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火舞私秘?奶头大屁股小说,永久免费看啪啪网址入口,国产在线精品无码av不卡顿,国产精品毛片在线完整版,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妇女迅雷,色综合久久久无码网中文,日韩新无码精品毛片,强睡邻居人妻中文字幕
      當前位置:1566范文網 > 企業管理 > 操作規程 > 規程范文

      事故應急措施規程(八篇)

      發布時間:2024-03-28 17:52:07 查看人數:69

      事故應急措施規程

      第1篇 事故應急措施規程

      一、事故發生后應采取的應急處理措施

      要求:

      ⑴根據工藝規程、操作規程的技術要求,確定采取的緊急處理措施;

      包括:如超溫、超壓、突然停電等異常情況,采取緊急措施。

      ⑵根據危險化學品危險特性和危險化學品安全手冊中提供的應急處理措施,結合車間實際,采取相應的緊急處理措施。

      包括:危險化學品危險特性、應急處理措施、應急救援人員自我防護方法等內容。

      (3)根據應急事件的特點,在事件發生以前應采取的預防措施。

      (4)如本部門可能存在兩個以上的事件,根據不同的應急事件,逐一按以上三項內容加以說明。

      二、人員緊急疏散、撤離

      要求:

      (1)事故現場人員按車間平面圖所示方向逃生,出車間后再按車間周邊平面布置圖所示疏散方向撤離現場。

      (2)非事故現場人員按車間周邊平面布置圖所示疏散方向撤離現場。

      三、危險區的隔離與保護現場

      要求:

      (1)按車間周邊平面布置圖所示設立警戒線。

      (2)危險區邊界用 作警戒線,警戒人員佩戴(帶黃)袖章,救援車貼有黃色通行證。

      (2)事故應急階段,除應急指揮和救援人員外,禁止無關人員進入警戒線內,直到應急命令解除。

      (3)應急恢復階段,除事故調查人員外,禁止無關人員進入警戒線內,直到事故原因查明為止。

      四、受傷人員現場救護、救治與醫院救治

      要求:

      (1)采取“先救人,后救物;先救重傷,后救輕傷”的原則,實施受傷人員救護;

      (2)按受傷人員受傷特點,分類選擇相應專業醫院;

      (3)將相應專業醫院救治能力、地址、聯系電話列舉出來。

      (4)在專業醫院救治能力相當的時候,遵循就近就醫的原則。

      第2篇 雷電事故應急措施規程

      1 潛在事故和緊急情況

      a. 本應急措施中的雷電事故包括:直接雷擊、接觸雷擊、旁側閃烙和跨步電壓。

      b. 雷電事故主要發生在雨季(7、8 月份),因此施工現場應做好雨季雷電事故的教育和預防工作,及時啟動應急預案。

      c . 雷擊事故是自然災害的一種,由于雷電具有沖擊電流大、時間短、沖擊電壓高等特點,易造成雷擊傷害事故,直接威脅著施工現場的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

      2 雷電事故應急步驟:

      (1) 信息收集和事故初步評價:

      1)保持通訊暢通,信息及時溝通,隨時掌握災情發展狀況;

      2)確定雷電事故種類、部位和范圍;

      3)確定人員傷害情況;

      4)掌握天氣變化情況(電話咨詢、氣象預報);

      5)確定現有資源是否滿足救援需要(人力、物資和設備),是否需要外援;

      6)根據上述情況啟動應急預案,實施救援行動。

      (2) 應急行動:出現雷擊昏倒而“假死”狀態,可采取如下救護方法:

      1)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雷擊后進行人工呼吸的時間越早,對傷者的身體恢復越好。應盡早爭取在 4 分鐘內以心肺復蘇法進行搶救,讓心臟恢復跳動。

      2)對傷者進行心臟按摩,并迅速通知醫院進行搶救處理。如果遇到一群人被閃電擊中,應先搶救那些已無法發出聲息的傷者,再搶救那些會發出呻吟的傷者。

      3)如果傷者遭受雷擊后引起衣服著火,切勿因驚慌而奔跑,此時應馬上讓傷者躺下,以使火焰不致燒傷面部,并往傷者身上潑水,可在地上翻滾以撲滅火焰,或趴在有水的洼地、池中熄滅火焰或者用厚外衣、毯子等把傷者裹住隔絕空氣,以撲滅火焰。

      4)如果觸電者昏迷,應把他安置成臥式,使他保持溫暖、舒適,并立即施行觸電急救、人工呼吸。

      5)雷電事故發生時,應當依據《防雷減災管理辦法》規定及時向當地氣象主管機構報告。

      6)對傷著進行急救的同時,與醫院聯系,及時轉送。

      3 人員自救:

      a. 總體原則:一是人體的位置盡量降低,以減少直接雷擊的危險;二是人體與地面的接觸部分如雙腳要盡量靠近,與地面接觸越小愈好,以減少“跨步電壓”。

      b. 在雷電交加時,感到皮膚刺痛或頭發豎起,是雷電將至的先兆,應立即躲避。

      c. 如果身處樹木、樓房等高大物體,就應該馬上離開。如果來不及離開高大的物體,應該找些干燥的絕緣物放在地下,坐在上面,采用下蹲的避雷姿勢,注意雙腳并攏。雙手合攏切勿放在地面上。

      d. 遠離鐵欄及其他金屬物體。并非直接的電擊才足以致命。閃電擊中導電體后,電能是在瞬間釋放出來的,向兩旁射出的電弧遠達好幾米。此外,熾熱的電光使四周空氣急劇膨脹,產生沖擊波。這些沖擊波發出的聲音,就是雷聲。若在近處聽到,強大的聲波可能震傷肺部,嚴重時可把人震死。

      e. 雷雨時如果身在空曠的地方,應該馬上蹲在地上,這樣可減少遭雷擊的危險。不要用手撐地,應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盡量低頭。

      f. 空曠地帶、孤樹和孤立草棚等應該回避,因為它們易遭雷擊。

      g. 雷電期間應盡量回避未安裝避雷設備的高大物體,如在建建筑物頂部、高塔、大吊車、等制高點上。

      h. 正在駕車,應留在車內。車殼是金屬的,因屏蔽作用,就算閃電擊中汽車,也不會傷人,因此,車廂是躲避雷擊的理想地方。但是雷電期間最好不要騎馬、騎自行車、騎摩托車和開敝蓬拖拉機。

      i. 如在屋內,應把電視的戶外天線插頭和電源插頭拔掉。不要靠近窗口,盡可能遠離電燈、電線、電話線等引入線,在沒有裝避雷裝置的建筑內則要避開鋼柱、自來水管和暖氣管道,以防雷電電流經它們竄入人體。此外,室內如人員較多,相互間應相隔幾米為好。如在戶外,穿橡膠底的鞋或長靴有保護作用,但也不是完全保險。

      j. 緊閉門窗,防止側擊雷和球雷侵入。

      k. 不要靠近高壓設備或在高低壓線路下方行走。

      4 預防措施

      4.1 組織定期學習《電業安全規程》 ,加強用電安全意識;

      4.2 加強電力設施的維護,防止設備老化造成的誤觸電事故;

      4.3 加強對安全工器具的管理,防止因工器具不合格造成的誤觸電事故。

      第3篇 提油用戶油槽車發生冒油事故應急措施規程

      (1)報警:操作人員發現裝油或油槽車冒油后,立即通知營業人員或辦公室人員,告之冒油的名稱、數量及其嚴重程度。

      (2)搶救:在油庫領導及管理員趕到現場之前,現場人員或操作人員停止一切裝車作業,關閉閥門。油庫領導及管理員趕到現場后即為現場總指揮。負責初期險情監測、布控,對現場提油顧客及沒穿防靜電服的其他人員驅出場外安排裝油或提油車輛撤離。禁止車輛發動,組織搶救人員將車輛推出發油臺,為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還應安排消防車輛在付油區外待命。

      (3)撤離、跑冒油現場發生火災引起裝油或提油車火災無法控制時,總指揮組織現場人員撤離危險區域。

      (4)避險:安全區設在營業室門口。

      (5)逃生:發油臺提油車進出口門為逃生路線,總指揮要對逃生人員組織有序,鎮定不亂的撤離。

      (6)急救:現場總指揮可先將現場作業的女工及體弱多病的員工、受傷人員撤離現場危險區域,等到120醫務人員趕來急救。

      第4篇 機械傷害事故應急措施規程

      1、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正確的現場止血處理措施:一般傷口小的止血,先用生理鹽水沖洗傷口,涂上紅汞水,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的包扎,來增強壓力而達到止血,止血帶止血,選擇彈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帶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結扎在上臂上1/2處(靠近心臟位置)。下肢出血結扎在大腳上1/3處,結扎時,在止血帶與皮膚之間墊上消毒紗布棉墊,每隔25~40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鐘。

      2、動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時把傷者送往鄰近醫院搶救,運送途中應盡量減少顛簸,同時密切注意傷者的呼吸、脈搏、血壓及傷口的情況。

      3、消防不安全因素,如機械處于危險狀態,應立即采用措施進行穩定,防止事故擴大,避免更大的人身傷害及財產損失。

      4、在不影響安全的前提下,切斷機構的電源。

      5、注意保護現場,因搶救傷員和防止事故擴大,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應做出標志,拍照,詳細記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

      6、事故發生后項目現場的搶救傷員,保護現場的同時,應立即向公司領導、項目部報告。

      7、項目部得知事故發生后,應立即趕赴事故現場,落實上述應急措施,注意檢查事故現場是否處于安全狀態,防止事故的擴大,并按規定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8、配合公司有關部門開展事故調查工作。

      第5篇 火災事故應急措施規程

      1、施工現場萬一發生火災事故,火災發現人應立即示警和通知項目現場負責人,并立即使用施工現場配備的消防器材撲滅初起之火,項目現場負責人接到報警后,要立即組織項目義務消防隊進行滅火,并安排人中疏散,轉移貴重財物到安全地方,撥119電話報警、接警,同時通知公司領導和安質部。

      2、在滅火時要根據燃燒物質、燃燒特點、火場的具體情況,正確使用消防器材。

      ①施工現場發生火災,絕大多數都是由于燒焊作業或遺留火種引燃竹木等固體可燃物而引起的,對于這類火災,可用冷卻滅火方法,將水或泡沫滅火劑或干粉滅火劑(abc型)直接噴射在燃燒著的物體上,使燃燒物的溫度降低至燃點以下或與空氣隔絕,使燃燒中斷,達到滅火的效果。

      ②如遇電器設備火災,應立即關閉電源,用窒息滅火法,用不導電的滅火劑,如二氧化碳滅火器、干粉滅火器(abc型或bc型均可,下同)等,直接噴射在燃燒著的電器設備上,阻止與空氣接觸,中斷燃燒,達到滅火的效果。

      ③如遇油類火災,同樣可用窒息滅火方法,用泡沫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干粉滅火器等,直接噴身在燃燒著的物體上,阻止與空氣接觸,中斷燃燒,達到滅火的效果。嚴禁用水撲救。

      ④如焊渣引燃貴重儀器設備、檔案、文檔,可用窒息滅火方法用二氧化碳等氣體滅火器直接噴射在燃燒物上,或用毛氈、衣服、干麻袋等覆蓋,中斷燃燒,達到滅火的效果,嚴禁用水、泡沫滅火器,干粉滅火器等進行撲救。

      3、撲救火災爆炸事故,應遵循如下原則:

      從上向下、從外向內,從上風處向下風處。

      4、當事故現場火災危及到和身燒傷,即緊急把傷者隔離火源,并把火撲滅,輕度燒傷可即包扎處理,中、重度燒傷馬上送醫院治療,并進行醫學觀察。

      第6篇 氯乙烯泄漏事故應急措施規程

      氯乙烯泄漏有可能形成蒸氣云擴散,故應當立即向政府有關部門報告。根據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的研究成果和erg2000《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指南》,如有大量泄漏,應考慮從下風向至少撤離800m,如有儲罐著火,向四周隔離1600m,同時也可以一開始就向四周隔離l600m。

      (1)應急疏散。少量泄漏緊急隔離中心半徑為50m,以樹脂分廠采取措施為主;大量泄漏緊急隔離中心半徑50m至下風側100m,以企業消防隊采取措施為主;特大泄漏緊急隔離半徑首次300m,檢測數據再次擴大范圍,以社會力量采取措施為主;1000m衛生防護間距內以環保和衛生監督部門采取措施為主。

      (2)防護措施。氯乙烯泄漏后應采用可燃氣體檢測儀檢測大氣環境中氯乙烯的濃度,若在2%以下時應佩帶3號防毒面具;大于2%時,佩帶正壓空氣面具。氯乙烯與空氣混合物的爆炸極限為3.6%~31.0%,主要是防止產生有火花的作業和操作。

      (3)消防措施。關閉閥門,切斷氣源,消殺火勢。用水淋保護火場中的容器冷卻,用水噴淋保護去關閉閥門的人員。必要時殘余氣體或泄漏出的氣體用水蒸氣或霧狀水增濕,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

      第7篇 吊裝事故應急措施規程

      本工程可能出現的吊裝事故主要為:桅桿式起重機設備機械事故、鋼桁架提升過程中控制失誤或鋼纜繩斷裂等原因極易造成鋼構件墜落的安全事故。此類事故一般都會造成群體傷亡事故,關鍵是出現緊急情況時及時處理,并進行人員疏散和事故后的及時救助。

      1 桅桿式起重機設備機械事故應急措施

      (1)發生一臺或二臺桅桿式起重機的操作系統出現故障、制動系統失靈等情況異常,操作人員應立即向指揮人員大聲呼叫報警。項目(副)經理應立即按以下程序進行應急處理:

      ① 立即停止吊裝作業,要求操作人員盡可能控制鋼構件的空間位置或下墜速度。

      由于是雙機抬吊,要避免鋼構件向一個方面劇烈擺動。

      ②立即要求地面人員撤向東西塔樓內安全區域,12 層操作人員也應撤離到安全區域。

      ③把鋼構件墜落可能影響到的范圍內的地面人員疏散到安全地帶,并劃出危險區域,拉起警戒線,由保安負責不準人員靠近;

      ④立即清點現場人數,確定可能受傷人員的數量和可能位置。

      ⑤立即通知現場醫生趕到出事地點,如需要可直接撥打120 等求救電話。

      ⑥維持現場秩序,特別要注意有親人被埋、壓的人員的情緒,防止其不當救援引起二次傷害。

      (2)項目經理應當趕到現場進行指揮,快速了解現場的實際情況,檢查人員是否全部疏散到了安全地帶,檢查已經采取的應急措施是否合理和有效;根據現場情況下一步的救援措施;

      ① 如吊裝的鋼構件已經受到控制,應當立即下令雙機配合將鋼構件緩慢放置到地面。無特殊情況時,應要求鋼構件豎直落下即可,特殊情況下,也應先下降高度,再考慮移位。

      ②如吊裝的鋼構件已經墜地,經再次清理后確定所有人員均已經安全撤離,則應停止吊裝作業,先對事故現場進行隔離,待其應急措施實施后,再考慮對鋼構件的加固和準備開展相應的事故調查。

      ③如吊裝的鋼構件已經墜地,經再次清理后確定仍有地面人員未能安全撤離則需組織搶險;詳見鋼構件墜落應急措施。

      2 鋼桁架提升過程中空間位置失控應急措施

      鋼構件提升過程中由于受突發陣風等原因影響,可能會偏離原定吊裝線路,現場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適當措施,防止出現安全事故,避免人員傷害和其它財產損失。

      (1)對于吊裝時遇到的突發陣風,鋼構件受風力影響開始明顯晃動時,目擊者或現場安全巡視員發現后,立即大聲呼喊或用對講機報告,項目(副)經理應立即按以下程序進行應急處理:

      ①立即呼叫地面人員跑向東西側塔樓里的安全區域。

      ②立即下令起重機停止提升,控制高度。兩側塔樓上的控制纜風繩的人員,應盡量控制鋼構件不做劇烈擺動。如風力過大,應適當放松纜風繩,只控制構件不做來回的劇烈擺動即可。控制時不應用強力,也不可簡單將纜風繩綁于建筑物上。

      ③如鋼構件位置已經靠近安裝位置,擺動會撞擊臨時腳手架或安裝平臺時,項目經理應命令起重機控制鋼構件下降高度,使其離開危險區域暫避陣風。

      ④當陣風停止后,吊裝指揮應檢查纜風繩及吊索位置等是否符合要求,必要時,將構件降至地面,重新固定后再次起吊。

      ⑤如由于陣風原因,造成起吊構件與已經安裝構件或臨時腳手架碰撞,則陣風停止后,必須將構件降至地面,固定于組裝位置。對發生碰撞的構件及腳手架進行仔細檢查和必要加固,確認碰撞未對結構造成重大影響后或被撞部位已經得到有效加固后,方可重新起吊。

      (2)對于吊裝過程中,吊裝指揮和項目副經理應隨時注意鋼構件的移動位置,如發現鋼構件移動位置偏離,應立即大聲呼喊或用對講機報告,項目經理應立即按以下程序進行應急處理:

      ①立即下令起重機停止提升,并呼叫地面人員跑向東西側塔樓里的安全區域。

      ②如鋼構件僅少量偏移,未與其它構件發生碰撞,則命令兩側塔樓上的控制纜風繩的人員,通過調整拉力,使構件回到預定線路;必要時也可通過起重機的適當變幅等措施使構件回到預定線路。經確認安全后,恢復提升。

      ③如鋼構件位置已經靠近安裝位置,已經撞擊臨時腳手架、安裝平臺或塔樓混凝土結構時,項目經理應命令起重機控制鋼構件下降高度,使其離開危險區域,兩側。

      ④當鋼構件位置控制準確后,應檢查纜風繩及吊索位置等是否符合要求,必要時,將構件降至地面,重新固定后再次起吊。

      ⑤如起吊構件與已經安裝構件或臨時腳手架碰撞,或纜風繩、吊索位置不利于安全吊裝,則必須將構件降至地面,固定于組裝位置。對發生碰撞的構件及腳手架進行仔細檢查和必要加固,對纜風繩及吊索進行必要調整。只有當各方面對纜風繩、吊索的調整重新確認;且也確定上次起吊的碰撞未對結構造成重大影響后或被撞部位已經得到有效加固后,方可重新起吊。

      3 鋼構件墜落應急措施

      (1)如發現正在吊裝的鋼構件的重心位置和吊點間的安全距離發生明顯變化,則說明鋼構件即將失位墜落,應立即采取緊急措施,減少傷亡和損失,具體如下:

      ①項目經理應立即指揮地面人員盡快跑向東西二側塔樓內較為安全的部位;

      ②項目副經理應立即指揮 12 層操作人員撤離操作平臺,跑向塔樓內較為安全的地方;

      ③吊裝指揮應指揮起重機盡量控制構件空間位置,讓其能緩慢下降,為人員疏散爭取時間;如無法有效控制,則立即放棄對起重機的控制,撤向安全位置,過程中注意防止起重機鋼索回彈傷人或起重機傾覆傷人。

      ④纜風繩操控人員如能利用纜風繩適當控制構件重心,延緩構件墜落時間,則適當進行控制,否則應立即放棄纜風繩,跑向安全區域,注意不要被纜風繩纏繞。

      ⑤除起吊區域內人員向二側塔樓內撤離外,南北二側道路上人員也應向東西二側撤離,防止濺物傷人。

      (2)如發生吊索因各種原因斷裂或桅桿起重機失穩,此時,構件墜落已經無法避免,關鍵是迅速進行人員疏散,相應措施為:

      ①項目經理應立即指揮地面人員盡快跑向東西二側塔樓內較為安全的部位;

      ②項目副經理應立即指揮 12 層操作人員撤離操作平臺,跑向塔樓內較為安全的地方;

      ③如僅一側起重機吊索斷裂或起重機失穩,另一側操作人員應先放松制動裝置,再放棄對起重機的控制,撤向安全位置,過程中注意防止起重機鋼索回彈傷人或起重機傾覆傷人。

      ④纜風繩操控人員應立即放棄纜風繩,跑向安全區域,注意不要被纜風繩纏繞。

      ⑤除起吊區域內人員向二側塔樓內撤離外,南北二側道路上人員也應向東西二側撤離,防止濺物傷人。

      (3)一旦事故發生, ,項目經理應立即命令項目全部停工,指揮現場人員立即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護好現場。并用對講機通知項目部值班負責人報警,簡要報告事故部位、險情,情況的性質、地點、發生時間、可能傷亡的人數,請求外部救援到現場實施救助。

      (4)項目副經理立即組織對東西塔樓的人員及情況進行清理,包括:

      ①對 12 層施工人員(包括起重機操作人員、纜風繩操控人員)進行清查,并匯報受傷情況。

      ②組織適當人員(指未受傷且情緒穩定,能正常工作的人員)對塔樓的 9-14 層進行檢查,確認結構是否受到嚴重損傷、是否有其它安全隱患。

      ③對高空已經吊裝構件、腳手架及桅桿起重機等進行檢查;清查作業工具、其它雜物。

      ④對臨邊松動的圍護欄、 殘存的桅桿起重機構件、 腳手架等構件進行清理或加固,防止出現再次傷害和墜物傷人。

      (5)項目技術負責人對底層和地下室結構進行檢查,評估結構損傷,確定是否存在局部二次垮塌的危險。如存在此類危險,應立即停止搶險,撤離救援人員。

      第8篇 液化氣事故應急措施規程

      1、儲罐或管道發生重大泄漏

      1、啟動應急救援組織,立即撥打119請求支援。

      2、搶修人員接到命令后立即查清泄漏原因及泄漏點,在現場指揮的指揮下進行搶修。

      3、切斷所有電源。

      4、關閉所有閥門,控制泄漏量。

      5、使用消防水槍噴撒雨霧,消除空氣中的靜電,并使漏出的液化氣與周圍空氣隔離。

      6、根據大氣中的液化氣濃度設立警戒區,警戒區內嚴禁所有車輛、非搶修人員入內,同時禁止所有穿著非防靜電服裝的人員入內。

      7、待泄漏出的大量液化氣全部氣化、揮發之后,方可根據指揮指令進行搶修。

      2、儲罐或管道發生重大泄漏導致重大火災

      1、啟動應急救援組織,立即撥打119請求支援。

      2、搶修人員接到命令后立即查清泄漏原因及泄漏點,在現場指揮的指揮下進行搶修。

      3、切斷所有電源。

      4、關閉所有閥門,控制泄漏量。

      5、對所有未著火設備進行噴淋降溫,并用水槍打出水霧將設備與火源隔開。

      6、集中使用干粉滅火器對著火部位進行滅火,同時對著火設備進行噴淋降溫。待滅火后進行搶修。

      7、如果無法控制火勢或無法進行冷卻時,由現場指揮下達指令,所有搶修人員撤離現場,擴大警戒范圍、警戒區內任何人不得入內,待發生爆炸或大火自行燃盡后,在進行善后處理工作,以避免擴大損失或發生人員傷亡。

      事故應急措施規程(八篇)

      一、事故發生后應采取的應急處理措施要求:⑴根據工藝規程、操作規程的技術要求,確定采取的緊急處理措施;包括:如超溫、超壓、突然停電等異常情況,采取緊急措施。⑵根據危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推薦專題

      相關事故應急措施信息

      • 事故應急措施規程(八篇)
      • 事故應急措施規程(八篇)69人關注

        一、事故發生后應采取的應急處理措施要求:⑴根據工藝規程、操作規程的技術要求,確定采取的緊急處理措施;包括:如超溫、超壓、突然停電等異常情況,采取緊急措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