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工程機械維修鉗工操作規程
工程機械維修鉗工操作規程
第一條 嚴格執行《設備維修鉗工安全操作通用規程》。
第二條 凡鉗工必須遵守本規程的各項規定,不得違反。
第三條 非技工不得單獨作業,徒工操作時必須有技工在旁指導。
第四條 工作前必須穿戴好規定的勞動保護用品,不得穿背心和短褲或赤腳工作。
第五條 必須檢查工作場地的安全情況,周圍如有危險或妨礙工作時應處理后再工作。
第六條 保養或維修推土機時,嚴禁鏟刀和松土器將推土機支起,而人鉆到底盤下工作。特殊情況需要時,駕駛室必須有專人監護,將鏟刀控制閥與松土器操縱閥鎖死。
第七條 車上、車下同時工作時,必須互相照應,以免工具掉下傷人。
第八條 凡經淬火的零件或工具,不得互相敲打,裝卸機件時,不得用錘直接敲打,需墊銅板或木塊。
第九條 使用電鉆、臺鉆等,不得戴手套。
第十條 裝卸砂輪時,不準用錘硬打,使用砂輪時要戴防護眼鏡。
第十一條 在使用千斤頂時,應先觀察好物件的狀態和地面情況,注意平衡,必要時墊好枕木,以防止千斤頂滑落造成事故。
第十二條 在坡道上修理裝載機等輪式設備時,必須用枕木支好輪胎,以免溜車。
第十三條 輪式設備出現故障,需要拖車時,必需解除停車制動,并啟動應急轉向。
第十四條 設備檢修時必須將鏟刀(或鏟斗)放置在底處,并且確認相關液壓系統卸壓;如果必須舉斗(或鏟刀)檢修,必須進行可靠支護,方可作業;在測試液壓系統時,必須要配有專人指揮與司機配合進行。
第十五條 在設備轉向鉸接區作業時,必須鎖止轉向,防止擠傷;吊裝時必須安裝轉向鎖止桿,以防傾翻設備。
第十六條 工作完畢后,打掃場地,收拾好工具,填好交接班日記。
第2篇 工程機械維修電工安全操作規程
工程機械維修電工安全操作規程
第一條 凡是從事電工工作人員,必須熟知本規程,并要嚴格執行,不得違反。
第二條 新工人、徒工不得單獨操作,工作時要有技工在旁指導。
第三條 凡電工必須無禁忌性疾病,并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
第四條 工作前必須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不許穿背心或赤腳工作。
第五條 更換工程機械設備水溫傳感器時,不準在發動機處于高溫狀態下操作,應在發動機冷卻后工作。
第六條 安裝蓄電池時,應將接線柱卡子擰緊,不能有虛接的現象,否則會損壞蓄電池。
第七條 在設備上使用電焊時,應斷開設備電源總開關。
第八條 處理卡特小松工程設備的電子監控系統故障時,必須熟悉圖紙,不準盲目拆卸,以防釀成重大事故。
第九條 特殊情況需要搭接勾火時,必須注意兩臺設備蓄電池極性的一致,搭接點接觸良好,否則容易損壞蓄電池。
第十條 維修檢查設備時,應掛“有人作業,禁止操作”的警示牌。
第十一條 工作完畢后,打掃場地,收拾工具,填好交接班日記。
第3篇 單位工程機械維修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單位工程機械維修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嚴格遵守《建筑安裝工人安全生產基本規定》。
2.工作環境應干燥整潔,不得堵塞通道。
3.多人操作的工作臺,中間應設防護網,對面方向操作時應錯開。
4.清洗用油、潤滑油脂及廢油脂,必須指定地點存放。廢油、廢棉紗不準隨地亂丟。
5.扁鏟、沖子等尾部不準淬火,出現卷邊裂紋時應及時處理,剔鏟工件時應防止鐵屑飛濺傷人;活動板手不準反向使用;打大錘時不準戴手套,在大錘甩轉方向上不準有人。
6.用臺鉗夾工件,應夾緊夾牢,所夾工件不得超過鉗口最大行程的三分之二。
7.機械解體,要用支架,架穩墊實,有回轉機構者要卡死。
8.修理機械,應選擇平坦堅實地點停放,支撐牢固和楔緊;使用千斤頂時,必須用支架墊穩。
9.不準在發動著的車輛下面操作。
10.架空試車,不準在車輛下面工作或檢查,不準在車輛前方站立。
11.檢修有毒、易燃、易爆物的容器或設備時,應先嚴格清洗,經檢查合格,并打開空氣通道,方可操作。在容器內操作,必須通風良好,外面應有人監護。
12.檢修中的機械,應有'正在修理,禁止開動'的標志示警,非檢修人員,一律不得發動或轉動。檢修中,不準將手伸進齒輪箱或用手指找正對孔。
13.試車時應隨時注意各種儀表、聲響等,發現不正常情況,應立即停車。
第4篇 礦山工程機械維修安全操作規程
礦山工程機械維修安全操作規程
第一節 工程機械維修電工安全操作規程
第一條 凡是從事電工工作人員,必須熟知本規程,并要嚴格執行,不得違反。
第二條 新工人、徒工不得單獨操作,工作時要有技工在旁指導。
第三條 凡電工必須無禁忌性疾病,并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
第四條 工作前必須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不許穿背心或赤腳工作。
第五條 更換工程機械設備水溫傳感器時,不準在發動機處于高溫狀態下操作,應在發動機冷卻后工作。
第六條 安裝蓄電池時,應將接線柱卡子擰緊,不能有虛接的現象,否則會損壞蓄電池。
第七條 在設備上使用電焊時,應斷開設備電源總開關。
第八條 處理卡特小松工程設備的電子監控系統故障時,必須熟悉圖紙,不準盲目拆卸,以防釀成重大事故。
第九條 特殊情況需要搭接勾火時,必須注意兩臺設備蓄電池極性的一致,搭接點接觸良好,否則容易損壞蓄電池。
第十條 維修檢查設備時,應掛“有人作業,禁止操作”的警示牌。
第十一條 工作完畢后,打掃場地,收拾工具,填好交接班日記。
第二節 工程機械維修鉗工操作規程
第一條 嚴格執行《設備維修鉗工安全操作通用規程》。
第二條 凡鉗工必須遵守本規程的各項規定,不得違反。
第三條 非技工不得單獨作業,徒工操作時必須有技工在旁指導。
第四條 工作前必須穿戴好規定的勞動保護用品,不得穿背心和短褲或赤腳工作。
第五條 必須檢查工作場地的安全情況,周圍如有危險或妨礙工作時應處理后再工作。
第六條 保養或維修推土機時,嚴禁鏟刀和松土器將推土機支起,而人鉆到底盤下工作。特殊情況需要時,駕駛室必須有專人監護,將鏟刀控制閥與松土器操縱閥鎖死。
第七條 車上、車下同時工作時,必須互相照應,以免工具掉下傷人。
第八條 凡經淬火的零件或工具,不得互相敲打,裝卸機件時,不得用錘直接敲打,需墊銅板或木塊。
第九條 使用電鉆、臺鉆等,不得戴手套。
第十條 裝卸砂輪時,不準用錘硬打,使用砂輪時要戴防護眼鏡。
第十一條 在使用千斤頂時,應先觀察好物件的狀態和地面情況,注意平衡,必要時墊好枕木,以防止千斤頂滑落造成事故。
第十二條 在坡道上修理裝載機等輪式設備時,必須用枕木支好輪胎,以免溜車。
第十三條 輪式設備出現故障,需要拖車時,必需解除停車制動,并啟動應急轉向。
第十四條 設備檢修時必須將鏟刀(或鏟斗)放置在底處,并且確認相關液壓系統卸壓;如果必須舉斗(或鏟刀)檢修,必須進行可靠支護,方可作業;在測試液壓系統時,必須要配有專人指揮與司機配合進行。
第十五條 在設備轉向鉸接區作業時,必須鎖止轉向,防止擠傷;吊裝時必須安裝轉向鎖止桿,以防傾翻設備。
第十六條 工作完畢后,打掃場地,收拾好工具,填好交接班日記。
第三節 推土機履帶緩沖漲緊裝置檢修安全操作規程
第一條 清洗車體后, 選擇平坦、硬實的安全場地,發動機熄火,給上停車制動。
第二條 釋放液壓系統壓力,把操作控制手柄放在中間位置并鎖死后,拆卸推土鏟。拆卸時注意支護好鏟刀推臂,防止擠手、砸腳。
第三條
釋放緩沖油缸壓力,放油閥松動時,最多不能超過一圈。人員應站在拆缷口側面,防止油缸內壓力過大使放油閥彈出傷人。待維修負責人確認履帶鏈完全松弛,油缸內壓力完全釋放后,方可拆卸履帶。
第四條 拆卸履帶接口螺栓時,先把接口對在車體驅動輪側距地50厘米處,用枕木進行支護,防止接口脫開和履帶板掉下砸腳。用專用工具拆卸接口螺栓。
第五條 松鏈條時車體前不允許有人,防止緩沖裝置缸筒斷裂時,彈簧彈出傷人。
第六條 拆卸緩沖缸筒固定部件和缸筒時。應注意正確使用工器具,吊取緩沖缸筒時注意平衡,吊繩必須系在吊裝孔上。
第七條 拆卸緩沖彈簧時,用專用壓力機拆卸。(由機修車間負責制作)。
第八條 裝配緩沖彈簧時,必須在專用卡具上進行,裝配時必須嚴格按維修手冊技術標準要求的間隙和扭矩進行操作。維修負責人確定緩沖彈簧固定好后,方可壓裝,防止彈簧彈出傷人。
第四節 土機底護板拆裝安全操作規程
第一條 在拆裝推土機底護板時,首先將設備停放在平坦、硬實的安全場地,將鏟刀及松土器置于地表,操作手柄置于浮動位置,維修負責人確認安全后,發動機熄火,關閉總電源開關。
第二條 專用工裝支護好底護板,維修負責人確認安全可靠后,方準擰松固定螺栓,人員撤到安全位置后,由專人緩慢放下護板,撤離車底部。護板螺栓松開后,嚴禁有人在護板下方做任何工作。
第三條 安裝底護板,選擇地面平坦、硬實的安全場地,把底護板放在專用工裝上,在維修負責人指揮下,將底護板支護到合理位置,并將安裝孔位置對正,擰緊固定螺栓。
第五節 推土機刀片更換操作規程
第一條 推土機停放在平坦、硬實的安全場地上。
第二條 將鏟刀舉升至最高點,用枕木將兩側推臂支撐牢固,將推土機熄火,防止鏟刀下落,造成人員傷亡。
第三條 清理鏟刀片固定螺栓上的泥土和遮蓋物。
第四條 使用專用工具松開螺母并取下,每片刀片上預留2兩條螺栓以防刀片掉下。
第五條 起動設備將枕木移開,將鏟刀放置于離地20cm后將推土機熄火。取下剩余螺栓,將刀片與鏟刀母體分離。在此過程中要注意不得將腳放于刀片下方,以防砸傷。
第六條 將新刀片安裝于鏟刀母體上,并將所有螺栓安裝到位,預擰緊螺母。
第七條 再起動設備將鏟刀舉升至最高點,用枕木將兩側推臂支撐牢固,將推土機熄火,用專用工具將螺栓螺母緊固。
第八條 起動設備將枕木移開,把鏟刀落至地面。
第六節 工程設備液壓系統檢修規程
第一條 將設備停放在平坦、硬實的安全場地上,給上停車制動,把工作裝置放置到地面,然后將操作手柄放在中間位置,并鎖死。熄火后掛上“有人作業,禁止操作”警示牌。
第二條 將所檢修的液壓部位清洗干凈。
第三條 檢修前,必須確認系統內壓力已全部釋放,并且溫度降到40℃以下,方可作業。
第四條 需要高空作業時必須系好安全帶,如果人員所站位置有油污,必須清理干凈,防止打滑摔傷。
第五條 拆卸液壓控制閥時,同時松動所有壓縮彈簧的固定螺栓或螺母,讓彈簧回復到自由長度,人員嚴禁站在可能發生彈簧等零件彈射的方向,以免造成人員傷害。對有預緊力的液壓閥,要到專用卡具上去拆缷。
第六條 更換各類油缸時,檢修負責人要確定安全工作位置,有高空拆卸時,一定要有安全防范措施。拆裝銷類零件時,嚴禁用手觸摸銷孔。需要啟動操縱所檢修設備時,要由維修負責人指揮,防止誤操作。
第七節 推土機四輪一帶拆裝安全操作規程
第一條 設備停放在平坦、硬實的安全場地,將發動機熄火,司機撤出駕駛室。用吊車吊起并支護好設備(支車架高度前部150cm,后部130cm),用專用的鎖定片固定支重輪架,釋放張緊油缸壓力,放松鏈條。
第二條 確認設備支護穩妥后,由專職司機起動設備,掛低速擋,在小油門狀態下,分別緩慢轉動左右履帶,將鏈條接口轉到后導向輪距地面約50cm處,發動機熄火,關閉電源開關,司機撤出駕駛室。
第三條 用枕木或千斤頂支好鏈條接口處下方履帶板,松開接口螺栓,移開接口履帶板,移出枕木或千斤頂,待人員撤至兩側安全位置后,司機起動發動機,掛低速倒檔緩慢退出鏈條。
第四條 使用專用工具支好支重輪,拆下支重輪壓蓋,拆出支重輪。
第五條 用吊車吊好導向輪吊具,夾住導向輪,拆下導向輪及壓蓋。
第六條 維修人員嚴禁從履帶架下方穿行。安裝支重輪時,嚴禁把腿伸進履帶架下。
第七條 在使用專用工具將支重輪、導向輪安裝到位后,按規定扭矩擰緊壓蓋螺栓。
第八條 安裝鏈條時,清理場地,由專職司機駕駛裝載機翻轉鏈條,使軌道面朝上,將鏈條接口帶螺紋一端擺放在履帶架正下方,軌道與支重輪導槽相對,鏈條伸出前導向輪約120 cm。
第九條 將鋼絲繩(長度大于20m,直徑在16mm以上)一端系在鏈條前端第一個鏈銷上,另一端掛在裝載機斗齒上,此時,嚴禁人員站立在推土機履帶架的前后位置,以防止鋼絲繩和鏈條松脫傷人。檢查確認可靠后,由維修負責人指揮,啟動裝載機,調整鏟斗高度,掛倒檔,緩慢牽拉鏈條到驅動輪,確保至少有3個鏈銷掛于驅動輪槽中。啟動推土機,由專職司機操縱,掛倒檔使驅動輪緩慢旋轉帶動鏈條到后導向輪中心處,將推土機熄火,司機撤出駕駛室。將鋼絲繩摘下,裝載機撤到安全位置。
第十條 用吊車吊起推土機,撤出支車架,緩慢落車,使設備兩側履帶架準確放到履帶上。
第十一條 將履帶后端用吊車吊起,用千斤頂支住,調整高度,使之準確地與前端對合,安裝接口履帶板,按規定扭矩擰緊接口螺栓,將千斤頂撤出。
第5篇 工程機械的使用與維修保養的操作規程
施工機械的使用壽命長、短,用戶的管理、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堅持實行“二定三包”制度
定人、定機,包使用、包保管、包保養),機械操作人員要做到“三懂”(懂構造、懂原理、懂性能),“四會”(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一般故障)。正確使用機械,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對機械設備實行目標成本管理,將操作者的經濟效益與機械使用費(如燃油料費、維修費、保養費、材料費、工具費等)掛鉤,變機械駕駛員被動日常維護保養設備為主動日常維護保養。
2.減少環境氣候給機械造成的無形磨損
即減少環境因素對機械使用壽命的影響。由于施工機械大部分是露天作業,作業地點經常變動,所以其性能受到作業場地的溫度、環境、氣候等因素的影響很大。長期固定作業的機械,一定要有停機房(棚),或者采取上遮蓋,下用木料支墊的維護措施,減少日曬雨淋、銹蝕造成的無形磨損。不少施工單位由于忽視了環境因素對使用機械的影響(環境溫度過低,還會給機械造成災難性后果)。未采取相應的保護性或適應性措施,致使機械使用性能降低,使用壽命縮短,甚至釀成事故。
3.機械實行定期保養是延長壽命的關鍵
《交通部筑養路機械保修規程》對機械的保養都有明確規定,但是,不少施工單位一到工期緊、任務重時,往往忽視保養工作,認為機械正常運行,沒有故障,無需停下來保養。這就埋下了日后造成機械事故的隱患。因為保養能消除機械隱患,若不及時保養,往往會使機械設備出現大的故障,甚至發生人員傷忘事故。這樣既增加維修費用,又耽誤施工工期。
4.采用先進的機械檢測等輔助維修手段
機械維修工作是延長機械使用壽命的重要環節,采用合理的維修方法可以有效地延長工程機械的使用壽命。根據有關資料統計,采用先進的狀態監測手段,可以減少25%~50%維修費,故障發生率減少75%,并可延長機械使用壽命。