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卸料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工作前必須穿戴好勞保用品,特別是勞保鞋,上班前,禁止飲酒,如有身體不適,應當提前請假,禁止帶病操作。
2、兩人或兩人以上操作時,必須步調統一,制動鼓輕拿輕放,放下時禁止放到傾斜平面上,防止制動鼓滾動,每層最后一個制動鼓搬運時,注意隔板滑動傷人。
3、在卸料時注意制動鼓碼放是否有傾斜,如有傾斜,在卸料時應防止垮塌,砸傷人員。
4、每一包卸料完后,托盤、隔板應碼放整齊,及時清理,保持工作場所道路暢通。
5、車間內嚴禁吸煙、帶易燃易爆物品進入車間,禁止聚眾聊天、玩手機、睡覺。
第2篇 螺旋卸料機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非螺旋卸車機司機,禁止上車操作
2、嚴禁酒后上車操作
3、卸車前卸車司機必須給信號或鈴聲與站臺其他人員及司機取得聯系
4、車內煤已卸完,螺旋升起離開后即時給信號,給鈴之后,才能允許裝載工進入車廂內清掃車底。
5、人工卸車或清掃車底時,嚴禁開車經過卸車工正在工作的車廂。
6、安全設施不齊全,不許開車,并及時通知鉗工或電工處理。
7、合理控制螺旋的吃煤深度,防止吃煤過深,產生過載損壞設備。
8、變換煤種前即時通知坑底放料工和煤場堆取料機司機。
9、操作打車時,個旋鈕不能直接從“左”旋向“右”或從“右”旋向“左”,應先旋至中間“停”的位置,待設備停穩后,再旋至相反的位置,否則將損害設備。
第3篇 原煤卸料皮帶機崗位操作規程
1. 適用范圍:本操作規程適用于本崗位
2.本崗位概況
本崗位對140皮帶,141皮帶, 146皮帶,147皮帶,149皮帶,150皮帶,151皮帶,146/1、147/1、149/1、150/1四臺電液動三通分料器,142、143除鐵器進行操作和管理,確保把卸車機崗位送來的原煤(可同時送兩種不同原煤)準確地輸送到堆取料機崗位進行均勻化作業。
3.本崗位職責
3.1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法》、中國統配煤礦總公司制定的《選煤廠安全規程》、《云南大為制焦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匯編》和本崗位操作規程的要求和規定,保證人身安全和設備運行安全。
3.2嚴格執行班長或總控指令(復令制)。
3.3按規定正確檢查、啟動設備,認真監控各運行情況,出現異常情況時及時采取相應措施處理,并向班長或總控報告。
3.4對本崗位做到“四懂三會”,按設備的使用、維護保養周期認真做好潤滑、保養工作,積極配合檢修人員對設備進行維修工作。
3.5按工藝質量標準完成當班的原料煤輸送任務,做到給料穩定、均勻。
3.6做好巡回檢查及交接班工作,認真填寫本崗位各項記錄。
3.7遵守分廠、工段各項管理制度,服從并做好班長安排的其它工作。
4.原理及術語
5.本崗位工藝流程敘述
卸車后的煤進入地槽內,經各自對應的振動給煤機(每個地槽對應三臺給煤機)給入相對應的116a~119b皮帶,a線經140皮帶、146皮帶轉運后通過146/1、147/1、149/1、150/1四個電液動三通和149~151三條皮帶的轉換配合可分別進入原煤堆場的任意一跨;b線經141皮帶、147皮帶轉運后通過146/1、147/1、149/1、150/1四個電液動三通和149~151三條皮帶的轉換配合可分別進入原煤堆場的任意一跨堆放儲存; 原煤儲煤場設有152~154三臺斗輪式堆取料機進行堆取料作業。
6.本崗位設備一覽表
設備名稱 | 技術參數 | 數量 |
原煤帶式輸送機 | b=1400mm、q=1500t/h?? v=2.5m/s | 7臺 |
永磁除鐵器(142、143) | 懸掛高度350-400mm? 磁感應強度≥70mt? 能力0.1-35kg | 2臺 |
電液三通分料器 | 4臺 |
7.過程控制參數
電機溫度:<65℃
8.產品質量指標(略)
9.本崗位環境因素識別評價、危險源及風險(見附表)
10.生產作業
10.1開車前的準備
10.1.1? 振動給煤機開車前的準備
a.檢查電動機、減速機接線及設備正常良好。
b.檢查傳動裝置各部位的螺栓齊全緊固。
c.檢查其他裝置齊全、無損壞。
10.1.2皮帶機開車前的準備
檢查軸承潤滑情況應良好。
檢查入料、排料槽應通暢,無損壞變形和堵塞。
檢查皮帶各托輥應齊全、靈活。
檢查各類擋皮(擋板)、清掃裝置應齊全、牢固靈活,張緊裝置正常,各連接部件牢固,皮帶及接頭無脫膠、劃破和過度磨損現象。
檢查各安全設施及照明應良好,周圍無影響皮帶正常運轉的障礙物。
確認無問題后,向總控報告可以開車。
10.2正常開車作業
10.2.1手動開車:接到總控開車指令后,即可復令開車。待下工序設備正常運行后,根據確定好的運煤路線逆煤流方向啟動皮帶。
10.2.2集控開車:總控發出開車警示鈴,若崗位設備檢查正常,在規定時間內(45秒)回鈴,由總控崗位按選擇的流程逆煤流方向啟動設備。
10.2.3運行中注意皮帶上物料要分布均勻,嚴防物料分布不均勻,致使皮帶跑偏。
10.2.4確保給料均勻,嚴防前后溜槽堵塞,防止大塊或尖塊物料擠住劃壞皮帶,避免超負荷運行。
10.3正常停車作業
10.3.1手動停車:接到停車指令后,待上工序無煤料后按順煤流方向停止皮帶。
10.3.2集控停車:由總控發出停車警示鈴,設備按順煤流方向停車。
11.異常處理情況
11.1緊急停車
11.1.1運行中出現下列情況時,應緊急停車:
a.卸料槽嚴重堵塞;
b.皮帶接頭開膠、拉斷或撕裂時;
c.皮帶跑偏嚴重時;
d.鐵器、尖物卡皮帶,有刮壞、撕裂皮帶危險時。
11.1.2緊急停車后應及時向總控報告詳細情況,并采取相應措施處理。
11.2常見故障及處理
皮帶機常見故障及處理
常見故障 | 原因分析 | 處理方法 | ||
跑偏 | 槽形托輥不正 | 把托輥調正 | ||
傳動滾筒與尾部滾筒不平行 | 把皮帶跑偏這一端的螺桿擰緊,使兩條螺桿的松緊度一致 | |||
滾筒表面有煤泥 | 停車把煤泥刮下來,并檢查清掃器 | |||
皮帶接頭不正 | 把不正的接頭割去重新接 | |||
給料不正 | 調整溜槽或調整擋板 | |||
打滑 | 皮帶間的磨擦力不夠 | 滾筒表面太光滑時,可在滾筒上增加膠襯或釘一圈木板條。 | ||
皮帶張緊程度不夠 | 調整螺桿或增加重錘 | |||
滾筒上有水 | 暫時停車,然后在傳動滾筒和下段皮帶之間撒上鋸末或煤粉將水吸干。 | |||
扯皮帶 | 皮帶跑偏太嚴重 | 首先要防止跑偏,如果皮帶邊緣已經扯破,要把扯破的部份割掉,防止扯破的地方繼續擴大;皮帶扯得太厲害時,要用皮帶卡子進行修補。 | ||
劃破皮帶 | 當向裝煤漏斗裝煤時,煤料中混有較長鐵器或木棒。 | 防止鐵器或木棒進入煤料。 | ||
壓住皮帶 | 超載運行;皮帶松而打滑;緊急故障皮帶停車。 | 利用人工將皮帶上的煤料卸掉一部份,到皮帶能開動時為止。 |
11.4 過程控制參數:產品質量指標異常處置方式
11.4.1電機溫度異常處置方式:不超負荷運行,若運行負荷正常,電機溫度異常,聯系檢修班處理。
11.4.2軸承溫度異常處置方式:保持足夠的潤滑油脂油位,油脂清潔符合要求,設備不超負荷運行,若在此情況下軸承溫度異常,聯系檢修班處理。
12.1安全、環保注意事項、控制措施、應急預案
12.1.1安全注意事項及控制措施
(1)皮帶卷帶、勾掛造成人員傷害。
控制措施:
a.無論皮帶機運轉與否,都禁止在皮帶上站、行、坐、臥并嚴禁用皮帶輸送機搬運工具及其它物件。
b.設備運行中,禁止對運轉部位進行清掃。
c.皮帶運轉時,禁止將頭、手伸進皮帶。
d.煤倉堵塞時,要使用專用工具捅煤。捅煤時不準用身體頂著工具或放在胸前用手握著工具,以防打傷。工具用完后,應立即取出。嚴禁站在電機或設備上捅煤。
e.人工捅煤時,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f.給煤機在運行中被物料卡住、堵塞時,禁止用手直接清除,如必須用手直接工作時,應停機進行。
(2)上崗前要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
12.1.2環保注意事項及控制措施
環保注意事項:
a.皮帶機煤粉排放污染環境,影響人體健康。
b.除塵風機煤粉泄漏污染環境影響人體健康。
c.廢油排放污染環境。
控制措施:
a.通過除塵風機抽除粉塵降低污染,并經常檢查風機防止泄漏。
b.要求上崗人員戴好防塵口罩及防塵帽
c.加強巡檢,發現漏油時及時聯系檢修并及時清理漏油。
d.廢油裝桶回收。
12.1.3應急預案(無可略)
12.2巡回檢查
12.2.1巡檢路線
140皮帶,141皮帶→146皮帶,147皮帶→149皮帶→150皮帶→151皮帶
12.2.2巡檢要求
設備運行起來10分鐘內,必須進行第一次巡回檢查;
正常運行中,每個小時進行一次巡檢;
采用看、聽、摸、測、比、嗅等方法進行。
12.2.3巡檢內容
a.各傳動部位是否正常,電機、軸承溫度不得超過65℃。
b.皮帶機的運轉,滾筒托輥、調偏輥、擋板(擋皮)、接頭、清掃裝置、張緊裝置等是否正常,如有異常及時處理。
c.電機溫度、聲音是否正常。
d.給料機倒料槽是否粘煤、阻料。
e.所有運轉設備潤滑點是否潤滑良好。
f.各連接部件螺栓是否緊固。
12.3交接班
12.3.1交接時,交班者須做好《生產作業交接班記錄》,其內容如下:
任務完成情況,生產(工藝參數)的執行情況;
b. 物料領、耗情況;
c. 設備、設施運行及保養情況;
有無事故及事故處理情況;有無隱患及隱患處理和預防措施;
認真做好原始記錄臺帳的登記和填寫。
12.3.2交班者必須做到作業現場整潔即:地面做到“四無”(無積煤、無積水、無積塵、無雜物),設備做到“五不漏”(不漏煤、不漏水、不漏油、不漏電、不漏氣),設施、消防器材、公用工具及公用物品齊全完好;區域門窗玻璃、環境衛生清潔。
12.3.3下班時接班者未到,交班者不得擅自離開生產崗位,同時報告班長進行安排。
12.3.4接班者接班時,應在班前15分鐘到達崗位進行預檢工作,進入生產崗位必須按《云南大為制焦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匯編》中的規定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
12.3.5進入崗位后,首先閱讀交班記錄,并詳細詢問和記錄上班安全、生產、設備運行情況,然后根據交接班記錄和詢問情況,現場對本崗位管轄的設施(建筑物、設備、裝備、裝置、管線)進行檢查,核實交接班記錄的真實完整性后,簽署交接班意見。對不易交接的事例要陳述其理由,如果是雙方認可的事例應由交班者對應崗位或值班長安排處理,按要求完成,接班者應簽署意見。
12.3.6交班時嚴格執行“七不交接”:
設備不正常,不說明原因不交不接;
有跑、冒、滴、漏能處理而不處理,不交不接;
操作不正常不說明原因,不交不接;
設備、室內衛生不好,無特殊原因,不交不接;
安全、照明、防火設備不全,不交不接;
記錄不全不清,不交不接;
公用工具、用具不全,不交不接。
12.4設備維護保養
潤滑設備名稱及部位 | 油品名稱 | 潤滑周期 |
皮帶電動滾筒 | 90#齒輪油 | 1次/半年 |
皮帶改向滾筒、軸承 | 3#鈣基脂 | 1次/周 |
13.帶控制點工藝流程圖(見總流程圖)
第4篇 機立窯卸料工崗位操作規程
1、上崗前必須穿戴好勞保防護用品,并嚴格按要求佩帶相關儀器儀表。
2、 卸灰時必須待風機完全停止后打開窯門,防止窯門被風鼓開傷人或粉塵過大造成其他傷害。
3、卸灰過程中與主控工保持聯系,避免鼓風機誤開啟,造成大量粉塵出現意外。
4、進入窯內排除各類故障,必須佩帶好防塵口罩、防目眼鏡、防塵帽等防護用品,預防粉塵造成的各類傷害。
5 、卸灰完畢關緊窯門,確認窯門處無人后通知主控工開鼓風機開始鼓風。
6、卸灰時必須待風機完全停止后打開窯門,防止窯門被風鼓開傷人或粉塵過大造成其他傷害。
7、卸灰過程中與主控工保持聯系,避免鼓風機誤開啟,造成大量粉塵出現意外。
8、進入窯內排除各類故障,必須佩帶好防塵口罩、防目眼鏡、防塵帽等防護用品,預防粉塵造成的各類傷害。
9、卸灰過程中保證出灰機運行平穩,卸料南北兩側均勻,卸灰完畢關緊窯門,確認窯門處無人后通知主控工開鼓風機開始鼓風。
第5篇 螺旋卸料機崗位操作規程
1、非螺旋卸車機司機,禁止上車操作。
2、嚴禁酒后上車操作。
3、卸車前卸車司機必須給信號或鈴聲與站臺其他人員及司機取得聯系。
4、車內煤已卸完,螺旋升起離開后即時給信號,給鈴之后,才能允許裝載工進入車廂內清掃車底。
5、人工卸車或清掃車底時,嚴禁開車經過卸車工正在工作的車廂。
6、安全設施不齊全,不許開車,并及時通知鉗工或電工處理。
7、合理控制螺旋的吃煤深度,防止吃煤過深,產生過載損壞設備。
8、變換煤種前即時通知坑底放料工和煤場堆取料機司機。
9、操作打車時,個旋鈕不能直接從“左”旋向“右”或從“右”旋向“左”,應先旋至中間“停”的位置,待設備停穩后,再旋至相反的位置,否則將損害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