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空間內安全作業管理制度
1、目的:建立一個進入有限空間內作業的安全管理制度。
2、范圍:適用于公司所有涉及有限空間的作業管理。
3、責任者:設備科、安環科、生產部、進入有限空間內作業人員。
4、程序
4.1有限空間內作業定義:有限空間內作業,主要是進入塔釜、槽罐、爐膛、鍋筒、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地坑、窨井、下水道或其他閉塞場所內進行的作業,應注意防止發生中毒和窒息事故。有限空間內作業必須辦理作業證。
4.2有限空間內作業必須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4.2.1安全隔絕。將設備上所有與外界連接的管道及電源進行有效隔離和斷開,并掛上警示牌。
4.2.2清洗和置換。達到沖洗出的水溶液基本上呈中性,含氧量18-21﹪,有毒氣體濃度符合國家衛生標準。
4.2.3通風。加強自然通風或采用機械送風。
4.2.4加強檢測。
4.2.5防護用具和照明。缺氧有毒環境,應戴自吸式或機械式送風式長管面具。腐蝕性介質污染的環境,應穿戴好耐腐蝕的勞動防護用具。易燃易爆環境,采用防爆型低壓(36v以下)行燈及不發生火花的工具。(在潮濕、狹小容器內作業應小于等于12v)。
4.2.6準備好應急措施。
4.2.7罐外專人監護。
4.3進入灌、釜或下水道等設備設施作業注意事項
4.3.1進入罐、釜或下水道等設備設施作業前,應做好相應的分析、確認和各項防護措施,事先要對這些設備設施進行氣體分析,確認安全后,才可以進行作業。
4.3.2作業時要佩戴合適的勞動防護用品。
4.4在容器頂部施工作業應做加固處理:容器頂部施工作業要防止滑落和塌陷。尤其是一些有坡度的容器、一些塑料儲罐,若容器內裝有物料,特別是一些危險化學品。作業前應加護欄、墊板等,進行加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