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火舞私秘?奶头大屁股小说,永久免费看啪啪网址入口,国产在线精品无码av不卡顿,国产精品毛片在线完整版,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妇女迅雷,色综合久久久无码网中文,日韩新无码精品毛片,强睡邻居人妻中文字幕
      當前位置:1566范文網 > 工作總結 > 小學總結

      小學數學的知識總結(15篇范文)

      發布時間:2024-11-14 查看人數:32

      小學數學的知識總結

      第1篇 小學數學的知識總結

      關于小學數學的知識總結

      1.加法交換律:兩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2.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三個數相加,和不變。

      3.乘法交換律:兩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4.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三個數相乘,它們的積不變。

      5.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可以把兩個加數分別同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結果不變。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質:在除法里,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嗤谋稊担滩蛔?。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7.等式:等號左邊的數值與等號右邊的數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質:等式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個未知數,并且未知數的次 數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學會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計算。即例出代有的算式并計算。

      10.分數: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分的數,叫做分數。

      11.分數的加減法則: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只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異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后再加減。

      12.分數大小的比較:同分母的分數相比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異分母的分數相比較,先通分然后再比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14.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為分母。

      15.分數除以整數(0除外),等于分數乘以這個整數的倒數。

      16.真分數: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

      17.假分數: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于或等于1.

      18.帶分數:把假分數寫成整數和真分數的形式,叫做帶分數。

      19.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20.一個數除以分數,等于這個數乘以分數的倒數。

      21.甲數除以乙數(0除外),等于甲數乘以乙數的倒數。

      第2篇 小學數學知識點總結-人教版三年級上冊

      導語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數學大綱(試用)指出:“要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學用的教育,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教育,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這就是說,小學數學,不只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發展智力,還要體現社會主義教育性質,體現素質教育的目的。所以學好數學,勢在必行。以下是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學習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長度概念,會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

      2.較透徹地理解萬以內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兩位數連續進位的加法題;

      3.初步認識四邊形,了解四邊形的特點,并能根據四邊形的特點對四邊形進行分類;

      4.知道有余數除法的含義,體會有余數出發的實際背景;

      5.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時間的簡單計算;初步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6.掌握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會進行相應的口算;知道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數的簡便算法;

      7.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

      8.理解一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法。

      二、學習難點:

      1.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秒,知道1分=60秒,會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2.知道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來自生活中;

      3.根據四邊形的特點對四邊形進行分類;

      4.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

      5.認識長度單位毫米,會用毫米度量物體長度。

      三、知識點概括總結:

      1.毫米:毫米是長度單位和降雨量單位,英文縮寫mm。

      1毫米=0.1厘米=0.01分米=0.001米=0.000001千米

      2.厘米:是一個長度計量單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長度單位,符號為cm.,1厘米=1/100米。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3.分米:是長度的公制單位之一,1分米相當于1米的十分之一。

      0.0001千米(km)=1分米

      0.1米(m)=1分米

      10厘米(cm)=1分米

      100毫米(mm)=1分米

      4.千米:千米又稱公里,是長度單位,通常用于衡量兩地之間的距離。是一個國際標準長度計量單位,符號km。

      1千米(公里)=1,000米(公尺)=100,000厘米(公分)=1,000,000毫米(公厘)

      5.噸:質量單位,公制一噸等于1000公斤。

      6.加法:基本的四則運算之一,它是指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數、量合起來,變成一個數、量的計算。

      表達加法的符號為加號(+)。

      進行加法時以加號將各項連接起來,把和放在等號(=)之后,例:1、2和3之和是6,就寫成︰1+2+3=6.

      加法各部分名稱:“+”是加號,加號前面和后面的數是加數,“=”是等于號,等于號后面的數是和。

      例:100(加數)+(加號)300(加數)=(等于號)400(和)

      加法性質:(1)加法交換律:a+b=b+a

      (2)加法結合律:a+b+c=a+(b+c)

      7.減法:四則運算之一,將一個數或量從另一個數或量中減去的運算叫做減法。

      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叫做減法。

      減法的性質:減去一個數,等于加這個數的相反數。

      8.驗算:算題算好以后,再通過逆運算(如減法算題用加法,除法算題用乘法)演算一遍,檢驗以前運算的結果是否正確。

      驗算的作用:驗算能夠有效地檢查出計算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但對解題思維上的錯誤無太大用處,通過驗算(用結果來推導條件)所得的數據與原數據比較來建議運算是否正確。

      9.四邊形:由不在同一直線上四條線段依次首尾相接圍成的封閉的立體圖形叫四邊形。由凸四邊形和凹四邊形組成。

      10.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11.周長:環繞有限面積的區域邊緣的長度積分,叫做周長,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圖形的周長。周長的長度因此亦相等于圖形所有邊的和。

      12.估計:根據情況,對事物的性質、數量、變化等做大概的推斷。

      13.余數:在整數的除法中,只有能整除與不能整除兩種情況。當不能整除時,就產生余數,取余數運算:1.指整數除法中被除數未被除盡部分。

      例:27除以6,商數為4,余數為3.

      余數的性質:余數有如下一些重要性質(a,b,c均為自然數):

      (1)余數小于除數;

      (2)被除數=除數×商+余數。

      除數=(被除數-余數)÷商;

      商=(被除數-余數)÷除數;

      余數=被除數-除數×商。

      14.秒:時間單位時間單位秒(second)是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符號是s。

      15.分:時間單位,等于1/60小時,或60秒。

      16.乘法:將相同的數加法起來的快捷方式。其運算結果稱為積。

      乘法算式中各數的名稱:“×”是乘號,乘號前面和后面的數叫做因數,“=”是等于號,等于號后面的數叫做積。

      例:10(因數)×(乘號)200(因數)=(等于號)2000(積)

      17.分數: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分數。表示這樣的一份的數叫分數單位。

      分子在上分母在下,也可以把它當做除法來看,用分子除以分母,相反乘法也可以改為用分數表示。

      18.分數線、分子、分母:分數中間的一條橫線叫做分數線,分數線上面的數叫做分子,分數線下面的數叫做分母。讀作幾分之幾。

      分數可以表述成一個除法算式:如二分之一等于1除以2,其中,1分子等于被除數,分數線等于除號,2分母等于除數,而0.5分數值則等于商。

      19.分數由來:分數在我們中國很早就有了,最初分數的表現形式跟現在不一樣。后來,印度出現了和我國相似的分數表示法。再往后,阿拉伯人發明了分數線,分數的表示法就成為現在這樣了。

      200多年前,瑞士數學家歐拉,在《通用算術》一書中說,要想把7米長的一根繩子分成三等份是不可能的,因為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數來表示它。如果我們把它分成三等份,每份是7/3米,像7/3就是一種新的數,我們把它叫做分數。

      第3篇 小學二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之數與代數

      小學二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之數與代數

      為了能幫助廣大小學生朋友們提高數學成績和數學思維能力,小編為各位同學總結歸納了小學二年級數學知識點,希望能對各位同學有所幫助。更多學習材料盡在。

      小學二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數與代數

      認識計數單位“百”和“千”,知道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

      掌握萬以內的數位順序,會讀、寫萬以內的數。

      知道萬以內數的組成。

      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能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

      理解并認識萬以內的.近似數。

      會口算百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會口算整百、整千數加、減法。

      會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能結合實際進行估算。

      知道除法的含義和除法各部分名稱以及乘法與除法的關系。

      熟練進行用乘法口訣求商。

      會從生活中發現和提出數學問題,能用所學知識(兩步計算)加以解決。

      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使用小括號。

      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

      有發現和欣賞數學美、運用數學去創造美的意識。

      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建立質量觀念,培養學生估算物體質量的意識。

      今天就和大家就分享到這,祝各位同學學習愉快!

      第4篇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總結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總結

      一、十位加、減十位,個位加、減個位。

      1. 不進位的`加法 20 + 30 = 50 67 + 2 = 69 68 + 30 = 98

      2. 不退位的減法 80 - 50 = 30 69 - 2 = 67 98 - 30 = 68

      二、進位加法(湊十法)

      1. 湊十歌:一湊九,二湊八,三湊七來四湊六,五五相湊就滿十。(注:湊十的兩個數互為補數)

      2. 20以內進位加:湊十法:8+72=15 十位加1,個位減補數(2+8=10,2是8的補數)

      3. 100以內進位加362+8=44 提煉方法:個位用弧線連上,十位加1,個位減補數。(方法和20以內一樣)

      三、退位減法

      1.20以內退位減: 破十法 :161-9=7 個位加補數

      2. 100以內退位減:361-9=27 提煉方法:個位用弧線連上,十位減1,個位加補數。

      第5篇 小學五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簡易方程

      1、(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也可以省略不寫。加號、減號除號以及數與數之間的乘號不能省略。

      2、a×a可以寫作a·a或a ,a 讀作a的平方。 2a表示a+a

      3、方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為方程。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4、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兩邊同時加、減、乘、除相同的數(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5、10個數量關系式:加法:和=加數+加數 一個加數=和-兩一個加數 減法:差=被減數-減數 被減數=差+減數 減數=被減數-差 乘法:積=因數×因數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除法:商=被除數÷除數 被除數=商×除數 除數=被除數÷商

      6、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

      7、方程的檢驗過程:方程左邊=……

      8、方程的解是一個數; =…… 解方程式一個計算過程。 =方程右邊 所以,x=…是方程的解。

      第6篇 小學二年級數學知識點的總結

      關于小學二年級數學知識點的總結

      為了能幫助廣大小學生朋友們提高數學成績和數學思維能力,小編為各位同學總結歸納了小學二年級數學知識點,希望能對各位同學有所幫助。更多學習材料盡在。

      小學二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圖形

      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知識點

      1.常用的長度單位:米、厘米。

      2.測量較短物體通常用厘米作單位,測量較長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

      3.測量時:把尺的“0”刻度對準物體的左端,再看紙條的右端對著幾,對著幾就是幾厘米。

      4. 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線段的特點:①線段是直的。②線段有兩個端點。③線段可以測量出長度,是有限的。

      6.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組成。

      7.角的`畫法:從一個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邊,就畫成一個角。

      用三角板可以畫出直角(課本40頁圖例)。畫角時應寫上角各部分的名稱。(課本44頁第7題以及給出頂點和一條邊,把角補充完整。)

      8.三角板上的3個角中,有1個是直角。正方形.長方形都有4個角,都是直角。

      9.要知道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10.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只和兩條邊張開的寬度有關。

      11.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銳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鈍角。(課本41頁做一做2.連一連)

      12.直角的標志,銳角.鈍角的標志。

      13.怎樣在一張不規則的紙中得到一個直角。

      第7篇 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總結

      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總結

      一、年月日:

      一三五七八十臘(12月),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11月)三十日;

      平年二月二十八,

      閏年二月把一加.

      二、100以內的質數口訣:

      2、3、5、7和11,

      13后面是17,

      19、23、29,(十九、二三、二十九)

      31、37、41,(三一、三七、四十一)

      43、47、53,(四三、四七、五十三)

      59、61、67,(五九、六一、六十七)

      71、73、79,(七一、七三、七十九)

      83、89、97. (八三、八九、九十七)

      三、多位數讀法歌:

      讀數要從高位起,哪位是幾就讀幾,

      每級末尾若有零,不必讀出記心里,

      其他數位連續零,只讀一個就可以,

      萬級末尾加讀萬,億級末尾加讀億.

      四、多位數寫法歌:

      寫數要從高位起,哪位是幾就寫幾,

      哪一位上沒單位,用0占位要牢記.

      五、多位數大小比較歌:

      位數不同比大小,位數多的大,位數少的小,

      位數相同比大小,高位比起就知道.

      六、運算順序歌:

      打竹板,響連天,各位同學聽我言,

      今天不把別的.表,單把四則運算聊一聊,

      混合試題要計算,明確順序是關鍵.

      同級運算最好辦,從左到右依次算,

      兩級運算都出現,先算乘除后加減.

      遇到括號怎么辦,小括號里算在先,

      中括號里后邊算,次序千萬不能亂,

      每算一步都檢查,又對又快喜心間.

      七、除的意義:

      看到除,

      圈一圈,

      除字前面是除數,

      除字后面被除數,

      位置交換別忘了.

      八、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

      我是0,本事大,

      除法運算顯神通.

      不夠商1我來補,

      有了空位我就坐.

      別人要想把我除,

      常勝將軍總是我.

      九、認識鐘表:

      跑的最快是秒針,個兒高高,身材好;

      跑的最慢是時針,個兒短短,身材胖;

      不高不矮是分針,勻速跑步作用大.

      十、量角:

      中心對頂點,

      0線對一邊,

      一邊讀刻度,

      內外要分辨.

      十一、計量單位間的換算:

      大化小,用乘好.

      小化大,除不差.

      十二、大月、小月的記憶:

      七前單月大,

      八后雙月大.

      十三、我是1厘米:

      1厘米,很淘氣,仔細找,才見你.

      指甲蓋1厘米,伸出手指比一比.

      長短和我差不多,大約就是一厘米.

      100個我是1米,我是米的小兄弟,

      物體長了別用我,要不一定累死你.

      十四、大于號、小于號的用法:

      大于號、小于號.

      開口朝著大數笑.

      第8篇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總結

      1.位置:所在或所占的地方。

      2.方向:指東,西,南,北等方位。

      3.除法: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叫做除法。

      若ab=c(b≠0),用積數c和因數b來求另一個因數a的運算就是除法,寫作c/b,讀作c除以b(或b除c)。

      其中,c叫做被除數,b叫做除數,運算的結果a叫做商。

      4.除法法則:除數是幾位,先看被除數的前幾位,前幾位不夠除,多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就寫在哪位上面,不夠商一,0占位。

      余數要比除數小,如果商是小數,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如果除數是小數,要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再計算。

      5.商不變性質: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一個非零自然數,商不變。

      6.除法的性質:一個數連續除以幾個數,等于這個數除以那幾個數的乘積,就是除法的性質。有時可以根據除法的性質來進行簡便運算。如:300÷25÷4=300÷(25×4)。

      7.被除數、除數、商的關系:被除數擴大(縮小)n倍,商也相應的擴大(縮小)n倍;除數擴大(縮小)n倍,商相應的縮小(擴大)n倍)。

      8.筆算除法:先按照整數除法的法則去除,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如果除到被除數的末尾仍有余數,就在余數后面添“0”,再繼續除。

      9.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法則:先移動除數的小數點,使它變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也向右移動幾位(位數不夠的補“0”),然后按照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法則進行計算。

      10.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同級運算從左往右依次運算;兩級運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11.第一級運算:加法和減法叫做第一級運算。

      12.第二級運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級運算。

      13.數據:數據也稱觀測值,是實驗、測量、觀察、調查等的結果,常以數量的形式給出。

      14.數據分析:數據分析是組織有目的地收集數據、分析數據,使之成為信息的過程。

      第9篇 最新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總結

      最新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總結

      1.位置:所在或所占的地方。

      2.方向:指東,西,南,北等方位。

      3.除法: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叫做除法。

      若ab=c(b0),用積數c和因數b來求另一個因數a的運算就是除法,寫作c/b,讀作c除以b(或b除c)。

      其中,c叫做被除數,b叫做除數,運算的結果a叫做商。

      4.除法法則:除數是幾位,先看被除數的.前幾位,前幾位不夠除,多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就寫在哪位上面,不夠商一,0占位。

      余數要比除數小,如果商是小數,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如果除數是小數,要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再計算。

      5.商不變性質: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一個非零自然數,商不變。

      6.除法的性質:一個數連續除以幾個數,等于這個數除以那幾個數的乘積,就是除法的性質。有時可以根據除法的性質來進行簡便運算。如:300254=300(254)。

      7.被除數、除數、商的關系:被除數擴大(縮小)n倍,商也相應的擴大(縮小)n倍;除數擴大(縮小)n倍,商相應的縮小(擴大)n倍)。

      8.筆算除法:先按照整數除法的法則去除,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如果除到被除數的末尾仍有余數,就在余數后面添0,再繼續除。

      9.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法則:先移動除數的小數點,使它變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也向右移動幾位(位數不夠的補0),然后按照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法則進行計算。

      10.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同級運算從左往右依次運算;兩級運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11.第一級運算:加法和減法叫做第一級運算。

      12.第二級運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級運算。

      13.數據:數據也稱觀測值,是實驗、測量、觀察、調查等的結果,常以數量的形式給出。

      14.數據分析:數據分析是組織有目的地收集數據、分析數據,使之成為信息的過程。

      第10篇 小學三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總結

      小學三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總結

      1.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他們的面積。

      2.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用統一的面積單位來測量。

      3.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

      4.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

      5.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6.邊長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7.邊長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10000平方米)。

      8.邊長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

      9.測量土地的面積時,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 公頃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0.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長 = 面積÷寬 寬 = 面積 ÷長

      11.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12.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寬 = 周長÷2-長 長 = 周長÷2-寬

      13.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14.正方形的邊長=周長÷4

      15.相鄰的兩個常用的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10。

      16.相鄰的兩個常用的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

      17.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公頃、平方千米這兩個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

      注:面積和周長是不能相比較的;分清楚什么時候填長度單位,什么時候填面積單位,填土地面積單位時,比較小的土地面積(如:公園、體育場館、超市、果園、廣場)等一般情況下填公頃;(城市的占地、國家的面積、江河湖海的面積)等一般情況下填平方千米。

      面積相等的兩個圖形,周長不一定相等。

      注 意:

      周長相等的兩個圖形,面積不一定相等。

      第11篇 六年級小學數學知識點歸納總結

      六年級小學數學知識點歸納總結

      1.分數乘法:分數的分子與分子相乘,分母與分母相乘,能約分的要先約分。

      2.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為零。

      3.分數乘法意義:分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一個數與分數相乘,可以看作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4.分數乘整數:數形結合、轉化化歸

      5.倒數:乘積是1的兩個數叫做互為倒數。

      6.分數的倒數:找一個分數的倒數,例如3/4,把3/4這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交換位置,把原來的分子做分母,原來的分母做分子,則是4/3,3/4是4/3的倒數,也可以說4/3是3/4的倒數。

      7.整數的.倒數:找一個整數的倒數,例如12,把12化成分數,即12/1,再把12/1這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交換位置,把原來的分子做分母,原來的分母做分子。則是1/12,12是1/12的倒數。

      8.小數的倒數:

      普通算法:找一個小數的倒數,例如0.25,把0.25化成分數,即1/4,再把1/4這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交換位置,把原來的分子做分母,原來的分母做分子。則是4/1

      9.用1計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這個數,例如0.25,1/0.25等于4,所以0.25的倒數4,因為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分數、整數也都使用這種規律。

      10.分數除法:分數除法是分數乘法的逆運算。

      11.分數除法計算法則:甲數除以乙數(0除外),等于甲數乘乙數的倒數。

      12.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

      13.分數除法應用題:先找單位1.單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對應分率用乘法,求單位1用除法。

      14.比和比例:比和比例一直是學數學容易弄混的幾大問題之一,其實它們之間的問題完全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比,等同于算式中等號左邊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種(如:a:b);比例,由至少兩個稱為比的式子由等號連接而成,且這兩個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以上就是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小學數學知識點,希望對小朋友們有所啟發!

      第12篇 六年級小學數學知識點總結

      六年級小學數學知識點總結

      1.分數乘法:分數的分子與分子相乘,分母與分母相乘,能約分的要先約分。

      2.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為零。

      3.分數乘法意義:分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一個數與分數相乘,可以看作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4.分數乘整數:數形結合、轉化化歸

      5.倒數:乘積是1的兩個數叫做互為倒數。

      6.分數的倒數:找一個分數的倒數,例如3/4,把3/4這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交換位置,把原來的分子做分母,原來的分母做分子,則是4/3,3/4是4/3的倒數,也可以說4/3是3/4的倒數。

      7.整數的倒數:找一個整數的倒數,例如12,把12化成分數,即12/1,再把12/1這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交換位置,把原來的分子做分母,原來的分母做分子。則是1/12,12是1/12的倒數。

      8.小數的倒數:

      普通算法:找一個小數的倒數,例如0.25,把0.25化成分數,即1/4,再把1/4這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交換位置,把原來的分子做分母,原來的分母做分子。則是4/1

      9.用1計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這個數,例如0.25,1/0.25等于4,所以0.25的倒數4,因為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分數、整數也都使用這種規律。

      10.分數除法:分數除法是分數乘法的逆運算。

      11.分數除法計算法則:甲數除以乙數(0除外),等于甲數乘乙數的倒數。

      12.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

      13.分數除法應用題:先找單位1.單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對應分率用乘法,求單位1用除法。

      14.比和比例:比和比例一直是學數學容易弄混的幾大問題之一,其實它們之間的問題完全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比,等同于算式中等號左邊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種(如:a:b);比例,由至少兩個稱為比的式子由等號連接而成,且這兩個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以上就是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小學數學知識點,希望對小朋友們有所啟發!

      第13篇 小學數學知識點總結

      小學數學知識點總結精選

      一、小學生數學法則知識歸類

      (1)筆算兩位數加法,要記三條 1、相同數位對齊; 2、從個位加起; 3、個位滿10向十位進1。

      (2)筆算兩位數減法,要記三條 1、相同數位對齊; 2、從個位減起; 3、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在個位加10再減。

      (3)混合運算計算法則 1、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運算; 2、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減;3、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4)四位數的讀法 1、從高位起按順序讀,千位上是幾讀幾千,百位上是幾讀幾百,依次類推; 2、中間有一個0或兩個0只讀一個零; 3、末位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

      (5)四位數寫法 1、從高位起,按照順序寫; 2、幾千就在千位上寫幾,幾百就在百位上寫幾,依次類推,中間或末尾哪一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在哪一位上寫0。

      (6)四位數減法也要注意三條 1、相同數位對齊; 2、從個位減起; 3、哪一位數不夠減,從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減。

      (7)一位數乘多位數乘法法則 1、從個位起,用一位數依次乘多位數中的每一位數; 2、哪一位上乘得的積滿幾十就向前進幾。

      (8)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法則 1、從被除數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數先試除被除數的前一位數,如果它比除數小再試除前兩位數;2、除數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寫在那一位上面;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

      (9)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法則 1、先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個位對齊; 2、再用兩位數的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十位對齊; 3、然后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10)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法則 1、從被除數高位起,先用除數試除被除數前兩位,如果它比除數小,

      2、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寫商;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

      (11)萬級數的讀法法則 1、先讀萬級,再讀個級; 2、萬級的數要按個級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 3、每級末位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它數位有一個0或連續幾個零都只讀一個零。

      (12)多位數的讀法法則 1、從高位起,一級一級往下讀; 2、讀億級或萬級時,要按照個級數的讀法來讀,再往后面加上億或萬字; 3、每級末尾的0都不讀,其它數位有一個0或連續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13)小數大小的比較 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先看它們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數就大,整數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十分位數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依次類推。

      (14)小數加減法計算法則 計算小數加減法,先把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把相同的數位上的數對齊),再按照整數加減法則進行計算,最后在得數里對齊橫線上的小數點位置,點上小數點。

      (15)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計算小數乘法,先按照乘法的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16)除數是整數除法的法則 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按照整數除法的法則去除,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小數點對齊,如果除到被除數的末尾仍有余數,就在余數后面添0再繼續除。

      (17)除數是小數的除法運算法則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先移動除數小數點,使它變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幾位,被除數小數點也向右移幾位(位數不夠在被除數末尾用0補足)然后按照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進行計算。

      (18)解答應用題步驟 1、弄清題意,并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分析題里的數量關系,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2、確定每一步該怎樣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數; 3、進行檢驗,寫出答案。

      (19)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1、弄清題意,找出未知數,并用x表示;2、找出應用題中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檢驗、寫出答案。

      (20)同分母分數加減的法則 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

      (21)同分母帶分數加減的法則 帶分數相加減,先把整數部分和分數部分分別相加減,再把所得的數合并起來。

      (22)異分母分數加減的法則 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的法則進行計算。

      (23)分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法則 分數乘以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24)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法則 分數乘以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25)一個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法則 一個數除以分數,等于這個數乘以除數的倒數。

      (26)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和把百分數化成小數的方法 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同時在后面添上百分號;把百分數化成小數,把百分號去掉,同時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

      (27)把分數化成百分數和把百分數化成分數的方法 把分數化成百分數,通常先把分數化成小數(除不盡通常保留三位小數),再把小數化成百分數;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先把百分數改寫成分母是100的分數,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二、小學數學口決定義歸類

      1、什么是圖形的周長? 圍成一個圖形所有邊長的總和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

      2、什么是面積? 物體的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他們的面積。

      3、加法各部分的關系: 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4、減法各部分的關系: 減數=被減數-差 被減數=減數+差

      5、乘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6、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除數=被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7、角 (1)什么是角? 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2)什么是角的頂點? 圍成角的端點叫頂點。 (3)什么是角的邊? 圍成角的射線叫角的邊。 (4)什么是直角? 度數為90的角是直角。 (5)什么是平角?角的兩條邊成一條直線,這樣的角叫平角。 (6)什么是銳角? 小于90的角是銳角。 (7)什么是鈍角? 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是鈍角。 (8)什么是周角?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一周所成的角叫周角,一個周角等于360.

      8、垂直問題

      (1)什么是互相垂直?什么是垂線?什么是垂足? 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 (2)什么是點到直線的距離? 從直線外一點向一條直線引垂線,點和垂足之間的距離叫做這點到直線的距離。

      9、三角形 (1)什么是三角形? 有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三角形。 (2)什么是三角形的邊?圍成三角形的每條線段叫三角形的邊。 (3)什么是三角形的頂點? 每兩條線段的交點叫三角形的頂點。 (4)什么是銳角三角形? 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銳角三角形。 (5)什么是直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 (6)什么是鈍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鈍角三角形。 (7)什么是等腰三角形? 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8)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腰?有等腰三角形里,相等的兩個邊叫做等腰三角形的腰。 (9)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頂點?兩腰的交點叫做等腰三角形的頂點。(10)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底? 在等腰三角形中,與其它兩邊不相等的邊叫做等腰三角形的底。 (11)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角? 底邊上兩個相等的角叫等腰三角形的底角。 (12)什么是等邊三角形? 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邊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13)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叫三角形的底? 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向它的對邊引一條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這個頂點的對邊叫三角形的底。 (14)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三角形內角和是180.

      10、四邊形 (1)什么是四邊形? 有四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四邊形。 (2)什么是平等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3)什么是平行四邊形的高? 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一點到對邊引一條垂線,這個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四邊形的`高。 (4)什么是梯形? 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5)什么是梯形的底? 在梯形里互相平等的一組邊叫梯形的底(通常較短的底叫上底,較長的底叫下底)。 (6)什么是梯形的腰? 在梯形里,不平等的一組對邊叫梯形的腰。(7)什么是梯形的高? 從上底的一點往下底引一條垂線,這個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梯形的高。(8)什么是等腰梯形? 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11、什么是自然數? 用來表示物體個數的0、1、2、3、4、5、6、7、8、9、10是自然數(自然數都是整數)。

      12、什么是四舍五入法? 求一個數的近似數時,看被省略的尾數最高位上的數是幾,如果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數舍去,如果是5或者比5大,去掉尾數后,要在它的前一位加1。這種求近似數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13、加法意義和運算定律 (1)什么是加法? 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叫加法。 (2)什么是加數? 相加的兩個數叫加數。 (3)什么是和? 加數相加的結果叫和。 (4)什么是加法交換律?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后,它的和不變,這叫做加法交換律。

      14、什么是減法? 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叫做減法。

      15、什么是被減數?什么是減數?什么叫差? 在減法中已知的和叫被減數,減去的已知數叫減數,所求的未知數叫差。

      16、加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和=加數+加數 加數=和-另一加數

      17、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差=被減數-減數 減數=被減數-差 被減數=減數+差

      18、乘法 (1)什么是乘法? 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叫乘法。(2)什么是因數? 相乘的兩個數叫因數。 (3)什么是積? 因數相乘所得的數叫積。 (4)什么是乘法交換律? 兩個因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它們的積不變,這叫乘法交換律。 (5)什么是乘法結合律? 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同第三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同第一個數相乘,它們的積不變,這叫乘法結合律。

      19、除法(1)什么是除法? 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叫除法。(2)什么是被除數? 在除法中,已知的積叫被除數。(3)什么是除數? 在除法中,已知的一個因數叫除數。 (4)什么是商? 在除法中,求出的未知因數叫商。

      20、乘法各部分的關系: 積=因數因數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21、除法

      (1)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商=被除數除數 除數=被除數商 (2)有余數的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被除數=商除數+余數

      22、什么是名數? 通常量得的數和單位名稱合起來的數叫名數。

      23、什么是單名數? 只帶有一個單位名稱的數叫單名數。

      24、什么是復名數? 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名稱的數叫復名數。

      25、什么是小數? 仿照整數的寫法,寫在整數個位的右面,用圓點隔開,用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叫小數。

      26、什么是小數的基本性質? 小數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數大小不變,這叫小數的基本性質。

      27、什么是有限小數? 小數部分的位數是有限的小數叫有限小數。

      28、什么是無限小數? 小數部分的位數是無限的小數叫無限小數。

      29、什么是循環節? 一個循環小數的部分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的數叫做這個數的循環節。

      30、什么是純循環小數? 循環節從小數第一位開始的叫純循環小數。

      31、什么是混循環小數? 循環節不是從小數部分第一位開始的叫做混循環小數。

      32、什么是四則運算? 我們把學過的加、減、乘、除四種運算統稱四則運算。

      33、什么是方程?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

      34、什么是解方程? 求方程解的過程叫解方程。

      35、什么是倍數?什么叫約數? 如果a能被b整除,a就是b的倍數,b就叫a的約數(或a的因數)。

      36、什么樣的數能被2整除? 個位上是0、2、4、6、8的數都能被2整除。

      37、什么是偶數? 能被2整除的數叫偶數。

      38、什么是奇數? 不能被2整除的數叫奇數。

      39、什么樣的數能被5整除?個位上是0或5的數能被5整除。

      40、什么樣的數能被3整除? 一個數的各位上的和能被3整除,這個數就能被3整除。

      41、什么是質數(或素數)? 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這樣的數叫質數。

      42、什么是合數? 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約數,這樣的數叫合數。

      43、什么是質因數? 每個合數都可以寫成幾個質數相乘的形式。其中每個質數都是這個合數的因數,叫做這個合數的質因數。

      44、什么是分解質因數?把一個合數用質因數相乘的形式表示出來叫做分解質因數。

      45、什么是公約數?什么叫最大公約數? 幾個數公有的約數叫公約數。其中最大的一個叫最大公約數。

      46、什么是互質數?公約數只有1的兩個數叫互質數。

      47、什么是公倍數?什么是最小公倍數? 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這幾個數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叫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48、分數 (1)什么是分數?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分數。(2)什么是分數線? 在分數里中間的橫線叫分數線。(3)什么是分母? 分數線下面的部分叫分母。(4)什么是分子? 分數線上面的部分叫分子。 (5)什么是分數單位?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叫分數單位。

      49、怎么比較分數大?。?(1)分母相同的兩個分數,分子大的分數比較大。 (2)分子相同的兩個分數,分母小的分子比較大。 (3)什么是真分數?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真分數。 (4)什么是假分數?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假分數。 (5)什么是帶分數? 由整分數和真分數合成的數通常叫帶分數。 (6)什么是分數的基本性質? 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大小不變,這就是分數的基本性質。 (7)什么是約分? 把一個分數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數叫做約分。 (8)什么是最簡分數? 分子、分母是互質數的分數叫最簡分數。

      50、比 (1)什么是比? 兩個數相除又叫兩個數的比。 (2)什么是比的前項? 比號前面的數叫比的前項。 (3)什么是比的后項? 比號后面的數叫比的后項。 (4)什么是比值? 比的前項除以后項所得的商叫比值。 (5)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質? 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以或者同時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這叫比的基本性質。

      51、長方體和正方體 (1)什么是棱? 兩個面相交的邊叫棱。 (2)什么是頂點?三條棱相交的點叫頂點。 (3)什么是長方體的長、寬、高? 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長方體的長、寬、高。 (4)什么是正方體(立方體)? 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叫正方體(或立方體)。 (5)什么是長方體的表面積? 長方體六個面的總面積叫長方體的表面積。 (6)什么是物體體積? 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52、圓 (1)什么是圓心? 圓中心的點叫圓心。 (2)什么是半徑? 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半徑。 (3)什么是直徑? 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直徑。 (4)什么是圓的周長? 圍成圓的曲線叫圓的周長。(5)什么是圓周率? 我們把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叫圓周率。 (6)什么是圓的面積? 圓所圍平面的大小叫圓的面積。 (7)什么是扇形? 一條弧和經過這條弧兩端的兩條半徑所圍成的圖形叫扇形。 (8)什么是弧? 在圓上兩點之間的部分叫弧。 (9)什么是圓心角?頂點在圓心上的角叫圓心角。 (10)什么是對稱圖形? 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就是對稱圖形。

      53、什么是百分數? 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百分之幾的數叫百分數,百分數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54、比例 (1)什么是比例? 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 (2)什么是比例的項? 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比例的項。 (3)什么是比例外項? 兩端的兩項叫比例外項。 (4)什么是比例內項? 中間的兩項叫比例內項。 (5)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質? 在比例中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6)什么是解比例? 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解比例。 (7)什么是正比例關系? 兩種相關的量,一種變化,另一種量也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這兩種量叫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正比例關系。 (8)什么是反比例關系? 兩種相關的量,一種變化,另一種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叫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成反比例關系。

      55、圓柱 (1)什么是圓柱底面? 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圓柱的底面。 (2)什么是圓柱的側面?圓柱的曲面叫圓柱的側面。 (3)什么是圓柱的高? 圓柱兩個底面的距離叫圓柱的高。

      三、小學數學量的計算單位及進率歸類

      1、長度計量單位及進率:

      千米(公里)、米、分米、厘米、毫米

      1千米=1公里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面積計量單位及進率:

      平方千米、公頃、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體積容積計量單位及進率: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4、質量單位及進率:

      噸、千克、公斤、克

      1噸=1000千克

      1千克=1公斤

      1千克=1000克

      5、時間單位及進率:

      世紀、年、月、日、小時、分、秒

      1世紀=100年 1年=12月

      1天=24小時 1小時=60分

      1分=60秒 (31天的月份有1、3、5、7、8、10、12月份, 30天的月份有4、6、9、11月份, 平年2月28天,閏年2月29天)

      四、常用計算公式表

      1、長方形面積

      =長寬,計算公式s=ab

      2、正方形面積

      =邊長邊長,計算公式s=aa=a2

      3、長方形周長

      =(長+寬)2,計算公式c=(a+b)2

      4、正方形周長

      =邊長4,計算公式c=4a

      5、平行四邊形面積

      =底高,計算公式s=ah

      6、三角形面積

      =底高2,計算公式s=ah2

      7、梯形面積

      =(上底+下底)高2,計算公式s=(a+b)h2

      8、長方體體積

      =長寬高,計算公式v=abh

      9、圓的面積

      =圓周率半徑平方,計算公式v=r2

      10、正方體體積

      =棱長棱長棱長,計算公式v=a3

      1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都可以寫成底面積高,計算公式v=sh

      12、圓柱的體積

      =底面積高,計算公式v=sh

      第14篇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 數據收集整理

      1、用畫'正'字的方法收集數據。

      2、用統計圖表來表示數據的情況。

      3、根據統計圖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斷。

      4、數據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單元 表內除法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義:把一些物品分成幾份,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數進行平均分時,可以一個一個的分,也可以幾個幾個幾個的分,直到分完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幾個一份平均分,分時可以想:這個數可以分成幾個這樣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義:只要是平均分的過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讀法:通常按照從前往后順序讀,'÷'讀作除以,'='讀作等于,

      其他讀法不變。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在除法算式中,除號前面的數就被除數,除號后面的數叫除數,所得的數叫商。

      三、用 2~6 的乘法口訣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訣求商。

      2、用乘法口訣求商時,想除數和幾相乘的被除數。

      四、解決問題

      1、解決有關平均分問題的方法:

      總數÷每份數=份數、總數÷份數=每份數、被除數=商×除數、

      被除數=商×除數+余數、除數=被除數÷商、因數×因數=積、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2、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1)所求問題要求求出總數,用乘法計算;

      (2)所求問題要求求出份數或每份數,用除法計算。

      第三單元 圖形的運動

      1、軸對稱圖形:沿一條直線對折,兩邊完全重合。對折后能夠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折痕所在的直線叫對稱軸。

      2、平移:當物體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運動,并且物體的方向不

      第四單元 表內除法

      一、用 7、8、9 的乘法口訣求商

      求商方法:想'除數×( )=被除數',再根據乘法口訣計算得商。

      二、解決問題

      求一個數里有幾個幾,和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計算。

      第五單元 混合計算

      一、混合計算

      混合運算,先乘除,后加減,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到右按順序計算。

      二、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1、想好先解決什么問題,再解決什么問題。

      2、可以畫圖幫助分析。

      3、可以分布計算,也可以列綜合算式。

      第六單元 有余數的除法

      一、有余數的除法

      1、有余數的除法的意義:在平均分一些物體時,有時會有剩余。

      2、余數與除數的關系:在有余數的除法中,余數必須比除數小。的余數小于除數 ,最小的余數是 1。

      3、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1)先寫除號'廠'

      (2)被除數寫在除號里,除數寫在除號的左側。

      (3)試商,商寫在被除數上面,并要對著被除數的個位。

      (4)把商與除數的乘積寫在被除數的下面,相同數位要對齊。

      (5)用被除數減去商與除數的乘積,如果沒有剩余,就表示能除盡。

      4、有余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可以分四步進行:一商,二乘,三減,四比。

      (1)商:即試商,想除數和幾相乘最接近被除數且小于被除數,那么商就是幾,寫在被除數的個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數和商相乘,將得數寫在被除數下面。

      (3)減:用被除數減去商與除數的乘積,所得的差寫在橫線的下面。

      (4)比:將余數與除數比一比,余數必須必除數小。

      二、解決問題

      根據除法的意義,解決簡單的有余數的除法的問題,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余數。

      第七單元 萬以內數的認識

      一、1000 以內數的認識

      1、10 個一百就是一千。

      2、讀數時,要從高位讀起。百位上是幾就幾百,十位上幾就幾十,個位上是幾就讀幾,中間有幾個零,都讀一個'零',末尾不管有幾個 0,都不讀。

      3、寫數時,要從高位寫起,幾個百就在百位寫幾,幾個十就在十位寫幾,幾個一就在個位寫幾,哪一位上一個數也沒有就寫 0 占位。

      4、數的組成:看每個數位上是幾,就由幾個這樣的計數單位組成。

      二、10000 以內數的認識

      1、10 個一千是一萬。

      2、萬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與 1000 以內的數讀法和寫法相同。

      3、最小兩位數是 10,的兩位數是 99; 最小三位數是 100,的三位數是 999;最小四位數是 1000,的四位數是 9999;最小的五位數是 10000,的五位數是99999。

      三、整百、整千數加減法

      1、整百、整千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1)把整百、整千數看成幾個百,幾個千,然后相加減。

      (2)先把 0 前面的數相加減,再在得數末尾添上與整百、整千數相同個數的 0。

      2、估算

      把數看做它的近似數再計算。

      第 八單元 克和千克

      克和千克是國際上通用的質量單位。計量較輕的物品的質量時,通常用'克',用字母g表示;計量較重的物品質量時,通常用'千克'作單位,用字母kg表示。

      1 千克=1000 克、(了解 1 千克=1 公斤、1 公斤=2 斤、1 斤=500 克、

      1 斤=10 兩、1 兩=50 克)

      估計物品有多重,要結合物品的大小、質地等因素。

      第15篇 小學一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總結

      知識點概括總結

      1.位置:所在或所占的地方,有上下、前后、左右之分。

      2.上:位置方位名詞,例如:汽車在馬路的上面。

      3.下:位置方位名詞,例如:船在橋的下面。

      4.前:位置方位名詞。

      例如:張三在李四的前排,那么可以說張三在李四的前面。

      5.后:位置方位名詞。

      例如:李四在張三的后排,那么可以說李四在張三的后面。

      7.退位減:減法運算中必須向高位借位的減法運算。

      8.20以內的退位減法:

      20以內的數字之間的退位減法。例如:12-9=3.

      9.圖形的拼組:

      小學數學的知識總結(15篇范文)

      關于小學數學的知識總結1.加法交換律:兩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2.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三個數相加,和不變。3.乘法交換律:兩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4.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先把后兩個數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相關數學知識信息

      • 小學一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15篇范文)
      • 小學一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15篇范文)74人關注

        小學一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一、學習目標:1.體驗上下的位置關系;定物體上下的位置和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2.比較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初步學會用加法和 ...[更多]

      • 小學數學知識點總結(15篇范文)
      • 小學數學知識點總結(15篇范文)68人關注

        小學數學知識點總結精選一、小學生數學法則知識歸類(1)筆算兩位數加法,要記三條1、相同數位對齊;2、從個位加起;3、個位滿10向十位進1。(2)筆算兩位數減法,要記三條1、相 ...[更多]

      • 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總結(4篇范文)
      • 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總結(4篇范文)36人關注

        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總結一、年月日:一三五七八十臘(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11月)三十日;平年二月二十八,閏年二月把一加.二、100以內的質數口訣:2、3、 ...[更多]

      • 六年級小學數學知識點總結(15篇范文)
      • 六年級小學數學知識點總結(15篇范文)28人關注

        六年級小學數學知識點總結1.分數乘法:分數的分子與分子相乘,分母與分母相乘,能約分的要先約分。2.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 ...[更多]

      • 小學二年級數學知識點的總結(15篇范文)
      • 小學二年級數學知識點的總結(15篇范文)26人關注

        關于小學二年級數學知識點的總結為了能幫助廣大小學生朋友們提高數學成績和數學思維能力,小編為各位同學總結歸納了小學二年級數學知識點,希望能對各位同學有所幫助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