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公司標準化工作管理制度
金屬制品公司標準化工作管理制度
一、總則:
標準化是組織現代化生產的重要手段,是科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推行標準化是一項重要的技術經濟政策,對于合理利用資源,提高產品質量,發展品種,擴大產品銷售,提高經濟效益等都有重要作用,全公司各部門都必須嚴格遵守本公司的各類技術標準及管理標準。
二、本公司貫徹的標準包括國家標準,部頒標準和企業內控標準。企業內控標準不得低于國家標準和部頒標準的有關規定。
三、本公司生產的產品,精度標準和'制造與驗收技術標準'都應遵照有關的國家標準,部頒標準嚴格執行,尚無國家標準和部頒標準的,在產品正式投產前,必須由工程部組織制訂產品企業標準,經標準化人員審核,并報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備案后執行。
四、本公司標準化工作實行統一歸口,分級管理的原則。全公司標準化工作由管理者代表領導,在工程部設專職標準化管理員,統一歸口管理全公司標準化工作。
五、部門根據需要可配置一名兼職標準化管理員。
六、標準化管理員職責:
1.宣傳貫徹上級的標準化工作方針政策。根據本公司生產技術的發展要求,收集國家標準、國際標準和國內外先進標準資料。負責編制本公司標準化工作年度計劃,經管理者代表批準后組織實施和進行檢查。
2.宣傳貫徹上級頒發的各類有關標準,隨時掌握上級有關標準的新增、修訂、換版、廢止等動態,檢查、總結有關標準的貫徹情況,對標準中不夠明確的內容,經咨詢后用'**標解'的文件形式作出補充規定。'**標解'必須經管理者代表批準。
3.組織制訂或修訂企業內控標準及指導性技術資料,轉發上級頒發的各類標準,頒發產品的編號辦法,負責組織制訂產品的技術要求及產品質量分等規定。
4.負責編制公司的產品標準化審查報告。
5.檢查公司各部門標準化工作實施情況。
6.對產品的標準化程度進行統計,分析標準化經濟效果,督促各有關部門提高產品標準化、通用化、系列化程度。
7.對產品圖紙及技術文件進行標準化審查,對違反標準的圖紙及技術文件有權拒簽。未經標準化審查和簽署的產品圖紙和技術文件,技術資料管理員不得接受存擋,及用于生產。標準化檢查的內容包括:
a.圖紙及技術文件的齊全、統一、正確、清晰;
b.型式檢驗或試驗標準;
c.制造與驗收標準;
d.產品型號、名稱、規格、設計參數;
e.圖紙及技術文件的格式、幅面及編號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
f.機械制圖、公差配合、形位公差、符號、代號、計量單位等符合有關標
g.準規定;
h.結構要素符合有關標準規定;
i.材料牌號、標準零件、通用部件等的規格檢查;
j.技術名詞、術語的統一。
七、上級標準的貫徹:
1.上級標準可以采取以下兩種形式進行貫徹:
a.直接轉發上級標準,加蓋'受控'章由工程部統一發放,并由工程部注冊,編號做好記錄工作。
b.結合我公司實際情況,將上級標準簡化、或對質量及技術要求等進行補充提高,以企業標準形式頒發。
八、企業標準的制訂:
1.制訂標準的原則:
a.質量標準不得低于相應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
b.根據現有生產技術水平、結合用戶要求制訂;
c.了解行業情況、力求先進,要提高技術經濟效果;
d.隨著質量的提高及技術的發展,應對標準不斷更新,避免標準落后于技術的發展水平。
2.制訂標準的方法:
a.進行調查研究、充分掌握本公司生產實踐經驗,收集和分析國家標準、國際標準、國外工業先進國家標準和國內其他企業的同類標準,有關產品驗收標準還應征求用戶意見,屬于外購外協件的,還應了解供應或協作單位的生產技術和質量管理情況。
b.進行必要的科學試驗,掌握標準的理論基礎、工藝方法、質量水平及經濟效果,使制訂標準有可靠的依據;
c.必要時進行樣品試驗與工藝驗證,選擇若干有代表性的規格,采用先進的工藝方法,作出一批樣品后進行實物鑒定和工藝性驗證;
d.在上述工作的基礎上,整理數據資料,擬定標準草案和編制說明。
九、公司標準簽署欄的填寫規定:
1. '編制'欄,由編制者簽名;
2. '審核'欄,由工程部主管簽名;
3. '批準'欄,由管理者代表簽名;
4. 簽署的順序為:編制審核批準。
十、企業標準的貫徹和更改:
1.企業標準頒發后,各部門應遵照嚴格執行,不得擅自降低標準要求。標準貫徹中的問題,一般由原編寫部門解釋和協調,有爭議時,報管理者代表裁決。
2.技術上不夠成熟的標準可在標準上注明'試行',并注明試行范圍和期限。試行的標準一般可先在少數部門或產品試貫徹,經過驗證,修改后再正式頒發。
3.企業標準既要相對穩定,又要根據技術發展,不斷提高標準水平,及時修訂,一般2年復審一次,及時提出確認、更改、修訂或廢止的意見,廠務經理批準后實施。
4.標準的更改原則上由標準原編制人或部門進行更改,如需要其他部門更改,該部門應獲得該標準編制的背景資料。
批準審核編制
日期日期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