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設備保養維修管理制度
為規范實驗室設備的維修管理,提高設備維修的透明度,嚴格設備維修審批程序,特制訂如下設備維修管理制度。
一、儀器設備管理人員必須熟悉所管儀器設備的性能及使用操作規程,健全大型設備技術檔案,妥善保管一般設備的技術資料及使用說明書。
二、保證儀器設備及附件配套的完整,認真做好儀器的過往記錄,做到帳、卡、物相符。電子儀器使用前必須熟讀使用說明書,按要求檢查自身保護裝置,控制環境溫度、濕度、連續工作時間、電源電壓等,注意防潮、防塵、防腐。
三、定期維護保養儀器,及時排除儀器故障,做好維修記錄,大型設備每周清潔、保養1-2次。
四、嚴把設備故障的確認關。對于出現故障的設備,要認真進行檢測,在送修或自修之前,責任人應向指定設備維修負責人提交故障診斷書。
五、對于在免費保修期內的設備故障。各責任人可及時、直接與廠家(公司)聯系,或轉告設備維修負責人聯系。
六、對于在免費保修期外的設備故障。在維修之前,責任人應會同維修人員進行認真檢測,然后填寫維修申請卡,連同診斷結果、維修方案等一并提交實驗室(中心)。
七、對于人為造成的設備故障。該設備在管理上歸屬的責任人應責令肇事人員承擔必要的維修費用及其它費用。嚴格執行“損壞公物要賠償”的原則。
八、凡是進行了維修的設備(無論何種維修),都必須進入設備維修臺帳。對于新購置的重要配件(進固定資產的)必須到設備管理員處登記和簽字后,方可報銷。
九、設備管理人員應努力學習業務,提高管理、維修、保養水平。
1 目的
為加強設備的管理,安全合理有效的發揮設備的功效,做到正確使用、精心維護,使設備經常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以保證設備的長周期、安全穩定運轉,特制定本制度。
2 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公司職工、臨時工、外來人員、實習人員等。
3職責
3.1 操作人員
(1)培訓后上崗,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設備的運行。
(2)設備執行“定人定機”的專機負責制,認真填寫運行記錄。
(3)認真做好設備潤滑、維護保養工作。
(4)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
(5)保持設備整潔,及時消除設備的跑冒滴漏等現象。
3.2 維修人員
(1)定時定點檢查維護,并主動向操作工了解設備運行情況。
(2)發現故障及時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故障,要詳細記錄,及時上報,并結合設備檢修計劃予以消除。
(3)認真做好設備維護保養工作。
3.3 車間領導、設備管理人員
(1)對設備維護保養制度貫徹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2)總結操作和維修工人的維護保養經驗,改進設備管理工作。
第2篇 重要設備設施維護保養維修管理制度
1、目的
為保障對各種設備設施的安全管理,預防設備安全事故,保障作業人員的安全,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對生產設備、動力設施、及其它輔助設施的各項管理,消防設備設施另有規定。
3、職責
3.1 電工人員負責對本公司設備設施的維修保養,做好有關安全技術措施。
3.2 安全主任負責監督設備設施的維修保養落實情況,負責對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
3.3 設備操作人員負責對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并做好有關保養記錄等。
4、設備的保養范圍及安全管理要求
4.1 納入定期保養的設備包括:生產用的較大及大型設備、動力機械設備、特種設備。
4.2凡納入定期保養范圍的設備都要有安全操作規程,由安全主任組織編制,各使用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的相關規定。
4.3 設備必須經安裝調試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產使用,但在正式投入生產使用時必須制定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落實設備日常保養及記錄負責人。
4.4 設備技術性能達不到生產工藝要求的,老化、耗能高、效率低、無法維修或淘汰的設備,車間主管要及時報告總經理批準報廢。
4.5 危險設備(推臺鋸、剪板機、折彎機等)要張貼有明顯的警示標識,關鍵部位的防護還要有防誤動作措施。各類危險設備要安裝有效的防護裝置來保證操作者安全,操作人員在操作前常檢查防護裝置的可靠性。
4.6 根據勞動保護需求為危險設備作業人員配備合適的勞保用品,并對勞保用品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確保有效。
4.7 設備設施的使用人員應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及時處理或向上級報告設備的安全隱患。
5、設備設施的日常保養和維修管理
5.1 設備日常保養
(1)設備的日常保養由班組長負責組織或由操作者本人直接負責。
(2)保養的具體時間要根據實際使用情況在上班前或下班后進行。
(3)保養的項目包括:對設備進行全面(專項)檢查、擦拭和清潔、保持潤滑、對防護性能檢查及加固。
(4)設備的日常保養完成后必須要在《設備維護保養記錄表》上進行記錄,并在每個月的第一個工作日更換新的記錄表,同時將上一個月的記錄表交安全主任存檔。
5.2 設備維修管理
(1)設備設施發生故障時,操作者要立即停止使用、盡可能地采取安全措施,及時報告車間主管,禁止設備帶病運行,以免產生危險。
(2)設備的維修必須由專業技術人員負責,非專業人員不得擅自維修。
(3)維修設備時要關閉設備電源,懸掛警示標識,維修過程中要做好防護措施,不能關閉電源或開機檢修時必須有人監護或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維修人員要負責做好維修記錄。
6、特種設備的管理
6.1 本公司的特種設備有:壓力容器、電梯、叉車。
6.2 由安全主任負責對特種設備進行安全管理,包括特種設備臺帳建立,及時申報檢驗;由電工人員負責對本公司特種設備的日常檢查與保養;使用部門及使用人員嚴格遵守特種設備使用規定及操作規程。
6.3 要建立以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
(一)當新購買特種設備時要收集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制造單位、產品質量、合格
證明、使用維護說明等文件以及安裝技術文件的資料。
(二)特種設備投入運行后的定期檢驗和定期自行檢查的記錄。
(三)特種設備的日常使用記錄及運行故障及事故記錄。
(四)特種設備及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的日常維護保養記錄。
6.4 特種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或后30日內,使用單位應當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登記并申報檢驗。在有效期屆滿前一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的要求,接到定期檢驗的通知后,要做好送檢、迎檢工作。登記及檢測標志應當置于或者附著于該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
6.5 對特種設備要進行經常性日常維護保養,并定期自行檢查,作好記錄,發現情況及時處理。安全保護裝置及有關附屬儀表進行定期校驗、檢修,并做好記錄。
6.6 本公司的壓力容器由電工負責進行日常維護保養,并定期每年對安全閥進行一次檢驗,對壓力表定期每半年進行一次檢驗。當取得檢驗合格報告后要交安全主任存檔。
6.7 本公司的電梯由專門電梯維保單位進行每月保養和定期每年一次的安全檢驗,當
電梯發生故障時必須停止使用,并及時通知電梯維保單位進行維修,本公司電工及其他人員不得私自維修,否則有可能導致事故發生。
6.8 本公司的叉車每年進行一次安全檢驗,并由經過培訓考核并取得駕駛證的員工駕駛。
7、相關表格 《設備維修保養記錄表》
第3篇 設備工器具保養維修管理制度
當班班組長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組織進行設備及工器具的維護保養,發現異常,及時整改。
1.班組機械設備性能良好,能夠在規定荷載下正常運行,外觀整潔干凈,無跑、冒、滴、漏等現象。
2.電動設備接地良好,內外部線路按規定進行布設,無破損。 3.手持式電動工具的外殼、手柄、負荷線、插頭、開關等應完好無損,使用前應作空載檢查,運轉正常方可使用。
4.移動電動機械,應使用軟橡膠電纜,嚴格實行“一機、一閘、一漏、一箱”。
5.現場設備銘牌齊全,編制相應的安全操作規程,對危及人身安全的部位,應按規定設臵警示標志和防護裝臵。
6.設備操作人員應按規定進行安全知識和操作技能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方能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