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的認識評課稿 模板1
閱讀小貼士:本模板共計768個字,預計閱讀時長2分鐘,有164位用戶喜歡。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萬以內數的認識優秀評課稿
楊老師執教的我是可愛的點點萬以內數的認識我是可愛的點點 是九年義務教育課本數學二年級第二學期(試驗本)第六單元中的一個內容。這節課是將萬以內數的認識與表達和大數的讀寫結合起來教學的。聽了以后感到這節課有以下五個注重和忽視了一個細節:
1、注重遷移
課一開始教師運用了學生運動會的情景讓學生猜數,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基礎自然而然的猜出整百和整千數,老師只用一句話很自然地把學生認識的數從千以內遷移到了萬以內;然后用千數圖擺比一千大的數、再擺九千、再加上一個千數圖就遷移到了一萬;通過用不同的方法擺出9636,并用遷移的方法來讀寫這個數。
2、注重操作
可以這么說整節課上教師所呈示的'數,絕大部分是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得到的。有用千數圖操作的,有用學具操作的,也有用卡片操作的;有學生隨意操作的,也有按要求操作;有學生獨立操作,也有小組合作操作;有動手直觀操作,也有用眼睛進行表象操作等等。
3、注重表象
這節課中有一個教學環節設計得比較好,那就是教師出示了3、1、0、0、7五張卡片后,要求學生選擇其中的四張卡片擺四位數,不是用手來擺,而是用眼睛看著,在腦子里想著擺數,這就是一個表象操作的過程。因為從小學生的認知規律來看,在從具體直觀的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過程中,必定要經過在腦子里把圖和式或把圖和數聯系起來的表象思維過程,即從具象到表象再到抽象的思維過程。這一教學環節不但解決了用數字卡片表示四位數,更主要地教師利用過這一教學環節解決了有0的數的讀寫法。
4、注重數的組成
這節課上不管是萬以內數的認識與表達還是大數的讀寫,教師都非常注重數的組成。在用千數圖擺出比一千大的數的交流過程中讓學生說出有幾個千組成的;我是可愛的點點九千是怎么組成的?我是可愛的點點并反復地問或讓學生同桌互說我是可愛的點點幾個一千是一萬?我是可愛的點點
數的認識評課稿 模板2
閱讀小貼士:本模板共計960個字,預計閱讀時長3分鐘,有111位用戶喜歡。
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一《負數的認識》評課稿范文
本節課的內容是六年級新增的知識,教學的重點是要求學生把生活中一些常見的負數,會用負數進行簡單的表示。從整堂課來看,教師的導入、活動交流、新課的完成條理清楚。以學生為本,以問題為線索,以啟發誘導為主,以拓展為目標,通過課前調查,積累,使課堂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
本節課的特點,我認為有以下幾個特點:
1、以啟發誘導為主,較好突出了數學課教學的特點,讓學生積極主動探索、解決數學問題。教學開始教師通過啟發誘導,導出要學習掌握的知識隨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我是可愛的點點負數我是可愛的點點我是可愛的點點生活中的應用我是可愛的點點,我是可愛的點點表示什么我是可愛的點點,我是可愛的點點產生于歷史與分類我是可愛的點點,圍繞這些知識,課堂教學逐個突破。
①首先使學生理解正負數的意義和作用,通過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來認識和理解正負數這兩種相反意義的量,比只是單純乏味空洞說教更有效,讓學生從自己的口中表述出來的正負數,使學生感覺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很貼近,如存折上我是可愛的點點存入500元記+500,取出1000元記-1000;有關氣溫如室外與室內+5℃和-2℃。
②讓學生匯報自己課前的調查結果及調查方法,這一環節為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進行教學交流提供較大的空間,使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表自己的想法。糧食的.增加記正,減產記為負,增加500記+500;減少200記-200
以上教學體現為學生為主體,變教師我是可愛的點點講我是可愛的點點為我是可愛的點點引我是可愛的點點變現實聽為主動探索,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③教學行為上,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注重經歷,存折上存入與取出,就是正負數的區別的很好例子是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實例,調查表述正負數,讓學生從本質上區別了正負數的意義,可以說切實有扎實而有實效。提供表述,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得到鍛煉,讓學生大有表現機會。
通過聽課,我的感受是:
①是通過教師的有序誘導學生的積極參與,體驗合作,討論交流,培養學生創新的個性和科學的思維方式。
②只有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始終面對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收獲,都得到成功的體驗,才能充分體現新課標的理念。
總之,本節課的教學,教師引導自然情境設計合理,師生互動積極,使學生的主體得到充分體現,教學目標準確重難點突破,是一堂教學效果很好的課。
數的認識評課稿 模板3
閱讀小貼士:本模板共計838個字,預計閱讀時長3分鐘,有285位用戶喜歡。
小學數學《億以內數的認識》評課稿
億以內數的認識是學生在認識了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對大數的認識和學習,怎樣根據學生已有的認識基礎和認知規律,并結合我是可愛的點點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我是可愛的點點的教學理念設計教學,是這節課的著重研究的內容。教學中,呂波老師扎實的教學功底、自然親切的.教態、清晰的教學流程與層次、有效的教學策略均令參與教研的老師們印象深刻,特別總結幾處亮點,與大家交流:
1、 注重創設貼近生活的情境,進一步建立數感。
大數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但對于四年級的孩子來說既熟悉又相當的陌生,他們最缺乏的是對大數的感性認識。為了讓孩子們感受日常生活與大數的聯系,導入部分引用孩子們生活中豐富的大數實例,這樣的導入貼近生活又直奔課題,簡潔又富有實效,一開始就把孩子們的眼球牢牢地吸引住,同時讓孩子們切實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樹立學好數學知識的信心與決心。課尾階段,呂老師又列舉了寧波各縣、市、區的人口分布情況,特別是用線段圖的方法,通過數形結合和孩子們的猜一猜、估一估的活動,進一步建立數感。通過感受一億有多大,進一步使孩子們感受大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2、 注重調動學生已有知識經驗,促進知識遷移。
學生在前面所學的 100 以內的數的認識, 1000 以內的數的認識, 10000 以內的數的認識,以及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的關系等知識和經驗,都可以在本課的學習中發揮積極的遷移作用,呂老師充分利用了這些有利條件進行教學。譬如,引導孩子讀數時先讀后四位再讀前四位;從記數器讀數到數位順序表引入等等策略都激活了學生的相關知識基礎促進知識的遷移。
3、 注重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與能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中,借助記數器探究十進制計數法,進而自然地引出數位順序表;通過倒著數、順著數,一萬一萬地數、十萬十萬地數、百萬百萬地數……,按自己喜歡的方式數把數位、計數單位、數級、進率等重要概念掌握、理解得十分清晰、透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體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數的認識評課稿 模板4
閱讀小貼士:本模板共計1190個字,預計閱讀時長3分鐘,有164位用戶喜歡。
《數的認識整理與復習》評課稿
魏老師 這次帶來的課是《數的認識整理與復習》,復習整理課公認是難上的課型,尤其是借班(還是外省)上課。這節課最關鍵還是難在數的集合上,交叉、并列、包含三種集合關系都有,教材上出現的分類方法如右圖。
從教材上提供的分類上,不難發現沒有小數。小數哪里去了?該放在什么位置? 魏老師 給出了兩種分類方法。
第一種第二種
在第二種分法中,小數律屬于分數范疇,魏老師在課堂上說我是可愛的點點小數在分數中我是可愛的點點。但,第一種分法明顯是分數與小數的并列關系。兩種分法是否已經自相矛盾?那,小數是在分數中嗎?我們不妨回憶小學教材對于小數的定義是:像這樣,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叫小數。也有老師認為:小數是表示分數的另一種形式 。那中學教材又是怎么分類呢?我查閱了中學教材,是這樣分類的:
毋庸置疑這種分法的科學性,我們知道在數軸上,數與點是一一對應的,不難理解 2=2.0 表示的同一個點,整數和分數都可以改寫成相應的小數形式。這種分類方法是以有理數、無理數為標準,換而言之是考慮到這個數是否存在代數表達式。比如π就是無理數、 e 是無理數、根號下 非平方數 是無理數……回到課堂:第一種分法的.分類標準是在數軸上以我是可愛的點點 0 我是可愛的點點為界,右邊是正數、左邊是負數,完全正確,但小數放在和整數、分數并列的位置是不恰當的;第二種分法的分類標準是表示數的點在數軸上是否在整數點上,也是成立的,但小數放在分數下面 也 是不恰當的。
但,畢竟是小學生,如果要說明清楚小數在整個分類中的位置是困難的,我想是否可以找個折中的辦法處理,先規避小數呢?設計如下教學:
一、讀一讀,寫一寫
討論以下問題:
1. 數的類型。
2. 基數與序數的區別。
3. 計數單位。
4, 小數與分數的互化。
5. 數的比較大小。
6. 如何把這些數表示在數軸上。
7.我是可愛的點點0我是可愛的點點能表示什么。
板書:整數、正整數、負整數、 0 、正數、負數、分數、正分數、負分數、自然數。
設計意圖
規避小數,百分數,簡化數的集合。
通過材料回憶數的類型,相互之間的關系。
通過觀察我是可愛的點點2我是可愛的點點 表示的意義,理解計數單位(分數單位)。
對比我是可愛的點點 0 我是可愛的點點的意義:什么也沒有用 0 表示、表示分界點、表示溫度、表示占位、表示精確度……
通過數軸上描出點的位置,明確數與點的一一對應關系。
例舉正數和負數是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七分之二化成無限循環小數 ,1 = 1.0 等感受整數,分數與小數的關系。
二、數的集合
學生整理板書上數的集合,說明理由。(整理后小組討論)
出示數的集合 (右圖 )。
π放在什么位置?
引出無限不循環小數。
設計意圖
1. 由數軸引出數的分類方法,明確標準不同分類方式也不同。
2. 討論小數的位置。
3。出示中學教材數的集合, 感受小數的地位。
三、應用
設計意圖
通過三組題目的練習,進一步明確數的分類、數與數軸點的一一對應關系、實際生活、生產中選擇合適的數。
數的認識評課稿 模板5
閱讀小貼士:本模板共計422個字,預計閱讀時長2分鐘,有112位用戶喜歡。
一年級《數的認識》評課稿
今天,聽了一節一年級數學課《數的認識》,本節課充分地體現了教師的新課程理念,這是一節很成功的課
我通過聽課,了解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是:通過填寫數目表,使學生了解100以內數的排列順序,為以后的學習較大的`數做好充分的準備。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李老師能夠圍繞這一節課的教學目的,能夠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進行指導教學。首先讓學生復習數位,數的讀法,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了鋪墊,做到了以舊引新,銜接自然合理。在新授中,讓學生整體感知,思考表中數的排列有那些特點?學生圍繞這一問題進行自學、查找、小組討論,因此,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的興趣。
在反饋練習中,學生不僅能夠根據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而且對所學知識進行了鞏固,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總之,本節課的執教者在這節課教學中,能夠充分體現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的原則進行教學,符合新課改的教學理念。
數的認識評課稿 模板6
閱讀小貼士:本模板共計1499個字,預計閱讀時長4分鐘,有243位用戶喜歡。
數的認識是小學階段最基礎的知識之一,千以內數的認識是學生在學習了百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的,是進一步學習萬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會數正確千以內的數,認識計數單位千,理解計數單位個、十、百、千之間的進率關系,助計數器認、讀、寫千以內的數,了解數的組成。整節課上李老師的安排很緊湊,上得很扎實,學生也配合的非常融洽。
我認為李老師的這節課有以下幾方面的優點。
一、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識規律處理教材
雖然教材上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安排了2課時,但是我是可愛的點點千、萬我是可愛的點點這兩個新的計數單位是連在一起呈現的,有許多老師在第一課時會安排先認識這兩個計數單位第二課時再來進行各種練習。這樣的話學生接受起來就比較辛苦,不能很好的形成對大數的感性認識。而章老師安排認識先我是可愛的點點千我是可愛的點點,再認識我是可愛的點點萬我是可愛的點點,讓學生學得更輕松,更扎實。改造、重組后的學習材料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二、精心設計的課件體現數形結合的思想
用多媒體的直觀演示清晰地梳理數數過程。
課中李老師出示我是可愛的點點千字文我是可愛的點點,通過課件逐一出示:同桌數一數,有多少個字?然后追問是怎樣數的?要求每位學生能通過動口、觀察等活動來勾起對10個一是10、10個十是100的舊知的回憶,這樣既復習了舊知,又喚起對新知學習的欲望,
我是可愛的點點1個百、2個百、3個百……我是可愛的點點的數數過程是正確把握和理解1000這個數的含義的關鍵。而一層層100個小方塊的慢慢地組合成了一個大的正方體,讓學生對1千這個數是怎么得到的進行了一次清晰地梳理,滲透了十進制數之間的進率,重點的落實到位。
三、巧妙的練習設計,重視生成資源
如從497往后數十個數,并從這十個數中選一個進行研究這個設計既解決了本課難點會讀拐彎處的數,又給了學生自主選擇練習內容的權力,激發了學習的積極性,同時練習了在圖上圈數以及在計數器上撥數的技能。
四、重視學生的估算意識和估算方法的指導
李老師通過估計文章的字數和一千顆黃豆杯里有多高的實物操作,在指導估算方法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估計能力,幫助學生理解大數的含義,讓學生體驗了認識大數的必要性,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聽完這節課,我還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學生的主動性體現不夠,對學生不夠放手
在電腦屏幕上觀看千的組成并沒有讓學生真正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如果以這一環節之后安排一個實踐操作,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生興趣。
又如在撥計數器時能否讓每個學生都動起手來,這節課上計數器的實物只有李老師手上的教具,這個環節都是一個學生撥別的學生看,個別不看的學生老師也注意不到。我認為學生學具袋里的小計數器不妨拿出來讓學生都撥一撥,讓學生動手操作親身體驗我是可愛的點點滿十進一我是可愛的點點,建立表象。
在學生展示第一次圈數出錯時,不妨讓其他學生來辯析,來糾正,而不是老師直接演示正確的圈法。
二、利用對比強調數值制
反饋圈圖和撥數練習時,師問:我是可愛的點點從195一個一個地在計數器上撥數到204我是可愛的點點我是可愛的點點從995一個一個地在計數器上撥數到1000我是可愛的點點。學生的回答會更加明確數位的作用,更好的在學生頭腦中建立位值制的概念。讓這一環發揮更大的作用。
三、對時間的把握
有個別的地方的節奏比較拖沓,如播放出ppt第一頁雜亂的小正體后讓學生猜一猜具體有多少個時,學生應該能夠很快意識到是無法數清楚的,所以等待和猜測的時間就過多了。要是學生能說的時候,老師就不用代替了,學生回答的答案是正確的,老師就不用重復了,
綜上所述,這節課確實值得我學習,值得我思考,同時讓我在學習過程中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千以內數的認識》評課稿
數的認識評課稿 模板7
閱讀小貼士:本模板共計554個字,預計閱讀時長2分鐘,有202位用戶喜歡。
二年級數學《千以內數的認識》評課稿
聽了李老師《千以內數的認識》深有感觸。這節課,是本冊書第二單元千以內數的認識中的第一課時。學生已經學習過我是可愛的點點100以內數的認識我是可愛的點點,本學期將認數的范圍擴展到萬以內,而《千以內的認識》是從我是可愛的點點百我是可愛的點點跨入我是可愛的點點萬我是可愛的點點的一個重要的銜接點,也是學生接觸大數的一個敲門磚,讓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體驗數的產生和作用,為以后的學習培養可持續發展能力。總結了一下幾點:
1、學生基本掌握千以內數的認識和表示
讓學生從實物圖轉化成點圖,在學生的大腦中已潛移默化地形成數的.表象,從整百圖慢慢增加到一千。從而對新學習的我是可愛的點點千我是可愛的點點更有立體感。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孩子們學會的知識也要能服務于日常生活。在生活中的運用是非常廣泛的,因此我有意識地加入了猜價格的環節,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感受到游戲的快樂。
2、不足之處:
(1)培養學生的數感沒有很好的體現出來,過于注重數的組成和表達。
(2)對學生起點定的太高。
(3)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認知層次的不同。
(4)練習過于注重數的組成
要調動孩子們的多種感官進行數的大小順序的比較來培養學生的數感。并給予學生充分的展示自己才智的時間與空間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練習要分層次按照不同學生的掌握成度來分層聯系。
數的認識評課稿 模板8
閱讀小貼士:本模板共計1333個字,預計閱讀時長4分鐘,有135位用戶喜歡。
北師大版五年下冊數學《百分數的認識》優秀評課稿
朱明老師與刁長美老師就《百分數的認識》開展了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本人全程參與了活動,現就兩節課作了一點思考。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中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學生在生活中經常見到百分數,通過在生活中的接觸,也對百分數有了自己的理解。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百分數,結合生活實例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學生從衣服、牛奶瓶、報紙、雜志、電視、網絡等上面收集了一些含有百分數的材料,如上學期期末考試我們班英語及格率是95.5%,是指及格人數占全班人數的95.5%,媽媽衣服商標上標有成分:羊毛65%,粘膠35%,是指羊毛占衣服總成分的65%,粘膠占衣服總成分的35%,火箭隊中鋒姚明在某賽季中一共打了25場比賽,命中率為 52.9%,是指投中的次數占投籃次數的52.9%學生體會到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處處有生活,培養了學生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情感。
兩位老師通過具體實例,始終將學生置身于所創設出的各種情境中,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數的意義,并能逐步地進行抽象、概括。如:引課時創設了學生身邊的做題比賽,在問題沖突中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從比較結果的方便出發,把這些分數改寫成分母是100的分數,要求學生說說幾位學生做題正確率的`含義,然后引導學生進行綜合 ,使學生明確:這里的正確率表示的是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接著讓學生說出衣服和果汁中的含量,并要求學生說一說這里表示誰是誰的百分之幾,抽象出果汁的含量是總量的百分之幾,進一步認識這也是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抽象并使學生明確百分數的意義。這樣,一方面可以使學生由具體到抽象,逐步理解和掌握百分數的意義,為后面的百分數的計算打好基礎,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逐步認識綜合、抽象和概括等思維方法。
刁老師還故意創設百分數的情境,如在比一比誰寫得快的練習中,既鞏固了百分數的寫法,又加深理解了百分數的意義。本來是書寫百分數,卻在自然而然中又讓學生利用剛學的百分數的意義來說出自己書寫的正確率,更重要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很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在思維方面,教師引導學生正向思維和逆向思維同時進行,先讓學生說出自己寫了幾個?完成了任務的百分之幾,進而一轉,讓學生說出自己寫的占總數的百分之幾,再讓別的同學猜猜他寫了幾個,可謂是一舉兩得。
刁長美老師教學語言簡練,對于學生的發言能夠給與及時、恰當的評價, 較好地調控課堂氛圍,給學生創設了輕松的學習氛圍。
練習,是數學教學的重要一環,它既是促進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又是使學生形成技能技巧的基礎。在朱明老師安排的練習中,充分體現了練習的目的性、典型性、層次性、多樣性、實在性、針對性和趣味性。特別是光頭強挨揍環節是針對本課時的教學難點設計的。
朱明老師在最后安排了一些成語讓孩子說出百分之幾,然后教師總結:關于百分數的知識要想在短短的一節課內學完的可能性幾乎是百分之零,知不足,方能進步,老師相信我們百分之百的相信自己,百分之百的付出努力,就會百分之百的收獲成功。這樣的總結語言給學生意猶未盡的感覺,激勵學生挑戰百分數這一數學難點,在今后的學習中不斷探索,挑戰自我。
數的認識評課稿 模板9
閱讀小貼士:本模板共計769個字,預計閱讀時長2分鐘,有226位用戶喜歡。
劉老師執教的《負數的認識》是小學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課時,負數的知識在我們的生活中廣泛應用,這節課的學習,進一步讓學生體會負數的含義。課本中舉了很多生活的例子,讓學生結合具體數據說說它們的含義,進一步體會正負數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聽了這節課,我感受深刻,收益匪淺,老師在上課之前備課是很充分和全面的。體現了老師扎實的教學功底,藝術性的教學方法和處理教材的能力,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和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觀。
1.吃透教材,數學源于生活。
在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對認識負數教學要求的定位是:初步了解。從整節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更多的是我是可愛的點點具體情境中的數——解釋數的意義我是可愛的點點這樣的過程。重點是幫助學生認識負數與正數表示相反的意義。老師讓學生把收集的負數,在組里交流,匯報展示,舉例生活中的負數,讓學生在豐富的顯示情境中體會負數的意義。
2.給學生提供自主參與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以學生發展為本開展課堂有效教學。
現代教育的一個非常重要理念是以學生發展為本,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主體意識的形式和主體參與能力的培養。要實現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應該注意讓學生自行獲得數學知識的方法,學習主動參與數學實踐的能力,獲得終生受用的數學創造能力。如:屆時課題后,老師都是緊緊地環繞著學生為主體地位,老師只是在旁邊引導點評,放手讓學生大膽地去完成。充分體現了學生為本的有效教學。
3.設合理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點,開展協作,探究式課堂學習,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交流,學會分享信息,培養樂于合作的團隊精神。
4.有和諧的學習氛圍,學生的學習是輕松愉快的。
老師的言語舉止恰到好處,面對學生微笑,語氣溫和,這樣不僅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更能增加學生的信心,從而達到這節課,老師所要達到的教學目的和教學效果。
《負數的認識》評課稿
數的認識評課稿 模板10
閱讀小貼士:本模板共計565個字,預計閱讀時長2分鐘,有235位用戶喜歡。
一、 亮點
1.重點突出,突破難點。在教學中,宋老師僅僅圍繞1000以內數的順序,首先按照一個一個地數,突出10個一是十;然后按照十個十個地數,突出10個十是一百;最后按照一百一百地數,10個一百是一千。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數,特別是拐彎數數的時候,讓學生借助計數器理解滿十進一的計數原則,能夠做到重點突出,突破難點,學生學習效果非常好。
2.注重課堂教學的調控。在教學中,老師及時對課堂突發的狀況進行調控。二年級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師能夠隨時關注學生聽講的狀態,通過課堂教學常規的訓練,教師的激勵性評價,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迅速回歸聽講。
二、建議
1.1000以內數的順序,教師不僅要通過動態的課件,讓學生感受到一個一個地數就是從個位一個一個地撥珠數數,一十一十地數就是從十位撥珠,一百一百地數就是從百位撥珠,當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還要注意結合計數器,讓學生感受到整數的計數規則我是可愛的點點滿十進一我是可愛的點點。
2.課堂的導入還有待探討。學生只是憑借生活中的經驗感知,還是遠遠不夠的。二年級的學生年齡小,需要借助直觀的情境,直觀地材料進行估算,培養學生的數感。教師直接讓學生猜二年級的學生人數,再通過二年級的人數推理全校小學部的人數,以至于初中人數和高中的人數,這樣比較抽象,不利于學生對大數的感知。因此,對于課堂的引入還有待思考和探討。
數的認識評課稿 模板11
閱讀小貼士:本模板共計984個字,預計閱讀時長3分鐘,有207位用戶喜歡。
一年級數學《100以內數的認識》評課稿
聽了施老師的我是可愛的點點100以內數的認識我是可愛的點點,感覺這堂課主要特色是將激發學生興趣與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貫穿于教學活動中。本節課重視數數和數的組成教學,加強對學生數感的培養,使學生對100以內的數從整體上有比較深的認識。這節課主要有以下的幾個特點:
一、教學引入巧妙、精彩。課一開始,施設計了讓學生報數,學生一下子就進入了上課的角色,每個學生都參與積極的站起來報數,自然引入本節課的教學。在學生報數中中,知道有26位學生,施老師問:26比我們以前學過的20大還是小?調動了學生的生活經歷,讓學生感受到比20大的數在生活中處處可見,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二、數數,培養學生的數感。施老師通過讓學生觀察小羊數小羊的活動使數的認識由20以內擴展到100以內,施老師在這節課中加強了學生的觀察,讓學生在我是可愛的點點用我是可愛的點點數學中掌握這些概念,比如為了讓學生數出數量是100的玉米粒,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充分操作,用他們自己理解的方法數出數量是100的物體。明確100的基數含義,同時讓學生在數物品的過程中對計數單位我是可愛的點點一我是可愛的點點、我是可愛的點點十我是可愛的點點和我是可愛的點點百我是可愛的點點有一個感性認識。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估數意識。在數數的過程中老師們都注意滲透了估計、猜測,讓他們了解體會在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數,吳老師讓學生猜一猜一把小棒有多少根、在后面也出現了小羊有幾只,通過這些練習從而培養學生了估計意識。
四、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本節課老師圍繞著教學目標設計了形式多樣層次不同的活動,使學生從自始自終處于活動之中,學習的積極性很高,進行數的組成教學,并進一步通過百羊圖的數數使學生知道10個十是一百。然后通過學生自己擺小棒來鞏固數的組成,引導學生數數的多樣化,比如,從21往后1個1個的數,40以后2個2個的數,25以后5個5個的`數,10個10個的數等等,從而開發學生的想象能力,并突破數數的難度。整體教學以數數為主線,把數的組成教學估計數的培養巧妙的穿插,使整節課給人感覺是既重點突出又豐富多彩。
建議:
1.教師對學生的放手不夠,如教師在出示兩群羊的圖片后,直接提問學生你看到了什么,學生會從不同的角度說出來,教師不用過多提示。
2.學生在5個5個數數時和數出69、89、39這些數后面的數時,有些同學不能順利的數出來,教師應在在此做適當的點撥,幫助學生數出拐角處的數。
數的認識評課稿 模板12
閱讀小貼士:本模板共計1368個字,預計閱讀時長4分鐘,有249位用戶喜歡。
《倒數的認識》評課稿范文
《倒數的認識》這節課張老師思路清晰,語言簡潔,學生學習效率比較高,總體來說是比較成功的一節課。
首先以推火車形式進行計算,讓學生觀察特點引出課題,然后有學生看到課題倒數的認識說一說會學習什么內容,帶著所說問題并出示教師提出的問題,讓學生閱讀課本自學,通過自我探索初步理解什么是倒數,怎樣判斷兩個數互為倒數,以及怎樣求一個數的倒數。六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已經發展,這三個問題不僅體現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同時也符合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對學生來說并不困難。學生學習數學有兩種體驗,一種是成功體驗,另一種是生活體驗,在開始就收獲成功的體驗學生就會有興趣,就有沖動感,可以說是一個好的開端。
自學了以后反饋交流,將自己的理解進行講述,是一個概念整合的過程,同時聽取其他同學的理解,不斷地修正自己的理解,所以倒數的概念不是老師出示的,是學生自己總結出來的,在總結的過程中通過老師的引導著重體現概念中的關鍵詞語。
知識的學習以學生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討論為主要形式。教師充分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意見,表達自己對概念的認識,從意義到求倒數的方法都是由學生來嘗試、探索,效果非常好。
板書概念后張老師讓學生自己列舉例子比教師出示習題效果要好很多。學生舉例是伴隨有思考的過程,力求舉出符合概念的例子。如果是教師出示那是一個接受和驗證的過程,對思維的訓練會少很多。
本節課出示了很多練習,在難度上有循序漸進。從分數到帶分數再到小數的倒數。從一步遞增到兩步再到三步四步。在充分理解概念的基礎上,學生很快就掌握了任何數都先轉換成分數再求倒數。
再說一些不足的地方:
1、導入部分似乎有點多余,和本節課的關系不是很大。
2、在判斷題我是可愛的點點假分數的倒數都是真分數我是可愛的點點開始的時候學生判斷這道題目是錯誤的,但是老師再問了一個問題就把學生搞糊涂了。后來由于時間關系這道題目沒有講清楚就過去了。最后一道拓展題,由于時間的關系也是匆匆的結束了。所以本節課的練習比較多可以去掉幾道題目。
3、值得注意的是老師在學生討論過程中去巡視會發現,發言的機會往往被好生搶去,個別學困生在探究過程中,發言機會較少。在探究過程中要更好地發揮好生的作用:培養好生不僅自己會學,還要幫助身邊的同學,讓每個同學在有限的時間里,都有所提高。
4、過渡語欠缺
聽課的過程中有一種不解渴的感覺,問題出在哪了呢?細細品來,就不難發現,是忽視了各環節教學中過渡語的設計,本應很好的'一堂課,卻沒有收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忽視了對課堂教學過渡語的設計,課堂教學環節就顯得不連貫了,雖然功底扎實,但因為不善于運用教學過渡語,使本應很好的一堂課教學效率不是很高。出現上述問題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教師沒有重視教學過渡語的設計和運用,沒有認識到教學過渡語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課堂教學過渡語的功能:不僅使整個課堂上下貫通,結構緊密,渾然為一體,以整體形象感知學生。可以提醒學生下環節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可以引起學生注意,提高學生注意力:如運用質疑和設問方式過渡可以激發思維,讓學生開動腦筋思考問題,為學生主動學習獲取知識起一些引導作用。
課堂教學中,如果用得巧、用得妙的教學過渡語,將會給課堂教學增添美感。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印象更深,課堂教學效益將會得到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學特色得到充分展現,使學生在美的熏陶中獲取到知識。
數的認識評課稿 模板13
閱讀小貼士:本模板共計1308個字,預計閱讀時長4分鐘,有271位用戶喜歡。
小學數學教材《小數的認識》評課稿范文
小數的認識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和初步認識了分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學習小數的起始階段,是對數的認識的再一次擴展。本節課主要有以下優點:
1、層次清楚,這節課黃老師先讓學生讀小數,再讓學生寫出小數,最后教學小數的意義,一環緊扣一環,清楚明了。
2、本節課黃老師把重點放在理解小數的意義,它對于學生來說比較抽象,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學中徐老師主要借助了米尺,讓學生用手指一指,說一說完整的一句話,比如:1分米=110米寫成小數0.1米。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初步理解一位小數和兩位小數表示的意義,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知識,認識一位和兩位小數.
分數的初步認識是認識小數基礎,理解小數和分數間的關系是本節課的關鍵。在上冊,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在這里通過1分米是110米也就是0.1米,1厘米是1100米也就是0.01米。幫助學生建立起新舊知識的聯系,使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小數的意義。
4、教師個人素質高,基本功扎實。教師思路清晰,語言簡煉,準確,評價及時,具有激勵性,面帶微笑,非常具有親和力。
下面,對這節課提一點小小的建議:
1、本課容量較大,內容較多,整體感覺整節課較趕。我們認為本節課應把學習目標放在學生學習小數的讀法、寫法和數的組成上,而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應放在第二課時。
2、教材上一些重要的知識點沒有介紹清楚,如:小數的組成、小數的讀法和寫法以及分數改寫成的小數的意義等。
3、在總結一位小數、兩位小數與分數的關系時,其實這里也是本課理解小數意義的關鍵,在這里老師提出問題后,讓學生討論討論再回答,效果會更好。或者,老師改變一下提問的方法。當時,徐老師是這樣問的:你發現分母是10的分數可以寫成幾位小數,分母是100的分數可以寫成幾位小數。我們組的老師認為改成我是可愛的點點你發現一位小數表示幾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幾分之幾我是可愛的點點,這樣就會降低一點問題的難度,學生回答效果也會更好。
4、教師教學中能做到有我是可愛的點點扶我是可愛的點點有我是可愛的點點放我是可愛的點點,但教師我是可愛的點點扶我是可愛的點點的過多,我是可愛的點點放我是可愛的點點的不夠大膽,應大膽引導學生自主學,主動探究在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建構新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師只觀注學生的悟感體驗,過程與方法的點播即可。
5、練習中可引導學生大膽質疑。可激發處,教師應充分預設,有利引導,大膽質疑,如:0.0029應怎樣讀呢?對本節內容可進行拓展延伸。
昨天,聽了我校課題組侯玲老師的農遠課題研究實驗課《認識小數》,收獲很大,侯玲老師使用的是模式三的教學資源,我覺得侯玲老師的這節課上的很成功,優點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1、教師課前準備充分,課件制作符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并且操作熟練;
2、教學設計合理,教學環節完整,安排緊湊,教學重點突出;
3、教學塌實,重視學生的知識獲取過程,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課堂上老師每提出一個問題,總讓學生弄清為什么?學生每得出一個結論,教師總是讓學生說明理由;
4、有效的利用農遠資源。
不足之處:
1、整節課,課堂氣氛有些沉悶,教師缺乏激情;
2、課堂上老師安排了一次學生小組討論,學生的討論不夠充分,教師要求不明確,指導不夠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