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和設備保護管理制度
成品保護措施:成品和設備保護的管理制度
2.1 施工進度計劃統籌安排與現場協調制度
本制度將從進度計劃編審到計劃調整,以及計劃完成的考核,特別是交叉作業時的協調等方面進行規范。
深入了解工程施工工序并在需要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事先制定好成品保護措施,避免或減少后續工序造成前一工序成品的損傷和污染。一旦發生成品的損傷或污染,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處理,保證施工進度和質量。
2.2 工序交接檢查制度
本制度將使各分包的交叉作業或流水施工做到先交接后施工,使前后工序的質量和成品保護責任界定清楚,便于成品損害時的責任追究。
2.3 成品和設備保護措施的編制和審核制度
本制度規定總包和分包在不同施工階段(包括施工技術準備期和工程完成到一定程度時)成品和設備保護措施的編制內容和相關要求。
2.4 成品和設備保護措施執行狀況的過程記錄制度
堅持誰施工誰負責的慣例,各分包或作業隊應及時如實記錄在相應施工時段的產品保護情況。
2.5 成品和設備保護巡查制度
每天對各類成品進行檢查,發現有異常情況立即進行處理, 不能及時處理的馬上上報項目經理部, 研究制訂切實可行的彌補措施。
總包將按事先策劃的時間間隔,組織各分包在進行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巡查的同時,也要把成品保護方面的情況同時一并納入。
2.6 成品和設備損害的追查、補償、處罰制度
對任何成品或者設備損害事件,總包將預以調查處置,由失誤造成的損害照價補償,對故意破壞將加重處罰,甚至移交當地政府司法部門追究肇事者的責任。
2.7 成品和設備保護舉報與獎罰制度
項目現場將設置舉報電話和舉報箱。對于署名舉報者能夠及時真實舉報的一經查實將給予一定的經濟獎勵。
2.8 垃圾清運與工完場清制度
堅持這一制度,有利于產品的保護。
2.9 進入樓層或房間施工、檢查、視察的許可制度
防止無關人員進入成品保護區, 凡需進入保護區域者,需經成品保護小組同意,否則不得放行。除了進入工地實行胸卡制度外,當施工形象進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各樓層和主要房間將對進入該區的人員實行進入準許制度,以杜絕人為的產品損害事件發生。
2.10 主要設備物資進場的驗收或代管交接制度
總包將對業主或其他指定分包,以及自身采購的設備、物資實行進場驗收和代管手續辦理制度。
2.11 成品保護的培訓教育制度
總包將對全部進場的施工人員或視察人員進行相關培訓教育工作。定期對管理和操作人員進行成品半成品保護教育。
此外,總包會在工程進行到后期時及時地委托有資質和能力的保安公司和物業管理公司協助總包進行產品保護、物資看護和設備試運行方面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