

      (6)冗余系統切換動作檢查。

      (7)外圍設備(包括打印機、拷貝機等)清洗和檢查。

      (8)模擬量i/0、數字量i/o逐點校驗。

      (9)全部軟件診斷。

      (10)檢查并根據需要修改應用軟件。

      9.5.5系統大檢修應達到的標準

      (1) 停機檢修后的全部硬件設備的功能及技術性能達到相應的技術要求,并通過診斷程序檢查、診斷結果良好。

      (2) 檢修或重新組態后,對系統基本功能進行調試,使其符合相應技術要求和設計指標,系統軟件、應用軟件功能運行正常,達到設計指標,人機界面工作正常。

      (3) 冗余設備及部件達到良好的備用狀態。

      (4) 檢修記錄完整、準確。

      9.6控制系統的備件管理,要達到以下要求:

      9.6.1備品配件要有專門的帳卡,要隨時掌握備件配件的儲備情況,保持一定數量的備品配件儲備,以保證控制系統的穩定運行。

      9.6.2保管儲存控制系統備品配件的環境,必須符合要求的保管條件。

      9.6.3在裝置停工檢修期間,要對備件進行通電試驗,確保其處于備用狀態。

      9.7過程控制計算機系統完好標準

      9.7.1過程控制計算機的使用質量優良、符合技術要求。

      9.7.1.1過程控制計算機系統各硬件設備的功能達到相應產品的技術要求。

      9.7.1.2系統軟件、應用軟件功能運行正常,達到設計指標,人機界面(顯示畫面、打印、制表、鍵盤輸入、狀態指示等)工作正常。

      9.7.1.3冗余設備及部件處于良好備用狀態,系統利用率達到99.9%以上。

      9.7.2過程控制計算機檢修質量優良、符合技術要求

      9.7.2.1停機檢修后的設備,必須通過診斷程序檢查,診斷結果良好。

      9.7.2.2檢修或重新組態后必須對系統基本功能進行調試,使其符合相應的技術要求和設備指標。

      9.7.3 過程控制計算機系統安裝、維護質量優良,符合技術要求

      9.7.3.1計算機系統安裝應符合相應規范,布線整齊、安裝牢固、接地電阻不大于技術指標要求。

      9.7.3.2外部環境(機房溫度、濕度、潔凈度、亮度、電源、防雷、防靜電的接地系統、防干擾、抗振動)滿足系統正常運行的要求。

      9.7.3.3各種設備外觀整潔,銘牌清晰,零部件完整無缺,無嚴重損傷、銹蝕和變形。

      9.7.3.4打印字跡清晰,顏色分明,打印紙符合要求。

      9.7.3.5 機柜通風系統運行良好。

      9.7.4有單獨的技術檔案,技術資料完整,記載明細,重要的軟件資料和載體存檔保管,資料和載體包括:

      a、 系統軟件、應用軟件載體(磁盤、磁帶、紙帶、卡片等)。

      b、 系統應用軟件的全部設計資料。

      c、 各種設備的安裝使用說明書。

      d、 系統配置及接線圖。

      e、 檢修、調試、運行點檢記錄。

      f、 操作、維護、檢修規程。

      10 聯鎖保護系統管理

      10.1 聯鎖管理職責

      10.1.1生產部是聯鎖系統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管理制度、相應考核辦法的制定及運行管理的考核工作。

      10.1.2車間主任要定期研究本車間聯鎖系統的運行情況,檢查、督促主管部門抓好聯鎖系統的日常管理工作,確保聯鎖系統投用率為100%,且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

      10.1.3生產部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公司聯鎖系統的管理細則,并負責聯鎖系統日常管理工作,解決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制訂停用聯鎖系統的整改或更新改造方案并實施。

      10.1.4電儀車間負責聯鎖系統的日常管理及摘除、恢復的執行。

      10.2聯鎖系統的運行管理

      10.2.1根據聯鎖系統的重要性,各級管理部門應落實專人負責的制度,加強關鍵設備和關鍵工藝參數的聯鎖系統運行管理;

      10.2.2凡涉及聯鎖系統正常運行的維護、檢修、操作及聯鎖系統的任何變更(包括接線改變;儀表設備、器件改型或增刪、聯鎖原理、功能變更和設定值變更等)都必須按照《變更管理制度,執行變更手續;

      10.2.3各生產車間在處理聯鎖系統時,要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儀表人員事先必須研究聯鎖系統圖紙,確定工作方案,采取可靠措施,經車間主任同意后執行,操作過程中有人員監護,以防誤操作,處理后要在要在相應的資料、圖紙上標注。生產部應在一周內將聯鎖變更申請書和聯鎖變更驗收表復印件報公司設備管理部備案。

      10.2.4聯鎖系統必須做到資料圖紙齊全、準確,并建立相應的設備檔案。

      10.2.5對新增的聯鎖系統,生產經營單位主管部門應向儀表車間(儀表保運隊伍)下達正式任務書和全套圖紙資料。(

      10.2.6在正常生產過程中,聯鎖系統必須投入使用(自動),不得隨意解除或改為手動操作。

      10.2.7在生產裝置正常運行,聯鎖系統投入使用的情況下,原則上不準調整聯鎖系統的動作設定值。

      10.2.8聯鎖系統的盤前開關、按鈕均由操作工操作;盤后開關、按鈕均由儀表人員操作。儀表工處理聯鎖系統中的問題時,如果涉及到盤前開關、按鈕等,必須事先和工藝負責人聯系,由操作工進行操作。儀表工處理完畢后,必須及時通知操作工,由操作工確認工藝狀況,將開關、按鈕等復位。

      10.2.9 現場關鍵聯鎖儀表應配有聯鎖警示標識。

      10.2.10工藝操作工必須接受聯鎖系統操作的相關培訓,不得隨意操作聯鎖按鈕、開關等。

      10.2.11 長期停用的儀表聯鎖系統,電儀車間應落實防范措施,提出整改計劃和責任人,經電儀車間主任批準并留檔后,報生產部。

      10.3聯鎖系統的維護與檢修

      10.3.1各生產車間應加強聯鎖系統維護、檢修工作的管理,在崗位責任制和巡回檢查制等有關制度中,要落實聯鎖系統方面的內容、時間、方法和專職維護人員。

      10.3.2對有專業交叉的聯鎖系統,使用單位應明確劃分專業界面,避免在管理和維護檢修方面出現死角。

      10.3.3與聯鎖系統有關的儀表、設備、附件和電源開關的合/斷位置,一定要有清晰明顯標記;進口設備應有中英文對照標記;緊急停車按鈕和重要的開關要配有護罩,并保持完好。

      10.3.4要重視對聯鎖系統所用電源、氣源和其他濾塵、排熱等輔助設施的檢查和維護,并制定相應的規定,認真執行。

      10.3.5聯鎖系統的備品配件要有足夠的保證,并應定期檢查其備用狀態是否符合規定和要求。

      10.3.6電儀車間應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參照有關技術文件,明確規定聯鎖系統中所用器件、儀表、設備的使用周期或年限,并定期更換。

      10.3.7聯鎖系統的檢修,應編制詳細的檢修計劃并經主管領導批準后實施。檢修必須嚴格按照檢修計劃和檢修規程進行,不得隨意甩項和漏項。

      10.3.8聯鎖系統中所有器件(包括一次檢測元件)、儀表、執行器都應在停車大修時進行全面檢查、清洗、校驗或標定。對于達不到裝置運行周期要求而又必須進行檢修的儀表和元器件,應在采取可靠安全措施的條件下,使之脫離聯鎖系統后進行。

      10.3.9聯鎖系統經過檢修或長期停用后重新投用之前,必須進行系統聯校,重要的聯鎖系統在聯校時還應由有關的機械、電氣、工藝專業人員共同檢查和確認,并經動作試驗至少兩次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0.3.10對備用設備及輔助油泵等自啟動聯鎖系統,凡工藝條件許可的,應定期進行試驗:如工藝不容許進行試驗的,應由儀表專業人員作模擬實驗,并由工藝、電氣人員參加確認。

      10.3.11對有安全措施的聯鎖系統,在系統聯校動作正常的情況下,還應檢查系統在突然中斷供電、供風時,執行器能否最終趨向或保持在確保工藝過程安全所要求的位置上。(

      10.3.12聯鎖系統所有的檢修和試驗結果,生產部及電儀車間均應詳細記入檔案。

      11 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管理

      11.1凡新建、擴建、改建的石油化工生產裝置及貯運設施,如有可燃、有毒氣體意外泄漏可能的,無論是引進項目還是國內配套項目,必須按照“三同時”原則配備可燃、毒性氣體檢測報警儀;各生產部應參與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表工程的管理,工程結束后,必須與安環質監部一起對報警儀安裝工程進行驗收。

      11.2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的配置、選型應嚴格執行《石油化工使用單位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sh3063-1999)的規定。報警儀的選型應符合下列規定:

      (a) 可燃氣體報警器的功能、結構、性能和質量應符合國家法定要求,并取得國家計量行政部門頒發的計量器具生產許可證、國家指定防爆檢驗部門發放的防爆合格證。

      (b) 技術先進、質量穩定、反應靈敏、便于維修、保證備品備件的供應。

      (c) 根據使用場所爆炸危險區域的劃分,選擇檢測器的防爆類型;根據使用場所被檢測的可燃性氣體的類別、級別、組別,選擇檢測器的防爆等級、組別。

      (d)當使用場所存在能使檢測元件中毒的硫、砷、磷、鹵素化合物等介質時,應選擇抗毒性檢測器。

      (e)多點式指示報警器應具有相對獨立、互不影響的報警功能,并能區分和識別報警場所的位號。

      11.3可燃、毒性氣體報警器的安裝必須符合有關規范規定的要求。

      (a)根據可燃、毒性氣體的密度和主導風向,確定檢測器的安裝高度和位置。

      (b)檢測器宜安裝在無沖擊、無振動、無強電磁場干擾的場所。

      (c)盡可能減少雨水對檢測元件的影響。

      (d)指示報警器或報警器的安裝安置,應考慮便于操作和監測的原則、報警器應有其對應檢測器所在位置的指示標牌或檢測器的分布圖。

      (e)檢測器的安裝和接線應按制造廠規定的要求進行,并應符合防爆儀表安裝接線的有關規定。

      11.4 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的日常維護、故障處理及檢修管理。

      (a)報警器的運行指標:安裝率、使用率、完好率應為100%,并列入生產部考核范圍,安環質監部組織考核評比工作。

      (b)報警器專業管理以電儀車間為主,生產部、安環質監部、生產車間共同負責。已安裝的報警器一律要在安環質監部及電儀車間的《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器臺帳》上登記,并詳細記載變更情況。

      (c)檢測器為隔爆型時,不得在超出規定的條件范圍下使用;在儀表通電情況下,嚴禁拆卸檢測器。

      (d)每日巡回檢查時,應按動試驗按鈕,檢查指示、報警系統是否工作正常;經常檢查檢測器是否意外進水,防止檢測元件浸水受潮后影響其工作性能。

      (e)報警器每年至少應進行“三校一檢定”,即每 3個月應校驗一次,填寫《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器校驗記錄》;每年進行一次檢定,填寫《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器檢定記錄》。校驗人員須持證上崗,也可委托有資質單位校驗,檢定工作由資質單位負責。

      (f) 工藝運行人員在使用、操作報警儀之前,必須接受儀表設備廠家或電儀車間的使用培訓,培訓合格后方可進行操作使用。

      11.5 氣體報警器標定時應采用經計量行政部門批準、頒布并具有相應標準物質《制造計量器具許可證》的單位提供的標準氣體。

      11.6氣體報警器的停運、拆除應報安環質監部審批后方能進行。

      12 在線分析儀表管理

      12.1在線分析儀表的配置、選型應遵循《石油化工自動化儀表選型設計規范》(sh3005-1999),電儀車間應參與在線分析儀表的選用和配置。在線分析儀表選型應考慮以下原則:

      12.1.1選用的在線分析儀表應技術成熟、性能可靠,操作、維修簡便。

      12.1.2選用的分析儀表技術應滿足被分析介質的操作溫度、壓力和物料性質的要求;儀表的各種技術指標,必須滿足工藝流程要求。

      12.1.3用于腐蝕性介質測量或安裝在易燃、易爆危險場所的在線分析儀表,應符合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

      12.1.4用于控制系統的分析儀表,其線性范圍和響應時間須滿足控制系統的要求。

      12.1.5當在線分析儀表需要與dcs進行數據通信時,應有通用的通信接口,其通信協議、通信速率應和dcs系統一致。

      12.2在線分析儀表的使用、日常維護、故障處理和檢修的管理。

      12.2.1生產部應建立和健全在線分析儀表運行、維護、校驗、檢修等各種規程。

      12.2.2在線分析儀表的操作及維護保養人員應經過培訓,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

      12.2.3嚴格執行在線分析儀表有關定期檢查,定期校驗制度,搞好計劃檢修工作。在線分析儀表的維護、檢修及校驗應根據《石油化工設備維護檢修規程》(shs 07005-2004)的要求及相應在線分析儀表說明書中的要求進行。

      12.2.4在線分析儀表運行時如發現示值異常或故障,維護人員應及時進行處理,并對故障現象、原因、處理方法及結果做好記錄。

      12.2.5各種標準儀器應按有關計量法規要求進行周檢,嚴禁使用超期未檢或檢定不合格的標準儀器。標定時應采用經計量行政部門批準、頒布并具有相應標準物質《制造計量器具許可證》的單位提供的標準氣體。

      12.2.6對參加聯鎖的在線分析儀表進行維護檢修時,應嚴格按照本制度聯鎖系統的運行管理的要求進行。

      12.2.7對防爆型在線分析儀表進行維護檢修,應嚴格按照本制度常規儀表管理的要求執行。

      12.2.8在線分析儀表的的大修隨裝置停工大修進行;大修期間要對在線分析儀表系統進行全面、徹底的清潔工作、要進行系統的調試、診斷、維護和系統聯校工作。參加聯鎖的在線分析儀表還應進行聯鎖回路確認。

      13 基礎資料管理

      13.1生產部和電儀車間應根據各自的管理職責范圍,建立和完善儀表設備臺帳、檔案和基礎資料。

      13.2生產部至少應建立dcs、esd等控制系統臺帳、關鍵設備儀表聯鎖保護系統臺帳及其統計表、變更記錄、在線分析儀表臺帳、關鍵生產裝置的pid圖、pcd圖、回路接線圖等、重大缺陷記錄、自動化儀表技術狀況表、專業檢查考核記錄等。

      13.3安環質監部應建立可燃、毒性氣體報警器臺帳

      13.4電儀車間應建立健全如下資料臺帳:

      (a)儀表專業管理制度、檢維修規程等

      (b)dcs、esd、plc等控制系統臺帳、系統驗收記錄、系統點檢及故障處理記錄、系統修改記錄;系統設計資料、說明書、系統軟件、應用軟件、系統備份盤等。

      (c)儀表聯鎖保護系統臺帳、聯鎖原理圖/邏輯圖、聯鎖工作票、聯鎖聯調確認單、聯鎖系統統計表、月度聯鎖摘除清單、摘除聯鎖整改計劃等。

      (d)可燃、毒性氣體報警器臺帳、檢測點分布圖、儀表說明書、回路圖、校驗及檢定記錄等資料。

      (e)所有儀表的設計資料、圖紙(包括pid圖、pcd圖、回路接線圖、平面布置圖、儀表安裝圖、電纜敷設圖等),選型資料、說明書、隨機資料、配套儀表及其它設備資料和相關圖紙,安裝調試記錄、驗收記錄、檢修校驗記錄等。

      (f)自動化儀表技術狀況表。

      (j)儀表設備故障及缺陷記錄等。

      14 儀表電源、氣源管理

      14.1儀表氣源管理:

      14.1.1凈化后的氣體中不應含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腐蝕性氣體(或蒸汽)。在操作壓力下的氣源露點,應比工作環境或歷史上當地年極端最低溫度至少低10℃。

      14.1.2控制室內應設供氣系統壓力的監視與報警。

      14.1.3每日對供氣系統(空氣罐、閥門、管線、過濾器、減壓閥、壓力表等)巡回檢查一次。

      14.1.4每周至少一次對在用的過濾器進行排空(視儀表供氣品質及安裝地點可適當增加排空次數)。定期對裝置最低點處的排污閥進行排空。

      14.2儀表電源管理:

      14.2.1新上、改擴建大型項目或關鍵裝置中,控制系統電源進線應采用兩路或三路ups電源供電。

      14.2.2定期對供電系統的各部位進行巡回檢查,檢查電源箱、電源分配器、各開關、熔斷器等部件運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分析處理。

      14.2.3對并聯使用的電源箱,在線檢查其運行情況,每個電源箱的輸出電流均不得超過其額定值。

      14.2.4供電系統中的開關、電源分配器、供電端子排的標識必須準確清晰。對脫落、丟失的標簽,模糊不清的字跡應當及時進行處理。

      14.2.5供電系統的各設備,應當有完善的防止小動物隨意進入的措施。

      14.2.6儀表盤(柜)的儀表供電開關宜留有至少10%備用回路。嚴禁從儀表電源上向非儀表負載供電;嚴禁從儀表電源上搭接臨時負載。

      15 檢查與考核

      15.1電儀車間每季度對各車間的儀表設備進行檢查。各車間應組織車間人員定期檢查或日常檢查。

      15.2對儀表設備,按以下技術指標進行檢查、考核:

      (a)儀表完好率≥95%;使用率≥95%;控制率≥90%;泄漏率≤0.5‰;

      (b)分析儀表完好率、使用率≥90%。

      (c)聯鎖系統投用率為100%;

      (d)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的安裝率、完好率和使用率為100%;

      第8篇 工藝、設備、電氣儀表、公用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目的:

      公用工程是保障安全生產的主要輔助工程,公用工程的安全直接影響到車間生產安全,為了使公司安全生產的順利進行,節約水電,節約能源,制定本制度。

      范圍:

      2.1公用工程包括公司的電氣、蒸汽、循環水、冷凍鹽水、消防系統等。

      2.2本制度適用于公司所有部門。

      安全職責:

      3.1動力車間負責電氣、蒸汽、循環水、冷凍鹽水的安全供給,保證相關系統運行正常。

      3.2安全部總負責消防系統的正常工作。

      3.3各部門車間負責本部門轄區內的消防系統的正常運行。

      制度內容:

      4.1電氣安全管理

      4.1.1動力車間電工負責公司高低壓配電室安全管理(日常維護、檢修、巡檢等)。

      4.1.2動力車間電工負責公司應急發電機的應急發電工作。

      4.2.3生產部負責將用電高峰安排到夜間峰谷期間使用,節約能源。

      4.1.4其他電氣的安全管理遵循公司《電氣安全管理制度》(本制度第二十一章)。

      4.2蒸汽安全管理

      4.2.1動力車間負責蒸汽分汽包的日常維護和檢修,要對蒸汽主管道進行定期檢查。

      4.2.2各車間負責本部門內部蒸汽管道的日常維護和檢查,并在滿足生產條件下節約用汽。

      4.2.3使用蒸汽的設備屬于壓力設備的必須辦理壓力容器登記證,并定期進行檢測。

      4.3循環水安全管理

      4.3.1動力車間負責循環水泵和循環水涼水塔的日常維護和檢修,對循環水主管道進行定期檢查。

      4.3.2各車間負責本部門內部循環水管道的日常維護和檢查,并在滿足生產條件下節約用水。

      4.3.3使用循環水的設備屬于壓力設備的必須辦理壓力容器登記證,并定期進行檢測。

      4.3.4動力車間負責循環水溫度滿足生產工藝使用。

      4.3.5生產部負責車間與動力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

      4.4冷凍鹽水安全管理

      4.4.1動力車間負責冰機及鹽水循環泵的日常維護和檢修,對循冷鹽水主管道進行定期檢查。

      4.4.2各車間負責本部門內部循冷鹽水管道的日常維護和檢查,并在滿足生產條件下節約用水。

      4.4.3使用循環水的設備屬于壓力設備的必須辦理壓力容器登記證,并定期進行檢測。

      4.4.4動力車間負責冷凍鹽水溫度滿足生產工藝使用。負責定期補充氟利昂。并定期檢測鹽水濃度不得低于1.15。

      4.4.5生產部負責車間與動力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

      4.5消防系統安全管理

      4.5.1相關部門遵循公司安全管理規章制度第八章《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第9篇 設備、儀器、儀表臺帳管理制度

      1、人員應根據使用單位和使用人,編制報警儀使用臺賬,登記每臺報警儀的 強檢單位、強檢周期、強檢時間,嚴禁超周期使用。

      2、維修人員每天查看故障記錄,及時修復故障儀器,并按規定每周對報警儀進行調校,每天對在架儀器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報警儀維修人員,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嚴格執行維修管理制度,按照煤礦作業規程進行操作,并認真填寫便攜儀維修、調校記錄。

      第10篇 工藝設備電氣儀表公用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目的:

      公用工程是保障安全生產的主要輔助工程,公用工程的安全直接影響到車間生產安全,為了使公司安全生產的順利進行,節約水電,節約能源,制定本制度。

      范圍:

      2.1公用工程包括公司的電氣、蒸汽、循環水、冷凍鹽水、消防系統等。

      2.2本制度適用于公司所有部門。

      安全職責:

      3.1動力車間負責電氣、蒸汽、循環水、冷凍鹽水的安全供給,保證相關系統運行正常。

      3.2安全部總負責消防系統的正常工作。

      3.3各部門車間負責本部門轄區內的消防系統的正常運行。

      制度內容:

      4.1電氣安全管理

      4.1.1動力車間電工負責公司高低壓配電室安全管理(日常維護、檢修、巡檢等)。

      4.1.2動力車間電工負責公司應急發電機的應急發電工作。

      4.2.3生產部負責將用電高峰安排到夜間峰谷期間使用,節約能源。

      4.1.4其他電氣的安全管理遵循公司《電氣安全管理制度》(本制度第二十一章)。

      4.2蒸汽安全管理

      4.2.1動力車間負責蒸汽分汽包的日常維護和檢修,要對蒸汽主管道進行定期檢查。

      4.2.2各車間負責本部門內部蒸汽管道的日常維護和檢查,并在滿足生產條件下節約用汽。

      4.2.3使用蒸汽的設備屬于壓力設備的必須辦理壓力容器登記證,并定期進行檢測。

      4.3循環水安全管理

      4.3.1動力車間負責循環水泵和循環水涼水塔的日常維護和檢修,對循環水主管道進行定期檢查。

      4.3.2各車間負責本部門內部循環水管道的日常維護和檢查,并在滿足生產條件下節約用水。

      4.3.3使用循環水的設備屬于壓力設備的必須辦理壓力容器登記證,并定期進行檢測。

      4.3.4動力車間負責循環水溫度滿足生產工藝使用。

      4.3.5生產部負責車間與動力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

      4.4冷凍鹽水安全管理

      4.4.1動力車間負責冰機及鹽水循環泵的日常維護和檢修,對循冷鹽水主管道進行定期檢查。

      4.4.2各車間負責本部門內部循冷鹽水管道的日常維護和檢查,并在滿足生產條件下節約用水。

      4.4.3使用循環水的設備屬于壓力設備的必須辦理壓力容器登記證,并定期進行檢測。

      4.4.4動力車間負責冷凍鹽水溫度滿足生產工藝使用。負責定期補充氟利昂。并定期檢測鹽水濃度不得低于1.15。

      4.4.5生產部負責車間與動力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

      4.5消防系統安全管理

      4.5.1相關部門遵循公司安全管理規章制度第八章《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第11篇 機械設備、儀器儀表、器材維修管理制度

      1.公司設專人負責設備管理和維修,工程副總經理分管該項工作。

      2.建立設備臺帳、卡片、設備牌板以及設備分布圖。設備規格、型號、購進時間、運轉、檢修,損壞、報廢等情況都必須有詳細記錄。

      3.機電設備做到定期檢查、維修,半年一大修、一季一中修、每月一小修、日常堅持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嚴禁設備帶病運轉。

      4.主要設備和安全防護裝置必須明確專人負責,掛牌管理。

      5.供電要做到“三無”(無雞爪子、無羊尾巴、無明接頭)“四有”(有過流和漏電保護、有螺絲和彈簧墊、有密封圈和擋板、有接地裝置);“兩齊”(電纜懸掛整齊、設備硐室整齊)“三全’’(防護裝置全、絕緣用具全、圖紙資料全)“一堅持'(堅持使用漏電并保持動作靈敏可靠)。

      6.設備管理和操作人員必須維護好設備,經常對設備進行擦洗和注油,接班時要嚴格檢查設備各部位是否正常、開機后要注意運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匯報和處理。

      7.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嚴禁違章指揮和違法操作。

      8.加強設備管理和維修,確保在用設備臺臺完好。

      第12篇 設備安全儀器儀表器材檢查維修管理制度

      一、總則

      為了加強我礦安全儀器、儀表、器材的檢查、維修管理工作,根據《煤礦礦井機電設備完好標準》、《煤礦安全規程》和《煤礦安全評估標準及評分辦法》的有關規定,特制定本制度,請認真對照執行。

      二、管理體制

      礦建立安全儀器、儀表、器材檢查、維修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由礦機電副礦長任組長、機電運輸部、通滅部、生產技術部、物資供應部等負責人,機運、通滅系統各隊隊長、技術員任成員,具體負責全礦安全儀器、儀表、器材檢查、維修管理工作,辦公室設在礦機運部。

      三、領導小組的職責

      1. 由組長定期組織小組成員,全面的對全礦安全儀器、儀表、器材進行一次檢查,發現有指示不準,不動作或動作不靈敏,安全設施損壞的,下發整改通知單,由使用單位派專人更換,確保安全儀器、儀表、器材指示準確,動作靈敏,很好地發揮其在設備運轉中的監控保護作用。

      2.領導小組將嚴格執行安全儀器、儀表、器材的周期檢定、校驗工作,確保安全儀器、儀表、器材的精度,耐壓等要求。

      3. 負責對不執行儀器、儀表、器材各項管理制度和造成后果的單位和隊進行責任追究和處罰。

      四、日常檢查維修

      1.安全儀器、儀表、器材的日常檢查維護,由使用單位的使用人員進行,按設備《操作規程》嚴格進行操作、檢查,發現有儀表指示不準確,外觀破損,安全設施不動作或動作不靈敏時,應及時匯報上級有關人員待查明原因,消除故障后再使用。

      2.新儀器、儀表、器材入庫、使用前必須經礦計量部門檢定驗收,合格后方可辦理入庫手續。

      3.對煤礦井下使用的儀器、儀表、器材按《煤礦安全標志》要求,必須有煤安標志。

      4.對報廢的不能修復使用的儀器、儀表、器材要及時交回物資供應部,不能和新儀器、儀表、器材放在一起。

      5.采掘設備的各種儀器、儀表、器材由維修單位負責檢驗,維修車間負責維修更換。

      6.對《規程》、《標準》要求定期檢驗的儀器、儀表、器材使用單位必須按期送交具有鑒定資格的上級部門進行鑒定、更換。

      7.負責指示類儀器、儀表的檢查、校驗工作,對指示不準確的堅持立即更換原則。

      8.落實各種設備的安全防護設施的完善,保護裝置的實驗整定工作,實驗周期必須執行《規程》、《標準》要求,并記錄清楚。

      注:儀器:瓦斯檢查儀、瓦斯自動報警儀、經緯儀、礦壓檢測儀器。

      儀表:壓力表、負壓表、溫度表、高壓驗電儀、電流表、電壓表(萬用表)

      器材:安全閥、釋壓閥、滅火器、高壓絕緣手套、膠靴、消防器材

      儀表設備管理制度(十二篇)

      1車間或裝置儀表維護班應建立以下資料:1.1 各裝置用微機管理的儀表設備臺帳和檔案資料;1.2 各裝置儀表匯總表;1.3 儀表維護、檢修操作規程;1.4 所有使用儀表技術說明書;1.5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推薦專題

      相關儀表信息

      • 儀表設備管理制度(13篇范文)
      • 儀表設備管理制度(13篇范文)96人關注

        1車間或裝置儀表維護班應建立以下資料:1.1 各裝置用微機管理的儀表設備臺帳和檔案資料;1.2 各裝置儀表匯總表;1.3 儀表維護、檢修操作規程;1.4 所有使用儀表技術 ...[更多]

      • 儀表設備管理制度(十二篇)
      • 儀表設備管理制度(十二篇)90人關注

        1車間或裝置儀表維護班應建立以下資料:1.1 各裝置用微機管理的儀表設備臺帳和檔案資料;1.2 各裝置儀表匯總表;1.3 儀表維護、檢修操作規程;1.4 所有使用儀表技術 ...[更多]

      • 機械設備儀器儀表器材維修管理制度
      • 機械設備儀器儀表器材維修管理制度78人關注

        1.公司設專人負責設備管理和維修,工程副總經理分管該項工作。2.建立設備臺帳、卡片、設備牌板以及設備分布圖。設備規格、型號、購進時間、運轉、檢修,損壞、報 ...[更多]

      • 機械設備、儀器儀表、器材維修管理制度
      • 機械設備、儀器儀表、器材維修管理制度59人關注

        1.公司設專人負責設備管理和維修,工程副總經理分管該項工作。2.建立設備臺帳、卡片、設備牌板以及設備分布圖。設備規格、型號、購進時間、運轉、檢修,損壞、報廢等 ...[更多]

      • 儀器儀表及自動控制設備管理制度
      • 儀器儀表及自動控制設備管理制度53人關注

        1? 目的為加強公司儀器儀表及自動控制設備(以下簡稱“儀表設備”)管理工作,提高儀表設備管理水平,保障儀表設備安全經濟運行,制定本制度。2? 適用范圍本制度適用于 ...[更多]

      • 煉化生產儀表及自動控制設備管理制度
      • 煉化生產儀表及自動控制設備管理制度40人關注

        儀表及自動控制設備管理制度(試行)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公司儀表及自動控制設備管理工作,提高儀表設備管理水平,保障儀表設備安全經濟運行,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