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火舞私秘?奶头大屁股小说,永久免费看啪啪网址入口,国产在线精品无码av不卡顿,国产精品毛片在线完整版,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妇女迅雷,色综合久久久无码网中文,日韩新无码精品毛片,强睡邻居人妻中文字幕
      當前位置:1566范文網 > 企業管理 > 管理制度 > 施工管理制度

      施工設施、設備和勞動防護用品安全管理制度(3篇范文)

      發布時間:2023-08-02 10:30:07 查看人數:45

      施工設施、設備和勞動防護用品安全管理制度

      第1篇 施工設施、設備和勞動防護用品安全管理制度

      1.總則

      1.1.本制度規定了施工設施、設備和勞動防護用品的安全管理,包括購置、租賃、裝拆、驗收、檢測、使用、保養、維修、改造和報廢等內容。

      1.2.本制度適用于公司承接的所有施工現場全過程施工設施、設備和勞動防護用品的安全管理,包括公司自有設備、租賃設備和分包方自帶的設備。

      2.定義

      2.1.施工設施

      施工設施,是指在施工作業活動中,將危險、有害因素控制在安全范圍內,以及減少、預防和消除危害所配備的裝置(設備)和采取的措施。包括:

      1)安全防護設施:漏電保護器、安全網、密目網、安全扶手繩、孔洞蓋板、防護圍欄、防護欄桿及機械防護裝置等。

      2)定型工具式安全施工設施:按公司規定制作、安裝、使用的安全防護設施(如:安全圍欄、孔洞蓋板、裝配式防護欄桿、操作平臺等)。

      3)臨時安全防護設施:指在施工作業中,根據施工工序、作業安全需要搭設的安全防護設施(如:采用掛設安全防護網、搭設鋼管安全防護欄桿、隔離層、安全通道等)。

      2.2.施工設備

      施工設備,是指參與施工生產的所有施工機械設備,包括各類大中型起重機械設備、施工升降機、物料提升機、挖掘機、打樁機、混凝土攪拌機、龍門架及井字架、施工吊籃、混凝土輸送泵車等設備。

      2.3.勞動防護用品

      勞動防護用品,是指保護勞動者在施工作業過程中的人身安全與健康所必備的一種防御性裝備,對于減少職業危害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勞動防護用品按照防護部位分為九類,包括:安全帽、呼吸護具、眼防護具、聽力護具、防護鞋、防護手套、防護服、防墜落具(主要有安全帶、安全繩、緩沖器、防墜器)、護膚用品等。

      3.工作主體職責

      3.1.公司分管設備的主管領導負責審批公司施工設備的購買。

      3.2.公司、分公司工程管理部門負責施工設施、設備和勞動防護用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監督檢查。

      3.3.公司、分公司、項目部材料設備管理部門或材料設備管理人員負責安全設施所需材料、設備和勞動防護用品的采購、保管、發放,對其合格并符合安全技術要求負責。

      3.4.分公司材料設備管理部門負責審批項目部施工設施、設備和勞動防護用品的需用計劃,組織評審設備租賃供方和設備購買供方,組織設備租賃、購買合同條款會簽,監督檢查出租方對設備維護保養和履約情況,組織對施工設施、設備安全檢查,對各類施工設施、設備管理資料進行收集、分類、歸檔、移交等工作進行檢查。

      3.5.項目部負責實施安全設施 >、設備和勞動防護用品的策劃,制訂相應的計劃并實施,建立相應的安全保證體系,對實施過程進行監督檢查,并對實施結果進行驗收。

      3.6.項目部作為工程項目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責任主體,應按國家法律、法規和公司的相關制度落實施工現場安全設施、設備、勞動防護用品所需費用,并專款專用。

      3.7.項目部負責施工設備的租賃方是否在公司合格供方名錄內,組織設備的進場并負責施工設備的安全檢查。

      3.8.項目部分管生產的副經理應分管施工設施、設備,對本項目設備需用計劃進行評定。執行公司有關施工設施、設備及勞動防護用品管理制度,對分包方自帶設備進行監督管理,主持本項目施工設施、設備及勞動防護用品的安全檢查和安裝、調試、驗收、建立檔案等。

      3.9.項目部機械員負責制定施工設備需用計劃、保養維修計劃,參與本項目的施工設備驗收,報告設備的運行情況并留存記錄,貫徹實施公司施工設備管理的相關規定,組織本項目施工設備安全檢查。

      3.10.施工設備操作人員應熟悉機械設備的性能,堅守崗位,按章操作,做好機械設備的日常保養,持證上崗。

      4.施工設施、設備的安全管理

      4.1.施工設施、設備的內容、范圍:

      1) 為安全而重新布置或改裝的設施、設備;

      2) 臨時用電工程中電器設備安裝的防護性接地或接中性線的裝置,以及其他防止觸電的設施;

      3) 為施工安全而設置的低電壓照明設備;

      4) 鍋爐、壓力容器、壓縮機械及各種有承壓爆炸危險的機械設備配置的保險裝置和信號裝置(安全閥、自動控制裝置、水封安全器、水位表、壓力計等);

      5) 施工升降機、物料提升機等起重機械上各種防護裝置及保險裝置(如安全卡、安全鉤、安全門、過速限制器、門電鎖、安全手柄、安全制動器),橋式起重機設置固定的著陸平臺和梯子;升降機和起重機械為安全而進行的改裝;

      6) 各種聯動機械和機械之間、工作場所的動力機械之間、施工現場為安全而設的信號裝置,以及在操作過程中為安全而進行聯系的各種信號裝置;

      7) 在施工現場區域內危險處裝置的標志、信號和防護設施;

      8)在施工人員可能到達的洞、坑、溝、槽、升降口、漏斗等處安裝設置的臨時防護裝置;

      9) 在施工現場區域內,施工人員經常往來的道路,為安全而設置的通道及便橋;

      10) 在高處作業時,為避免物料墜落傷人而設置的工具箱以及防止人員墜落的防護網、繩;

      11) 高處作業的上下通道及防護設施;

      12) 腳手架、井字架和龍門架外圍封閉的防護網(密目網);

      13) 為防止坍塌采取的支護設施;

      14) 立體交叉施工作業區域的隔離設施;

      15) 在建工程與周圍人行通道及民房等建筑物的防護隔離設施;

      16) 在建工程的外邊緣與外電架空線路的隔離防護設施;

      17) 防火、防毒、防爆、防雷等安全設施。

      4.2.施工設施、設備策劃

      4.2.1.根據工程項目的特點和結構、環境、技術含量和施工安全風險程度等因素,由項目經理負責,項目技術負責人、施工員、安全員實施施工設施、設備安全技術策劃,策劃內容如下:

      1) 確定整個施工過程中應執行的安全技術標準、規范。

      2) 確定危險部位和過程,對風險較大、專業性較強和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進行安全論證。同時采取相適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并得到有關部門的審批認可;

      4.2.2.根據施工設施、設備安全策劃結果編制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對所須安全設施、設備的結構形式、材料、設置要求等可在施工方案中完整獨立體現。

      4.2.3.工程項目施工前,安全措施計劃隨施工方案一并上報有關部門審核確認。

      4.3.采購:施工設施、設備采購執行《物資管理分冊》有關制度。

      4.4.公司、分公司材料設備管理部門應對供應商進行如下評價。

      4.4.1.根據能否滿足施工設施所需的材料、設備要求的安全能力選擇供應商。

      4.4.2.根據采購施工設施所需的材料、設備及防護用品的安全重要性對供應商進行評價。

      4.5.檢查及驗收

      4.5.1.按照安全技術措施計劃的要求,對施工現場的施工設施、設備進行安全審核檢查,只有通過查驗的設施、設備才能安裝和使用。

      4.5.2.項目技術負責人應組織施工員、安全員編制安全技術措施檢查驗收計劃,組織相關管理人員對下列內容檢查、驗收:

      1) 施工過程中所需的施工設施、設備的安全驗證;

      2) 一般腳手架搭設工程(含外圍封閉),按照施工組織設計或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的規定要求驗收;

      3) 特殊類腳手架的搭設,按照施工組織設計或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的規定要求進行分類驗收,并報請上級主管部門或監理復查;

      4) 施工過程中的施工設施安全技術要求,如通道防護棚;電梯井內隔離排或安全網;腳手架外圍封閉、上下通道;“四口五臨邊”的防護設施;懸挑鋼平臺;高處作業人員行走防護設施;危險作業點的防護措施;施工吊籃組裝;外挑安全網等搭設、組裝等。

      4.5.3.項目技術負責人應根據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組織相關人員及分包方負責人對臨時用電設施進行檢查、驗收;

      4.5.4.項目技術負責人應根據施工組織設計或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組織相關人員及分包方負責人對下列內容進行檢查驗收:

      1) 對施工設施、設備,按規定進行檢查、驗收,并責成使用方對施工設施、設備進行維護,保持完好;

      2) 對危險性較大的起重、升降設備,必須按照特種設備的相關法律和公司《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辦法》的規定進行管理。

      4.5.5.上述各類檢查和驗收完畢后,項目部須填寫相應的檢查驗收記錄。

      4.6.過程控制

      4.6.1.施工作業人員操作前,項目技術負責人或施工員應對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雙方簽字認可;

      4.6.2.項目部安全員應參與安全技術交底,并會同施工員督促施工作業人員,做好作業前對作業區域的安全防護設施進行檢查,做好班后清理工作;

      4.6.3.搭設或拆除施工安全防護設施、腳手架、起重機械或其它設施、設備,必須經項目技術負責人或安全員的確認同意。如當天未能完成時,應做好局部收尾,并設置臨時安全防護措施。

      4.6.4.項目部應根據安全技術措施計劃中確定的危險部位和過程,責成分包方落實監控人員,確定監控措施和方式,實施重點監控,必要時應增派人員連續監控。

      4.6.5.應對危險性較大的懸空作業、起重機械安裝和拆除、腳手架搭設和拆除、井字架和龍門架、施工吊籃、塔吊等垂直運輸設備的安裝和拆除、施工升降機的組裝和拆除等作業,實施重點監控;

      4.6.6.在拆除施工安全防護設施、設備前應通知項目技術負責人,由其確認可拆除時,方可拆除。

      4.6.7.在工序交接中,應由項目技術負責人和安全員組織交接雙方負責人,對現場的施工設施進行驗收、確認。

      4.7.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的控制

      4.7.1.項目部應對存在安全隱患的施工設施、設備和過程行為進行控制,確保不合格設施、設備不使用、不合格安裝拆除過程不安排作業、不安全行為不放過。

      4.7.2.對事故隱患應由項目部安全員會同項目部相關人員進行處理。處理方式有:

      1) 停止使用、封存;

      2) 落實“五定”進行整改以達到規定要求;

      3) 進行返工,以達到規定要求;

      4) 對有不安全行為的人員進行教育或處罰;

      5) 對達不到安全生產的過程進行重新組織。

      5.施工設備安全管理

      5.1.一般規定

      5.1.1.施工設備進場使用前,必須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特種設備必須經具有法定資質的專門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

      5.1.2.施工設備應按其技術性能和使用說明書的要求正確使用。缺少安全裝置、儀表或安全裝置、儀表已失效的施工機械設備不得使用。

      5.1.3.任何人嚴禁拆除施工設備上的自動控制機構、力矩限位器等安全裝置,及監測、指示、儀表、警報器等自動報警、信號裝置。其調試和故障的排除應由專業人員進行。

      5.1.4.處在運轉中的施工設備嚴禁對其進行維修、保養或調整等作業。施工設備應按時進行保養,當發現有漏保、失修或超載帶病運轉等情況時,應立即停止使用。

      5.1.5.施工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身體健康,并經過專業培訓考試合格,在取得有關部門頒發的操作證后上崗操作;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必須取得建筑施工特種作業操作證后,方可獨立操作。

      5.1.6.違反安全操作規程的指令,操作人員有權拒絕執行。由于發令人強制違章指揮造成事故者,應追究發令人的責任,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5.1.7.施工機械作業時,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或將施工機械交給非操作人員操作。嚴禁無關人員進入作業區和操作室。工作時,思想要集中,嚴禁酒后操作。

      5.1.8.施工機械操作人員和配合作業的人員,都必須按規定佩戴勞動防護用品,長發不得外露。高處作業必須系安全帶,不得穿硬底鞋和拖鞋。嚴禁高處作業投擲物件。

      5.1.9.進行倒班作業的施工機械設備均須實行交接班制度。操作人員應認真填寫交接班記錄。

      5.1.10.施工機械進入作業地點后,項目技術負責人或施工員應向施工機械操作人員進行施工任務及安全技術交底。操作人員應熟悉作業環境和施工條件,聽從指揮、遵守現場安全規定。

      5.1.11.當使用施工設備與安全管理發生矛盾時,必須服從安全管理的要求。

      5.1.12.當施工設備發生事故或未遂惡性事件時,必須及時搶救,保護現場,并立即報告項目部負責人和有關部門或人員,聽候處理。對事故應按“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處理。

      5.2.設備采購和租賃。

      5.2.1.必須堅持“安全高于一切”的設備選購原則,要求做到設備運行中,在能保證自身安全的同時,確保操作人員和環境的安全。

      5.2.2.機械員或材料員應根據工程施工特點、工藝要求,廣泛搜集信息(包括:國際、國內本行業的生產技術水平,設備安全可靠程度、價格、售后服務等),經過論證提出初步采購或租賃意見按程序報批實施。

      5.2.3.設備采購前,按照質量、安全要求,對設備的生產廠商資質及生產能力進行審查及評審,選出合格的設備供應商,需采購的設備必須在合格設備供應商中進行采購。

      5.2.4.嚴禁采購和租賃國家明令淘汰的產品。嚴禁采購和租賃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規定的低劣、劣質、結構簡陋、沒有安全保障的施工機械設備。

      5.3.大型專用和特種設備的安裝和拆卸。

      5.3.1.大型專用和特種設備的裝拆,項目部必須有具備裝拆能力、持有相關資格證書的人員,或邀請具有相關業務能力和資質的單位實施。

      5.3.2.必須按照設備制造廠商的相關說明并結合現場具體情況制定裝拆方案或作業指導書,負責裝拆的有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5.3.3.如實做好記錄。對在裝拆過程中發現的一般性缺陷和問題應詳盡說明。

      5.3.4.大型專用和特種設備的安裝,凡存在危及人身、設備安全的重大缺陷和問題,要及時采取有效可行的補救措施,消除事故隱患,確保設備使用安全。

      5.3.5.重大缺陷和問題經處理后,必須經過公司或分公司主管部門檢驗并經當地特檢所或安監部門同意并簽字后,方可進入下一工序。

      5.3.6.大型專用和特種施工設備在安裝后,必須進行檢測、驗收,并確認各項安全技術指標達到要求和安全裝置齊全有效后,方可正式運行。

      5.3.7.大型專用和特種施工設備安裝工作自行實施的,完成后必須由上級主管部門組織驗收;租賃的大型專用和特種施工設備安裝工作,必須按照相關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組織租賃雙方及相關方共同驗收。

      5.4.設備的資料檔案管理。

      5.4.1.施工設備安裝單位必須建立機械設備安裝工程資料檔案,并在驗收后30日內將有關技術資料移交使用單位,使用單位應將其存入機械設備的安全技術檔案。施工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參見《施工設備管理辦法》。

      5.4.2.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管理。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具體內容參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辦法》。

      5.4.3.各種機械設備的驗收,應留存下列技術文件:

      1) 機械設備安裝、拆卸及試驗圖示程序和詳細說明書;

      2) 各種安全保險裝置及限位裝置調試和說明書;

      3) 維修保養及運輸說明書;

      4) 安裝操作規程;

      5) 生產許可證(實行生產許可的機械設備)、產品鑒定證書、合格證書;

      6) 配件及配套工具目錄;

      7) 其他注意事項。

      5.5.設備的使用檢查。

      5.5.1.施工設備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圖合理布置,盡可能降低對其周圍環境的影響。設備進行驗收合格后,分類建立機械設備臺帳,并負責存留相關記錄。

      5.5.2.項目部要做好機械設備的標志工作,按要求懸掛機械設備標志牌。

      5.5.3.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按照操作規程操作設備,禁止違規操作,設備現場管理人員必須認真檢查監督操作人員,以確保設備安全運行。凡特種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實行定機、定人、定崗位制度。

      5.5.4.對于從事危險作業和危及人身安全的施工機械設備,應有明顯標志和安全措施。

      5.5.5.施工設備的停放、檢修、安裝應有統一固定的位置,場地應安全。對設備進行轉移和檢修保養時,必須懸掛明顯警示標志;對電器設備進行檢修時,檢修場所必須有防雨棚等防潮防水裝置。

      5.5.6.大中型施工設備必須定人、定機,實行崗位負責制的人機一體化管理。

      5.5.7.大中型施工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進行過技術培訓,熟悉本機的操作、保養和安全技術規程;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必須取得相關有效證件,嚴禁無證上崗。

      5.5.8.按照施工設備的維護保養規程,進行維護和保養,并如實填寫相關記錄。

      5.5.9.定期進行設備安全檢查和檢驗,切實加強設備使用過程中的安全監督和檢查。設備不得帶病運轉或超負荷作業,對存在安全隱患的施工機械設備,必須立即停機整改,待故障排除后,方能重新使用。

      5.5.10.對于存在明顯安全隱患的場地及路段,或施工機械設備存在嚴重故障隱患時,現場指揮人員和設備管理人員有權制止使用,操作人員有權拒絕操作。

      5.5.11.實行施工機械設備現場安全管理責任制,把安全管理落實到分包方、作業班組、及個人,做到責任分明,定期考核,并把考核結果同基層設備管理人員、操作和修理人員的個人收入掛鉤。

      5.6.設備的保養。

      5.6.1.一級保養:由操作人員實施,主要對機械設備在操作前、作業后進行“十字作業”保養(清潔、潤滑、堅固、調整、防腐),并對一些外部易損部件進行拆洗檢查,調整。

      5.6.2.二級保養:由維修人員完成,二級保養除一級保養內容外,主要是對機械設備內部各系統進行清潔、潤滑和調整,并對可能有問題的部位予以解體進行檢查、清洗的調整。

      5.6.3.三級保養:指對設備主體進行解體檢查和調整,更換達到磨損限度的零部件。同時對主要零件、部件的磨損情況進行測量和鑒定。三級保養由專業維修人員完成。

      5.6.4.施工設備的各級保養由各設備產權單位負責。

      5.7.施工設備的維修。

      5.7.1.小修是一種維護性修理,主要是排除使用不當,保養失誤及使用中發生的臨時故障和局部損壞,維護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轉,小修應結合保養進行。

      5.7.2.中修:是在兩次大修之間和新機械設備大修之前有計劃的平?性修理,其目的在于消除兩次大修之間設備部件損壞和出現不平衡的狀態,以及可能延長大修間隔期。

      5.7.3.大修:是對設備的總體狀態達到極限磨損的程度進行技術鑒定,進行一次全面徹底的恢復性修理,使性能達到規定的技術要求,以延長使用壽命。

      5.7.4.施工設備的各類維修,由設備產權單位負責實施,或按合同實施,且由專業修理人員完成。

      5.7.5.項目部要做好施工設備運轉記錄,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施工設備保養維修計劃,分公司監督檢查以上修理執行情況。

      5.8.設備更新改造及報廢。

      5.8.1.施工設備報廢條件、申請、手續,執行公司《施工設備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

      5.8.2.設備改造的基本要求:

      1) 經過技術論證后,采取新技術、新材料、新的零部件可以提高設備的綜合安全技術水平,經濟上也是合算的。

      2) 設備改造要持謹慎負責的態度,不能輕易蠻干,必須按照申請、論證、批準的基本程序運行。

      6.勞動防護用品的安全管理

      6.1.勞動防護用品的采購、保管、發放執行公司《勞動防護用品管理制度》的相關規定。

      6.2.勞動防護用品的種類:

      6.2.1.安全帽,是用于保護頭部,防撞擊、擠壓傷害的護具。主要有塑料、玻璃鋼和防寒安全帽。

      6.2.2.防護服,是用于保護員工免受勞動環境中的物理、化學因素的傷害的護具。防護服分為特殊防護服和一般作業服兩類。

      6.2.3.防護鞋,是用于保護足部免受傷害的護具。主要有防砸、絕緣、防滑鞋等。

      6.2.4.防墜落護具,是用于防止高處作業墜落事故發生的護具,主要有安全帶等。

      6.2.5.防護手套,是用于手部保護的護具。主要有耐酸堿手套、電工絕緣手套、電焊手套、防x射線手套等。

      6.2.6.眼防護具,是用于保護作業人員的眼、面部,防止外來傷害。主要有防沖擊眼護具、焊接用眼防護具、防強光射線眼鏡等。

      6.2.7.聽力護具,長期在90db以上或短時在115db以上的環境中工作時應使用聽力護具。主要有耳塞、耳罩和帽盔。

      6.2.8.呼吸護具類,是預防職業健康危害和職業塵肺病的重要護具。按用途分為防塵、防毒、供氧三類,按作用原理分為過濾式和隔絕式兩類。

      6.2.9.護膚用品。用于外露皮膚的保護。分為護膚膏和洗滌劑。

      6.3.勞動防護用品標準

      6.3.1.公司各單位在選購勞動防護用品時,依據《個體防護裝備選用規范》(gb11651-2008)的相關規定進行選擇防護用品和生產廠商。

      6.3.2.勞動防護用品的采購執行公司《物資采購管理辦法》、《勞動防護用品管理制度》的相關規定。

      6.4.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保管與發放。

      6.4.1.勞動防護用品的保管與發放執行公司《勞動防護用品管理制度》的相關規定。

      6.4.2.配備給個人使用的安全防護用品,由個人妥善保管,領用和使用前進行檢查,對破損、不符合安全技術要求的不得領用和使用,對非正當原因造成的勞動防護用品損壞,按有關規定辦理。

      6.4.3.工會應監督檢查《勞動防護用品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不定期征求員工代表的意見,及時對勞動防護用品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饋。

      7.管理與追責

      7.1.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處分:

      1) 對不符合法定安全生產條件的涉及安全生產的事項予以批準或者驗收通過的;

      2) 在監督檢查中發現重大事故隱患,不依法及時處理的。

      7.2.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

      1) 未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的;

      2) 安全設備的安裝、使用、檢測、改造和報廢不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

      3) 未對安全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和定期檢測的;

      4) 未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的;

      5) 危險物品的容器,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險性較大的特種設備未經具有專業資質的機構檢測、檢驗合格,未取得安全使用證或者安全標志,投入使用的;

      6) 使用應當淘汰的危及生產安全的工藝、設備的。

      8.附則

      8.1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8.2本制度由安全部負責解釋。

      9.附錄

      本制度采用的資料表格,是執行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資料管理規程》(dbj04t289-2022)標準中的記錄表,在制度執行過程中,如有必要,也可以采用國家或行業安全技術規范、規程、標準規定的檢查記錄表,如:對塔吊的安裝、使用、拆卸管理,也可以采用《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jgj196-2010)標準中的檢查記錄表。凡采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資料管理規程》的表格,詳細表格內容、格式、要求參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資料管理規程》(dbj04t289-2022)。

      1.《臨邊防護驗收表》(表c6.3.1)

      2.《洞口防護驗收表》(表c6.3.2)

      3.《安全防護設施拆除(移動)審批表》(表c6.4)

      4.《落地式扣件腳手架驗收表》(表c7.3.1)

      5.《懸挑式腳手架驗收表》(表c7.3.2)

      6.《附著式升降腳手架驗收表》(表c7.3.3)

      7.《液壓升降整體腳手架安裝驗收表》(表c7.3.4)

      8.《外掛防護架驗收表》(表c7.3.5)

      9.《高處作業吊籃驗收表》(表c7.3.6)

      10.《卸料平臺(落地式)驗收表》(表c7.3.7)

      11.《懸挑式鋼平臺驗收表》(表c7.3.8)

      12.《腳手架拆除審批、監控記錄》(表c7.4)

      13.《模板工程驗收表》(表c8.3)

      14.《模板工程拆除審批監控記錄》(表c8.4)

      15.《臨時用電工程檢查驗收表》(表c9.3)

      16.《絕緣電阻測試記錄》(見附錄16,表c9.4)

      17.《接地電阻測試記錄》(表c9.5)

      18.《漏電保護器檢測記錄》(表c9.6)

      19.《電工安裝、調試、遷移、拆除工作記錄》(表c9.7)

      20.《電工巡檢、維修工作記錄》(表c9.8)

      21.《機械設備安全管理臺賬》(表c10.1)

      22.《機械設備進場驗收表》(表c10.2)

      23.《機械設備安裝驗收表》(表c10.4.1)

      24.《混凝土泵檢查驗收表》(表c10.4.3)

      25.《混凝土攪拌機安裝驗收表》(表c10.4.4)

      26.《焊接機械安裝驗收表》(表c10.4.5)

      27.《鋼筋機械安裝驗收表》(表c10.4.6)

      28.《平刨、壓刨安裝驗收表》(表c10.4.7)

      29.《圓盤鋸安裝驗收表》(表c10.4.8)

      30.《機械設備日常運行記錄》(表c10.5)

      31.《機械設備維修保養記錄》(表c10.6)

      32.《群塔作業平面布置圖》(表c11.4)

      33.《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過程記錄》(表c11.8)

      34.《塔式起重機安裝自檢表》(表c11.9.1)

      35.《施工升降機安裝自檢表》(表c11.9.2)

      36.《塔式起重機安裝驗收表》(表c11.11.1)

      37.《施工升降機安裝驗收表》(表c11.11.2)

      38.《龍門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機安裝驗收表》(表c11.11.3)

      39.《塔式起重機頂升檢驗記錄》(表c11.13.1)

      40.《施工升降機加節驗收記錄》(表c11.13.2)

      41.《塔式起重機附著錨固檢驗記錄》(表c11.14)

      42.《建筑起重機械運行記錄》(表c11.15)

      43.《建筑起重機械定期維護檢測記錄》(表c11.16)

      44.《吊裝機械驗收表》(表c12.4)

      45.《個人防護用品采購計劃表》(表c2.14.2)

      46.《個人防護用品進場查驗登記表》(表c2.14.3)

      47.《個人防護用品檢查記錄》(表c2.14.5)

      48.本制度編制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

      3).《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93號)

      4).《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規范》(gb50656-2022)

      5).《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22)

      6).《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1991)

      7).《施工現場機械設備檢查技術規程》(jgj160-2008)

      8).《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22)

      9).《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

      (jgj196-2010)

      10).《龍門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機安全技術規范》(jgj88-2010)

      11).《手持式電動工具的管理、使用、檢查和維修安全技術規程》(gb/t3787-2006)

      12).《個體防護裝備選用規范》(gb11651-2008)

      13).《建筑施工作業勞動保護用品配備及使用標準》(jgj184-2009)

      14).《安全帽》(gb2811-2007)

      15).《安全帶》(gb6095-2009)

      16).《安全網》(gb5725-2009)

      第2篇 施工設施和機械設備管理制度

      為加強項目部機械設備、施工機具及車輛的安全管理,確保設備、機具使用和行車安全,降低使用成本,提高設備、機具、車輛的完好率、利用率,更好地為工程建設和行政辦公服務,項目部制定本制度。

      一、管理部門及管理范疇

      1、項目安全部負責機械設備、施工機具、車輛的安全管理,對機械設備、車輛的停放、維護、安全狀況監管,并指導施工隊做好機械設備、施工機具的安全管理。

      2、機械設備、施工機具、車輛管理貫徹“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使用人對所使用的設備、機具、車輛負責。

      二、臺賬建立

      1、項目安全部負責建立本工程機械設備、施工機具安全管理臺賬:

      2、項目安全部應編制本項目機械設備、施工機具清單。按照分類管理原則,建立管理臺賬。

      3、項目安全部應按照設備管理要求,建立大型機械、特種設備、關鍵設備的“一機一檔”及中小型設備機具的管理臺帳。

      4、項目安全部編制的設備機具清單中應明確每臺設備編號,大型設備及模板、架設系統應有準確的進出場時間。

      5、大型設備及模板、架設系統的“一機一檔”中應有維修、保養記錄。

      6、起重機械、架設設施應嚴格按照國家特種設備監察管理條例管理,其臺賬中應有設備檢驗檢測合格報告、操作人員特種作業操作證、保養維修記錄、使用記錄、班前點檢記錄。

      7、項目安全部應指定專人負責機械設備、施工機具的臺帳管理。

      三、機械設備、施工機具

      1、對現場使用的機械設備、施工機具的管理由項目安全部實施安全監督管理。

      2、各工區凡需使用汽車吊的,應首先在合格分包商名錄中選擇,需要向社會租賃的機械設備,由使用工區向項目部提出申請,經項目部領導批準后租賃進場。

      3、進場的租賃設備在進場前必須經項目技質部、安全部驗收,合格后方能進場,進場后執行項目部機械設備的管理規定。

      4、施工隊機械設備應定人操作,操作手定機配備。因人員調動,機械可暫由他人(持有效證件)進行操作。

      5、各施工隊在每天施工結束后,機械設備、車輛的停放應緊靠駐地、集中停放、配備夜間值班人員。現場施工機具應擺放有序并便于操作。

      四、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

      1、各施工隊對機械設備落實保養責任人,按項目部要求做好機械設備的日常維護與保養工作,維護與保養應有記錄并留存備查。

      2、各施工隊應將大型機械設備的運轉及使用情況的作詳細記錄,在設備維修、保養時落實以下要求:

      2.1機械設備操作員必須執行例保制度,發現有故障,必須停車修理不得帶病作業。

      2.2機械設備操作員必須按照設備使用說明要求定期做好保養(指更換三濾,剎車油、液壓油、制動片、防凍液等)。

      2.3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應放在集中停放點進行,如技術力量不足,應向設備生產廠家求助。

      2.4機械設備操作員,應妥善保管維修、保養記錄,對設備的安全器件、易損件的檢查要記錄在案,留存備查。

      3、機械設備如需外修,由各設備所有人自行負責。

      4、機械設備的日常維修、保養,由各施工隊自行完成,項目安全部負責對設備維護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五、機械設備的安全管理規定

      1、操作員、駕駛員在操作機械和行車時,必須嚴格遵守機械設備操作規程,嚴禁酒后、無證、疲勞上崗。

      2、違反機械設備操作規程,一律作違章作業處理,并依據項目部《安全生產獎懲制度》對違章行為進行處罰;違反道路交通法規和城市管理規定,被公安交警或城管部門處罰的人員,項目部將對其進行再教育。

      3、機械設備發動前和車輛出車前,操作員、駕駛員應仔細檢查車況,在作業環境較為復雜和人車混合場合施工時,作業區周圍必須設監護和警戒,嚴防機械傷害事故發生;車輛駕駛員在出長途前,應對車輛的輪胎、水箱、電路、油路、制動系統等作仔細檢查,認真做好出車準備工作。

      5、所有機械設備事故(指機械設備損壞、機械傷害事故),由各級調查組認定事故責任,對事故責任人按有關法律、法規和公司機械設備、安全管理制度處理;

      6、機械設備安全工作由項目安全部負責監督,發生事故后,設備操作員、車輛駕駛員應立即向“110”、“120”報警和求援,如受損設備和人員向保險公司投保的,還應向保險公司報案;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或負責人應立即向領導報告事故情況,同時積極配合有關部門調查處理事故。

      第3篇 施工設施機械設備管理制度

      為加強項目部機械設備、施工機具及車輛的安全管理,確保設備、機具使用和行車安全,降低使用成本,提高設備、機具、車輛的完好率、利用率,更好地為工程建設和行政辦公服務,項目部制定本制度。

      一、管理部門及管理范疇

      1、項目安全部負責機械設備、施工機具、車輛的安全管理,對機械設備、車輛的停放、維護、安全狀況監管,并指導施工隊做好機械設備、施工機具的安全管理。

      2、機械設備、施工機具、車輛管理貫徹“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使用人對所使用的設備、機具、車輛負責。

      二、臺賬建立

      1、項目安全部負責建立本工程機械設備、施工機具安全管理臺賬:

      2、項目安全部應編制本項目機械設備、施工機具清單。按照分類管理原則,建立管理臺賬。

      3、項目安全部應按照設備管理要求,建立大型機械、特種設備、關鍵設備的“一機一檔”及中小型設備機具的管理臺帳。

      4、項目安全部編制的設備機具清單中應明確每臺設備編號,大型設備及模板、架設系統應有準確的進出場時間。

      5、大型設備及模板、架設系統的“一機一檔”中應有維修、保養記錄。

      6、起重機械、架設設施應嚴格按照國家特種設備監察管理條例管理,其臺賬中應有設備檢驗檢測合格報告、操作人員特種作業操作證、保養維修記錄、使用記錄、班前點檢記錄。

      7、項目安全部應指定專人負責機械設備、施工機具的臺帳管理。

      三、機械設備、施工機具

      1、對現場使用的機械設備、施工機具的管理由項目安全部實施安全監督管理。

      2、各工區凡需使用汽車吊的,應首先在合格分包商名錄中選擇,需要向社會租賃的機械設備,由使用工區向項目部提出申請,經項目部領導批準后租賃進場。

      3、進場的租賃設備在進場前必須經項目技質部、安全部驗收,合格后方能進場,進場后執行項目部機械設備的管理規定。

      4、施工隊機械設備應定人操作,操作手定機配備。因人員調動,機械可暫由他人(持有效證件)進行操作。

      5、各施工隊在每天施工結束后,機械設備、車輛的停放應緊靠駐地、集中停放、配備夜間值班人員。現場施工機具應擺放有序并便于操作。

      四、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

      1、各施工隊對機械設備落實保養責任人,按項目部要求做好機械設備的日常維護與保養工作,維護與保養應有記錄并留存備查。

      2、各施工隊應將大型機械設備的運轉及使用情況的作詳細記錄,在設備維修、保養時落實以下要求:

      2.1機械設備操作員必須執行例保制度,發現有故障,必須停車修理不得帶病作業。

      2.2機械設備操作員必須按照設備使用說明要求定期做好保養(指更換三濾,剎車油、液壓油、制動片、防凍液等)。

      2.3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應放在集中停放點進行,如技術力量不足,應向設備生產廠家求助。

      2.4機械設備操作員,應妥善保管維修、保養記錄,對設備的安全器件、易損件的檢查要記錄在案,留存備查。

      3、機械設備如需外修,由各設備所有人自行負責。

      4、機械設備的日常維修、保養,由各施工隊自行完成,項目安全部負責對設備維護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五、機械設備的安全管理規定

      1、操作員、駕駛員在操作機械和行車時,必須嚴格遵守機械設備操作規程,嚴禁酒后、無證、疲勞上崗。

      2、違反機械設備操作規程,一律作違章作業處理,并依據項目部《安全生產獎懲制度》對違章行為進行處罰;違反道路交通法規和城市管理規定,被公安交警或城管部門處罰的人員,項目部將對其進行再教育。

      3、機械設備發動前和車輛出車前,操作員、駕駛員應仔細檢查車況,在作業環境較為復雜和人車混合場合施工時,作業區周圍必須設監護和警戒,嚴防機械傷害事故發生;車輛駕駛員在出長途前,應對車輛的輪胎、水箱、電路、油路、制動系統等作仔細檢查,認真做好出車準備工作。

      5、所有機械設備事故(指機械設備損壞、機械傷害事故),由各級調查組認定事故責任,對事故責任人按有關法律、法規和公司機械設備、安全管理制度處理;

      6、機械設備安全工作由項目安全部負責監督,發生事故后,設備操作員、車輛駕駛員應立即向“110”、“120”報警和求援,如受損設備和人員向保險公司投保的,還應向保險公司報案;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或負責人應立即向領導報告事故情況,同時積極配合有關部門調查處理事故。

      施工設施、設備和勞動防護用品安全管理制度(3篇范文)

      1.總則1.1.本制度規定了施工設施、設備和勞動防護用品的安全管理,包括購置、租賃、裝拆、驗收、檢測、使用、保養、維修、改造和報廢等內容。1.2.本制度適用于公司承接的所…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推薦專題

      相關施工設施信息

      • 施工設施機械設備管理制度
      • 施工設施機械設備管理制度85人關注

        為加強項目部機械設備、施工機具及車輛的安全管理,確保設備、機具使用和行車安全,降低使用成本,提高設備、機具、車輛的完好率、利用率,更好地為工程建設和行政 ...[更多]

      • 施工設施和機械設備管理制度
      • 施工設施和機械設備管理制度23人關注

        為加強項目部機械設備、施工機具及車輛的安全管理,確保設備、機具使用和行車安全,降低使用成本,提高設備、機具、車輛的完好率、利用率,更好地為工程建設和行政辦公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