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第1篇 縣文化館2023年半年工作總結
半年來,我館堅持黨的“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按照市縣主管部門對文化工作提出的要求,努力做好業務工作,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以飽滿的熱情推進文化館免費開放,提高軟硬件水平,切實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推動綦江文化發展繁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第2篇 某縣文化館上半年工作總結
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委宣傳部、縣文體廣電局的指導下,20nn年,縣文化館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大力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努力建設和諧高陵、幸福高陵,圍繞文化大縣建設,遵照縣文體廣電局20nn年重點工程及重點工作安排,注重全體干部職工的政治思想工作和業務學習,調動干部職工的主觀能動性,團結帶領全體員工創新性的展開一系列工作,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物工作扎實開展,努力將文化館建設成為全縣群眾文化活動中心、全縣群眾文化輔導培訓中心、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與保護中心、全縣文物管理中心,按照年初工作計劃,上半年工作任務圓滿完成。
一、上半年工作總結(重點工程工作總結過的以下分條目中不再總結)
1、重視學習,思想政治工作常抓不懈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文化部門的導向性極為重要。按照年初我館制定的學習計劃,上半年堅持每周三政治學習制度,組織干部職工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章、黨的xx大及黨的有關會議精神內容,同時積極開展領導干部黨風廉政建設,要求全體干部職工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意識,立足崗位放眼長遠。永葆工作熱情。通過學習,全體干部職工認識到必須樹立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轉變不適應時代發展的思維模式和方法,為幸福高陵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2、認真落實,重點工程、工作開局良好
文化館改擴建項目:4月21日,我館進行館務會議專門安排,進行了全體動員,做好拆遷前的準備工作。并與縣發改委、市文化局、省文化廳等有關部門進行了意向溝通。現建設單位和施工方已繪出效果圖,待進一步和局領導、縣上領導征詢意見后,拿出選址、面積、初步預算等方案。6月底前已完成前期準備工作。
送戲下鄉演出、自樂班演出不少于300次,編排文藝節目開展各類文藝演出:元月到現在,我館充分利用元旦、春節、首屆農民文化節等為平臺,充分發揮直屬自樂班扎根基層、服務農村的作用,已在縣、鄉、村、組為群眾送文化演出85場次。其中國家省級4次,縣級12次,村級69次。自編自演節目260個,5萬余人次享受到文化下鄉演出。活動檔次、規模、參與人數均為全省首次。受到省市特別是全縣人民群眾充分肯定.
免費開放文化館:文化館現免費開放,主要項目有非遺展廳、書畫展覽、剪紙培訓班等。
扶持基層文藝團隊:在局領導的支持下,我館爭取到一批文化器材,配發村級文藝團隊16個,我館又拿出3萬元,為26個村配備器材,已考查農村自樂班7個,4個基本發展成熟。
非遺保護和文保工作:文化遺產保護是我館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根據省市局的指示精神,文物和遺產工作緊緊圍繞安全和保護為中心展開。現正進行縣級第二批非遺保護名錄的篩選工作。擬公布縣級2批名錄3至5項。申報市級名錄2至3項。文物保護方面已將'二圣宮'維修計劃上報省文物局待批,市文物局已派人考查。楊恭懿墓前碑石是否搬回正在申請。
3、創新形式,文化工作異彩紛呈
元月,輔導縣財政局等單位開展文化活動。
2月5日,和省民間藝術劇院聯合在縣門街廣場進行大型文化下鄉演出。
2月8日,組織書法家為群眾義寫春聯3000余幅。
2月22至2月27舉辦高陵縣今年歷史上最大的農民藝術節。活動從組織到篩選歷時近3各月,全縣10個鄉鎮30余村近萬余人次參與,觀眾2萬余人次。
3月,組織節目參加全市政法委反邪教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宣傳活動
3月,為姬家管委會春節聯歡會輔導文化活動。
5月,指導考察姬家管委會毗沙村文藝隊。
5月,籌備夏日廣場文化活動的下鄉和進社區演出工作。
4、傳承保護,非遺工作特色鮮明
2月,組織'高陵曲子'、'洞簫'、'竹馬'及社火參加高陵縣農民文化節演出。
2月8日,為船張芯子會頒發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標志牌。
為船張芯子會、藥惠竹馬等發放項目扶助金2萬余元。
3月至4月份完成'高陵曲子'、'高陵洞簫藝術'、'高陵花燈紙扎藝術'、'韓氏骨傷制藥技藝'4個省級項目的5年保護計劃編制工作。
5月,完成文化遺產日宣傳準備工作。
5、嚴防死守,文物保護安全第一
元月份對全縣各古遺址、古墓葬、田野文物的防火及防盜安全進行了檢查。
1至6月整理完善一般文物數據庫的工作。
3月底整理了我縣古墓葬、古遺址的資料交與我縣公安局國保科。
4月9日完成公安局國保科對我館及古遺址古建建立安全防范數據庫的表格建設。
4月28日接到群眾電話在姬家鄉孟村征集了一明代'處士'的墓志銘。
5月18日征集到一金'大定二十七年'青磚朱砂書賣地卷一塊。
5月,完成文化遺產日宣傳準備工作。
6、其他工作進展情況:
完成市政府參事、原市社科院院長鄧友民對我縣張卜、耿鎮人文歷史考察的協調和組織工作。著手組織《話說高陵60XX年》的稿件準備工作。
積極組織編排節目參加今年省上的小戲小品大賽演出,并已取得大賽分賽場資格。
促成我縣兒童文學作家王燕作品《大頭烏龜和紅臉兔》研討會的召開。
協助翟磊作品《屋漏廬詩草》出版。
完成《文化高陵》第三期編輯和出刊。
7、上半年獲得的獎項:
省文化廳、省非遺保護中心頒發'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先進縣'獎牌。
省文物普查工作領導小組頒發的'陜西省田野文物與田野調查工作先進單位'
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領導小組授予'西安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與田野調查工作先建單位'
二、上半年工作存在問題
綜合分析上半年工作,對照先進城市文化館工作經驗,發現我館還需進一步解放思想,要樹立干大事成大事的理念,工作方式方法,還需進一步創新。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今年是我縣實現由發展快縣向城市新區跨越的關鍵一年,也是我縣建設文化大縣的起始之年,下半年中心工作將圍繞我縣文化大縣實施方案展開,落實完成文體廣電局20nn年重點工程及重點工作安排。力推我縣文化建設進入發展快車道。
四、下半年工作要點
1、群眾文化工作方面:加強農村文化隊伍培養和培訓,扶持不少于10支業余文藝團隊。開展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活動。組織舉辦2次以上的高標準的大型文藝演出。一般演出不少于150場次。組織創作一批反映高陵地域特色的文學作品。扶持業余作者,加大陣地建設,做好《文化高陵》編輯工作。
2、非遺工作:繼續加大力度挖掘當地文化遺產項目,做好傳承人保護和培養工作。啟動'高陵扎花'等非遺項目產業化開發。籌辦大型民俗文化節。完成《高陵鼓樂》、《高陵快板集》編輯的前期準備工作。篩選公布縣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文物工作:做好文物安全工作,定期對庫房的電路,警報系統進行檢查。并嚴格執行庫房24小時值班制度。保證全年無安全事故發生。定期對對古遺址、古墓葬和田野文物安全進行檢查。組織各各古墓葬,古建和古遺址的文保員進行文物法規的學習。對庫房現有文物的修繕和整理。征集一批具有科學價值、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的文物。
第3篇 縣文化館2023上半年工作總結
今年上半年,為穩步推進“旅游興縣”戰略及“旅游品牌推廣年”活動,xx中國xx研究院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面具陽戲、三棒鼓、民間絕技、苗文化等民族文化挖掘、整理、提煉、保護及傳承為重要抓手,大力實施民族文化“八個一”工程,研究院各項工作在摸索中有了較大進展,現將上半年工作及下半年打算匯報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回顧
1.認真做好面具陽戲項目的收尾工作。面具陽戲是2022年市民宗委確定由縣民委實施的民族文化項目。為切實做好面具陽戲的迎檢工作,我院組織專業人員深入小河桃坡村,現場觀看陽戲表演,搜集文字、圖片及音像資料,初步驗收陽戲項目。與此同時,邀邀陽戲班主到研究院現場講錄陽戲唱詞,對陽戲唱詞進行了重點收集整理。目前正在對面具陽戲資料匯編成冊。
2.切實推進三棒鼓項目。三棒鼓作為今年市上重點考核的民族文化項目,為做好該項目的迎檢工作,研究院制定了詳細的項目實施方案,召開了工作推進會,同時與偏柏鄉政府銜接,摸清了三棒鼓的基本情況及表演人員,收集了一部分圖片及音像資料,目前正在抓緊推進之中。
3.搶救性挖掘整理民間絕技。為把周縣長交辦的任務落到實處,研究院第一時間召開了專題會議,征求廣大民俗專家的建議,制定了工作_《xx報》、人民網重慶視窗、新華網重慶頻道、華龍網、重慶新聞網等報刊網站發表宣傳文章200余件,《一片纏綿擺手歌》在《光明日報》14版頭條刊登引起了強烈反響,對xx擺手舞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存在的問題
1.機構建設滯后。研究院成立一年來已理順了人員、經費、編制、規格等問題,但諸如崗位設置、人員任用、職稱結構比例等仍有不足,從而制約了工作的有效開展。一是研究院的崗位設置一直未獲人社局批文;二是研究院設有三個科室,但三科室的人員任用組織部未下文明確;三是研究院是屬于文化研究類機構,建議對中級職稱名額給予傾斜。
2.經費投入不足。經費缺乏實為民族文化工作的一大瓶頸,為破解這一瓶頸,建議縣委縣政府將民族文化保護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民族文化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3.專業人才緊缺。因民族文化挖掘、保護及研究工作的操作性、專業性很強,而研究院目前人員結構中專業人才比較缺乏,建議引進一名專業人才。
4.缺少必要的交通工具。因研究院工作的特殊性,田野調查是民族文化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環,也是最為重要的一環,沒有田野調查,坐在辦公室只能閉門造車,一切皆為空談。因此,研究院亟需一輛越野車,借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實施的東風,奔赴各鄉鎮對全縣民族文化進行搶救性挖掘保護,捍衛土苗兒女即將消失的精神家園。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1.積極探索管理及運作模式,著力建設一個奮發有為、務實高效、團結和諧的xx研究院。
2.切實做好面具陽戲、三棒鼓等民族文化類項目的迎檢工作。
3. 認真落實x民宗委辦[2022]18號文件精神,深入推進xx民族文化“八個一”工程,圓滿完成市民宗委交辦的各項任務。
4.認真做好民族文化進校園工作,把土家擺手舞、xx民歌、三棒鼓等優秀民族文化帶入校園,民族文化在中小學校的知曉率、普及率爭取達到90%以上。
5.繼續加大民族文化宣傳工作_,大力宣傳創5a、國家公園、擺手舞申遺、桃花源旅游文化節及我縣優秀的民族文化,為全縣文化旅游事業大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第4篇 縣文化館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年來,文化館在繁榮民間文藝事業、組織展覽、藝術創作、隊伍建設和對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花香果碩。
自xx年4月xx縣東蒙民間故事保護基地——南哨鎮的白音愛里村被遼寧省命名為“遼寧省民間文化藝術基地”以來,文化館積極配合縣民委抓基地建設。先期投入近30萬元在村里建起占地xx平米的文化廣場,建成水泥地面籃球場一個,廣場四周鋪設彩磚,安裝12套體育健身器材,在廣場西側的圍墻上,以喀左東蒙民間故事為主要題材,建起了少數民族文化宣傳畫廊。另外建蒙古包5個,其中大的蒙古包1個,直徑達10米,小的蒙古包4個,直徑達7米。敖包園13個,已建成1個,直徑達13米,其余的12個正在施工中。蒙古村村賽門2個,建完1個。在民族文化廣場和村委會中間,是村里的中心大道,蒙古族風情一條街改造工程正在進行中。
在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過程中,我們又發現一位剪紙藝人,叫高延云。在館里領導的鼓勵和幫助下,擬以喀左東蒙民間故事為題材,將剪出150幅剪紙,這是喀左東蒙民間故事與喀左剪紙藝術的有效結合,也可以說是對喀左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途徑的又一創舉。目前她已剪出20幅栩栩如生的剪紙畫,后續工作正在進行中。
在對新近發現的151名故事傳承人進行走訪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加大了錄制音像資料的力度和整理文字的速度,搜集整理了近600則故事,現在文字稿已經校對完畢,截止年底,工作人員已經整理出13-17卷的所有內容,正在打字中。
今年又成功申報兩個市級保護項目:喀左民族秧歌和喀左皮影。近日,館里又將這兩個市級保護項目積極地向上一級保護項目申報,爭取早日申報成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今年對重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如:喀左東蒙民間故事國家級傳承人平房子鎮平房子村的劉永琴、臥虎溝鄉郝杖子村李丙賢、北公營子的韓寶玉、皮影藝人原鳳鳴等所采取的保護措施,主要是不定期地走訪并在年節進行慰問,讓他們永葆身心健康,為喀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再貢獻力量。
二、文藝創作碩果累累
在x省第八屆藝術節上,x創作的《那達慕》成為入選的美術作品;在由x省群眾文化學會、遼寧省群眾藝術館主辦的“新形勢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建設”主題論壇的征文活動中,佟濤獲二等獎,張麗娟和李淑萍獲三等獎、陳蕊獲入選獎;在由xx縣作家協會、xx縣創衛辦、xx縣報社和喀左人民廣播電臺共同舉辦的“奮進六十年,放歌新喀左”創衛杯國慶征文中,姚翔宇獲一等獎,劉文莉獲優秀獎;在由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主辦的“星光燦爛”全國青少年文化藝術展示活動中,李瑞芬榮獲最佳指導教師獎和優秀組織獎;姚翔宇、宋久文、田麗紅、劉文莉等多名同志在遼寧群眾文化、《遼西文學》、遼寧日報、遼寧職工快報、朝陽日報、朝陽廣播電視報、燕都晨報、xx縣報和喀左政協報上發表作品。
三、各門類藝術展覽及文藝活動大放異彩。
xx年文藝組積極下基層進行輔導,其中主要有:到社區廠礦策劃“職工聯歡晚會”;去南哨鎮白音愛里村為農民“送對聯”“迎新春、送溫暖、送吉祥”演出活動;參加朝陽市“宏達杯老年文藝展演”節目的組織輔導工作;為新華鉬礦策劃輔導“鉬礦之夏”文藝節目,為各鄉鎮輔導“十一迎國慶”文藝節目, 近日又下鄉去輔導業余劇團,為利州之春戲劇調演做了準備工作。
舉辦的活動及展覽有:舉辦“今昔對比、精彩十年利州迎春”攝影展;配合朝陽市藝術館舉辦“新人新作聲樂大賽”選拔活動;舉辦六一少兒書畫大賽;利州之夏文化館專場演出;八月份與北京市延慶縣、葫蘆島連山區三地聯合舉辦楹聯書畫展;同時舉辦十一xx縣老年書畫研究會成立二十周年慶典書法展覽。
在這一年中,更讓人激動的是:xx年1月xx縣文化館榮獲遼寧省服務群眾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工作“優秀文化陣地”的光榮稱號;今年年底,xx縣文化館又榮獲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的光榮稱號,遼寧省僅有兩家。這些可喜成績,是一年來全館工作人員同心同德、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全館工作人員攻堅克難、超越自我的成果,也可以當之無愧地說,這一年,是事業輝煌的一年,是成就顯著的一年。可是,根據我國社會經濟形勢的發展和時代的要求,結合我縣地域文化的獨特優勢,我們更應該充分認識到在今后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在成績面前居安思危,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